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军阀-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机枪!机枪!”
“见鬼,我这里需要一门迫击炮!”
“坦克呢?坦克在哪里?”
此起彼伏的叫声,让战场上听起来乱糟糟的。不时的出现伤亡,俄国人的强硬抵抗让推进变得困难了不少!
陶至为的8连又多了不少的新兵,这让陶至为有些犯哨咕。
决战都已经开始了,怎么还给自己塞了那么多的新兵。可是没有办法,谁让这是上面的意思?
一次俄国战争,国内已经训练出多少有实战经验的部队来了?陶至为很难算得清楚。按照自己的估计,十几二十万的是肯定的了,或者更多也说不定。
窦大胜几乎是连滚带爬的来到了陶至为的身边,大口大口喘息着,不容分说的抢过了陶至抽到了一半的烟,塞到了自己的嘴里,猛力吸了几口:“他娘的,连长,调架飞机来炸下啊!”
“你他娘的。”陶至为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老子是连长,他娘的不是司令,老子到哪给你调飞机去?”
“班长,俄国人冲过来了!”前面的烟子大声叫了起来。
“上来了打回去啊!”窦大胜不满的吼了声,接着又强迫似的对陶至为说道:“连长,我可不管你想什么办法,总之你起码得给我弄一门迫击炮来。
说着害怕连长不答应,又连滚带爬的冲了上去……
“迫击炮?老子下面有门,你要不要?”陶至为悻悻然的骂了句,想了想,点了点身边的通信兵:“你,去营部,告诉营长,我这里进攻受阻,让营长无论如何给我弄一门不,两门迫击炮是”
战场上乱到了极点,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在死人。
窦大胜忽然发现自己班里的士兵,一个个都成了老兵油子,拿起枪射上两枪,接着抱着枪就缩了回去。
他们的射击次数并不频繁,但精准度却很高,基本上两到三枪就能击毙一个敌人。然后会迅速的转移,避免遭到敌人报复性的射击。
俄国人的反攻被打退了。一门迫击炮也终于如窦大胜所愿出现在了战场。
负责摆弄迫击炮的是个大胡子,窦大胜认得他,但却叫不出大胡子的名字:“大胡子,给老子打准点,端了俄国人的那个火力点。”
“他娘的,老子是迫击炮手,不是你们苦力!”在战场被使唤来使唤去的大胡子很是不满,测量了下,校准了下,然后把迫击炮弹放了下去……
炮弹精准的落到了俄国人的机枪阵地,一片惨呼之后,机枪阵地失去了发言的能力。
“成了,老子还得去9连!”大胡子一边招呼着自己兄弟把迫击炮收起来,一边囔道:“他娘的,等这里一打完老子就申请调到别的兵种去。”
“怎么和青楼里的姑娘似的,赶到这赶到那的?”窦大胜嬉笑着,然后一挥手大嗓门又吼了起来:“进攻,进攻!”!。
正文 第六百二十章 大会战:投降者
“进攻!进攻!”
长官们的呼声很响,尽管听起来有些乱糟糟的。防线被一条接着一条的突破着,俄国人的抵抗由最初的顽强变成了次后的混乱。
武器尽管不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全部,但终究是一个很可以依赖的力量。
而中国人显然将这一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飞机不知疲倦的一次次掠过红军阵地,然后将大量的炸弹倾泻向俄国人,随着那一声声的爆炸声,俄国人的阵地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坟墓。
16日发起的总攻击,让红军在这一天之中就损失了超过两万人。
其中接近一半阵亡,其余大量人员都成为了俘虏一.
损失是巨大的,伏龙芝的命令同样也是坚决的: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坚决的迟滞住敌人的进攻,不惜付出任何牺牲,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在党内争权中正在越来越稳操胜券的斯大林也发来了电报,对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地区伏龙芝司令员以及所有红军战士付出的巨大努力表示感谢,同时要求所有红军战士必须奋战到底,将一切帝国主义消灭在克敦斯诺亚尔斯克,莫斯科方面将会给予最大帮助。
“将一切帝国主义消灭在克敦斯诺亚尔斯克”显然不太现实,“莫斯科方面将会给予最大帮助”也更加无从谈起。
伏龙芝心里再清楚不过,斯大林的电报里的一切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完全只能依靠自己随着夜晚的来临,中国人的攻势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愈发的频繁起来。
大队大队的中国士兵,在坦克的掩护下,不断的利用夜色向俄国人的阵地发起一波接着一波凶狠的攻击。
遭受到沉重打击的佐罗切夫斯基,失去了自己最精锐的第9集团军…他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到了梅列茨科夫的身上。当然还有伏龙芝司令员。
他认为如果不是伏龙芝在没有征询自己意见的情况下,任命了一个毛头小伙子担任第9集团军的司令员,那么自己的部队将不会失败的那么惨重。
一切责任,都必须由伏龙芝和梅列茨科夫来承担!
现在,他手中已经不多的部队,正在遭到中国人的攻击,缺乏重武器的集群,完全难以阻挡住中国人的进攻。
正当佐罗切夫斯基焦虑万分的时候,中国人却主动找到了他一¨
那个中国第一军团刘昭承的代表…一位中国军队里的中校转达了他们司令官刘昭承的意思,战斗进行到现在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他建议佐罗切夫斯基用和平的方式,带领他的部队加入到恢复俄国秩序的行列中来。
刘昭承非常巧妙-的避过了“投降”这个让人尴尬的字眼,这让佐罗切夫斯基心理上觉得舒服了不少。
同时刘昭承还答应,佐罗切夫斯基一旦选择了和平的方式…将担任白卫军即将成立的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并由中国方面提供给他们必要的武器装备。他那些被俘的部下,在他们本人愿意的情况下也将得到释放,补充到第一集团军中,继续充当佐罗切夫斯基的部下。
这一建议充满了诱惑力。
胜利?对于苏俄红军来说已经是不能完成的任务了。如果中国方面真的能够信守诺言,那么“和平的方式”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佐罗切夫斯基有些为难,毕竟自己还是一个布尔什维克,并且深得斯大林同志的信任,一旦背叛的话,很难说对自己和家庭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的司令员知道莫斯科方面对于背叛者的惩罚将会是非常严厉的一.”中校似乎看穿了佐罗切夫斯基的心思:“因此我们的特工已经将您的家人从莫斯科秘密接了出来,我想他们正在期待着和您的见面!”
佐罗切夫斯基吃了一惊…中国人已经把自己的家人接出来了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自己可以减少许多顾虑了。
“相信您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中校微笑着道:“如果您下定决心的话…那么我们的炮兵和飞机将会给予您最大的掩护,同时我们的步兵将会进行接应增援。
佐罗切夫斯基沉吟了许久。
他注意了一下自己的参谋长和几个高级军官的表情,尽管他们默然无语,但显然他们的眼神已经告诉了他许多一.
失败的命运已经无法逆转,士兵们或许都不想打仗了。
遭到惨重失败的集群,甚至无法再阻挡住中国人的下一次进攻。
结束,也该结束这一切可怕的恶梦了一.
民国9年11月17日在此前战斗中不断遭到挫折的苏俄红军佐罗切夫斯基集群司令员佐罗切夫斯基电告克敦斯诺亚尔斯克战区总司令员伏龙芝以及莫斯科:由于本集群伤亡重大,弹药行将告尽为确保官兵们的生命安全,他们将不再继续战斗,而是选择退出战场,将为维护俄国的和平而努力一.
绝大部分的士兵选择了跟随佐罗切夫斯基,但也有一些坚定的布尔什维克选择了反抗,并对投降者予以攻击。
但是这样的反抗显得非常微弱。
中国人迅速出动飞机大炮,对于这些不愿意加入到投降行列里的俄国人进行了轰炸,并派出了一个师又一个旅的兵力接应出来佐罗切夫斯基和那些投降者们。
这是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中,苏俄方面投降的最高级别的军官,这也彻底震惊了那些还在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奋战的红军将士。
伏龙芝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始终沉默不语,也许他早就已经知道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而且不光是一个佐罗切夫斯基,将来,还会有更加多的人选择这样的道路一.
他并不想责备佐罗切夫斯基,也不想责备任何一个投降者。当失败的命运已经无法逆转,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外面的炮火还在继续响着,伏龙芝的心正在陷入到一个黑暗之中一.
17日,这是决定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胜负的一天。
中国人的攻势正在逐渐加强,大量的阵地仅仅经过了短暂的抵抗,便落到了进攻方的手里。大量的红军战死或者被俘。
伏龙芝把手里的最后一点预备部队也投入到了战场,但战场却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不断吞噬着一条条的生命.
莫斯科方面也终于开始重视紧张起来。一旦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失败的话,那么敌人将可以威胁到莫斯科的安全。
他们原以为即便敌人能够占据优势,以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庞大的红军兵力来说,也可以坚持到冬季的到来,但现在看来显然无法到达这一目的了。
可增援、突围的最佳机会已经失去,克敦斯诺亚尔斯克被围成了一个大铁桶一般,夸张的说连苍蝇也都无法飞出一只。
干涉国战场观察团甚至已经准备好了香槟来庆祝即将到来的胜利一.
这是一次天才般的会战,由一群天才般的中国将领完成。
俄国人是幸运的,在那些赤色分子行将取得胜利之前,中国人及时出现在了战场,一举扭转了白卫军们行将灭亡的局面。
上帝保佑中国!
17日整整一天,中俄联军不断扩大着胜果,他们必须得用尽量少的时间来结束战斗。
他们欢迎投降,不管用什么称呼,投降者,或者是“和平者”,起码这样,能让进攻的推进要轻松上不少!
有很多很多的俄国俘虏,这迫使中国方面不得不分调出一部分的军队,来负责看押这些俘虏。
交给白卫军是不让人放心的,这只会让白卫军的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可不是中国方面愿意看到的这些俘虏能够做很多事情,比如开掘矿山之类,都是相当不错的免费劳工。
当然有些不符合什么公约,不过这点中国的大总统王恒岳是坚决予以否认的,而干涉国们也不太会去关心这些战俘的下落。
胜利者该拥有一些特权,至于什么俘虏们的人权,目前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一17日这一天红军又损失了几万人,这让克敦斯诺亚尔斯克战场上的红军兵力在急剧的减少着。
战线已经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
伏龙芝此时的内心是痛苦的,他甚至想像佐罗切夫斯基那样,下令所有的将士们放下武器,来保全他们的生命,但是,伏龙芝告诉自己绝不能这样去做,自己必须对莫斯科,对布尔什维克负责!
可要阻挡住敌人的进攻,只有期待奇迹的出现了,但奇迹却永远也不可能出现。克敦斯诺亚尔斯克的红军已经被抛弃了。
还能坚持多少时候?伏龙芝不知道。也许明天就会遭到彻底失败的,但只要自己还在这里,还能继续指挥战斗,那就绝对不会放弃。
飞机“嗡嗡”的飞过,傲慢的把炸弹扔了下来,在那一片片的爆炸和火光中,伏龙芝无奈而悲哀的看着这一切。
在这一刻,他似乎已经化为了一尊石化的雕像!!。
正文 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会战:“不讲理”的王恒岳!
漫长而艰难的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伏龙芝和他所指挥的苏俄红军已经无力回天。
所有人都猜到了结局,现在唯一要关注的,只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势结束而已。
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对于伏龙芝来说将会是他人生里的最大污点,也是最大的一个悲剧。
但他是不应该承担上全部责任的18和19日两天,中俄联军一共进行了上百次大小战斗,红军损失了十二万人。
20日,伏龙芝手里唯一还可以依赖的一张牌,法斯托夫斯基集群也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
这实在有些巧合,而且诡异到让人难以置信。
一架正在执行轰炸任务的中国飞机,将炸弹不分青红皂白的扔了下去,而其中的一枚炸弹,无巧不成书的落到红军第33师前线指挥部里。
指挥部顿时淹没到了火海之中,而更加让人惊讶的是,法斯托夫斯基也正好在33师师部中指挥前线的战斗。
一个师部让一枚炸弹莫名其妙的端了,33师师长、参谋长、政治委员当场阵亡,法斯托夫斯基本人也重伤。
而这架立了功的中国飞机,对这一切根本就不知晓,飞行员完全不知道自己立下了多么大的功劳,和平时一样,在扔完炸弹后又大摇大摆的返航了…………
难以置信的轰炸!
伏龙芝在得知这一噩耗后,派出了自己的参谋长,嘱咐他无论如何也要把法斯托夫斯基同志给抢救回来。
但是让他遗憾的是,在经过了十多个小时的挣扎后,法斯托大斯基还是死了。
伏龙芝颤抖着,不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两个最大集群的司令员一个投降了,一个死在了敌人的炸弹下,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已经完全完蛋了。
在法斯托夫斯基遭到轰炸重伤同时他的集群也遭到了中俄联军最猛烈的攻击……
法斯托夫斯基集群完全陷入到了混乱之中,各个阵地独力作战,完全无法呼应,从而不得不被敌人逐一击破。
在这一天之中,该集群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随着法斯托夫斯基集群的被击溃,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行将结束!
这是苏俄灾难性的时刻。
当夜,伏龙芝被迫下达了各自为战,伺机突围的命令。要想继续组织起有规模的抵抗已经是不可能的现在能够保住多少力量就保住多少力量飞.
但是突围也是那么的艰难……
敌人的包围是如此的密不透风,他们似乎不愿意给苏俄红军任何的一点机会。
21日,伏龙芝在绝望的情况下,下达了总突围令而这道命令并没有通知莫斯科方面。在伏龙芝看来,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
惨烈的突围作战开始了……
无数的红军向着敌人的阵地进行了一次次的突击,他们嘴里高呼着“乌拉”企图用自己的生命在敌人的阵地上撕开一条口子但是中国方面已经预料到了这点,轻重火力全部被集中起来,以强大而令人颤抖的火网死死阻挡着敌人的生路。
成群成群的红军死在了冲锋的道路上他们有的甚至已经冲到了敌人的阵地前,只要再前进一步或者就能看到希望了但是,中国人的机枪、冲锋枪、手榴弹却彻底断送了他们最后残存的这一点点的希望!
战斗进行到这里已经不能叫做战斗了,而是屠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屠杀!
“灾难这是一场灾难.”强森耸了耸肩:“但灾难却是和平的开始……”
“和平?”张孝淮不置可否的笑了一下。
难道在俄国会有真正的和平吗?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出现的,因为有一个人是不会答应的……
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到这里就快要结束了,自己的使命也算完成了。
这是国民**军成立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次胜利,而这次胜利不是来自于内战,而是来自于外国战场!
中国军队在这里经受住了考验,并且通过这次对俄战争训练出了大量有实战经验的士兵。而这点无疑是非常宝贵的。
当然还有另外的收获,包括贝加尔湖、外兴安岭等等在内的大量沙俄时代被俄国人侵占的中国领土也被成功收复。
当然,这并没有得到俄国人的答应。
可是谁会去在乎俄国人是怎么想的?大总统王恒岳已经强硬的下令自己的军队驻扎在这些收复的国土上,并开始用变相的方式来驱逐这里的俄国人。
是我的就是我的,哪怕被你暂时抢了过去,可我早晚还得抢过来,这就是王恒岳的哲学。
这位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还有另一种哲学,我的拳头比比硬了,你就得听我的。过去我不如你,被你欺负,我没有办法。可现在轮到我来欺负你了!
去你妈的什么合约,什么条约,在老子这里行不通!无赖也好,蛮横也罢,你骂什么都可以,老子只要实惠,只要能把失地抢回来你爱怎么骂都成!
反正,老子从来不在乎什么名声,从来不在乎外界的评论。
还有香港、澳门、台湾这些地方也都是老子的……”你现在霸占着,我暂时还没有办法,可我一样能忍,忍到老子等待时刻的到来,老子一点都不会和你客气!
我的,就是我的!你的,早晚也是我的!
失地正在一寸寸的收复,可你霸占了老子的土地那么多年,总得付点利息是不?你存在银行里的钱还有利息呢,凭什么老子就白白的把土地给你用了那么多年?
你告诉我,凭什么?
那前后被俘的几十万俄国战俘,好吧,老子勉强当成你付的第一笔利息,老子的矿山上、铁路中用得着,勉强先用着了。
公约?恩,公约得遵守,可老子拒绝承认拿战俘去开矿山、修铁路了,你别随便诬陷。你要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拿着这些事情胡言乱语,揍你个***!
可别以为这样事情就算结束了,还早着呢。老子这放的是高利贷,利滚利的,还了一期还有一期,老子什么时候想讨了你就得给我。没有商量余地。谁让你要抢老子土地的?老子没有求你霸占这些地方。
满清那些败家玩意签订的什么狗屁合约关老子屁事!
你俄国人当年蛮横,老子现在比你还要蛮横,你还别不服气!
霸道的人生哲学,“不讲理”的王恒岳!
过去列强是不讲理的,中国是“讲理”的,但“讲理”的中国却不断的失去着自己的土地,失去着自己的尊严,屁大的国家,什么荷兰、葡萄牙、墨西哥这些地图上你得费些劲才能找到国家都能爬到中国的头上。
现在轮到中国不讲理了,因为她们有一个不讲理的大总统M
21日、22日、23日,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地区的红军连续进行了三天惨烈的突围作战!
但是除了少数的红军千辛万苦的突了出去之后,大量的红军却永远的倒在了战场上……
失败了,这次是真正的失败了。
苏俄红军的全部锐气都被彻底打掉了,他们失去了最后的一线希望。
24日,一条让整个克敦斯诺亚尔斯克战场欢呼的消息传来:一支中国小分队,突袭了一处正在休息的红军,在成功击溃这支红军部队的同时,他们击毙、抓获了大量的红军中高级军官。
其中,就有苏俄红军克敦斯诺亚尔斯克战区最高指挥官米哈伊尔瓦西利维奇伏龙芝!
巨大的欢呼响彻战场!
这同时也意味着,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结束了……
在这次大会战中,苏俄方面通过不断增兵,陆续集结起了五十五万到六十万的军队,随着会战结束,大约有十五万人左右被击光三十万人被俘、投降,数万人失踪。仅仅只有少数的红军侥幸从战场上脱身。
其中苏俄高级指挥官伏龙芝、布琼尼等人被俘。
这是苏俄最惨重的一次失败。他们损失了几十万精锐部队,彻底丧失了进攻能力,从而不得不开始组织莫斯科保卫战。
当然,苏俄方面是不会想到中国人根本没有想过要把莫斯科打下来。
战斗进行到这里,对于中国方面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下面,就是白卫军和红军的事了。加入红军真的危急的话,中国方面也许还会偷偷的通过别的渠道给予它们一些支援。
一些中国人的名字将会永远的留在俄国:张孝淮、刘昭承、张作霖、吴佩孚、邓夏、刘思海、黑呃.
很多很多,俄国人永远也无法忘记他们,无法忘记他们曾带给过俄国什么。
这些维璨的将星,将世世代代的被人所牢记。
俄国人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他们的名字……
民国9年11月26日,克敦斯诺亚尔斯克大会战结束了!!。
正文 第六百二十二章 宁波人
“宁波人是最重乡情的。”
蒋介石清了清嗓子说道:“凡是宁波人聚集谋生的地方,几乎都组办有‘四明公所’或‘宁波同乡会’,是同乡相关照的帮会。宁波府所属的几个县,如郑县、慈溪、奉化、定海、镇海、宁海、象山等在上海聚集的最多,实力也最强,旅沪宁波人同乡会居全国乡帮之首,而成大气候,发大财的人也最多,如叶澄衷、周仰山、朱藻三、虞洽卿等著名大资本家皆是。所谓‘善贾的阿拉甫人’就是如此。”
见大总统王恒岳听的津津有味,蒋介石笑着道:“有两次‘四明公所案’动静闹的很大,宁波人凭同乡组织‘四明公所’,团结起来与法租界展开了顽强而持久的斗争,弄得法国人焦头烂额,虽是在由洋人控制、偏袒法国人的公堂上,据理不让,多方斗争,两次均以法国人无奈妥协,宁波人胜利而结案,传为一时佳话。宁波帮声望与势力日隆,也就愈重乡情了……”。
“恩,这个好。”王恒岳微微点头:“就是要团结起来,不光是一个宁波,如果整个中国都团结起来了,这个国家的事情就好办了。对了,你刚刚说到的那个刘鸿生,是怎么一回事?”
蒋介石又笑了一下:“这个宁波人还是很有一些传奇色彩的……”。
对于急于寻求生意机会的刘鸿生来说“旅沪宁波人同乡会……”是他最大的希望所在。
担任“旅沪宁波人同乡会……”会长的,是周仰山。这周仰山可谓财大气粗,声名显要,且与洋商关系非凡,正是借重的好人选。周仰山与刘鸿生的父亲刘贤喜,一来是同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