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侯-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须面色如常,陈珏却有些哭笑不得起来,结合周谦方才偷偷告诉他的话,今日这阵势明摆着说明一个事实:因为他的生活***稍显狭窄的缘故,陈须以为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出了大问题,又顾及他地自尊心,这才想方设法地试图不着痕迹地给他介绍一些朋友。
这真的只是一个误会啊。陈珏嘴角弯起一个无奈的弧度。与精力旺盛最爱呼朋唤友的陈须比起来,他地观点是能歇着绝不做事。他仔细想了想。小时候陈须的朋友***不会乐意天天照看小孩子,大些陈珏侍读的时候日日累得要死,每次有假他又多少有事情要忙,就是应酬也多是与太子宫的一群属官,这才使得陈须这番误解罢。
周谦的宾客越来越多,大堂中各个角落聚集着许多临时的小团体,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这时早到一步的韩嫣来到他身边,低声道:“怎么样,还习惯吗?”
陈珏笑了一声,耸了耸肩道:“我无所谓,倒是你,阳陵地那位肯放你出来?”
韩嫣轻叹一声,道:“栗原死后,那位娘娘倒是渐渐地心平气和了,每日里常去金俗那边探病,只是金俗母女似乎都不怎么乐意,有一次金俗地儿子还让她吃了一次闭门羹,也许娘娘也觉得日日让我一个外臣看这些不好,是以常常打发我进城。”
陈珏拍了拍韩嫣的肩膀,转而问起他那刚刚学会走路没多久地弟弟韩说,韩嫣原本略显无奈的面上顿时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拉着陈珏绘声绘色地说起韩说的种种趣事来。
不多时,周谦的客人似乎到得差不多了,堂中约莫坐了二十来人,陈珏看着其中几个隐约觉得有些眼熟,正在回忆的工夫,周谦几步走到他的座位边拉他起身,之后又大声道:“你们可知这位少年公子是谁吗?”
堂上众人齐说不知,周谦哈哈一笑,又道:“枉你们去年一个一个念着凭君莫话封侯事苦练骑射,每日里用着白纸与城中的闺秀们书信往来,今日竟然正主当面都不识了吗?”
众人小小骚动了一会,随后陈珏在门口时见过的那文士看见陈珏身边的陈须神色一动,扬声道:“这位可是堂邑侯府陈四公子,陈子瑜吗?”
陈珏心知,对于这些年轻气盛的世家子弟来说,他在窦太后刘彻面前的谦谦君子之风可没有什么用处,反而惹人讥笑,他于是朗声回道:“正是陈珏。”
陈珏此言一出,周谦的这些客人就各自打起了小算盘,身份地位高些的寻思着为了家族利益该怎么搭上长公主之子、皇后之弟的这条线,地位低些本来是等着巴结周谦的人更是眼睛一亮,果断地转移了目标。
然而这些人毕竟是在少数,周谦的这些朋友之中还是性情爽朗的占了多数,窦婴之子窦叔达就哈哈一笑,道:“这般人品这般风度,我说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原来是去年太子大婚之时献纸宣室殿的陈子瑜。”
陈珏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他其实并不愿意人们提及他的时候最先想起地总是造纸,每一次这种称赞总会让他有种窘迫的感觉。只是窦叔达笑得这般友善,他也只好笑道:“不敢。”
陈须爱弟心切。却没想给陈珏“下猛药”,当下站在周谦身边道:“这一个一个地,子瑜地好处还用你们说?”
有个看起来与陈须相熟的人嘻嘻哈哈地道:“我们可是久仰陈子瑜大名。你陈须这张脸看了二十年。还不准我们与长安陈郎亲近亲近?”
陈须哈哈一笑,没多久便与那几人笑闹在一处,陈珏与韩嫣对视了一眼,几乎同时摇了摇头。
不过一会儿的工夫,各色菜肴就已经上得差不多,至于酒水。周谦吸取了以往地教训却是不敢乱上地,否则无故聚众饮酒被人一状告到朝堂上,难免又是一桩麻烦。
席间的主角无疑是主人周谦和堂邑侯府嫡长子陈须,两人身边各自围着一群人。倒是几个看起来真的与陈须关系不错的青年时不时地逗陈珏说话。
陈珏心中也是没了办法,难道陈须真的把他在外面的形象弄成一个腼腆地少年不成?
这时堂中数个角落的声音逐渐淡了下来,只留周谦和陈须身边的种种说话之声,陈珏仔细听去,原本他们说的是些哪家地女子最美,声音最动听,哪家女子摆的姿势最是让人销魂等等。
没多久。这些世家子弟的话题朝更加限制级的地方发展去。时不时还有人讲几个闺房中的趣事,一脸炫耀之情。陈须听得兴起,嘴角的笑容就没变过。
陈珏低头啜了一口水,熟朋友、荤段子,这是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若是再有几大杯冰啤酒就更好。时时注意着世家风仪进退有度这么多年,陈珏听下来心中倒觉得颇为有趣。
与见多识广地陈珏不同,韩嫣听了这些荤话一张脸变得通红。
陈珏见状心中一动,韩嫣从小在宫中长大,韩则也不可能教导他什么事情,难道他什么都不知道不成?
思及此处,陈珏笑道:“男子之间说些与女子地韵事本属寻常,只要不真的去做什么下流地事情,就没什么好介意的。”他虽不大爱好这些,但确实觉得听着也无妨。
韩嫣皱了皱眉,一脸的不敢苟同,这时一个声音响起道:“陈四公子说的不错,却不全对。”
陈珏和韩嫣一起抬眼望去,正见一个面容俊俏的华服青年冲他们点头致意,陈珏道:“怎地不对了?”
那青年笑道:“欢好之事,岂止男女耶?”
陈珏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住,不自在地道:“这却非是我等所好。”
那青年眼中露出一抹失望之色,道:“可惜可惜,其中妙处二位却是不能识了。”
所谓龙阳之好,除了像文帝养邓通之外,还有一种是士人男子之间的风流雅事,偶尔为之而已,并不像一些娈童那样遭人诟病。
陈珏的态度摆在这里,那青年没说几句话就黯然离开,转眼看见韩嫣的脸色正忽红忽白,愤然道:“若是再让我碰见他……”
陈珏轻咳了几声,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再抬眼时正好见先前那文士带着身边的女子朝他这里走来。
“陈四公子,区区蜀郡司马相如。”那文士笑容可掬地道。
陈珏微微一怔,随后礼貌地起身道:“久闻司马之赋天下无
两人交谈了几句,陈珏才知司马相如本已失意回到蜀郡,在那里结识了身边的红颜知己卓文君,不想刚回乡没多久便听闻新帝登基的事情,司马相如自认一身才干不甘埋没,恰逢卓王孙四处排挤两人,他便心一横带着卓文君回了长安。
陈珏这下心中才回过味来,原来大名鼎鼎的司马相如想见刘彻一面,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他身上。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一百零二 争意气
更新时间:2009…9…16 13:35:44 本章字数:3737
陈珏看得出,司马相如在尽力掩饰着他热切的目光,类似的这种眼神他早就见过不少,陈珏笑了笑道:“司马长卿之赋富丽广博,妙才天下无双,这次回来长安我们这些人也可以常常得闻新作了。”
司马相如身边的卓文君秀眉微皱,随后笑道:“陈四公子,文君在蜀时就听说你学问极好,尤善乐器,长卿虽然不是什么大才,但他做得好赋,也极善奏琴,若四公子有暇不如哪日相约一会。”
陈珏看了卓文君一眼,这个笑如春风的女子如今这样帮着司马相如,但司马相如飞黄腾达之后卓文君得到的可不是什么喜剧,而是同时代仅有陈阿娇更胜一成的尴尬与无奈。
“陛下也是好文之人,今日得知司马长卿重回长安,说不得哪日便会召你入宫相见。”陈珏微笑着道,心中却想到底是哪日,确实说不定。
司马相如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又与陈珏一起大谈特谈起文赋来,陈珏对于司马相如所擅长的华丽长赋并没有什么兴趣,碍于情面只得耐着性子与之聊了几句。所幸韩嫣尚在一侧,卓文君本身也不是个胸中无物的女子,转而与陈珏说起些蜀中风情。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真不知我是否有机会去蜀中看看。”陈珏微微走了走神,这个时候的九寨沟还不知是什么样子,他只知道有名的川辣还是没影子的东西。
“蜀道难,陈四公子此话不错。”卓文君接口道,“山中多峭壁,崖间常云雨。蜀人都说能走出来的人皆是勇士,能经得起任何磨难。”
卓文君说到此处与司马相如对望一眼,两人俱是想起数日前携手过激流涉险滩的风险,心中不由一片甜蜜。
陈珏看着这两人在一处如胶似膝地样子,面上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意,辣椒没有,正宗的野性辣妹子倒是有一个。
那边陈须见陈珏在这里跟人聊得不亦乐乎。他是认得司马相如的,当下推开围着他的众人走到陈珏身边,拉起他道:“子瑜,今日可不是让你来谈文说墨的,走,跟我去见见几个朋友。”
陈珏无奈地皱起眉头,韩嫣张口欲言,却被陈须一句话赌回去:“韩王孙,你也来,省得你们俩整日在宫里陪陛下。把人都憋笨了。”
对于陈须这样的性子,有理也是说不清地,陈珏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做了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容,随后才与韩嫣一起跟着陈须来到他那群朋友面前,一个一个地认识过去。
陈须的介绍显然也有所侧重,陈珏对这个兄长了解得很。从他细微的表现之中就得出了陈须的意思。需要他真正注意的人并不算多:身形高壮笑容憨厚的柏至侯许昌之子许牧,适才他见过的、面目俊俏的武强侯庄青翟次子庄攸,一脸文质彬彬的蓼侯孔臧之孙孔黄孔茂,以及他们地小叔祖,年方十四的孔子十一代孙孔安国。
三孔虽然是孔仲尼货真价值的后裔,然而孔氏人丁兴旺,大汉天下姓孔的人绝对不在少数,陈须要陈珏注意这两个人应该是因为他们的祖上是开国功臣之一,曾受封蓼侯。
陈珏这些年“参观”过的孔子后裔不在少数。因而只是对三孔淡淡点了点头,倒是柏至侯许昌和武强侯庄青翟地名字真正吸引了他地注意力。
汉时有个不成文但是已经约定俗成的规矩,丞相一定要是开国功臣后裔,至少在他成为丞相之前他必须是列侯,比如当今丞相桃侯刘舍,他的祖上就是高祖时的开国功臣、列侯刘襄。
大汉近年来天灾不断,地震日食一个接一个地来。不知多少个倒霉的丞相替天子谢了罪。一个接一个地换,每一个出身列侯又有些才干的功臣之后。都是有可能成为丞相的。
陈珏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柏至侯和武强侯二人都已经在朝中任职,且食邑不低,皆是两千石官,尤其许昌已经是位列九卿。
这时一个身形健硕的少年操着一口带着外地口音的长安话,用正处于变声期地嗓子高声叫道:“陈四公子我们是第一次见,也不知他手上功夫怎么样,大伙说要不要试试看?”
这少年似乎人缘不错,一时间数个青年少年一同起哄,陈须喝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那少年与身边几个一起吆喝的商量了几句,嘻嘻哈哈地道:“世子,没让大家见识过真功夫的男人进不得咱们这伙人,这可是你和条侯定下的规矩,难不成轮到四公子就不作数了吗?”
庄攸正因为不久前一时冲动惹到陈珏的事情后悔,他立刻几步走到陈珏身边低声道:“这是灌夫的儿子,灌亮,平日里最爱胡闹的就是他。”
周谦见了庄攸地样子皱眉道:“你在那嘀嘀咕咕什么呢?”
灌亮耳朵最好用,早就听清了庄攸地话,他笑道:“百无禁忌,你跟四公子说什么呢?”
陈珏忍不住嘴角微弯,百无禁忌,这四个字加在爱好另类的庄攸身上倒合适得很。
庄攸却是怕了刁钻地灌亮,他转而对周谦道:“百有禁忌,四公子是你请来的客人,我指点他几句还错了不成?”周谦字无忌,取无灾无厄和勇往直前无所顾忌之意,庄攸这话同样是拿周谦调笑。
陈珏心知今日之事在于他初来乍到,众人均有心试他一试,就算他借着周谦和陈须的帮忙躲过去,今后在长安城中就别想有什么好名声,心气稍高的人都会小瞧于他。
低调是风度,过谦是虚伪,陈珏笑了笑,对灌亮道:“真功夫又如何试?”
灌亮眼睛一亮。笑道:“四公子年纪还不比我大,不如试试箭?”说着,灌亮又对周谦道:“今日还得借府中演武场一用。”
周谦与陈珏经历过镐池刺杀一事,对陈珏的射艺心中有数,当下笑道:“行,这宴也不吃了,大伙一起走一趟罢。”
众人的目光齐齐望向陈珏。陈珏微笑道:“如此,区区与王孙从命就是。”
陈须笑道:“我堂邑侯陈家家学渊源,子瑜更是青出于蓝,灌亮啊灌亮,你就等着服气吧。”语毕陈须看了韩嫣一眼,心道子瑜还真是够义气,今日这些人本来都是一个独立门户的韩嫣结交不上地,这回他一句话就将韩嫣带了进来。
不多时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到达目的地,谁起的事谁出头,灌亮也不是一味冲动的人。看着陈珏文文弱弱的样子也怕折了陈家的面子,就要将一把军中士卒常用的一石弓递到陈珏手中,陈珏不以为意地就要接过,灌亮却一眼看见他手上一层茧子,忙收回手道:“今日我灌亮可是小看人了,四公子自己说要用几石弓?”陈珏自己在家中时两石半地弓都用过。只是在众人面前却不好这样张扬。他思索片刻之后道:“勉力能使两石弓。”
能使两石弓,在寻常军士中已经算得上是好手,只是在这些从小营养充足生长顺利的世家子弟中也不算什么,但以陈珏的年纪来看已经殊为难得。
灌亮面上笑意更浓,换过两石弓手中试了试手感便连续射出三箭,一一正中靶心。
陈珏观察了灌亮取箭上弦,手臂用力时的肌肉耸动以及稳健的手指,将箭射出去的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不由暗自叫了一声好:大汉风范。终究与后世不同,大多数世家子弟纵使稍显跋扈也绝不会像那些彻底腐朽了的纨绔一般四体不勤。
灌亮满意地点点头,转身看了陈珏一眼,为示公平直接将手中的弓递到陈珏手上,陈珏也不多话,也是刷刷刷三箭射出去,一样正中靶心。
众人知道灌亮的本事。先前没什么反应。如今看外表温文的陈珏起手便是三箭正中,不由齐声轰然喝彩。
灌亮地兴致顿时上来了。吵着要与陈珏再试,陈珏笑道:“比试之事意到便可,男儿之间应射胡虏,不该浪费在长安。”说到这里陈珏顿了顿,又道:“你若要寻对手,王孙也不比我差上半分。灌亮看了韩嫣一眼,从陈珏手中将弓取回,笑道:“如此也好,还是我先来。”语毕,灌亮又是三箭射出去,这次他却稍稍失了准头,有一支箭落在靶心外一指节处。
韩嫣接过那把弓,心中不由地微微有些紧张,三箭射出去之后也是两箭在靶心,只是在靶心的两箭中有一支几乎贴着边缘,却是较灌亮稍逊了一筹。
饶是如此,这样的年纪与本领已经足够这些心高气傲的世家子弟接受陈珏和韩嫣,七嘴八舌地赞了陈珏二人几句,众人又要回到开始时的大堂,这时孔安国凑近陈珏道:“陈四公子技艺不凡……”
陈珏等了半天也等不到孔安国的下文,忍不住转脸向孔安国望去,正见孔安国一副不知所措地样子,陈珏失笑道:“孔兄有话尽管说就是。”
孔安国踌躇了半晌,这才道:“我听说四公子自幼出入宫禁,遍读天禄阁与石渠阁藏书……”
陈珏坦然道:“遍读藏书不敢,曾随今上入阁阅书倒是确有其事。”
孔安国踌躇了片刻,想起民间传说陈珏打小聪慧过目不忘之后下决心道:“不瞒四公子,始皇以来,先祖之作或流落民间,或藏于朝廷,从兄孔臧虽曾多次请旨阅书于两阁,仍有许多不尽之处……今日只求四公子一句话,两阁之中尚有多少先祖旧作?”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一百零三 孔子裔
更新时间:2009…9…16 13:35:44 本章字数:3769
天禄阁和石渠阁,从地位上来说就是西汉的国家图书馆,有汉七十载,自高祖刘邦以来搜罗到的诸子百家古文经典都保存在这两阁之中。至于焚书坑儒,陈珏清楚地记得当初考前复习时他的历史老师只告诉他们一定要记住“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一句话。
孔安国正一脸热切地看着他,陈珏也不好出神太久,于是稍稍苦笑道:“孔兄此问却是不好作答,说出来不怕孔兄笑话,我这人生性顽劣,对经典只求诵记不求甚解,倒是《大事记》与《封诊式》之类的杂书读过不少。”
陈珏既不想守着一本老子,却又不想整日里都挂着一个儒生的身份,左右他年纪尚轻,种种刻意为之的作为之下他在别人的眼中的形象便是一个好杂学、博闻强识,思想上又尚未定型的少年。
孔安国闻言面露失望之色,旋即诚恳地道:“四公子何必妄自菲薄,以公子身世,能熟读诗书已是难得,我听说四公子已任太中大夫之职,既为朝中千石之员,自然不能与我等一般专注先祖经学,总要博采众家之长方能用于实务。”
孔安国性情耿直,竟然果真以为陈珏为不曾悉心研究孔子之言而愧疚,倒是让陈珏心中真正地添了几分愧疚之意,他想到孔安国方才的话却是忽地心中一动…………儒家先圣推孔子,历代帝王和儒生借着无限拔高孔子的地位来巩固儒学教化百姓,若是有一天孔子的子孙后代在汉武帝面前和董仲舒辩得面红耳赤该是个怎么样的情形?
陈珏越想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虽然皇帝借着某种思想收紧君权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先圣孔子却是董仲舒用来作虎皮地大旗,董仲舒善公羊春秋。可春秋是谁的言论集合?孔子。
有汉至今,刘邦虽然用了叔孙通的朝会礼制,却也没有真正把儒家学说提到多么高的位置,若不是汉初刘邦以太牢之礼祭祀了孔子一回,好歹是表示了对孔子的尊重,在焚书坑儒中受损最大、近年又受黄老之学限制的儒生们说不定早就沉寂下去。
正因如此,孔安国身为孔子货真价实的后人。绝不会也不敢说什么类似儒术天下第一、百家学说全部退散之类地混话。
思及此处,陈珏嘴角微微翘起一个若有若无的弧度,对孔安国道:“天禄阁和石渠阁之中的藏书多从民间而来,孔兄可曾往百姓家中一寻吗?”
孔安国黯然地摇了摇头,道:“始皇焚书,但终究还留有复本,更有专人保管研习经书,各家子弟也有机会从学于官吏,只是口口相传总是难免有所谬误,校对之事实在太难。”
陈珏这些年已经渐渐了解。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儒有很大一部分是假言神仙长生事的方士,诸子百家之书也留有备份,以吏为师就是说人们可以从官吏那里学到一些学问,真正灭绝性的焚书实际上是项羽所为。不只如此,秦人在短短数年之中对算术、种植、法典、医术等等的保护研究也值得一提。
韩嫣那边与灌亮等几个少年在一起说话。陈珏干脆并肩与孔安国走在一起。道:“几代先皇与今上皆重视诸子之书,常遣人收集百姓之家的些许藏书,几个月前河间王就曾献上一批散落之书,只是其中所载与他人所献常有矛盾之处,确实让人心烦。”
孔安国连连点头,道:“四公子所言正是。”顿了顿他又轻叹一声道:“各家之言,俱自以为有理,殊不知有多少人曲解了先祖之意啊。”
陈珏对于这一点倒是颇以为然,秦皇焚书与儒生倡导复古反对郡县、效周制分封诸王也有些关系。但到了董仲舒一代却强调君权最重,这就是显而易见的一个矛盾。
“听说孔兄曾受《诗》于申公?”陈珏道。
孔安国老实地答道:“除此之外,我也曾学伏生所传《尚书》,只是其中常有缺漏不连贯之处,着实艰涩难解。”
陈珏笑了笑,道:“世间所传先人之说常有争议,在我看来令祖之言终是孔氏后人最能理解贯通。孔兄切不可畏难而退。至于天禄阁与石渠阁中藏书。陈珏虽不才,在陛下和太皇太后面前尚有几分薄面……”
孔安国神色一喜。不等陈珏说完便道:“有四公子此话,安国无忧矣。”
孔安国说着越来越激动,随后躬身就要拜下去,陈珏忙掺住他手臂道:“孔兄安可如此?”待得孔安国一脸感激之色地重新站稳,陈珏笑道:“你我虽然相识不久,却已经是朋友,孔兄还要这样一口一个陈四公子吗?”
孔安国点了点头,道:“如此,多谢子瑜。”他从兄孔臧虽是高官,但天禄石渠二阁毕竟是皇家御用藏书之处,总不能时时阅书其中,再者各人所见不一,他与孔臧也常有异议,因而亲自入天禄阁阅书就是他梦寐以求之事。
陈珏微微一笑,道:“孔兄欲读令祖之书本是常理,我怎么当得起一个谢字?”
孔安国道:“当得,怎么当不得?”
两人走了几步,陈珏思索片刻又道:“平民不好入天禄,孔兄虽然出身名门,但天下孔氏族人甚多,俱不得入天禄阁,贸然开此一例怕是不妥。”
孔安国怔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