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军阀-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有这种权力,则又非赖深得民心的独裁制度不为几中国所需要者,也是一个有能力、有理想的独裁……”
王恒岳说着好像也被自己的思路带了过去:“欧洲大战之后,各国百孔千疮,社会、经济、财政、产业,无不陷于不可收拾状态之中。在一个政府硬闯,瞎撞差不多要束手待毙的时候,于是一个最能应用心理的人,因缘时会,便挽救了这个国家。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民治经验很差,民治传统很弱,当前虽然国家已经完成统一,但危机十倍于欧洲任何的国家。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应该想想,那一种政治比较的容易实现,比较的可以希望使我们可以渡过空前的难关……”
这话瞬间引起了众人的深思。
大总统的独裁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又是在独裁的基础上,在那有意无意的推行着民主。
一种奇怪的建立在完全独裁基础上的民主。
“这是一剂猛药,很猛。”王恒岳出神地道:“完全彻底的独裁,用得好了,能救中国,让中国强威起来,可要用得过量了,非把这个国家拖到悬崖边上。所以我这个大总统那,当的是整天战战兢兢的,生怕出了任何一点问题,对不起这个国家那!”
“可再战战兢兢的,也得当下去,因为这个国家起码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比你更加适合领导!”
蒋百里的话不带着任何的溜须拍马,而是非常的认真、严肃:“其实有一段时间,我内心也是反对你的独裁的,但是你的独裁非但没有带着我们走向深渊,反而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如果真的只有这样的方式来能使我们中国强威起来,那我们有着这么一个独裁者也未尝不好。”
王恒岳淡淡的笑道:“可是我这样的独裁者只能有一个否则就成了不是皇帝的皇帝了,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明君,也有无数的昏君。独我由我而始,也应当由我而终。我,还有你们,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为我们的国家打好基础。”
独裁由我而始,也应当由我而终!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为我们的国家打好基础。
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结束,除了他们的大总统王恒岳外。但是他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对于中国的未来,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也许这位大总统心里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吧!!。
正文 第五百二十三章 摩棱斯克-布列斯特会战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
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苏俄军队,于7月3日对中波联军发起发规模进攻!
史称“摩棱斯克-布列斯特会战”。
有关这一次会战,在大多数的书籍中都提到是图哈切夫斯基主动发起攻击,甚至包括中国的大量书籍、战争史、人物传记中也是同样说法但其实打响这次会战第一枪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团饶国华之第2师。
在列钦克斯特完成试探性攻击任务的第2师,迅速撤回到固有防线,投入到了阻击任务之中。
中国人的飞机卖力的飞上天空,两天时间里,与苏俄红军空军大小作战九次。在地面展开逐鹿的时候,天空中惨烈的厮杀也在进行着。
大炮在那对轰,阵地在炮声中动摇。
自从热兵器发明并大规模运用以来,战争便成为了最可怕的事情。
一场战争,往往意味着几千、几万、几十万人的死伤!
图哈切夫斯基,这位被托洛茨基和列宁寄予了厚望的前线统帅,是第一次和中国人进行交锋。
起初他并没有把中国人太当成一回事情。中国人根据情报显示,能够投放在第一线战场的只有两万多军队。能够勉强提前在列钦克斯特发起一次攻击已经很不错了,一旦红军发起全线总攻,中国人、波兰人的溃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但是图哈切夫斯基很快发现自己错了。
中国人尽管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是在武器上却丝毫也不逊色于红军,甚至在质量上,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敌人。
大炮、机枪、冲锋枪¨,这一切都构成了中**队优势火力组成!
他们军队中机枪配备的密集程度,让人感到震惊。无数机枪组成的火网,严密的封锁着每一条前进的道路。
红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两天的时间里,红军除了占领了一些零星阵地以外,并没有取得任何突破。
而不光是中国人波兰军队的表现也同样非常出色。
他们知道“摩棱斯克-布列斯特会战”的重要性,也知道一旦输掉了这场会战,那么波兰,包括他们的首都华沙都将受到最直接的威胁!
他们和中国人一样死死的防御着自己的阵地,一寸土地也都不肯丢失。
中国人的飞机也不时的飞到上空,把炸弹拼命的朝进攻着的红军扔去,炸弹燃起的冲天火光和漫天硝烟,让进攻中的红军完全迷失了方之前接连输了几次战争的波兰军队,士气和信心也在这两天作战之中得到了很大的恢复。他们发现红军完全不如想像中的那么可怕。
原本在图哈切夫斯基的整体计划之中,7月3日发起的攻击到7月5日已经占领了敌人的全部一线阵地,6日应该已经发起总攻。
但是战争的进程和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样!
6日这天来临的时候,红军依旧步履维艰。
托洛茨基、列宁、斯大林接连发来电报,询问前线战况,图哈切夫斯基并没有把全部实情都告诉他们。在回电中只是说“英勇的红军战士,正在进行坚定的、勇猛的攻击,胜利必将属于伟大的苏维埃!”
在位领导人的催促之下,图哈切夫斯基显得有些焦虑起来。
6日图哈切夫斯基被迫提前动用做为支援力量的第十六集团军。
骤然增加的敌人,并没有让中国第一军团司令官刘昭承感受到太大的压力,他只是告诉自己的参谋们说道:“俄国人开始发慌了!”
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
刘昭承没有向前线增加一兵一卒也没有要求第二增援部队迅速赶到战场,在他看来,自己手里的这两万人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足够用了。
战争,早已不是那个谁的人多谁就能够取得胜利的年代了。
而一个优秀的指挥员,足够顶得上几万雄兵!
顶在战场最前列的是饶国华指挥的第2师。在这几天时间里,连他自己都忘记了究竟打退了俄国人的多少次进攻。
他对于那些在进攻时候嘴里总喜欢高呼着“乌拉”的红军充满了好奇。
从与俄国人第一次交锋到现在,饶国华发现,俄国人,或者更加准确的说苏俄红军喜欢组织大军团的作战,精神上的鸡励远强于战术上的运用。
自己和自己的部队也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考验。
在北伐之战中自己和部队真正面临的严峻考验其实不多,一些“大战”其实也远远称不上鸡烈。但在俄国战场,部队倒是真正得到了检验。
一些新补充进部队的新兵,最初对那些嘴里高呼着“乌拉”的敌人,还是有些害怕的,但随着战争的进行苏俄红军的大量死伤,开始让他们逐渐放下了畏惧和害怕。
“乌拉”们一样会死,而且是成片成片的死伤。他们阵亡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中**队。
可是,这样的国家绝对不能让他们发展起来。饶国华在心里想道。
布尔什维克一旦统一了整个俄国,并且打败了波兰,那么对中国来说将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威胁。
到了这个时候,饶国华也开始明白大总统为什么一定要坚定的入俄作战了!
敌人新的进攻开始了!
从对面密密麻麻的敌人看来,苏俄红军起码投入了两个师或者更多的力量。这也是俄国人的老习惯了,希望从进攻一开始就在人数和气势上压倒敌人!
第2师的老兵、新兵都表现出了他们足够的冷静。在俄国人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慌慌张张的胡乱开枪,而是耐心的等到敌人进入到射程范围之后,轻重火力这才一起发出了怒吼。
那铺天盖地的火网,编织成了一个死亡的陷阱,让一个个的敌人无奈的跳了下去。
大地在那shēn吟,山河在那哀号。布列斯特,注定将成为图哈切夫斯基和他手下的那些将士这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地方。
那些可怕的机枪、那些可怕的步枪、那些可怕的冲锋枪、那些可怕的手榴弹、那些可怕的飞机、那些可怕的大炮一,
还有那些可怕的中国人!
十次、二十次的进攻,无论多少次的进攻都是那样的徒劳。红军一次次的无功而返,除了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中国人的目的似乎只是想要守住这里,当俄国人开始撤退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从阵地里跳出来进行追击,只是平静的注视着俄国人的败退。
这种平静是非常可怕的。
7日,在进攻连续不利的情况下,图哈切夫斯基开始改变策略,他调回了攻击波兰阵地的部分军队,投入到了布列斯特战场。
两线同时攻击,变成了一线牵制,一线主攻。
而主攻的对象,是中国人!
当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并不知道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在他的设想之中,中**队无论是在武装装备还是在战斗素质上,都要强过波兰人,只要能够击溃了中国人,那么再重新攻击波兰人,战斗便可以朝着胜利的方向进行了。
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必须要尽快击溃对面的中**队!
图哈切夫斯基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刘昭承很快也发现了俄国人战术上的改变,但这位冷静得可怕的中国年轻统帅,却并没有对战场做出任何调整。
“俄国人虽然增兵了,但是在进攻上却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刘昭承放下了望远镜,平静的笑了一下:“图哈切夫斯基手里有七百多门大炮,却并没有集中起来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优势,依旧企图用人海战术来取得胜利,而这样的结果,还是将让他们一无所得。”
李宗仁也显得丝毫不担心,按照目前的战场态势,俄国人在攻上几天也无法占到上风:“我们新的援军三个师的兵力已经到达战场,是否要投入到战斗之中?”
刘昭承在那想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还不到时候,让他们全部担任总预备队。俄国人现在还有进攻的锐气,再等一等,再耐心的等上一段时候”
战斗进行到现在,刘昭承已经胜券在握。
俄国人并不知道,其实目前刘昭承手上军队的数量,已经和俄国人拉小的差距。甚至中**队有了反击力量!
唯一不同的是,刘昭承并没有把自己的全部实力展现出来,他还在等待着,等待着给予俄国人致命一击时刻的到来!
炮弹轰隆隆的在战场上响着,整个大地都陷入到了浓浓的硝烟之中。几万士兵的厮杀呐喊声不断的传来,似乎在那述说着战场上可怕的灾难。
除非有一方遭到彻底失败,这样的灾难才能最终结束,可是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切。
中国人、俄国人、波兰人,都有着自己的信仰,无论哪一方都认为自己代表着正义,无论哪一方都认为自己才是唯一的主宰。
可是这些都是建立在胜利的基础上的,只有胜利的那一方才代表着正义,才是一切的主宰!!。
正文 第五百二十四章 指挥官间的较量
摩棱斯克…布列斯特会战被看成是—次具有很大象征意义的决战!
如果俄国人能够取得胜利,那么通往波兰的大门便被打开,战场的局势,将向着对俄国人有利的一方进行。
可是显然,中国人并不想让俄国人的如意算盘成功。
在这条战线之上,他们投入了大量的军队,以及中国军队里的一位天才统帅指挥:刘昭承!
而被托洛茨基、列宁寄予厚望的图哈切夫斯基,则遇到了他这一生中最可怕,也是最无奈的对手。
从7月7日开始,战争便陷入到了胶着状态。
选择了中国军队为主攻点的图哈切夫斯基,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大量的俄国士兵被驱使到了战场,然后义无返顾的投入到了这一大熔炉中。伴随着足以吞噬一切的火焰,把自己的一切都烧得无影无踪。
“这让人诅咒的战争啊……”梅列茨科夫喃喃地说了一声。
太多的人在这里死去,那些自己熟悉的、不叙青的。一条条的生命在这里就如同卑微的蚁蝼一般,即便死上再多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发出哪怕一声同情的叹息。
他开始隐隐的威觉到了一些不对。
中国人表现的实在太冷静了,这份冷静不是他们如何坚强的守卫住了阵地,而是即便他们在防御中占有优势,也绝对没有任何出击反攻的意思。
他们唯一的任务,似乎就是不让红军前进一步!
他们是在这里消耗,然后等待着最恰当的时机出现,在最恰当的选择地点,对红军予以最致命的一击!
梅列茨科夫深信自己的这一判断!
当他把这一判断汇报给图哈切夫斯基司令员的时候,司令员点了点头:“是的,梅列茨科夫同志,你的判断和我想的是一样的,敌人正在进行着一个阴谋。”
“那么,我建议暂时停止进攻。”梅列茨科夫很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们既然已经洞悉了敌人的阴谋,那便不应该再继续在敌人设计的圈套里进行下去。”
图哈切夫斯基沉默了一下:“梅列茨科夫同志,战争,并不是想要停止就能停止的。中国人乐意看到我们的进攻,也更加乐意看到我们不进攻。在我们停止进攻的同时,敌人就可以调集大量的飞机和火炮对我们狂轰烂炸,不让我们形成有效的防御圈,而他们则可以从容的调集起兵力,达到他们的战略目的……”
梅列茨科夫的脸色有些阴沉。
是啊,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中国人都已经胸有成竹了。他们不担心战场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似乎一切都已经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图哈切夫斯基的神色也有一些暗淡,他随即拿出了一份电报:“梅列茨科夫同志,请你看看这份电报吧。”
这是列宁同志拍来的:“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战场上的局势让我深感忧虑,帝国主义正在对我们进行大举进攻,在伊尔库茨克我们遭受到了失败,广大的红军指战员牺牲在了战场上,在摩棱斯克一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我们绝不允许再出现一次失败。党对你寄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希望,盼望你用进攻、进攻、再进攻的形势,来摧毁我们的一切敌人,为伟大的**事业付出你的一切!”
“这是列宁同志亲自来的电报。”图哈切夫斯基充满忧虑地说道。
其实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他并没有说出来。
伏罗希洛夫就在自己的侧翼,他是斯大林的人,而自己被放在这里,正是托洛茨基同志用来牵制斯大林的。
如果自己在这里失败,或者进攻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对于托洛茨基同志的伤害将会是非常巨大的,甚至会在党内造成无法估计的影响!
所以即便面对再大的困难,自己也必须进攻到底!
可是这些党内的事情,自己又怎么可以对梅列茨科夫这样一个参谋人员说出来?
“进攻必须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
梅列茨科夫的话才说出口,图哈切夫斯基已经打断了他的话:“执行列宁同志的命令吧,进攻、进攻、再进攻!伟大的红军从来不会在任何敌人面前低头!”
进攻、进攻、再进攻!成了红阜唯一的指导方针。
大量的士兵被扔到了前线,出于对自己信仰的坚定,出于对图哈切夫斯基的信任,他们不顾一切的向布列斯特发起了一次次的进攻。
没有什么顾虑,也不需要再去多考虑一些什么了。
要么站在敌人的阵地上,要么死在冲锋的道路上。
“乌拉、乌拉”那让中国人熟悉的呼声再度铺天盖地的响起,充斥着整个战场。每个冲锋暂的红军都陷入到了一种魔咒之中。
弹雨被他们看成自己的洗礼仪式,死亡在他们眼中是新生的开始……
疯狂的攻击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7日、8日两天的连续攻击,让中国军队放弃了一些阵地,退守到了第二条防线中。
俄国人的欢呼在他们占领的阵地上响起,那些布尔什维克的旗帜也在阵地之中飘扬。
他们在尽情欢呼着胜利,尽情宣泄着几天来的郁闷。
而在这个时候,在他们的对面,刘昭承的嘴角却流露出了微笑。
俄国尽管占领了几乎全部的一线阵地,但他们的锐气已经不如战争一开始时候那么旺威了,他们甚至已经没有能力再对布列斯特第二线阵地重新组织一轮新的大规模的进攻!
所这,正是自己在一直等待着的……
战局发展的和刘昭承所预粹的完全一样。
在9号俄国人重新发起的攻击中,红军的气势明显没有之前那么旺威了。而此时短暂沉寂了两天的中国空军重新出现在了蓝天。
轰炸机把炸弹无穷无尽的投掷下来,战斗机一次次的俯冲扫射,子弹打的地面上扬起一阵一阵的烟雾。
随即,中国炮兵也参手到了攻击之中。他们和俄国人的大炮互相对射着。
尽管在大炮的数量上,俄国人就和他们的步兵一样,同样占据着优势,但他们的七百余门大炮,卒一字在摩棱斯克一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漫长的战线上一字排开,而并没有能够有效的集中起来。
中国的大炮却正好与他们相反。
数量上处于劣势的他们,却最大限度的集中起了自己几乎的全部火炮,对着红军拼命的发射出能够发射出的每一枚炮弹。
红军的大炮被压制住了!
刘昭承甚至已经能够看到胜利就在不远的地方。
10日,在第二线阵地依旧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情况下,刘昭承却忽然下达了一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命令:“放弃全部之第二线阵地,撤到第三线阵地进行防御作战!”
这一条命令是让前线的指挥官们错愕的!
他们正打的上瘾,俄国人被死死的阻挡在了阵地之外,寸步难以前进,而在这个时候,司令官却忽然下令撤退?
第三条阵线,已经是中国军队在布列斯特的最后一条防线了!
尽管心里充满了疑惑但前线的指挥官们还是坚决的执行了这一命令!
他们信任他们的司令,他们的司令在战场上的判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任何的失误。
中国军队“呼啦啦”的开始撤离第二道防线,把自己的阵地拱手交给了俄国人。
俄国人对于这样的“胜利”起初有些莫名其妙,但当确定中国人真的全部撤退之后“乌拉”声漫山遍野的响了起来。
图哈切夫斯基在得知了前线的这一喜讯之后,也忍不住狠狠挥了一下拳头。
中国人终于顶不住了,伟大的红军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而一边的梅列茨科夫却皱起了眉头,总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起码在之前的战斗中,中国人表现得非常顽强,他们的阵地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破绽。
可是为什么在这样的局面下,他们会忽然撤退?
梅列茨科夫想了许久,却无法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
也许和图哈切夫斯基司令员说的一样,中国人真的已经累了呢……
战场上静悄悄的,尽管夺取了布列斯特全部的二线阵地,但俄国人在几天的作战中,也已经疲劳到了极点。
他们的消耗太大,为这样的“胜利”付出的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中的一些人尽管嘴上不愿意承认,但内心里却实在盼望着下一次的作战尽可能的晚一些到来。
他们需要休息,需要补充!
对面的中国人也并没有进攻的迹象,他们似乎更加乐意安于目前的这个现状,这也让红军军官们心里宽心了不少。
中国人也累了,他们也同样在几天的战斗之后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如果能够维持这样的局面,那对大家都好。
可是,一切都只是开始而已。大幕,还没有正式拉开。
对于中国军队的司令官刘昭承来说,好戏才刚刚上演。
俄国人在战场出了那么多的风头,现在该轮到自己的军队了!!。
正文 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国步兵战斗守则
民国9年7月12日。
在这一天“布列斯特大反击”开始!
12日凌晨4时30分,所有前线之中国大炮全部轰鸣。
震天动地的炮击,瞬间惊醒了沉睡着的大地。无数的炮弹,带着尖利的呼啸,在战场上升腾起了一片片妖冶的火光。
中国人的反攻开始了!
7月12日势必将成为图哈切夫斯基和他所指挥的红军部队一块永生无法摆脱的心病。
炮弹将红军阵地轰的火光冲天,遭受到突然袭击的红军很快处在了混乱之中。
炮击似乎永远也都不会停止,中国人不把最后一枚炮弹发射出去,便决不会停止这样的炮击一般!
在这样的炮击下,红军很难把处在混乱中的阵地重新组织起来。
而在这个时候,中国人的突击开始了!
新增援上来,始终没有被刘昭承动用过的国民革命军第5、第6、第7三个师的主力,迅速向敌中央薄弱处突击!
6时,布列斯特俄军第四、第十五集团军遭到突破!其防线被一切为二。
随即,刘昭承又以第2、第3、第4三个师之全部主力,投入到攻击作战之中,目标只有一个:俄国人的第四集团军!
最先遭到攻击的是A。A。切博塔廖夫指挥的第3旅!
切博塔廖夫必须直接面对来自于老对手饶国华之第2师的冲击了!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的进攻和防御却调换了个个。
强大的火力支援着步兵的进攻!
中华民国大总统王恒岳亲自制定的《中国步兵战斗守则》第二条:“不管武器口径多么小,也不管武器数量多么少,要始终用火力支援步兵进攻。”
中国人将进攻用的部队分成了无数个小队,在每个进攻小队的身后,往往都有一个机枪小组的火力支援。
而机枪小组的任务并不是要求他们消灭多少敌人,而是要尽可能的压制住敌人的火力,使得自己的进攻小队能够完成近距离的突击!
《中国步兵战斗守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