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宁采臣-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昂!”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一声高昂的龙吟之声响起,响彻天地间,所有人都听见了,摄人心神,着龙吟之声像是在灵魂深处响起,随后,就见一大片金光从东边伴随着朝阳升了起来,不过那金光太过璀璨,霞光熠熠,完全遮住了朝阳的光辉,大半个天空都被金光覆盖!
  “昂!”
  又是一身高昂的龙吟之声响起,这一次,所有人都看见了,那是一条金龙,太庞大了,足足数千丈,浑身都是金灿灿的,驾驭金光而来,整个叜山都被金光覆盖了,所有人都被惊住了,一条金龙,驾驭金光而来,腾飞在天际间,庞大的身躯遮天蔽日。
  “天啊,这是龙,金龙显世了……”
  一些百姓直接惊呼出来,被眼前的一幕震撼的说不出话来,龙,传说中的生物,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更是敬若神明,现在却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没有人可以平静,不过这还没有完,只听又一声高昂的龙吟,不过这一次是邺都方向,有一条金龙从邺都王城方向飞来,不过相比先前的那条金龙,这条金龙小了好几倍,只有数百丈,向这边飞来,不过这依旧很惊人,金龙现世,而且还是两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震撼人心。


第347章 分封
  金色的光芒在天地间铺开,神圣祥和,天穹、云层、大地、山川,像是都变成了金色,两条金龙在天地间腾飞,一大一小,这不是真龙,而是国运所化,那条大的金龙就是晋国的国运,国运伴随着国立而生,而那条小的金龙,则是原来两国的国运……
  这一刻,所有人都抬头看着天空中的两条金龙,翻腾盘旋,很多人都知道,这不是真龙,而是国运所化,但是这画面依旧很震撼!
  “昂!……轰隆隆……”
  最后,像是天地炸开了,伴随着一身巨响和高昂的龙吟之声,只见天空中的两条金龙合二为一,化作一条,让后从天穹之上俯冲而下,直接莫入宁采臣的体内,远远看去,就像是金龙撞到宁采臣身上消失了,融入到了宁采臣的身体中,宁采臣取代梁国,从某种程度而言,也继承了前朝的意志和国运。
  龙头、龙颈、龙身、龙尾,从头至尾,金龙庞大的身躯莫入宁采臣体内,这个速度很快,但时间也不短,因为金龙太过庞大,与此同时,一股巨大的劲风一宁采臣为中心扩散,龙袍烈烈,可以看见,从叜山祭台上的宁采臣身上,一道肉眼可见的金色光波向四周席卷。
  到最后,整个叜山的山顶直接出现一条金色的光柱,贯穿天地间,这个动静很大,久久不能平息,宁采臣沐浴在金光中,这一刻,他有一种体悟。
  “这,就是国运吗?”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金光消失,一切恢复平静,太阳已经上升了一大截,照在整个叜山上,宁采臣眼睛缓缓睁开,金龙入体,他感觉冥冥中自己身体发生了某种变化,像是身体被洗礼了一遍,虽然没有感觉到实力增长多少,但是他有种感觉,这对自己有大好处,还有一种别样的体悟,这种体悟说不清道不明,只能模糊的感应自己像是与整个晋国有了一种联系,金龙由国运所化,它作为晋国之主,国运与他有最直接的联系,帮他洗礼身体,同样的,也将他和晋国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刻,他恍惚间有一种明悟,为什么国与国之间争斗不休,宗门与皇权亦争斗不休,尤其是像他们这种实力强大的人,严格而言,到了武道神通这个境界,已经超脱凡俗,世俗权力对他们的吸引力不是太大,唯有大道之巅和长生久视才是他们的追求,不过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明白了,到了他们这个层次,争的,不是所谓的世俗权力,而是冥冥中的运!
  气运之说虚无缥缈,但是对于修炼之人而言,这东西确实存在,一命二运三风水,命是人天生下来就注定的,无论富贵平穷,出生时就决定了你的环境,但是命格却可以改,而这个过程就是争运。
  一个人的气运有限,但一国之气运汇聚一起却难以想象,君不见,当初陈彦借助残破不堪的梁国气运将张角重伤,金慕云借助高丽国的气运能与宁采臣争锋,这仅仅是御敌方面,且不说气运加身,还有诸多好处,逢凶化吉、有助于修炼等等,一个残破的梁国气运尚且如此,若是将整个神州统一,乃至整个天地,所有的气运汇聚在一起,会是什么情况。
  当然,一个人的成就也不可能全部由运到所决定,机缘、毅力、持之以恒的心,各种都不可或缺,古来逆天改命的人也不在少数。
  “金龙现世,这是大吉之兆,大吉之兆啊!”就在这时,主持祭祀仪式的钦天监却是大声喊了起来:“我晋国,当兴!”
  “兴!”“兴!”“兴!”
  叜山下,欢呼声一遍,龙、凤、麒麟等生物,向来被人们视作吉祥之兆,尤其是在这个封建迷信的世界,在普通人看来,瑞兽现身,就是大吉之兆,会给他们带来好运,别说是普通人,就是一些实力强大的修士、武者也这么认为,因为他们坚信,金龙本就是气运所化,会带来好运。
  “朕,天命所归!”宁采臣转过身,看着身后的群臣和黑压压的人群,手中的倚天剑出鞘,直指苍穹。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葛亮!”“臣在!”
  “朕封你为我晋国丞相,辅助朕处理过全政务……”
  “臣,领旨!陛下知遇之恩,亮必当结草相报……”诸葛亮珍重抱拳道,在他身后不少人则是羡慕的看着诸葛亮,一朝丞相,文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大多也仅仅是羡慕罢了,诸葛亮的身份摆在那里,通天博学士,卧龙这个名头就足以让他们受起嫉妒之心,这天下有几人称得上王佐之才,非张良萧何之流不能,不仅仅是他们的实力,还因为他们的才能。
  “萧腾!”
  “老臣在……”萧腾上前一步躬身道。
  “朕保留你太尉官职,监管朝廷军队,另赐封你为忠勇伯……”
  “谢陛下!”萧腾躬身道,眼中有一丝喜意,这确实是意外之喜,他本以为宁采臣保留他太尉之职已经顶天,毕竟太尉是三公之一,是要职,没想到宁采臣还封他爵位,虽然只是伯爵位,但是爵位的获得,比起官职还难。
  “陈宫……”“臣在!”
  “朕封你为御史大夫!”
  “谢陛下!”陈宫抱拳道,不过神色有些激动,脸色都有些红,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纪铉……”
  “臣在……”“朕封你为内史,掌管税收……”
  随后的时间,差不多就是百官分封,更随宁采臣的人加官晋爵,原本一些梁国的老臣官职则有一些呗保留了下来,也有个别升官,这些都是早早就表态靠拢宁采臣的人,当然,也有一些人被降级,乃至罢官……
  “宁山,朕封你为郎中令,掌管朕的侍从警卫……”
  “吕布,朕封你为尚武将军!”
  “赵云,朕封你为骁骑将军……”
  “扬天,朕封你为炽焰将军……”
  “高顺,朕封你为忠义将军……”
  “赵彦,朕封你为少府……”
  “……”
  “令,纪原为纪侯,官拜太师,见朕不拜……”
  “令,白素素为贵妃、聂小倩为惠妃、魅姬为惠妃、陈圆圆为柔妃、林雪莲为静妃、永乐为贤妃、甘钰莹为华妃、高兰为昭妃……”
  “封白雪为我晋国公主,封号永阳!”
  “令,朕今日设立警衣卫,王生,朕封你为锦衣卫右统领,李然,朕封你为左统领……”
  “令,左寒、何军为左右统领,统领朝廷禁军!”
  建朝立国,分封有功之臣,这是每一个王朝都必须经历的,分封下来,足足数个小时,因为纪原无心政事,宁采臣就给了他一个太师的虚职,封了个侯爷的爵位,白素素、聂小倩、魅姬等人也获得分封,不过宁采臣并没有立后,白雪封永阳公主。甘钰莹和高兰两女则是惊得捂住嘴巴,应为宁采臣封她们为妃,两人一点准备都没有,心里又惊又喜,到最后眼睛都红了,不过相对于整个祭天仪式二氧,两女的反应显得微不足道!
  随着仪式的进行。在场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宁采臣的分封的官职大都以追随他的人为主,比如像吕布、赵云、扬天、高顺、杨凤、左校、张白骑等武将都封卫将军,一些实力差一点比如慕白等人也都封微校尉,其中宁山、纪铉两人人更是位列九卿;陈宫、萧腾、诸葛亮更是位列三公!
  数来数去,这些高官要职大多都是原本追随宁采臣的人当人,至于原先梁朝的老臣,大多都是身居原职,不过他们也都清楚,陈宫这些人一早就跟随宁采臣,身为从龙之臣,自然在宁采臣心里比他们这些人中一些,而且他们这些原本的梁国老臣也并不是全部身居原职,比如赵彦,就被封为少府,位列九卿,这是当初在御书房门前挤兑朱洪喜的那个人,这让很多人羡慕,当初自己怎么就没有好好在宁采臣面前表现。
  “令,今日起,我晋国设内阁,负责决策国家大事,第一任内阁成员设八人,除朕之外,其他七人由诸葛亮、陈宫、萧腾、纪原、吕布、赵云、纪铉担任……”
  直到下午时分,整个仪式才结束,也标志着晋国成立,梁国彻底成为历史……


第348章 大刀阔斧(一)
  晋国新立,昭告天下,梁国改梁为晋,消息如同风一般的传出去,不仅仅是晋国,一些原本身在晋国的探子也将消息第一时间传了出去,信鸟飞出,传向神州的各个角落,可以预料,用不了多久,宁采臣登基的消息就将传遍神州。
  新国建立,本应是普天同庆的日子,但是宁采臣却连回家陪老婆的时间都没有,就急急忙忙的召集诸葛亮、萧腾、陈宫、纪原、纪铉、赵云、吕布等七个第一届内阁成员,没办法,事情太急了,王朝新立,确实可喜,但事情也不少,尤其是现在的晋国,整个国家就像是一台大机器,要想正常的运转,就要疏通内部的每一条电路,但很明显,现在的梁国不仅仅是电路出了叉子,各种零件也缺的严重——
  缺人,这是摆在宁采臣等人面前最直接的问题,先不说地方官的问题,就说朝廷,当初普渡慈航祸乱朝纲,死掉的朝廷重臣没有一百也有几十,现在很多官职空缺,急需要人补上来,而且地方官的问题,除了东岩郡经过一年的治理好了起来,其他三郡都是一团乱,官员腐败贪污、草菅人命什么的,这都不是事,这样算下来,补填管制空缺,整治地方官就是一项大工程,这是摆在眼前,也是必须要治理的。
  水至清则无鱼,有人就会有私心,有私心就会有贪欲,贪污受贿这东西永远不可能杜绝,总会有些小偷小摸,但是这种危害到国家社稷的,绝对要彻底清除。
  军队方面倒是可以稍微缓一缓,宁采臣心里打算将晋国的军队整理一遍,不过这个问题可以慢慢进行,不急于一时,数来数去整治民生才是现在最主要的。
  “人员空缺,那就选人,我就不信我偌大的晋国还找不到有才能的人。”王宫,御书房,宁采臣一身龙袍,大手拍在桌子上道。
  “陛下当初在东岩郡推行的科举制可行……”陈宫开口道:“我们可以效仿当初在东岩郡的方法,在我晋国推行科举制,唯才是举!”
  旁边的纪铉、纪原、诸葛亮都是有些赞同的点了点头,现在晋国情况就是急缺人才,推行科举,全国选拔政治人才,无疑是最好的方法,而且有东岩郡的成功在前面,至少他们心里也有底。
  “这样做恐怕会有些人跳出来反对。”
  这时候,萧腾皱眉插口道,他说的那些反对的人自然是那些名门望族,以往为官是举孝廉的形势,名额也全都把持在那些名门望族手里,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些名门望族长此兴旺,而平民百姓却永无出头之日,东岩郡推行科举制无人反对,那是因为当初黄巾之乱,整个东岩郡的名门望族不是逃走了,就是被黄巾军灭门,推行科举制自然水到渠成,但是现在要在整个晋国推行,唯才是举,这无疑触动那些名门望族的利益。
  “谁敢跳出来我就剁了他。”
  宁采臣态度很强硬,这些名门望族,他马上就要动刀,乖乖配合最好,若敢跳出来,他绝对不介意来一次清洗。
  “我晋国确实需要一次大清洗,树我国风!”
  诸葛亮手持羽扇,平静的开口道,旁白你的陈宫、纪原、纪铉、赵云、吕布等人没有说话,不过却都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他们大多都是孤家寡人,与名门望族扯不上半点关系,宁采臣对这些名门望族动刀也不会牵扯到他们的利益,而且在他们心里,现在晋国初立,正值励精图治之时,这些人要是出来捣乱,那就是早死。
  萧腾识趣的不说话了,他很清楚宁采臣的性格,心里估计宁采臣是早就对那些名门望族动了心思,心里微叹宁采臣的魄力,不过也没有说什么,他萧家虽然也算是望族,但却和那些几代传承的名门望族有差别,最主要的是,他萧腾无后,一生只有一个女儿萧媚,差不多就是孤家寡人,对于所谓的世俗利益也看得淡,自然不会怎么在意。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吧,文武科举同时进行,不过侧重点放在文官选拔上面……”
  “孔明,公台,这件事情你们两个负责,务必做好,还有那些地官员,一些害群之马全部提出掉,该杀的杀,该撤的撤,绝不姑息,我晋国新立,真是整治的时候,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给我胡作非同,统统给我灭了,一群庸人也全都撤掉。”
  宁采臣开口道,语气平淡,却是带着不容置疑。
  “另外,土地政策改革,按照东岩郡的新土地政策,没收所有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每家每户,那些地主世家手里的土地国家可以用一定价格的钱收购,算是对他们的补偿……”宁采臣又道,看向纪铉:“师兄,这件事情那个你负责,务求落实到我晋国的每一个地方,赵云,吕布,你们两个从旁辅助,若有抗旨者,我给你们先斩后奏的权利。”
  “诺!”
  纪铉、赵云、吕布三人抱拳,旁边的萧腾则是眼皮猛跳,他有预感,这次可能晋国真的要引来一次大清洗了。
  政治治国、经济富国、文化兴国、军事强国!
  这是宁采臣的理念,军事强国,这个可以慢慢来,现在的晋国虽然算不上第一强国,但是有他坐镇,再加上诸葛亮、纪原、燕赤霞三人,还有吕布、赵云两个比肩武道神通的人,就算是面对楚、汉两国,他也无惧,文化兴国则是一个长远计划,文化教育是建立在人民吃饱穿暖的前提下,所以当务之急是就是治国、富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这个一农业劳动为主的社会,无疑是富国发展带动经济的最好手段,充分调动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当然,这还有个前提,要有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所以,肃清政治,发展农业带动经济,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宁采臣将自己想法一一说出来,有何诸葛亮等人商量,去掉瑕疵,补上不足,足足到深夜几人才各自散去……
  翌日,早朝,百官朝拜!
  “陛下驾到!”太监尖锐的身影响起,宁采臣一身龙袍走出来,坐在龙椅上。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和殿上,群臣躬拜……”
  “平生……”“谢陛下!”
  “我晋国新立,当励精图治,改善民生,强国富民!”
  龙椅上,宁采臣一身龙袍,仪态威严,缓缓开口道,下面没有人说话,都知道重头戏要来了,新官上任还三把火,更何况王朝新立,而且很多人都收到风声,昨晚宁采臣。诸葛亮、纪原等人一直商谈道深夜。
  “第一,推行科举制,文武并行,不问出身,不问贫贱,唯才是举,凡自认有能力者,皆可参加,只要通过科举,就可为官。”
  “第二,推行土地改革,没收土地,朝廷会以一定的价格收购,按人均分配给每家每户!”
  “第三……”
  整个早朝,从开朝到散朝,都是宁采臣的一言谈,没有人出声,但是没有人可以平静,除了昨晚已经知道这些的诸葛亮等人。
  很快,一张张告示贴满邺都的大街小巷,推行科举制、推行新土地改革,还有一些新颁布修正的法律,锦衣卫出手,将金国新半颁布的律法一条条,一列列公示出来,不仅仅是邺都,邺都只不过是最早的,这个消息还在以飞快的速度向晋国的其他地方扩散。
  一时间,晋国再次震动,很多人都知道宁采臣登基后会有大动作,但是却没想到动作这么大,简直就是大刀阔斧,尤其是科举制和新土地政策两条,不亚于投进火山口的炸弹,科举制不用说,简直就是寒门士子的福音,虽然当初东岩郡也推行了,但是因为相隔太远,很多人只能望洋兴叹,但是现在宁采臣全国推行,对他们而言,就是打开了一条直上青云的大门;新土地改革亦是如此,对百姓而言,拥有土地,当家作主,成为土地主人简直就是他们做梦都不曾想到的,更不要说新颁布的税收政策,两成税收,相比他们先前动不动就是七八层税收乃至更苛刻,简直就是天与地的区别……
  这是一道飓风,从邺都开始,席卷整个晋国,诸葛亮、陈宫、纪铉等人的动作也很快,第一时间就行动了起来,以邺都为起点开始。


第349章 大刀阔斧(二)
  “哈哈,我等出头之日到了,科举,将是我出头的第一步,从此平步直上青云路……”
  “天下风云出我辈,神州盛世,岂可少我王庆之!”
  “不问出身,不问贫贱,唯才是举,哈哈,晋王贤明,论才华,我寒门士子又何曾落后于人……”
  “科举,如此盛况,我薛平岂可错过!”
  “十年寒窗无人问,哈哈,我终于等到这一天……”
  “我等寒门士子出头之日到了!”
  这一刻,无数寒门士子仰天长啸,他们等这一天太久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他们又何止十年,长此以往,恐怕是一生都无人问津,这是当今时代选拔人才制度的弊端,名额都掌握在那些名门望族手里,他们这些寒门士子大多也就是蹉跎一生,做个穷书生,空有满腔抱负,哪怕满腹经纶也难有施展的机会。
  不过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宁采臣推行科举制,整个晋国的寒门士子无一不沸腾,诸葛亮、陈宫的动作也很快,晋国四郡,每个郡设十个考点,分别设在主要的城池,各地寒门士子闻言纷纷前往距离自己最近的地方,赶考一词随风而起。
  与此同时,新土地政策也在纪铉的手中轰轰烈烈的实行起来,以邺都为中心,向晋国其他三军蔓延,百姓为之欢腾,对宁采臣无一不是感恩戴德,在寒门士子和老百姓心中,宁采臣如同再生父母,不过这个时候,三郡中的名门望族却坐不住了。
  科举制的推行对他们就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往朝廷选拔人才是举孝廉,由当地官府推荐,实际上的名额也就掌握在他们这些名门望族手里,现在科举制推行,无一是要让他们与这些寒门士子同台竞争,这不仅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而且在他们看来,与寒门士子同台,更是拉低了他们的身份,是一种侮辱。
  如果仅仅是这一点也就罢,宁采臣的威势摆在那里,这点不满他们也只能忍,但是没收土地,在他们看来却是直接要了他们的命根子,在这个农业为主的设为,在人们的观念里,无论是百姓还是大族,土地就是金钱,就是命根子,宁采臣没收土地简直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和命根子。
  这个时候,很多人坐不住了,不过他们清楚,凭借一家不可能改变什么,而且不能硬拼,宁采臣的实力摆在那里,谁碰谁死,唯有联合起来,将各大世家的力量集合在一起,给宁采臣施压……
  ……
  “幼平来了,坐吧!”
  王宫,御花园,宁采臣一身白衣坐在亭子中,闲适的时候,他更喜欢穿得随便一点,本性使然,或许本身就是个洒脱的性子。
  “谢陛下……”
  王生一身黑色官服,向宁采臣行了一礼坐在旁边。
  “有什么消息要汇报吗?”宁采臣饮了一口清茶,看向王生:“那些世家望族坐不住了?”
  “陛下英明。”王生拱手道:“锦衣卫暗组传来消息,十日后,三川郡白云城会有一个聚会,三川郡第一世家陆家牵头,联合三川郡张家、林家等十几个家族发起,邀请了波阳郡、天府郡等晋国在内九十八家县望以上的家族参加,根据暗组的消息,已经有六十多家同意……”
  “还真是坐不住啊?”宁采臣嘴角一扬,露出一丝笑容,当初他推行科举制和颁布新土地法就预料到过,总会跳出一些人来,对于这些世家望族的什么德行,他太了解了,唯利是图,同样了,为了利也可以不要命。
  “要不要锦衣卫把这些人全部抓起来!”
  王生开口问道。
  “不用你们动手,这件事情让吕布去做吧,这些名门世家虽然喜欢跳,但是联合起来,势力也不容小窥,让吕布去做,稳妥一点,要么不动,动则必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