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云直上-第6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杨为民的汇报,叶平宇心里想了一下,只要朱全山和杨为民二人能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来做事,他就没要与谁为敌,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只要工作上相互配合,大家还是比较能愉快的相处的。
在高奇被调往贵南的第三天,港州省常务副省长人选也出来了,这个人选也是叶平宇事先没有想到的,中央把贵南省副省长杨维中调过来担任常务副省长,相当于与高奇对调。
只是杨维中相当于升职,而高奇相当于降职,杨维中是叶平宇原来在南州市担任市委书记的副手,现在过来担任常务副省长,他们俩一见面,便是拥抱起来。
“维中,我们好长时间没见过面了。”叶平宇拥抱完之后,紧握着杨维中的手说道。
杨维中立刻也是高兴地道:“平宇省长,大概有一年了吧,上一次见你还是在京城,时间过得真快啊,而你离开贵南也就是有四五年了吧?”
叶平宇笑道:“时间过得太快了,但没想到我们又在港东这个地方见面了,我现在只能想到两个字,缘分!”
杨维中立刻哈哈大笑起来,他也觉得与叶平宇真是有缘分,居然又和叶平宇在一起工作了,只是他们两人的职位都发生了变动,这是与过去不一样的地方。
中央把杨维中调过来担任常务副省长,大概是考虑到了与叶平宇的配合问题,因为杨维中原来与叶平宇搭过班子,刚刚提拔了副省长,便是给调过来担任常务副省长了,这无疑也是对杨维中的一种重用。
中央也需要培养人才,杨维中大概也进入了中央的视线,调他过来好好历练一下,或许下一步会有着更大的重用。
高奇与杨维中的这一对调,立刻改变了省政府的状况,原来叶平宇与高奇之间总觉得不大对劲,而现在杨维中一过来,局面就是改观了,高进仁感到压力比较大了,高奇都记中央给调走了,而他在省政府秘书长这个位子上已经呆了很长时间,如果再不给他换换位子,他觉得自己是没法工作下去了。
想了想,高进仁主动向叶平宇汇报了个人的一个想法,大意是想着离开省政府秘书长的位子,去其他职位做一些事情。
高进仁这个省政府秘书长只是正厅的级别,如果调任的话,当然想提一级出任副省级的干部,然而副省级是叶平宇无法左右的,而让他去担任地级市的领导,他心里又有些不甘,因此他找叶平宇只是想着说出自己的想法,以便让叶平宇考虑给他安排。
叶平宇听了高进仁的话之后,倒是觉得他还是比较知趣的,既然知趣那就好办,他和任可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向中央建议一下,让高进仁到省人大上班,出任省人大副主任,给他提一个级别,不然当了半天的省政府秘书长,却是没弄上一个副省级干部,那就是有些太亏了。
任可看到高进仁确实不想在省政府干了,那么调整一下高进仁是可以的,这么多年高进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至少要让高进仁进入副省级的高位,而一些省的省政府秘书长早已是副省级了,而他还是一个正厅级。
叶平宇与任可商量完毕后便是向中央作了推荐,而在此时,朱全山的职务也是发生了变动,中央突然调朱全山去国家南水北调办公室担任副主任,去搞水利工程了。南水北调办公室是国务院的直属办事机构,主任一把手是正部级,副主任自然就是副部级了,与朱全山的级别相同,不过一调到中央那便是要高于地方一级,只是他这个办公室副主任的职权怕是没有港州市委书记这个职位的实权大。
调动也是突然的,朱全山正在会议室里面开会,便是突然接到了中央的电话让他进京述职,当然,中央的电话是通过任可传达的,听说了这个事情,朱全山心里一动,不知是什么事,匆忙结束了会议,便是去了京城。
到了京城,中组部就把这一调动结果向他宣布了,朱全山当场也是发蒙,没想到会直接来到中央任职,而且是到了这样的部门,难道是因为他刚开始从政时是在港东省水利厅的缘故吗?
朱全山想的没错,当然是有这个原因,官员曾经的任职履历会为组织部门的安排提供想象力,朱全山既然干过水利工作,再去南水北调办公室担任副主任也是合适的。
朱全山感到有些郁闷,自己一个堂堂的省会城市委书记,去那种地方干什么?相对起来,那是一个闲职啊!虽然地位很高,去了京城,然而一去京城,那样的官就不算是官了,只有到下面来才能牛一下,京城的官没有敢说自己大的,就好比到了港东没有人敢说自己最有钱的一样。
朱全山比较聪明,没有高奇那样在领导面前表现出情绪来,他立刻表示会很愉快地去上任,他一直是从事水利工作的,如果不进入政府部门任职的话,他现在或许是一个水利专家。
看到他愿意到南水北调办公室出任副主任,中组部领导便不用和他说什么了,让他现在就可以去报到,由中组部的同志陪同。
连让他回去交接一下的机会都不给,朱全山只好紧接着就去南水北调办公室去上任。而等到他上任以后,港东这边才传出他离开港东的消息。
一时之间,又是引起了大家的议论纷纷,想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高奇调走没有一个月,朱全山现在又是被调走了,看来港东省的领导要大动啊,港州市委书记将有谁来接任呢?
叶平宇对于中央的这次调整,心里头非常佩服,他本来以为,朱全山只要与省委省政府保持一致,把工作做好,让他继续呆在港州市委书记的位子还是可以的,但是现在看来中央没有这么看,这样打乱调一调,对港东省下一步的工作有力,起码会不再出现朱全山和高奇这样的事情了。
只是朱全山调走,市委书记一职会让谁接任?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现在省里头有谁适合这个职位呢?
第1459章 市委书记人选
朱全山离开港东省,让钱元胜更加感到吃惊,他没想到朱全山会和高奇一样会调走,朱全山身为港州市委书记,个人能力较强,在港东省的政治地位较高,现在居然突然就是离开了,不但让他感到很震惊,就是其他人也是感到难以置信啊!
朱全山离开以后,任可把叶平宇叫过去,商议着港州市委书记人选问题。港州市委书记虽然是中央任命,但是在这个任命中央也要听取港东省委的意见,因此任可现在把叶平宇叫过来便是想着研究一下这个事情。
对于港东市委书记的人选,叶平宇一时还没有着计议,因为他没想到朱全山会调离港东省,而且港州市委书记这个职位非常重要,一般人是当不上的,港州市长一般都是由副省长转任,很少直接提拔为港州市长的,因此港州市委书记这个职位要比副省长的地位还尊崇。
与任可坐到一起后,任可想了想就是问他对杨为民的工作情况有多少认可,叶平宇一听任可这样讲,或许是任可要想任用杨为民为港州市委书记,因此叶平宇便是告诉他,杨为民在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工作中积极主动性不高,如果让他来出任港州市委书记的话恐怕是不大合适。
听到叶平宇是这个意见,任可想了一想,便是问道:“那你看张民清怎么样?张民清如果担任港州市委书记的话是不是比较合适?”
一听到任可问起张民清,叶平宇眼前一亮,之前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现在听到任可说起,他觉得如果在省内选的话,也只有张民清合适了,而且如果从省外选,来到港州市恐怕还会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张民清来到港东省已经有三年,现在出任港州市委书记,倒是非常合适的。
看到叶平宇同意让张民清出任港州市委书记,任可便是说道:“我们就向中央推荐他出任港州市委书记,至于深海市委书记一职我看就推荐于功成同志担任。”
于功成是深海市市长,但是他同时还是省委常委,现在如果让张民清不再担任深海市委书记的话,那么让于功成担任深海市长倒是非常合适的。
于功成和张民清一样都是从国家部委下派来的干部,两人都很受中央的重用,如果让他们来分别担任深海市委书记和港州市委书记,相信中央会同意的。
两人就是这样一商量,定下了这两个职位的人选,而此时,大家也是在想着港州市委书记一职会让谁上任,这个职位是一个方向标,谁上去,就说明谁的政治前途看好,这是很不一般的。
时间过得很快,经过短暂的职位空白的期,中央便是派人来宣布了港州市委书记的人选,如叶平宇与任可所商定的一样,张民清被调过来出任港州市委书记,任可和中组部的领导一起出席港州市领导干部大会。
任可的出席显示着对港州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调整的重视,中央批准张民清担任港州市委书记,同时省委任命张民清为港州市委委员、常委。
任命港州市委书记的权限在中央,但是任命港州市委常委、委员的权限在港东省委,张民清既然当了市委书记,那必然要是市委委员和常委,因此还需要省委对他的任命。
叶平宇没有参与港州市的领导干部大会,因为他不分管干部工作,任可去了就可以了,不过到了晚上的时候,他和任可一起出面招待中组部的领导,在招待中组部领导的时候,包格烈也赶过来了,因为包格烈在中组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嘛。
任命完张民清的港州市委书记一职,中组部领导第二天又去了深海,任命于功成为深海市委书记,这一次任可倒是没有再去,而是让省委副书记廖凯过去一同宣布了。
于功成当上市委书记之后,市长一职还是由他兼任着,新的市长人选还没有出炉,中央一时也没有提名,任可和叶平宇两人也没有去研究这个事情,因为于功成身兼两职也是可以应付一段时间的。
这样一调整,港州市的情况就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杨为民看到朱全山调走,而张民清过来担任了市委书记,他便是知道今后他必须要紧紧依靠省政府的领导去做一些事情了,不然他这个市长恐怕不会当得久长。
杨为民性格上比较软弱一些,在担任市长时主要是听朱全山的,而实际上杨为民个人素质非常高,博士毕业,而且他这个博士毕业不是花钱买来的,而是自己实实在在读来的,他在从政之前就是博士了,是港州市大学的团委书记,后来从了政,当上高店市委书记,然后又当上副省长,不到一年,出任港州市委书记,可以说也是港东省的政治明星。
他本来以为跟在朱全山后面,如果朱全山当上了省长,他就可以接朱全山的班,但谁知道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朱全山不但没有当上省长,而且还被调走了,而朱全山一走,他感到自己当上市委书记没有多希望,果然,他依然当他的市长,市委书记一职让张民清给当了。
杨为民是学者从政,但是又没有太保持学者的本色,难免会有些进退失据,引起叶平宇的不满,导致任可在想提名他担任市委书记时,被叶平宇否决。
如果杨为民知道这里面的事情,他一定会懊悔死了,如果当初叶平宇刚来时,他就是紧紧跟在叶平宇的身后,或许这一次就是上位了。
可以见在官场上的选择是多么的重要,努力虽然重要,但是选择更重要,选择错了,你努力的再多也没有用,这便是现实的残酷性啊!
港州市的领导班子一经确定,张民清便是开始发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吹响大开放大发展大改革的行动目标,而他这个举动与之前朱全山一看形势不好附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是不一样的。张民清上任以后,立刻采取了实际举动,全面进行简政放权,设立新的改革示范区,一举把开放改革发展的大旗抓在了自己的手里,高店市虽然之前进展的比较快,但是还是比不过港州市作为省会城市的优越性,迅速被港州市超越。
由此可见一把手的重要性,如果朱全山仍然在这里的话,工作推进肯定是没有现在的局面。
叶平宇看到了港州市发展的情况,心里头感到比较满意,港州市是一个旗帜,如果港州市的工作不力,其他地市看到后肯定是也不会主动去作为。
张民清上任港州市委书记之后,整个港东官场就是稳定了下来,省政府这边,叶平宇与杨维中配合比较默契,各方面的关系就是理顺了,叶平宇安排的事情全部由杨维中去抓好落实。
省政府的工作稳定,叶平宇便有时间来思考着一些大事情,同时也有时间休息一下,不然他如果事必躬亲,时间上肯定是不够用的,现在有了杨维中的协助,他就是有时间去安排休息了。
平茹雪带着孩子来到了港东省,她过来是想着与叶平宇商量一下儿子出国学习的事情的,儿子现在马上高一了,平茹雪想着现在就让儿子去国外学习,而她也准备着去国外陪读。
在电话里头说不太清,而叶平宇在电话里是不同意的,因此平茹雪便是带着儿子来到港东省和叶平宇见面,再商议这事。
平茹雪此时是第一次来到港东省看望叶平宇,叶平宇与她在宾馆里见了面,一见面,平茹雪就把让儿子去国外学习的事情讲了一下,说国外的条件如何如何的好,一定要让儿子去国外进行学习。
叶平宇不反对去国外留学,但是让儿子高中就到国外进行学习那就是太早了,而且他现在不能不有一个考虑,那就是他身为省级领导干部,如果让自己的儿子去国外进学习,会不会引起一些人的非议?在这个时候他必须要考虑到这个问题了,虽然说他现在不是什么国家领导人,但是也要注意影响啊。
现在平茹雪非要让儿子去国外学习,叶平宇便是感到比较为难,听了平茹雪的话之后便是说道:“茹雪,国外的条件虽然很好,但是将来儿子毕竟还是要回到国内的,如果这么小就去国外,将来回国恐怕是适应不了国内的情况了,我建议等到他大学毕业后再去国外学习。”
平茹血一听到他这样讲,便是不高兴地道:“现在好多人都是高中就把孩子送到国外了,我们也不能落后,反正我觉得还是现在把他送到国外的好。”
一听平茹雪坚持要这样做,叶平宇便是生气地道:“反正现在是不行,如果你坚持要送他到国外去,那不要过来与我商量,爸爸肯定也不会支持这样做的,在国内我们也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为什么非要去国外?他将来发展的重心还是在国内。”
第1460章 被骗
叶平宇不同意儿子去国外读书,与平茹雪弄得有些不欢而散,平茹雪生气地离开了港东,叶平宇也没有理她,反正在这个事情上要听他的,我们既然出生在这个地方,就要在这个地方接受教育,无论国外有多么的好,毕竟这里才是家,去了国外,有什么好的?
他也是经常出国的人,虽然发达国家的教育确实是比较发达,但是去了那里就一定能成为人才吗?是人才在哪里都可以锻炼培养出来的,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未必非得出国接受过洋教育不可。
叶平宇在这方面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过早的就去了外国,然后回来后什么也不适应,那不就是一个废物吗?现在的那些海归回来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反而有些海归连工作都找不到,这也说明去国外读书未必就会成才,只要用心学习,在哪里都是可以成才的。
和平茹雪闹了这么一个小别扭,他心里头不禁就想到高可辛和高默母子俩,他们两个现在也是到了京城,在京城学习生活,他觉得在京城学习生活就是不错了,老百姓有多少在京城学习生活的?更不用说到国外留学了,人心不知足,如果孩子出生在国外,难道还要到外星球去读书吗?
不由地给高可辛去了一个电话,高可辛突然接到他的电话便是感到很奇怪,连忙问他是什么事。叶平宇就是问她在京城生活的怎么样,高默的学习如何。
听到叶平宇问起这些事情,高可辛便是把情况跟他讲了一讲,高默的学习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也很懂事,听到这个样子,叶平宇心里头就是非常高兴,毕竟高默也是他的儿子啊,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才,将来靠着自己的本事吃饭,这样才是一个好儿子。
好久没有与叶平宇通过话了,高可辛心里头其实很想见见他,但是又不好开口,而且还要飞往港东,而叶平宇此时却是很想见见他们娘俩,便是告诉高可辛,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到港东来看一看,出来散散心。
高可辛一听,先是沉默了一会,然后就是告诉叶平宇,她想着暑假的时候去南边转一转,散散心,叶平宇一听便是告诉她可以到港东来,来之前给他打一个电话。
高可辛听到之后,便是轻轻地答应了,并且说到时候和叶静说一声,与她带着孩子一起过来。
听到她要和姐姐叶静一起过来,叶平宇当然是更加高兴了,让她与叶静联系,一起过来是的。
和高可辛通完电话,叶平宇想了一想,自己其实好长时间没召开家庭聚会了,父母现在也去了京城,每次回京有时连去看他们的时间都没有,至于姐姐叶静和妹妹叶芊芊见的就更少了,如果他们能一起来到港东与他见见面,度个假,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脑海里只是想了一想这个事情,叶平宇接着就是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当前除了要发展经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大改革大开放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扶贫,扶贫工作现在抓的比较紧,港东的经济虽然非常发达,但是还是有着不少的贫困户,如何把这些贫困户从贫困状态中给解救出来是一个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叶平宇想着开始部署这个事情,任可在省委常委会上也作出表态了,一定要打好扶贫攻坚战。
而当他要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中纪委突然派人前来,向省委作出通报,将钱元胜带走接受调查。
钱元胜接到电话来到省委大院之后,就是让中纪委的人给带走了,钱元胜只是一名厅级干部,如果查处他,只需要省纪委出面是了,但是这一次却是中纪委亲自出面,显然是非同小可。
叶平宇事后与姜东燕子进行了联系,姜东燕把这里面的情况跟他讲了一下,告诉他中纪委领导对钱元胜的这个案子非常重视,所以亲自派人来办理这个案子,省纪委进协助。
听到是这种情况,叶平宇想了一想,中纪委真是沉得住气,一直没有动钱元胜,在调整完省领导班子之后突然出手,打了钱元胜一个措手不及。
而实际上,钱元胜确实是没想到中纪委会突然对他出手,虽然高奇与朱全山都被调走了,但是也没有听到什么不好的风声,况且他已经给中间人花了钱,之前虽然联系不上中间人了,但是引见人说中间人出国了,不用担心,他便是觉得没什么事了,谁能想到现在中纪委突然将他给带走了。
钱元胜这些天来一直很放松,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不需要再担心一些事情了,但是中纪委的这个回马枪杀的太厉害,直接让他感到懵住了。
钱元胜直接让中纪委人员带到了京城进行审查,钱元胜只是一个厅级干部,现在让中纪委的人给弄到京城,他的心理压力肯定是非常大的,因此到了京城之后没几个回合便是把自己的问题全部交代了出来。
此时,梁家雄在知道钱元胜被中纪委带走之后,立刻逃往香江,然后一到口岸,便是让边防人员给截住了,中纪委在动手之前已经将各方面安排妥当,只等着梁家雄逃走,然后好把他给拿下来,同时让他能够主动配合调查。
梁家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因此,他一让边防人员截下后,省纪委的人员立刻过来将他给带走了,不过梁家雄似乎能很讲义气,在面对省纪委人员的时候,他愣是不说,不把有关的问题给讲清楚。
但是即使他再讲义气,也无法对抗组织上的调查,因为之前对纪委对他的情况已经作出了大量的调查和了解,掌握了他与一些官员的交往情况,所以在一番较量之后,他将在骷髅会所里面,与他交往的所有官员的情况全部给讲了出来。
梁家雄组织骷髅会所,构筑官商之间的复杂关系,他暗中搞利益输送,同时帮助官员升迁,这样的组织形式是充满着腐败的气息的,纪委方面会忍耐这么久,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纪委需要把这方面的情况调查了解透,然后再给其致命一击。
梁家雄面对中纪委的官员,无法把秘密再保留下去,只能如实交代着一些情况,同时把花建楼出逃的事情也讲了出来,表示是他帮助花建楼逃往国外的。
其实这些情况纪委方面已经掌握,只是没去理会这个事情罢了,纪委方面先是问了他与钱元胜之间的交往情况。
钱元胜原来作为东江市委书记,而梁家雄的企业就是在东江,因此好多事情都需要钱元胜的照顾,所以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可以说钱元胜是他们政商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环,而钱元胜也是想着通过梁家雄的政商关系得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