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军阀-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判到了一定阶段,匪方答应先释放一批中外肉票时,才发现匪方所出的释放证上,都由孙桂枝一人签名盖章,有个叫秦榛元的小孩子,因为没有这张释放证,竟被临时拦回去,大家才知道匪方实际的首领是孙桂枝。
围山的官军有一年半没有领到军饷,只好经常把军火卖给土匪,田中玉了解这种情势,怕官军靠不住,所以特从济南调来自己可以信赖的军队1500人,用以自卫。
官匪开始进行和谈时,官方找到峄县绅士李麟阁等上山接洽,杨以德找到张敬尧旧部郭泰胜充当官匪之间的调人。山上土匪非常爱戴张敬尧,因此北京有人建议起用张勋、张敬尧办理招抚事宜。
北京政府和绑匪方面第一次正式谈判,谈判地点是中兴煤矿公司,官方是由山东督军田中玉和山东省长熊炳琦亲自出马,匪方代表是周天松。匪方提出几个条件:(一)政府军解除包围,撤回原防:(二)
收编匪军为一旅,以孙美瑶为旅长:(三)补充军火。
官方认为除了第三条都可以接受,官方提出分三批释放外俘。
双方准备签字时,匪方要求外国人和部县、滕县、峄县三县士绅一同签字担保官方履行条约!
谈判成功后,交通总长吴毓麟“义愤填膺”自告奋勇愿意入山为质,交换“洋票”提前释放:接着山东省长熊炳琦也愿“附骤尾”偕同上山。
消息传到北京,曹锃马上打电嘉奖吴、熊的忠勇,劝他们提早回到北京。
10月1日山东督军田中玉下令政府军解围撤退,并委孙美瑶为招抚司令,派人持令上山。不料匪方却变了卦,孙美瑶当着官方代表的面,扯碎了委任令,并且致函田中玉,自称建国自治军总司令,否认官匪所签订的和平条件,宣称必须政府军完全撤退,并接济山中粮食后,他召集山中领袖举行会议,才能提出匪方的正式条件。
孙美瑶的变卦是因为看准了官方还会让步,认为这笔买卖可以大捞一把,因此推翻了先一天签订的官匪和约。这一来,使北京公使团感到了大为吃惊,接连照会外交部阻止政府军改抚为剿。
同时还责成曹锃转令山东当局和平了结,以免伤及外俘!!。
正文 第四百四十四章 解决
官匪继续谈判,匪方提出一次比一次更苛的条件,官匪谈判便无法达成协议,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各方的怨责交集于北京政府。
官匪既然谈不拢,山东督军田中玉到北京述职,婆决主张改抚为剿,内阁总理张绍曾也主张“剿”可是这个打算泄漏出去,外交团担心的是在匪手中的“洋票”因此强烈表示反对,曹锃也大不以为然,力持异议。田中玉乃亲赴保定偈曹,密告并非真的剿匪,只是由于匪窟情形很艰苦,外强中干,政府宣布剿匪不过是表面的恐吓,实际则是“明剿暗抚”恫吓匪方放弃过苛的条件。
官匪谈判破裂后,果然匪方外强中干,在19名外俘中找到了一位在欧战时期得过勇士勋章的法国人裴雨松,叫他宣誓保证回山,派他携带新条件下山接洽,限政府军于3日下午6时以前撤回原防。不料裴雨松一去不返,山上外俘打电报叫他回来,他却置之不理。匪方十分惊讶,外国人竟也不讲信用,何况这个外国人还是一个驰名的“勇士”!
为了防止政府劫走“洋票”4日匪方将西俘三名移置山顶洞穴内。原来抱犊崮在地形上像个倒挂葫芦,山顶上大约有两英亩的盆地,但是山腰十分狭小,由一道陡削的山壁上攀援而上,两旁凿有攀石或者嵌以木桩,攀附而上的必须紧抓木桩或攀石,一撤手就有跌入万丈深渊的危险。根据当地的传说,由于大牛不能上山,而山上又有可耕的盆地,所以只好把小牛抱上山去饲养,因此有“抱犊”之名。山顶周围掘有壕沟,中间筑地穴用以收容俘虏,还有三个蓄水池和不计其数的大小缸,用以蓄积雨水。地穴内收容中国俘虏多名,被俘时间有长达三年以上的,他们枯坐等死,像老僧人定一样。其中有坐在草荐上的儿童数十名,年龄自五岁至八岁不等,匪方视同废票,因此所受的待遇更为恶劣,一个个都像皮包骨头的活骷髅。
当这些消息在报上传出后,才鸡起全国朝野的愤怒,一致谴责北京政府对本国肉票的痛苦遭遇视若无睹,却只一心一意地援救外国肉票,真是毫无心肝。
三名西俘移置山顶,是用绳索吊上山的,其中63岁的英国人斯密士在西俘中年纪最大,他是因为患了失眠症,特地到中国大陆来“旅行疗养”现在被悬吊在半空中提到山上去,使得他的失眠症发作得更厉害,幸而这时山上和外界已可通娜,因此在山上的西俘可以从山下取得接济,斯密士的安眠药可以寄来,所以勉强还可应付。自上海寄到的大批罐头食物、香烟、水果、报纸、杂志。匪方都全部转交西俘。
西俘还有言论和通信的自由,上海《密勒士评论报》首先发表了鲍威尔的“匪窟通信。。,描写俘因生活和山中风景,但是有一件事鲍威尔避而不谈,那是当土匪把他和另一个西俘押解到巢云观时,曾令他们向神佛磕头,旁边有人撞钟击鼓,他们都做了。
由于政府军态度日益强硬,裴雨松下山一去不返,匪方于5日又叫鲍威尔宣誓下山,限于24小时内回返,并派匪兵两人为随。
鲍威尔带了匪条件:(…)发给匪军六个月的军饷:(二)收编匪军一万人:官方拒绝了匪方条件。鲍威尔遵守誓言,于当天折返匪窟。
G日匪方将已经移送山顶上的西俘三人送下山来,并且首先释放了年老多病的斯密士。
这位为了医疗失眠病而到中国旅行治疗的斯密士先生恢复自由后顿时成为新闻人物,他发表了一封通讯,叙述他被掳的感想,他认为这次被掳是他一生中最可宝贵的经验。但是他又郑而重之地说他不愿再遇到这种历险的经验,即使有人拿100万美金和他打赌。他本来旅程中还有东北没有走完,可是当他听说张作霖也是“红胡子”出身的时候。他就坚决地表示要结束在中国大陆的“旅行治疗”匆匆收拾行囊,回返英国去了。
官匪双方所以不易谈拢的原因在于彼此不信任,官方唯恐接受了条件,匪方不放人:匪方则担心放了人,官方会把条井推翻。这是一个结,如果无法解开,一切白费。
美国人安德臣倒很聪明,已看透了这一点,便想出了一个双方互提保证书的办法,征得田中玉和孙桂枝同意,由安德臣保证官方绝对履行收编条件,并赦免各匪过去所犯一切罪行:孙桂枝保证匪方在受编后一定恪遵军纪,效忠国家。但签字之后,匪方仍有顾虑,觉得一张纸能有多大用处呢?
官方真要翻脸不认帐,这张纸又抵不了免死牌,于是继续一天天地拖着,迟迟不肯把肉票放出。
临城大劫卒的发生,以及迟迟无法得到解决,让一个人嗅到了迫使田中玉投降的机会:王恒岳!
王恒岳随即立刻命令自己的亲信林天龙,高调进入山东,扬言与匪谈判,解决人质问题。
所有的目光,一下集中到了王恒岳的身上。
外固公使团扬言,既然北京政府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那么无妨把人质事件交给别人。
这个别人,当然指的就是国民政府。
被人质事件搅得叫焦头烂额的田中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林天龙带着两个旅的北伐军士兵大摇大摆的进入山东!
林天龙头脑灵活,口才又好,加上他惯于与土匪打交道,很懂得他们的心理。他到枣庄之后,和孙桂枝、周天伦等几个匪首一谈,便立刻得到了他们的好感。
既然官匪之间不能谈得拢的原因在于互不信任,就需要有一个真正愿意“入地狱”的官员。
林天龙到了临城,看到这是个关键问题,便很慷慨地拍拍胸膛,愿意立刻上山。林天龙随耳带着美国人安德臣、峄滕两县士绅及上海总商会代表孙寿成等一行20人上山。表面上当然不说是去做抵押品,而是说接引全部番票和部分华票下山。
林天龙到临城去的时候是带着两个旅同去的,如果匪方释放了肉票,田中玉突然翻脸,要向抱犊崮进攻,他那两个旅为了他的安全,就会用武力制止。反过来,若是匪方既不释放肉票,又不让他下山的话,他那两个旅就会首先全力进攻,这一点孙桂枝是不能不顾虑到的。
所以尽管别人上山是件险事,他却完全不用担心。
林天龙到了山上,孙美瑶等看他态度和平,一句话一个哈哈,而且有酒就喝,有饭就吃,毫无拘束,真像到了老朋友家里一样,因此大家对他都亲热得了不得。当天下午,便让温安德臣两人先把全部洋票和六张华票送出山去。
持续了长久的僵局就此打开。
孙桂枝、孙美瑶叔侄把林天龙等十几人让进一座临时搭盖的大席棚去设宴款待,实际就是留着作抵押。
林天龙在席上举杯畅饮,坦然不疑,看到孙美瑶两眼有些红肿,便问是不是病了,孙美瑶说是这几天山上事情忙,熬了几个夜晚的缘故。
林天龙立即从怀里掏出一副黑眼镜来送给他,一面拍着他的肩膊说:“带上吧,这样会好一些。老弟!你是一寨之主,应该格外保重!”
孙美瑶从出娘胎来没有人这样关心过他,当然把他当作好人了。
林天龙自己原带着两个卫兵,都带有匣子炮。当晚临睡之前,足智多谋的老匪首孙桂枝忽然赔着笑脸向林天龙说:“镇守使,您老早些安置吧。夜晚咱们这儿到处派岗哨,决不会出什么事倒是,你们带来的几位弟兄没事最好别出去,兔得发生误悔……”
他的话才停,林天龙心里已雪亮了,立刻命令卫兵:“把家伙卸下来,交给老当家的,准没错。”
孙桂枝也不由十分佩服林天龙的机警。
林天龙不但和匪方敷衍得很好,就是跟他一路入山的官绅他也竭力拉拢,显得非常热情。他拿出一本日记簿来,请各人签名,说是难得这样聚在一处,而且还一起上山办这样尴尬事,可算患难之交。
大家也都觉得这位北伐军的代表既有魄力,又没有架子,真是一个难得的将领。
林天龙上山时,这显示双方已极接近。加上林天龙的笼络,遂使震动全世界的临城劫车绑票案,逐渐烟消云散!
10月8日,各国武官团到了枣庄,郑士琦没有到火车站欢迎这些“洋大人”使得他们大为光火。郑士琦请这些外宾午宴,他们竟集体不去,郑士琦知道原委,于是赶来赔了许多不是,道歉说好话,最后这些“洋大人”才勉强接受,大模大样地前往参加宴会。
当天,他们让中国军官带路,乘马前往山区侦察路径,其实这也不过是一番做作,根本侦察不出一个名堂来,因为这个时候,土匪已经表示就抚,西俘已经全部得到释放!
而随着临城大劫案的解决,北伐军的两个旅实际也进入了山东,山东问题的解决也在早晚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打内战,专打国战!
“奉天督军张督军到!…,
随着这一声声音,奉天督军张作霖步伐沉稳的走了进来。
“报告雨帅,国民革命政府大总统侍从室主任蒋中正见过雨帅!”
蒋中正一个立正大声说道。
张作霖朝他看子一眼,点了点头:“年轻有为,年轻有为,看来国民政府的确人才辈出那。那个,你这样的人才,王恒岳手下有几个那?”
“报告雨帅,车载斗量!”
“妈了个巴子的,说俺听得懂的话!”
“是,像我这样的用大车装几车都装不下!”
“妈了个巴子的,都说王恒岳手下的兵横将横,看来一点不假。”张作霖一点都不在意,反而笑着坐了下来:“说吧,王恒岳让你来做什么?劝降的吧?”
蒋中正平静地说道:“和别人可以是劝降,但对雨帅却不能用到这两个字。大总统说了,雨帅此人看起来粗鲁,实则胆大心细,治民,则民安:治军,则军严,一方豪杰,不可一世!”
“哦?”张作霖大是好奇地问道:“王恒岳真的是这么说我的?”
“是!”蒋中正的回答非常响亮:“大总统还说了,天下有三帅,恒帅、玉帅、雨帅,三帅合一,何愁国家不能强大?所以对雨帅绝不能劝降,而是要搞合作!”
“合作?你们的大总统想和我合作?”张作霖一笑:“说吧,怎么个合作法?”
蒋中正微微一笑,没有立刻回答:“大总统让我给雨帅带来了一样礼物!”
说着,拍了拍手,卫兵拿进了一卷东西,蒋中正让卫兵打来,是一副条幅,上面写着三个字,这三个字一出现,张作霖和他的部下一齐站了起来:“东北王”!
东北王!
尽管张作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但却从来没有得到官方的任何承认不过是大家叫着顺口,带着几分恭维而已。
而现在,王恒岳却么然为张作霖写了这三个字!
王恒岳统一中国之势已经无可阻挡,而现在他竟然亲自写了这三个字送给了张作霖,这一份气魄胸襟,绝不是任何人都有的!
张作霖这样的人物,神色间也有一些鸡动。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真的是大总统写的吗?”
不知不觉之间,便连称呼也都变了。
蒋中正认真的点了点头:“是的,大总统平素从来不用毛笔,这次为了写这三个字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整整一天一夜,这才写成。大总统还说了,自己这三个字实在难看,还请雨帅不要嫌弃才好。”
“嫌弃?不嫌弃,不嫌弃。听说大总统是从美国回来的,美国回来的哪里会用什么毛笔?能够有这心思,我张某人知足!”张作霖说着一挥手:“来人,收下大总统的礼物,给老子好好好的装袜起来!”
张作霖神色间客气了不少请蒋中正坐了下来:“大总统还有什么话吗?”
“有!”蒋中正立刻接口说道:“大总统有几句话让我带给雨帅。”
说着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老张老张,还打什么?赶快过来,共建国家!老张老张,你是好汉!俄国内战,华人受辱,咱们军人保家卫国,不打内战,专打国战,齐心协力,谁敢欺咱!日俄猖獗辱我华人,列强猖狂,占我国土。妈了巴子,干他孙子!”
张作霖本来喝了。水,蒋中正才说第一句,一口水含在嘴里半天不动怔怔的听着蒋中正把话全部说完,嘴里的水一口全部喷了出来。
张作霖也顾不得失态,和自己的部下面面相觑。
这也算是千古第一奇话了!
当初王恒岳一封千古第一奇信收服了吴佩孚现在这千古第一奇话,简直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怔在了那里。
“这这真的是大总统的原话?”张作霖似乎不敢相信。
“是,蒋中正为了记住这几句话,背了很久,一字不差!”
张作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王恒岳,天下第一奇人!要说些什么文绉绉的话,张作霖根本就听不进去,可那几句顺口溜不像顺口溜,绕口令不像绕口令的话,却字字不拉的进了张作霖的脑海里。
“咱们军人,保家卫国,不打内战,专打国战,齐心协力,谁敢欺咱!日俄猖獗,辱我华人,列强猖狂,占我国土。妈了巴子,干他孙子!”
话虽粗鲁,可是何等的囊迈干云!
不打内战,专打国战!
妈了个巴子的,是中国军人的打鸟的内战,要打,就去和那些外国人打!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张作霖脸上却一丝一毫表情也不显露出来,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地道!”如果我降了大总统,大总统将来回如何对待我那?”
“不是降,是合作!”蒋中正异常镇静地道:“关于这点,大总统也已经说过了,雨帅若在,永镇东北,雨帅要是不在了,子孙贤能,亦镇东北,子孙无能,则大总统亲自取之!”
“混帐!”边上的汤玉麟勃然大怒:“说来说去,王恒岳还是在动我们雨帅的脑筋!”
“不!”张作霖摆摆手打住了自己盟兄弟的话,长长叹息一声:“大总统诚不欺我也!”
说着朝自己年方十八岁,也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张学良看了一眼:“老子有本事当然受到别人的器重,可儿子要没有本事,还有什么资格坐在这张位置上?大总统不把他赶下去,自然也有人会把他赶下去!”
张学良张了张嘴,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
蒋中正又继续说道:“雨帅,其实您的敌人不是大总统,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雨帅和大总统共同的敌人,是日本人和俄国人,是一切企图侵略中国的外国人!雨帅难道忘记自己两次遇刺了吗?”
张作霖和他的部下一下沉默了。
日本参谋本部、日本关东都督和日本间谍川岛浪速,企图杀死张作霖,然后趁乱夺取省城奉天,使东北成为宗社党的天下,日本便可趁机操纵之。
1916年5月中旬,日本土井少将在沈阳满铁附属地内召集日方有关的军职人员,密商干掉张作霖。会议决定由伊达顺之助、三村丰预备少尉等组成“满门g决死团”刺探消息,磨刀练兵,执行刺杀任务。他们选择了一个张作霖必定出现的机会,那就是5月27日。
这一天,日皇之弟闲院宫载仁亲王从俄都返日经过奉天,张作霖为对闲院宫的经过表示尊敬”就到奉天车站去迎送。为表示敬意,张作霖还特率其部下二十七师五十三旅旅长汤玉麟等乘五辆豪华俄式马车,在骑兵卫队的护卫下,大张旗鼓地赶往车站。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矢田也到车站迎送。
张作霖送走贵宾后,在归途中,于小西关附近,突然遭到炸弹袭击。炸弹是从一层楼的窗口里投掷出来的。刺客是时任日本陆军少佐三村丰等人。但是,他们没有见过张作霖,看汤玉麟煊赫的气派,把汤玉麟误认为是张作霖了,炸弹就投向了汤玉麟。
刹那间,小西门大街,硝烟弥漫,乱作一团。但由于刺客惊慌失措,投弹不准,汤玉麟等人只受了轻伤,在后边护卫的卫队士兵被炸死了五六人。
坐在后边马车上的张作霖正路过小西边门外,突闻炸弹声,情知有变,就机智地跳下马车,蹿上马背,以极快的速度同卫兵互换上衣,在马队卫兵的护卫下,绕道从胡同穿过大鼻门驰回将军行署。但在途经奉天交涉署时,又遭到炸弹的袭击。
张作霖在路经大西城门里的奉天图书馆时,突然从图书馆门洞里跑出来一个人,手拿炸弹向张作霖扔去!
但张作霖是玩马的出身,骑技娴熟,马驰如飞,炸弹在张作霖的身后爆炸,气浪只炸掉了张作霖的帽子,人并没有受伤。可那个刺客却被炸弹的弹片击中要害,在大街上滚了几下,就死了。
两次刺杀,没有动张作霖一根毫毛,张作霖可谓命大。当然,这和他遇事不乱、沉着应对有关。
张作霖也知道是日本人干的,但由于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而且又在日本人的势力圈内,不得不忍气吞声,他也就不再追究,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张作霖为了尽快平息这起突发事件,故意在一个场合,当众说道:“算了吧,单从脚形判断凶手,证据不足,不足!”
也就没有向日本人交涉,把这个事件敷衍过去了。
这一事件,使得张作霖对日本人有了一定的警觉。他知道,当日本人的傀儡是很危险的。于是,张作霖对待日本的态度从刺杀之后起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现在,蒋中正又把这件事重新提了出来,让张作霖心里对日本人的仇恨不可遏制的涌了出来。
当初自己因为力量不够,所以才不得不忍气吞声,但是一旦与王恒岳联手的鼻,那么局面便会大不相同了。
张作霖在那沉吟了许久:“大总统对日俄是怎么安排的?”
蒋中正立刻毫不迟疑地答道:“大总统早已有了安排!”!。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北易帜
张作霖在那沉吟了许久,然后后这缓缓问道!”大总统有什么条件没有?”
中正表现得非常坦然:“俄国内战,那些尚未来得及撤离的华人生命正在继续受到严重威胁。大总统已经和列强达成协议,出兵俄国,武力干涉!由于中国本来就是干涉军之一,所以这次出兵不存在任何问题,因此大总统的意思,是由雨帅亲自指挥东北军队进入俄国,独断专行!”
朝张作霖看了一眼,发现这位雨帅似乎半闭着眼睛,蒋中正继续说道:“雨帅的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军团,武器装备方面,将由国民政府方面提供,一切后勤补给,也由国民革命政府委派专人保障。
第一批入俄部队,大总统建议为三万人,尔后逐渐陆续增兵!”
“继续说。”张作霖还是半闭着眼睛说道。
“是。同时,国民政府在东北成立前进指挥基地,委派专人进行管理,负责东北军团与列强军队之间的协调,以及后勤保障,接纳华人等等……”
“东北的安全呢?”
“东北的安全,将由我们负责,国民革命y将派两个师的兵力进入东北……”
“放屁!他娘的这是放屁!”汤玉麟一下吼了起来:“妈了个巴子的,让老子们在前线打仗,王恒岳可以不费一枪一弹的占领东北?他妈的这是在那说混帐话!七爷,这是要想吞并咱们那,派咱们进入俄国,他们趁机占了东北,千万不能答应!”
张作霖没有说话,只是把目光投向了蒋中正。
蒋中正坦然说道:“大总统说了,这次派兵进入东北,绝不进入面帅核心位置,只是负责东北安全而已。一旦雨帅凯旋,则我国民革命军全部军队退出东北,不留一兵一卒!”
张作霖在那托着下巴想了许久,然后说道:“你先下去休息吧,我再好好想想。”
蒋中正敬了一个军礼,迈步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