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云直上-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王远大就是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的,副市长一职自知担任的时间不多,所以如果能出任市政协主席,那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事情,现在就看他能不能获得这一职位了。
  而他如果要想获得这一职位,必须得得到杜如光的支持,然后是省委组织部对他的考察能一个好的结果,而不是出现什么问题,这也是一个关键。
  而叶平宇也知道省委组织部来到兴江考察干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他也需要认真的应对,如果省委组织部与他谈话的话,他要把一些情况讲出来,提出对王远大本人的一些意见,确保王远大不会走向政协主席的那个位子,否则王远大的政治影响力会进一步攀升,只能会加剧兴江市的政治混乱局面。
  带队前来考察干部的省委组织部领导是王奇,王奇与叶平宇是老相识了,他与叶平宇的关系要比与杜如光的关系好的多,两人一见面就是握起了手,好比久别相逢的老朋友。
  王奇来到兴江之后,就是一起与杜如光叶平宇见了面,说明了来意,同时把考察的具体日程也是讲了出来,主要是听取市委领导班子成员的个人述职述廉报告,然后进行民主推荐一名正市级领导干部人选,然后与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市直单位部分负责人以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分别进行谈话,再搞一个谈话推荐。
  主要工作就是这么几个,首先杜如光主持会议,王奇发表重要讲话,然后各个常委人员作述职述廉报告,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这些都是没有什么新意。
  在搞完这一套之后,便召开市直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和各县区主要领导人参加的大会,搞民主推荐,选拔一名正市级领导干部。
  王远大早有此意,暗中也是做了工作,拉拢了一些人,到时候好投他的票,本来是有其他人与其进行竞争的,但一看到他的架势,仿佛是势在必得,想了想,还是算了,就让王远大去折腾吧。
  杜如光为了能让王远大上位,也是做了一定的工作,事先安排好了人,到时候集中投票,确保杜如光的票数能够。
  叶平宇无法阻止王远大暗中搞这样的小动作,毕竟这种事情都是非常秘密的事情,王远大在兴江耕耘的时间长,拉拢人员太容易了,所以在民主推荐的阶段他是无法阻止王远大达到目的的。
  既然在这个阶段达不到目的,那么也只有在谈话推荐阶段和王奇好好地谈一谈,也只有王奇这个考察组组长才能阻止王远大升任这一职位。
  心中就是这样考虑的,此外,考察组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正市级干部的任用,省委组织部长路洋和省委副书记杨振国以及省委书记任布松三人的决定权最大,当然他们的决定权还是以任布松的意见为最大。
  对此,叶平宇必须要去找一下任布松,把王远大在兴江市的情况报告一下,王家在兴江家大业大,如果再让他占据高位,除了他和杜如光之外,其他人没有人能制约得了他了,这对当地的政治生态会产生一种不好的影响,王远大有可能成为兴江政坛教父,这对将来的执政者是不利的,他必须得把这个道理向任布松讲清楚。
  不出叶平宇所料,王远大在民主推荐阶段大获全胜,获得了半数以上干部的支持,虽然说只是刚刚过半,但是也足以让王远大成为唯一的一个推荐候选人了,虽然大家对王远大在兴江市的权势也是颇有微词,但是在一边倒的形势之下,有些人出于从众的心理,也只有把票投给王远大。
  王远大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很是高兴,只要民主推荐票推选了他,省里头应当不会否决这个事情,那么他担任政协主席一职,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了。
  而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觉得民主推荐已经完成,而谈话推荐只是少数人参与,并不能否决对他的推荐,即使有人反对也是不足为惧了。
  而作为一名在官场上深耕多年的老将,王远大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轻敌的错误,谈话推荐虽然无法从票数上进行否决,但是如果有重量级人物对他产生了意见,他的那些票数将会打成了问号,如果再有人举报他事先有拉票的行为,那么他的票数反而成了他的一个破绽和把柄。
  杜如光在谈话时当然还是保持着王远大一如既往的支持,为王远大说了一大堆的好话,好让省委组织部考察组给王远大一个很好的好评。
  但是等轮到叶平宇谈话的时候,事情就完全发生了变化,也是王奇与叶平宇谈的,由于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友好,叶平宇就在他面前指出了王远大存在的一些问题,王远大在兴江政坛耕耘这么多年,家族子弟占据官商两界的重要位置,同时拥有家族巨额财富,这样的人已经快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此时再让他走上政协主席这个高位上来,无疑是让他的家族利益进一步膨胀,到时候必然会影响到兴江市的政治生态,而且此人在兴江市喜欢插手一些利益纠纷,很难说他没有什么经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宜提拔他为正市级领导干部为宜。
  叶平宇仔细地与王奇这么的一谈,王奇非常的重视,因为这次的考察由他负责,而他如果考察错了,将来承担责任的可是他,现在叶平宇和他这么一说,就是认真地记下来,同时也觉得杜如光与叶平宇说的完全不一样,看来在这个事情上一二把手之间的分歧很大,而对这样一二把手意见分歧的情况,还不适宜提拔任何人。
  虽然和其他的人谈话没有谈出什么特别的情况来,但是只要有叶平宇的这番谈话,王奇就是知道回去该如何汇报了,虽然王远大的民主推荐票很多,虽然他得到了杜如光的支持,但是叶平宇所谈到的那些情况却是最让人引起注意的地方,这才是考察中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王奇一回去以后,便向省委组织部长路洋进行汇报,先把基本的情况说了一说,然后就是提出叶平宇所讲的那些问题,这些问题非常有针对性,而且很尖锐,省委组织部无法对王远大的提拔作出定论,要向省委副书记杨振国和省委书记任布松作出汇报才行。
  路洋听了王奇的汇报以后,就是觉得他也没法作出决断,必须向上面作进一步的汇报,两人商议了一下,由路洋向任布松作出汇报,由王奇向杨振国作出汇报,看一看这两位领导的意见。
  王奇显然没有料到杨振国与杜如光以及王远大之间的关系,当他把情况向杨振国汇报以后,杨振国当即就是告诉他,王远大的推荐票不少,谈话推荐不错,哪能因为一个人的意见而就是怀疑王远大不适合这个职位?叶平宇与王远大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矛盾?如果是这样的话,叶平宇就有可能产生偏见,看法和观点就是不怎么客观,所以对王远大还是以民主推荐的结果为主。
  杨振国一这样说,王奇就是感到杨振国还是倾向于让王远大担任兴江市政协主席的,既然杨振国这样说,他自然是不便反驳此事,最后的定夺还是这几位重要领导,现在就看任布松的意见了。
  在王奇回到省委组织部之后,叶平宇也是赶到了省城,在约见任布松之后,就是与任布松见了面,见面的地点在任布松的住处,正好京城来了几个朋友,一听说叶平宇到来了,便是把叶平宇叫过来,在住处里面与他见面。
  任布松的这几个京城的朋友都是与他相识多年的老同学,老朋友,叶平宇没有见过他们,但是他们看到任布松对叶平宇非常不错,他们几个自然也不敢对叶平宇小觑,一个下面的市长能自由出入省委书记的住处,不是省委书记的心腹,就是与省委书记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这样的人必须得重视。


第977章 正式任命
  叶平宇与任布松的朋友一起吃了一顿饭,然后单独和任布松谈了一谈这个事情,任布松本来是不会太关心一名政协主席的人选之事,但是现在叶平宇一和他讲起此事,那自然就是重视了起来,把具体的情况问了一问,然后就是认为叶平宇说的比较正确,对于这样的干部不能再进一步的重用了,兴江市的政协主席一职要另选他人才是。
  叶平宇可以与任布松进行直接沟通,这是叶平宇与其他人相比,最大的一个政治优势,无论杜如光的位子比他有多高,但是他缺少与任布松之间的绝对信任,杨振国毕竟是省委副书记,无论怎么样,杨振国没有与任布松进行相抗衡的资本。
  路洋在叶平宇刚刚与任布松见过面以后,就向任布松汇报了这个事情,听了路洋的报告之后,任布松就是表示,对于这种有争议的人,不宜骤然使用,政协主席一职人选可另选他人,不必拘泥于必须是退居二线之人,其他只要符合提拔正市级干部的人员,都可以作为后备人选。
  听了任布松的话,路洋自然是知道该怎么做,在这个问题上他与任布松的意见一致,只是杨振国不同意他和王奇的意见,但是现在任布松都这样发话了,杨振国也必须听从任布松的意见。
  路洋就把任布松的意见转达给了杨振国,杨振国一听,脸上就是阴沉着,任布松的否决意味着王远大担任兴江市政协主席的希望基本落空,而任布松之所以会不同意王远大担政协主席很可能是因为路洋和任布松说了什么,如此一来,可以看出,任布松对组织部的工作是抓得很死的,路洋事事向他请示汇报。
  而他这个省委副书记虽然在省里头那是第三把手,但是现在实行常委负责制,他这个省委副书记并不比其他的常委有多大的权力,如果任布松信任他,把权力放手给他,那么他的权力自然就是大,而如果任布松不信任他,直接安排事情给各个常委,他这个省委副书记的职权其实是被架空了,因此路洋的意见他没有多少权力否决,现在任布松也是这种意见,他更没有否决的权力,只能去找任布松问一下这个事情,看一看任布松如何和他说。
  但是为了一个市的政协主席,他愿意去向任布松交涉这个事情吗,如果任布松驳了他的面子,他不但自己感到难堪,而且还会引起任布松对他的不满,想了想就是没有去找任布松。
  而王远大这一头还在做着担任市政协主席的美梦,因为他觉得这一职位非他莫属,而且在省里头还有着杨振国的支持,当上这政协主席还有什么难的吗?
  但是恰恰这事对他来说是比较难的事情了,路洋在听了任布松的要求之后,便是重新梳理一下兴江市能够有资格担任市政协主席一职的人选。
  经过他的梳理发现,在兴江市还真没有比王远大更适合担任政协主席的人了,主要是资历不够,而如果说资历够的话,那也只有杜国盛这个市委副书记有资格提拔为正市级领导干部,但是市委副书记是党内职务,市里的第三把手,现在要是让他担任市政协主席,恐怕他本人不大愿意啊。
  要知道上次遴选市长,杜国盛也是人选之一,现在要是让他担任政协主席,很可能他不会干,但是他不会干,就不代表不能直接任命他为政协主席,组织上还是有分配权的。
  而如果将杜国盛调整为市政协主席,那么就空出了一个市委副书记的位子,而这个位子也需要安排,团省委书记高一平早就应当安排到下面任职了,但是迟迟没有进行任职,这个也是组织部需要注意的事情,上次也是竞争兴江市长,最后是与杜国盛一样落败。
  现在能不能共同把他们给调一下?路洋就是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然后就是向任布松作了一个汇报,听了他的汇报之后,任布松就是想了一想,说道:“杜国盛的市委副书记先不要免,先让他当上政协主席再说,然后再陆续调整他的职务,这样比较稳妥一些,高一平的职务到时候可以这样安排,让他先下去锻炼一下,然后再等待合适的位子安排他。”
  任布松就是这样做了考虑,路洋一听就是感到比较稳妥,然后便是路洋去进行相应的准备,然后好上常委会是了。
  回来以后,路洋又是与杨振国进行了沟通,一听到要让杜国盛担任政协主席,杨振国心里头就是感到不大妥,但是想到杜国盛竞争市长一职没有当上,现在提拔他担任正市级领导干部,市委副书记一职暂时没有免去,如果将来再有市长的位子,说不定杜国盛就会有优先权,因此想了想,他也是同意了这个意见。
  同意完之后,杨振国就是给杜如光去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这样一个结果,让他心里有一个准备,而当杜如光接到这个电话之后,那就是感到非常诧异了,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外,要知道杜国盛是他的人,现在让他去市政协,可是把他的力量给消弱了,而王远大却是当不上政协主席,必然对他也有意见,这样做分明是对他不利的。
  但是杨振国如此告诉他,说明杨振国没有决定这一事项的最终决定之权,而且杜国盛没有被免去市委副书记一职,既然如此,他一个市委书记有什么资格来反对这样的调整决定?
  当所有人都在认为王远大要担任市政协主席的时候,省委组织部派人宣布了省委决定,杜国盛担任市政协党组书记,提名为市政协主席候选人,王远大担任市政协党组副书记,提名为市政协副主席候选人,免去其市政府党组成员和副市长一职,按照法律程序办理。
  王远大出人意料地成为子政协副主席的候选人,级别仍然是副厅级,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提拔,而且一名副市长与一名副主席的权力之差也太大了,根本不在一个档次,王远大明显是势衰的情况。
  而杜国盛居然抢了王远大的位子,而且看样子市委副书记一职并没有被免去,这种安排其实是加重了杜国盛的权力含金量,但是又觉得这样安排,未必会对杜国盛有好处。
  杜国盛本人对省委的这种安排,也是心情复杂,从级别上看,他是升级了,而且还没有免去他的市委副书记一职,但是谁知道这市委副书记还能当多久?而如果仅仅是担任一个政协主席,那就是没有多少意思了,除非将来他还可以出任市长市委书记什么的,而且按理来说,他的年龄还不大,担任市长还有机会,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个机会能不能再抓得住。
  兴江市的这一调整就是让人感到有些古怪,不大正常,王远大冲击政协主席一职落败,很可能是因为省委对他有不满意之处,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省委为什么会不舍得政协主席这样一顶官帽?
  王远大对杜如光也很生气,怀疑杜如光没有给他用力,否则不会是这种结果,杜如光对此倒是很无奈,他也想着让王远大担任市政协主席啊,但是他没有达到目的怎么办?
  不过即使王远大担任了政协副主席,他也要重用王远大,这也算是对他的一个补偿。
  叶平宇安排的那名街道办主任受了王标手下的气,回头想了很久,才把这个情况向叶平宇报告了一遍,叶平宇一听对方简直是太嚣张了,居然敢恐吓国家的工作人员,如果容忍这样的行为存在,以后还了得吗?
  心里这样一想,叶平宇便起了要强拆的决心,之所以拆不掉主要是因为王标等人的暗中策划组织,既然这样何不直接进行强拆?
  但是他转念一想,却是又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因为他知道强拆的后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出现其他的问题,而或许他们就想着他采取这样的措施,然后借机去搞他们呢?
  叶平宇这样一想,又是收回了这样的念头,他必须防止前面的陷阱,不然下一步他将很难办,那些群众可能只是受到了他们的蛊惑,而如果最后的结果都是让这些群众来承担,那就是不公平了,必须得想法将王标这样的人给打下去才行。
  而且现在王远大已经不再担任副市长,王标等人应当意识到失去了靠山,他们还敢继续蛊惑人心吗?
  出于这种想法,叶平宇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安排这名街道办的主任做好基层群众的工作,搜集王标等人插手拆迁事情的证据,然后把这些证据交给他,他来决定最后怎么做。
  这名主任当然要听叶平宇的,也并没有在意自己受到的委屈,现在叶平宇信任他,让他来做一些事情,他应当以此为荣才行,个人的那一点委屈就不算得什么了。


第978章 双方对垒
  正当叶平宇以为王远大不会再去分管政务新区拆迁工作的时候,杜如光却是打电话告诉他,为了工作的连续性,虽然王远大不再担任副市长了,但是政务新区的拆迁工作依然要让王远大参与负责,这样对市里的整体工作比较好。
  一接到杜如光的这个电话,叶平宇便是感到非常气愤,让王远大担任政协副主席,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王远大再有实权,而现在却是仍然让王远大负责政务新区建设的事情,那么王远大还是有着不小的实权,在这种情况下,他如何清除王远大在市政府的影响?
  叶平宇当即表示,王远大一离开市政府,不宜再负责市政府的工作,否则市政府这边的分工不好搞,政务新区拆迁的事情就由市政府全权负责就好了。
  听到叶平宇在这个事情上不同意他的安排,杜如光便是不高兴地道:“王远大能力比较强,而且经验丰富,虽然他调到政协当副主席了,但是工作上的事还可以做,我们不能因为他不担任副市长了,就不让他去负责这个事情了,政务新区的拆迁工作难度很大,我们需要王远大的工作努力。”
  杜如光一这样说,叶平宇倒是不好再拒绝他这个要求了,否则会让杜如光认为他心胸狭隘,有人愿意帮忙还不愿意。
  在杜如光的坚持之下,叶平宇只好同意了杜如光的要求,让王远大继续负责政务新区的拆迁工作,而王远大一继续分管这项工作,他们王家仍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王标等人仍然会仗着王远大的权势而胡作非为。
  杜青春来到刘天宇的办公室,提出承包政务新区的一些工程,虽然说拆迁工作没有完成,但是有一些工程已经准备动工,他现在过来就是想承包这政务新区的工程,直接向刘天宇进行索要了。
  由于刘天宇原来是紧跟杜如光的,而现在却是与杜如光渐行渐远,杜青春原来与他的关系比较熟悉,所以现在还是要到刘天宇这要工程。
  一看到杜青春过来问他要工程的样子,刘天宇当即表示,现在的工程都是要公开进行招标,不是想给谁的就是给谁的,他没法许诺这个事情。
  听到刘天宇是这种态度,杜青春就是很不高兴,告诉他,这个工程只有交到他的手上,工程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他不敢保证工程会顺利进行。
  杜青春一如此说,让刘天宇非常恼火,这是明目张胆地威胁,虽然杜青春是杜如光的侄子,但是也不至于在他一个常务副市长面前说这话。
  刘天宇看了杜青春一眼,就不客气地告诉杜青春,让他去找叶平宇,因为现在的事情都是叶平宇在作主,在这方面他做不了主。
  一看到刘天宇生了气,杜青春反而笑了笑就走了,似乎知道他就会这样反应,这倒是让刘天宇感到比较奇怪,在杜青春走了之后,便是去找叶平宇,把杜青春来找他的事情告诉了叶平宇。
  杜青春突然来找刘天宇,这让叶平宇感到也很奇怪,毕竟刘天宇现在与杜如光的关系很一般了,杜青春这个时候却是过来向刘天宇要工程,他脑袋是不是锈掉了?
  但是转念一想,感觉杜青春不至于如此低智商,杜青春此举显然是在对刘天宇进行一次试探,而如果刘天宇答应了他,杜如光还会把刘天宇看成是自己的人,而如果刘天宇不答应他,那么自此之后,杜如光就是与他形同陌路。
  叶平宇感觉有这种可能性,当然这是他考虑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他要考虑的事情是,杜青春开口向刘天宇要工程,显然是认为他有这种能力,或者说他原来有这种能力,现在依然是这样向刘天宇提出要求,这就说明杜青春根本没有把什么纪律法律放在眼里,在他的眼里,一切都可以通过权力来得到。
  兴江市的政治生态确实到了一个必须得整治的地步了,但是他却是只是一名市长,而不是市委书记,这样的责任不是他来承担的,但是他却不忍看着这里的政治生态就如此被破坏了。
  想来想去,叶平宇觉得他必须得做点什么,不能再纵容一些人的行为了,他必须正面阻击这些人的行为,先让他们知难而退!
  杜青春回去之后,马上就是与王标进行联系,他与王标二人在兴江市里面可以说是呼风唤雨,相互配合,王标的关系不如杜青春,而杜青春的社会力量不如王标,拿工程主要靠杜青春,而保证工程顺利开工则是王标的事,只要别人知道这是标哥的工程,其他人就不敢来进行捣乱。
  王标现在仍然暗中与拆迁指挥部的人暗中作对,以此来谋取个人利益,而杜青春这个时候则开始运作一些工程来做,好与王标共同赚大钱。
  工程的事主要是由市政府来作主,所以他只有去找刘天宇,但他也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刘天宇的身上,因为他也知道刘天宇现在与杜如光的关系不好了,但是他还是过来看一看,一是试探刘天宇现在对杜如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