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战国做皇帝-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避嫌,即刻避嫌刹那间,上将军赵括便是身形一震,紧接着便弯下腰来,转身郑重地对着邯郸的方向长身一揖,接连三拜之后,长身而起,运足丹田之气放声呼道:“我王万岁大赵万岁——”
上将军赵括又一次巧妙地施展乾坤大挪移绝技,将自己从这尴尬危险的境地抽身而出,并恰如其分地引导着将士们的情绪向合理之处宣泄。赵括的这声呼喊,喊得中气十足,以丹田之气引导运足了全身之力气,一时间,这呼喊声在城头、在关城两侧的山峰间回响不绝。
听到这声炸雷般的呼喊,上将军赵括身旁的大将申阳登时回过神来。这位心思缜密、行事稳重的大将心底便是猛然一寒,便明白刚才自己和众将士确实兴奋过了头,“万岁”这个称呼着实太过敏感了。当下,申阳便对上将军赵括之机智佩服不已。
闪念间,大将申阳唰唰唰地摆动着手中的令旗,昂声道:“众将士听令,随上将军向我王报捷”一语说完,申阳便唰地一个转身,带领着数万劲步营将士,紧随上将军赵括之后,对这邯郸的方向便是接连三拜,三拜之后便放声高呼:“我王万岁大赵万岁——”
数万将士齐声呼喊,一波*的声浪恰似山呼海啸一般,听着这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上将军赵括面色淡淡地一笑,心头道:大将申阳,果真知我心也待呼喊声平息后,上将军赵括便是大手一挥,向护旗使们昂首道:“竖起我大赵军旗,自今日始,这高平关便是大赵之险关兮——”
“诺”护旗使们齐声应诺后,便利索地忙碌起来,顷刻间功夫,那面用金线绣着如斗“赵”字的硕大绛红色军旗,便在高平关城头竖了起来。此时已近黄昏,那血色夕阳的映衬下,赵军之硕大军旗,迎着阵阵山风,猎猎招展。
望着那面呼啦啦迎风飘扬的绛红色军旗,上将军赵括心头陡增了一份沉甸甸的凝重。攻下高平关,因了远程攻击武器之襄助,赵军损失并不大,但是城头的秦军已是死伤殆尽、尸身累累。这天气如此炎热,还是要速速清理尸身、血污为上,若是引发了疾病,甚至瘟疫蔓延,那就大大不妙了。
第三百一十章 快
上将军赵括双手捋了捋那披肩的长发,已是满身大汗的他,顿觉身上有些腻腻地,方才紧张地观察着战局,赵括并未在意身体的感觉。此时大战已毕,刚刚一放松,那种难受的感觉便愈发明显了。
自己在后阵督战尚且如此满身大汗,将士们冲锋在前、玩命般搏杀,不知身上已流了多少汗水,想必那盔甲、战服早已湿透。上将军赵括暗想着,便觉得有些心疼。劲步营的六万将士可是上将军赵括的心头之肉,将士们疲累了一整日,是该利用着大战之间隙,让他们稍稍歇息一下了。
思虑一定,只见赵括大手一摆,抖了抖那披肩的长发,便对身旁大将申阳肃然下令道:“大将申阳听令,即刻清理整备高平关,饮水用饭后大军就地休整。今夜戌时,再随本将兵发狼山”
“嗨”那大将申阳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肃然应诺后,便转身传下了赵括之军令,随后,便在上将军欣赏的目光注视下,率领着一帮将士清理战场、搜索关城、扎营造饭、安置伤病,一切紧张而有序地忙碌起来。
稍过了一会功夫,上将军赵括在贴身侍卫刘侠的陪同下,已是步入了高平关之将军幕府。待看到那倒在血泊中的老将王龁,赵括竟便是惨然一笑,长叹道:“一代名将兮,陨落如斯苍天,此乃赵括之幸乎?大功乎?大过乎?”
连叹数声后,上将军赵括便将士们将老将王龁的尸身清理干净,再拆解开几块牛皮大盾,用一块块牛皮将王龁的尸身严严实实包裹起来,随后又命人将其安葬在高平关后山之上,并郑重地为其竖起一条墓碑,用秦国小篆刻道:秦军大将王龁之墓。
将可杀,而不可辱上将军赵括妥善地料理着这位秦军大将的身后事,对这位曾名垂青史、威震诸侯的秦军大将表现出了应有之尊重。若是王龁九泉之下有灵,却不知会作何想?
将士们收拾完毕后可以安心休整,但是上将军赵括却是闲不下来,也不敢闲下来,他要将自己一步步的进军谋划,再细细地思虑一遍。此番决战白起这位当世之人屠,上将军赵括虽然多了两千余年之见识,却是丝毫不敢托大。要知这种大军对决,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哉
高平关中军幕府,只见一抹血色夕阳,透过门缝斜斜地洒了进来,将上将军赵括原本黑红的面庞,映照成了深沉的古铜色。历经整日神经高度紧张的大战后,赵括那双漆黑的双眸依然炯炯有神。此时他的眸光中除了激动与热望,更多了一份胜券在握之笃定。
经此高平关一战,上将军赵括的心头确实愈发笃定了,这份笃定主要便是源于那霹雳子之大展神威。
首次在实战中检验霹雳子这大杀器之威力,居然炸得秦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就连上将军赵括心下也不禁暗暗赞叹:这被自己寄予厚望、几位军器坊干才倾尽心血打造的大杀器,果然厉害。其厉害之处更在于在僵持时刻,凭借着这大杀器便可打得敌军措手不及,从而一举扭转战局。
战后,上将军赵括曾想过,今日若是没了霹雳子,若是仅仅以人海战术强攻这座险关,不知会有多少劲步营将士命丧高平关,更不知高平关下会新添多少怨念不散的孤魂野鬼。
上将军赵括缓缓地踱到长案之后,潇洒地落座后,便在案头摊开了一方硕大的羊皮地图。这方地图,正是赵括倾力打造的、极尽详备之能事的上党山川形势图。开战两年余,秦赵双方的进军路线、态势演化已尽在此图中矣。
“上将军,大军整备已毕。但等上将军一声令下,即刻便可发兵”恰在这时,大将申阳迈着沉稳的四方步踱了进来,开言间便向上将军赵括昂声请战。
埋首查看地图的上将军赵括闻言,并未回话,只是默默地点头示意。过了一会儿,才对这位心腹爱将摆了摆手,示意其至长案旁,一同来观察案头之上党军情地图。
待申阳垂下头来,往那地图上细细看时,只见那地图上已被上将军赵括密密麻麻地画满了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箭头、线条。这申阳追随上将军赵括已是有了些年头,只是稍稍一看便明白了赵括的意思。
此时的上将军赵括,正在用这些箭头和线条来帮助自己理清大战之思路。和白起这位威震山东、杀人无数的当世人屠对战,上将军赵括必须每时每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这详备的军情地图便是一个上佳之工具。
虽然此时赵括已占尽先机,并刚刚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然则赵括并未被这场胜利冲昏头脑。大饼要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个一个地打。路漫漫其修远兮,诛杀白起、推逆暴秦,时日还早着呢。
上将军赵括手指轻轻叩击着案头,发出一阵嘚嘚的声响,便缓缓开口道:“申阳且看,自本将军掌军以来,便与秦军放手对攻。首战,秦军诱我深入,我大军却将计就计。眼下五十万大军,已陈兵老马岭、丹水营垒之下。”
接着,上将军赵括便是淡然一笑:“呵呵——便在那白起老匹夫自以为得计,妄想王陵就要断我粮道之时,我铁鹰营、猛虎营以野王大捷给了他当头一棒。野王两场大火,秦军之粮草储备,几近耗一空矣至于那大将王陵,我自有大将乐乘应对,且有猛虎营从旁襄助,王陵又能占得什么便宜。我军之粮道无忧,秦军之粮道大危”
听着上将军赵括侃侃而谈,那大将申阳目光凝视着军情地图,不时地点着头。听上将军赵括提及秦军之粮道,那申阳竟然脑海中灵光一闪,便开言问道:“上将军,这秦将王龁乃秦军之副帅,按说不应在此高平关驻扎;再说这高平关之守军,居然有七万之多,莫非”
“嗯申阳莫急。秦国大军前线粮草危急,于是乎,那白起必然选将,命其率领精兵以重新打通粮道。试问秦将之中何人堪当此任,本将以为这老将王龁便是了另有那被屠易诛杀之骑兵主将车云在,本将以为乃白起另一路奇兵,想来那白起老匹夫是想用轻骑死士,给我大军制造些麻烦”上将军赵括在嘚嘚的叩击声中,缓缓地道出了自己的推论,一语既出,便解了大将申阳心头之疑惑。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那白起妄图在这高平关打开缺口,然则,白起老匹夫千算万算,其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也算不到我赵军竟然猛攻高平关,更算不到我大军一战全歼高平关之守军,更让他的两路奇兵也跟着陪葬,彩白起老匹夫想打通粮道不成,竟然一头撞在我大军之枪尖上”
“嗯”那大将申阳重重地点了点头,心头已是同意上将军赵括如上之分析,紧接着申阳便指着地图上那狼山之方位,沉声道:“上将军,申阳料定那白起得知高平关陷落之消息后,定然会再次派出精兵突围,若是不突围,秦军粮草一断,那便是死路一条哉”
“大是”上将军赵括眼含笑意地望着大将申阳,微微点了点头,接着便言道,“非但派兵突围,且那老匹夫将会派出数路大军突围,不过只一路为实,其余各路乃虚应为其做掩护是也”
“秦军突围,我大军将何以应对?请上将军明示”那大将申阳看了看满脸自信的赵括,心下便明白赵括早已想好了对策,便是开门见山地朗声问道。
只见上将军赵括大手一挥,指点着那狼山之所在,接着沉声道:“申阳切记,要诀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快我军攻陷高平关,打的就是闪电战。本将料来那白起老匹夫得到确切之军情消息,最早当在今日傍晚。若是本将所料不差,明日秦军就要有所动作了。因了如此,本将才要以快而制之,才有今夜戌时大军便要出发之令”
上将军赵括手指滑动着,比划出赵军之进军路线,便昂声道:“快以快乱其谋,以快制其变。唯有快攻快打、时时抢占先机,我赵军才能赢得主动之权,抢在秦军前头,抢在那白起生出诡计之前头,为我大赵抢来此战之胜果”
寥寥数言,便道出赵括战术谋划之精要。待话音落定,只见上将军赵括握手成拳,“啪”地一拳砸向案头,放出两道灼热的目光,直直地扫向那心底已是波涛汹涌的大将申阳。
“御林铁军,天下无敌以快求胜,屠灭秦军”那大将申阳“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便迎着赵括的目光,一字一顿地昂声应道。大喝之后,那种必胜之信念,那种藐视秦军之豪气,登时在申阳的心头徐徐升腾起来。
这些年来,跟随着上将军赵括连战连捷,大将申阳之心头早已是筑起了必胜之信念,这种信念已根植于他的脑海之中,正所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之凛凛军魂是也
“呵呵——大将申阳,彩”上将军赵括展颜一笑,稍后便招呼着大将申阳至一旁的长案后落座。
既然战术谋划之大要已交代清楚,上将军赵括再未多言。便叫来侯在外面的军仆,令其准备饭食,并殷切地邀请着爱将申阳,两人一道吃了顿简便的晚饭。
送来的饭食很简单,依然是赵括钟爱的清炖羊肉加汤饼。早已是饥肠辘辘的两位将军,此刻吃得甚为香甜。不但那羊肉和面饼被吃得干干净净,就连那汤水都喝得一点不剩。末了,两位将军翻着空空如也之陶碗,对视一眼后,便是畅快地哈哈大笑。
这共进晚饭表面看来并没什么,但却是上将军赵括和爱将们交流感情的难得之时机。越是大战艰险,越是要把得力之干将紧密地团结在自己周围,这其中的道理,上将军赵括很是明白。
虽然只是这短短的一会儿功夫,虽然只是一起吃了顿简便的饭食,然则那大将申阳便觉得和上将军赵括又是亲近了不少。一时间,申阳那种以必胜报效上将军赵括信赖之决心,愈发地强烈起来。
上将军赵括依然是那副随性洒脱的模样,在申阳这位心腹爱将面前,他毫未摆任何的架子。只见他抹了抹那嘴角的油花,便打着饱嗝对申阳言道:“申阳,先回去好生休息,养足体力,待戌时一到,大军即刻进发”
待申阳起身告退后,上将军赵括便站起身来,缓缓地踱了一会儿步。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此说浅显而形象,能不能活到九十九倒要另说,单说这刚吃饱饭就窝着,赵括觉得那胃中积食,确实不舒坦。
夜色下,高平关内凉风习习,感觉走了已过百步的上将军赵括,便草草地梳洗了一番,洗净了满身的汗渍之后,忙抓紧时间爬上小榻和衣而卧。
入夜戌时,待黑沉的夜幕渐渐笼罩下来,六万劲步营将士便肃然动身,趁着夜色一路疾行,在上将军赵括的率领之下,兵发狼山而去。
上将军赵括选在这个时刻进军,一是为了借着夜色之掩护,给狼山的白起来个出其不意;二是夜间阵阵山风吹拂感觉甚为凉爽,此时行军可减少些将士们的体力消耗。
这些细微之处的行军常识,看似繁琐,实则甚有用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上将军赵括坚信,所谓的大胜并非什么神秘之事,不过是一个个细节积累而成罢了。
便在大军出征前,上将军赵括和父亲马服君赵奢,就行军作战之一应细务,经有过一番深彻的交流。此时上将军赵括便拿来,算是活学活用了。
劲步营大军默默穿行在老马岭山地之间,此时,那劲步营将士平日里近乎残酷之训练已是效用凸显。将士们的体能已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历经一整日的攻坚之战,只是稍事休整后,将士们便疾速行军,但大军行进之速度非但没有减缓,反而在大将申阳的催促下,呈现出愈来愈快之势。
堪堪亥时之初,劲步营数万大军便秘密而快速地赶到了狼山脚下,和在此处原本围困秦军之赵军汇合之后,便寻了一处靠近泉水之地,暂且驻扎下来。这劲步营驻扎之临时营地,和狼山脚下的秦军营地,相距不过堪堪五里之遥,甚至那秦军大营中咳嗽声,都依稀可闻。
第三百一十一章 震
第三百一十一章震
(诚挚感谢书友“linux_chou”的慷慨打赏,小生拜谢了)
随后,上将军赵括便让贴身侍卫刘侠返回将军岭赵军大营,令其速速传令中军司马,将中军幕府迁移到这狼山脚下、对决秦军之最前线来。
两军对决之势已全面铺开,此番大战已到了最后决战之时刻,上将军赵括要以前移中军大帐,将必胜之信念传递给赵军的每个将士们。赵括要让每个将士们心头都明白,他们的主帅就在他们身后,他们的奋勇杀敌、他们的流血牺牲,都被主帅看在眼底、记在心头。以此,来激励将士们的战心斗志。
与此同时,上将军赵括下令赵军其余各营各司其职、,以高平关为支点,将被斩成两段之秦军合力围困岭,要将老马岭围得密不透风,不可放过秦军一兵一卒逃窜。
此番进军,上将军赵括已将“快”字诀发挥到了极致,一日拿下高平关,当夜疾行直扑狼山。趁着此时秦军首尾不能相顾之机,上将军赵括要施行那“围”字诀了,“围”字诀之精要乃将秦军死死地围困住,耗其粮草、待其自乱。其势恰似关门打狗,并且打的饿得头昏眼花的饿狗。
另外,上将军赵括又吩咐身旁的斥候探马,令其急速联络大将赵庄、大将乐乘和猛虎营千夫长陈不群三路赵军,令其将最新的军情源源不绝地报来。这三位虽不在赵括身边,但都是身担重任,乃赵括在这场大战中举足轻重之棋子。
大将赵庄自不必说,他正引着大军猛攻秦军蒙骜驻守的丹水防线;大将乐乘则埋伏在石长城背后,防护赵军和邯郸之粮道沟通,想来此时,已经和那妄图偷袭赵军粮道的秦军大将王陵,交上了手;而猛虎营兵则分两路,一路骚扰秦将王陵,为大将乐乘助战,另一路则负责以连绵不绝之运动战、袭扰战遮断秦军之粮道,可以说,猛虎营的这两千余特种战士,被上将军赵括给予了厚望。
此时,秦赵两军的交锋关键在于“粮道”二字。在围绕秦赵两军粮道之战术铺排上,上将军赵括利用历史的先知,已经是提前一步,抢占了先机。野王大火、猛虎营遮断粮道令秦军陷入粮草危机且不说,单说这防护赵军自身之粮道,上将军赵括也早早安排了乐乘、陈不群两位干将协同防备。
此时的赵括,迫切想知道的是大将军乐乘和秦将王陵的粮道之争,到底结果如何。可以说,这才是赵括合围战术能否成功之关键。究其原因,那就是只有赵军粮道畅通,只有粮草源源不绝而来,才能确保其下一步合围战术的顺利施行。
至于大将军赵庄那头,上将军赵括下令其继续围困秦军的同时,不断以低烈度的进攻,骚扰秦军,让丹水营垒之秦军疲于应付,让那大将蒙骜一时间找不到突围之机会,从而隔绝那大将蒙骜和武安君白起之联络,使秦军老马岭营垒和丹水营垒无法形成交相呼应之势。
待战术铺排一定,上将军赵括便草草地洗漱了一番,继续和衣而卧。不大一会儿功夫,赵括已经扯起了悠长的鼾声,那鼾声在这寂静的夜里,几乎传遍了赵军半个营地。
赵军将士们听到了上将军赵括这节奏分明的香甜鼾声,便是心头笃定下来。众将士心想:上将军如此安然而卧,显然是心中早有破敌之策,我等急着何来。于是乎,上将军赵括的鼾声胜似疾言厉色的呵斥或苦口婆心的劝慰,便在一吸一呼之间,将赵军将士那战前烦乱的心绪稳定了下来。
决战前,狼山脚下的赵军营垒是一派寂静,寂静得甚至能听到那蚊虫的嗡嗡叫声。然则,秦军大营那头却酝酿着不安的情绪,这不仅是秦军将士们注意到了赵军大营增兵之迹象,更是因了其一向沉稳之统帅武安君白起,又一次地发作了。
主帅雷霆震怒,属下的将士们哪能安生,于是秦军将士们便在黑沉的夜色下,在各营将领的严令声中,忐忑不安地歇息起来。
武安君白起之怒火,乃是被高平关失陷的消息又一次点燃了。错愕、羞愤、光火,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武安君白起简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正午之时,高平关激战的消息便传到武安君白起的耳中。他初听时,不过是扯动着面庞僵硬的肌肉、自信地淡然笑一笑,以为那不过是老将王龁和大将车云在率兵合力突围之战而已,有一场血战也是在情理之中。
武安君白起摆了摆手,便令探马斥候退下,继续转身巡查军营去了。眼下秦军燃眉之急乃粮草危机,白起为了节约军食,已经下令将每日两餐减为每日一餐,这供应量骤减,但是胃口却不减的秦军士卒们,有些吃不消了。不少的士卒们已是心生怨言。在白起看来,安抚将士、整肃军纪才是最要紧的军务。
武安君白起虽然乃战无不胜之当世名将,但是他也不是神人。仅仅听斥候的一个消息,自然料不到上将军赵括竟然以精锐之军奇袭高平关,并且是势在必得之战。
况且在他看来,那高平关地势险要、关城坚固,端的易守难攻。那赵括除非是十余万大军压上,以人海战术猛攻方可见功,否则,想拿下高平关那是痴心妄想。他当然料不到上将军赵括早已为攻破坚固的险关备好了大杀器,甚至这大杀器的威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之外。
待夜色渐渐黑沉之时,高平关的消息再次传来,那白起闻讯着实震惊了:赵军那面绛红色的硕大军旗,已在高平关的城头随风飘扬,他本意固若金汤的高平关已经陷落了。
高平关陷落,着实是件影响整个战局的大事。这意味着老马岭防线的秦军,已被赵军拦腰斩成了两半,或者说秦军即将陷入赵军的分割包围之中,因了如此,他的狼山中军幕府已是陷入了危局,他的五十余万秦军已是陷入了危局。
震怒之下,这武安君白起着实是想不明白:赵军如何能在一日之内攻陷高平关?因了那斥候探马传来的消息,赵军主力一直陈兵老马岭山下,并未见大的调动。毕竟六万劲步营将士出动,于二十余万赵军来说算不上什么大规模的动作,并且劲步营是趁着夜色之掩护,悄悄摸上高平关的。那斥候探马消息不准,也在情理之中。
白起愤怒地呼呼喘着粗气,甚至鼻孔中都能冒出火来一般。他想不明白,高平关之守军,加上那老将王龁、大将车云在准备突围之步骑大军,合计七万之多,如此之众多守军,如何就能在仅仅一日——这么短短的时间内便丢了高平关?
更为要紧处,他试图以王龁大军突围打通粮道,以车云在之轻骑死士阻断赵军之沟通之谋划,此刻竟然全都泡了汤。他的三员大将之中,车云在、朱方已经殒命城头。
至于他的副帅王龁,听着那突围而出的卫士回报,王龁显然是萌生了死志,羞愤的他想来已是决意自裁谢罪,白起对他的生还已经不指望了。
“贼他娘”武安君白起又一次克制不住地失态了,他恨恨地叫骂着,一脚踢开了案头的酒坛,“哐啷啷——”摔碎于地。坚硬酒坛的反应力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