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琪花玉树-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氏奇怪,“不过是闲的无趣,过来打发时间而已。”

    江嬷嬷看顾氏,好似在看稚童。

    “我听说,年前奶奶才刚回来时,五奶奶可从不过来,而今却是两三天便登门一次,奶奶以为为何?”

    “早前我们不熟,她不好走动,而今熟了,自然常来常往了呀,”顾氏答得理所当然。

    江嬷嬷心里叹气,只得从头跟她捋。

    “我让芸心细算了下日子,五奶奶与你交好,是从上元节之后,听说那时她与二奶奶起了龌龊,而后才突然的与你走动,再之后,姑娘的才能得了陛下和真人的赏识,她也与奶奶走得越发的近了。”

    “嬷嬷是说,她并非真心与我交好?“顾氏的脸色顿时暗沉下去。

    江嬷嬷道:“说她不是真心,倒也不完全。”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定计谋

    江嬷嬷道:“若她与奶奶不投契,大可过来提一句便是,犯不着与奶奶这般亲密,惹了旁人眼球。”

    “那嬷嬷的意思是?”

    顾氏有些迷糊。

    江嬷嬷道:“我是想给奶奶提个醒,凡事多想想,莫要觉得亲近了,便把整颗心都交付。要知道,妯娌之间的关系可没有血脉亲缘,大家族里事情往往纠葛不清,一旦事关己身,万事皆有可能。”

    顾氏蹙着眉,慢慢品味江嬷嬷的话,而后点头。

    江嬷嬷见她听进去,又道:“不过,此时奶奶与五奶奶并没有利害,倒也不需刻意划分开来。”

    顾氏看她一眼,抿了抿嘴。

    江嬷嬷一看,就知道她这是要犯脾气,便道:“奶奶可是五奶奶今日为何与你说三姐儿的嫁妆?”

    顾氏摇头。

    “奶奶你也曾出去交际过,该清楚清流与贵胄之间的差别吧?”

    顾氏点头。

    贵胄们喜欢富丽堂皇,花团锦簇,女眷们穿戴也多以金银为主,清流们标榜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女眷们也是谈吐优雅,仪容秀敛。

    江嬷嬷道:“三姐儿早前许的国公府,嫁妆自然要依着婆家的喜好,金银满钵,交子压箱。而今她改弦易张,许的人家又满府清贵,那些晃花人眼的金器银瓶自然不好带上太多,但又不能薄了嫁妆,怎么办?那就只能再添些风雅的玉器,或是举世难求的孤本典籍。”

    顾氏深以为然,再度点头。

    “可是好的玉器有价无市,一枚能传家的玉璧更是举世难求,三姐儿婚期将近,二房便是有银钱,也没处去寻,那怎么办?”

    顾氏眨眨眼,心说她怎么知道,嫁得又不是她家珍珍,她操哪门子心。

    江嬷嬷忍了口气,默念几遍不生气,不生气,直接点明:“自然要从身旁亲近的人下手,尤其是陪嫁丰厚的媳妇、侄孙媳,可就得当心了。”

    “嬷嬷是说她们要打我嫁妆的主意?”

    这回顾氏反应极快。

    “从五奶奶话里的未尽之意,应当如此,”江嬷嬷点头。

    顾氏微张着嘴,半晌没能合拢。

    她没有就抢别人的,还能再不要脸点吗。

    “她们想都别想,”好半晌,顾氏才缓过气,一脸气怒的道。

    她的嫁妆并没有多少,而今在库房里的大多都是婆母留给珍珍的。

    江嬷嬷道:“奶奶先别气,这事二房到如今都没挑明,定然是有顾忌。”

    “但也不能轻忽,”她道:“二房谁人都不打,偏就打奶奶的主意,不就是打量奶奶家世薄,才刚来京,人头不熟吗?”

    “奶奶大可借着府里桃花尽放,梨花打苞之时,跟老太君提议设宴。过些天又是寒食节,奶奶可与崔三夫人在外相见,三夫人与奶奶交好,人品也不错,便是与她说些府里的事情也不打紧。她也是在大家族里做媳妇的,定会明了奶奶的难处,且她人脉广,结交的多是文官女眷,那王家便是不在其中,也有其故旧亲朋与之交好。”

    “只要那日王家人略微露些态度,二奶奶便是不明白事,伯夫人也会自己掂量的。”

    “这法子好,”顾氏点头,道:“我这就去跟老太君说。”

    说着她就要往外冲。

    “奶奶且慢,”江嬷嬷将拦下她,道:“按说这事该是二奶奶或是伯夫人张罗,但这会儿两人正忙着三姐儿的事,一时顾不上也是有的。奶奶先提出来,虽倒也没什么不妥,只是伯夫人和二奶奶那边定然不愿意忙上添忙。不如等明早老爷下值,你先与他商议妥当,再一同去给老太君请安,到时便是伯夫人和二奶奶不愿,只要老太君点头,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了。”

    “嬷嬷说得有理,”顾氏听江嬷嬷说得头头是道,也是连连点头。

    翌日,顾氏照着江嬷嬷说得去做。

    荣禧堂里,韩老太君对开花会并没有什么意见。

    齐氏见状,笑得和善,“还是三侄媳想得周全,往年咱们家每到这时也要请通家女眷过来小聚,今年我一忙,倒是没顾得上,”她似真似假的嗔了眼下首的伍氏,道:“你也是的,怎么也不提醒下我。”

    伍氏连忙赔着不是,又面带难色的回禀:“若是从前孙媳一早就张罗下帖子,只是今年……”她顿了下,缓了语气,露出些忧色,“王家世代书香,妯娌长辈皆都清贵出身,静娘早前的嫁妆是依着咱们贵胄的习惯办的,且她前面还有个比着的,我听说前面那个虽然病歪,可当初也是陪嫁了好些孤本玉景,我边想着也跟着陪送些,可咱们手里哪有那等东西,想要买又一时淘换不到。”

    “眼看着婚期将近,我真是愁得我……”

    伍氏说着话,眼圈便红了,抽了帕子,捂着眼角,竟抹起了眼泪。

    顾氏听她说得情真意切,也跟着蹙起柳眉,完全没留意这话题已经被伍氏带歪了。

    身后,江嬷嬷用力的拐了她一下,只等疼得她缓了好一会儿,才喘过来气。

    韩远之神情淡淡,对伍氏的唱念做打完全无动于衷。

    韩老太君倒是有心说什么,可看到他冷淡的眉眼,再想想韩远之早前跟于嬷嬷说得似是而非的话,她便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金氏垂着眉眼,没有言语。

    她已经陪送了本孤本,作为婶子,她已仁至义尽。

    平氏浅浅的抿了口茶,捻着帕子轻按嘴角。

    左右她最小,又是隔了房的,且看三嫂如何,她依着一并就是了。

    屋里一时静了下来。

    伍氏没有人搭腔,话就接不下去,韩远之又在一旁虎视眈眈,她便是想要哀兵,威逼顾氏在长辈面前松口也不能。

    顾氏虽然单纯,但她触感敏锐,几乎伍氏看过来的瞬间,她就竖起了全身的汗毛。

    坐在边上的韩远之见她后背笔挺,修长的脖颈拔高,下颌紧紧绷直的样子,有些好笑。

    顾氏性子柔软,能让她好似只斗鸡样的与人争风,大约也只有琪姐儿一人了。

    片刻,他又有些羡慕。

    也不知何时他才能在她心中留下这般的位置。

    齐氏扫了眼伍氏,又看看在座的几位,脸上重又堆出温和的笑。

    “你也是的,有多大脑袋就戴多大帽子,咱们家什么样,王家能不知晓?”

 第四百六十章 说态度

    “便是没办法跟前面的相比,尽力筹措也就是了。倘若王家真个因着这个委屈她,不是还有她翁翁、太婆,和叔伯婶子们呢吗,我们还能让她受屈?”

    齐氏微蹙眉头,似模似样的教训。

    “阿娘说得是,是我想差了,”伍氏擦了擦眼角,又有些赧然,“让三叔和几位弟妹见笑了。”

    “二嫂慈心一片,一时情绪激动也是有的,”金氏笑容浅浅的回道。

    这话说完,后面却没有人接话。

    柳氏婆媳一如从前的每一天,从来都做木头状。

    平氏轻扯嘴角,神情温和,似乎是赞同金氏所言,又似乎无话可说。

    顾氏心里不痛快,嘴角紧抿,努力克制自己别冲动。

    韩远之豁然一笑,道:“二伯母说得极是,三姐儿早年的嫁妆单子,卫家已经见过,王家又与卫家一贯交好,若是日后两下一对,知道相差极多,保不齐人家生出什么别的想法,倒时带累了三姐儿,岂不适得其反?”

    伍氏闻言,忍不住驳斥,“便是变动,也只是调换几件而已,就是知道,也该明了我等呵护女孩儿的用心,怎会别有他念?”

    “需要调换的大抵分量都不轻,”韩远之笑容冷冷,跟话很紧,“若王家知道这样的物件并非韩家本身所有,那又怎么说?”

    伍氏语塞,梗了片刻,才道:“钱货交易而已,又有甚可说。”

    韩远之又道:“若那人不缺银钱,却又被人硬逼着割爱呢?”

    伍氏顿时梗住,没话。

    能作为嫁妆里的重头戏的大多都是可以传家的宝贝,谁家有了不宝贝藏着,留给子孙,又怎会割爱?

    因此她才把主意打在顾氏头上,哪知她还没想好怎么才能不留话柄的让顾氏双手奉上,韩远之就开始发难,她若说硬买,便是应了他之前的说法。

    可若说不要,她又很不情愿。

    比起她陪嫁来的脂玉八角累丝香炉和十二生肖金镶玉摆件,自然是顾氏的那些前朝古物更有底蕴和气度,便是没有那些,只要她房里的珊瑚堆叠云山盆景也不错。

    韩老太君看了看表情转冷的齐氏和脸色难看的伍氏,又看紧抿着嘴,不肯言语的顾氏和眉目冷峭,周身散发逼人气势的韩远之,微微摇头。

    她们两个的打算,她听到些风声,早前她也提点齐氏两句,而今看来,她们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下首,韩远之已轻蔑的一扯嘴角,讥嘲的轻哼一声,带着顾氏与韩老太君一礼,走了。

    韩老太君便说乏了,把人都打发走。

    伍氏早前一向会逢迎长辈,韩老太君多少是看在伍家的份上,给她些面子,而今因为韩远之夫妻被明晃晃落了脸面,还是她嫁过来的第一次,她怎能不气得浑身哆嗦。

    好容易撑到出了荣禧堂,她软软的靠着大丫鬟画屏,被画屏和梦依扶着走了。

    平氏立在青石板上,瞧了好一会儿。

    待回到小院子,她撑着桌几笑了好一阵子,才恨恨的道:“该,也该让她知道知道,这府里总不是她婆媳的天下。”

    大丫鬟香屏帮她换了宽松的雏菊对花褙子,又端了茶来。

    平氏喝了两口茶,平稳了呼吸,才道:“佳娘绣得那架屏风如何了?”

    香屏摇头,“姑娘下得功夫不少,可总是不得要领,如今也只能绣些平直的花样子。”

    平氏蹙了蹙眉头,搁了茶盏,道:“绣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让她先把屏风放一放吧。娘娘生辰也没多远了,三姐儿将要出门子,光是嫁妆就且得她忙活,二嫂那般紧张她,怎舍得再给她添负担。”

    香屏笑着应了。

    平氏想想女儿的秉性,又道:“也别太纵着她,让她先把基本功练好。过两年就该她说亲了,便是没有巧手,起码也得似模似样,不然岂不让她婆家嗤笑。”

    “怎么会?”

    香屏笑道:“有那位半个针线都不动的比着,姑娘可是要强上好些呢。”

    “你倒会挑个人,佳娘若有她那般本事,便是万事不会,她婆家也会高看她一眼。”平氏神情淡淡的斜她。

    香屏一梗,垂下头。

    平氏见她似心有不服,又道:“你当人人都有那调香的本事?你满京都的挨个数,谁家小娘子不玩个香,分个茶,可有谁倒腾出名堂了?”

    “这本事旁人羡慕不来,”说到这儿,她表情微冷,“我只求林娘子看着我时常帮衬的情分上,愿意带带佳娘,让她手里有一点绝活,出嫁之后能讨得长辈欢心就行。”

    香屏这才明白平氏这些天为何陡然变了态度,心头微凛,立时摆正自己的态度。

    平氏向后微仰,靠着柔软的蝶戏百花的大迎枕上,道:“你且记着,我们与三伯才是一房,以后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旁的人便是此时再好,论亲近,也还是差上一些。”

    正说着,门外传来声音。

    香屏忙走到门边,撩了帘子。

    院子里,芸心提着食盒从游廊过来,二等丫头落雁正陪着一同过来。

    香屏忙转回来回禀。

    平氏扯了扯靠躺得有些发皱的衣裳,坐直了些。

    芸心从外面进来,与正要出去相应的香屏碰了个正着,两人笑语妍妍的寒暄着入内。

    芸心屈膝一礼,道:“适才几个小丫头贪玩,跑去竹林采了好些嫩笋,奶奶尝着好,着我送过来些。”

    “多谢三嫂惦记,”平氏笑着道,又与她寒暄两句,便让香屏送她出去。

    香屏拿了个小巧的荷包递过去,芸心信手推开,道:“姐姐莫要与我客套,五奶奶与我们奶奶好,你我也会常来常往。”

    香屏还是第一次见到不受礼的丫鬟,略微惊讶的看她一眼。

    芸心笑而不语,迈着碎步走了。

    香屏回去把事跟平氏一说,平氏摆手,道:“那就算了。三嫂家底厚着呢,对下人又宽厚,她们这些跟前伺候的哪个不是腰里有银的。”

    香屏倒是,把荷包重又放回小匣子里。

    平氏却想着,这也从侧面说明听涛阁的规矩好,外人便是想要在里做什么,怕是难了。

    平氏心里有了念头,不由仔细回忆自己过去时的情景。

 第四百六十一章 过墙梯(周末加更!)

    听涛阁里听差的丫鬟大面上看似乎与别处没有两样。

    但细瞧,就能发现她们每一个都是呼吸悠长,身形更是动也不动,若不是胸口时不时起伏,怕都与木头一般。

    平氏小时曾见过宫里的人来家里传旨,那做派行事,大约也只有传承千年的世家里的世仆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一晃多年,没想到竟然妯娌那里看到些许的影子。

    平氏忍着心里的波澜,让大丫鬟秋霄给枣儿的姨婆带话,让她等枣儿回去探望她是打探一下。

    而此时,被平氏琢磨的听涛阁里,韩远之眉头皱起,满脸不悦,顾氏眉眼柔和安抚他,而后朝坐在下首小杌子上的宝笙浅浅一笑。

    “多谢二伯母抬举,只是我才刚回来不久,府里交往极好的通家还尚未认全,便是有心帮衬,也没法子。二伯母与其期望我,不如让四弟妹或五弟妹操持,这样花会也就万无一失了。”

    “夫人也知道奶奶难为,只是她和二奶奶实在腾不得空闲,大奶奶婆媳又是个万事不理的,余下几位奶奶里,只有您最大,性子也最好。夫人也是思量再三,才请奶奶帮忙,又差了我来,也免得奶奶遇到事情找不到人回,”宝笙道:“夫人也跟府里的管事嬷嬷打了招呼,一应事情都听从奶奶差遣。”

    “这,”顾氏有些语塞,心里却有些恼意。

    她都还没答应,她们就把事情交代下去,这不是强架着她上去嘛。

    手肘边传来一丝震动,顾氏便知不好,忙抬手一压,并用目光示意韩远之莫要轻举妄动。

    这是内宅女人之间的事情,没得让男人掺和进来,倒显得她胆怯。

    “既然二伯母如此信我,那我就斗胆试上一试,好在二伯母送了你来帮衬,想来定会稳妥。”

    宝笙眉宇微动,笑道:“三奶奶也无需紧张,府里摆宴设席都是有前例的,只要依着办就是了。”

    顾氏笑着点头,又理所当然的道:“其他琐事便要多劳烦你了。”

    宝笙微张了张嘴,没有言语。

    “怎么,你可是不成?”韩远之眯着眼,脸色发青,一双铁拳紧握,似乎随时都要招呼过来。

    宝笙背脊一阵发凉,身体便不受控制的弹跳起来。

    “自然成的。”

    韩远之满意点头,站直身,淡淡点了点头,往外而去。

    顾氏心里暗笑,面上却还要做出薄嗔的样子瞪了眼韩远之,又和善的拉着宝笙道:“莫要怕,老爷虽然入了行伍,但也是讲道理的。”

    宝笙连连称是,心里已经泪流成河。

    三爷自然是跟奶奶有商有量,可跟她一个下人,就没那好性了。

    江嬷嬷过来,凑趣说了两句,又顺便问起往年府里设宴都是邀请哪家,又问可有在城外或是周围州府的。

    宝笙被韩远之吓得心都差点没跳出来,这会儿哪还敢说漏半句。

    江嬷嬷又说怕出错落,带她去书房摘抄名录。

    顾氏手肘支桌,听着东次间里宝笙被江嬷嬷的事无巨细问得有气无力,愉快的抿嘴浅笑。

    没多久,听涛阁的丫鬟便动作起来。

    江嬷嬷有心借着这次机会磨砺顾氏,只把名单要全便放了手。

    顾氏长这么大,只自己操持过一次等同于家宴的席面,而今她要面对的几乎是全京都的贵胄女眷,她有种完全不知该怎么下手的感觉。

    “嬷嬷,你看这样行吗?”苦恼了一会儿,她去次间闷了半日,出来后便将写得满满的一张纸递给江嬷嬷。

    江嬷嬷接过,细看了遍,点头,道:“奶奶想得挺周全,也很细,若每一项当真依着奶奶想法做成,不说这次花会,便是姑娘和小少爷以后的婚宴也是成的。”

    顾氏难得听江嬷嬷这般不遗余力的夸奖,顿时舒展着眉眼。

    “只是……”

    顾氏闻言,心说她就知道。

    江嬷嬷道:“只怕事情不会如奶奶的所愿。”

    顾氏抿紧了嘴,点头。

    她也清楚。

    二伯母和二嫂掌管伯府多年,府里大小嬷嬷,内外管事全都对她们唯命是从。

    要是她们操持花会,也不过几句话的事。

    而今到了她这儿,那就是千头万绪,且还要提防这些人下阴手,使绊子。

    江嬷嬷见她被唬得脸色都变了,不由笑道:“不过你也不需太多担心,那些人精着呢,韩三娘子出嫁再即,她们不会,也不敢出什么大乱子,但小麻烦必定不少。”

    “我既接了手,便要做到与往年无异,”顾氏正色,道:“还请嬷嬷教我。”

    顾氏而今对江嬷嬷心服口服,不止在与人交际方面,就连调教丫鬟也很有一手。

    除了才一开始的震慑,之后便再也没动过戒尺,那些小的偏偏就都听她的,就连那两个妖妖娇娇的,而今也都老老实实,不敢再偷懒耍滑了。

    “其实,这事也不难,”江嬷嬷笑着道:“奶奶又不是就此掌家,不过是一次花会而已,奶奶只需把细碎的事情交代在每一个人头上,言明出了岔子,便找她们清算,严重的还要牵连家小。她们心有顾忌,便是有心讨好旁人也不会在这处给自己找别扭。”

    “这法子好,”顾氏眼睛一亮,忙叫了芸心,让她多备出些笔墨纸砚。

    待到第二天,她去荣禧堂请安,便将主意说给韩老太君听,又道:“孙媳是个笨的,也只能用笨法子,老太君可莫要笑我。”

    韩老太君笑着点头,连连赞好,又跟齐氏道:“她不常出来走动,府里的人怕是还没人全,你派个人过去帮衬一下,也免得搞混淆了。”

    齐氏笑着道好。

    顾氏忙道:“二伯母体恤孙媳,昨天就让宝笙过来摘抄名录,昨晚孙媳将帖子写好,今早便要送出去,只是日期尚未确定,孙媳拿不定主意,只好请太婆帮忙选个日子。”

    说完,顾氏便朝韩老太君羞赧的笑了笑。

    韩老太君笑呵呵,觉得顾氏这样特别可爱。

    她扭头问于嬷嬷,“最近可有好日子?”

    于嬷嬷想了想,道:“十二、十八日都不错,再远的就的下月了。”

    韩老太君便道:“那就晚些,正好赶在梨花初开,”她转头跟顾氏道:“咱们府里的梨花全都城里都是数得着的。”

    “真的,”顾氏捧场凑趣,又笑弯着眼说话。

    逗得韩老太君极为开怀。

 第四百六十二章 约茶楼

    待到出了荣禧堂,宝笙便赶来的听涛阁。

    顾氏温柔的请她把各路管事嬷嬷聚集到花厅,芸心提着放着笔墨纸砚的篮子,领着枣儿等人过来。

    “想必大家一早就听二伯母说过花会一事,我也就不多废话,今日请大家过来,是想让你们把自己的职务,目前所做何事写详细了,稍后我会依此来给诸位分派差事,”顾氏坐在上首正位,身形婀娜,体态纤细,眉目含笑,俨然一副娇宠在温室里的幽兰的模样。

    下首立着的一干人面面相觑,不时偷眼看宝笙。

    芸心走过来笑眯眯的把人请去一旁桌案处,让其把在哪儿当差,做了几年,往年府里设宴办了什么差事等全部落到纸上。

    宝笙看看下首略有些惊疑的人群,又看看顾氏,将唇抿紧。

    顾氏慢慢的品着茶,待到所有人都写完,她依旧温柔的请诸位回去,又谢过宝笙帮忙,便带着丫鬟们走了。

    宝笙立刻将情况报给齐氏。

    “她倒是有法子,”齐氏轻笑一声,摇头道:“罢了,三姐儿出嫁在即,莫要横生枝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