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侯-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珏无可无不可,刘彻登基之后几次招纳贤才,长安城中颇有些人才济济地样子,他们触类旁通之下定会想出办法,这件事之后便用不着他操心了。
果然,刘彻之后又召见了一些朝臣,这些人曾经外放作为边吏地有不少,刘彻想了想,索性令一下人悉心钻研此事,他为君几年来第一次涉及数十万人的大战,万万不能马虎。
陈珏自知他赶不上许多人集合在一处地智慧,便也不去想法子,只在一边想象着挑差错,但不过两日,陈珏便放弃了跟老姜们比拼,他再厉害,亦不可能将当地的天气、大水源等说得头头是道。
备战之余,还有一队人马被刘彻派出去施障眼法,假意说刘彻迫不得已同意和亲。因为大汉每次派宗室女和亲,都要奉送大笔陪嫁地缘故,讨价还价等诸事加起来,几个月并不算久。
这日恰逢郭远赶车,他和李英二人跟随陈珏多年,又跟市井间颇有些来往,消息灵通远胜他人。郭远本是闲不住的人,在车辕上说道:“公子,真不知天子是怎么想的,竟然会把司马相如也派出去,就那那点不及公子十一的本事,能拿的出手吗?”
陈珏闭眼在车中假寐,听得郭远的话也不由一笑,道:“司马相如虽有不少缺点,但比起不少世家子弟,也是一个人尖子,陛下怎么就不能用他?怎么会不及我十一?”
郭远嘿嘿一笑,他瞧不上司马相如,就只坚信陈珏最好。
陈珏笑笑换了个姿势,索性继续假寐。司马相如算计他几遭,陈珏已一一加倍奉还,早都两不相欠。几次交往他也看穿了司马相如其人,聪明才智尽是有的,但他太过惜身,绝不是会有怨就会不惜一切猛劲报复的人。
马车徐徐前行,春天越来越近了。
刘彻初掌兵权,冰天雪地开化了,陈珏便陪他在门楼上小小地阅兵一次,刘彻兴致上来,当场慨然做歌,陈珏理所当然地熟读了,只觉文字阅来颇有文采。隔两日陈珏才听说,乐府第二日便加工好了唱出来,得了刘彻一笔不小的赏。
正当所有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时,二月初,去年派去治河的人遣人快马传信回长安,一处河口坚冰处处,范围大而广,堤坝却已失修。春天开化之时再佐上春夏的多雨,眼下已有了迹象,那几十年前的脆弱堤坝万一撑不住,便是一场能淹没良田万亩的涝灾。
刘彻闻讯大惊,第一个念头便是会不会涉及马邑的计划,待听闻马邑位于河流上流,虽有影响却不会太大的消息时,刘彻的脸便不由地微微发青。
陈珏见状也不由地长叹一声,就算不影响调兵遣将,朝中也不得不在马邑之围以外,另外考虑黎民百姓的生死存亡安危。
水灾不是旱灾,哪怕挖草根,百姓多少还能有些法子活着,大水过后,百姓们无地,甚至没有一瓦遮阳,再加上任哪里也找不见食物,出现疫病太过寻常。更有甚者,数年前大河决堤,易子而食,绝不只是书上几行没有意义的文字,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陈珏看刘彻在那神色阴晴不定,心中开始盘算起各地粮仓的事来。马邑之围不能轻停,但百姓受灾也不能不管。
这事,不大好办。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320 但相商
更新时间:2009…9…16 13:36:19 本章字数:3588
刘彻看了看下面送上来的一些文献。不觉有些头痛。他自幼好武。对河工之事了解得不多。历年来他虽然对大河水患有些重视。但因为一年之中总有上报水患的郡县。倒也没有把涝灾当一回事。
只是这次的情形有些特殊。就已知的状况来看。大河干流自数年前决堤改道以来。还可以稳定一阵子。这回的隐患。倒是在几处平日不显眼的大河下游的支流交汇处。平原近海而地势不高。河流中泥沙有不少。保不齐会闹出什么大事来。
刘彻在那里默默思索。陈珏也悄然在心中做起了打算。平原郡距离雁门郡颇有一段距离。从眼下大汉的家底来看不是不能兼顾……
陈珏正想得出神。刘彻忽地问起安德等几县的粮仓之事。
安德本因黄河在秦时的旧称“德水”得名。乃是平原郡要地。陈珏早已用心查过。当下顺顺当当地一一答了。他见刘彻面上的满意之色。不由庆幸起自己的记忆力来。
刘彻点了点头。目光扔着御案上的一处。好似有些失神的样子。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道:“事情还得继续办。这河务的事朕和你都不怎么懂。朝会再议罢。”
说话间。刘彻从御案后头走出来。脚步停在陈珏身侧。同陈珏聊起一些宫里宫外的闲话来。陈珏知道他独自当政以来压力也不小。便也不说什么劝谏勤政的话。只拣些轻松的事说了说。
两人相谈正欢。不多时杨得意秉奏司马谈觐见。陈珏便道:“陛下。臣今日本是奉大农之命入宫奏事。正应先行告退回去做事。”
刘彻微微颔首。陈珏施了一礼便不疾不徐地退了出去。临出门前听得刘彻对杨得意道:“即日起。宫中的用度酌减……”
挥挥手示意杨得意告退。刘彻等着司马谈入内的工夫。又不由地陷入了一片沉思。又一会儿。刘彻自语道:“朕等了这么久。眼看就能一雪白登之耻。万万不能有任何差池。”
二月的天比腊月时暖和了不少。但眠雪的千山开始重碧时。连场的春雨还是带着丝丝春寒。这两日乌云齐聚长安上空。本已山雨欲来。陈珏地车驾行到堂邑侯府下车时。就碰巧迎来了一阵急坠的雨水。
待陈珏在下人的服侍下整理好形容。堂中几辈人已大都到齐了。不只陈午和刘嫖在座。陈柔、陈须、陈尚几家子都在。就连下一辈中久不在长安的陈和隆虑夫妇也赫然在座。
陈珏走进堂中。给父母兄长见了礼之后。才坐稳当便对陈道:“这次你们因太皇太后地大葬入长安。才待了不到两个月便走吗?”
陈和隆虑相视一笑。随后道:“你在长安久了。不知那边的好山好水。我们夫妻俩在外面自在惯了。也不怎么愿回长安。”
刘嫖皱着眉头。道:“你们在外倒是悠闲自在了。可不知在父母身边尽孝的道理?每次我们府中团聚。都单单少了你们。”顿了顿。刘嫖和声对刘苹道:“这长安城里。除去我们一家人。你和两个姊姊都是天子的骨肉至亲。闲来就多回长安走走。”
陈笑笑。却仍不说留下。只是道:“阿母身边还有兄长和珏弟。平阳和南宫两位长公主也在长安。哪就少了我们两人。”说这话。陈眼一转。道:“珏弟才从外面回家。想来乏得很了。怎么还不开席?”
刘嫖定定地看了陈一会儿。也不再强求。随后把注意力放在进门不久的陈珏身上。刘嫖蹙眉道:“这是怎地了。头发还湿着呢?”陈珏还未来得及答话。刘嫖便已开始责备下人服侍不得力。又命展眉拿了几样小巧的取暖之物。
陈珏连忙应对着刘嫖的关心。还抽空白了陈一眼。摆脱了刘嫖唠叨地陈嘿嘿一笑。笑吟吟地对着陈珏眨眨眼。自去与隆虑公主说话。芷晴却只移步上前。看着陈珏抿嘴微笑。
热热闹闹地团聚之后。天色渐暗。一家子女眷陪着刘嫖到内宅聊天。顺便对几个小娃娃评头论足一番。陈午则带着儿子女婿往内书房走。
父子几人在内书房坐定。陈珏身为老幺敬陪末座。陈午了一口热茶。却最先对陈珏问道:“就你看来。天子到底怎么想的?”
陈珏抬了头。正好对上父兄几个道一致朝他望来的视线。陈珏回忆着刘彻地神色。道:“就我看来。陛下心中八成也有些迟疑。按说围堵马邑之事本就是行险。再加上平原形势堪忧。这时又非匈奴人主动开战。暂停计划是比较合理地选择。”
陈午点了点头。陈珏所说不错。他手下有两丞之一便不大安分。想着上书劝天子真正答允派人和亲。这样便能一切平安。
思及刘彻这两日的表现。陈珏心中更加有数。接着道:“只是陛下从小立志。这些年的执念岂会因为风险消退?失信于朝臣重开和亲。在陛下看来更会是奇耻大辱。绝不会答应。”
稍稍顿了顿。陈珏断然道:“依天子的性格。就算明知会有些伤亡损失。消灭匈奴之患只此一次的天赐良机就在眼前。他也绝不会屈从。”
陈午略略颔首。道:“当今陛下和先皇终究不同。”
陈须插口道:“我倒喜欢这样的天子。这么些年过去。大汉是该硬气些了。只要我们这一代把事情做了。不就省得娇娇的宝贝阿睿将来再操心吗?”
陈珏和众人一起望向陈须。陈须笑道:“依我看。阿父、阿兄和子瑜就只管跟着天子走。”
给襁褓中的刘睿挣一个大好的江山。很好的打算。陈珏想了想。道:“其实近几年各地收成不错。粮仓充盈。就算有一场水患。若是处理得当也不会出什么大差错。”
东方鸿道:“子瑜说得不错。相比之下。一旦放弃这次机会。今年和亲之后不知又要忍上几年。”说着。东方鸿看了看陈珏道:“以今上心智。一时犹豫或者可能。但绝不会为真正顾及什么水患和百姓安危。”
陈珏听着微微颔首。刘彻绝对是一个能狠则狠地人。更别说这次还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全力备战是为了让大汉百姓安康这个更大的利益。
书房中一家人又商量了几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众人都倾向于全力支持刘彻。东方鸿淡淡一笑。道:“想来长安城里也传开了。周阳侯田一直不大赞成此事。”
陈珏道:“这个我知道。田在河岸边有大批肥沃良田。一旦大量难民涌入。他的损失就大了。”稍稍停了停。陈珏轻笑道:“除非。他胆大到收编难民为己有。”
几人又说了一阵子。外面的雨也渐渐地小了。书房中一静下来。连外间水滴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楚。
陈午四望一周。想起方才几子和女婿都各有见解。他不由老怀大慰地道:“想我陈氏自大汉立国以来。起起落落至今。现在也算是声名赫赫。眼看着你们个个都比别人家地儿子成才。我也没有什么不放心地了。”
见陈午说着话便不自觉地轻抚腿部。陈珏担心地道:“阿父。不如我去请一位……”
“不用了。”陈午笑呵呵地打断他。道:“都是老毛病了。不碍事。”
几子关切的神情落在眼中。陈午老小老小。索性伸了伸腿。特意对众人展示一切无碍。陈珏几人均不由地笑起来。
笑声中。陈午看着陈道:“家中地情形你们都清楚。儿不必挂记长安的事。只管和隆虑公主隐在外地。这边怎么样都与你们无干。”
陈肃容道:“儿子记得。”顿了顿。陈道:“这次我回去。陈举、陈弘几个不是也要跟着吗?久不见这些小孩子。我可希望他们多留几个
陈尚笑道:“你若是不嫌他们调皮捣蛋。只管多收留几日。”
说笑阵阵。待到夜色降临。众人才各自带着倦意回房歇了。陈珏和东方鸿一路。才过了一道回廊。东方鸿目光炯炯地道:“子瑜。你好像有未尽之言陈珏微微苦笑。道:“实在瞒不过你这双眼睛。”
东方鸿一笑。陈珏轻轻舒了一口气。紧了紧衣衫隔绝春夜雨后的凉气。道:“我只是觉得有件事看着蹊跷。只是怎么个不对劲法。还得稍后验证。到时候自会与你们说。”
东方鸿点点头。随后道:“记得你我初见面时。已是好几年前的事。当时你忧心的是天子和太皇太后的矛盾。这几年你做了不少努力。虽然也有走过些岔路……”
陈珏轻咳一声。承认道:“仔细想来。我确实有些事做得还欠缺火候。”
东方鸿面上笑意一闪。道:“但大体情势上还是好的。若非皇后和太子的缘故。几家外戚必定是田一门独大。纵观朝中公顷百官。要害的位置上多有天子亲自提拔的人。你们却不曾安插几个。最重要的是。此次一旦马邑功成。必有一批身负军功的人脱颖而出。入朝便是高官显宦。这。便是一股与陈家无干的新势力。”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321 家国事
更新时间:2009…9…16 13:36:22 本章字数:3763
月华如练。东方鸿的语速慢了下来。看着陈珏道:“这些立下军功的人。便是天子嫡系人马。”
陈珏想了想。笑道:“有一件事我还未跟你说。若非诸事都挤在这一年。陛下本来有意考试选官。只看才学。祖上、出身、家财一概不论。”
东方鸿皱了皱眉。过了一会儿轻啊了一声。道:“太学学子有福了。这些人只感激天子恩德。最多再带上主持考试之人。数年后也会渐渐势大。”
刘彻身上缺什么都不缺魄力。一旦天下安泰后当真渐渐推行科举。虽说选拔出来的官吏难免依附于各个大族。但总体上说仍是刘彻的纯臣。
个中利弊一时说不清楚。但陈珏听了东方鸿一番话已经点了点头。颇受鼓舞。道:“窦家当年也是被人推上的那个位置。这才尾大不掉。陈家没有权倾朝野的条件。只要我们凡事谨慎。天子想来也不至于太过猜忌。”
东方鸿哈哈一笑。末了叹沉道:“只可惜太子殿下降世太早。若是待陛下三十之后他才出生。凭着家中和天子多年来的情分。便可高枕无忧了。”
陈珏听了也一时语塞。这也正是他所担心的事。就算真有先进些的制度。但想想刘睿三十岁壮年时。刘彻才是不到五十的年纪。介时万一再多几个聪慧的年轻皇子。那就更热闹了。
“几十年后的事情。现在说来太早了。”陈珏缓缓说道。比起现在进行着的事。考虑太子的问题的确是早了点。
东方鸿笑笑。道:“这就是个活结。端看娘娘、你和将来的太子怎么解。”
陈珏微微颔首。心中涌出了不少思绪。两人又走了两步。借着星月的微光。陈珏扫了一眼地面。迈出去的脚忽地一滞。
东方鸿问道:“怎么了?”
陈珏指了指地面上地一大洼积水。苦笑道:“你我可是选错路了。”
刘彻大权在握。又有窦婴、陈午等数位臣子支持。他既决心一切按照计划中行事。其他的百官也说不出什么。
陈珏知道自己兵事上比不得上过战场的老油条。便安心安排调粮之事。待到事情已经基本安排妥当。出征之人越来越繁忙的时候。陈珏身上反而轻松了不少。
这日朝会上。陈珏父子三人迎面碰见田。田近日虽然得意。连窦婴也不怎么放在心上。但在陈珏等人面前却不敢造次。只笑呵呵地打了招呼。远没有一年前这时候显得亲密。
陈珏心中也不在意。面上仍旧有着笑意。只是任谁都能看出两伙人之间地疏离。因田素日里盛气凌人惯了。刘嫖早年虽说有跋扈的名声。但远在几年前就从长安人的口口相传中消逝。再加上田一度依附陈家。此消彼长之下。旁人见了虽面上不显。实际上大都倾向于陈珏父子。
只是陈家在这上面显得有些软。一来二去。不少人都投在了看上去更能替人出头的田门下。
陈午和田一边叙话一边走。陈珏笑笑。稍稍加快了脚步。待他行进前殿碰见窦婴。真真切切地行了一个子侄礼。
最近窦婴的眼疾给他带来不少麻烦。陈珏关心了几句。却碍于彼此身份也不好再深问。倒是窦婴微微一笑。道:“老夫年纪大了。当然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人。”
陈珏笑笑。两下默然无语。过了片刻。窦婴开口道:“老夫记得你当年与灌夫之子灌亮颇为熟识。可是?”
陈珏迟疑了一下。道:“羽林营时曾相交几年。”
窦婴唔了一声。陈珏心里却微微纳闷。比起陈珏与韩嫣的十余年相识。甚至他和李家三兄弟的诸多往来。他与灌亮地交情虽不错但也不算特别深。窦婴忽然问起这事又是何打算。
不过片刻的工夫。窦婴便给出了答案。道:“老夫听说了一点风声。周阳侯欲使其弟田胜揽下太仆之职。若是朝上有了迹象。还望你父子能相助灌夫一臂之力。陈珏一边听一边点头。俗话说三公九卿。九卿中只有六个真正有价值。刘彻近年时不时下诏放苑马。太仆也是一个有点儿油水的位置。只不知灌夫惹着田哪里了。
几不可查地迟疑了一下。窦婴道:“老夫以为周阳侯之弟虽贵。不大适合太仆。”
陈珏听了几乎忍不住一笑。窦婴不习惯说人坏话。讲得是委婉了些。但陈珏可深知田胜其人。他早年就仗着王地势力。跟陈珏在商事上争利。才华也不及其兄田。
陈珏隐晦地答应了。窦婴看样子放了心。稍稍往立柱方向靠了靠。陈珏目光一扫。忽见窦婴左手不住地轻抖。
这是中风还是脑溢血地先兆来着。陈珏脑中小小地轰鸣了一声。窦婴年纪不小又操劳多年。这回落寞时可真露凶兆了。
陈珏收回视线。温声道:“丞相。近来朝中事忙。您是国之砥柱。还请注意些身体。”
窦婴笑着点点头。又提及灌夫和另几人的几件事。这灌夫本质上就如莽夫一般。并不适合在朝中度日。
听出窦婴话中隐有托付之意。陈珏脑海里那只微颤的手一扫而过。仍是理智地婉言谢绝了。他若真答应了窦婴。那不是在接收窦家留下的势力吗。
窦婴微愕之后苦笑道:“老夫疏忽了。陈珏和窦婴说了一会儿话。刘彻也穿了一身青色朝服端坐于上。殿中众人马上安静下来。今日议事仍然围绕着即将到来的大战。
大汉才智之士日日出入未央宫。陈午没有运筹帷幄的才干。他与陈珏先前商量过。只拣些彼此商量过的稳妥的话说。以免出错。
陈午道:“陛下。臣以为国中准备仍不可放松。南方诸越近来不时有些动静。还须留有余地。各地入夏或有灾情。此事也不可不计。个中诸事还须加强。”
不老实的诸越也是六合的心结之一。刘彻神色温和地点点头。目光朝陈珏所立地方向扫了一眼。眼中笑意连闪。
韩安国想了想。道:“陛下可暗令会稽之兵准备。一旦有变即可立时反应。”
刘彻欣然从之。稍后朝会上又议了不少事。直至近午时分才下了朝。
陈珏和陈午走在一处。将窦婴地几事同他说了。陈午叹道:“当年窦大将军何等英雄。今时今日也老了。”
陈珏笑道:“阿父也得保重身体。我看阿母身子骨可比你好多了。”
陈午听了哈哈大笑。道:“你阿母就是看着行。我这些年虽说忙了些。弓马也没有怎么拉下。怎么着也比她强多了。”
陈珏兴致一起。认真地上下打量着陈午。最终判定陈午是为面子自欺欺人。刘嫖虽上了年纪。只看背影仍旧曼妙。陈午那早就横向发展的样子可不及刘嫖。
窦婴所担忧的事情没有发生。灌夫的把柄虽然不少。但毕竟是临战之时不好轻动。田最近显然也没有兴趣谋划什么太仆之职。
田虽然心眼小了些。做人张扬了些。却也不是什么智慧都没有地人。自从得知他过去地门客京兆尹下狱。他便放在了心上。趁着长安上下无人有暇顾忌一个小小贪墨犯时。田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摆平此事。
转眼二月将过。陈珏在长安越发闲了。只是一次次地确认着他职责内地诸事。闲暇之余。陈珏也开始一遍一遍推想马邑可能取得的战况。
自古以来。伏击之战太难成功。白起那样地人不可能时时都有。虽说有些人幻想着一战制胜。但刘彻和陈珏等人都大致看得清。即使骑军训练已有成效。这也不会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事业。
然而他们都知道一点。军臣单于之下。伊稚邪和于单等人都因单于之位的未来归属不和。只要这一战能让军臣埋骨马邑。匈奴内乱必不可免。之后地数年之中大汉就能占据优势。介时进退自如。以大汉多年休养生息积累的国力。大功告成指日可待。
一个完美的初战。或是耗资惊人地宣战号角。只是这场大战。必定会有一部分要看天命、看运气。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胜。就算成了还有截击、追击地后续。太多不可预测的东西。陈珏每每思及刘彻对马邑之计的看重。便不由地摇了摇头。
“小舅舅。”几声笑语把陈珏从思绪中唤醒。陈琪最调皮。想要从后面抱住陈珏。可惜事与愿违。她的手指险些戳进陈珏的眼睛。把陈珏吓了一跳。
陈珏见是几个就要随陈回隆虑的小孩子。纵有火气也只得咽回肚子里。温声问道:“都备好了吗?”
陈弘近日稳重了不少。听得陈珏问话。他朗声答道:“都好了。我们知道您近来事忙。不方便送我们。今日来便是跟您告别的。”
陈珏一笑。又板起脸道:“你们几个都记住。做客是做客。可不能不务正业。待你们回来了。我请你们的父亲和我一起考校你们学问。”
陈弘轻咳一声。恭谨地道:“记得了。”
他话音方落。几个小孩子便嘻笑成一团。少年无忧无虑。出行在即。却是没有几个被陈珏的话吓住。芷晴看着他们也不生气。反而命下人备好清茶、小点。待他们累了好用。
陈珏见了。只得笑笑不语。窗外阳光明媚。就在这温温暖暖的时节。数十万儿郎踏上征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