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都市藏真-第6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
“以这里的日照条件,加上热带雨林气候,这里可不比海,南岛那地方的气候条件差,而那里可是有名的绿色有机蔬菜养殖基地,那里行,这里肯定更行。”李方道。
“那这里都有些什么蔬菜?当地人是怎么处理的?”韩孔雀问道。
老王道:“当地的蔬菜种类不多,不过国内的各种蔬菜这里都能够种植,当然,像是生长在北方的白菜、萝卜什么的,这里并不太适合种植。
当然,像青椒、卷心菜什么的,这里就很适合了,不过因为他们不喜欢吃青菜,所以没有多少人种植,种子的最多的还是我们华人。
而当地人的吃法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把青菜煮得黄黄的,并且是用来打汤,味道怪怪的,看起来跟猪食差不多,反正我吃不下。”
李方道:“这个我倒是知道一点,他们最喜欢的煮空心菜,我见当地人煮空心菜,煮一锅水,水开后,把空心菜扔进去,煮啊煮,直到菜黄了又黄才关火。
他们还喜欢吃绿豆芽,用来炒米粉或炒快餐面,他们把绿豆芽的根摘掉,说很脏,不明白们那么有闲心一根一根的摘绿豆芽,炒成半生熟要,吃起来脆脆得。
这里的人真的很奇怪,有些菜煮得烂烂的,但有些煮半生熟,还有的生吃,比如生菜,番茄和黄瓜(其实皮是青色,在国内叫青瓜,因为还有一个品种是黄色的,那种才叫黄瓜)。
所以在这里想吃青菜最好自己动手,要不然就要想我们这样,有自己的食堂,再就是去华人餐馆,但那样做花费就太大了,我就离不开青菜,每餐我都吃一大盘,自然就只能混食堂了。”
“现在的价格呢?”韩孔雀问道。
对于国内的绿色蔬菜养殖基地,大多数是在最南方的岛屿上,而那里的蔬菜大多数是出口的,像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是从那里大批量进口。
而到了近几年,国内的市场也被培育起来了,这样一来,国内的有机蔬菜不要说出口了,连国内市场也开始供应不足,所以李方的提议还是很有建设性的。
如果在这里开发绿色有机蔬菜基地,肯定要比种植水果见效快,利益大,当然,韩孔雀是不会看重那么点利益的,他只不过是想要这里的货币上,重新出现汉字罢了。
都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韩孔雀也算齐家了,治国,这个国内不需要他,而平天下现在也没机会。
既然老天让他无意之中流落到了东帝汶,韩孔雀反而又了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老王道:“这边的种植业很落后,现在市场上的蔬菜和水果,甚至是粮食,大多数是我们华人供应的,由于种植的人少,吃的人多,这边的蔬菜类也就不便宜。
空心菜小小一把要六七百盾,反正三把是二千一百盾,当地人他们很懒,连菜根一起卖,菜很老,国内的空心菜很嫩,又便宜,盛产的季节两三毛一斤。
而这里由于没有季节变化,雨季旱季气温变化不大,所以一年到头菜价也不变,没有盛产价和淡季价之分,蔬菜水果一年到头都是这个价。
就算过年过节也不变,超市里的物品也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日子让物品打折啦,优惠啦,因为这里有很多不同的节日,信什么教过什么节。
比如华人过春节,信伊教的过斋月,总之是各过各的节,节日气氛很淡,这里的商家也没什么促销的,相反我们国内的节日气氛非常浓,商家恨不得天天是节,给让利促销找借口。”
“我经常买生菜,很贵,有时七千五百盾一公斤,有时十五千盾一公斤,木耳菜啦,兰豆,要十八千盾一公斤,甜豆很好吃,三十千盾一公斤,每次见了只是看看,太贵,我没舍得买,国内才一块五一斤,贵时也才两三块。
有一次我看见了很高兴,问卖菜的,多少钱一公斤,她伸出三个手指,我以为是三千盾,心里想太高兴了,那么便宜,称了一公斤,结果一算钱,她要我交三十千盾。
天哪,抢钱哦,最后我说不要了,这里有时候感觉真是很奇葩,有很多蔬菜的价格高于肉价的,有红辣椒,就是中国常用来做菜的那种,大大个的,不辣,我最喜欢吃了。
但是这里的菜椒太贵了,四十千盾一公斤,一个都七千五百盾了,谁吃得起啊!所以也只有看的份,在国内才两块左右一斤,那是翻多少倍啊!跟抢钱差不多。”李方也开始吐苦水。
老王笑着道:“这里当地人是不吃这种辣椒,菜场里有好些菜是专门卖给中国人吃的,所以价格就贵了,像胡萝卜,洋葱,九千盾一公斤,我经常买,虽然也贵,但看来看去还是觉得买这个划算,总得吃菜活命啊!
虽然种类不是很多,反正这里大部分菜在国内也有,所以我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的,红薯,玉米啦,木薯,木瓜,香蕉也有,只是价格比中国同类产品要贵好多。”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捕鱼
李方立即道:“这个我知道,当地人喜欢吃木薯,他们也喜欢吃生地(第一次见),用来煮汤,肉紫红色,外表看起来象萝卜,说生地是补血,我煮过一次。
开始我不知道这是什么菜,国内过来旅游的华人问我中文叫什么,我说不知道,因为我在中国没见过,后来认识王叔之后,才知道叫生地。
其实国内也有生地,但是我们一般不吃真正的生地,而是加工后的生地,叫熟地,一般是夏天用来做凉茶喝,真正从地里拔出来的生地我没见过。
没想到在这里见了一回,还煮了一回,吃起来象凉薯的味道,生地的汁是红色,切的时候要很小心,要不然粘到衣服上很难洗掉。”
“其实很多蔬菜都是我们华人种植的,因为当地人不懂种植,也懒得种植,所以价格就高了。”最后老王有点不好意思的道。
韩孔雀一愣,这难道是炒作?
利益最大化是谁都想做的,想来这里懂的种植的华人也不是笨蛋。
跟老王和李方聊了那么长时间,韩孔雀对东帝汶也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
东帝汶全称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位于努沙登加拉群岛东端的岛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和东端的雅库岛。
西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
东帝汶曾经被葡萄牙殖民统治,1975年后爆发内战,之后被印度尼西亚吞并。
1999年8月,公民投票决定脱离印尼独立,2002年5月20日正式独立。
东帝汶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大部分物资都要靠外国援助。
农业还大量采用刀耕火种方式,导致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东帝汶近海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极大地补充了政府的收入,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澳大利亚。但这部分钱差不多全部用来还债,或者是购买物资,再就是进行基础建设了。
比如海拉的电厂,还有其他一些配套设施。要知道经过多年动乱,东帝汶真的是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现在要建设,什么都需要从头开始。
只不过东帝汶的发展潜力很大。现在只是和平了几年,就已经有了发展的势头。
当然,这里面石油天然气是一个重要的助力,但其他资源也不可忽视。
所以到了现在,东帝汶已经是人口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而这对基础建设,经济带动,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到了现在,整个东帝汶有一百一十多万人口,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才不到八十人。
而我国国内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一百四十多人,这还是加上人口稀少的西部、北部地区,要知道那里可是占据了国内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如果只算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密度肯定超过三百。
这么一比较,加上东帝汶长达七百多公里的海岸线,东帝汶的资源还算可观。
最主要的是这里是热带雨林气候,如果在国内农作物做到一年三熟,在这里人家是一年常熟,一年到头都可以种植作物。
这样的环境。在国内农民看来,应该算是人间天堂了。
但这里的情况,又绝对不如国内,可以说贫困无比。特别是耕种,绝对落后,说他们刀耕火种算是抬举他们了。
也许是因为这里的人太过容易填饱肚子,所以他们不用研究怎么种地,也不用担心农作物长的不好,人家只要稍微勤快一点。就能够吃饱,所以也就养成了他们的惰性。
这也许是整个东南亚民族的特色,因为资源太过丰富,所以所有人都懒洋洋的。
不过,现在这一情况已经有了一些改善,现在已经是地球村,不再是原始部落的封闭环境。
不管是什么时候,有比较,有贫富差距,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而在东帝汶也是这样。
如果所有人都穷,那么没什么说的,但现在外来人口多了,看看人家吃的,看看自己穿的,根本没法比啊!
就是通过这些,让本地的土著有了一些上进心,比如现在食堂外面的一大群人,他们正在排队领工资,这是中核在当地雇佣的民工。
当地的主要人口是东帝汶土著、印尼人和华人,很显然生活条件最好的,是只占人口百分之二的华人。
在亚热带环境当中,显然是更加适合种植的,而华人就是最善于种植,也最勤劳的人,所以他们最起码要比其他民族的人更加会精打细算,这样也就让华人有着更多的生活物资。
华人更加善于积累,所以只要坚持几年,华人一般都会变成小资产者。
现在,本地的土著人也有了劳动赚钱养家,改善老婆孩子生活的意识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本地民工,出来打工赚钱。
韩孔雀在李方那里上了半天网,通过网络,给柳絮留了信息,还说了一些他的想法,再就是学习了一下德顿语。
感觉天色不早了,韩孔雀才告辞离开,这个时候,正好赶上了放工前来领工资的本地民工。
看着穿着邋遢,一身脏兮兮的男人,全都面带笑容,韩孔雀感觉本地的这些土著还算有救。
只要是具有养家责任心的男人,就算是好人。
路过篮球场,因为靠近海边,风沙挺大,所以球场上总是覆盖着一层沙。
抬头看了看天,韩孔雀还真是有点不习惯,因为看天空的时候总感觉云就在脑袋上,太近了。
看着不远处的海洋,韩孔雀只能感叹,东帝汶的海水真是干净啊!
四处看了看,韩孔雀发现这边没人,他直接跳入了海水当中。
韩孔雀来这里当然不是看海的,而是想要弄一些以后生活的必需品,也就是钱。
他来这里是意外,可是什么都没带,当然,就算带了,人民币也不能在这里使用。
所以韩孔雀就想到了,这里临海,自然是靠海吃海,他虽然打不开混沌空间了,也没有了玄元控水旗,但他的水系异能可没有失去。
虽然没有了玄元控水旗,让他的水系神通减弱了不少,但总算还能够潜入海中。
东帝汶近海的鱼类一般是珊瑚礁群的经济鱼类,使用拖网恐怕不行,一般都使用钓钩捕捞,所以也就没法毁灭性的的捕捞。
而当地的渔业捕捞技术也很落后,加上印尼最近几年发下狠心,治理外国渔船,所以这里的渔业资源还算丰富。
丰富是丰富,不过近海可没有什么大鱼,因为东帝汶的小渔船,最善于在这种浅海捕捞。
经过这么多年的捕捞,近海的渔业资源不能说枯竭,但也不算丰富。
当然,只要进入深水区域,一些生活在比较深的水域的海洋鱼类就丰富了。
而这个深度,居然是二十米以上,也就是说,二十多米深的水域,就不是东帝汶渔民能够触及到的范围了。
韩孔雀在沿海走了一圈,已经大体了解了这里的鱼类分布,浅海水域他是不会去的,就算下去了也找不到多少经济鱼类。
所以韩孔雀选择了一个地势陡峭的地方,这下面就是一片深水区,水深超过三十米。
韩孔雀一下水,就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没错,因为他身边就有几条大鱼,他立即拿出从李方那里借来的口袋,立即套住了两条。
看着活蹦乱跳的大鱼,足有三四斤重,韩孔雀立即高兴了。
这是石斑鱼,韩孔雀也没想到,他一下海就能够遇到石斑鱼,而且一下捉住了两条。
看了一下周围,周围两三斤重的石斑鱼不少,四斤以上的也有一些,他立即控制着周围的海水,不断的推动那些石斑鱼向着自己靠近。
等捉了五六条,韩孔雀才感觉麻烦,这些活鱼是好,但它们太能折腾了。
韩孔雀一气之下,用拳头对着这些鱼的脑袋,每条来了一下。
看着不再动弹的石斑鱼,韩孔雀笑了,这样还能多抓两条。
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
而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是高档筵席必备之佳肴,想来就算是在这东帝汶,也应该不难卖出去吧?
这里还真是捕捞和游钓的胜地,下来不长时间就能够收获这么多石斑鱼。
带着一份收获的喜悦,韩孔雀在周围海底不停的巡视,只要看到大点的石斑鱼,韩孔雀就捕捉归袋,就这样,他一直把这片深水区巡视了一遍才罢休。
这里的深水区鱼类还算丰富,主要底层鱼类有鳃棘鲈、波纹石斑鱼、蜂巢石斑鱼、黄兰石斑鱼及黑边石斑鱼等。
中上层鱼类有鲐鱼、高体若鲹、金枪鱼、对虾、龙虾、牡蛎及蟹类等。
不过,中层鱼类的数量就比较少了,就连超过一斤的都不算多,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本地渔民也算是灭绝性捕捞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卖鱼
东帝汶本地的渔民,绝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他们的意识就是像韩孔雀那样靠海吃海,这样一来,贫穷的渔民对自己捕捞上来的所有海产,是只要能吃,只要能够换成钱的,他们全都要。
在他们的意识当中,还没有海洋保护、渔业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一点跟五六十年代的国内渔民是一样的。
这样的捕捞程度,不用几年,就会的近海渔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当然,也幸亏本地渔民的技术不行,这不止是人不行,更重要的还是船和机器不行,让他们能够捕鱼的范围有限,要不然,这里很可能也和国内的近海渔场一样,陷入无鱼可捕的窘境。
不过,现在这里的近海资源也已经被捕捞的很厉害了,像对虾、龙虾,和海蟹,这些都是可以被本地渔民轻易捕捉上来的。
龙虾可以钓上去,海蟹有时候会上岸,这些都太过容易捕捉了,所以本地渔民对浅海区域的生态环境,破坏还是很严重的。
幸亏这里的生活水平十分原始,要不然韩孔雀甚至怀疑,他们这里的海水也不会那么干净,应该是污染严重才对。
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所以在深水区的鱼类十分丰富,浅水区的海鲜十分贫瘠。
这样,韩孔雀在海底快速巡视了半个小时,看到了石斑鱼等深海鱼类无数,却没有发现几只龙虾,对虾和螃蟹也不算多,韩孔雀只是象征性的捕捞了几只。
随着深入海洋,韩孔雀的发现就更多了,一些大型鱼类也出现了,鲨鱼、旗鱼、剑鱼,甚至是金枪鱼,韩孔雀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只不过这些大型鱼类,不是不好招惹。就是速度太快,所以韩孔雀也没有想着捕捉它们。
其中,韩孔雀对金枪鱼最是眼馋,这东西现在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几个一直很贵。
听说最近日本有了养殖技术,不过这玩意的成长时间太长,加上成长时要不停的吞食各种海洋鱼类,其成本肯定低不了,所以就算能够大规模养殖了。价格也肯定下不了。
而东南亚却是金枪鱼的天然渔场,在这里有着丰富的金枪鱼资源。
对于东帝汶这里的金枪鱼有多少,韩孔雀并不太清楚,但对于印尼范围之内的金枪鱼资源,韩孔雀却十分清楚。
每年金枪鱼产业为印尼带来5。364亿美元的收益,捕捞量约613577吨,这个数量足以说明,在这个国家周围的海域,有多少金枪鱼资源了。
而东帝汶可是处在印尼当中的,印尼范围之内的很多水域。都在东帝汶的周围,所以东帝汶渔业和印尼渔业也肯定有共通之处。
虽然东帝汶的专属经济区域相比印尼要小很多,但就算再小,也不能忽视这里的潜力。
但近年来人们疯狂捕捞金枪鱼,印尼这边的金枪鱼产业也受到了威胁,但东帝汶这边,却没有受到多少威胁。
当然,由于金枪鱼不会待在一片固定的海域,所以印尼那边捕捞量多了,东帝汶这边。甚至是印度洋上的金枪鱼都会减少,但毕竟东帝汶这边不是主要捕捞区域,所以这边的金枪鱼群,受到的威胁还是比较少的。
而印尼那边就不同了。尽管印尼地处世界两大主要金枪鱼产区印度洋和太平洋,为印尼金枪鱼产业提供了便利的资源的贸易优势,但是印尼金枪鱼产业仍需面临诸多挑战。
比如捕捞量下滑、金枪鱼尺寸变小,以及在公海上越来越难追寻金枪鱼踪迹,不过这些问题也是其他金枪鱼捕捞国需要面临的问题。
除上述问题之外,长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蓝鳍金枪鱼物种数量已经达到警戒线。如今只有鲣鱼数量相对充足。
为应对这些挑战,所以近年来印尼出台了比较严厉的捕捞法。
不过,疯狂的经济效益,还是不能阻止一些非法捕捞活动,甚至印尼政府都依靠这个来出口创税。
2011年印尼金枪鱼出口量增长16%达14。18万吨,出口额增长30。1%至4。99亿美元,主要出口国是日本和美国。
从2009年开始,印尼金枪鱼出口逐年提高,2009年出口3。52亿美元,2010年3。83亿美元。
所以印尼的海洋渔业部将继续扩大海外市场,推动金枪鱼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印尼海洋渔业资源丰富,2011年金枪鱼、贿鱼和青鱼的产量95。55万吨,其中金枪鱼23。06万吨,是世界金枪鱼主要出口国之一。
印尼海域广阔,且有一个适合各种鱼类生长的热带气候,这让印尼的渔业资源极为丰富。
苏门答腊岛东岸的巴干西亚比亚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这里面也包括了帝汶海,因为这一片海域都是想通的。
在这片渔场之内,可捕捞的品种有金枪鱼、鲤鱼、鱿鱼、贝壳类和其他鱼类,以及虾、海藻等。
所以在东帝汶附近海域发现金枪鱼,特别是鲣鱼,还真是不奇怪,毕竟鲣鱼的数量相比其他门类的金枪鱼来说,实在是太过丰富了。
而这个,绝对是很值得关注的,所以韩孔雀追踪了一个庞大的鲣鱼群一段时间,最终追不上才放弃了。
金枪鱼的速度太快,韩孔雀根本追不上,所以他只能放弃,但其他东西,韩孔雀都捉了一些。
韩孔雀自带的工具太过原始,所以就算发现了再多的好东西,他也没法全部带上岸。
一条编织袋,就算全部装满,也装不了多少东西,所以韩孔雀只是挑选了一些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捕捉了一些。
对虾、龙虾、海蟹,全都捉了四五只,其他全都是体重在三斤沉左右的石斑鱼。
感觉石斑鱼足有三十条了,韩孔雀才收手,希望外面那些本地民工还没有走,这样他这些鱼也能够卖个好价钱。
浮出水面,看着刚才跳下来的礁石,这边水深,所以刚才韩孔雀选择从这里跳下来,而现在想要从这里爬上去却不可能了。
没办法,韩孔雀只能重新选择地方上岸,而其他地方,显然是不好走的,特别是到了浅水地区,没有了海水的浮力,韩孔雀就要扛着他那个大口袋了。
塑料编织的大口袋,也不知道原来是用来做什么的,现在被韩孔雀装满了各种海鲜,所以变得有点臃肿。
韩孔雀小心翼翼的扛着,深怕一个不小心,弄破了这个编织袋,那么他这一个小时的收获就带不走了。
选择了个没有人的地方,小心的走上岸,韩孔雀快步向着电厂的篮球场走去。
当韩孔雀重新来到篮球场的时候,那些本地民工还没有散去,这让韩孔雀松了口气。
“卖鱼了,石斑鱼,一美元一条。”韩孔雀用他有点别扭的德顿语喊道。
他这么一喊,本来聚在一起说话的人,立即被吸引了。
“一美元?”一个大个子男人走了过来,韩孔雀一看就知道是当地土著,他们也是黄种人,不过比国内略微黑一些,倒是很像阿三。
“三斤重的石斑鱼,只要一美元。”这些德顿语韩孔雀是早就想好了的,所以说起来也不算困难。
“不是红鲷鱼?”又有一名男人走了过来,他很年轻,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
韩孔雀一愣,这里的渔民捕鱼,主要就是红稠鱼,不过红稠鱼可不便宜,一斤差不多要一百四五十元,这些人吃得起?
“石斑鱼只要一美元?”听到这边有卖鱼的,立即围上来了一大群人。
“真的是石斑鱼。”
“还很新鲜。”
这些人说的话比较简短,对韩孔雀这种记忆力超群的人来说,实在是没有多少难度,所以只不是语速太快,他都能够听得懂。
看到这些人全都围着议论,却没有一个人购买,韩孔雀着急了,难道自己定价太高了?
一条三斤重的石斑鱼,只要一美元啊,才不到七块钱人民币,这已经是白菜价了好吧?
“哈哈,是小韩啊!你这一会儿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