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秦川-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信在奏折上批了八个大字,想了想用又把这八个大字涂抹成一团红,正要提笔再批,叔孙通絮絮叨叨的话语声犹如一只在耳旁飞来飞去的苍蝇,使他无法宁神下笔。只得放笔听叔孙通长篇累牍地讲了起来。
“自古以来穷兵黩武都是灭国之兆……陛下才在‘代县’大战回国,马上又展开全国性的征兵……百姓与战士都已筋疲力尽,臣以为陛下应该放弃再使用武力的念头。”
“这么说朕应该什么也不做,专等匈奴人打上门来束手就擒?”李信冷冷一笑,道。
“臣,臣不是那个意思,臣的意思是陛下应该改变对付匈奴人的思路!”叔孙通微微一顿,道。
“改变思路?莫非你是想让朕用仁义道德感化他们臣服中国?这倒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派谁去说服他们呢?”李信不怀好意的打量叔孙通。笑道:“叔孙大人对儒学颇有造诣。如此大任看来只有交给叔孙大人来处理了。”
叔孙通一惊,让他前往匈奴地走一趟岂不是要他的命吗?马上道:“冒顿杀父妻母,可见匈奴人都做禽兽行径,跟禽兽谈仁义无异于与虎谋皮,用仁义是万万不行地!”
冒顿杀父固然是禽兽行径,可匈奴人妻母却是本民族地风俗习惯。去过匈奴地地李信自然明白匈奴人嫡子有娶庶母的责任,弟弟有娶寡嫂的责任。并非是因为他们愿意干这等**的禽兽行为,着实是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庶母、寡嫂就会有饿死或沦落为奴的危险。他最烦的就是儒家动不动就把自己地行为标准强加给与己社会结构不同的民族身上,心里更是不喜,讥道:“武力不行,仁义也不行,你说什么才行?”
“臣以为,我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目光放的远一点,应该瞄准冒顿的下一代身上。想办法使冒顿的子孙向中国臣服!如果。陛下能把一位公主嫁给冒顿,再送上一份丰厚的嫁妆,冒顿这家伙眼皮薄。有个大富大贵的娘家,一定会把公主立为皇后地。公主生了儿子,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匈奴太子,逢年过节的陛下再把吃用不尽的东西给匈奴馈赠些,作为女婿地冒顿哪还敢与匈奴对抗?等到冒顿死了,陛下的外孙就继承了大单于位,到时匈奴地虽不是中国之土也跟中国之土无疑,用一女子而得匈奴之地何乐而不为?”
李信记得大约从汉代开始便兴起和亲政策,,至唐朝几乎都靠和亲来驯服边疆蛮族,延续到清朝,和亲更是演化成一件秘密武器,使内外蒙古俯首贴耳心甘情愿成为番属。那时,清王朝把大把的皇族女子嫁给蒙古王子,生下的子孙从小随母亲居住在紫禁城,不仅在生活习惯上几乎被同化,而且跟外祖父,舅父,表哥表弟整天玩耍在一起,读书在一起,养出浓厚的感情,日后回蒙古掌权,跟中国的关系更加密切。更重要的是和亲政策如蛛网一般,儿子、兄弟、侄儿、家家户户的主妇都是清王朝的皇女,谁想特立独行摆脱中国的控制,连个商量谋反的人都没有。
纵观历朝历代自秦以后没有和异族和亲的恐怕只有宋朝了,那些儒家不知怎么的突然要去了面子,认为把皇族女子嫁给契丹、女真简直就是一种侮辱。文既不肯和亲,武又打不过,最终导致国士面积越来越少,终于沦亡,落了个皇女成为蛮族婢女、奴隶的凄惨下场。
如果说中国此时的实力与匈奴相差太远,又没行之有效对付匈奴人的办法,李信说不定就同意了叔孙通的建议,用和亲政策去对付匈奴人。可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比匈奴强上许多,匈奴除了马匹多跑的快外几乎不占一点的优势,况且他还找到了对付匈奴人的办法。
“叔孙大人真是本朝最有远见的大臣,竟能想到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后的事情,如果大臣们个个都像叔孙大人一样肯为朕动脑子想办法,匈奴之患又有何忧?可现在的情况是朕只有一女,且不足三岁,你说的这个办法恐怕行不通吧!”
“这事臣也想过,本以为此计过个十多年才能施行。可臣又想嫁给冒顿的女子又何需真的是陛下子嗣,完全可从宫女啊、妃子啊、皇后啊,续道:“中间随便选出一位,封为公主下嫁给匈奴……”
“叔孙大人以为
个为好。”
“臣……臣以为选皇后为好!臣听说。皇后与陛下感情甚好,愿意为陛下做一切事情。臣还听说冒顿对皇后早有觊觎之心,与我国战争大多都因皇后而起。因此……因此臣觉得把皇后封为公主嫁给冒顿是个不错的选择!”
李信有些怀疑叔孙通地脑子是不是出了毛病,初时说的和亲政策还算有理有节,这时说到和亲人选就有些胡说八道了。和亲政策最忌狸猫换太子,找个冒顿不认识的假冒成公主嫁给冒顿,被发现后还可能前功尽弃引来更大的冲突,叔孙通竟让他用冒顿认识的王莹去充当这个公主。这不是胡言乱语是什么?
再说。王莹本就是匈奴人。用王莹前去能起到用亲情纽带来掌控匈奴的目的吗?不说他本没有和亲的意思,就算有也要对叔孙通这番话横加斥责。
“看来杨熊骂他只是偷了儒家地一些残渣一点也没骂亏他!”李信心中暗想,正要就地驳斥他,又想不如在朝会驳斥所起地作用大此,面含微笑道:“叔孙大人且上大殿,容朕考虑考虑。”
王莹被立为后,叔孙通等人一直都因王莹匈奴人地血统而持反对意见的。可是李信以强硬的态度硬是立王莹为后。此时见李信答应考虑,叔孙通还以为这招既废王莹后位又让匈奴人没了攻击中国借口的一箭双雕之计成功,喜形于色退出暖阁来到大殿,对几位好友眨了眨眼睛。
李信发了一会呆,提起笔在张良的奏折上批下:“可行,不过暂时不入精兵之列,入后援列中考察一番,择优入精兵之列。”写罢起身。出了暖阁走向大殿。
大殿的布置在李信废了跪礼后改成王榻高于地面三尺摆放。下边按大臣的级别分别摆上座椅,开朝会时皇帝能俯视下边大臣,大臣需仰视上边皇帝即可。他在王榻上坐定。摆了摆手让大臣们坐下,开口道:“刚才有位大臣给朕献了一计,朕以为此计甚好愿与尔等共享!献计者乃叔孙通叔孙大人也,他让朕与匈奴和亲,用亲情地纽带关系控制匈奴人,可朕有个难处,没有成年女儿可嫁匈奴。于是叔孙大人又想出一计,现在请叔孙大人给大家讲讲此计为何?”
叔孙通整理一下衣物,从椅子上站起面露得意之色的把自己所想讲了一遍,大殿内鸦雀无声,除了几个暗与叔孙通互相通气的大臣外全都寒着脸,就连一直以来颇赞同叔孙通的陆贾也把脸一寒。
“这个计策好啊,用一个女人就可换得一国平安,如果这还不算好计什么才算好计?可朕事后想了想,冒顿认得皇后,匈奴人虽傻但强说她是中国的公主朕的女儿恐怕谁也不信,似乎有违和亲的深意。再说,朕身为一国之君连个皇后都保护不了,要拿她去换一国平安,只怕冒顿会更加小瞧朕,加紧攻打中国,所以朕想……”李信顿了顿,黑着脸突然喝道:“叔孙通,你家有个女儿刚刚成年,听说容貌姿色都还不错。朕现在就封她为兴国公主,嫁到匈奴为妃如何?”
“这……这……”叔孙通大窘,连连摆手道。
“怎么,你不愿意?”李信喝道。
和亲政策是叔孙通起出来的,说实话他也是愿意试试这个计策能否成功。可毕竟女儿已养了十多年,平时又异常可爱常为他排解忧愁,如果被嫁到千里之外地匈奴,此生可能再也无法相见,骨肉之情如何让他舍得。何况家中地那只母老虎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女儿就是她的心头肉掌心宝,要是让她知道了还不把他撕成两半。
“臣倒是愿意,可……可和亲政策不能有一丝地作假,如果让冒顿发现并非陛下亲生,就会以为遭到陛下的戏弄,反而把事情搞砸。而且不是陛下亲生的女儿,关系上始终于陛下隔着一层,也不会起什么作用!”
“哦,这些道理原来你都懂啊,为何要让朕用皇后假冒!”
“臣……臣一时糊涂啊,还请陛下饶命!”叔孙通手脚颤抖,双膝一软就想跪下。可又怕李信见他下跪更加大怒,只得可怜巴巴的看着李信,连呼饶命。
“糊涂?有些人身为儒家,却忘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于己无关那是一个劲的吹捧怂恿,一挨到自己身上就跟要了他的命一样!什么和亲政策,还让朕把吃不完用不完的东西馈赠给匈奴。馈赠?说的好听,跟进贡有何不同,难道我泱泱中华竟要对匈奴人俯首称臣?置我中国的威严于何处!即日起传朕召令于边陲各国,告诉他们,有敢犯我中国者,虽远必诛。”李信道:“至于你叔孙通吗?念在你也是为国家好,暂且把脑袋寄在脖子上,官降三级,以观后效。”
“谢陛下不杀之恩!”叔孙通惶恐的坐下身,半天还没把惊出体外的魂魄收回来。
李信慢慢将紧锁的眉头舒展,笑了笑,道:“这些日子朕与韩信韩大人、张良张大人共同想出一个对付匈奴人的办法,有了这个办法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匈奴人之患一定能被彻底的解决。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计策,可是现在还不能造诉你们,这叫天机不可泄露,泄露了也就不灵了。即日起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诸位大臣都把手头上不重要的事情先放一放,着手准备全国性的勇士大比,从全国的百姓以及军队中选出万名真正的勇士,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勇士被遗漏掉。”
“遵旨!”诸位大臣纷纷起身离座,弯腰拱手领令道
第六卷 匈奴匈奴 第二十章 龙骑士
更新时间:2008…10…2 19:15:27 本章字数:4622
顿为了十万两的黄金把黑夫放了回来,从北海归‘咸了个候爵在家中静养。这一日实在憋闷走到街上四处闲逛,发现‘咸阳’城衙门门口挤着许多的人,一时好奇就走上前去观看。
大家都在看着新张出来的榜文,黑夫不认得字一言不发挤在人群中,里边有认字的边看边读,每读一句就引来众人的一番议论,一刻钟之后他也听了大概,原来是朝庭上举行大比,招收龙骑士,如果被选中,有爵位的贵族爵升三级,俸禄翻番。没爵位的白丁赏大夫爵位,俸禄与左庶长爵位同禄。
黑夫心中一动,倒不是因为被爵升三级、俸禄翻番所吸引,而是自从回到咸阳一转眼也有小半年了,那些老朋友们虽时常前来拜访,自己也常入宫与陛下一同吃饭闲聊,可总是不给他安排一点事情干干,实在闲的发慌。
每当他隐晦的向李信表示希望再次的带兵打仗,李信总是乐呵呵的劝他先休息休息养养,等将来有仗打了再说。他看出来了,李信这话说的好听,其实根本没打算让他再带兵打仗,要把他当成‘闲人’养起来,一直养到老养到死。他明白李信这是对他好,可是不想以才三十八的年纪就这么一直闲着,拿国家重金厚禄却不为国家出力办事,这不是他的性格。
黑夫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要成为龙骑士的念头在心里转来转去,屈肘握拳摸了摸臂上地肌肉。还像以前那样结实。有个人从背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条件反射似的抬手按住那人拍在肩膀上的手,左脚一个侧滑转身已闪到那人身后,把那人的手臂别起制住。
“大胆!竟敢挟持‘咸阳’令,还不放手!”十来个兵卒提枪持戟、拉弓拔剑异常紧张的把两个人围了起来,近旁的百姓一呼而散围在远处形成一个圆圈瞧起热闹。
“老将军手下留情,是我,是我啊!”被制住的那人把脸仰起。道。
“原来是你!”黑夫一瞧。原来是以前自己麾下地一名千长。松手放开笑了笑,道:“是你啊,现在都成咸阳城地县令了!不简单,不简单,我到‘咸阳’也都小半年了,为何不见你前去拜见,是不是当了‘咸阳’令就把我忘了!”
“岂敢忘了老将军。只是老将军府门太高,我这等小官哪能前去拜见!”县令回头喝斥兵卒收了兵器,笑道:“知道这位老将军是谁吗?这就是我时常给你们讲地黑夫黑将军,尔等怎能如此无礼。当初黑将军得右更军爵时,我才不过是个小小的官大夫……”
县令着实把黑夫吹捧一番,然后让到县衙大堂上,揉着还在酸痛的胳膊道:“老将军英勇不减当年,若是再多使一分力来。小的这条胳膊也就废了!”
“别老将军老将军的一个劲的叫。我比你大不了几岁,这样叫好像已经很老了一样!”黑夫挨着大堂审案时县令专用的那张大桌子旁坐下,指了指外边拥挤地人群道:“外边张贴的是什么。竟惹得众人观看。”
“老将军有所不知,这是陛下张出的榜文,要天下大比选出一批龙骑士来!唉……”县令叹了口气,道:“可惜我们都老了,不然还真想去参加这场大比,倒不是为了其中的赏赐,而是想再在伍中行走,感受那种行军打仗的刺激,那可比当县令有意思多了!”
“老了吗?我看我们正是身强体壮为国立功的年岁。报名是不是在你这里报,算我一个。我倒要看看究竟老了没有,还能不能比过年轻人。”
县令一愣,不知道黑夫是戏言还是当真,打了个哈哈道:“老将军若要报名参加,我便去多联系一些老伙计一同参加,倒要那些年青人看看我们的能奈。可我知道老将军是在说笑,谁不知你是陛下身前的红人,是立下天大功劳地重臣,陛下怎会让你参加大比?还有,主持内史郡大比地是老将军的妹夫李敢将军,我若敢让老将军参加此场比试,他还不把我撕吃啊!”
黑夫欲要再言,告诉县令自己并非戏言而是真有意参加大比。想了想县令说的话又十分有理,李信连给个闲差都不给只让他在家休养身体怎会同意他参加大比?与县令闲聊了一会,起身告辞,再三交待县令没有事地时候去他那里坐坐,一同回忆过去打仗的事情,趁县令不注意把大堂案上放的一张榜文塞到袖中带了出去。
黑夫出了县衙大堂并没着急回家,穿过两道街来到李敢府第。李敢与赵梅已经结婚年余,平时里总是赵梅携同李敢前去他那里,因为感觉李敢年龄过小他总以为两人的结婚是个错误,这还是第一次亲上李敢府上。
明眼的总管从风言***中得知黑夫跟李敢之间可能有些矛盾,此时见从不上门的黑夫也不坐车独自一人突然在大门外出现,犹犹豫豫考虑着进还是不进,也不敢出去相迎,怕一言不对黑夫自此离去,急忙步入后院通报。
李敢得了消息,快步向前院而来,赵梅腆着一个大肚子跟在身后也向前院走去。李敢出了门朝黑夫打了个拱,语气尊敬同时又不失威严的道:“大哥好!”
“好,你也好!”黑夫随口回道,快走两步扶住正要跨门槛的赵梅道:“都要生了还出来干啥,走,我们屋里坐。”
一行三人来到东寝,黑夫扶着赵梅在椅子上坐下,来回在屋里踱着步,不知那件为难的事情该怎样开口。李敢则尴尬的看着也不开口,他还是一员什么也不是的亲兵时,黑夫已是镇守一方的大将,虽然现在爵位也差不了两级。况且还是此人地妹夫,可一见到黑夫还是打心眼里蹦出一股怯意,不知该说些什么。
“哥哥如此心神不安,可是有什么难事?”赵梅道。
“没……我能有什么难事!”黑夫道了一句,走到李敢前停下脚步,第一次亲昵拉着李敢在一张茶几前
一边往外掏布告一边道:“今天出门闲逛,捡了一张不识得字。碍于面子又不好问他人。就来府上让你给哥哥念念上边写着什么?”
李敢扫眼一看。这样的布告他已不知看过几千几百次,也曾想过参加大比,可李信却明白无误的告诉他什么人都能参加就他不能参加,询问原因李信又不说,心中不服在家生了几场闷气。此时见黑夫掏出布告来,不知黑夫这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接过布告心里嗝噔一声:“莫非他也想去参加大比?”
‘告示:今天下大安。百姓乐业,然西陲匈奴突起对我中国横加侵挠。朕代天行令,诏告全国即日起各县举行大比,组建一支龙骑士对抗匈奴蛮军。凡力大、善射、能骑者,无论在役将士还是普通百姓或者在押囚徒均可参加各县比试,前百名者参加各郡比试,前千名者入‘咸阳’参加决试,择其前一万名者入训龙骑士。路途所需花费皆由各驿站提供。凡最终入选龙骑士者。爵……’
李敢将布告念完,黑夫把布告卷起塞入袖中,笑了笑。道:“原来是招收龙骑士,我还以为边陲又有战事,陛下号召老将上阵杀敌呢。”
“大哥放心,目前匈奴人已被打怕,年内没有战事!”李敢赔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黑夫又道:“陛下招一万龙骑士就想对付数十万匈奴骑兵,可见这些龙骑士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好汉。”
“大哥误会了,哪是招一万龙骑士啊,真正的数量只有两千,布告上写的很清楚,一万人是入训龙骑士,最后要的也就两千。”
“两千?”
“没错,是两千!可这两千又非真正地两千,实际上是八万两千!”李敢把李信地策略一一讲了,黑夫感觉如果能入选两千龙骑士将会大有作为,奈不住心中地喜悦,道:
“布告上说什么人都可参加?”
李敢警惕的看了黑夫一眼,点了点头。
“这么说我也能参加了?”
“哥哥说笑了!”黑夫既把此来的真实目的说出,李敢也就不能再装糊涂,明确的道:“小弟想参加都被陛下明言回绝,大哥比小弟的爵位还高上两级,陛下怎么可能同意。”
“可我听说你是此次内史郡的主考,也是将来决定哪一万名入训地主考,让谁考不让谁考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话虽如此,可大哥的威名哪个人不知道,大哥如果失败,威名岂不受挫……”
“你说什么?”黑夫大喝一声,站起身。
“小弟不是那个意思,小弟是说最后的比试结果陛下可是要亲过名录的,大哥若要参加,陛下看到大哥的名字赫然其中还不重责小弟?”李敢连连赔礼道。
“我不管,布告上又没有说爵位高就不能参加,这场大比我是参加定了,你且给我想个办法。”
这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一道难题,黑夫这样的大将去参加大比为一个骑士,别说陛下不会答应了,任谁也不可能答应地。李敢略一沉吟,搬出李信这道挡箭牌,道:“大哥说地也十分有理,要不我去请示一下陛下,看看他的意思!”
“好小子,你敢拿陛下压我!”黑夫虽是个粗人,但也明白李信有诸多的缘由不会同意他参加大比,这事要是闹道李信那儿,参加大比地事情就算彻底完了。怒气冲冲道:“老子为将时,你不过是个小小的亲兵,那时老子待你如何?老子还把长得跟天仙一样的妹妹送给你,如今我这个妹妹还要给你生个儿子,可老子来求你一件事,你去左推右挡不愿去办。哦,老子明白了,现在我没了将位官职,成了天下第一大闲人,所以你就看不起人不愿搭理老子了,对不对!好,算老子养了一只喂不熟的白眼狼,从此以后你过你的,我过我的,老死不相往来。”
“哥哥!”赵梅起身拉住转身就要离去的黑夫,黑夫拂袖想把赵梅甩到一边可又怕伤了肚子里的孩子,站在那里左手托着赵梅,像推又像扶,道:“你别管我,这事就这么定了。你愿跟哥哥回家就跟哥哥回家,孩子出生后我们赵家抚养。要是不愿意回家,我回家就对父母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忘了你这个女儿吧,”
“哥哥先别生气,或许我有办法!”赵梅盈盈一笑,拉着黑夫坐下,白眼一翻瞪了一下欲言的李敢。
“人家宫门朗中令兼骑兵猛虎营都尉,如今又主持天下大比的考官都没有办法,你有什么办法?”黑夫讥道。
“他没办法只能说他脑子笨,可你妹妹聪明啊!”赵梅道:“目前李敢他最担心的就是陛下发现后责怪于他。还有就是哥哥的爵位太高,参加大比有所不妥。小妹就想,哥哥姓赵又不是姓黑,如果把黑夫的名字改成赵什么不就妥了,如此一来即可不让陛下发现哥哥参加了大比,又可暂时以无爵之人参加大比,岂不是一举两得。”
“对,好主意!我姓赵,在家排行老大,那就改为赵大好了!”黑夫呵呵一笑,横眉冷对的道:“好妹夫,你以为如何?”
“不……”
赵梅在底下暗踢了李敢一脚,李敢改口道:“小弟以为能行!”
……送走了黑夫,李敢埋怨道:“你出的是个什么主意,纸能包住火吗?这事瞒得了一时,能瞒得了一世!”
“嚷嚷嚷,就知道嚷!陛下知道了又怎么样,大不了就训责你一顿罢了,可我哥哥他……”赵梅眼圈一红,泣道:“在匈奴地呆了多少年,吃了多少苦,好不容易回来了,你就不能让他高兴高兴?”
“别哭,别哭!会动到胎气伤了孩子的,我豁出去性命不要,听你的还不行吗?……”
第六卷 匈奴匈奴 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