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藏真-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欠荼ǜ嬷校伊私饬私鸶蘸ツ浮!

“刚才提到了西夏的文物,我就有所察觉,你果然是冲着西夏文物来的。”元遁一道。(未完待续)R580

第九百七十六章金泥经

“不要把我想的那么贪婪,我来到这里,确实是意外,来这里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天眼张是住在这里的,只不过是看到了苪国苪姜的遗物,才想起来梁国的龙脉。

而破坏龙脉,必然要有一些护持,所以发现了一具灵骨,至于这具灵骨是不是宝贝母的真身舍利,现在仅凭这对画像,还不能证实。”韩孔雀指着翻出来的大量金刚亥母的画像道。

有人称凉州金刚亥母洞寺是“西夏王国的最后寺院”,那么西夏王国与该寺有着怎样的渊源,那些神奇的空行母等神佛飞天的传说,和西夏历史迷雾中的寺窟,究竟又有着怎样饱经沧桑的历史呢?

“如果证实了这里是天眼张的住处,而且能够找到他的宝藏的话,恐怕不止是梁国宝藏,我想金刚亥母洞里的宝物,也肯定少不了。”元遁一道。

韩孔雀直接点头,这一点他不否认,所以他到:“恐怕不止是这两处的宝藏,还有一些西夏国的东西,可以说天眼张的收藏,绝对扣人心弦,引人心动,不过,要想找到一位高手特意隐藏起来藏宝地,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

元遁一想了一会道:“藏传佛教在晚唐吐蕃占领凉、州后逐步传播河西走廊,西夏建国后,以今宁、夏银、川为国都,以河西的凉、州为辅都,在其“幼晓佛书’、‘晓浮图学’的西夏王国的缔造者李德明、李元昊父子等统治者的推动下,藏传佛教在河西等广大的西夏统治地区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最终成了国教。”

韩孔雀笑道:“西夏跟金刚亥母寺的缘分还不止是这些,凉、州的金刚亥母洞寺、大云寺、甘州大佛寺等河西名寺当建于此时,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所修《武威县治》记载:亥母洞,城南三十里,山上有洞,深数丈,正德四年修。

据此和出土的大量文物确定,凉、州缠山金刚亥母洞寺窟应建于西夏崇宗正德4年(公元1130年),此后又在洞窟外逐步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佛殿佛塔,使得金刚亥母洞、寺成为‘窟中有寺,寺中有窟’的独特佛教建筑,成了西夏国师的驻锡之寺。”

元遁一道:“这就比较有意思了,佛教既是西夏国的国教,金刚亥母寺又是西夏国师的住锡之寺,那么藏文史料记载的很多事情,也就有可能是真的了?

当时,金刚亥母肉身像在洞中,洞口修建有佛堂;右边有约一人高的释尊香泥塑像,里面有张屠夫的尸体;左边是金刚持和度母像。”

韩孔雀别有深意的道:“那么有名的一座寺院,肯定是有龙则灵,如果没有龙,那么就不会成为名寺,既然出名了,肯定有它的原因,根据史料记载,后金刚亥母寺数遭火灾后,于清雍正年间进行过大规模恢复重建,民国时期又遭遇两次地震。

特别是1927年的八级毁灭性大地震,使寺塔俱毁,整个金刚亥母洞窟也被埋人地下,这座西夏寺院,可谓饱经了历史的沧桑。

上世纪90年代金刚亥母洞寺恢复开放后,先是在缠山脚下建起佛堂,后又在洞窟上方山头上,新建了五方佛母殿和金刚亥母舍利塔,洞窟对面山上也建了尊胜塔等建筑。”

元遁一叹息道:“有好东西的地方,自然是多灾多难的,经历了那么多变故,出现一些意外,还真是不好说。”

韩孔雀道:“听说过,大夏开国,奄有西土,凉为辅郡,亦已百载,这句话吗?只要知道这句话,就不会再惊叹金刚亥母洞寺窟中,能出土那么多令人不得不惊叹的大量珍贵的西夏历史文物。

毫不夸张的说,因为佛教的因缘,使得金刚亥母洞寺成为西夏时期凉、州地区很重要的西夏文化、藏族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汇地。”

1989年,文物部门在对金刚亥母一号洞窟进行清理时,相继发现了包括珍贵的佛经、西夏的记账文书、物品清单、壁画、藏传佛教的各种唐卡以及石雕像、泥雕像、西夏的双鱼塘画、丝织品、瓷壶等大量国家一级文物。

在出土的佛经中,其中有一本用古老的泥活字印刷的经卷,为中外学术界震惊,那就是《维摩诘所说经卷》。

学术界称,《维摩诘所说经卷》的发掘,见证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泥活字印刷的国家,这比1980年同样是凉、州出土的那尊西夏铜炮,把我国金属管型火器的铸造历史,提前了一个多世纪更令人惊喜。”

“《维摩诘所说经卷》?为什么说到这个?我想你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这个吧?”元遁一心中一喜,立即开口询问道。

韩孔雀道:“说起《维摩诘所说经卷》完全是个意外,我意外得到了一页佛经,内容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

一页的内容很少,不过,却全部是用金泥书写的,是正宗的金泥经,后来我查证了一下,这应该是出自《维摩诘所说经卷》,而且这页手写的金泥经,跟在金刚亥母一号洞窟发现的《维摩诘所说经卷》年代相差不大。”

“金泥经?你确定是用金泥书写的佛经?”元遁一道。

韩孔雀道:“那是当然,东西不方便带在身上,所以现在不能给你看,但用金泥书写的佛经,我还是不会认错的。”

“如果你真的捡到了金泥经书页,那么我可以证实,天眼张手里确实有一部金泥经。”元遁一道。

“你可以证实?这样就不会错了,赵佗墓可不是普通人可以进入的,如果是天眼张,那就没有任何疑问了。”韩孔雀道。

元遁一道:“那页金泥经你是在赵佗墓中发现的?”

韩孔雀点头道:“对,到了现在,你应该明白,赵佗墓如果没有必要,还是不要乱闯的好。”

“天眼张不太可能故意遗失一页金泥经,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了,就是出现了意外,连他在赵佗墓中都有可能出意外,那么那里的危险程度,还在我们想象之上了。”元遁一有点失落的道。

韩孔雀还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所以他道:“你说天眼张有没有可能,把他毕生的收藏,全都藏进了赵佗墓中?”

元遁一苦笑道:“要不是有这种想法,我们至于不停的跟你协商吗?”

韩孔雀想到羊城为了跟他合作,付出的不少代价,立即有了明悟,这天下还真是没有免费的午餐。

“你是怎么知道天眼张手中有金泥经的?”韩孔雀问道。

元遁一道:“这个应该错不了了,只要金泥经出现在了赵佗墓中,那至少说明天眼张进过赵佗墓,要知道金泥经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依稀记得,大约二十多年前,在我国青、海省一牧民家中,发现了十几页用金泥书写的喇嘛教经文,当时,新华社曾经专门就此播发了一个消息,说是我国考古事业的一个重大发现,考古学界认为,那几页经文是稀世珍宝。

但是,人们并不知道,1992年,在首都琉璃厂中国书店,曾经出现了几部保存完整的金泥书写的经卷,其数量的厚度几乎高达一尺之多。

那一年我住的地方离琉璃厂一家大型书店很近,所以,午休时,我经常就到书店去浏览古籍,由于常去,就与书店内部服务部的店员很熟,与那里的一位马先生更是成了好朋友。”

那一年夏季,元遁一有一次再到书店内部服务部,刚一进门,马先生就急切地对元遁一道:“这一段时间老没见你了,你到哪里去了?我这里有一部‘好书’,很想让你买,留了好一段时间,总不见你来,后来给卖掉了。”

说到此,马先生面露惋惜和嗔怪,马先生道:“那书,实在是太珍贵了!”

“是什么好宝贝?让您这么激动?”元遁一露出好奇的神色。

马先生道:“你坐下,咱们慢慢聊。”

落座后,马先生激动地道:“那是好几部用金泥书写的佛经。有将近一尺厚的一摞呢!”

据马先生介绍,那些金泥书写的佛经,是他在书店的大库里发现的,装裱得十分精美,全都是用绫子纸装裱的,一看就是“帝王家气派”。

马先生详细叙说了经卷的内容,我现在明确记得是《维摩诘所说经卷》,关于经卷的年代,据马先生估计,应该最晚是宋代朝廷、或者是亲王家里,所书写的。因为,一般人写不起。

马先生讲,发现之后,他曾经将这些经卷呈送佛教协会会长过目,当时的会长在经卷空白处题写了“镇观之宝”四个字。

他还曾经呈请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过目,也在经卷空白处题写了“几百年不世出的国宝”几个字。

关于这些经卷的来源,马先生猜测,应该是解放以后,查抄反动会道门的寺庙时,收缴来的。

第九百七十七章阴虱

马先生说,当时书店给这些经卷作的定价是:人民币十五万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天价了。

紧接着他又道:“实际上,这些经卷可是无价之宝啊!本来,第一个就想到留给你。可惜,你没有这个运气。”

马先生告诉元遁一,那些经卷,是被他所熟识的、中央机关的三个干部合伙买走了,每个人出了五万元,开了三张五万元的发票。

当时元遁一对马先生讲,这么贵的价格,他也买不起呀。马先生说,就是借钱,也应该买下来!

当时,元遁一听了马先生这番话,也顿觉惋惜,后悔自己没有经常光顾中国书店。

“几百年不世出”的国宝,不仅与他失之交臂,而且也与当世绝缘,变得下落不明了。

事后,元遁一查阅古籍,查到了一些历史上关于金字佛经的记载,发现《大藏经》、《山西通志》、《赤城志》、《元史。世祖本纪》、元虞集撰《道园学古録》明宋濓撰《文宪集》、明郑真撰《晚翠轩记》、《清史稿》等古籍对此都有记载。

清末,英国人李提摩太曾言:“说者谓,自佛法入中国,而佞佛者,用赤金以饰佛像,又缮写金字《藏经》,天下因此争造金为箔,故金耗而价昂。”

但是,李提摩太所说并不准确,此种判断,用在唐代以前还可以。自宋代以后,历朝都有禁止“销金为泥,缮写佛经”的禁令。只许皇家隆恩造作,不许民间僭越造次。

最后元遁一道:“据我所查到的史料,皇家最后一次用黄金书写佛经,是在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据此推断,1992年,中国书店发现、经马先生之手卖出的那些金字佛经,至迟,也是清乾隆之时、甚或更早之物,这跟你推断的时间应该没有冲突。”

“那你是怎么确定这套金泥经落入了天眼张手里了?”韩孔雀问道。

元遁一有点不好意思的道:“后来我得到了一些小权利,所以就有了便利,当时购买这套书的三个人,全都跟天眼张有关系,你想,九十年代初,十五万元绝对是天价,那个时候的国家干部,谁敢随便拿出那么多钱买古董?

就算五万,那也是巨款,要知道那个时候的万元户都稀罕,如果一名国家干部拿出那么多钱,肯定要惹人非议,所以,敢拿出这笔钱的,肯定有理由不被人怀疑。

而事情也真是这样,后来我查出这批资金的来源是海外,最后追踪到了这里,所以,这栋房子属于天眼张是肯定不会错的,如果你真的在赵佗墓中发现了金泥经,那么天眼张进入过赵佗墓也肯定没错。”

“这么说,你们打算近期闯赵佗墓了?”韩孔雀笑着道。

元遁一道:“现在你的实力得到了我们的认可,已经有资格进入赵佗墓了。”

“不想跟我合作了?”韩孔雀好笑的道。

元遁一道:“我们肯定要跟你合作,这一点毋庸置疑。”

韩孔雀点头道:“看来你们的想法还真多,不过,如果说我不想进入赵佗墓,你们有什么感想?”

“不想进入?”元遁一一愣。

韩孔雀点头笑道:“我要离开了,今天休息一天,可能明天就要回魔都,你认为剩下的这点时间,我还能去赵佗墓逛一圈?”

“今天一个白天,完全有时间啊!”元遁一道。

韩孔雀摇头道:“恐怕不行,过一会我要去一下码头,我的船随时都会靠岸,只要靠岸了,我们就要离开。”

“你是说真的?”元遁一变了脸色。

韩孔雀笑着道:“跟羊城市政府,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友好合作,至于探险什么的,今天之前,我还有意跟你们合作一下,可你们没有表现出诚意,所以,为了以后不出现矛盾,我看这次合作还是算了吧!”

元遁一的脸色变了几遍,最后道:“既然韩兄弟你不想去,那么我们也不会勉强,只不过,能不能把你们在赵佗墓中得到的资料,跟我们共享一下?”

“既然我不想去了,那些资料自然不会对你们保密,我的手下闯入赵佗墓之后,遇到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毒,第二种是煞气,第三是毒人,我想这样的事情你们肯定也知道了。”韩孔雀道。

元遁一道:“只有毒人没有遭遇,不知道韩兄弟能不能仔细说说?”

韩孔雀道:“当然,那里的情况是明摆着的,阴煞就不多说了,这么多年下来,你们手里肯定有不少,可以媲美金泥经这样的护身宝物,有这种级别的东西保护,闯入赵佗墓肯定不是问题。

既然你们现在都没有遇到毒人,那么你们还在第一关打转了,第一关是毒,但不是普通的毒物,也不是蛊毒,而是一种生物,这种生物我查了不少资料,最后确认是一种叫阴虱的奇妙小东西。”

“阴虱?”叶生和元遁一全都变了脸色。

韩孔雀笑了:“看来你们对阴虱很了解啊?”

韩孔雀笑的比较猥琐,而叶生和元遁一也不是多么纯洁的人,所以都很了解韩孔雀的意思。

普通意义上的阴虱,会造成一种阴虱病,而阴虱病的病原体是一种体外寄生虫——阴虱。

其实,在人体寄生的虱子有3种,即头虱、体虱和阴虱,它们的寄生部位、生活习性和外观形态略有不同。

阴虱主要寄生在阴部,也可以寄生在腋窝处。体形小而扁平,呈浅黄色或茶褐色的小斑点,肉眼可看见,平均长约1~2mm。

阴虱的前两对足细长,后两对足较宽有勾形尖刺,腹短宽似螃蟹,活动力较小,常将嘴部埋于皮肤、毛囊、毛干部或紧贴于皮肤而不爱活动,平常每天最多活动10mm,常用爪勾挂于毛根上。

阴虱一般不离开阴、毛部,只有当性、交时阴虱才离开原宿主,传染于新的宿主,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韩孔雀才会笑的有点猥琐。

“我说的这种阴虱,跟你们理解的那种阴虱很像,不过,它们两者又完全不同,相像的是它们的外表和体型,不同的是它们的习性。

赵佗墓中出现的阴虱,是比较危险的东西,这种东西如果侵入人体,表现出来的 症状比较像疟疾,这种病在古代也是一种可怕的瘟疫,所以,阴虱出现在赵佗墓中,应该是有意而为的。”

“你是说故意放养在墓中,看守陵墓的?”叶生虽然惊讶,但也在情理当中,古人对自己的安息之地是十分重视的,做出任何超乎想象的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

韩孔雀道:“由于阴虱的体积很小,所以除了全封闭的纳米级防护服也许有点作用之外,其他任何服装,都不能隔绝阴虱的侵袭,只要被阴虱侵入,得到血液喂养的阴虱,会快速繁殖,直到人体死亡。

人体死亡之后,阴虱就会进入一种如同冬眠一样的状态,直到有另外的生物进入它们的冬眠场所,它们会再次苏醒,进入另外一次活跃时期。”

“阴虱寄生的地方是人体吧?”元遁一道。

韩孔雀点头道:“古墓之中,只要有实体的地方,就有阴虱寄生,只要进入阴虱方圆十米范围之内,阴虱就会被人体气血刺激苏醒。”

“能不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避免阴虱侵袭的?”元遁一毫不客气的道。

韩孔雀翻了个白眼,不过还是回答道:“利用控水能力,形成一个水幕,只要有东西侵入我控制的水幕,我就能立即发现,所以我才能扑捉到阴虱这种可爱的小东西。”

“可爱?”元遁一也翻了个白眼。

韩孔雀笑着道:“你没发现被阴虱寄生了的尸体是不腐的吗?只是这么一个特性,这种小东西就会得到古代贵族的肯定。”

“防腐在古代还真是个大问题,这么说来,阴虱还是一种好东西了?”元遁一道。

而此时叶生却是听得一头冷汗,他道:“如果这种东西被带出古墓,那不是会形成一场灾难?”

韩孔雀笑着道:“之所以叫阴虱,就是因为这种小东西不能见光,而且它们厌恶光源,一般不会离开阴暗的场所,当然,外温度只要超过二十五度,离开寄生体后的,这种小东西也会死亡。”

“那么说穿着温度比较高的服装,也能防止阴虱侵体了?”元遁一道。

韩孔雀笑着道:“你们可以试一试。”

“你这么说,显然是不行了?”元遁一无奈的道。

韩孔雀点头道:“我们做过实验,高温虽然能够杀死阴虱,却并不是一瞬间杀死,而阴虱之所以能够感知到生物靠近,完全是因为生物的体温,所以,穿着高温防护服,只能吸引到更多的阴虱攻击,只要让阴虱侵入身体,再高温度的防护服也是白穿。”

“那么这个屏障我们是怎么也绕不过去了?”元遁一失望的道。

韩孔雀道:“如果那么容易解决,赵佗墓也不会保存几千年没有被人破坏。”

“我想你们去闯赵佗墓,你不会每次都跟着吧?你的那些手下,肯定又方法躲过阴虱的攻击,不如交流一下?”元遁一道。

第九百七十八章奸商

韩孔雀笑道:“化毒散,我配置的这种化毒散居然,有驱逐阴虱的功效,这是一个意外之喜,所以说,有福之人不用忙。”

元遁一叹息道 :“你确实是有大气运之人,这样的好事都能遇到。”

韩孔雀道:“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你们需要,我可以给你们一部分化毒散,让你们也去碰碰运气。”

元遁一道:“看来没有了阴虱攻击,赵佗墓中的危险也不会少了。”

韩孔雀道:“那是当然,赵佗墓中最后的守卫是毒人,是一种比阴兵更可怕的不死兵种,如果想要进入赵佗的皇帝玄宫,不能闯过毒人大阵,是绝对不可能的。”

“你们也没有闯过?”元遁一道。

韩孔雀道:“当然没有闯过,毒人可不是阴兵,他们跟正常人也没有太大的差别,遇到了这样的对手,我们现代培养出来的功夫高手,根本就是纸老虎,被人一碰击溃。”

“如果你去闯毒人大阵,也闯不过去?”元遁一道。

韩孔雀看了一眼元遁一道:“如果你想亲自陪我进去,也许我会考虑考虑。”

元遁一一愣,他确实有进去的想法,但绝对不会跟韩孔雀一快进去,只不过这样的话他却不能明说,他总不能说信不过韩孔雀,害怕韩孔雀阴他吧?

“这天底下的宝贝多了,没必要为了这里这座宝藏而冒险,就算里面的宝物再多,也不值得。”韩孔雀道。

这个时候叶生开口道:“小韩,你是不是知道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韩孔雀笑着道:“江湖险恶,小心点总是没错的。”

“这么说赵佗墓中除了毒人,还真有更加危险的存在了?”元遁一道。

韩孔雀摇头道:“其他事情我就不管了,买下这栋房子,我在羊城的事情也算圆满了,现在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好了。”

“这么说,房子被你买下之后,我们也不能去找张诚的麻烦了?”元遁一若有所思的道。

韩孔雀笑着道:“这个我就不管了,反正这栋房子里的东西,全都归我了,其他事情,你们自己看着办。”

“那么我们魔都见了?”元遁一不再多说。

韩孔雀点头道:“是该回到魔都了,出来了这么长时间,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现在小韩你可是名震魔都,应该不会有人不长眼去你家捣乱。”元遁一笑着道。

韩孔雀笑呵呵的道:“这就是暴发户的悲哀,国内的富豪很多,没有人去找他们的麻烦,如果一个平头老百姓中了彩票,却有各种各样的人去打秋风,这就是社会现实。”

“你现在已经过了暴发户的阶段,我想,应该没有人会认为你好欺负了,这样吧!送佛送上西,你统计一下身边的保镖部队人数,我送你一批证件,只要不是当街杀人,拥有这种证件一般问题都可以解决,这样一来,在国内你也可以横着走了。”元遁一道。

韩孔雀认真的看了元遁一一眼后道:“那么我也送你一个消息,毒人是不同的,普通的毒人,阴虱寄生的时间长了,就可以形成。

而特殊的毒人,是陷入沉眠的失去理智的杀戳兵器,还有一种是最危险的,他们完整的保存了记忆,从而从先秦活到了现在,是真正的如同秦俑一样的家伙,这样的家伙,只要不陷入沉睡,遇到了就是灾难。”

“从先秦时期活到现在的老古董?”站起身准备离开的元遁一和叶生全都愣住了。

韩孔雀笑着道:“很不可思议吧?如果一个人丛先秦到现在,活了两千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