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琪花玉树-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妪笑着点头,道:“托三爷的福,老奴这些年还算安好。”
韩远之侧身,将她让进来,道:“不过送节礼,让个管事来就是了,怎还劳动你过来。”
于嬷嬷笑道:“如今年下,府里都忙作一团,大房不用说,府里上上下下都要靠二老爷和二夫人照应,三老爷前些时候又病倒了,三夫人也不得闲,四老爷……”
她顿了下,呵呵笑了声,而后道:“四夫人也是忙得一点闲暇都没有,跟前的人都使唤都团团转,老太君点来点去,也就我最闲,这不就打发我来了。”
韩远之神情谦和的听着,心里却是半点也不相信。
于嬷嬷是韩府老太君跟前第一得用的嬷嬷,这府里便是别人得闲,她也不可能得闲,老太君把她派来,定是要问顾氏的事,看来他在京都的布置还算奏效,能逼得老太君都坐不住了。
他把于嬷嬷送去后院的厢房,才一坐定,于嬷嬷便道:“不知六少爷可还好?”
她道:“这大半年没见,也不知变没变样。”
韩远之笑呵呵的道:“这孩子才来时,瘦瘦小小,那会儿我都以为是送错人了,过了大半年,我才确定没错,这脸庞一看就是韩家人,说起来他倒是跟二哥长得有些相似呢。”
于嬷嬷心里咯噔一声,忙笑着道:“都是叔伯至亲,哪里能不像呢。”
她谨慎的打量着韩远之,暗忖他这是不是觉察出什么了。
韩远之却从她细微的表情里探出了想要知道的答案,心里的怒火顿时涨得三丈高,之后又升起一阵荒凉。
合着全府上下全都知道怎么回事,就瞒着他一个是吗?
他就那么傻吗?
做没做过他难道会不知道?
他轻轻缓缓的吸了口气,起身道:“时辰不早了,嬷嬷先歇一歇,我还有事,就少陪了。”
“三爷,”于嬷嬷急忙叫道:“那个顾家娘子……”
韩远之站定脚步,背脊挺得如一杆即将冲入战场的长枪,“嬷嬷是要问我和慧娘的婚事吗?”
他道:“这件事我已呈报给圣上,嬷嬷若是要做什么,不妨想想欺君之罪,诚意伯府担不担得起?”
于嬷嬷嘴巴开开合合,心里的震惊让她完全无法应对。
看来这一次,二爷是动真的了。
毛毡帘子重重的落下,打得门框吧嗒吧嗒直响。
稍微年长些的丫鬟捧着暖手炉过来,道:“鸢儿去拿火盆了,嬷嬷先用这个暖暖。”
于嬷嬷接过手炉,摩挲着丝滑的织锦外罩,有些乏力的歪在椅子里,道:“亚琴,或许这次我不该来。”
亚琴走到她身后,轻轻帮她捏肩。
“这哪是姨婆能左右的,老太君发了话,姨婆就是不愿,还能违逆了?”
她道:“再说姨婆也是为了三爷好,三爷再是风光,回到府里也是晚辈。老太君尽心竭力的帮他操持,为他选了门户相当的人家,偏三爷不领情,还这样不打招呼的就私下决定,不是明晃晃的打老太君的脸吗?”
于嬷嬷叹了口气,道:“你不懂,三爷心里也苦。”
当年那些事一一浮现在眼前,一个十六岁便能高中举人的少年,文采学识自不必多说,若不是四夫人做得太过,他又怎会抛开一切,去拿那染血的长枪,在死人堆里扒出一条活路?
亚琴的确不懂。
在她看来,三爷如今功成名就,又深得圣上器重,病怏怏的妻室也亡故了,留下的儿子还有毛病,便是再娶,也不会威胁以后的嫡子地位。
若是听从老夫人的,娶了柳阁老的外孙女,那便如踏上登天的云梯,将来枢密院也不是不能想一想的。
鸢儿提着火盆进来,烧得通红的碳发出噼啪的脆响。
亚琴皱着眉头,不满的呵斥,“怎么是柴碳?我不是吩咐你拿银霜碳吗?”
鸢儿像是有些怕她,神情有些怯怯。
“我没找到人,耳房里就有这个,我怕嬷嬷冷着,就先点了这个。”
“真是没用,”亚琴斥了声,扭身要出去。
“算了,”于嬷嬷拦下她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先这样吧。”
第三百二十九章 来拜访
翌日清晨,韩远之一早去了府衙,韩守奕被他塞进了演武场,命他跟着沈震玩儿。
于嬷嬷梳洗完毕,问亚琴,“六少爷在哪儿?”
她来一趟,好歹也得看看人怎么样,不然回去跟老太君也交代不过去。
亚琴道:“我刚才去问过,说是去了演武场了,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
于嬷嬷回头斥道:“胡闹,六少爷不管怎样都是主子,哪有下人等主子过来的道理。”
亚琴微撅着嘴,暗道他算哪门子主子,一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崽子,哪配做她的主子。
于嬷嬷眉头皱起,两眉之间顿时皱起深深的川字,不管府里旁人怎么对待这个孩子,她和她跟前的人却是不能如此的。
“我真是太纵着你了,竟让你连起码的尊卑都忘了。”
亚琴一惊,忙连声认错,并急忙出去询问。
鸢儿蹑手蹑脚的从外面进来,道:“嬷嬷,我拿些了些甜糕和肉羹,你用一些再去吧。”
于嬷嬷点点头,起身往外间走。
鸢儿赶忙扶着她,小心坐到椅子上,又把冒着热气的肉羹盛出一碗,摆到于嬷嬷跟前。
于嬷嬷侧眼打量她一会儿,道:“你在亚琴手底下也有些日子了吧?”
鸢儿忙答:“差不多将近一年了。”
于嬷嬷点头,暗道时间还有些短,不过眼力见还是够的,就是心性还不好断定。
鸢儿瞄了眼于嬷嬷,忙把她目光扫了到的玫瑰卤做得卷子夹到她跟前。
于嬷嬷夹起来吃了两口,又喝了几口滚热的肉羹,便放下筷子。
亚琴从门外进来,带来了一股凉气。
“姨婆,六少爷跟着护卫出府了。”
于嬷嬷皱眉,这什么意思?
三爷这是不想让自己跟六少爷照面吗?
她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就带上那个匣子,咱们出去转转。”
亚琴迟疑了下,只是她被于嬷嬷不轻不重的训了句,这会儿也就不敢说什么。
于嬷嬷等着她捧了一直带在身边的那个嵌宝匣子出来,抬手理了理鬓角。
鸢儿机灵的撩了帘子,恭顺的等着两人出门,才紧紧跟了上去。
穿过素净的只有几颗香樟树的院子,于嬷嬷几人从正门旁的角门出去。
冯二正巧从游廊边过去,瞧见几人,他好事的扯了扯才刚换班下来的吕四。
“那谁呀?”
吕四打着呵欠,迷迷瞪瞪看了眼,便不在意的道:“伯府派来送年礼的。”
冯二比吕四鬼,一下子就想到大人一大早就把小少爷拎到练武场,还交代沈震莫要让他乱跑的事。
他摸摸下巴,拐了拐吕四,道:“走,看看她们去哪儿?”
大人这么防着她们,他作为得力干将自然要帮着排忧解难。
吕四困得两眼都要闭上,被冯二一拐,他清醒两分。
“不去,我昨晚一夜没睡,这会儿就是让我躺倒地上,我也能睡着。”
“出息,”冯二瞪他一眼,道:“你不去,我去,等我立了功,你可别眼红。”
吕四摆手,十分大度的道:“去吧去吧,我保证不眼红。”
冯二哼了声,脚下生风的跑了。
吕四闭上一支眼,用一支眼看路,晃悠悠的往屋子里走,心说不过几个婆姨,顶了天也就去买买东西,还能作出什么大天。
冯二一路追踪着,一直跟到顾府,眼瞧着她往里递了帖子,他心里开始发慌了。
一个来送节礼的婆子,跑到大人将要定亲的人家,这是想要干啥?
冯二一溜烟跑去府衙韩远之的官房。
韩远之正在交代事情,见到冯二,他皱了下眉,道:“你这是怎么了?火烧屁股了?”
冯二急喘几口气,朝还杵着不动的兵丁摆手,然后跑到桌子跟前,提着酒罐大小的茶壶猛灌。
兵丁看了韩远之一眼,见他没有反对,便退了出去。
冯二喝了将近半罐子水,长吐了口气,才道:“大人,你赶紧去顾家吧,那几个贼眉鼠眼的应该已经进去了。”
韩远之听他说得实在不太像话,便道:“你好歹也有从五品的官职,说话时能不能注意点。”
那些文官本来就喜欢挑他们武将的毛病,冯二要还这样,等进了京,肯定会被参。
冯二都为他急得冒烟了,见他还有闲工夫训话,顿时蹿了起来。
“大人,你这话就不对了,我平常说话好着呢,我这不是看她们不安好心,拿话给暗示你呢嘛。”
韩远之也知道他是好心,但他更相信老得都要成精的于嬷嬷心里有数,昨天他已经把话放到那儿,她只要是个明白的,就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
只是她一个嬷嬷,即便是老太君跟前的,就这么贸然过去,也是有些以势压人,想必这也是老太君的意思。
他不由想起顾氏的那双眼睛,那样的波光粼粼,就像是两颗星子在熠熠发光。
他私心想在以后的日子里,经常可以看到,或许他该借机做点什么,否则他如何能胜过她心里的那人。
韩远之琢磨片刻,霍然起身离开。
冯二急忙跟着他,道:“等等我,我跟你一块去。”
韩远之侧头道:“你和沈震带着奕哥儿去城外玩两天,年前回来就行。”
冯二脚下一滑,险些从台阶上摔下去。
“大人,这府里的开支都是我负责,我要走了,年货谁买?”
韩远之道:“不是都已经置办得差不多了嘛,剩下的就交给吕四好了。”
反正府里都是一群糙汉子,吃什么都不如吃肉香,过不过年的伙食也都是一样。
冯二望着韩远之打马奔出府衙的背影,咧了咧嘴,心说要是把这差事交给吕四,估计过年大家就是清一色的芽面饺子、揪面片了。
韩远之一路疾奔,来到顾府门前,他跳下马背,才要上前,就听一人迟疑的喊了声“韩大人。”
韩远之一回头,瞧见一位斯文俊雅的中年男子正从骡车上下来,他得体的点了下头。
男子急忙拱手回礼:“久仰久仰,在下顾三,名博宁,字怀章。”
韩远之立刻知道,这位就是顾氏的庶兄。
第三百三十章 换信物
他赶忙拱手回礼,并与顾博宁寒暄着一同入了府。
顾博宁只是听说过韩远之剿匪没贼的威名,如今还是第一次见到面,本着见妹婿的态度,他十分谨慎的打量着。
韩远之来了便是有心给人相看的,察觉顾博宁隐晦的打量,他做派更加落落大方起来。
顾博宁见他仪表堂堂,谈吐大方,神情温雅,若不是他挺直如开锋利箭般的背脊,倒像个饱读诗书的学士。
顾博宁不由对他起了一丝好奇。
韩远之与他攀谈了几句,也是十分惊讶,万没想到顾家唯一一个跟阿堵物打交道的子嗣竟然也如此博学。
两人并肩进入院子,守在门边的紫儿惊讶的看着两人。
顾博宁皱了下眉,沉声问道:“老夫人可是在待客?”
紫儿急忙行礼而后点头,眼睛下意识的看向韩远之。
韩远之明白她看过来的意思,十分有礼的抱拳道:“劳烦通禀,就说韩远之特来拜望。”
紫儿点头,撩了帘子进门。
韩远之朝顾博宁淡淡一笑。
片刻,紫儿高高的挑起帘子,道:“老夫人请两位进去。”
韩远之淡定的走了进去,绕过绣着鸟语花香图的屏风,他看到坐在下首的于嬷嬷,以及端坐在她对面,冷着脸,但还强装着不生气的顾氏。
韩远之不禁觉得好笑,心说就算要装也要像一点嘛,她这个样子,任谁都看出她在生气。
他跨步上前长揖一礼,道:“末进晚辈拜见老夫人。”
顾老夫人有些惊讶,她急忙示意曹嬷嬷把人扶起来,道:“老身哪里当得起大人如此大礼。”
韩远之起身,道:“早年,晚辈尚在苦读之时,最为欣赏的便是顾老先生的理念,但我更加佩服的是他肯放弃权势地位,甘愿投身学府,以毕生的精力教书育人的情操。”
“老夫人甘于跟随先生归于平凡,这份情操便值得所有学子感激,晚辈不过行了一礼而,老夫人如何当不起。”
顾老夫人被他的一席话带到了几十年前,她不由想起顾老太爷当年的风光。
弱冠之年入翰林,汲汲营营了三年,才要正是步入光明仕途,他却想着先祖天下初定,需大批人才辅佐,辗转奏请返乡办书院,为圣上、为朝堂贡献更多人才。
老夫人还记得当年圣上特地派人颁下圣旨褒奖,并封了顾老太爷从四品虚职,她也捞得了个夫人当。
一转眼,就是几十年,老头子已经入了土,她也是不知什么时候就要随他去了。
顾氏察觉到顾老夫人很是伤感,不由抬眼瞪韩远之。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韩远之很无辜。
他还真是诚心诚意的施礼,他所说的都是发自肺腑的,他本来以为顾老夫人会高兴,毕竟顾老爷子仙逝多年,竟然还会有人仰慕并钦佩他,这不是很值得骄傲的事吗。
可他毕竟还年轻,又只在军营里打转,并不明白将将老去之人极容易被往日的时光勾起负面情绪。
于嬷嬷冷眼瞧着顾氏和韩远之之间极快的眉目闪动,心里顿时了然。
看来两人是早有纠葛,便是没有什么英雄救美,两人也是迟早会走到一起的。
她想起当年的那些事情,心里轻轻一叹,没再做什么多余的,直接从亚琴手里拿过匣子,打开之后,递到曹嬷嬷手里,道:“这是我来前,老太君交给我的。”
曹嬷嬷将匣子反手呈给顾老夫人看。
于嬷嬷就道:“这是韩家老姑奶奶赏下来的,老太君一直没舍得拿出来,听说顾娘子与三爷的事之后,便说这是天赐良缘,特地找了这物件出来,作为定亲的信物。”
顾老夫人听她说完,才搭眼看匣中之物。
那是一根莹白到近乎透明的发簪,尺许长的簪子通透水润,簪头的梅花开得纷繁绚烂,离得近些竟然还能闻到一抹冷香。
顾氏离得远,看了一眼便不以为然。
子衡从前送过她至少两块都跟这差不多的,不过是玉珏和镯子,她都扔在妆匣里呢。
顾老夫人个懂货的,一打眼就明了这是香玉。
听说是前朝陛下一奶同胞的兄弟偶得之物,后来请了能工巧匠雕出了十来个物件,俱都送给关系亲近之人了。
不过自打前朝灭亡之后,那些人逃的逃,散的散,香玉也就只能成为传说了。
顾老夫人将匣子合拢,让曹嬷嬷去里间也拿了个小匣子。
等于嬷嬷接手,她便道:“这是我家老头子早年无意间得来的,听说也是前朝之物,如今便用它作为信物正好。”
于嬷嬷起身,郑重的道:“此物老奴定会亲手交到老太君手里。”
韩远之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于嬷嬷竟然忽然这么好说话了。
他酝酿许久的情绪竟然没有机会表现,本打算让顾氏更加怜惜自己的目的没有达成,这让他有些遗憾。
顾氏坐了一会儿,见没她什么事,便抿着嘴,朝他和于嬷嬷行了一礼,起身离开了。
顾老夫人对女儿是没有办法的,只好帮着打圆场,道:“慧娘脸皮薄,嬷嬷还请包含一二。”
于嬷嬷笑着说“没事,”心里暗道,她便是不包含,眼前杵着一位帮着撑腰的,她又能如何。
亚琴转着眼珠看淡定落座的韩远之,心里不由激起一阵浪花,没想到三爷竟然是个怜香惜玉的,人长得俊朗,又会疼人,还真是个不错的人选。
她不禁有些意动,但是很快她又冷静下来。
时下三爷瞧着不错,可本是是重文轻武的,三爷是被圣上看重,才会地位斐然,可圣上毕竟老了,一旦有个什么变故,只怕顷刻间就会打落谷底,若论以后的前程,还早已入了翰林的二爷更好些,且二爷膝下尚未有子嗣,只要自己肚子争气,说不得有一天比这顾氏还要强上几分。
亚琴垂下眼,想着韩二爷似是而非的许诺,再不去看韩远之。
于嬷嬷与顾老夫人寒暄几句,便要告辞。
韩远之本就是来帮顾氏撑腰的,如今事也成了,他也便跟着走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换人选
回到府里,于嬷嬷识趣的提出要回京都。
韩远之正忙着往顾家送财礼,听说她要走,他神情还是很淡,但因她带了长辈的信物过来,还很痛快的就交换了的份上,他也就领了她这份情,命吕四多备些节礼送到船上。
于嬷嬷回到屋里,便去里间躺着歇息去了。
待到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她便带着亚琴和鸢儿静悄悄的踏上归途。
没几天,便是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顾家也是同样如此。
一顿极为丰盛的晚饭之后,三房人俱都聚在福寿堂里守岁。
顾老夫人陪坐到戌时,便有些撑不住了。
曹嬷嬷忙扶她去里间歇着。
其他人便去了福寿堂边上的小花厅。
顾博彦端坐在正位,教考顾明旭和顾明晙功课。
顾明旭这几年一直都不敢懈怠,对于亲爹出的题目,不管是诗赋还是策论,俱都答得可圈可点。
待到顾明晙时,顾博彦便有些不太满意。
顾明旭见顾明晙露出赧色,忙帮着打圆场:“府里的先生教授的与书院不同,二弟才刚入院,还需适应些时日。”
顾博彦冷哼一声道:“府里的先生都曾在书院授过课,便是略有差异也是相差不多,二郎这赋词藻浮华,与时下推崇的质朴平实完全背道而驰。”
顾博彦毫不留情的点评,让顾明晙红了脸。
他本就喜好这种风格,前些日子又频频向崇敬许久的刘先生请教,他本以为自己平时注意些,便不会被带跑,却不想,大伯的眼光这般犀利,只一眼就看出了内里精髓。
顾博文皱了皱眉道:“之前我不是说过吗?当今喜欢脚踏实地,肯做实务的,考官们在阅卷时,会以这个为原则审阅。刘先生的诗赋看着花团锦簇,可究其内里,却是夸夸其谈,没有半点用处。这种词赋,吟风弄月倒是能博个满堂彩,若入考场,则是必定落榜的。”
顾博宁也是拧起了眉头。
大哥二哥俱是考取了一榜进士的,大哥又一直浸淫官场多年,对时局把握自不必多少,二哥更是终年研究诗赋,便是策论也做得极好,相比那位刘先生,顾博宁还是相信两位兄长的眼光。
他问顾博宁,“二郎年纪尚轻,性子还不定,不知二哥可有合适的老师引荐?”
顾博文想了片刻,道:“有倒是有,不过那人性子古怪,需得弟子随侍身侧才肯教,也不知二郎能不能吃得了那个苦。”
“能吃得,能吃得,”顾明晙忙抬起已经羞得垂到胸口的脑袋,急忙忙的道。
顾博文挑眉,道:“你先别说大话,那人住的十分偏僻,所食所用俱是自己动手,你若真愿意,就从明天起,所有的事情都不假旁人之手,待到正月过后,你若还能坚持,我便帮你说合。”
他看了眼顾明旭,道:“大郎也是一样。”
顾明旭闻言顿时大喜,急忙拱手道是。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姜氏轻轻揉了揉太阳穴,露出一丝疲态。
顾博宁便起身告辞。
顾博彦年纪大了,见这时已经过了子时,便说大家都散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街市上便热闹起来,宽敞的官道上打着色彩艳丽的花棚,摊贩们将一早准备的冠梳钗环、抹领绢花等物俱都摆了出来,只等出来游玩的人们前来购买。
林琪从睡梦中醒转,迷糊听到外面有人说话,她推开床围,坐起身。
床帐外的雪姣听到动静,急忙进来,道:“姑娘你醒了。”
林琪点头,慢悠悠的下了床,“外面怎么了?”
“是她们再说下午会有关扑过府来耍,正闹腾着串换去看呢。”
林琪倒也不意外,大户人家每逢年节,都会请关扑杂耍等过府热闹,大胤朝风气便是如此。
雪姣伺候她洗漱完,便手脚麻利的摆饭。
才刚吃到一半,就听紫霜给人请安的动静。
毡帘被人挑起,顾清菲耷拉着脑袋走了进来。
林琪咽下嘴里的鱼羹,得知她已经用过,便示意雪姣把饭撤了,而后道:“这大清早的,你这是怎么了?”
顾清菲坐在一旁的榻上,低落的道:“没事,你让我缓缓。”
林琪挑眉,让雪姣去小厨房看看,有没有蜜糕,若有就配些玫瑰水拿来。
依她的了解,要想安慰这位,没什么比这个更有效。
雪姣急忙忙走了,片刻端了一小碟枣泥山药糕和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