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辽新传-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嘉则比荀彧他们更加了解张辽,他知道张辽骨子里根本就是一个无视权威的人,因为张辽始终在宣扬“利益论”和“丛林法则”,一个终日信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人是不可能去为现在的皇帝效忠的。现在曹操的行为不过是正视现实,在等待机会罢了。但这后面,一定有张辽的影子,谁让昨天曹操去了张辽家呢。
如此一来,曹操的麾下皆大欢喜,个人都觉得达到了目的。也只有冷眼旁观的程昱、郭嘉二人才知道,真正的赢家是曹操本人。
就这样,曹操暂时避过了以此有可能曹成曹营内部分裂的事件,同时也让他看到了自己内部对世家文人的依赖,于是,曹操更加渴望着兖州的公学能尽快的为他培养出大量的后辈官员了。与此同时,曹操也再度重申了他的“招贤令”,吸引天下欲施展才华的人前来兖州。
但是曹军如今的粮草储备确实已经达到了警戒线,根本就无力进行大得战斗,甚至是长距离的行军也受到了影响。这是因为曹军接连吞并徐州和青州,光是两州的士兵整编和遣散就消耗了曹军在兖州积蓄的大批粮草,而青州投降黄巾的安置,也让曹军消耗了自己的粮草储备,而且曹操为了增加治下的人口数量,还下令让手下四处招揽流民。也亏得曹操在进入郯城后就任命了糜竺为从事,专门负责曹军的粮草和商务,在糜竺的四处调配下,曹军才没有发生粮草危机。糜竺也凭借此事,成为曹操心中的能臣干吏。
此时的曹军虽然粮草有了保证,但肉食却不再像原来那样充分供应,毕竟多了两州的地盘,却没有让这两州的百姓都完全的过上兖州百姓那样生活,自然肉食就减少了。而曹军中唯一不缺少肉食的军队现在就是正在胶州湾组建之中的曹营水军。他们靠海吃海,海中的鱼虾海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事物。
“文则兄,老甘我原来可从来没吃过这海里的东西。这些日子可算是让我吃了个够。”在胶州湾的曹军水师大营中,甘宁对于禁说到,
这时已是晚上,士兵们结束了一天的训练,而他们这些军官则在大营中吃着新鲜的海味,喝着附近乡民自酿的水酒,交流着各自的情况。
“这也多亏了文远将军。若非文远将军琢磨出这些海味的烹饪方法,谁又会知道这些海里的东西在去掉腥味后会如此好吃。”于禁对张辽这个比自己年轻的将军却很是敬佩,就连平时的称呼都很尊敬的用张辽的表字。
“也对。文远老弟也是个读过书的人,这读书人的脑子就是会琢磨。还说什么吃、了海里的东西可以补……点……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甘宁端着就被摇晃着脑袋说。
“是补碘。说是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的。”甘宁身边一个十余岁的什长接口说道。
“去,丁奉,就你小子懂。”甘宁把眼一瞪,对着丁奉说。
丁奉倒也不害怕,他笑嘻嘻的说道:“我这可是给张将军府上送海味儿的时候,张将军亲口对我说的。张将军他对这船上的东西还是很懂行的,他还知道古时候泰西之地的人如何在大海上作战的呢。什么时候我们能真正到海上作战,那该有多好!”
“去去去!你个小鬼懂什么。大海上有那么容易作战的嘛?先不说别的,单说风浪就是大江上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光为了让士兵们熟悉海上的生活我们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若真要让水师成军,天知道还要多少时日!”甘宁对丁奉的的不知轻重颇为生气。
“呵呵,文远将军博览群书,又在北方接触过泰西的商人,自然对这些知之甚多。这在我军之中早已不是秘密,我也曾听他说过泰西之地的一些故事,很有些意思。”于禁笑着拉住了想对丁奉发火的甘宁。
于禁算是跟过张辽一段时间,在进言让曹操组建水军的意见被曹操采纳后,张辽也和于禁交流过水军的一些注意事项。烦着呢个张辽从后世获得的很多资料都是公开的,尤其是冷兵器时代在地中海的上千年的海战。虽然张辽无法复制出最先进的战船,但无论是攻击方式还是注意事项,张辽都能让于禁提前做好准备。虽然这会让人有一种生而知之的天才的怪异感觉,但为了曹军数十万将士不至于再重蹈历史上赤壁的覆辙,张辽还是不再顾忌了,大不了到时候将这些东西一股脑推个那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西秦(罗马)商人就是了。
于禁对甘宁说:“文远将军曾对我说过,泰西之地……”
于禁将张辽曾对他描述过的地中海的情况想甘宁做了说明,最后于禁还说:“据文远将军说,这地中海虽然连结大洋,但其风浪依然无法于真正的海洋中的风浪相比,而咱们这可是在真正的大海上训练,只要能练出强兵,将来进入大江中作战,那不过是小菜一碟。”
甘宁本身就是纵横大江的水贼,自然知道于禁所言不假,可他愿意进入水军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张辽告诉他的秦始皇当年曾在牟平县以东的芝罘岛射中过的大鱼。
“呵呵。老甘可听文远说过海里有大鱼,当年始皇帝就射中过的。文远说那种鱼其实叫鲸,是海里最大的鱼,但是在近海难得一见,倒是深海中极多,而且还是一群群的。文远还说,那鲸的肉能吃,鲸油能制蜡,鲸皮做的水靠保暖性极好。最重要的是那鲸的体内有种东西,就是传说中的龙涎香,那玩意可是值老钱了。(这里是上料记错了,龙涎香是抹香鲸体内的分泌物,并不是所有的鲸类都有的。)”甘宁兴奋的说着,丝毫也没有注意到于禁的脸色有点变。
其实不奇怪,于禁作为一个世家子弟,自然知道和始皇帝相提并论的危险,也知道士人对海大鱼的重视,那可是达到了“一鱼死代表一王死”的地步。这也怪张辽没有提前和于禁说清楚海中的鲸鱼数量其实比大汉朝所有的皇帝数量还多的事实,但就算说了,于禁也未必会相信张辽的话。
“兴霸兄,此言以后休要再提!”于禁急急的阻止甘宁继续说下去。
“嗯?”甘宁睁着有些朦胧的双眼看着于禁,但转念之间,甘宁就明白了于禁的意思,毕竟他甘宁也不是没读过书的莽夫。
“哈哈哈!”甘宁想明白了于禁的用意后放声大笑,虽然在江湖中历经风雨的甘宁并不欣赏于禁的谨慎小心,但于禁对他的关心甘宁还是很感动的,毕竟两人相识还不到半年。
“文则兄,你的意思我老甘全明白。放心吧,今后老甘嘴上会有把门的。”
“兴霸兄明白就好。有些话不能乱说,否则不但自己会出事,就连文远将军也会受到牵连的。”于禁悄悄的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
但是于禁不知道的是,张辽本人就经常性的口出狂言,之前就有称呼当今皇帝为“忍者神龟”的先例,如今更是在自家的酒席上大谈海鲜的美味,其中自然也说到了关于鲸鱼的话题。
如此一来,让他的新老师郑玄不高兴了,就和张辽辩论起来。要说郑玄也是年纪大了,整个一个老小孩的脾气,非说海中的大鱼代表王者。而张辽则说这种鱼在海中生物的比例虽然不大,但数量并不少。倒是后让水军多捕几条送来就是。郑玄却说鱼死则王者殇。张辽也是卯上了,说到时候让于禁、甘宁多捕个数十条大鱼,看看大汉是不是有这么多王爷能死了。
这一番话又让在座的一阵心惊肉跳。但是却让郑玄开始正视张辽的问题,对海中的这种被张辽称作鲸的大鱼产生了兴趣。当即就要叫人送他到青州去,去看着水军捕捞大鱼。
这下可是把张辽、曹操等人急坏了,老人家几十岁的人了,那里还经得起颠簸。曹操和荀彧等一个劲的埋怨张辽,张辽也不住的想老师赔罪。最后,曹操说等甘宁他们捕到大鱼后亲自将其送到兖州让老人家研究,这事才算完。
不过,事后张辽被曹操、曹嵩和张母一通埋怨是少不了的。至此,他也不敢再在郑玄面前发表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了,免得再生事端。
第三卷 第一一七章(下)
更新时间:2009…1…3 20:06:16 本章字数:3628
张家的这件事情曹营的其他人并不知情,当时在场的也不过是曹营中和张辽关系亲近诸如曹操、程昱、郭嘉、荀荀攸这几个人,而远在胶州湾水军大营的于禁和甘宁就更不知道了。
他们现在可是收获颇丰,练兵的同时还顺带着解决了士兵的口粮,而且还能捞到不少外快。这是因为甘宁训练水鬼队的时候让士兵们练习潜水,而士兵们则借着潜水的机会在近海的海底打捞些贝壳、海蟹,甚至还有人活捉了偶尔路过的海龟,而出海训练的士兵则在训练结束返航之计,借着渔民的渔网捕捞鱼虾,这些都丰富了水军士兵的餐桌,顺带着减少了粮食的消耗。
而外快的起因就是丁奉从鄄城回来时带回的一支被张辽吃完后做成标本的海洋龙虾。这只龙虾是丁奉在出海训练返航后无意中在战船的船舷上发现的,当时他正好接受了送海货去鄄城张辽家的任务,于是他就顺带着将这只大龙虾扔进水桶,一起带到了鄄城。而张辽则对这只顺带送来的大龙虾极为感兴趣,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后世的张辽因为这些海鲜的价格昂贵而只能看着别人吃,如今自己能有机会吃到后世吃不上的好东西当然高兴。于是张辽亲自下厨将这只龙虾烹饪,吃完后还将龙虾壳重新拼接起来做成了标本送给丁奉做个纪念。结果丁奉带着这只龙虾标本刚回到水军大营没多久,就遇到了宗贝押送粮草到了胶州湾。最后的结局就是宗贝对这个标本很是喜欢,被丁奉借机讹了不少钱,买回了自己家。而当他将这龙虾标本放在家中时,却被北海当地的世家子弟看到。张辽在制作时就对龙虾的造型花了一番心思,如此威风凛凛的大龙虾立刻引起了这些世家子弟的注意,在得知这是从水军那里买来的,他们纷纷向胶州湾赶去。于是,水军们又将自己平时打捞的一些没法吃的东西拿了出来,成为了水军自己创收的一个项目。
不过大龙虾虽然稀少,却也并非绝迹,可没有人能将龙虾标本做成张辽这般水准,甚至他们根本就不会做。只能将活的龙虾养在灌满海水的容器中,平日里欣赏一下龙虾耀武扬威的姿态,倒也是另一番享受。这样一来,确有促进了海产生物的观赏性饲养。
“于禁、甘宁做的不错。不但练兵有方,就连军费和军粮他们都能自己解决一部分,当为我军将领之表率。”荀彧在以此会议上当众夸奖这两位水军统领。
但荀彧的话引来了曹洪的反对,曹洪说道:“文若先生,于禁、甘宁他们靠着大海,海中都是宝贝,我们的士兵都驻扎在城中或是城外,那里有他们这样好的条件?”
一时间,其他的将领也纷纷附和曹洪的话。
“好啦,好啦。”曹操一听地下叽叽喳喳就有些不满,“老百姓有句俗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文则、兴霸他们靠着大海,难道你们就没有靠着大山?人家能从海里捞吃的,还没有耽误练兵,你们也可以从山里捞吃的,一样也能练兵嘛。”曹操略有些生气的说。
“是啊,是啊。子廉,于禁、甘宁他们如此做法是有人给他们除了主意,你也可以让那个人帮你出些主意嘛。”郭嘉赶紧打圆场。
“嗯?有人出主意?是……是文远。”曹洪有点意识到什么了。
郭嘉点点头,“对喽!去找文远,让他也帮你想个办法。”郭嘉早就看着张辽如此清闲,还常常在他面前显摆的样子就不爽,想在正好让曹洪去给他找点麻烦。
“你们这些事情之后私底下去说,这里不是解决私事的地方。”曹操看到曹洪还想说什么,赶紧先给会议定了基调。
“主公,水军如此做法值得提倡,毕竟我军如今粮食有些紧张。但他们赚到的财物……”荀彧说到钱财的时候有些欲语还休的样子。
曹操对荀彧的意思心知肚明,无非是不能让军队拥有独立的财政收入。关于这一点,他在接到于禁的禀报后就和张辽、郭嘉等人私下商议过,得出的意见和荀彧完全一致。
“文若的意思我知道,我已经命令于禁将这类事情统一收归水军大营负责,获得的财物,一部分用于雇佣附近的乡民为水军修建军港,一部分留于水军机动,剩下的全部上交,账目由我们这里派人前去监督,人员定期进行更换。”这是张辽为曹操出的主意,也是张辽从后世他不熟悉的商业运营中找到了几条还算众所周知的监督条款。曹操感觉很是不错,就在此说了出来。
“文若,这些下派的人员由你们负责。一要懂账目,不能找个什么都不懂的去,那是白费力气。二是要设定期限,定时换人,免得时间长了出问题。”曹操的话还是很含蓄的,并没有直接就说什么同流合污的话,这也因为这类事情也算是新生事物,之前没有什么先例和经验。
不过荀彧对曹操如此的布置很是吃惊,在他看来,只要让于禁将这些收入控制在大营的手中就可以了,但他却没有想到曹操此举不但能控制水军的“小金库”,还能借此为大本营输血。而他更吃惊的是曹操对人员监督的布置明显带有张辽的印迹,荀彧可以肯定,这个方案是张辽为曹操制定的。
但荀彧是一心为公的人,虽然他对这个方案中对监督人员的防范有些不满,他还是承认这要做的好处,毕竟那个提出“人性本恶”的荀子是他们的祖先。
“诺。此时属下立刻就办。”荀彧躬身应道。
这时候,郭嘉也在心底里暗自佩服张辽,他对张辽为水军出的点子击节赞叹,因为他自己虽然号称善算人心,却对解决军费和粮草不足一筹莫展。但张辽不仅让水军自行解决了不封粮草和军费,还没有耽误水军的训练,甚至还能让军营附近的百姓因为军营建设而赚到些外快,同时又缓和了军民的关系。如此和风细雨般的一箭数雕的办法才是郭嘉真正佩服张辽的地方。
殊不知张辽给水军出这样的主意也是明白曹军如今对水军的需要还不是很急迫,可以让他们如此轻松的训练,若是近期就要让水军出动,张辽是无论如何不会给于禁、甘宁出这种主意的。
“其实我军其余各部也可以向水军学学,组织些士兵进山打猎,一来可以为士兵提供些肉食,二来也能训练士兵的射箭水平。还能训练士兵的……那个叫什么来着?文远经常说的。”程昱这时候也接过之前的话题,但他似乎忘词了。
“是山地作战训练。文远说我军不可能永远都在平原上和敌人作战,要有在山地、从林和敌人作战的准备,所以现在就要训练士兵的山地、丛林作战能力。”郭嘉笑着对程昱的话进行了补充。
“对。就是山地作战。我认为文远的意见还是很有道理的,无论南北,都有大山,敌军不会放弃如此优势而跑到平原上和我军作战的。既然山不就我,那我就去就山,我们进行山地作战训练,也可以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战斗做好提前的准备。”程昱对张辽的远见极为赞许。
“啊?这下惨了!”曹洪一声惊呼,他可是知道张辽对山地战和丛林战的要求的,而且张辽还对他说过,南方和北方的山地、丛林的各自情况还不一样,进而训练和作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若真要依着程昱这老头的意见,那他最少得天天待在军营好几年。
曹操听到了程昱的话,也看到了曹洪的样子。张辽有关山地、丛林战的论述他也知道,因为张辽根本就是当着他的面说的,当时还有曹洪、曹仁、夏侯兄弟在场。他知道程昱是犯了经验主义的毛病,因为程昱也是文武双全,能够带兵的人。可他并不知道在张辽的主持下,曹军的士兵早就是分工明确,就连不同的地形都会有不同的作战部队。虽然也有一些能够全地形、全天候作战的士兵,但这些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数量极其稀少。
不过曹操不会当中之处程昱的错误,他和缓的说:“仲德,你的意见很有道理,不过如今粮草紧张,士兵若加强训练会加快粮草的消耗的。不弱让子廉他们从士兵中抽出少量精锐先进行这样的练习,一来不至于加大粮草的消耗,让咱们的文若先生头疼,二来也算是和试点,为将来大规模的训练探探路。你看如何?”
“主公考虑的就是周全,昱没有意见!”程昱想想曹操说的有理,在如今粮草紧张的条件下确实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训练,照着曹操的意见倒是最合适的。
曹洪这是才舒了一口气,若是小规模的训练,他根本就不担心。因为他的亲兵都是按着以前张辽身边的狼牙卫士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的,其中就有山地和丛林的训练项目。但他没想到自从曹操让他独当一面后竟然有这么多事情,早知道还是前面有个挡箭牌的好。曹洪心中如是想。
此时在张辽家中,张辽正和妻子一起欣赏甘宁派人送来的贝壳。张辽事先做了挑选,将漂亮的贝壳和海星用丝线穿起来吊在门前,微风吹过,贝壳相互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
张辽看着怀中露出幸福的笑容的妻子,心中同样也充满着务必的幸福感觉。
“生活真是美好!若是现在天下太平就更好了!”张辽心中叹道。
第三卷 第一一八章
更新时间:2009…1…3 20:06:17 本章字数:3774
就张辽个人的记忆而言,整个兴平二年都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当然,年末长安城发生呢个的汉帝逃亡事件并不在其列。但是现在因为张辽的出现改变了某些历史事件的进程,从而使得兴平二年不再平静。
动荡的地方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吕布的汝南郡,一个是江东的孙、刘。
吕布自从脱离袁术之后就带兵攻入汝南郡,这时候的汝南基本上已经是没有什么官员在管理了,大大小小的城池都被当地豪强和黄巾残部控制,其中治所平舆城就被黄巾头领龚都和刘辟率领的三万黄巾军占据。
但这三万人中有一多半是老弱病残,剩下的也不是吕布那一万多西凉军的对手,仅仅一次冲锋,西凉军就确立了胜势。龚都和刘辟带着残兵推入平舆城西南的天中山暂避风头。
可平舆城的城池是夺下来了,但整个汝南郡有三十七县及侯国,吕布军不过两万人马,守着平舆一城倒是足够,若想将汝南郡全部控制在手中就无能为力了。
即使随后在陈宫的主持下吕布军在平舆城附近大肆招收兵源,也不过将军队扩充到了五万余,不过刚达到从徐州撤出前的水平。吕布将自己原来的部分老兵和新兵进行混编,让魏续、成廉、候成、曹性、宋宪五人各领八千士兵分驻定颖、新蔡、汝阳、汝阴和慎县这五座比较重要的城池,而吕布则和高顺、陈宫带着一万兵驻扎在平舆,以策应四方。
但是,即使其余的汝南本地豪强部队吕布这位外来势力心生排挤,黄巾残部却不愿意放过将他们赶出平舆城的吕布军。在龚都、刘辟的四处联络下,汝南各处的黄巾军分别在六座城的附近对吕布军进行骚扰性袭击。一时间,不断有吕布军的士兵因为落单而被袭杀,使得吕布军中人心惶惶。而吕布下令各将领带兵清剿。待黄巾军们在大军到来时纷纷躲入山中,让吕布军处处扑空。待大军离开后,黄巾军又再度从山中出来,再度袭击吕布军士兵。这一来一去。让吕布军不胜其烦,但大军出动又无功而返,最后吕布干脆下令,士兵们没有事情不要出城,一旦出城,必须有五十人以上方可。
这样一来。对吕布军士兵地袭击倒是少了,但却依然没有让吕布军的士兵们放心,因为黄巾军们又改变了袭击方式,他们不再寻求将吕布军士兵全歼,而是利用弓箭远距离射杀和各种陷阱让吕布军的士兵们一出城就纷纷伤亡。最后,吕布军的士兵甚至出现了逃兵,开始是一两个人,后来就是十几、二十个人地逃跑。各地的吕布军将领也是屡禁不绝,也只有平舆城因为老兵比例较大。又是吕布亲自统帅,还有高顺这样一位士兵敬服的将军,平舆城的吕布军并没有出现逃兵。但就是其他五座城的逃兵现象也让吕布怒不可遏,他在平舆城的城守府中怒气冲天地破口大骂,从士兵的不守军令到各将领的无能,再到黄巾匪类的卑鄙狡诈、胆小无耻,直到他的嘴里感到有些口渴才停了下来。
也只有这个时候。吕布身边的陈宫和高顺才敢上来劝说,正好吕布的火气也发泄出来了。他也冷静的接受了陈宫的意见,派出高顺率领地精锐步兵三千进山清剿山中的黄巾军。
高顺这段时间也因为黄巾军的这种非常规的打法而很是伤脑筋,因为他很清楚这中袭击方式和当年在晋阳时张辽曾在以此闲聊中对他说过的游击战极为类似。若不是他曾亲眼看见袭击者的一个头领是被他们赶出平舆城的刘辟,他甚至都会有一种是不是曹军伪装成黄巾军地想法。可张辽虽然对他描述过游击战的一些方式,但却没有说过如何应付这种作战方法。只是说过猎户熟悉山林。也幸亏高顺本身是从士兵做到了将军。实战经验及其丰富。他也针对黄巾军地行为做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