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先下手为强-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搞的动静还很大。

    难道真是因为自己那番只拿你当妹妹的话,所以才愤而移情别恋?

    被逼内疚的刘和平最后只得表示,为了弥补发小脆弱的少女心,愿意出资200。

    于青叫:“不是500吗?”

    刘和平叫:“老大,你懂不懂先拿脚试试水的道理,哪有一上来就投入这么大的要是卖不掉怎么办????”

    于青虽然对刘和平的小心翼翼很是嗤之以鼻,但体谅他这头小铁公鸡也是头一回肯往外出,所以还是欣然受之。

    于是,两下折衷的结果:刘和平先期入股200元,批发20条卖卖看,如果势头好,那后续将继续追加到500元。

    如果势头还好,那就将收益继续进行投资,不过,如果势头一旦不好,则必须立即止损!

    而且刘和平担心于青的马大哈,不放心她管钱,所以摆摊卖裤子的时候,他必须也要一块,帮忙收钱。

    于青一口答应,顺便还能收个会计,何乐而不为啊!

    两下击掌为盟。

    于青怀揣刘和平入股的200元杀回赵姨的布头店,付了50元定金,让赵姨就按上一条的样式布料做出20条出来。

    尺寸嘛,这裤子弹力大,一般体型的都能穿,所以都是均码就好。

    随后于青又去门古寺市场实地考察了一番,想挑个练摊的地儿。

    门古寺市场地处怀姜市市中心,最早起源于八十年代,现今当是小百货、小五金、铁活、杂品、服饰的主要集散地,是怀姜市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市场。

    虽然于青知道在十几年后市场经济大潮涌动及大型品牌连锁超市的下,门古寺老态尽显日渐式微,最终落得个关门歇业的下场,但现在的门古寺,还当正是红火中。

    于青转了两圈,市场中间一条主干道,两边商铺摊贩林立,连绵起码有三四里地,不愧是怀姜最大的市场,来往的人摩肩接踵,流量十分可观。

    她还注意到除了固定摊位,流动摊位也占了小半数,其中不乏拎个麻袋就可以沿街叫卖的小贩。

    于青对这种小贩尤其关注,还特意研究了下他们选的叫卖地点,及叫卖的口号,深觉得这种拎麻袋人设正好适合自己。

    别嫌她没出息,她的确没啥野心,压根就没过要想学习那些重生前辈们动辄开工厂搞煤矿的壮举。

    那些都是神人,说开工厂就能开得起工厂,说搞煤矿就能摇身一变煤老板,跟玩过家家般简单,金手指开到无穷尽。

    而她现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心知肚明,深觉自己不是那块料,看样子也不太得老天爷眷顾,不过假期里卖卖裤子赚点小钱应该还是可行的,这事她干的了。

    于青往回溜达的时候碰上了许友松和战池,他俩刚从市场附近一家游戏厅出来。

    许友松瞧见她很高兴,说手里还有几枚游戏币,要请她进去打一局。

    于青笑着直摆手,她从来都是个游戏盲,脑子和手跟不上,就连电脑上最普通的扫雷都不会玩儿,更别说现在这种多是格斗类的街机游戏。

    但许友松兴致很高,直说中考完了,当是该轻松轻松,又说有适合她玩的,不由分说拽了她胳膊就把人拉进游戏厅。

    于青看了眼战池,这人程没说话,但许友松将她拽进游戏厅的时候他也跟了进来。

    许友松说的那个适合于青玩的游戏原来就是“f1赛车”,这游戏女生玩儿的话的确还可以,但于青不是一般的女生。

    赛车游戏于青不算陌生,在上辈子,不过那时已是在大学,她大学的男朋友玩电脑时候带她玩过,于青按住一条线路跑了20天后,终于可以做到不撞墙了——

    而眼前的这条线路对她来说俨然是新而陌生的,她不好驳许友松的热情,所以按住游戏机上的方向盘,一路撞墙撞栏杆撞山洞撞别的车不出一分钟就把自己给撞“牺牲”了,然后肩膀一耸两手一摊,表示看吧,我就这水平。

    许友松笑,任劳任怨的又弯腰往游戏机里塞了一把游戏币,拍拍她的肩:“没事,咱有的是币!使劲撞!我去给你们买汽水。”

    说着出门去了,于青瞧瞧周围都是些半大孩子,两个一伙三个一堆的,各自杀的都很激动很认真。

    她回头瞧了眼一直站她身后的战池:“你不玩?”

    他抿抿唇:“玩过了,你玩吧。”

    于是她掰住方向盘又开始第二轮撞墙撞栏杆撞山洞,撞到一半的时候,耳边忽得一热,是战池从她身后探过两只手来,按在她握方向盘上的手上。

    “实在看不下去了,你怎么这么笨。”

    他个高手长,这么弯腰一拢等于把她整个人拢去怀里,游戏厅里天花板上挂着吊扇,正转的起劲,可少年呼出的气息和胸膛依旧热度灼灼。

    于青两只手被他掌心按住,方向盘随着屏幕上的路线灵活的左右转动,本来像只没了头苍蝇的赛车突兀精神抖擞,游龙般在赛道上马力十足的疾驰起来。

    的确很爽,于青虽成了个傀儡瞧着屏幕也觉舒心:“玩的不错嘛。”

    她边夸边扭头想跟他说话,一转头,嘴唇堪堪擦过他在她肩头上方的侧脸。

    年轻人皮肤就是好,汗津津,还润润的。

    赛道上即将抵达终点的赛车忽得一抖,翻了车,噼里啪啦翻滚出去好远,摔的那叫一个惨。

    “哎呀,”她指着屏幕不无遗憾,“这就第一了,好可惜!”

    估计是天太热,直起腰后退一步的战池,脸有点红。

    许友松两手攥着几瓶可乐从外面走进来:“于青,这局又‘死’了?”

    “是啊,好可惜。”

    明明青葱样的纯真少女,偏偏在翘唇一笑时露出了恼人的狡黠:“本来天降外援犹如神助,奈何最后关头功亏一篑。这事怪我。”

    许友松饶有趣味:“怪你什么?”

    “怪我不小心揩了点油,害得翻了车。”

    

    

 第50章买房

    于青这天早饭的时候主动问:“这院儿咱们买下来了吗?”

    也不知道父母商量的啥结果,不过不管啥结果,她得加加火。

    方萍正往她碗里添小米粥:“买不是不行,就是觉得不大值。这地本来就是忙着搬家急着租的,也就是暂时安顿一下,要是买了这里,我们单位一说集资盖房,咱们可再上哪再淘换钱去。”

    方萍的银行最近有意向要盖职工住宅楼,正在拿方案。在于青看来这也算是赶上了福利分房的末班车,能拿到房子自然好。但这回想分房的人需前期就得缴纳部分房款,家里存款有限,如果买了现在租的院子,那等方萍单位定下方案需要集资的时候,便要捉襟见肘了。

    没钱还真是不好办啊……

    于青想,怪不得重生前辈们都在致力于开工厂挖煤矿搞房产的赚大钱,果然有钱一切都好说,没钱就要处处受拿捏。

    其实现在有个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向银行贷款。

    于青知道,现在这个时间段,各大国有银行已经开始鼓励个人贷款,但在社会上却并被不认可,除了特别有胆气的冒险者,基本无人响应,银行贷款业务开展艰难。

    而直到又10年后,人们对信贷消费的认可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信贷消费的强大生命力才焕发出来,房贷车贷等都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的生活常态。

    只可惜,现在还不是10年后,而是10年前。

    于青琢磨了一下,斟酌的开口:“妈,我在辅导班有两个同小组的同学,其中一个是战庆国的儿子,另一个是钢厂老总宋云益的闺女。”

    方萍第一反应居然是:“怎么?他们欺负你了?”

    于青:“……”

    “宋云益的闺女叫宋瑶,是我们小组组长,什么欺负不欺负的啊,人家挺好的。就是有一回吧,我们在宋瑶家学习,听到她父母聊天,说市里领导去南方考察了一个月,说是为了旧村改造的事儿。”

    “旧村改造?”

    于青觉得还是搬出这种比较有权威性的人的言辞来当说服利器比较管用,所以继续振振有词:“对啊,说是国家要推出的一项试点工程,说什么要推进郊区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哎呀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就这意思,就是把城里老旧平房区给拆了,盖成住宅楼新小区,还说咱们怀姜被省里点名要做省第一个试点。宋瑶她妈娘家在南城城区的孙故事村有套老宅子,本来要卖了的,宋瑶爸说不能卖,说看现在这形势,说不定一改造就改造着了,到时候拆了多少就补偿给你多大面积的单元楼,啧啧啧,多合算!”

    这回连她爸于成勇都从报纸上抬起头来,见方萍还目露怀疑之色,于青继续趁热打铁:“我们在楼上听到,我还说咋会有这样的好事,拿新楼房换你的破院子。结果小池说,唔,小池就是战庆国的儿子,小池说没错,他爸是去南边考察出差了一个月,在家也听自己父母聊过这事。他还说听他爸在家跟人谈工作,说未来5年内要把怀姜市所有的旧村部纳入改造范围。嗯,我看要改造的话,咱们住的这片肯定排第一个,咱这片多大啊!”

    于青继续埋头吃早饭,偷偷抬眼发现父母彼此交换了下眼神,看来是有点心动的意思。

    她抿了口粥,情绪略微低沉:“我昨晚上梦见姥姥姥爷了,你说咱们搬城里来,可姥姥姥爷还在镇上呢,我姥姥煮的青菜糊糊最好喝了,我好久都没喝到了。”

    于青和姥姥姥爷的感情是很好,特别是小学阶段,那时候方萍工作忙,她一直都是在姥姥身边蹭午饭的。

    之前都在镇上挨的近,不时还能常见面,后来搬家到了市里,她这几个月的功夫都在忙着中考,没太啥时间机会回去看望姥姥姥爷,现在的思念之情倒真不是说瞎话。

    方萍轻轻叹了一口气:“我也是太忙,昨天你舅舅还打电话来我单位,说最近天热,你姥爷犯了几次高血压,想来市里医院做个面检查,我今正要去跟领导说一声,好请个假。”

    于青精神一震,抬头说:“妈,咱们干脆把北边朱奶奶那套小院一并买了吧?好生拾掇拾掇让姥姥姥爷搬过来住,这样离的近,彼此照应也方便。我舅在矿上工作也挺忙的,平时能跑几趟啊。以后姥姥姥爷年纪只会越来越大,靠着儿女他们心里也踏实啊。再说了,这旧村一改造,到时候补偿单元楼,咱们挑个楼上楼下,多得劲啊。爸,你说是吧?”

    被她这前后一夹击,方萍和于成勇都不说话了,好像都有在认真思量闺女话的可行性。

    方萍在家里是长女,对父母向来孝顺,现在搬来市里后,离日益老迈的父母距离远了的确是不够方便。

    只不过于青的姥姥姥爷都是要强人,只要自己还能照顾的了自己,就绝不肯麻烦儿女一手指头,现在老两口身子还很硬朗矍铄,所以一时倒没什么大碍。

    但重活一回的于青知道,姥姥姥爷虽然也算长寿,但姥爷去世前的几年一直深受肺纤维化的痛苦折磨,天天靠吸氧度日,最后死于呼吸衰竭。而姥爷去世后,本来没什么大病的姥姥也很快就撒手人寰。两位老人同年去世,一个年头一个年尾,那一年大家连春节都过的寡淡而无味。

    而姥爷之所以从普通的感冒发展成肺炎,后来又恶化为肺纤维化这样比肿瘤还要严重的恶疾,除了身体素质原因外,住房条件不够好也算是原因之一。

    于青姥家本来在老家有房,但姥爷和方萍都在镇上工作,所以把老家的房子卖掉搬来了镇上。

    姥家住的是镇政府分给的员工房,建于80年代末期,也是独门独户的平房小院儿。

    当时这房子盖的还是十分时髦而结实的,虽是平房,但房里都配备了厨房和冲水厕所。院子虽不甚大,但在精于养花的姥爷的打理下十分井井有条,月季牡丹蔷薇石榴白茶红茶各种名贵兰花争奇斗艳,夏天在葡萄架下啃着西瓜看姥爷和爸爸舅舅下棋是于青最深刻的童年记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子也日渐老迈,特别是镇政府搬迁后,这片老员工宿舍区搬迁的搬迁,闲置的闲置,本来有集体供暖的房子也停止了供暖。

    停暖后的第一个冬天,方萍让两位老人去和自己住,但那时于青家住的是她爸分的宿舍楼,5层顶楼西户,俱已八十多岁的两位老人实在爬不动。

    而且老人性子倔强,总觉得还能自理,不用依靠儿女,也拒绝去和儿子同住。

    这平时都还好说,但北方的冬天寒冬腊月的,便是方萍给买了电暖气电热毯,也顶不了多大用,而且老人还心疼电费,不太舍得用。

    所以那年冬天才过了一小半,姥爷就感冒了,延绵好久,后来变成肺炎,到最后又发展为肺纤维化。

    于青总是想,如果有一套供暖正常的单元楼,板板正正的,暖暖活活的,有个小院儿,许姥爷姥姥还能更长寿好几年。

    方萍果然很心动:“北边朱奶奶家那院?她要卖?”

    于青点头:“是啊,几个月前就说要卖了,一直没卖出去。都嫌她那房破,我觉得破点没啥,可以修嘛。况且那院儿多大啊,比咱们这个大三倍还多,加盖房的话也有地。咱买下来,盖上半片院子的房,到时候改造,按面积来赔付单元房,说不定能分到手好几套!”

    她嘻嘻笑:“到时候一个单元楼说不定都是咱家的,咱也能拆迁致富。妈,留套给我当嫁妆呗,我以后就是找对象结了婚也跟你们一块住!我住三楼,你们住二楼,姥家住一楼,这咱娘俩下楼就能各回各妈家蹭饭,多好!”

    方萍被惹笑,淬了一口:“你个小小孩子,想的倒怪长远!”

    不过,玩笑话归玩笑话,闺女这番话却当真触动了方萍心里那根弦。

    于青的姥爷生性倔强,除了万不得已不肯麻烦儿女外,还有个习惯是老人家有点洁癖,所以不习惯与人同住。

    你要让他们搬来和儿女同住他们一定是万万不肯的,但要是在附近给他们买个小院……

    说不定可行!

    于青觉得今个一早自己这番话效果真心还算不错,父母都有些心动。

    只要心动了,日后她再故技重施拱拱火就问题不大,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

    整个早上她爸于成勇头一回发声:“买这院儿,还得想法子凑凑才成,要再想买朱奶奶那院,哪来的钱?”

    

    

 第51章首战告捷

    清晨6点钟,于青提溜着一麻袋健美裤,和刘和平准时出现在门古寺市场。

    她踩过点,选了市场大概半里多路的路中央。

    能在路中间叫卖的都是像她这样的麻袋小贩,占地小,灵活多变,只要口号喊的响,引人注目是一定的。

    6点钟早市刚行进到热闹处,她选的又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来来往往的人群让于青很满意。

    打开麻袋,拆出三条裤子,一条搭在肩头两条搭在胳膊上,又从包里掏出个音箱放在脚边。

    刘和平目露惊讶:“你还搞了个喇叭?”

    “这样才能先声夺人嘛。”于青拍拍他的肩,凑过去小声说,“其实我也不好意思自个喊,所以昨晚提前录好了,看看行不行。”

    小喇叭是她踩点的时候从小摊上买的,质量粗糙,但只要充足了电,嗓门绝对够大。

    果然一扭开电源:“嘿!瞧一瞧看一看,新款爆款健美裤,香港欧曼斯外贸名牌,质量好价格优,25一条,只要25!走过路过千万不能错过!又显瘦又漂亮,弹性大贴合度高,穿上保管叫您瘦十斤!瘦十斤!”

    刘和平冷不丁一听,噗嗤一乐,于青也哈哈乐。

    这段广告词是她昨天趁父母去上班,自己在家关上门吼着录的,此下听起来气势十足,当即便引得几个年轻姑娘的视线,上前来摸了摸于青胳膊上挂的裤子,看了下样式,有点奇怪:“不是脚蹬裤?”

    “美女,现在人家南方那边脚蹬裤已经不兴了,流行的是这种健美裤,你看看这裤子弹性多好,穿上特别显线条!”于青一张嘴从没这么利索过,侧身一撅,“看,我身上就穿了一条。”

    她上身着一件白色短t,就穿了条这样的黑色健美裤,包裹紧实,极度贴身,衬的一又长又直,更凸显了少女娉婷挺拔的身段和朝气——有了她这块活字招牌果然好用,周围路过的女性顿时都围了上来。

    这卖东西就是不怕热闹,人越多越有人往上挤,于青庆幸自己幸亏带了个帮忙收账的刘和平。

    还不到八点半,首战告捷,20条裤子卖了个精光。

    刘和平在早餐铺把钱点了一遍又一遍,刨开200元原始资金,也就早上两个小时的功夫他们净赚300大元。

    于青喝着豆腐脑兴奋的眉飞色舞:“都再投进去吧?你没瞧见嘛,好多没买到的一个劲的问我明天还来不来。”

    经此一役,小财迷刘和平亦有些蠢蠢欲动:“行!都投进去,再做!”

    于青回去跟赵姨结清账款,再追加50条。

    赵姨拿了钱却有些为难:“50条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一个人看店,没三天功夫做不出来的。”

    于青第一个想法就是去换个效率更高的小作坊,不过赵姨为人实在,而且手艺精细,走线什么的都又直又漂亮,线头剪的干干净净,就连于青批发回来的那一兜所谓的“香港欧曼斯”商标,每一个都缝的又仔细又妥帖。

    她不想换地方,想了想,于是建议:“我每天晚上来拿一趟,做出多少拿多少。”

    第二天一早于青又背了20条新出炉的裤子去门古寺,和前一天一样的盛况,被抢购一空,而且还碰上了个“熟人”。

    说熟人其实只是眼熟而已,那个胖大婶一见是她很是高兴:“原来是这闺女呀!”

    这位胖大婶就是之前马路上摔倒,于青帮扶,还得了她几个大橘子馈赠的那位大婶,大婶拉了她的手:“昨个听我闺女说早市上有个卖裤子的小姑娘,卖得裤子蛮好穿的,我来瞧一眼。哎呀你不知道呀,你大婶我是个扁平足,脚蹬裤踩的老不舒服了,可又不爱穿那些老样式,也爱赶个时髦!”

    于青忙把自己卖的裤子拿给她看,布料做工样式胖大婶都挺可心,只不过唯有一个缺点,大婶穿不下……

    放在自己腰际比划了比划,大婶老可惜了:“闺女啊,没有大码?这均码,我可穿不了啊。”

    这事不是第一次碰上了,健美裤弹性虽然大,但毕竟布料是氨纶的,弹性还是不比脚蹬裤那样的人造丝,而且为了贴身效果,那都卡的严丝合缝,一般稍胖的妹纸还能穿,但再胖就有点无能了。

    有好多顾客因为身材原因而不得不望裤兴叹,不过于青生意好,也就不在乎这点流失的客户。

    而现下胖大婶挂在脸上的失望是如此明显,她瞧着也老不落忍,忙安慰:“大婶,我们有大码的,只不过我今天没带来。这样吧,过两天,大后天,大后天您再来,我……我先帮您量量腰围,放心,一定有您能穿的。”

    到了第三天,于青买卖就要告罄的时候,麻烦来了。

    其实生意红火惹周围人眼红是一定的,于青也有自觉,所以向来嘴甜,笑脸迎人。

    便是被其他小贩冷嘲热讽几句也不恼不怒,反倒一口一个“大姐”的叫着,没事雪糕汽水瓜子的主动上供找人聊天,说自己是勤工俭学,靠假期这几天来赚点学费。

    她毕竟年纪小,稚嫩还摆在脸上,而不声不响跟在她后面的刘和平则个子瘦小更是一派学生挂。

    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怎么看都是俩半大孩子,且也呆不长,就趁着假期来赚赚学费,不会抢他们生意太久。

    读书毕竟是好事,这年头这么懂事的孩子不多,这旁边诸多同行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值当的跟俩孩子过不去。

    不过,虽然如此,也没妥了麻烦自己找上门。

    其实,也简单,就是地头蛇来收保护费。

    打头的是一个胖乎乎的男的,看上去也就不到三十的年纪,寸头,大脸,红格子的衬衣半敞着,袒露处的胸口貌似纹了朵怒开的?

    于青一眼瞧见几乎喷了,这用颜料染的也就罢了,要是真纹的,那这位十年后怕是要后悔的。

    旁边一个正跟她唠嗑的卖杂货的大姐偷捏了她胳膊一把,声音低的只有她能听到:“这人不好惹,小心点。”

    说完就溜回自个摊位去了,于青环顾一圈四周,小贩们果然要么别开眼睛,要么顾左右而言它,本来几个围在她身边的顾客一瞧见来人那模样也放下裤子四散去了。

    于青思忖着来者果然如此不善么?

    就见那寸头大脸汉子冲她一乐:“小妹妹,生意不错啊?”

    

    

 第52章保驾护航

    刘和平死活按住包不肯松手,于青瞪了他一眼,掰开他的手,从小包里抽出一张五十元钞票,折了两下塞进寸头汉子的衬衣口袋,眉眼一弯:“,我们都是勤工俭学的学生,就靠假期这两天来赚点学费,生意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