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梦时代-第8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能干?在英国的一切不是靠了奇少的能力、关系和金钱,你玩得转个屁啊!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
三人虽然都是文州炒房团的人,而且现在都在合作,但关山塘却是杨华的铁杆,侯木泰是自己一派的,平日里最是看不起软弱的关山塘。
思索之间,侯木泰笑着道:“我大致上有个对策了,现在我说说,请奇少您指正。”
“说吧!”萧奇点了点头。
“其实炒作也就是那一套而已,直接拿钱去囤货,然后在市场上制造紧张缺货的气氛,再找托儿炒高价格,最后再慢慢的出货,把风险交给后面接手的人。”侯木泰正色的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进一批的货,砸在市场上,只要造成了‘不缺货’的市场景象,那么他们就没办法再炒高价格了,最后烂在手里,亏死他们!”
萧奇笑了起来,“是这个理儿,但大部分的货都被炒作客们买到了,你怎么去拿货?少了可是不中用的。”
“大部分其实并不在他们手上,就好像我们炒房一样。大部分的货是在中小投资客手里,而他们的承受能力又是最弱的,只要他们动摇了,有人开始抛货,那么就会引起雪崩反应的。”侯木泰道:“所以我们只要集中打首都和东方两个市场,搞定了那边,基本上他们就稳不住了。”
顿了顿,他又道,“至于说货嘛,那简单得很,高价买过来就是,反正奇少你不是为了赚钱,我们只是为了让他们赔光家产。所以我建议不要在最热门的鲁东购买。全国那么多大蒜的基地,只要能搞定足够首都和东方吃一个月的量,然后大量出货就行了。”
侯木泰这一招可谓是狠毒,完全就是以本伤人。
萧奇高价买了蒜到首都和东方这两个华国最大的城市去卖,打压那里上涨的蒜价,就可以让那些小小囤货的商人们稳不住,他们一旦稳不住了,那么大量的货源就出来了,区区的几百个超级大炒家,根本就没有再左右市场的能力。
炒作一个东西,占据的只能是一个势。
一旦势在你这边,你就赢了,如果势不在,那就输了,所谓“大势所趋”,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但这样就显得见效很快,能早点把蒜价给打压下来,避免以后有更大的涨幅。
“这场蒜价上涨,不会这么快的跌到正常水准。如果要小心行事的话,还得防止明年的再反弹。”萧奇这样沉吟着道。
“那简单,等到他们抛货出来,我们多接一点就行了。既可以稳定一下蒜价,又可以留到明年备用。”侯木泰道,“大蒜我还是知道一点的,放在冷库里面可以放1年左右,平常人们都是一个月拉一点出来卖的,直到下一季的大蒜再出来。”
“看不出来,你了解的东西还挺多啊。”萧奇笑道。
“我其实以前也研究过大蒜的炒作,所以知道一点。”侯木泰道,“我还知道,就蓉城周边就有几个生产种植基地,大约产量会达到30万吨。如果我们能把这一批的大蒜拿到手里,基本上就占据了十三分之一的大蒜产量,足够碾平首都和东方的大蒜市场了。”
“一年的大蒜产量有400万吨?”萧奇问道。
“我记得我研究的那几年,差不多都是这个数目,减少增加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侯木泰道。
看着侯木泰也是准备很充分的人,萧奇直接道:“你全权负责,让老杨和老关配合你,有没有把握三个月成功?”
“三个月?我一个月就给您搞定!”侯木泰笑着道,“我们还赶着回英国发大财呢!这些炒作食品的王八蛋,早点让他们破产,我们也好早点交差!”
经过了之前的失败,经过了在美国和英国的磨练,他和之前相比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心气儿高了,连带着气魄也大多了!
第2601章 打压炒作(下)
到了仙女公司安排的五星级酒店,关山塘仍旧是老脸火红,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
没办法,当初在房地产炒作一战之中,萧奇翻手为云,直接打得他差点翻不过身来,给他留下的阴影太大了。
以至于今天萧奇怒斥了他几句,关山塘就有些胆战心惊,魂不守舍。
早知道就不去插嘴好了!
关山塘叹息着回想道。
他的能力并不强,也就是靠着杨华在发财,这一次在炒蓉城房地产时,又舍不得割肉退出,所以最后落得现在的下场。
要不是萧奇最后放了他们一马,三人指不定会有什么下场。
“砰砰!”
敲门声响起,关山塘在猫眼里面看了看,然后打开了门。
换了一身更休闲衣服的杨华,笑着走了进来,“怎么?还在生气啊?”
“可不敢说生气两个字,我哪有这个能耐和胆气?”关山塘苦笑着道。
“不生气就对了,咱们没资格和人家生气。”杨华坐在了沙发上,“但老关你这次真的是不大聪明啊,稍微有了点成绩,就忘了奇少是谁了!你也不想一想,就算我们在英国挣了1亿美金,那又怎么样?奇少比我们多挣几十倍!而且人家本来就有超过10000亿美金的资产,你拿什么去和他比?还敢生气?幸好你没有生气,不然今天可就惨了!侯木泰肯定会对你落井下石的!”
“这个侯木泰真不是东西!”关山塘想起了先前了一幕,“好歹我们也是共患难的,怎么就如此的对我落井下石?”
“他本来和我们就不是一伙人,从开始到现在都是这样。”杨华淡淡的道,“我们只是被奇少捏合在一起的一个组合,一旦我们的任务结束了,大家就各奔东西,根本不欠对方什么。也只有我和你,才是一个战壕的朋友。”
“可是这一次,这家伙就占先了啊!居然是他来作为主导。”关山塘遗憾的道。
“没什么,反正这事儿我也不熟悉,就让他去表现吧!”杨华伸了伸懒腰,“侯木泰还年轻,自然希望能搭上奇少这条线。但是我却年龄老了,做完英国的这一笔,我就准备拿着利润分红退休了。1亿美金啊,足够我和家人们用了。”
“说的也是!”关山塘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今天下午杨华表现得那么云淡风轻。
虽说杨华之前的家产还多于这个数目,但经过那么一场大风暴,直接给他弄得血本无归,所以杨华算是看透了,决心做完这一笔就收山。
想想自己两人,都是六十来岁的人了,再去像三十多岁的侯木泰那样的拼搏,当然是不大可能的。
“那我也和你一样,做完英国的事儿就退休了!”关山塘很快就下了决定。
“这样最好,我们两个正好可以带着家人孩子,全世界去旅游一番。”杨华点了点头,“这一次在美国和英国住这么久,我可真感觉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也该多走一走看一看啰!”
……
侯木泰觉得很奇怪,昨天关山塘还一副痛恨自己的样子,怎么今天出门就变得无所谓的模样儿呢?
但管他的呢,反正自己只要讨好奇少,把奇少的任务完成得干净利落,那就是最大的福气了。
思绪之间,侯木泰三人坐车来到了蓉城市的文建区。
文建区原本是县,但在蓉城区域扩张的时候,直接就变成了蓉城的一个区,这里的农产品非常发达,大蒜的种植面积也超过了十万亩,年产能达到了12万吨。
大蒜的采摘期是在5月下旬到6月,现在已经是10月了,早就已经采摘完毕。
但前面说过的,大蒜一下子出产那么多,市场是消化不了的,所以通常人们都是把大蒜放进冷库里面,每个月取一部分来供应市场。
这样既不会浪费,也不会造成市场的没货,但同样的,这也给了那些炒作者们机会。
他们只用把一部分的蒜买下,然后宣扬蒜不足,即将涨价的消息,那么更多拥有蒜的人就会停止出货,等待价格上涨了再卖。
现在就是这样子。
从公路上走过,文建区的不少地面上,都是耸立着一个又一个的冷藏库,里面除了蒜之外,还有其它的农作物。
陪同侯木泰三人的是文建区的一位副区长,那讨好的态度完全就不像当官的,联想到萧奇是让他老爹的秘书帮忙安排的,侯木泰三人也不为奇怪,因为蓉城市的书记兼市长就是萧奇的父亲嘛。
副区长对本地的蒜商们自然是轻车熟路,带着三人转了一圈后,回到了镇上的政府办公室,那里就已经等待着几个蒜商了。
“侯老板他们是外地来的客商,想要收购大量的大蒜,你们谈谈吧!”介绍了双方之后,副区长就坐在了一旁,任由他们自己交谈。
但明显的,大家都知道,他坐在这里也就是坐镇的。
“张老板,听说你手里有2万吨的大蒜。”侯木泰开门见山的道,“我不管你收购价是多少,现在的蒜价是2。5元一斤,我给你涨价20%全部收购,3块钱一斤,你觉得怎么样?”
长相有些憨厚的张老板笑了笑,“侯老板,你开的价格不错,但我们都觉得,这个市场价格还要涨一涨,所以现在没有全部卖出的意思。你要实在想要的话,我给你5000公斤,就按3元一斤,你觉得这样行不行?”
“是啊,我也按这个价给你2000公斤。”另一个王老板这样说道。
“我也卖2000公斤。”许老板接着说道。
“我知道你们是在等继续上涨,但有没有想到过,如果涨到一定的程度,忽然被打压猛跌了,你们手里的蒜还会值钱吗?”杨华笑着问道。
“打压?”张老板笑了,“怎么可能?过去几年蒜价一直不高,大家都亏着呢,好不容易有这个涨价的预期,国家如果打压了,不就是让老百姓抛弃种蒜吗?”
看得出来,这位张老板虽然看上去就像是乡镇企业家,但眼光和眼界都不错。
“如果是涨到一定程度,那么肯定是合适的。”杨华道,“但如果蒜价涨到5块、8块、10块的时候,你说国家要不要干涉?只用狠狠的抓几个带头囤货的,你们这些中小蒜商,不就得吓着扔货了吗?大家都扔的话,3块钱还不一定能保得住。”
“我们可以等到5块钱就扔。”王老板笑着道,这也说明了他们的心理价位,基本上就是在2。5元的基础上翻一倍。
有萧奇买单,侯木泰当然不缺钱,但如果用的钱多了,这就显不出他的本事了。
“5块钱固然是很好,但刚才我的朋友说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侯木泰道,“你们这里卖5块一斤,中间商、小摊贩那里再过两道手,那么至少也该是8块一斤的价格了,你觉得8块一斤的大蒜不夸张?打的就是你们这些贪心不足的人啊!”
“如果我是你们,本来收购价也就是两三毛一斤,涨了10倍卖了就行了,那么贪婪的话,恐怕会招来祸事的!”杨华接着道,“固然高利润很让人期待,但落袋为安才是最好的,对不对?在高价位卖不出去的人多了去了,你们敢说以你们的资本,会是最能高价脱手的人吗?鲁东那边的大蒜商们,几十万吨的储存量都有,你们算什么?”
“那为什么你们不去买他们的?”许老板反问道。
“因为他们更贪婪,我们不喜欢这种人。”侯木泰道。
“你们买过去,也是为了赚钱,难道你们不怕自己也被算计了?”张老板反问道。
“呵呵,谁说我们是要赚钱的?”侯木泰耸耸肩道,“我们只是受人所托,准备把这个蒜价给打压下去罢了。”
“打压!?”三个蒜商愣然了起来,商人会这么好心?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等段时间你们就可以看到了。然后你们也就知道今天的卖大蒜是多么的正确。”侯木泰淡淡的道,“如果你们不卖,我相信3块钱的价格,那些更小的蒜商们,肯定愿意卖的,不是每个人的资金都撑得住啊。”
听着这个,三人有些面面相窥。
他们不相信侯木泰所说的是为了打压蒜价,但现在的确蒜价涨得很多了。
如果真的从他们这里卖出去的蒜价是5块,那么到市场肯定是8块甚至更多,那么夸张的价格,谁卖都是有些心惊胆战的,哪个敢多进货来卖?
这样断断续续的卖,还真不如一笔全部卖了好了。
他们都是长年累月做大蒜生意的人,自然心中也有一笔账。
除去采购成本、储藏成本等等,能在一笔生意上,赚到七八倍的利润,已经是很不错的生意了。
“3。2一斤,我们的货全给你们!”小声的商量了一阵,张老板报出了价格道。
“没问题!”
侯木泰和杨华、关山塘商量了一下,也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虽然贵一些,但谈成了就好,也是一个好的开头呐!
第2602章 暴跌
首都,清晨5点。
在寻常人都还在睡觉的时候,新发市场这里已经是热闹非凡,一幅车水马龙的场景。
曲勤是首都xx区的一个农贸市场小摊贩,和其他小商贩一样,他每天四点多就要过来批发菜,然后六点左右拖回市场,收拾整理一下之后,7点钟上下就得开摊做买卖。
新发批发市场是首都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非常的大,各个区域分门别类,洋洋洒洒数百种菜肉果蔬在这里批发出售,是供应首都最大的一个农产品市场。
曲勤是卖蔬菜的,来到自己熟悉的几个批发摊位面前,熟练的选好了自己想要的蔬菜,放在自己的推车上,就准备拖到外面的大型三轮车里面,然后回家了。
可他正在往回走的时候,忽然就看到一大堆的人往一个地方冲过去,不觉吓了一跳。
正好看到一个熟人,曲勤一把就抓住他,“干什么?出事儿了?”
“不是,是有人拖了一大卡车的大蒜来卖,听说只要2。5块钱!”熟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大部队的地方跑去。
曲勤一听也稳不住了,赶紧的把推车放在了一旁,跟旁边的商贩招呼了一声,也不管别人同意不同意他放下,就撒腿跟了上去。
过了国庆之后,大蒜的价格还是没有降下来,运到首都的大蒜批发价,反而上升到了3。5元左右,比起去年的0。8元左右,简直是一个天价。
曲勤批发一些到了市场之后,零售价就得提高到5块钱一斤,这样才能赚点钱。
可是因为大蒜价格太高,所以买的顾客们都谨慎了许多,买得很少,三天前进的货,现在还剩下不少。
现在忽然听到大蒜居然降价打了2。5块钱一斤的批发价,那么拿回去卖3。8就足以赚钱,还能卖得多,这可是赚钱的机会啊!
等到曲勤一溜烟的冲了过去,发现卸货区这边已经挤满了人,大家都挤到了一辆重型卡车的面前,正嚷嚷着什么。
“2。5块一斤,2。5块一斤,没错!过秤拿钱就行!”两个司机大声的吼着,应对着每个问询的人。
这边卸货区是可以直接交易的,旁边就有大大小小的秤。
只见几个工人在大打开的车厢门口站着,将一袋又一袋的大蒜拿了出来,那边的人就开始争抢起了来。
“我要三袋!”
“三十袋!”
“一百袋!”
“半车!”
“这批货我全要了!”
现场闹闹哄哄的,就跟要抢东西一样。
就在这时,距离这边不远的一辆卡车前,忽然又有了一群人围了过去。
“什么?2。3元一斤大蒜?真的?”
“来两袋,快!!”
曲勤正好在外围,听到这样的声音,赶紧又冲了过去,的确看到又一辆重卡上面,满满当当全是大蒜。
“这边也有……还是2。3……”
“那边又来了三车,只卖2。28元!”
“……”
随着进来的车辆越来越多,大家都是拉的大蒜过来,还开始了不断的降价,于是这样的声响是更加的嘈杂起来。
因为价格不断的在下降,大家都不知道往哪里去买货的好。
结果曲勤也不管那么多了,看着最后价格降到2。1元一斤的时候,就买了三口袋300斤,然后飞奔回了自己的蔬菜摊,用3元一斤的价格飞速的出货,结果一上午不到就全部卖光了。
早就听说了下午还会不断的有大蒜过来的他,中午吃了饭就往新发市场跑,结果看到的却是多达三五十辆的重卡等着排队进去,上面全部拖的是大蒜。
以一辆重卡平均载重50吨计算,今天一天就进来了3000多吨的大蒜!
如此多的数量,是之前几个月都没有过的。
更何况价格也是越来越便宜,有人说今天肯定大蒜就要暴降到1。5元一斤。
虽然曲勤觉得这个价格太夸张了,但一块七八左右是多半能买到的。
根据那些司机们说,他们是从蜀川、湘水、彩云那边过来的,那边的大蒜商人们这几天出货价就暴跌,基本上也就是1块钱一斤了。
于是有人就组织了100万吨,准备陆陆续续的卖到北方的城市。
而且不仅仅首都这边,东方那边也是有100万吨左右,准备卖到江南的各地。
好家伙!
想到整整200万吨投放市场,而首都一天的消耗量也不过是六七百吨,今天就卖了五天左右的量,要是过几天再来那么多,大蒜价格得跌到多少钱啊?
不管曲勤也管不了那么多,他下午又进了1000斤回去卖。
依照早上那些顾客们的热情,他们都不知道最近大蒜会来如此多的货量,所以趁着这个机会,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卖给他们的话,他们肯定会几斤、甚至十几斤的买回去放着的。
和曲勤一样想法的小商贩很多,连带着超市里面也是这么干的。
于是到了下午的时候,大家出来买菜的人,忽然发现,大蒜的价格居然奇迹般的下降了2。8一斤这样的低价。
虽然比起上半年来说贵了不少,但比起昨天来可是差点就便宜了一半啊!
大伙儿都有捡便宜的想法,于是包括曲勤在内的许多小商贩们,今天在大蒜上面就赚了一两千块钱,可谓是利润丰厚得紧。
但到了晚上的时候,新闻就播出了这个消息。
看着记者们采访时看到的一辆辆满载大蒜的重卡,听着司机们说起的即将200万吨投放市场,可供大家食用多少多少天的时候,买了很多大蒜的大爷大妈们,才开始痛骂起这些小贩们不讲道义了!
他们可不知道,华国一年的大蒜产量才400万吨左右,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有200万吨投向北方和江南市场?
许多囤积大蒜的小商贩看到了,也是心惊胆颤的,他们生怕是那些大商贩觉得到了可以抛货的时候,所以大笔卖出获利离场,然后留下他们这群人的货卖不出去,承担损失。
但他们也不是这么稳不住,准备再等两天看一看。
大商贩们也是有些皱眉,虽然电视上习惯了说得夸张,但如果是有别的竞争对手想要获利离场,那也是把他们手里的货给拴住了啊。
嗯,再等两天看看。
很遗憾的,过后的两天,首都和东方的市场仍旧是每天超过了5000吨的大蒜出货,连带着周边的津卫、江南等市场,也有数万吨的大蒜涌入市场,大蒜价格应声而降。
看着几乎是源源不断的重卡开进批发市场,大蒜的市场价格不断下跌到了2。3元、批发价格降到了1。5元这样的超低价,这下子小规模的蒜商们稳不住了,全部一窝蜂的卖给了收购大蒜的批发商。
反正他们手里的大蒜进价也才两三毛、三五毛,现在这个价格也是赚了不少了。
买到大蒜的批发商们,也赶紧的把货物给装车,运向了各个城市的批发市场。
首都和东方这两个地方他们是不去了,太多的大蒜砸到那里,价格肯定起不来。
所以他们冲向的都是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在那里还能卖个不错的价格。
随着周边的蒜商们不断出货,更多的蒜商也稳不住了,他们也开始出货。
这样的风潮蔓延到了囤货最多的那些商贩的身上,在这样的大规模出货,价格暴跌的情况下,他们再坚守也是没有用处了,于是他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这些一直囤货的人倒不惨,那些高价买大蒜的商人可就惨了,不但没有赚钱,反而是大亏了一笔,却还不得不出货卖掉,否则错过时机就卖不掉了。
就这么着的,短短一个星期之内,大蒜价格就暴跌了60%,恢复到了一个常理的价格区间。
虽然很多人都出货,但有些奇怪的是,大蒜的价格并没有暴跌到白菜价,这一点虽然不少大蒜商们都在疑惑,但现在是出货的好时机,他们才不管那么多呢。
其实,很多人也没有看到,在各个大型的批发市场上,有不少的商人反过来在大批的收购大蒜,并且将它们全部装车,又统一运到了好几十个城市周边的冷藏库里面。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大笔收购,所以大蒜价格才没有跌到谷底。
最高兴的自然是老百姓们了,本来都在喊大蒜价格太贵,都快吃不起了,结果一下子大蒜价格就便宜了,真好!
他们的这种高兴,是搭建在仙女公司亏损达到20亿的基础上的。
侯木泰他们在蜀川和彩云这些地方,一共收购了30万吨的大蒜,大笔的投入了首都周边和东方周边市场,这批货都没有卖完,那些大蒜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