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来夫贵-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种说辞无论是哪一个,他都讨不了好,甚至还有可能让嘉佑帝借机发作自己,改派其他的人来调查此案。

    宋彦昭紧紧的握了下拳头。

    站在他旁边的六皇子低声劝他,“别冲动,暂且隐忍吧,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日。”

    宋彦昭转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冷眼看着嘉佑帝严词训斥太子,之后又宣布了对于赵阳的定罪以及赵氏族人的处罚。

    赵阳已经畏罪自杀,其妻妾儿女全都贬为官奴,赵氏一族在朝的男人全部罢官,贬为平民。

    经此一事,赵氏一族在金陵彻底的销声匿迹。

    前朝定了罪,一下朝后宫便知道了消息,秦皇后默默的坐了许久,然后常常的叹息,吩咐太子,“赵家毕竟是秦家的姻亲,吩咐秦家的人暗中看护一二,别让他们活的太凄惨。”

    太子敷衍的点头应下,赵家已经完了,对他不会再有任何的助力,他也不想在赵家身上浪费精力。

    秦皇后看着他心不在焉的样子,没有皱了皱,加重了语气,“此事你上点心,谁知道赵阳有没有对家里人说起过什么,若是他们对你心存怨恨,只怕会坏事。”

    毕竟此案牵扯的人不少,若是赵阳不经意间曾对家里人吐露过只言片语,赵家人见这件事只有赵阳一人定了罪,万一要是对太子存了怨恨之心,倒是要麻烦许多。

    太子这下听明白了秦皇后的言下之意,神情一凛,“儿臣记下了,会派人多注意赵阳的家人。”

    秦皇后脸色这才好看了些。

    “母后,那个宋彦昭,你可想到了如何处理?儿臣觉得还是让他尽早离京好些,他总在我眼前晃悠,儿臣这颗心便一直悬着。”太子问起宋彦昭的事。

    秦皇后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是堂堂大周太子,怕他做什么?”

    太子抿了抿嘴唇,眉头紧皱,“儿臣就是莫名觉得心里不安,总觉得宋彦昭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所以怕他又挑起别的事端来或者查到什么别的蛛丝马迹。”

    之前张家的案子该处理的证据都处理的十分妥当,刑部和慎刑司都没查出什么东西来,偏偏宋彦昭抓到了证据,实在是邪门!

    秦皇后嘴角浮起一抹冷笑,“你放心,这件事母后心中有数,你不用多管,不出十日,你父皇定然会遣他离开金陵。”

 第二百七十三章 决定

    从奉天殿出来,宋彦昭脸色沉沉的大步往前走。

    六皇子一把拉住了他,“走,陪我去喝酒。”

    宋彦昭点了下头,两人去了惯常去的味名楼,要了个雅间,点了几个热菜和两壶酒。

    酒菜一会儿便端了上来,宋彦昭沉默的端起酒来,一饮而尽,然后又倒了一杯,一杯接一杯,转眼间一壶酒便见了底。

    六皇子也不阻拦他,默默的看着他喝闷酒,直到他一壶酒喝尽,再去开第二壶时,才出手拦住了他。

    “我买下了这座酒楼。”他定定的看着宋彦昭,吐出一句话。

    宋彦昭讶然的挑了下眉,放下了自己准备打开酒封的手,“你想好了?”

    六皇子点头,眼神褪去了平日里常见的笑意和轻浮,多了一抹深沉与坚定,“嗯,今日的事情你也看到了,若我再没有一点想法,只怕很快我就会成为下一个鲁王。”

    宋彦昭面微变。

    鲁王是嘉佑帝的兄长,先帝的三皇子,嘉佑帝是先帝的五皇子。

    先帝在位时,早早封了长子为太子,却因为鲁王是心爱的贵妃所出,十分很宠爱鲁王,加之鲁王礼贤下士,谦虚谨慎,竟然也笼络了一帮大臣与太子分庭抗礼。

    太子党与鲁王党争权夺利,斗的十分激烈,尤其是到了先帝晚年,争斗更是日益白热化,可惜的是鲁王运气终究差了些,最后被太子斗倒了。

    得了胜利的太子对鲁王一党赶尽杀绝,甚至亲手射杀了鲁王,据说鲁王死的时候身中数箭,死状很惨。

    不过也因为太子对于鲁王的残忍,使得先帝最终痛下决心,废了太子,选了当时沉默寡言的嘉佑帝当了皇帝。

    如今六皇子以鲁王自喻,况且他暗地里出手买下味名楼,味名楼是金陵第一大酒楼,可谓日进斗金,且因为名气大,前来吃饭的人多,听到的消息也多,倒是一处探听消息的好地方。

    做了这些安排,可见六皇子是下了决心的。

    “现在的父皇已经和刚登基时的父皇不一样了,他求的是明君的名声,皇室的脸面,太子求的只是权力与利益,这样的人将来登上帝位,大周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想想就不寒而栗。”

    宋彦昭不置可否,默然看着手上的酒杯出神,良久,长叹一声,“那你,会是不一样的那个吗?”

    六皇子愣了愣,随即笑了,“将来太遥远,我不承诺什么,但至少我现在绝对不是一个为了掩饰脸面而罔顾事实真相的人。”

    张家的灭门血案他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真相,但看宋彦昭的神情,六皇子便知道嘉佑帝在朝堂上说的定然不会是真相。

    这件案子百分之百和太子有牵连,而宋彦昭一定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或者有某种证据,才会让太子和嘉佑帝忌惮他。

    宋彦昭将手中的酒杯丢下,疲惫的往后一倚,嘴角浮起了一抹讥诮,“今日的事情你也看到了,大周的朝堂已经成了诡辩和政治权谋的园地,在这里,事实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暂且的隐忍,不代表永远的屈服,暂且的屈服,不代表永远的认输,如果我得到那个位置,毕竟肃清吏治,还政治以清明,还朝堂以安宁,还百姓以公平。”六皇子看着宋彦昭,神情肃然。

    宋彦昭抿了抿嘴唇。

    比起太子来,他当然更信任六皇子,他和六皇子年龄相仿,一起长大,对彼此的性格熟悉了解,六皇子这些年虽然风流荒唐了些,但本性却不坏,秉性也算的上纯良。

    良久,他才深深的叹息,“我相信你,但你要走的路会很艰难!”

    朝中多年都是以太子马首是瞻,六皇子一无兵力,二无人脉,要想和太子一较高下,着实困难重重!

    六皇子忍不住嘴角翘了起来,开了酒壶给两个人各自倒满了酒,然后举起酒杯,“我不怕,既然做了决定,便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

    宋彦昭笑了笑,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从味名楼出来,宋彦昭站在街头,有一瞬间的茫然,想了想,便又去了梁王府。

    穆瑾见了他有些诧异,“你不是说今日没有功夫过来了吗?”

    宋彦昭顿了顿,神色淡然,“心情不好,陪我出去走走。”

    穆瑾想了想,点头,“你等我一下,我和张老太医,郭太医交代一下下午的复健和针灸。”

    和张老太医,郭太医简单的交代一番,穆瑾跟着宋彦昭出了门,看得梁王世子嘴角直抽抽。

    明明这是他家,宋彦昭却日日如同进出自己家后院一般,真的是够了!

    两个人一起骑马出了城,出城之后,宋彦昭只觉得心里烦闷异常,不由加快了马鞭,策马奔腾,任由狂风在耳边呼啸。

    不管他的速度多快,旁边总有一匹马如影随形,几乎和他并肩而行。

    宋彦昭惊奇的侧头,看到穆瑾专注的在马上,杏眸晶亮,似乎十分享受这种肆意奔驰的感觉。

    两个人转眼间就来到了城外的钟山脚下,弃马而缓步登山。

    “我一直以为你不会骑马!”宋彦昭笑着看向穆瑾,不知道眼前的人还要给他多少惊奇。

    穆瑾嘴角翘了翘,转而问道:“你不高兴吗?”

    宋彦昭抿了抿嘴唇,一路策马而来,已经将心中的烦闷散去了不少,但他先前饮的酒不少,此刻微风一吹,酒意开始上涌。

    “你要安慰我吗?”宋彦昭想起上次在秦淮河畔,眉眼弯弯的少女送给自己一只卤鸭脖来安慰自己的情形,这句话不由脱口而出。

    话一出口,宋彦昭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不由脸一热。

    “那我陪你登山吧,上到山顶,心情就会好了。”穆瑾眉眼一弯,从随身的荷包里掏出一个药丸递给宋彦昭,“醒酒的,不然到了山顶,一吹风估计要染风寒了。”

    宋彦昭接过那颗暗红色的药丸,一口咽了下去,看着穆瑾的眼眸深沉而又温柔,“以后我的身体一定会很好!”

    娶个身为小医仙的妻子,有个头疼脑热的,顺手就给他治了,他的身体想不好都难,想想就觉得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宋彦昭想到以后,眉眼不由的更加柔和。

    穆瑾迷惘的眨了下眼,显然不明白宋彦昭话中的意思。

    宋彦昭轻笑一声,不再说话,缓步而行,朝山上走去。

 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选

    钟山三峰相连,形如巨龙,雄伟壮丽,他们所选的是钟山南麓,这里的地势虽险峻,但山却不高,两个人很快就爬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冷峭的山风吹的衣衫猎猎作响,迎风而立,发丝纷飞,竟让人有一种飘然若仙之感,顿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两个人都双眼微阖,感受这难得的宁静,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决定好什么时候启程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宋彦昭率先打破了宁静。

    “三日后吧,从梁王府离开后第二日就启程。”穆瑾睁开眼,想了想,这两日她已经再让冬青在收拾东西了,只等梁王府这边梁王的治疗结束,她拿到梁王府打造的马车后,便可以启程了。

    宋彦昭点头,神色温和,“需要什么和我说,我安排宋亮去准备。”

    穆瑾面色古怪的默默点头,她觉得宋彦昭的神情有些奇怪,可具体哪里奇怪,她又说不太清楚。

    穆瑾蹙着眉头想了想,终于明白哪里不对劲了,自从她说了自己要离开金陵之后,每次提起这个话题,宋彦昭似乎都很不高兴,这是第一次宋彦昭这么平静的和她谈起离开的话题。

    穆瑾看向宋彦昭的眼里有一抹讶异。

    他这样是能接受自己离开的事实了吗?

    一想到这个念头,穆瑾的心里既松了口气,又觉得有些隐隐的失落,她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为自己这种莫名其妙的情绪。

    “怎么了?”宋彦昭见她眉头紧皱,不由关心的问。

    穆瑾默默的摇摇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心里的这种感受,索性便不说话了。

    宋彦昭见她不说话,便指着对面的山峰说:“小时候经常和六皇子一起跑到那座山上去,那座山上有个道观,里面的风景很美,可惜没时间带你去看了。”

    穆瑾顺着他的视线,看向对面的山峰,两座山峰挨的不远,她可以隐隐的看到那座道观的一檐。

    “将来有机会,咱们再一起去看吧。”她脱口而出这句话。

    宋彦昭转头看他,乌眸湛湛,“嗯,一定会有机会的。”

    两个人在山上待了半个时辰,风越来越凉,怕穆瑾感染风寒,两个人便下了山,下山的路要比上山时更快些。

    一路上谁也没有再提过穆瑾离开金陵的事情,直到将穆瑾送到梁王府门前,宋彦昭才说了句:“离京那日我就不去送你了,你一路上小心些!”

    说罢,转身大步走了。

    穆瑾看着他挺拔宽阔的背影,心里的失落却更深了些。

    。。。。。。。

    金陵城这两日又有新的谈资出现,转眼间便覆盖了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穆瑾大闹奉天殿的事。

    宫里突然发出了告示,两年前曾震动金陵城的前江宁县令张文伯一家别灭门的大案终于告破,经过慎刑司的追查,此案的主谋便是东宫的属官赵阳。

    随着告示出来的还有嘉佑帝的圣旨,赵阳畏罪自杀,但其罪恶滔天,应株连赵氏三族,赵阳的妻子儿女全都没入官奴,赵氏一族中所有在朝为官的全部罢官,贬为庶民。

    赵家在金陵虽然不是特别显赫的门第,但因为靠着皇后的娘家秦家,慢慢的也混到了金陵城二流世家的行列。

    现在骤然出事,赵氏一族被嘉佑帝连根拔起,一时间族人们人心惶惶,奔走相告,求救,情景十分凄惨。

    但无奈嘉佑帝震怒,任何人都不许为赵家求情,且不允许赵家人留在金陵,赵家无奈,举族迁回了原籍河阳。

    短短不过两日功夫,赵家在金陵城消失的无影无踪,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住在及第客栈的学子们终于将心思从穆瑾身上转开,纷纷议论起张家灭门血案的事情。

    虽然离二月春闱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但紧迫的时间依然没能阻挡得住学子们对于这件事的熊熊八卦之心和义愤填膺的热情。

    “谁能想得到他一个五品东宫属官竟然也敢收受巨额贿赂,实在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如此奸恶之人就应该株连九族!陛下圣明啊。”

    当然也有人质疑,“他是文官啊,怎么能杀得了张家满门呢,据说有二十多条人命啊。”

    “你傻呀,有钱能使得鬼推磨,他可以雇佣杀手啊。”

    “这,这冒的风险岂不是很大?”

    听着外面一声高过一声的议论,韩云韬默默的关上了窗户,室内顿时恢复了一片安静。

    “这金陵城发生的热闹事实在太多了,这才几天,穆娘子的事就被人抛诸脑后了,”徐玉知拍拍胸脯,“害我还担心了好几日,怕穆娘子坏了名声呢。”

    在他们益州,要是发生穆娘子这种事情,能被人传好几年你。

    天子脚下,京畿重地,气象就是不一般!热闹事也多,人们总是对于刚发生的热情更感兴趣些,就如同人喜新厌旧的本能一般。

    韩云韬嘴角翘了翘,坐到了桌案前,拿起桌上摆着的书册,“快些温书吧,春闱可越来越近了。”

    徐玉知撇撇嘴,低下头去翻手上的书册。

    室内寂静无声,只有偶尔翻书的声响。

    韩云韬盯着手上的书册,却有片刻的失神!

    那位宋三爷如此纵容穆娘子胡闹,是因为料定了穆娘子的事热闹不了几日就会被新的热闹所覆盖吗?

    不管百姓或学子们议论如何,对于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来说,赵家的事情已经是过去式了。

    他们现在讨论的重点是整顿军务的负责人问题。

    整顿军务这件事是前任枢密使穆庆丰提出来的,后来程相公又在穆庆丰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方案,年前就敲定了此事,却一直没有敲定究竟谁来负责主导这件事。

    “整顿军务此事繁杂,牵扯太广,需得找一位与文武百官牵扯不大,背景又硬气的官员负责此事为好。”

    “臣觉得这件事要和武将打交道,应该找有冲劲,会功夫的年轻人较为好些。”

    嘉佑帝扫视了一下站出来人,眉头微微皱了皱,“各位爱卿有何想法?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上来?”

    “臣等推荐慎刑司指挥使宋彦昭宋大人!”

 第二百七十五章 犹豫

    嘉佑帝神色微微一变。

    之前因为赵阳的事情,他确实有些恼怒宋彦昭的倔强,甚至一度还想着要不要将宋彦昭调离金陵,可那只是一瞬间的念头,过后想想又觉得有些不舍。

    到底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长大的,嘉佑帝对宋彦昭还是十分在意的。

    只是这孩子如果能更听话一些就好了。

    但这些念头在解决了赵阳的事情以后便渐渐的有些淡了,宋彦昭虽然看得出来有些郁郁寡欢,却也没有再说出其他不妥的言行,这让嘉佑帝多少放心了些。

    所以此刻听到大臣们站出来举荐宋彦昭,嘉佑帝神色自然有些惊讶。

    眼神在推荐宋彦昭的几个大臣身上转了转,嘉佑帝心里便有了数,他看了一眼在殿前站着的太子,神色复杂!

    “陛下,臣觉得宋大人年轻有为,担任慎刑司指挥使没多久便破了张家灭门血案,可见其聪明坚韧,胆大心细,足可以担任整顿军务之事。”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越来越多的大臣站出来支持宋彦昭。

    嘉佑帝的面色有些不悦。

    宋彦昭这时站了出来,“陛下,臣虽不才,愿意为陛下分忧,请派臣来做此事吧。”

    殿内的气氛顿时一静。

    整顿军务这件事虽然做好了会得圣心,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可也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谁都知道嘉佑帝真正想要的是削减军队,以减少国库巨额的军资支付,所谓的整顿军务不过是挂上个好听的名头罢了。

    这件事犹如外面长满了荆棘的糖果一般,许多人都看到了里面包裹的糖果的甜美,却又畏惧于外面满布的荆棘。

    所以虽然很多臣子心动,却没有足够的勇气站出来说一声自己愿意承担此事。

    但宋彦昭站了出来,这就足以让所有人惊讶,包括太子和一力推荐他的大臣们。

    宋彦昭是明惠公主的独子,又向来得嘉佑帝的宠爱,句算他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在金陵城安稳富贵的活一辈子。

    可最近大半年来,那个一向行事肆意,霸道嚣张的宋三郎却变了,出乎众人意料的担任了慎刑司指挥使。

    就在众人都以为他不过是因为嘉佑帝的爱护,担个差事做做样子罢了的时候,他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获了刑部和前任慎刑司指挥使两年都没有破获的张家灭门血案。

    这足以让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现在他又主动站出来说愿意挑起整顿军务的担子,让重臣一时间五味杂陈,不知道宋三郎是仗着年轻胆大,无知无畏,还是成竹在胸,不惧风险。

    太子的眼神在宋彦昭身上转了转,嘴角微不可见的牵了牵。

    宋彦昭肯出京也好,在金陵城内总会让他觉得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彦昭毕竟还年轻,经验不足,若让他来担当此事,有些不妥。”嘉佑帝想了想,否定了几个大臣的意见,也算是给了宋彦昭回答。

    宋彦昭听了面露失望,却也没有再表露争取之意,让嘉佑帝眉头舒展了些。

    说心里话,他并不愿意宋彦昭去承担那样危险的差事,长女明惠就宋彦昭一个独子,若是有什么不测,岂不是毁了长女!

    嘉佑帝否决了宋彦昭,让众臣推举其他的人选,大臣们面面相觑,片刻才有人站出来,推举了两三个人选,那些人不是职位太低,就是家族背景太过复杂,和军中武将牵扯太深。

    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合适的人选。

    殿内再一次陷入了沉静,有种让人无法喘息的沉静。

    嘉佑帝抿了抿嘴唇,问起了程林的意见,“程爱卿,说说你的看法?”

    嘉佑帝现在批准的整顿军务的方案就是程林修改后提出来的,所以问程林的意思,自然是最妥当的,何况程林身在中书,整顿军务这样的大事本身就应该参与其中的。

    程林想了想,出列答道:“刚才几位大臣言之有理,陛下不妨考虑一二,不过,整顿军务毕竟是大事,年轻的官员大多职位不高,只怕难以服众,宋大人固然职位符合,但他当差时日浅,只怕难以驾驭年资更久的武将,皇上不妨派一位年龄大些,经验丰富的老臣配合宋大人行事会更妥当些。”

    嘉佑帝听了若有所思。

    若是别人说这番话,他可以不予理会,但程林说的,嘉佑帝不得不仔细思考。

    程林行事向来谨慎端正,不参杂任何的私利,嘉佑帝对程林可谓是十分信任。

    他细细思索了一番,觉得程林说的不无道理,可若是真的开口让宋彦昭去,他又有些犹豫了。

    “这件事让朕再考虑考虑,择日再议!”

    散了朝,一直到出了宫门,众臣都散开了去,宋彦昭才叫住了程林。

    “今日多谢程相公替我说话,彦昭铭记在心。”宋彦昭向程林躬身行礼。

    程林捋着胡须,上下打量了宋彦昭一眼,神情淡淡,“宋衙内无需如此,我今日开口说这番话只是因为我确实如此认为,也相信衙内确实能做好这件事,并没有帮你的意思,也没有帮任何人的意思。”

    程林的话直白而不加任何掩饰,他虽然同样好奇宋彦昭为何会愿意离开金陵的繁华热闹,愿意去各地边塞整顿军务,但他说这番话却并不是因为昨日宋彦昭对他的请托,而是因为他真的觉得宋彦昭合适。

    宋彦昭身上,有一股霸道倔强的冲劲,有谁也不怕的狠劲,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合适来做这件事。

    程林觉得自己纯粹是为了国事出发,所以并不愿意接受宋彦昭的道谢。

    宋彦昭听了微微一笑,“那也要多谢大人信任我。”

    程林哼了一声,又看了宋彦昭一眼,负手走了。

    宋彦昭在原地站了会,负手抬头,有细细的雨丝打在了脸上,他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这个时辰,那丫头应该已经离开了吧?

    他说不去送她,她心里可有难过和失落?

    丫头,我不去送你,是因为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见面的,所以,无需相送!

    等着我,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