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云直上-第5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重大的工作任务,只是暂时还没有显现出来而已。
  当然,叶东觉并不是中纪委书记,他与叶平宇谈话未必会牵扯到什么案子的问题,但这也足以让很多人感到惊心了,不知道这背后是不是有着什么大的动静,从而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利益。
  第二天,叶东觉去了安西省的几家大型国有企业了解了一下他们的党建工作,但是并没有到江夏市去参观考察,而往年,安西省都会安排领导人前往江夏市参观考察,那里的民营企业较多,而且城市建设搞得不错,此外还有一家大型的国有石化企业坐落在江夏,但是此次叶东觉并没有前去,冯深和杨国昌等人感到非常失望,如果叶东觉能去一趟江夏市的话,那么对他们巩固自己的地位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他们实在是奢想了,在这种情况,叶东觉怎么可能去江夏市视察工作,领导人去哪里不去哪里那都是很有讲究的,叶东觉不去江夏市视察工作,可以说是给了江夏籍官员的一个信号。
  叶东觉不去江夏,可以作两种解读,一种解读是叶东觉不愿意去江夏视察工作,二是夏伟仪不愿意让叶东觉去江夏视察工作,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而且可能面各占百分之五十,这就让冯深感到摸不着头脑,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对他们的一种警醒,也可以说是警告,任何势力有盛就有衰,盛时要做衰时想,冯深还是有这种警惕之心的。
  因此等把叶东觉送走之后,冯深立刻去找李步刚。李步刚是安西省政坛教父级的人物,这不仅仅在于他当过省长,而是因为他做事比较雷厉风行,敢于用人,也敢于批评人,勇于任事,是安西省说一不二的人物,虽然他临到退休都没有当上省委的一把手,但是在省政府那边,他是说一不二的。
  有着这种性格的人,自然会聚拢着不少的人气,也会引起不少人的效仿,季远大可以说是其中之一,其行事作风像极了李步刚,所以深得李步刚的赏识。
  冯深见到李步刚后,把叶东觉与常委们的谈话情况讲了一遍。李步刚坐在那里听完冯深的讲述,慢慢地睁开眼睛,对于安西省当前发生的事情,他岂能不知道,从高家采调入到安西省他就意识到这个问题,而在正常情况下应当是冯深接手省长一职。
  冯深没有接手,然后夏伟仪又调过来了,显然中央对安西省的安排有着很深的用意,如果他要是意识不到这个情况,那真是白白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了。
  此次叶东觉又来安西省视察工作,既可以看作是对夏伟仪和高家采工作的支持,也可以看作是对安西省本地官员的一个警告,让他们好好服从夏伟仪和高家采的工作,按照中央的步调做好工作。
  李步刚沉思了一会,看了看冯深说道:“我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说的对,有时候是物极必反,功高盖主,各领风骚几十年,我现在老了,也不能再管那么多的事了,你们今后有事情不要再来找我,免得让人抓住给人以口实,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支持好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就可以了,我也该隐退了!”
  听着李步刚的话,冯深突然感到有些凄凉,李步刚风云几十年,难道在这个时候真的变老了吗?他还是省人大主任哪!
  “李老,隐退的话您千万不要说,您是省人大主任,权力机关的首脑,怎么能说隐就隐了呢?”冯深连忙对李步刚说道。
  李步刚却是看了他一眼说道:“现在想来,我留在安西可能是一个错误,我应当和何贞强一样离开安西,去京城去,或许这样,对你们会更好一些,我在这里,反而对你们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冯深一看到李步刚又说这种话,马上说道:“李老,你留在安西是对安西工作的一大促进,如果没有您,对我们安西省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我相信夏伟仪和高家采两人也未必会同意您离开安西。”
  听了冯深的话,李步刚一时沉默不语,他当然不想着离开安西省,但是他现在感到他留在这里,可能会对冯深产生负面影响,此次叶东觉来视察又让他感到了一种危机感,如此一来,他表示要离开安西省,也算是一种姿态,而这种姿态他要让人传达出去,想办法争取主动。
  高手过招无影无形,到达李步刚这个境界,一举一动都会让人产生解读,冯深领了他这个意之后,很快把李步刚想辞职离开安西省的事情传到了夏伟仪的耳朵里。
  听到这样的消息,夏伟仪沉思良久,李步刚留在这里,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好处是他留在这里,可以借助他的手来达到一些目的,毕竟李步刚当了这么年的高级干部,政治觉悟还是非常高的,让他帮助维持局面那绝对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不好处在于,李步刚在,江夏官员的标志就在,李步刚旧有的痕迹就不容易消除,他的话就不容易听得下去,从而为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央意图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李步刚不走,江夏官员就是铁板一块,而他一走,江夏官员必然会出现分裂,而且现在已经出现了分裂的迹象,季远大与杨国昌以及冯深郭东阳他们明显不大合拍了,但是由于李步刚的存在,谁也不会公开撕破脸皮。
  所以,综合来讲,夏伟仪是希望李步刚离开的,但是他不能公开表示让李步刚离开,那样的话会让他与江夏官员的关系产生裂痕,从而对他在安西省的执政不利。
  因此在得知这种消息之后,夏伟仪既没有主动去挽留,同时也没有对此事作出回应,他期待着李步刚把这种所谓的想法落在行动上,向省委提出辞职的要求,他会及时向中央转递。
  然而,李步刚刚刚散布出要辞去省人大主任回京城养老消息之后,好多江夏的官员便来到了李步刚家中,联合起来让李步刚不要离开安西。而为首让李步刚离开的正是季远大,季远大来到李步刚家中之后差一点是跪下让李步刚不要离开,其他人也是强烈要求李步刚继续留在安西省,这对安西省工作的开展有好处。
  声势弄得非常大,连冯深、郭东阳、杨国昌三个省委常委最后都出面请求李步刚不要离开安西,继续担任省人大主任,发挥余热。冯深是传达出消息的人,他知道李步刚这样做的目的,也知道李步刚是有着要离开安西省想法的,但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容李步刚自己作出决定了,那么多人在进行挽留,如果他一走了之,对江夏的官员也是非常不利的。
  冯深只好和郭东阳、杨国昌两人前往李步刚家中表达他们的看法,认为此时李步刚不宜离开安西省。不过这三个人的想法其实还是不一样的,冯深由于知道李步刚的心迹,他过来不过是做一做姿态,其实从内心来说,他倒是希望李步刚离开,李步刚一离开,他就是接手李步刚那个位置,实力将大为增强,而且如果李步刚离开,也会让他甩开膀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他还想着再进一步,但是如果李步刚一直留在这里,会影响到他中央对他的信任,因此,李步刚离开,从安西政坛消失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而杨国昌由于与冯深关系深,自然是也愿意李步刚这么做,只有郭东阳确实不想让李步刚离开,他觉得有李步刚在,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人多力量大嘛,何况李步刚又是一个庞然大物。
  三个人的心思各有不同,但是来到李步刚家里都是表达不愿意让他离开的意思的,此时李步刚听了他们的话之后,也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态度模棱两可,让冯深等人摸不着头脑,难道李步刚现在还是在犹豫,或者他还有着其他什么新的想法?
  冯深感到李步刚的深沉之处,同时他觉得自己也应当小心一些,不然李步刚怀疑他有什么异心怎么办?他现在还是比较畏惧李步刚的。


第1255章 夏伟仪的想法
  冯深三人到李步刚表达挽留之意,让李步刚的心里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他却想着夏伟仪能再出面挽留一下他,让他好有一个台阶下,但是夏伟仪此时却是想着借势让他离开安西省,而且李步刚又没有正式向省委提出来离开安西省,他也没办法去挽留,因此有些故意装聋作哑,不理会此事。
  由于夏伟仪不理会此事,李步刚心里头自然是不大舒服,在冯深等人出面挽留他之际,他只好想了一个主意,把郭东阳亲自叫过来,然后让他去找夏伟仪传达他要离开的意思,试探一下夏伟仪的态度。
  郭东阳一接到他这个旨意,心里头却是感到非常为难,虽然说他希望李步刚留下来,但是不代表他不考虑自己就会听从李步刚的任何旨意,李步刚留在这里是一个庞然大物,主要是起到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而不是有损到他本人,现在如果他去找夏伟仪报告李步刚想调离的事情,夏伟仪肯定怀疑他与李步刚串通一气,在搞着事情。
  但是李步刚这样对他说了,他不能不听从,而且他是组织部长,李步刚向组织部长提出这个要求,也是符合程序的,向省委组织部报告,相当于向省委报告了。
  郭东阳没有办法,只好想了一想,来到夏伟仪那里提了一提这个事情,看一看夏伟仪的态度。夏伟仪此时安定自如,作为省委的一把手,他有着这份定力,而这也是他能来到安西省担任省委书记的原因之一,如果他做事比较急躁,头脑不够冷静,那肯定是不能来到这里的,因为安西省这么复杂,他要是急躁了,那肯定是出事事情的。
  郭东阳来到他的办公室,借着向他汇报工作的机会向他讲了李步刚的事情。脸先露出一种平淡的微笑,抬头看向夏伟仪道:“夏书记,省人大的李主任找到我,说自己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想着要辞去省人大主任一职,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
  夏伟仪的目光一炯,看向郭东阳道:“李主任的身体不是很好吗?现在有什么毛病了,我怎么不知道,那我要去看看他!”
  夏伟仪问起李步刚有什么病来,却是没有去接郭东阳说李步刚要辞职的话,而郭东阳担心夏伟仪怀疑他当李步刚的传话人,引起夏伟仪的反感,所以也没有再继续讲那句话,他只是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夏伟仪是了,夏伟仪自会有想法。
  “倒没听说有什么病,可能是年龄大了,精力不济的缘故吧。”郭东阳顺着夏伟仪的话说道。
  夏伟仪一听哦了一声道:“李主任的年龄确实是不小了,但是看上去身体还可以嘛,多休息休息就可以了,干嘛会产生辞职的想法?”
  夏伟仪淡淡的说着,让郭东阳摸不到他的脉搏,看上去郭东阳也没有急于让李步刚离开安西省的意思,但是也没有感到夏伟仪要急切将他留下来的意思,不过这个也正常,夏伟仪即使没有急切让李步刚离开的意思,但肯定也不会急切地要挽留李步刚。
  “我也不知道,李主任跟我说了,我也感到很惊讶。”郭东阳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说道。
  夏伟仪看了他一眼道:“你替我安慰安慰他,李主任是老同志,我们要尊重老同志。”
  郭东阳点了点头,回去和李步刚一说,李步刚同样也摸不准夏伟仪的脉搏,但是他把辞职的事一向郭东阳说,就相当于向省委提出辞职了,虽然没有正式的书面报告,但口头报告也一样,如果没有夏伟仪的亲自挽留,他就有些下不来台。
  夏伟仪让郭东阳安慰安慰一下,分量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这样了,说明夏伟仪并没有太在意他,或者说他没有考虑周全,没有在意他内心的想法。
  李步刚一时有些按耐不住,感到夏伟仪怠慢了他,如果这样的话,他会想着刁难一下夏伟仪的,只要他向冯深几个人安排一下,夏伟仪的工作就不好开展。
  正当他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夏伟仪出现了。夏伟仪故意拖了一些时日,好让李步刚辞职这个事情不断发酵,让大家知道这事,引起大家觉得李步刚不行了,要倒了,消弱李步刚的影响力。
  但是他又要争取斗而不破,不能让李步刚最后恼恨于他,因此他以看望李步刚的身体之名前往李步刚的家中,而不是把李步刚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和李步刚聊一聊这个事情。
  私下前往看望,聊的自然是感情,不是那么的正式,但是又会让李步刚感到夏伟仪很尊重他。因而李步刚一听到夏伟仪要来到他家里的时候,李步刚非常高兴,专门把家里收拾了一下,然后弄几个菜,准备和夏伟仪喝一气。
  李步刚的家很朴素,夏伟仪一来到他家里的时候,看到的还是过去的那种旧沙发,旧的木质沙发,充满了一种古朴气息。
  夏伟仪一看到这种情况,倒是有些认同李步刚,李步刚是一个经受过老一辈革命家教育过的人,思想作风还是不同于现在年轻的干部的,对于这种老同志,他也只有尊敬了。
  “李主任,我过来看看您!”夏伟仪一进门,便是笑着朝李步刚走去。
  李步刚正坐在沙发上,一见到夏伟仪急忙站了起来,向前趋了几步说道:“伟仪书记,麻烦你来看我,我不知说什么好了!”
  两人握住手,一起走到了沙发上,这个时候李步刚的老伴也走了过来与夏伟仪见了见面,夏伟仪立刻老嫂子老嫂子地叫了起来。
  家里的保姆过来给倒茶水,同时又让保姆给炒几个菜,要和夏伟仪喝几杯。夏伟仪本无在李步刚家喝酒的想法,但是一见到李步刚如此盛情,他倒不是好推辞了,只好留了下来。
  两人边吃边谈,夏伟仪借着这个机会讲了一些自己的发展思路,李步刚听了之后,微微点头,但是没有表态,夏伟仪过来亲自看他,即使他不同意夏伟仪的意见,他也不好直接说出来,他现在就装作糊涂是了。
  夏伟仪看到他不语,只好简短地讲了一下,也不再提这个事情,只是与他喝酒,聊一些家庭的情况。
  李步刚的儿子现在在国外,女儿在京城,其实他留在这里也没有子女相陪,夏伟仪就与他聊了一些家庭的情况,聊起这个李步刚倒是很有共同语言的,说起自己儿子留学国外的事情,心情比较高兴,不过现在已经在国外五六年了,却是想着自己儿子能回国来,在他身边工作。
  夏伟仪也是赞同,现在国内发展的很快,回国为国效力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比留在国外还强。
  两人边吃边聊了,聊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夏伟仪起身告辞,李步刚把他送出门外,两人握手了好几分钟才离开。
  看着夏伟仪离去,李步刚回来后若有所思,整个谈话的过程,夏伟仪丝毫没有提到他辞职的事,但却是拉近了他与夏伟仪之间的关系。夏伟仪看来是一个搞政治的老手,弄得他都有些坐不住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这是自然的规律,他硬是要违反自然规律,那肯定是不可行的。
  李步刚想了一个晚上,到了第二天,他没有再通知冯深他们,而是亲自写了一封信让人直接寄给了中央,表达自己希望从省人大主任的位子上退下来的想法,至于退下来之后,去哪里养老安家,由中央安排。
  李步刚决心离开安西省,不再有所眷恋,叶东觉的到来,夏伟仪的聪明,让他意识到再留在这里已经是一个负面因素,很可能对他一生的政治荣誉产生不好的后果,既然这样,还不如离开。
  李步刚要离开安西省的事情,叶平宇当然也是知道了,但是对于李步刚与冯深等人商量的事,他肯定不知道,他主要是看着夏伟仪的应对方略。
  夏伟仪应对起来,节奏得当,分寸把握的好,这不禁让他感到有可学习之处,作为一把手就是要比较冷静稳妥,而不是急躁,在这个事情他真的需要多多学习。
  不过,现在他不是要考虑李步刚到底要不要离开的事情,而是要考虑纪委的工作如何开展的问题,他把陈其阳已经放到了江夏市,不管江夏的官员如何抱团取暖,他现在的目的就是要查出江夏市存在的腐败情况,不管他属于哪一系的官员。
  陈其阳来到了江夏后,也在想着如何迅速打开局面,在叶平宇面前立一功,寻找着查案的机会。叶平宇比较关注江门县的腐败问题,而他对原国土局长赵治远的腐败举报也很关注,这两个事情,他想着一定要好好地查一下。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陈其阳开始围绕着江门县委书记王有才被人举报的事情暗中开展调查,同时对于原副县长张喜栋,他也暗中开始布置人员进行接触,争取让张喜栋开口揭发王有才的事情。


第1256章 阻力
  王有才自打梁学军离开江门县,成功从曹明霞案中脱身之后,小心了许多,本来他是有着实足的实力来竞争副市级职位的,但是自打这事出了以后,他便没有再有着这样的想法,不是他不想当副市级干部,而是觉得再这样做,冒的风险比较大。
  王有才每一次提拔之所以会发生有人举报告状的事,除了他在江门县有着对立面,一些老家伙老是盯着他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有着竞争对手,即使老干部不搞他,那些竞争对手也会暗中操作一些事情,让他每一次提拔都功亏一篑,无法得到省委的认可。而在发生了曹明霞事情之后,如果他还想着去谋取这个副市级职位,恐怕遇到的阻力会更大,说不定会就此翻船。
  因此,他突然之间变得低调多了,甚至想着调离江门县到市直哪个部门去任职。但是这种想法很快就消失了,因为如果他调离江门县,江门那些反对他的人恐怕就没有任何顾虑了,而他留在这里,一些人还要顾忌到他的存在,不敢明目张胆地告他,因此呆在这里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一离开反而是不安全的,除非他是被提拔走了。
  本来觉得自己只要这样,事情就可以结束了,谁知道陈其阳到了江夏以后,事情又开始起了变化,市纪委有人传出话来,江夏市今年至少要搞一个县委书记,但是至于是谁就不好说了。
  不知道是谁传出的这个消息,反正是让王有才知道了,王有才一知道这个事情就是感到脊背发凉,今年必须要搞一个县委书记?那谁会倒霉?会不会是他?
  王有才在心里头掂量了一下这个事情,就有些打鼓,但是一想到自己与季远大的关系,他又自信起来,觉得无论是谁也不会是他,他一定不是最倒霉的那个,不必太担心这个事情。
  陈其阳上任纪委书记以后,也是出了一个奇招,不是在江夏办案的阻力大吗,那么就想着办法消除这种阻力,因此他想了一个先声夺人的办法,暗中让人散布市纪委要查办一名县委书记的消息,这个消息的散布也是经过周密的安排,让人根本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但是就是有人知道了这个消息,然后就开始在全市流传起来。
  由于这个消息有一定的可能性,所以就有人相信这个事情肯定是真的,江夏市十年没有抓过一个县委书记了,也该抓一个了,不然,江夏市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永远也揭不开盖子。
  陈其阳通过这种手段先造舆论,然后形成一股政治压力,让一些想着再阻挠办案的人无法阻挠办案。
  而在江夏市有能力阻挠办案的人一个是市政府,一个就是市委,只有这两个地方没有人敢出来说话,事情就好办得多。现在他故意放出这种风来,让市委和市政府的那些人在心理上先接受这个信息,到了真动起真格,要办案的时候,他们出来阻挠办案的可能性就会降到最低。
  这种消息传得很快,但往往是领导最后知道,季远大和杨国昌迟迟没有听到这个消息,因为陈其阳没有找他们说过,我今年要查办一个县委书记,请你配合之类的话。
  没有陈其阳正式的汇报,杨国昌和季远大两人当然不会相信什么传言,但是这个消息却是引起了一些干部的惊慌,纷纷过来找他们汇报这个事情,来确认消息的真假。
  如此一来,他们两人就不能不重视了,要查处一名县委书记,没有杨国昌的点头是不可能的,因此市纪委传出这种消息,实在是让他和季远大有些不大高兴。
  想了一想,杨国昌把陈其阳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接到杨国昌的电话,陈其阳不知是什么事就来到了杨国昌的办公室里面,看了一眼杨国昌,没有说什么话。
  杨国昌道:“其阳书记,纪委的工作要做好请示汇报,不能擅自对外散布一些消息,这样会引起干部队伍的思想混乱的。”
  陈其阳一听,不禁说道:“杨书记,不知道我们纪委发布什么消息影响到干部的思想了,我们纪委不负责干部的思想工作,只负责他们的执纪工作。”
  一听陈其阳这样说,杨国昌道:“纪委负责什么工作,我当然是知道的,不用你说,但是查办什么案件,你要做好请示汇报工作,不要对外散布一些不实的消息,这样子不好。”
  陈其阳一听,才意识到可能是关于今年要查处一个县委书记的消息,传到杨国昌的耳朵里了,而杨国昌之所以会将他叫过来,恐怕也是有人向他报告,让他感到影响不大好,才把他叫过来谈话的。
  一想到此,陈其阳道:“我们纪委不会散布什么不实的消息,如果有什么大案需要办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