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军阀-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片成片的叛军在死去,一眼看去,到处都是穿着灰色军装的定国军士兵。他们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头。
干支德桑焦急的指挥着部队拼死战斗,不停的把一批批的叛军投入到战场之上,不停的朝天看、朝后看。
神呢?神在哪里?神牛呢?神牛又在哪里?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伤亡在不断的增大,但是佛爷预言的那一切却始终也都没有出现。
光靠这些士兵,是无法阻挡住汉人军队的,这一点干支德桑确信无疑!
第一线阵地已经全部落到了汉人军队的手里,叛军们狼狈的跑到了第二线阵地,那里一旦丢失,那就什么都完了。
除了临时构筑起来的阵地,工卡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住汉人军队的!
“首领,汉人攻得太猛了,我们实在挡不住那!”小头目仓皇的报告,让干支德桑皱起了眉头:“挡住,一定要挡住,天兵天将很快就会出现,无数的神牛将会把汉人全部吞噬!”靠着最后一点信仰,板军苦苦的支撑着。可是谁也不知道这样的信念什么时候会忽然崩溃……
从上午酣战到下午,从下午酣战到夜间,始终没有看到什么天兵天将,始终没有看到什么能把汉人军队吞噬的神牛。
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经过了昨日”天预热的定国军,准备发起最后之总攻了!
看到正在集结的汉人军队,一种巨大的恐惧,正在叛军之中弥漫军号声响起,那些定国军的士兵们,拍着整齐的队列,扬着明晃晃的刺刀,一点一点的朝着叛军阵地接近。
战马在战场上发出低低的嘶鸣,蹄子不安分的刨着地上的硬土。
然后在主人的指挥下,也缓慢的朝着前方进发。
开始了,最后之战开始了!
这是1917年的12月1日。
在这一天,工卡决战爆发,尽管把其称为“决战”有些名不副实。
参与这场决战的,汉军方面投入了一个整编师,一个混成旅,一个骑兵团的全部平叛力量。叛军方面,则将全部的八个代本投入到了战场。
决战没有任何的悬念。
叛军没有等到神迹的出现!
定国军冲垮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阵地,以极小的伤亡,歼灭了大量的叛军。整个工卡防线,遭到完全彻底的崩溃。
丰支德桑还是忠于了自己的“信仰”在阵地被突破的时候,他亲自指挥着最后的残部向汉人冲了上去,他想要用自己的勇敢,来做最后的努力。
但他并没有成功。
他死的时候,身上被打满了弹孔,几乎已经难以分辨原来面目了。
在这次决战中,近二千名叛军被打死,一千多人成为俘虏。整个西藏的叛乱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王恒岳是应该感谢达赖的。正是他编造出了那些虚幻的谎言,这才有了工卡决战。
叛军投入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这让前方平叛总指挥杨森省力了不少。
在出征之前,王恒岳和定国军总参谋部仔细讨论过平叛进程,对于胜利没有任何人怀疑,唯一担心的就是胜利后那些叛军的sāo扰。
但现在看来这一点并不用担心了。
站在工卡,杨森意气风发,工卡完整的落到了自己手里。
恒帅二夺恒城,这才有了“恒城”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字。自己呢?
或许工卡应该改名“森城”或者“惠城”?
“王铭鼻!”
“到!”
杨森收住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叛军主力已被击溃,拉萨方面已经没有抵抗力量,由你亲自指挥第六旅,立刻向拉萨进发!”“是!”三次西藏平叛,有两次王恒岳都几乎能够看到拉萨了,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却并没有成功,而现在这份光荣,落到了定国军一个青年军官的身上:王铭章!
历史将会永远记得这个名字!
在工卡决战失败之后,十三世达赖喇嘛、叛军“总司令”达桑占堆等叛乱首脑再度逃离拉萨,仓皇进入印度。
前两次他们逃跑后,最终都回来了,可是这一次呢?这一次他们还能回来吗?
他们是非常想再次回来,再次组织叛乱的,可是有一天不会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了:王恒岳!
王恒岳不是满清政府,也不是当初的民国政府,这个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彻底: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打到你永远都忘记不了这个人!
拉萨,也许以后永远只会活在达赖这些人的梦里了。
1917年12月3日,定国军平叛军前卫旅,王铭章之第六旅进入拉萨。
定国军的旗帜,在这一天,终于在拉萨迎风飘扬!!。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五章 反击!
“拉萨光复!拉萨光复!…,
“恒帅兵发西藏,杨森怒夺拉萨!”“看报看报,恒帅三次平叛,克定西藏!”
一声声报童的呼声,在成都城里响起。
才出版的《四川日报》,转瞬间就被抢购一空!
西南巡阅使、定国军总司令王恒岳,三度发兵西藏,终于克尽成功!
西藏屡叛屡平,屡平屡叛乱,始终都为心腹大患,但今天,终于平定了,达赖又被赶到了印度!
创造了这一切的,只有一个名字:王恒岳!
王恒岳已经成为一个传奇般的名字,三次平叛的功勋,在全国迅速传遍。
北京方面争斗不休的冯国璋和段祺瑞,也通电全国,大赞王恒岳平叛之光辉事迹。
广州临时政府孙文,也用一时刻发来贺电。
王恒岳,籍借三次西藏平叛,把自己的名声推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唯一不高兴的也许就是英国人了。
英国人在西藏花费了太多的精力,角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最终这个叫王恒岳的人出现了!
王恒岳和英国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在各个方面都展开着合作,对于正在进行的欧洲战争,也给予了巨大帮助。他的桐油、猪鬃等等物资,遍布欧洲,煤炭、铜矿也源源不断的卖给了英国人和法国人。
英国人是很满意王恒岳这个西南第一军阀的,但唯一让他们不开心的事情,就是王恒岳对于西藏的态度。
但是没有办法,现在英国人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欧洲战争之上,已经没有空来管西藏的问题了。而且,这次王恒岳的出兵实在是太快了。
在英国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还没有准备干涉的时候,拉萨,已经落到了王恒岳的手里。
现在英国人唯一能够做的,只有等到欧洲战争结束之后,再重新专注西藏了。
可是王恒岳还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吗?
巨大的声望,让国社党党员鸡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尽管国民党和孙文不断的评击王恒岳是一个军阀,可这个军阀却制止了国家的叛乱,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尊严!
更何况,你孙文盘踮在广州,和军阆又有什么区别?
国社党更大的行动开始了。
《四川日报》开始陆续刊登署名文章。
在文章中,开始重新审视满清被推翻的原因。
“昔日满清政权,千疮百孔,民不聊生,根基早已动摇,四川
保路,武昌枪响,孙文者皆在海外十次武装暴动,大多皆为黄兴等革命志士领导,孙文亦在海外逼迫清廷退位,袁世凯以不流血方式完成,厥功至伟……”
文章开始把孙文与满清覆灭的联系录离开来!
尔后刊登的文章,更加令人震撼,这些大多数是一些个人的回忆以及资料:“约摸在1900年6月初,孙博士(孙文一生从未得过博士或荣誉博士学位,说他是博士纯属以讹传讹。是DR
医生的误译。他是医学院毕业生,也行过医。)会晤了法国公使朱尔斯哈尔门g德希望得到法国军火装备和法国军事参谋的帮助,按照哈尔门g德先生的报告,作为交换条件,孙中山提出在华南境内给法国人大面积的租界,
1902年12月底或者1903年1月,孙中山抵河内,与法国总督的私人秘书会谈“孙博士答应,在华南建立起联邦共和国以后,它将转向法国要求帮助,为了取得法国的支持,并将给以大面积的租界。,1910年3月,孙文与美国人荷默利和布思会谈“这三个人建立了一个辛迪加孙博士任命布思为辛迪加和同盟会两者的驻国外的唯一财务代表,并且授他以处理贷款、收款和购买所有陆海军装备的代理人的全权。辛迪加保留其权利,以负责掌握铁路建设的借款,割让满洲矿藏租借地给美国支持者,在临时政府建立以后,将借款转用于中国的经济建设。美国人同意在十七个月之内筹足三百五十万元,分为四期摊付给孙博士。,孙博士答应在英国政府的建议下活动他答应给英国和美国享有超过所有其他国家的优惠待遇。他将把中国的海军置于服从他个人命令的英国军官指挥之下,对于日本的态度,他将根据英国的建议办事。
由于英国政府寄希望于袁世凯,没有理睬这些建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身为临时大总统的孙文,偕同秘书长胡汉民同三井财团代表森恪及宫崎滔天、
山田纯三郎会谈。会谈前,森恪等曾得到先后出任首相的日本政界元老桂太郎、山县有朋等授意,冀图与孙文等革命党人订立密约,使东三省归日本所有。
会谈中,孙文表示:“当此次举率之初,余等即拟将满洲委之于日本,以此希求日本援助中国革命。,日本政府如能“火速提供资金援助”“余或黄兴中之一人可赴日本会见桂公,就满洲问题与革命政府之前途,共商大计。,森恪在会谈当天下午6时还发出一封经过孙文、胡汉民修改的致日本有关人士的特急电报,内称:“关于租借满洲,孙文已表应如能在汉冶萍公司五百万元借款之外再借与一千万元,则孙等与袁世凯之和议即可中止,而孙文或黄兴即可赴日订立关于满州之密约。,此事一波三折,最后因日本陆军大臣石本新六的反对没有办成。原因是“按照日本军部的扩张主义分子的观点,在中日、日俄两次战争中,满洲是日本人为之抛洒珍贵的鲜血的地方,理应享有一切权益,而无须以金钱收买。,……
1912年1月10日,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孙文便致信曾任大藏大臣的陵谷芳郎,委托他建立中国的中央银行。同日,又电告俊谷“设立中央银行事,应即迅速进行。,十天后,陵谷便复函孙文说“接到贵电及中华民国元年一月初十日贵翰,委托陵谷以贵国中央银行设立之事”因此他草拟了《中华国立中央银行设立特许札》,要求孙文盖章批准。其中规定“该特许札之有效期限,自交付特许札之日起算,以五十年为限。”该银行有发行纸币之特权。,其他职能包括“国库之岁入及岁出,、“内外国债之整理及新招集国债之时,可使该银行办理,、“货币之整理及改造,、“管理印花纸出入贩卖等事,、“政府设定监督银行之业务,等等。
重要人事之“任免全权”也交给陵祗,
宋案发生以后,孙文认为“日助我则我胜,日助袁则袁胜。,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孙文与袁世凯都不惜代价,争取日本的支持”
这些文章一登,全国哗然。
面结合之前曾经说是黄兴泄露出奔的一封孙文的信,《四川日报》
刊登的这些也更加增添了可信度。
这封信是孙文1914年5月川日给日本首相大偎重信的信。
这封信有四个要点:“中国对日本,可以起到比印度之于英国更大的作用。孙文说“英国之区区三岛,非甚广大,然人莫不知其国力膨胀日加者,以其得印度之大陆,为母国之大市场,世界列强始莫能与争。日本之发展已尽,殆无回旋之余地,中国则地大物博,尚未开发。今日本如英国之于印度,无设兵置守之劳费,而得中国之大市场,利且倍之,所谓一跃而为世界之首雄者此也。“也就是说,中国可以提供给日本比印度这块殖民地之于英国更廉价和利益更大的作用。具体说来是内政、外交、军事、实业、司法等等均靠日本帮助,且“可开放中国全国之市场,以惠日本之工商,日本不啻独占贸易上之利益……
袁世凯政府实际上是反日的。袁氏及其政府“佯与日本周旋,而阴事排斥或政府依违其间,而嗾使民间反对,或其权利已许日本,而翻授之他国。彼之力未足以自固,又惮民党与日本亲善,故表面犹买日本之欢心设其地位之巩固过于今日,其对待日本必更甚于今日也!
国民党掌握政权之目的未达到之前,中国不可能安它,
日本能助革命党,则有大利,所以要敢于超越常规,帮助国民党。
孙文坦言“中国革命党事前无一强国以为助,其希望亦难达到”但“助一国之民党,而颠覆其政府,非国际上之常例。然古今惟非常之人,乃能为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窃意阁下乃非常之人物,今遇非常之机会,正阁下大焕其经纶之日也。”…
当年这封信的公开,使国民党形象严重受损,造成国民党内部重大分裂。
而现在,这封信再次被提了出来,再次成为了枰击孙文的利器。
借助着西藏平叛成功,自己的个人声望达到的新的高峰,王恒岳对国民党的反击开始了!!。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六章 钱
“这里一共是五千三百万。”
陆荣廷看着面前的银行本票,心中好像被针扎一样:“天龙,我已经倾家荡产了,钱庄、银行我都以最高利息借了个遍,兵工厂、制造局,所有可以抵押的我也全部抵押出去了,广西银行又发行了一批纸币,准备金根本没有了,一旦
陆荣廷显得忧心刺中,再次发行的纸币,根本和废纸没有两样,自己能够做的,就是尽量不让外界知道这个消息,尽量拖延时间,他叹息了声:“两艘巡洋舰我也都收买了,也找到了买家,还有,我最后一点用来救急的一千万也都在里面了,前线我已经尽量让军官安抚士兵情绪,答应他们很快就会发双银,一旦拖不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陆荣廷顾虑重重,林天龙接口说道:“要不巡阅使再考虑下吧。”
话音才落,就看到秘密监视蔡斯理和胡琦英的人急匆匆走了进来:“巡阅使,蔡斯理和胡琦英准备走了。”
“什么,走了?”陆荣廷一怔,大惊,急忙站起:“走,天龙,陪我一起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一来到蔡斯理的办公室,就看到蔡、胡二人的行礼都已经收拾好了,蔡斯理笑着迎了上去:“哈罗,巡阅使大人,我正想去和您道别呢。
“道别?你们要去哪?“陆荣廷干笑着问道。
蔡斯理朝周围看了下,神秘地道:“还记得我说的大总统遗产吗?
我们已经找到投资人了,现在我们就去上海,拿到投资金后立刻再去朝鲜。”
找到投资人了?陆荣廷怔在了那里。可自己能说什么?
蔡斯理和胡琦英从来没有求自己投资过,甚至根本没有准备让自己投资,难道自己还能强迫他们不许找投资人吗?
“小蔡,现在见到老陆了,赶快走吧。”胡琦英有些不耐烦地道。
“等等。”林天龙朝陆荣廷看了一眼,见陆荣廷点了点头,说道:“蔡先生七爷先别急着走,我们有几句话想说。”
蔡斯理看了下时间:“林副官有何指教?”
林天龙请两人坐了下来:“其实大老远的去上海做什么?我听说那里的拆白党,恩,就是骗子特别多,二位是在海外呆惯的,想来不了解那些人的丑恶。”
“哦,还有这么回事?”蔡斯理有些迟疑:“但我们现在急需资金,林副官,朝鲜那的日本人就快离任回国,已经催过我们几次了这事绝对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要资金,好办那。”林天龙顺着他话说了下去:“找我们巡阅使不就能解决了?”
“巡阅使也有兴趣?”蔡斯理吃惊地道。
陆荣廷傲然一笑:“不就是几千万的事?我身上就带着一张五千三百万的的银票,蔡先生和七爷既然需要资金,我这钱同着也是闲着,我看我们之间不妨合作一下。”
“这个”蔡斯理好像不肯轻易答应一般,低头沉吟不语。
陆荣廷这一刻,担心的反而不是自己投资,而是对方肯不肯答应了。对方还有六千多万的缺口,而自己倾家荡产的钱都在这里了。
“蔡先生。”林天龙劝说道:“你和谁合作不是一样?更何况大总统宝藏运回来后,你还得想办法出手是不?有巡阅使在背后为你撑腰,你还用怕谁?将来蔡先生和七爷要在两广做些事情不也方便的许多?”
胡琦英不耐烦了:“小蔡,就几千万,婆婆妈妈的做什么,日本人在那等着呢,赶快收了去朝鲜把东西运回来!”
“好吧!”蔡斯理终于下了决心:“还有几百万的缺口,想来问题也不是很大,巡阅使既然看得起我们,那我们就合作,把合同拿来。”
究竟是外国回来的做事就是正规上路!
合同上写的清清楚楚,各人所占比例,如何分成,双方承担的义务等等之类。
蔡斯理逐一解释清楚,然后和胡琦英一起签上了自己名字,少顷陆荣廷也在合同上落下了自己的名字。
“巡阅使,这是你的,请收好。”
陆荣廷仔细收好了合同:“天龙辛苦你一趟,陪蔡先生和七爷一起去朝鲜路上要小心照顾,怎么对待我的,就怎么对待蔡先生和七爷。”
“是。”
大家心里都明白,其实这就是用来监视用的。
蔡斯理拿好了行礼:“巡阅使,事不迟疑,鼻我们就出发了。”
“走好!”陆荣廷拱了拱手,把林天龙拉到一边:“天龙,我的身家性命都在这里了,千万千万要谨慎那!”
林天龙点了点头:“请巡阅使放心,要是没有把事情办成,我也没有脸回来了!”
“恩啊,不,要回来,要回来,一定要回来那!”
胡琦英大咧咧的朝陆荣廷一抱拳:“巡阅使,你就放心的等好吧,给我找块地,等我回来,我要在这造个大宅子,有你巡阅使照顾,我也做做当土皇帝的瘾!”
蔡斯理走了,胡琦英走了,林天龙也走了。
离开广西之后,林天龙一伸后:“拿来。”
“什么?”蔡斯理怔了一下。
林天龙冷笑了声:“蔡辰方,银行本票。”
“啊,啊辰方干笑着拿出了银票。
一个骗局成了,带走了陆荣廷的身家性命,整整五千二百万大洋!
也带走了陆荣廷的全部!
整个骗局,蔡辰方和胡琦英都是特意处在被动一方,而让陆荣廷站到了主动一方。
陆荣廷始终认为整个局面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骗局的关键是,让对方来求你,而不是你去求骗局对象。
“遗产骗局”是个简单但却又复杂的骗局,一个个人物粉墨登场,一点点的把陆荣廷拉到了一个巨大的圈套之中。
与其说陆荣廷被人骗了,不如说他倒在了自己的贪婪和迷信之中。
许多军阀都是迷信的,甚至连行军打仗都要算上一卦。而陆荣廷也是如此,在一个骗局面前,再有林天龙这个故人之子的“神算”他于是失去了一切。
在这个时代,你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钱远处一队士兵赶了过来,林天龙知道那上恒帅来接应自己的:“蔡辰方,胡琦英,恒帅已经帮你们在成都商业银行立了一个户头,你们该得的钱都在里面,随时可以支取。”
“天龙兄,帮我们谢谢恒帅!”蔡辰方和胡琦英一齐说道。
林天龙接着说道:“现在,恒帅准备派你们去上海。”
“上海?”
天龙把王恒岳交代自己的话,井细的说了一遍给两人听,两人连连点头,心中却都是有些骇然。
这位恒帅胆子也实在太大了,一场骗局刚刚落幕,又一场新的骗局又开始了。而且这次要对付的人可不仅仅是个军阀那么简单了。
“你们在上海的事,无论能否办成,之后将去美国。”
美国?这把两个大骗子吓了一跳,去美国做什么?
林天龙还是那样淡淡地道:“具体的不用问我,我也不知道,到了上海之后,会有人和你们联络的,你们需要的任何道具,都有人帮你们解决!”
说着,朝他们抱了下拳:“二位,好运,兄弟只能和你们到这里了,告辞。”
“告辞,告辞!”
两个大骗子互相看了一眼。
去上海还能理解,可去美国做什么?那里人生地疏,难道恒帅也对骗子这一行当上瘾了,准备把中华骗术到美国去发扬光大?
真是只有天知道了……
“恒井!”
“天龙!”王恒岳微笑着拍了一下林天龙的肩膀:“做得好,当初把你从军校调出来,我心里也没有底,可你干得漂亮!”
“多谢恒帅夸奖!”林天龙身板挺得笔直:“其实这一切主要要归功于那两个骗子。”
王恒岳笑了起来:“是啊,得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不能把陆荣廷的老底掏光。五千多万,充实了我们自己,也挖空了陆荣廷,桂系如此团结,可就因为这一次,将使他们分崩离析!”
说着,在那想了一下:“是想去作战部队还是继续做情报工作?”
“听候恒帅安排!”
“好,那继续做情报工作吧,现在这方面缺人。”
“是!”
王恒岳笑了。
五千三百万,是一笔很大的巨款,但却远远超过了钱的本身。这已是陆荣廷的全部!
前线的部队在等着发饷,陆荣廷可拖多长时间?而这个消息一旦散布出去,会在两广造成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自己也许不费一枪一弹,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开进广西,等待自己怕,或者不是子弹,而是欢呼。
因为,自己不是打仗,而是带着大洋去的!
广西,已经可以划…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了,唯一要看的就是自己准备什么时候去取。
至于广东,情况要复杂一些,可自己的反击已经开始,别文坚持不了多少时候,两广之地,很快都将成为自己的了!!。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七章 皮特
1917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呼吁国会召开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