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级大矿主-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偌大的破碎筛选区正在进行拆卸,那一片将统统拆掉,整个矿区,将没有任何一座铁矿石加工车间,将更加的简单而大气。
  得知斗笠山矿区又来了两辆联合采矿车,周国强从自己的黄塘矿区赶过来了,正和许杰一起,两人站在开采区前方,看着七辆联合采矿车在进行铁矿石的开采。
  周国强羡慕的道:“一共七辆联合采矿车,这一齐开采,场面真壮观,要是我的黄塘矿区也这么七辆联合采矿车,那该多好啊!”
  目前,黄塘矿区只有区区一辆联合采矿车,一辆太少,周国强恨不得多上几辆,最好像斗笠山矿区一样,拥有七辆八辆的。
  许杰高兴的道:“老周,想要联合采矿车,很简单,赶快就你的铁路修好,有了铁路,你就会有一辆又一辆的联合采矿车。”
  说完,两人的目光一齐朝远处的那座火车站看去,那里,正停着两、三列火车,其中有两列火车正在装载铁矿石,第三列在等待铁矿石的装载。
  除了三列火车,还有不少的施工技术人员,正在那里进行测量,绘图,这座火车站将进行大扩建,提高装载效率。
  周国强坚定的道,一定抓紧自己矿区铁矿的建设,咦,那是什么……
  许杰也微微惊愕起来,也轻轻的咦了一声,然后挥手道:“老周,我们走,过去看一看。”
  两人一起,快步走了过去……
  ………
  经过大约近两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直升机终于抵达王旭东的二号领地,目的地非常明确,直接朝二号大铁矿飞去。
  和一号铁矿有一点不一样,这里铁矿石的开采没有那么的繁忙,因为这里目前暂时只有一辆联合采矿车,数辆300吨级的大矿车而已,这最繁忙的是建设工作。
  建设,建设,再建设,将这里建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第一期建设工程已经完成,第二期建设工程还在进行。
  开采区,一辆联合采矿车,数辆大矿车,正在那里忙碌,乘坐在直升机上,王旭东就清楚的看到了约克山脚下的开采区。
  典型的山坡露天开采方式,巨大的铁矿石堆场上,目测也堆积了超过十万吨的铁矿石,远处一列火车鸣着汽笛,缓缓的行驶进入车站,然后停在那里,准备装载铁矿石。
  直升机在矿区巨大的广场降落,走下直升机,王旭东就看到李旺东驾车过来,这是一辆敞篷越野车,过来之后,车子一停,李旺东跳下车子,高兴的道:“老板,您来的真快。”
  已经接到电话,知道王旭东要过来,李旺东估摸着应该还要一、二十分钟呢,听到直升机响,知道王旭东过来,连忙驾车过来。
  王旭东这次过来,除了看一看自己的二号大铁矿之外,最主要的自然是为这里聚集铁矿石,在系统的二号能量槽之中,还有一万多个能量点,能聚集十几亿吨的铁矿石。
  半个小时之后,王旭东在李旺东和林虎的陪同之下,三人登上了约克山顶,居高临下,整个矿区尽收眼底。
  再次看到规模如此巨大,气势磅礴的大矿区,王旭东心中高兴,不愧是定位于世界最大规模的铁矿,这规模看着就让人充满激情。
  远眺,能看到数公里之外,有一些工程机械,不用问,王旭东也在知道,在那里将建设起一座澳洲小镇,就像一号矿区一样。
  小镇不用很大,因为即使二号矿区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在这里工作的员工也不会很多,因为这里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又没有铁矿石加工车间,不需要很多的员工。
  “神级大矿主”系统再次启动,半径100公里,深度3000米范围的内,铁矿石的分布清清楚楚。
  同样的范围,这里的铁矿石显然比一号大铁矿那一带的储量要丰富一些,居然超过了三十亿吨。
  当然,如果有勘探队对这个范围内的铁矿石分布进行全面仔细的勘探的话,得出的结论应该是铁矿石储量数亿吨,“神级大矿主”系统不一样,将很多没有达到工业化开采程度的铁矿石也能聚集过来,以及埋藏很深的铁矿石也能聚集起来,这就比现代科技手段勘探出来的铁矿石储量大得多。
  三十几亿吨铁矿石,不错,不错!
  王旭东心中一阵高兴,这里的铁矿石储量丰富,也是王旭东要将这里打造成为世界最大铁矿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里距离澳洲最大的铁矿石出口港之一的丹皮尔港只有区区两百公里。
  指令下达,铁矿石开始聚集……
  一万多个能量点,一共聚集十几亿吨的铁矿石,全部聚集在二号大铁矿的开采面附近,加上以前聚集的铁矿石,整个开采面附近的铁矿石也达到了惊人的二十几亿吨。
  二号能量槽之中的能量点全部被清空,能量槽后面的数字成了0/20000,不过,王旭东一点也不担心,能量点马上就会有的,即使自己不去寻找能量点,系统的二号能量槽之中每天也能自动恢复几个能量点,几天就能达到二、三十个能量点。
  又干了一件大事!
  王旭东心中这么欣喜的想道,又看了看眼前的全息立体三维图,从这三维图上可以看出来,约克山的山体里面,一大片的赤红,这是二十几亿吨的铁矿石,表面只有薄薄的一层泥土,厚的地方也仅仅覆盖一、两米厚的土层,薄的地方则直接露出来。
  站在王旭东的身边,李旺东似乎明显感受到了王旭东身上散发出来的喜悦心情,心中微微疑惑,老板的心情居然这么好。
  心情当然好,王旭东又看了看“神级大矿主”的升级进度,心中一阵期待,恨不得系统马上升级完成。
  举目远眺,看了看远处正在选址准备修建的小镇,王旭东准备等一下过去看一看,突然,目光停住了,看着通往矿区的公路。
  因为居高临下,看得远,李旺东也看到了,公路上,一支车队正在行驶过来,很壮观,每一辆车子看上非常巨大,难道是……
  瞬间,李旺东的心情就激动起来,脑海之中首先想是联合采矿车,心中想道,莫非自己的四辆联合采矿车就运过来,旋即,李旺东就进行了否定,这个时候,联合采矿车还在海上,正通过海运运过来,抵达丹皮尔港起码还有一个星期。
  那不是联合采矿车,那是什么呢?
  很快,李旺东就知道那是什么了,加快脚步,朝着山下冲下去……
  ………
  第二更送上!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飞冲天

  王旭东朝远处看了看,依稀看清楚是什么之后,一笑,也快步朝山下走去,到了山脚,两人一起上了车,朝着矿区前的大广场而去。
  一边开车,李旺东一边不好意思的道:“我不是太着急了一点。”说完,又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脑袋。
  王旭东点一点头,表示理解。
  通往矿区的公路上,一支车队正在朝这边行驶,看来目标是矿区前的大广场,不仅仅是李旺东刚才看到了,随着距离近了一点,不少人都注意到了这支不一样的车队。
  来矿区的车队每天都有,有时候还有不少趟,因为这里在大搞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水泥,沙子,钢筋等等,很多都是通过公路运输从丹皮尔港运过来的。
  这支车队和平常大家见到的有一点不一样,它的成员一个个全是巨无霸,刚才在约克山顶的时候,由于距离远,看得不是很清楚,只是依稀能认出来这一个个全是大块头。
  自从有了第一辆联合采矿车之后,李旺东对这东西可谓是朝思夜想,一直在盼望下一批联合采矿车的到来,尤其是知道下一批一共将有四辆联合采矿车,李旺东的盼望就更加的强烈。
  以至于,一看到刚才这支巨无霸车队,第一反应就是联合采矿车,后来一想,发觉在时间上不对,自己的联合采矿车应该还在海上,没有这么快就抵达这里,这才想起来,今天有大批的大矿车,大铲车来到矿区。
  没错,这是由八辆300吨级大矿车,六辆大铲车组成的车队,正沿着通往矿区的公路,缓缓的行驶过来。
  不管是大矿车还是大铲车全部清一色为山河重工集团制造,通过海运,抵达澳洲丹皮尔港,然后再抵达二号大铁矿。
  这一个个全是大家伙,绝对的巨无霸,300吨级的大矿车就不用说,就是这八辆大矿车后面的那六辆大铲车也不小,绝对属于超大型的,一个轮胎虽然没有像300吨级大矿车那样的夸张,但起码比一个人还要高一些。
  这就比较壮观,再加之全是黄色的主色调,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很多人的目光,太具有吸引力了。
  “看,那些大家伙是什么!”
  “哦,上帝,你们看!”
  “这么大的矿车,和我们矿区有的那几辆完全一样,好壮观啊!”
  “……”
  很多人,看到这只车队行驶过来,纷纷停下自己手里的活计,目光纷纷朝向了这边,大家一阵高兴的热议,有一部分还显得比较激动。
  300吨级的大矿车,大家知道,矿区有三、四辆,也是山河重工集团制造然后运抵这里的,正在矿区使用。
  对这样的超级巨无霸,一个轮胎直径就近四米,一辆就有两、三层楼这么高,一辆普通汽车在它面前完全就是一个小玩具一样,这样的大家伙,大家觉得矿区有上三、四辆已经非常了不起,这次,居然一下子来了好几辆。
  “让我数一数,哦,一共有八辆!”
  “它后面的是大铲车吧,每一辆也好大!”
  王旭东和李旺东乘车抵达矿区前大广场的时候,这八辆300吨级大矿车和六辆大铲车正行驶过来,开始进入广场。
  看到这些大家伙,王旭东心中一阵高兴,李旺东就不用说了,不但高兴,还显得有一点激动。
  有了这些东西,如果再加上即将到来的四辆联合采矿车,可以想象,这里的产量将突飞猛进,直线飙升,李旺东不激动才怪呢。
  这是在为下一批联合采矿车的到来做准备,大约一个星期之后,一共四辆联合采矿车将抵达这里,然后就要投入使用。
  这样一来,一共就有了五辆联合采矿车,按照一辆联合采矿车配备三、四辆左右的300吨级大矿车,需要的大矿车数量在十五至二十辆之间。
  矿区本来有四辆联合采矿,加上这八辆一共十二,数量上还是有一点偏少,估计再过一、二十天,再有几辆300吨级大矿车和大铲车抵达这里。
  山河重工集团制造能力提升,幸好每月能制造十几辆的300吨级大矿车,不然,估计还真难以跟上各大矿区的需求,不要说对外出售了。
  矿区前的广场够宽敞,地方够大,这些大家伙行驶过来倒也有足够的地方停放,八辆300吨级的大矿车,六辆超大型的大铲车,整整齐齐,停放成一条直线,看上去足够的壮观。
  李旺东挥手,大声的道:“都散了,不要围观,干活!”
  这样一来,大家才不舍的渐渐散去,又开始忙绿起来,这一排巨无霸前面,只有王旭东、李旺东等寥寥数人。
  满意的看了看这些大家伙,王旭东道:“有了这些东西,咱们的二号大铁矿,将要一飞冲天了!”
  从无到有,从一处广袤荒凉之地,建设成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大铁矿,有了这些东西,再加上一辆一辆的联合采矿车,可以想象,二号大铁矿的产量肯定会突飞猛进,不再是现在的区区两、三万吨,而是十万吨,二十万吨,甚至三、四十万吨。
  李旺东信心十足的道:“对,从今以后,咱们的二号大铁矿将一飞冲天,后来居上,我有信心,几个月之后,这里将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级大铁矿。”
  现在来说,矿区规模已经很大,但产量还没有形成,说不上真正意义的世界规模最大的铁矿。
  几个月之后,那就不一样,到那个时候,联合采矿车的数量肯定不止区区几辆,300吨级的大矿区也远远不止十几辆。有了这些东西,再加上这里巨大的规模,品位极高的露天富矿,如果还不能发展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铁矿,他李旺东可以直接找一个豆腐撞死。
  对未来,王旭东一样信心十足,也非常看好这座大铁矿。
  李旺东看了看这些大家伙,再看了看远处采矿区那辆正在工作的联合采矿车,缓缓的道:“老板,听说第四批联合采矿车一共十辆,再有十天半个月就要进入总装,这一批联合采矿车,您可要向我们重点倾斜。”
  王旭东同意道:“没有问题,重点照顾咱们的二号大铁矿,这一批联合采车制造完成,我再给你四辆。”
  又是四辆!
  李旺东高兴得要死,一共十辆,看似很多,但盯着这十辆联合采矿车的一共四个矿区,自己能拿到十辆,已经非常满意,非常知足。
  甚至,李旺东在心中盘算起来,再四辆的话,那就一共九辆,而到达九辆的规模,估计只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说实话,盯着这十辆联合采矿车的人还真不少,除了李旺东,还有许杰、宋青松,甚至连周国强都在盯着这一批的联合采矿车。
  黄塘矿区因为没有铁路,开采出来的铁矿石主要靠公路运输运出去,主要满足五江市本地的需要,周国强非常想要几辆联合采矿车,让黄塘矿区的铁矿石产量也来一个突飞猛进。
  ………
  斗笠山矿区。
  远在澳洲的二号铁矿一片热闹,来了一群巨无霸,一共八辆300吨级的大矿车,六辆超级大铲车,在斗笠山矿区,也是一样的热闹。
  又一批联合采矿投入使用,整个矿区已经拥有七辆联合采矿,在旭东矿业集团下属四大铁矿之中拥有联合采矿车最多的,得知又是两辆联合采矿车投入到斗笠山矿区使用,周国强过来了。
  羡慕的看了一番这些联合采矿车,周国强心中大致估算了一下,有了七辆联合采矿车的斗笠山矿区,即使以前的采挖机全部淘汰不再使用,它每天的日产量也将飙升,几天之后,估计达到十几万吨,甚至突破二十万吨都是有可能的。
  日产二十万吨铁矿石!
  一想到这个数据,周国强自己都吓了一跳,这可是二十万吨啊,不是两万吨,想一想自己的矿区,目前日产铁矿石才六万余吨,心中马上充满了无穷的斗志,坚定的道,一定要追赶上来。
  “等着吧,等我们矿区的铁路修建完成,我们就能一口气追上来,也能达到日产二十万吨铁矿石以上。”
  周国强不像一般人,他属于典型的越挫越勇的性格,越是有困难,越是不容易被打倒,越是干劲十足。
  如果是一般人,想一想斗笠山矿区很快就要到日产二十万吨的规模,而自己才区区六万余吨,很快就泄气,周国强不会。
  握紧拳头,在心中坚定的道,一定努力,再努力,抓紧建设,厚积薄发,一定能追上来。
  许杰、周国强两人,在矿区看了看之后,两人几乎在同时发现了远处似乎有动静,几乎是同时轻轻“咦”了一声,一起联袂走了过去。
  ………
  第三更送上!
  加更,为推荐票3。85w张加更,谢谢大家的推荐票支持!
  再求月票,求推荐票,有月票的朋友们,希望帮咱们的神级大矿主投上一张月票,没有月票的,投一推荐票也可以!


第四百六十三章 需要仰望的高度

  斗笠山矿区,随着巨大的铁矿石加工区的拆除,如铁矿石的破碎区,筛选区等等,这些拆除之后,矿区似乎更大的大气,也更加的开阔,就连视野都开阔不少。
  因为几乎没有什么遮挡,加之远处的动静也不算小,两人很快就看见了,微微惊讶,一起走了过去。
  许杰也并没有接到通知,根本就不知道,没有想道,自己的矿区来了好几辆新闻采访车,看似一共有好几家新闻媒体,仿佛他们是约好了的一样。
  这几辆新闻采访车沿着通往矿区的公路行驶过来,在矿区的办公楼前停车,很多人正在下车,其中有一些人扛着摄像机,有一些拿着话筒。
  已经有人在和那些新闻记者在说着什么,估计是沟通和接待之类,许杰一走过来,马上就有人认出来了许杰。
  身为旭东矿业集团斗笠山矿区的总经理,许杰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尤其是在五江市,绝对属于名人级别,不知道斗笠山矿区总经理是谁的五江市人估计不多。
  首先认出许杰的是《五江日报》的一名美女记者,惊喜的道:“许总,您在矿区啊,太好了!”
  知道这是斗笠山矿区的总经理,马上,众记者们就围了上来,一个个镜头全部对准许杰,连有一名记者,正扛着摄像机在拍摄矿区的全景,见状,马上小跑过来,将镜头对准了许杰。
  一共好几家媒体,不但有本地媒体《五江日报》的记者,也有省级报纸《江南日报》的记者,还有一家全国性的媒体,在业内很具影响力的《华夏矿业报》的记者们。
  显然,一切以《华夏矿业报》为首,第一个采访许杰也是《华夏矿业报》的记者。这名记者拿着话筒,问道:“我们是《华夏矿业报》的,想采访一下许总。”
  许杰点头,“就在这里吧,去办公室,我看不如在这里。”说完,意气风发的指了指巨大的矿区。
  “许总,听说斗笠山矿区日产铁矿石已经突破十万吨,稳稳的坐上了国内第一大铁矿的宝座,是不是真的呢?”
  许杰一笑,自豪的道:“那已经是过去式,我们昨天的产量就有十五万余吨,今天,我们又有两辆联合采矿车投入使用,最多一个星期,我们矿区的产量就会突破二十万吨。”
  二十万吨!
  四周,纷纷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二十万吨啊,要知道,以前国内最大的铁矿年产成品铁矿也就是一千万吨左右,平均每天的产量也就三、四万吨,而在斗笠山矿区,居然是二十万吨。
  如果不是许杰当着这么多记者亲口说出来的,估计很多人不会信,既然是许杰亲口说的,那肯定不会有假。
  即使这样,还是有人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不,有一名记者问起来,“您说的是成品矿,还是每天的剥采量呢?”
  对一般铁矿而言,剥采量是一个数字,成品矿又是一另外一个数字,一般而言,成品矿比剥采量要小很多,能达到一半左右就算不错。
  所谓剥采量,就是从开采区剥采下来的包括泥土,岩石,尾矿,原矿等等一些的东西。
  这些东西送入加工车间,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如破碎筛选,各种选矿工序之后,最后得到的才是成品铁矿石,然后产生大量的尾矿和矿渣等等。
  许杰自豪的摇头道:“不,二十万吨指的是成品矿!”
  顿时,纷纷倒吸凉气的声音又响起来,成品矿二十万吨啊,这是什么概念,这么巨大的产量,斗笠山不但坐上了国内第一大铁矿的宝座,还将后面的铁矿狂甩n条街。
  还是刚才那位记者,揪着问题不放,马上又继续问道:“许总,每天的成品矿是二十万吨,那你们每天的剥采量岂不是要达到三、四十万吨,或四、五十万吨,这样一来,将产生数量惊人的尾矿和矿渣,你们将尾矿和矿渣堆放在哪里呢?”
  显然,这名记者还比较细心,估计已经四处看了一番,没有发现堆成山的海量尾矿和矿渣,这才这样问起来。
  许杰道:“我们开采出来的直接就是成品矿,我们基本不产生尾矿和矿场,我们只是铁矿石的搬运工。”
  啊!
  直接成品矿!
  只是铁矿石的搬运工!
  一众记者们,又惊得不行,只有《五江日报》的几名记者似乎对斗笠山矿区的情况比较了解,脸上的震惊之色才稍微少一点点。
  作为矿区的主人,许杰带着大家,邀请大家到整个矿区采访,这样一来,记者们深入矿区,拍摄了联合采矿车的情况,拍摄了开采出来的成品铁矿石,甚至还采访了矿区的一些工人。
  第二天。
  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华夏矿业报》首先发文,在头版位置,大篇幅的对斗笠山矿区进行了报道,标题也非常的显眼,《华夏最大铁矿的崛起》,通篇图文并茂,数据详实。
  在同一天,作为江南省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江南日报》也在头版的位置,大篇幅的进行了报道,《奇迹的崛起——记旭东矿业集团斗笠山矿区的发展》。
  作为五江市的本地报纸,《五江日报》的报道自然不遗余力,日报和晚报齐上阵,统统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几乎占满了整个版面。
  这样报道,在五江市,甚至在江南省,旋起了一股旋风,很让多人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到了斗笠山矿区,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在业内,关注《华夏矿业报》的人也看到了报道。
  东海钢铁集团。
  常建良有每天上午读报半个小时的习惯,其中《华夏矿业报》是每天必看的,用常建良的话说,搞钢铁的,不了解国内国际的矿业发展形势,那可不行。
  没错,铁矿石行业和钢铁行业可是息息相关的,铁矿石行业的风吹草动,绝对能影响到钢铁行业。
  “咦!”
  翻看今天的《华夏矿业报》,常建良眼前一亮,发现在报纸的头版,大篇幅的有关于斗笠山矿区的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