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仙娇-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时,沐晚看到前方,有两条黑影小心翼翼的摸黑往这边走来。
  “嘘!”她示意古百噤声。
  一人一狐居高临下,目不转身的瞅着渐行渐进的两条黑影。
  那是一老一少。老者是位白发苍苍的男子,腰背微沉,看上去有七八十岁的样子;扶着他的是一位年轻女人,大约二十出头的样子,身强体健。她另一只手里提着一个小包袱,机警的四下观望。
  很快,两人在古树前站定。
  
  第356章 镇妖塔
  
  老者从年轻女人手里拿过包袱,低声吩咐:“云姐儿,你看着点儿。如果巡逻的来了,赶紧告诉我。”
  “哎。”年轻女人应了一声,转过身去,面向街口,替老祖望风,嘴里还小声问道,“爷爷,这个办法到底灵不灵啊?我怎么从来就没听说过,世上还有城隍奶奶呢?”
  “你知道什么?我说有,就有!我们小时候,这里就是城隍庙。那个时候,谁家的孩子哭闹不休,都是到这棵树下来请一小把神土。回去用水煮沸,小孩子喝下后,立马就好了。”老者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小包袱。
  里面赫然摆着一叠纸钱,一个小小的瓦质香炉,三根清香和一个火折子。
  老者点了三根清香,迅速摆了一个简易的香案,朝古树跪下来,“梆梆梆”的叩了三个响头,嘴里轻声祷告:“城隍奶奶,小老儿的长曾孙女儿整日里哭闹不停。周边的郎中、寺里的高僧都不管用,请您大发慈悲,赐些神土,护佑小老儿的长曾孙女儿,叫她莫再哭闹了。”说完,他脱下脚上的两只鞋,叭嗒扔在地上。
  一只向上,一只向下。
  “城隍奶奶同意了!”老者欣喜的又趴在地上叩了一个响头,顾不得穿鞋,赤着脚,去树根下用一方白帕子包了一小把细土,放进怀里藏好。
  接着,他又回到香案前,一边焚烧纸钱,一边继续祷告道:“城隍奶奶,要是小老儿的长曾孙女儿服了您的神土后,断了哭闹,小老儿过两天再来给您烧座宝山。”
  年轻女人听了。神色大变,转过身来,悄声说道:“还要来?爷爷,我们在这里焚烧纸钱,要是被巡逻的抓到,会被当成妖孽,关进镇妖塔!镇妖塔离我们这儿几千里地呢。好多人都是死在半道上……”
  这会儿。老者已经烧完了纸钱。轻声打断她:“啰嗦什么?还不过来帮我收拾东西?把钱纸灰都收拾干净,莫留下痕迹。”
  “哦。”年轻女人松了一口气,踩熄残火。尽数将之捧进小香炉里。
  三根清香还没燃完,老者穿上鞋,将之掐灭,一同收进小包袱里。年轻女人搀着老者小心翼翼的返回。不一会儿。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
  古百喜道:“沐姐姐,还有人拜城隍呢。”虽说“城隍奶奶”听上去。感觉怪怪的,但是,这确实不失一个好消息。照老者所言,他们现在就在曾经的城隍庙里。
  沐晚吐出一口浊气。细细察看着古树,暗道:要是香香在就好了。她准能从这棵古树的记忆里,查出几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惜。她没有这种神通。古树沧桑,静悄悄的站在那儿。她什么也看不出。
  略做思索。沐晚又打开《大秦山经注》——她刚刚听到年轻女人念叨着镇妖塔,还说什么妖孽都关在那里头。烧几张纸钱就是妖孽了?管制得好严!也许,从那里能找到有用的线索。不过,她怎么不记得书里有提到镇妖塔呢?难道是看错了?
  又翻了一遍,她没记错,也没看漏,整本书里确实没有“镇妖塔”的存在。
  看来是东安朝弄出来的东西,并且家喻户晓。应该不难找到。
  心中主意既定,沐晚拿出一颗柑桔慢慢的剥着,对古百说道:“阿百,今晚,我们就在这棵树上对付一宿。明天,我们先在城里打听镇妖塔的事。”
  “镇妖塔里肯定有人知道上哪儿去找城隍。”古百也是这么想的。
  第二天清晨,沐晚带着古百又在城里转悠。
  她首先想的是去书铺里买些八卦野史之类的闲书。然而,这里的人们都起得慢。转了半天,商铺还没开门。
  她只好继续转悠。
  路过一个街口时,恰好看到几个七八岁的女孩子在打架。三个围殴一个。
  为首的女孩长得膀大腰圆。她一边用脚踢,一边恶狠狠的骂道:“死妖孽,全家都关镇妖塔的货!”
  另外两个瘦弱些,也跟着拳打脚踢的。
  挨打者双手紧紧护着头,蹲在地上,任她们踢打。
  这已经不是小孩子之间的玩笑打闹了。再打下去,会把人打坏的!
  沐晚走过去,厉声制止:“做什么呢?”
  “快跑!”为首的女孩儿尖叫,带头拔腿就逃。
  就那两条小肉腿,怎么逃得过?
  沐晚放过她的两个同伙,将之一把抓住:“为什么打人?”
  这位也是个怂的,白长了一副壮实身板,吓得脸色煞白:“她,她抢我地盘……”
  嗬,小小年纪就知道占地盘了。沐晚在她头上轻叩了一下:“打死了人,怎么办?”
  “不,不会的。她很能挨打。”壮女孩感受到了她并无恶意,神色稍缓,“大姐姐,我们闹着玩儿呢。”
  地上那个也不是个省油的,她呼的站起来,飞快的踢了壮女孩子一脚,滋溜跑了。
  沐晚没留神,居然让她得手了!
  壮女孩被踢中肚子,痛得泪如泉涌,哇声大哭。
  果然,熊孩子打架,大人插手不得。沐晚尴尬的松开她,取出一颗柑桔哄道:“别哭了。给你果子吃。”
  壮女孩果然止住哭,抽泣着接过果子:“我是大女人,我才没哭呢。”
  “好,没哭。是我看错了。”沐晚忍俊不禁,问道,“你知道什么叫镇妖塔吗?动不动就咒人全家关进镇妖塔里。”
  “我当然知道。”壮女孩一边低头剥着柑桔,一边说道,“学堂里,先生教过的。”
  沐晚心喜,挑眉说道:“哦,是吗?背给我听听。我看你有没有开小差。要是背得对,我再给你一颗果子。”
  壮女孩中了激将法,象倒豆子一样。叭啦叭啦的背了起来。
  于是,沐晚意外的知道了镇妖塔的相关信息:镇妖塔是民间的说法,事实上,它的真名是七宝如意琉璃塔,位于天雾山之巅,是东安开国凤皇亲自下旨修筑的,共有九层。
  当年。东安开国凤皇兵围大秦国都。大秦的末代凤皇在宫中的摘星楼上引火自焚。而国师不忍京城毁于战火,率众出城降顺。
  凤皇筑此塔,供奉之。
  不想。国师其实是诈降。不过是缓兵之计,她一直在暗中聚集各地的门人,试图反攻。
  结果,门人之中出了叛徒。事泄。
  凤皇召告天下,国师与其门人实乃妖人。妄图祸害东安,已被降住。又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凤皇每天都派高僧在塔外为他们诵颂真经。感化他们。
  从此,国师等人,以及后来陆续从东安各地抓来的所谓“妖人”。都被关押在此塔里,接受佛祖的感化。
  久而久之。民间广泛传开:七宝如意琉璃塔里关的都是“妖人”。此塔也因此而被人们称为“镇妖塔”。
  沐晚听完,更加坚信:镇妖塔里关的肯定都是修道之人。
  必须去天雾山!解救塔中的同道,护我道统,义不容辞!
  又给了壮女孩一个柑桔,沐晚坚定的出城而去。
  出了城,走至没有人烟之地,古百蹲坐在行李木架的最上层,问道:“沐姐姐,我们现在是去天雾山吗?”
  沐晚一边走,一边点头:“是的。”
  “大秦已经覆灭,距今将近六十年。国师他们怕是已经不在了。”古百忧心忡忡的说道,“还有,那里肯定重兵层层把守,机关重重。就凭我们两个,也不知道能不能进得塔里。”
  沐晚答道:“事在人为,我们先过去看看,到时再做打算。”
  “好,我听你的。”古百应道。这里是绝灵境,他们俩被困在这里,措手无策。难道真的要生生的耗死在这里吗?天雾山之行,虽然凶险万分,却也许暗藏生机。况且,身为修道之人,怎么能眼睁睁的看到道统断绝,而无动于衷呢?是以,于公于私,他们都必须去。
  日夜兼程,十天后,他们终于赶到天雾山周边。
  不出所料,这里果然驻有重兵,守卫森严。天雾山的周围,三十里以内,都是禁区。没有通行令符,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沐晚不敢贸然闯入,在附近的一个叫做七里坡的小镇暂时安顿下来。
  七里坡全镇只有一条街。镇上不到三十户人家。其中,有七成是开客栈的。剩下的三成人家,虽然没有直接开客栈,但是其营生也与之有关联。
  为什么在这个山沟沟里的破地方,客栈生意如此火爆呢?
  无他,相传天雾山里藏有十万大军!等到轮休,将士们会出来逛逛。按照镇里人们的说法是“哪能成天在山上跟佛祖呆着,也要偶尔沾人间烟火才行”。另外,将士们常年守在山上,回不得家。是以,也有亲属过来探亲。禁区里头,亲属也进去不得,只能就近找一间客栈安置。
  沐晚就以探亲为由,寻了一家最寻常不过的“王家客栈”住下。
  这里的房钱可不便宜,五十铜钱一晚,饭钱另算。沐晚也不知道要在这里住多久。并且,她全部身家才不过二两银子。
  住了一天,她跟店主王大娘商量,能不能以工抵房钱——好吧,夜里,她听到王大娘夫妻两个商量:店里的伙计回老家了,要重新请一个才行。
  王大娘对她印象不错,让她劈柴、挑水,先试工。见她做事挺麻利的,遂,当场答应,包吃包住,工钱全抵房钱——伙计当然没有五十铜钱一晚的客房住了。柴房里搭了一个铺,那里就是沐晚的“房间”。事实上,这还是王大娘见她带着一只小狐狸宠物,额外照顾她。不然,她得和另外两名伙计同住。
  于是,沐晚就成了“王家客栈”的一名杂工:劈柴、挑水、打扫庭院,每天清晨还要去山里砍一担柴。
  另外两名伙计都为她抱屈——这也太苛刻了。然而,沐晚却任劳任怨,做事勤恳。每天,天还没亮,她就顶着星星上山砍柴。挑回来的柴,份量也很足,很大一担,不下两百斤。
  从此,店里的柴火完全够用,无须再隔三岔五的从外面购买。王大娘对此很满意,每隔个四五天,会吩咐王大爹暗地里给她在碗底加一个荷包蛋。
  
  第357章 破魔明心真经(上)
  
  事实上,上山打柴不过是一个幌子。第一天上山打柴,沐晚就乘天还没亮,翻过小山,摸到禁区里去了。
  禁区的守卫比她想象的森严得多。守军纪律严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暗地里,暗哨比明哨还要多。林子里、山坡上、岩石中……机关、陷阱遍地。
  以她的身手,竟然也是行进艰难。天将亮,她才摸进禁区数里!
  只可惜,灵力被封!沐晚饮恨而归。
  回到柴房,沐晚将沿途的情形画了下来。古百蹲在一旁看着,主动说道:“沐姐姐,明天,我跟你一道儿去。禁区里太危险了,我们俩一起去,相互能有个照应。”
  于是,第二天,天还没亮,沐晚带着古百一起上山打柴。
  担心店主夫妇起疑,沐晚仍然只要禁区里呆了一个时辰。天将亮时,他们及时撤了出来。
  意外之喜,昨天她有意在一处隐蔽的机关旁布了个小机关,居然被毁掉!意味着,守军也没有明面上的那样敬业。这些地方,她们昨天整整一天都没来过!
  古百又道:“沐姐姐,那些机关和陷阱,我能识破。明天,我们分开探路,如何?”禁区方圆有三十里呢。单单只探得一条进出的路,实在是不靠谱。关键时刻,多条路,也许就是多条命。
  沐晚想了想,说道:“现在我们灵力被封,面对十万大军,万万急不得。我的计划是,先将山脚禁区里的情况探实,然后再去打探山上。最后是去山顶的塔里。打探情况很重要,但是,我们俩的安全更重要。”留着青山在,才不怕没柴烧嘛。
  古百说道:“但是,这样的话,我们要在这里呆到什么时候去了?沐姐姐,你不用担心我。我是在迷雾森林里出生长大的。这些机关和陷阱。与迷雾森林相比。真的不足挂齿。我会和你一样,不但要记下路线,而且还要记下周边的机关和陷阱。以及兵力布局。回来后,我也画成图。”
  现在这样子,确实是慢了些。更何况,古百今天在禁区里的表现确实令人惊艳。是以。沐晚答应了,但是。订下“三不准”规矩:“不准贪功冒进,天将亮,一定要返回;不能与守军冲突,打草惊蛇;不准大规模的破坏机关和陷阱。”
  总之。必须时时刻刻要牢记他们现阶段的行动目的:他们只是去侦察情况。以两人之力,挑战十万大军,看似勇猛。实则是不智之举,对他们后续行动。潜进山顶的塔里,百害而无一益。
  古百很认真的保证遵守“三不准”。
  于是,从第三天起,他们俩分头行动。每天回来后,各自将探得的情况绘制下来。
  两人合力,侦察速度大幅度提高。近两个月后,他们终于探实了山脚的情形,得知:所谓的十万大军是唬人的。山脚的禁区里,最多有三万守军。并且,从外到里,防守渐渐松散。守军对机关、陷阱很自信。巡逻队只在各明哨和暗哨间来回巡走。隐秘的地方只要布设有机关和陷阱,他们根本不会涉足。
  山上的情形呢?如今,沐晚和古百已经在禁区里进出自如,没有必要再留在七星坡镇。是以,她辞了工,带着古百索性住进了山脚的禁区里。
  很快,他们发现山上与山脚是不同的。
  山上也有守军,但却不是东安的军队,而是僧兵!他们都是年轻的男子,没有见到女人。
  在半山腰有一间气势恢弘的大寺庙。寺里的僧兵们组成九人小队,每天都会执械巡山。没有佛令,任何人不得进山。擅入者,杀无赦!就连山脚的守军都不例外。
  令沐晚和古百头疼的是:明明是绝灵境,这些僧兵却很明显都是有修为的!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沐晚和古百想破头,也是无解。
  还好,而这些巡山的僧兵,绝大多数的修为不是很高,仅相当于炼气期的样子。沐晚虽然灵力被封,却能用气息感知外界,而古百干脆披着狐狸皮。所以,两人一点儿一点儿的摸上了山。
  又过了一个多月,沐晚他们终于摸到了寺庙外面。
  看到这些僧兵在绝灵境里也有修为,沐晚不由心动,临时改变计划:去寺里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修行的!
  如果能学得他们在绝灵境的修行之法,从而得以恢复灵力。后续的行动,他们将容易得多。
  这次,由古百打头阵,潜入寺中,先摸摸底儿。沐晚藏在寺外的密林里,负责接应。
  事实证明,他们的小心谨慎是完全必要的。
  一个多时辰后,古百灰头灰脑的回来了。
  “沐姐姐,里面的和尚好厉害。我差点儿露了行迹。”撤回山脚后,古百想起寺中的情形,心有余悸,“正殿里有一尊好高的佛像,就象是活的一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感觉他盯着我。所以,我不敢进去,只去了右边一间没有佛像的偏殿。”
  “这么厉害?”沐晚惊讶的问道,“佛像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画出来吗?”
  古百摇头:“我看不清他的真容,只知道他很高,浑身金光闪闪。哦,他是男的。还有,寺里也全是和尚,没有看到尼姑。”
  古百是可以化成人形的灵狐,居然也看不清佛像的真容,显而易见,这尊佛像肯定是有神通的!
  沐晚甩了一把冷汗:“好险!我要是刚才和你一道进去了,估计就出不来了。”在全是光头男子的地方,她实在是显眼得很。
  不过,古百此行还是很有收获的。寺中的僧众在做早课,他从头到晚看完了。
  “他们在齐声诵经。我完全听不懂,不过,看样子,他们象是在练功,所以,找机会偷到一本。白天太显眼了,不好带出来,只能先藏起来。晚上,我再去把它偷出来。”
  好象也没有别的办法……呵呵,便宜从事。沐晚的节操又碎了一地。
  半夜,两人又小心翼翼的摸上山。晚上,巡山的僧兵不减反增,是以,沐晚连寺庙都无法靠近,只能藏在更远的地方接应。
  还好,古百很机灵。半个多时辰后,他叨回了一卷经书。
  那是一卷绢书。沐晚将之贴身收着,与古百急匆匆的下山。
  回到山脚的禁区,寻了个安稳之地,沐晚将经书摊开,与古百看了起来。
  翻到第三页,古百傻了眼:“沐姐姐,里面写的字,和外面的完全不同啊。我一个也看不懂!”
  很坑人的。加上封皮,绢书不过五页。但是,里面的文字却和凡俗里的文字完全不同。好吧,封皮和前两页里的每个字,旁边都有用金文一一注解,但是,从第三页开始,再无注解。
  古百不认识金文,所以,无论是原文,还是注解,他都看不懂。而在寺里,根本容不得他细看。最主要的是,一路上走来,他发现无论是康梁、吐夏,还是东安,用的都是凡俗字,所以,也没有多想。经书到手后,他立刻就寻了个妥当的地方藏起来,并没有翻看。
  纵使沐晚精晓四种文字:凡俗文、金文、妖文、魔文。也不认得这种怪异的文字。
  还好,她认得注解。翻了翻,说道:“这本书的主人还只学完前两页,所以只在前两页有注解。用的是金文,我认得。”
  古百说道:“那我再去偷一本每页都有注解的。”
  沐晚拦住他:“别急。先看完这两页再说。”
  “是哦,先看看有没有。”古百歪头看着经书,问道,“沐姐姐,经书的名字叫什么?”
  “《破魔明心真经》。”两人坐在一棵参天大树的高杈上,就着月光,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
  文字深奥难懂。注解的金文,沐晚都认得。然而,连在一起,她却如坠云雾之中,完全读不懂!
  古百识字很快。沐晚仅读一遍,他就认得了所有注解的金文。
  “什么呀,狗屁不通!”他急的直挠树干。
  “和我以前看到过的佛经不同,行文完全没章法。”沐晚拧眉,脑瓜子飞快的转动着:既是给普通僧众读的入门功法,而且,僧众们都读得懂,所以,肯定不会太难才对。
  “滋——”,她深吸一口气,说道:“肯定是我们没找到研习的法门。阿百,你看到他们是怎么研习这本真经的?”
  古百答道:“他们也没用别的法器。一个个闭着眼睛,齐声诵读,跟唱歌一样。旁边有一个修为高些的,时不时的敲一下木鱼。哦,每敲一下,他们就略作停顿。”
  “你还记得那木鱼是怎么敲的吗?”心里划过一道亮光,沐晚两眼亮晶晶的问道。
  她想到一个读解此经的法门,但是,得靠古百帮助。
  古百闭上眼睛,细细的回想在偏殿里看到的情形。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肯定的说道:“如果沐姐姐按他们的速度读的话,我记得。”
  “太好了!”沐晚喜道,“我们来试试。你先跟我说说他们的读经速度。”
  古百如实告之。
  沐晚前世也是读过佛经的。所以,很快就找准了速度。
  接着,古百又闭上眼睛,一下一下的挥动右前爪。他每挥动一下,沐晚便略停。
  很快,读完了第一页。
  沐晚吐出一口浊气,笑道:“我懂了!”
  
  第358章 破魔明心真经(下)
  
  根据古百挥动的节奏,沐晚轻声诵读经书。结果,她隐隐能感觉到识海的波动——自从莫明其妙的赶了这里后,她就再也感觉不到识海!
  而这一遍,她同样不知经文所云为何意!
  “我们习惯使然,进入了一个误区。”她向古百解释道,“不要去想经文是什么意思。只要静心敛神,照着这个节奏,唱读经文即可。”她大胆猜测,这些金文也只是注音而已。只是她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用金文注音,而不是用东安国通行的凡俗文?
  古百难以置信的轻呼:“这样就能修行,提高修为?”不用打坐运气,不用吐纳?好新奇的修行法门。
  “你也试试。”沐晚将经书交给他。修士的记忆过目不忘。刚刚读了几遍,第一页的经文,她已烂记于心,不用再对着经书诵读。
  “嗯。我试试。”古百接过经书,吗呢吗哼,一边挥动一只前爪,一边轻声诵唱。
  读经书要心无杂念,效果才最佳。沐晚索性封闭其余四感,按照刚才的节奏,也和古百一道诵经。
  渐渐的,识海的波动越来越清晰。当诵到第四遍时,她终于捕捉到了识海的一个波动。刹那间,熟悉的感觉扑天盖地的袭来。时隔数月,她终于得以进入识海!
  沐晚打开封闭的四感,试着将神识抽凝成丝,悄然铺出。
  周边的情形立刻了然!
  成了!
  并且,时隔数月,她的神识比先前更加凝炼!这几个月,她在绝灵境里,再苦再难。也每天都坚持运气修行,功夫没有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