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踏秦川-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九月,八万匈奴骑兵在长城沿线消失的无影无踪,派出去的探子回报,整个河南地也不见了匈奴人大部队集结的踪影,只有零碎的小股匈奴骑兵散落在河南地各处,就好像匈奴人突然之间全线退到了黄河北边。
  匈奴人多诈,形势对其有利便进攻,对其不利则撤退,不以逃跑为耻,很可能见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全线撤回黄河以北。再说已到了秋天,匈奴人豢养的家畜都长肥大,也到了大集蹛林的时节,须仆呼韩带领人马去参加这场秋社也不稀奇。
  ‘候府’里议事大殿中席坐着的四个谋士依据以上两个论点,全都断定匈奴人已过了黄河北,建议蒙恬全线出关,迅速占领河南地。
  蒙恬死死的盯着墙上地形图上的两座沙海之间的六十里梁,像是自语又像是询问四个谋士,道:“须卜呼韩是为父报仇而来,现在父仇未报还死伤几千,他会如此轻意的退出河南地?河南地一马平川,匈奴人若有大规模集结确实很容易被发现,可是他们上马为兵,下马为民,光这河南地就散落了几万户的匈奴牧民,难道这不是几万名的控弦之士吗?”
  “六十里梁,连绵纵横六十里,梁上合抱粗的大树成林,是个能伏三万精兵的地方。若我三十万大军过了六十里梁,此处伏兵尽出断我粮道,又该如何?难不成把三十万秦士全部葬送在河南地?”
  坐与蒙恬侧的监军听其无出战之意,起身长跪责问道:“将军的意思是,现在还不是出关的时候?难道将军忘了,始皇已将东海之粮运至上郡,并令你年前要尽取河南地,把匈奴人拒之黄河以北?”
  “不,我并不是不出关,而是在想该如何放出去个饵,把匈奴人都吸引出来,一战尽除河南地的隐患!”
  听蒙恬并非不遵始皇之令,监军坐下身子,胖脸一笑道:“饵?什么饵?”
  这个监军是赵高的亲信,是赵高费尽了心思安插进来的,无能不说,还十分的贪财好色。蒙恬怀疑这个监军是赵高故意送来恶心他的,是来坏他的好事的。他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多年前赵高因犯重罪被始皇下入大牢,令蒙恬的弟弟上卿蒙毅依照法令惩处他。蒙毅是个刚正不阿的人,虽然赵高当时官居中车府令权倾朝野,但蒙毅还是依法剥夺赵高的官爵,判了个车裂之刑。
  行刑当天,始皇想起赵高的好来,以赵高办事勤勉尽力为由,赦免了他的罪过,恢复他原来的官爵。自那时起,赵高与蒙家便起了仇隙,用尽一切办法与蒙家作对,幸好蒙家三代之功使始皇深信不疑,不然早被赵高置于死地。
  蒙恬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监军,可是他也不能说什么。秦军律规定,监军死则主将逮。所以这个监军是无论如何得罪不起的,不仅得罪不起还得时常赔着笑脸奉承一番。
  “监军才识过人,怎会不知道饵的意思,想必是故意考我的。”蒙恬苦笑一下,对监军细细的讲解了饵的意思。等监军满意的点头回屋给始皇写奏折,蒙恬仍坐在议事大殿里想着该派前军哪部去做这个饵。最后,他决定派董翳这部人马前去作这个饵。之所以有这个考虑,是因为董翳这一部人马中有李信这支千人队,他要看看这个能刺杀了右贤王的李信在用兵之道上有多大的能耐,是不是个可塑之材。
  李信率领一百亲兵回到上郡,正值须卜呼韩在榆林关败走向西攻击北地郡关口。一进入上郡城他就感觉到上郡城与以往的不同来,到处充满热闹喜庆的气氛。
  原本入夜收市的商铺变成了半夜收市,甚至有的商铺彻夜开门迎客。各色酒铺饭馆灯笼高挑,幌旗招摇,高谈阔论与喝彩之声溢满街市,一直闹到天明方休。白日的大街上,穿戴一新的彩衣男女敲锣打鼓尽情的狂欢劲舞,街道两旁挤满了瞧热闹的人群。
  这一切让李信想起了开国大典,以为匈奴人在他出去的这两三个月时间已被全歼。找了个路边老者打听一下,方安下心来,不急不慢的朝自己的府上而去。
  王惊早在一个月前,每日天不明便站于府门之外,翘首以待李信会从路口回来,一直站到天全黑方回李府入睡。
  有学问的张忠与憨厚的黑夫都笑他傻,劝他在府里等着便是。王惊不听劝,我行我素不管刮风下雨的每日站在府外等。
  王惊心里明白,李信叫张忠前来,看中的是张忠的学问能为他出谋划策。叫黑夫前来,看中的是黑夫硕大的体格,能在战争上杀敌立功。他有什么,除了有点小聪明,文比不了张忠,武比不了黑夫,相当于一个彻彻底底的废物。除了手勤脚勤有眼色能把李信伺候的舒舒服服外,还能干什么?所以,他一定要让李信一回来就首先看到他,让李信明白他是所有人中最忠心的那个。
  这一天,张忠携同黑夫以及不像奴隶的一群奴隶出了李府去街上瞧热闹,府里只留下几个杂役与把门的四个兵卒。王惊没有去凑这份热闹,一大早又站在大门口盯着街口。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下午申时他看到一队人马从路口出现。
  他不敢确定是不是李信他们回来了,这道街上住着不少的将领或许是别家将军的亲兵卫队。直到看到一匹全身发黑的高头骏马飞速过来,他才确定是李信他们回来了。
  ‘白蹄乌’,他早听张忠讲过,李信夫人王莹的容貌他也听张忠形容过,虽然这支骑兵队伍里并没有李信的身影,但凭着这两项明显的特征王惊还是在第一时间确认是李信从淮阴回来了。他整了整衣领,捋了捋袖子,不等王莹把马停好,眼疾手快的拉住缰绳制住马,满脸堆笑的仰望王莹道:“李夫人好,你们从淮阴回来了?你看将军也真是的,自己坐车却让你骑马。”
  “你我以前并未见过面,你怎么认识我!”王莹满面春风的一笑,奇怪的问道。
  王惊将手中的缰绳交给一个赶过来的兵卒,从门后搬来一张脚榻置于马侧,扶着王莹下了马。奉承道:“夫人的容貌世间少有,比天上的仙女还要漂亮,世间哪里还有第二个。就算是个瞎子,见到夫人也知夫人是李将军的妻子,何况我双眼不瞎,当然能一眼认出夫人是李将军的妻子。”
  “你真会说话!以前没见过你,叫什么名字,也是李信的兄弟吗?”王莹道。
  “小的叫王惊……”王惊道。
  “哦,我听李信说过你,在安崖底戍边时,你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大家都是自家人,你比我小,我们又是同姓,今后我就以弟弟相称了。李信他们来了,走,弟弟我们一起去接接他。”王莹说罢,伸出温暖的小手拉着王惊朝停下来的马车而去。
  王惊一时感动异常,没想到身为李信妻子的王莹会如此的平易近人。等到了车旁方意识到牵着王莹的手有些不妥,把手从中抽出。
  李信先钻出马车,手挑车帘对里边笑道:“先生,我们到家了,请下车吧!”
  “车里还有贵客?李信对其如此尊敬,莫非来得也是一位将军?”王惊暗道一声,下意识的又整了整衣衫,正要对出来的人纳头一拜,却发现里边走出一位布衣青年。
  李信扶着韩信下了车,看着天有些凉意,解下身上披的玄色斗篷披于韩信的身上。韩信感激的看了李信一眼,也不推让在身上系好,下了车。
  “究竟是何来路?看其穿戴只是一介平民,为何李信要对其如此尊敬?而其对于李信的尊敬也安然受之,一点也不受宠若惊?”王惊心中大惊,竟忘了去搀扶李信,道一声好。
  “王惊,你来了!张忠呢?他救出黑夫了吗?”李信拍了拍正在发愣的王惊,笑道。
  “千长走的第三天,张忠就救出黑夫了。今天他们两个不在家,领着家里的奴隶去街上瞧热闹去了。千长大人长途跋涉从淮阴赶回上郡,一路上肯定辛苦异常,请回府稍作休息,我这就吩咐杂役为千长烧好热水,并吩咐厨子做些好菜,为千长与这位贵客接风洗尘。”
  “还是你小子最明白我的心思,一路上风餐露宿的可把我累坏了。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韩信韩先生,是个大有学问的人,三四个张忠也比不过他。”李信把韩信请到身边,对王惊作了一番介绍。然后,又对韩信道:“这位小兄弟叫王惊,别看年龄小,可是个异常聪明的人,最能明了别人的心思。先生若是闲来无事肯指点其一二,将来也会是个不可多得的战将。”
  王惊听罢,看韩信也没什么出奇之处,不信其比张忠还要历害三四倍。但见李信对其十分推宠,开口先生闭口先生,知其肯定有过人之处。还没等他谦虚几句,试试韩信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学问,若真有大学问便拜其为师,跟着李信到战场立功。韩信开口道:
  “最能明白别人的心思?那就是最擅长溜须拍马之事!学了兵家之言,不成功则罢,大不了是个拍马之人。若是靠兵家之言风声水起,不过是为朝庭养了个专横跋扈的奸人,给将军留下一个后患罢了,我看还是不指点为好。”
  一句话把王惊说的差点没气死,有李信在场他又不好发作,干笑两声把韩信与众亲兵让进府内,接着一溜烟的小跑去吩咐厨子做饭。
  等到李信等人吃完饭,出门游玩的张忠等人还没回来。王惊想了想,进入张忠的房间将前几日董翳派人送来的任书与印信取了出来交给李信。李信把东西收下,想到府内没有地方安排一百个亲兵住宿,请韩信写了道手令,盖上印信让王惊把这一百亲兵送到安崖底安顿。
  *哈哈,终于冲到第十二名了,谢谢各位大大投票。不过,冲榜之事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请诸位大大不要留情,接着拿票票砸咖啡,直到把咖啡砸得满头苞。*:)
  PS:隆重推荐兄弟新书《神霸天机》,书号158950
  简介:一个女人性感内裤砸头开始的修仙传奇故事……【下面是此书链接】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十八章 争锋 二
     更新时间:2008…9…14 20:30:16 本章字数:3071
  王惊心想此番出行安崖底,必会碰到不少的旧相识,没一匹好马展现不出自己现在的得志,找到王莹看能不能将她的‘白蹄乌’借来骑骑。
  据侍奉王莹的奴仆说,王莹拿这马跟宝贝一样,李信轻易也借不出来。他抱着试试的心态,张口姐姐闭口姐姐的叫着,先给王莹讲了李信为伍长时的趣事,然后迂回得把此番前来的目地道了出来。
  王莹知道了李信许多过往的事情,心中正自高兴,十分大方的道:“骑去!不过要小心伺候着,敢崴了我的马腿,小心到时揭了你的皮。”
  骑在‘白蹄乌’上,王惊找到将军的感觉,不光街上的行人看起来低矮了许多,就连后边骑着一百匹劣马的亲兵也比他低了几头。他的感觉好极了,纵马慢慢前行,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看到他骑着一匹宝马。
  半道上,碰到张忠、黑夫等人,王惊在马上对众人打了个招呼正要前行,突然想起韩信对他的言语简直是平生以来遭受的最大污辱。将马勒停,牵着马走到张忠与黑夫面前,笑道:“张大哥,黑夫大哥,李千长从淮阴回来了,你们怎么还慢腾腾的在道上走,还不赶快回去拜见。”
  黑夫憨厚的笑了笑,道:“这就回去!”
  张忠却气王惊刚才坐于马上趾高气扬的样子,讽刺道:“哦,原来是王惊兄弟,刚才只见一匹骏马驶过,听到马上有人朝我打了个招呼。但马太高,我一时来不及抬眼看,没想到原来是王惊兄弟啊!王兄弟,你骑着骏马,带着骑士,这是要去哪里?莫非要出榆林关与匈奴人决一雌雄?”
  呵呵,王惊尴尬的笑了笑,道:“我哪敢在哥哥面前如此无礼,这不……”他指了指后边的亲兵道:“天马上黑了,我又着急把这一百亲兵送到安崖底,一时间忘了礼数,还望哥哥不要见怪!”说完,拉着张忠往背道上走,四下一打量,故作神秘道:“张大哥,平时咱俩关系不错,有件事我得跟你提个醒,你要早作打算啊!”
  王惊在安崖底的时候,就有个外号叫包打听,见其如此神秘的样子,张忠心中咯噔一跳,知道这事对自己来说肯定是个坏消息。他故作轻松的一笑道:“什么事,瞧你神神秘秘的样子,一定又想到什么歪主意来诳我。提什么醒?快说,不说我可走了!”
  张忠作势要走,王惊拉住他的胳膊,道:“张大哥,你说李千长为什么让你来上郡追随他?”
  张忠一笑不答。这还用他说吗?他是个读书人,一个才识颇高自创出一套兵法的读书人。李信没有王惊可以,没有黑夫可以,没有了他就很难打出一场胜仗来。
  “张大哥,你是不是以为你能为千长大人出谋划策,所以千长大人找你来做个军师或者谋士。可惜啊,张大哥的愿望要落空了,千长大人从淮阴找来一个神人,此人胜过你三四倍……”
  “比我强的人不少,但要胜过我三四倍,恐怕还没有吧!”张忠冷笑一声道。
  “我就知道张大哥不信,可这是千长大人亲口说的。张大哥若是不信,回到府中一看便知。我还有事,就不再这里耽搁了!”王惊想看看韩信是真正有本事的还是一个彻头彻尾大骗子,能实现这个目地只有让同是读书人的张忠与其叫板。现在挑拨张忠与韩信之争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对张忠拱了拱手告辞离去,只留下张忠一人站在那里发着呆,直到黑夫走到近前,道:“张公士,怎么了?为何在此发起了愣?”
  “没……没事!我们回去!”
  张忠嘴上说着没事,心里边却打起了鼓,不知王惊说的这个能人究竟有何能耐。回到府中,也顾不上吃饭,见大堂里***通明,拉着黑夫直奔大堂而去。
  “将军,您回来了!”两人进了大堂,十分恭敬的对李信施了一礼。
  李信与韩信正在誊写军规,见两人进来,李信站起身对两人作了个手势示意两人小点声,把两人让到席上坐下。韩信只是扫了张忠一眼,对黑夫倒是端详了一番,暗惊黑夫的强壮,接着俯身在案上写着军规。
  李信不说话,张忠也不好说话,只是暗自打量着王惊嘴中的能人。过了一会,韩信伸了个懒腰,将笔置于案上拿起写好的竹简上下一吹,递给李信道:“将军,军规已经写好,你看行否?”
  这十七条军规,李信早忘的差不多了,捧着竹简一看,回想起来竟与韩信在车上说的一字不差。他将军规放在案上,笑道:“来来,我给大家都做个介绍,从此后咱们就都是好朋友,亲兄弟了。这位是黑夫兄弟,以勇力著称,平常的七八个人根本无法近其身。这位是张忠兄弟,也是个有学问之人,两位今后要多亲近亲近……”
  李信介绍黑夫时,韩信略一点头,以示敬意。介绍张忠时,他冷哼一下,根本不把张忠放在眼里。张忠大怒,等到李信介绍韩信时,也是冷哼一声,从案上拿起竹简上下一扫,道:“不知先生除了会写几条军规外,还会些什么?”
  韩信拱了拱手,道:“不才无能,只读一种书,除了会写几条军规外,其他的什么也不会?”
  “先生只读哪种书?”
  “只读兵书!”
  “哪种兵书?”
  “孙子、司马法、吴子、孙膑、商君书无所不知,三略、六韬、阴符经无所不晓。凡天下一百二十种兵书,没有我没见过的,亦没有我不通晓的。”
  张忠大吃一惊,韩信说的八部书,有四部他听过没看过,有两部只是粗略一翻并未深究,其中知晓的也就是《六韬》与《孙子兵法》两部。现在韩信说不光这八部兵书通晓,还自吹通晓天下一百二十部兵书,这如何能让他相信?他打算考较一番,看此人真是个奇才,还是个自夸的家伙。
  “先生既然遍读兵书,可容在下考较一番。”
  韩信在席上盘膝而坐,道:“不才领教了!”
  “何为‘攻强必先养强’?语出何处?”
  韩信还道张忠会出什么刁难的题目来,听其出的题目后,知道张忠对兵家知之甚少,简直是萤虫之光与皓月争辉,晒笑道:“语出《六韬》之武韬三疑。原文道: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大张必缺。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
  原文是何?张忠记得清清楚楚,见韩信侃侃而谈也是一字不差,暗惊此人颇有能耐,急道:“作何解?”
  “进攻强敌,一定要怂恿他,使其恃强骄横;放任他,使其猖狂自大。敌人过于强横。必遭折挫;过于狂妄,必致失误。要进攻强大的敌人,必先助长它的强暴;要离间敌人的亲信,必先收买敌人的心腹;要瓦解敌人的军队,必先争取敌国的民心。”韩信坐在那里,右手在空虚指,含笑道。
  “如何使强敌骄横?如何离间敌人的亲信,收买敌人的心腹?”
  “欲使强敌骄横,必先蒙蔽敌君耳目。我会用女色去腐蚀他,用厚利引诱他,用美味娇养他,用淫乐迷乱他。让其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心不能思,不知我的图谋何在。骄纵了其君,我再派出探子,给予敌君所宠爱的佞臣一些好处,送给他们所想得到的东西,许给他们丰厚的利益,使他们疏远自己君主,不能有所作为。他们因为得到我们的好处,也就不会对我的图谋产生疑虑了。”
  “如何散众以众,瓦解敌军?”
  “民众多愚者,只需如牛马一样,经常以小恩小惠喂养他们,便可使其抛弃其君。既使其民与其君疏远与我亲近,其强军对于我来说也就不成其强也,不需一兵一卒,到时只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可招降其军。”
  张忠越问越紧张,整个身体直楞楞跪在那里。韩信越答越轻松,大有躺倒在席上之势。张忠见用《六韬》难不倒韩信,转而细思《孙子兵法》,过了一会道:
  “再问先生,何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动如雷霆。”
  PS:隆重推荐兄弟新书《神霸天机》,书号158950
  简介:一个女人性感内裤砸头开始的修仙传奇故事……【下面是此书链接】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十九章 争锋 三
     更新时间:2008…9…14 20:30:17 本章字数:2511
  张忠所问之话,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韩信所创军规中的几条,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自是对此段文字熟的不能再熟,哈哈一笑,道:
  “所谓风,疾如风。自然是作战机动迅捷如风,不受约束,虽千军万马我亦来去自如。所谓林,徐如林。自然是进退有度,战略先制,决胜千里,计出多门,攻守有度、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守无不成。所谓火,侵略如火、自然是战无止境,决不给敌人余旋之地。正所谓一击必中,击中必杀,绝无幸免之理。所谓不动如山,动若雷霆。自然是所守必要冲,阵地如山一样盘固。所战必要势,军队如雷霆一般迅捷勇猛。使敌退无可退,避无可避,每战必是敌大破而我得益,我之力永超敌之总和,岂有不胜之理?”
  说完,韩信笑了笑,接着道:“不知我的解释你满意吗?”
  韩信的解释张忠当然满意,不仅满意甚至有一种醍醐灌顶眼前顿时明朗起来的感觉。按照他的理解,这一段话仅仅是‘军队前进起来要快捷如风,撤退起来要如森林一样肃穆宁静有序不乱。进攻敌人时,要像燎原烈火,猛不可挡。驻守阵地时,要像山岳一样不可动摇。’哪像韩信三言两语便解释的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张忠知道以己之才根本无法与韩信相提并论,也相信李信说韩信胜他三四个并非虚言,很可能胜他六七个也不止。他有些不甘心,希望能为自己扳回一点点面子,最后一次问道:
  “何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制之于其未乱。?”
  李信忍不住轻轻一笑,韩信是个兵痴,一生只喜兵书,除了兵书还真没读过几本书。张忠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按字面理解其意为:当局势安定时就容易维持,当事情没露出苗头时就容易筹谋,当事物脆弱时就容易消解,当事情微小时就容易散除。要在事情还没有发作时处理它,要在局势还没有动乱时治理它。
  张忠曾经给李信解释过这一段,是老子兵法的第七篇,这段兵法的意思他很明白。
  张忠说:“其安易持,就是说静止的东西很容易抓住。比如你搬块砖头,端个碗很容易。但跳到河里抓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就十分困难?所以,在军事上一定要把握住最佳时机,在敌人欲动未动,尚处于静止状态时,就要全线对敌人展开攻击。做到这一点就要看探子的本事,看其能不能收集全敌人的情报,切实把握住敌人的动向。”
  “其未兆易谋:就是在敌人还没有出现兆头时容易对付,此时攻心为上。假如敌人的计谋还在策划中就给他点破,其效果之大,足令敌人胆魄俱寒,哪还有什么胆量打仗。”
  “其脆易判。用在军事上便是趁敌人的联盟关系还不那么牢固时就要想办法破坏它。”
  “其微易散。用在军事上就是对于敌人已经形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