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猎人-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那位看上去像是陈韬助手的小伙子,还有心情咧嘴和战友低声说了几句笑话,几个人轻轻笑着,就像平常一样手脚麻利地开始检查武器装备。
  蓦然间,苏处长想起了同僚薛向阳提到他们的时候说过的话:“轮年龄,他们是咱们的晚辈,轮作战经验,他们是咱们的长辈。”
  这么高的评价出自那位赫赫有名的西北反恐第一人的口中,高到让苏处长怀疑。
  正想着,那几个兵开始围着排雷器材进行挑选了。工兵部队有的,只要是排雷器材,每一种都借了好几套过来。
  李牧扫了一眼,首先把扫帚式地雷探测仪给排除掉了,这种使用的时候需要直立身体的探测仪压根不符合战场环境,只会让人成为极好的活靶子。
  刚刚那名苏处长说了,马帮火力强大,基本上是由金三角那边的老兵组成的,等闲不敢小觑。用这种探测仪去探测地雷清理通道,那是找死。
  其实,李牧知道运毒马帮选择的越境路线是穿越整片雷区的时候,他就凝重了起来。这说明运毒马帮具备了非常强悍的排雷能力,仅仅是熟悉地形是无法确保万无一失的。
  最终,李牧的目光落在了59式探雷针上面,那玩意儿长得跟烧烤签一样。他没有犹豫,拿了起来,端详着,微微笑了笑。
  “老牧,你确定要用这玩意儿?”赵一云眉头猛跳了几下,问道。
  这玩意儿部队早就淘汰了,只有少数工兵部队仓库里才有一些存货。
  李牧肯定地点头,随即指了指林雨和石磊,说道,“你们俩各带一套金属探测仪,一枪和风度你们俩各带一套排雷工具。”
  说完,他自己也往战术背包里装了一套排雷工具。
  耿帅也拿了一把59式探雷针,握在手里熟悉着,看向李牧,两人对视笑了笑。
  这几个人里,会使用这玩意儿的,除了李牧就是耿帅了,原因无它,他们俩当初参加过相关的集训。
  陈韬看着李牧做出安排,他并没有多言,李牧更了解他们,做出的安排也一定是最合适的。
  武装完毕,李牧看向陈韬,点了点头,递给陈韬一把59式探雷针。陈韬接过,对苏处长说,“苏处长。”
  苏处长不多言,点点头,快步带着猎人突击队走出去,两辆越野车已经在外面停好,处于怠速状态。
  兵们按照分组分别上车,陈韬上车之前,苏处长和他重重握手,“陈参谋,你的信号一到,我会第一时间带人沿着你们开辟的通道赶过去!”
  陈韬只是点头。
  “祝你们顺利。”
  苏处长送陈韬上车,此时苏处长身后站着好几位高阶警官,当越野车朝禁区方向开去时,这些高阶警官们神情肃穆,不约而同地齐齐敬礼!


第369章 坐立不安
  眼前是至少三十年无人踏足的禁区,连绵不绝跨越好几个国家的热带雨林之中,隐藏着的是历经了岁月冲刷随着泥土流动不断变换着位置的地雷。
  就连当时亲手把那些东西布设下去的国家,都搞不清楚这一片区域到底有多少颗地雷,他们又分别在哪里。
  当年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交战两国将边境线地区变成了死亡禁区,而二三十年后的现在,两国花了十年的时间,却依然没能把所有的雷区清理干净。
  就算是已经进行过大规模扫雷清理的区域,也不时的出现边民被地雷炸伤的事情发生。由此可见,埋设在地下的定时炸弹,清理起来多么的困难。
  目光从那块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雨水冲刷的“危险区域禁止进入!”的牌子略过,那触目惊心的红色和大大的感叹号刺激着人的感官。
  陈韬从口袋里摸出防水军用大比例地图,李牧从他身边的草丛里冒出来,从战术背包里取出pda,两颗脑袋凑到了一起。
  其余几人散在左右两侧,就算认真的去目光搜索,都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一个临时的防御阵线几乎是在他们在此处停留的时候就建立了起来。
  对照着纸质地图和pda上的卫星地图,陈韬和李牧低声商量着。
  “我们的位置在这,距离边境线五点二公里,这里是目标越境的点。”李牧低声说着,放大了pda上的卫星地图,又指着纸质地图上的一个山坳,调整着卫星地图上的坐标,当两者的坐标数据完全一致,李牧一指pda上的卫星地图,说道,“就是这里,界碑往东大约……五十米,可以看到,这里有一条小路。”
  “看来禁区并非无人活动,只是在里面活动的并非普通人。”陈韬缓缓点头,警方提供的pda很好用,卫星地图的清晰度非常高,完全可以看到越境点那里实际上就是一条羊肠小道。
  但那条羊肠小道究竟是个什么走向,没法从卫星地图上看到,毕竟这里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卫星还没有强大到穿透密密麻麻的树木进行拍摄。
  “找到小路。”陈韬果断下定了决心,“注意,小路并非绝对安全。”
  李牧明白地点头,运毒马帮既然利用雷区来走货,那么他们肯定会想到利用地雷来封锁他们踏出来的小路。地雷这种东西,在对面那个地区太好弄了。
  陈韬打着手语,一边通过耳麦低声下令,“战斗纵队!搜索前进!”
  石磊和林雨一个箭步就跃出了隐蔽的地方,钻进了禁区,随即是耿帅,然后是李牧,接着是陈韬,杜晓帆紧跟着,赵一云脖子挂着一支********步枪在最后。
  “他们进去了。”
  直线距离约五公里的野外指挥营地,指挥帐篷里,技术人员指着屏幕上的红色信号突然报告。
  苏处长就站在屏幕前面,压根不用技术人员汇报。他站在那里一个多小时了。
  这单跟了八个月的案子,终于到了最后决战的时刻,他却没有以前的那种信心满满的感觉。
  也许是上亿价值的毒品,也许是执行最关键任务的不是自己的人,苏处长也想不清楚,只是觉得一颗心怎么都没有办法安定下来。
  这对一名在禁毒战线奋战了二十年的禁毒警来说,不多见。
  他也分析过,运毒马帮不可能冒着那么多的危险穿越雷区越境,但是卧底确确凿凿的情报却证明了他的分析是错的。那么,雷区是否存在着一条秘密安全通道?
  在猎人突击队抵达通信调整点之前,苏处长没办法知道,猎人突击队是否发现了有那么一条秘密安全通道的存在。
  仅仅依靠卫星地图上看到的一段长度不过十来米的小道就作出存在秘密安全通道的判断,是没有说服力的。
  “他们需要多久才能到达第一通信调整点?”压抑的气氛中,苏处长开口问道。
  技术人员飞快进行计算,“按照当前的行进速度,一个小时左右。”
  安排通信调整点的时候,并没有对通信时间进行硬性的要求,而是仅仅标注出了三个调整点。调整点便于后方确定突击队的具体位置,便于救援。
  苏处长本来是要求每隔一个小时进行一次通信联系,但陈韬拒绝了。陈韬的理由非常的简单——通信静默的时间越长行动越隐秘。
  陈韬不相信,拥有那么强大火力的武装马帮,会没有无线电搜索能力。万一有呢?一个无线电爱好者可以利用简单的设备影响一个街区的无线通信,在行外人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专业人士眼里,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最终要贴着边境线,陈韬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一丝暴露位置的可能性存在。
  伏击的基础条件是隐蔽。
  因此,苏处长只能同意陈韬的计划,只能耐着性子等待着陈韬主动联系后方。
  距离目标越境的时间越来越近,苏处长却忽然有一些坐立不安的感觉。他举步走出了帐篷,望向边境方向。眼前葱葱郁郁的丛林挡住了他的目光,当他抬起头望向天空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什么。
  终于知道坐立不安的原因在哪里了。
  他想起了天文台发来的天气预报,本地区讲会在今日迎来夏季的第一场雨。从第一场雨开始,热带丛林地区将会进入长达半年甚至八个月的雨季,连绵不绝的雨水会让原始的热带丛林变成闻之色变的死亡地带。
  目标选择在明天走货,挑了个好时间。雨水可以冲刷掉很多东西,也会给警方的行动带来极大的困扰。
  天空上逐渐黑蒙蒙起来,一场痛快的雨水是不可避免的了。
  他们能行吗?
  苏处长不再坐立不安,但是却越发的担忧了。
  已经在禁区里行进了半个多小时的猎人突击队,他们知道天气的变化吗,当然知道,否则陈韬不会要求提前三十多个小时进入任务区域。
  还有谁比陈韬更加了解雨季的热带丛林的危险程度?


第370章 出发
  一架米…171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飞抵边境地区,在雷区后方的空地降落,放下了猎人突击队和苏处长。
  看到陆航团专门派了直升机把猎人突击队送到前方,苏处长对任务的成功有信心了许多。
  落地了李牧才发现,就在不远处的树林里,一个野外指挥营地不知道存在了多长时间。穿警服穿武警迷彩服的还有很多便装的,娴熟地来往忙碌着,那巧妙搭建在树林里的帐篷以及好几辆电力保障车、通信保障车,都在告诉大家,警方非常的重视此次任务。
  没有过多的寒暄,苏处长引着大家直接进了充当简报室的帐篷里坐下,马上就进来好几位高阶警官。苏处长简单地向陈韬介绍了一遍,紧接着就开始介绍行动方案。
  “……我们和武警部队已经进行了封锁,以雷区为中心,向两侧延伸五公里。如果万一运输路线有变化,他们也无法逃过咱们的拦截。”
  一名警官详细地介绍了一遍部署,就着一大副地图,讲了一遍,
  陈韬脸色没有什么变化,他知道被用红色铅笔圈起来的雷区是重点区域,而那里就是猎人突击队的行动区域。
  “如果他们的运输路线根本不再你所说的封控范围之内呢?”陈韬问道。
  苏处长往前走了两步,回答,“我们有非常准确可靠的情报,他们一定会走雷区这条路。”
  陈韬没有犹豫,点头表示明白。
  除了无条件相信警方的情报,似乎自己也没有更多事情可以做。
  “陈参谋,说一说你的想法,需要我们怎么样配合。”苏处长非常客气地征询着。
  苏处长是整个行动的指挥官,以他的身份,就算到了省厅,除了几位省厅领导,还没有谁能得到他这般尊重的语气相待。
  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上午十点四十五分,也就是距离马帮越境的时间还有三十五个小时十五分钟。
  两公里长的雷区,时间上有些紧张了。
  有了决定,陈韬沉声说道,“我们要尽快进入任务区域。”
  “好!”苏处长重重点头,一挥手,马上有警官出去,不一会儿,一队武警战士抱着各种排雷器材走进来,摆在了桌面上。
  都是从工兵部队借来的装备。
  随即,又有几名警察送来了通讯器材,居然还有女警。他们帮助猎人突击队将通讯器材携带好,教了使用方法,同时把通讯频道等等相关事项作了讲解。
  看着李牧这些人年轻的脸庞,每一名警察心里都觉得怪怪的,就算是从警多年练就了残酷的无情,此时也有一些不忍,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在地方上,这个年纪不是象牙塔湖边卿卿我我,就是街面上游手好闲。
  而他们这几位,却成了西南省近年以来最大的一起贩毒案的救命稻草。
  不忍之后就是怀疑,尽管知道部队里面藏龙卧虎,但是依旧是怀疑。不仅他们,就连负责整个行动的苏处长也怀疑,但箭在弦上,除了相信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呢。就比如陈韬除了相信他们警方的情报准确无语一样,苏处长也只能相信猎人突击队的能力。
  苏处长看着猎人突击队的几个兵开始面对面相互往脸上涂迷彩,他们没能从任何一位脸上看出与恐惧相关的神采来。
  甚至,那位看上去像是陈韬助手的小伙子,还有心情咧嘴和战友低声说了几句笑话,几个人轻轻笑着,就像平常一样手脚麻利地开始检查武器装备。
  蓦然间,苏处长想起了同僚薛向阳提到他们的时候说过的话:“轮年龄,他们是咱们的晚辈,轮作战经验,他们是咱们的长辈。”
  这么高的评价出自那位赫赫有名的西北反恐第一人的口中,高到让苏处长怀疑。
  正想着,那几个兵开始围着排雷器材进行挑选了。工兵部队有的,只要是排雷器材,每一种都借了好几套过来。
  李牧扫了一眼,首先把扫帚式地雷探测仪给排除掉了,这种使用的时候需要直立身体的探测仪压根不符合战场环境,只会让人成为极好的活靶子。
  刚刚那名苏处长说了,马帮火力强大,基本上是由金三角那边的老兵组成的,等闲不敢小觑。用这种探测仪去探测地雷清理通道,那是找死。
  其实,李牧知道运毒马帮选择的越境路线是穿越整片雷区的时候,他就凝重了起来。这说明运毒马帮具备了非常强悍的排雷能力,仅仅是熟悉地形是无法确保万无一失的。
  最终,李牧的目光落在了59式探雷针上面,那玩意儿长得跟烧烤签一样。他没有犹豫,拿了起来,端详着,微微笑了笑。
  “老牧,你确定要用这玩意儿?”赵一云眉头猛跳了几下,问道。
  这玩意儿部队早就淘汰了,只有少数工兵部队仓库里才有一些存货。
  李牧肯定地点头,随即指了指林雨和石磊,说道,“你们俩各带一套金属探测仪,一枪和风度你们俩各带一套排雷工具。”
  说完,他自己也往战术背包里装了一套排雷工具。
  耿帅也拿了一把59式探雷针,握在手里熟悉着,看向李牧,两人对视笑了笑。
  这几个人里,会使用这玩意儿的,除了李牧就是耿帅了,原因无它,他们俩当初参加过相关的集训。
  陈韬看着李牧做出安排,他并没有多言,李牧更了解他们,做出的安排也一定是最合适的。
  武装完毕,李牧看向陈韬,点了点头,递给陈韬一把59式探雷针。陈韬接过,对苏处长说,“苏处长。”
  苏处长不多言,点点头,快步带着猎人突击队走出去,两辆越野车已经在外面停好,处于怠速状态。
  兵们按照分组分别上车,陈韬上车之前,苏处长和他重重握手,“陈参谋,你的信号一到,我会第一时间带人沿着你们开辟的通道赶过去!”
  陈韬只是点头。
  “祝你们顺利。”
  苏处长送陈韬上车,此时苏处长身后站着好几位高阶警官,当越野车朝禁区方向开去时,这些高阶警官们神情肃穆,不约而同地齐齐敬礼!


第371章 坐立不安
  眼前是至少三十年无人踏足的禁区,连绵不绝跨越好几个国家的热带雨林之中,隐藏着的是历经了岁月冲刷随着泥土流动不断变换着位置的地雷。
  就连当时亲手把那些东西布设下去的国家,都搞不清楚这一片区域到底有多少颗地雷,他们又分别在哪里。
  当年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交战两国将边境线地区变成了死亡禁区,而二三十年后的现在,两国花了十年的时间,却依然没能把所有的雷区清理干净。
  就算是已经进行过大规模扫雷清理的区域,也不时的出现边民被地雷炸伤的事情发生。由此可见,埋设在地下的定时炸弹,清理起来多么的困难。
  目光从那块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雨水冲刷的“危险区域禁止进入!”的牌子略过,那触目惊心的红色和大大的感叹号刺激着人的感官。
  陈韬从口袋里摸出防水军用大比例地图,李牧从他身边的草丛里冒出来,从战术背包里取出pda,两颗脑袋凑到了一起。
  其余几人散在左右两侧,就算认真的去目光搜索,都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一个临时的防御阵线几乎是在他们在此处停留的时候就建立了起来。
  对照着纸质地图和pda上的卫星地图,陈韬和李牧低声商量着。
  “我们的位置在这,距离边境线五点二公里,这里是目标越境的点。”李牧低声说着,放大了pda上的卫星地图,又指着纸质地图上的一个山坳,调整着卫星地图上的坐标,当两者的坐标数据完全一致,李牧一指pda上的卫星地图,说道,“就是这里,界碑往东大约……五十米,可以看到,这里有一条小路。”
  “看来禁区并非无人活动,只是在里面活动的并非普通人。”陈韬缓缓点头,警方提供的pda很好用,卫星地图的清晰度非常高,完全可以看到越境点那里实际上就是一条羊肠小道。
  但那条羊肠小道究竟是个什么走向,没法从卫星地图上看到,毕竟这里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卫星还没有强大到穿透密密麻麻的树木进行拍摄。
  “找到小路。”陈韬果断下定了决心,“注意,小路并非绝对安全。”
  李牧明白地点头,运毒马帮既然利用雷区来走货,那么他们肯定会想到利用地雷来封锁他们踏出来的小路。地雷这种东西,在对面那个地区太好弄了。
  陈韬打着手语,一边通过耳麦低声下令,“战斗纵队!搜索前进!”
  石磊和林雨一个箭步就跃出了隐蔽的地方,钻进了禁区,随即是耿帅,然后是李牧,接着是陈韬,杜晓帆紧跟着,赵一云脖子挂着一支********步枪在最后。
  “他们进去了。”
  直线距离约五公里的野外指挥营地,指挥帐篷里,技术人员指着屏幕上的红色信号突然报告。
  苏处长就站在屏幕前面,压根不用技术人员汇报。他站在那里一个多小时了。
  这单跟了八个月的案子,终于到了最后决战的时刻,他却没有以前的那种信心满满的感觉。
  也许是上亿价值的毒品,也许是执行最关键任务的不是自己的人,苏处长也想不清楚,只是觉得一颗心怎么都没有办法安定下来。
  这对一名在禁毒战线奋战了二十年的禁毒警来说,不多见。
  他也分析过,运毒马帮不可能冒着那么多的危险穿越雷区越境,但是卧底确确凿凿的情报却证明了他的分析是错的。那么,雷区是否存在着一条秘密安全通道?
  在猎人突击队抵达通信调整点之前,苏处长没办法知道,猎人突击队是否发现了有那么一条秘密安全通道的存在。
  仅仅依靠卫星地图上看到的一段长度不过十来米的小道就作出存在秘密安全通道的判断,是没有说服力的。
  “他们需要多久才能到达第一通信调整点?”压抑的气氛中,苏处长开口问道。
  技术人员飞快进行计算,“按照当前的行进速度,一个小时左右。”
  安排通信调整点的时候,并没有对通信时间进行硬性的要求,而是仅仅标注出了三个调整点。调整点便于后方确定突击队的具体位置,便于救援。
  苏处长本来是要求每隔一个小时进行一次通信联系,但陈韬拒绝了。陈韬的理由非常的简单——通信静默的时间越长行动越隐秘。
  陈韬不相信,拥有那么强大火力的武装马帮,会没有无线电搜索能力。万一有呢?一个无线电爱好者可以利用简单的设备影响一个街区的无线通信,在行外人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专业人士眼里,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最终要贴着边境线,陈韬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一丝暴露位置的可能性存在。
  伏击的基础条件是隐蔽。
  因此,苏处长只能同意陈韬的计划,只能耐着性子等待着陈韬主动联系后方。
  距离目标越境的时间越来越近,苏处长却忽然有一些坐立不安的感觉。他举步走出了帐篷,望向边境方向。眼前葱葱郁郁的丛林挡住了他的目光,当他抬起头望向天空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什么。
  终于知道坐立不安的原因在哪里了。
  他想起了天文台发来的天气预报,本地区讲会在今日迎来夏季的第一场雨。从第一场雨开始,热带丛林地区将会进入长达半年甚至八个月的雨季,连绵不绝的雨水会让原始的热带丛林变成闻之色变的死亡地带。
  目标选择在明天走货,挑了个好时间。雨水可以冲刷掉很多东西,也会给警方的行动带来极大的困扰。
  天空上逐渐黑蒙蒙起来,一场痛快的雨水是不可避免的了。
  他们能行吗?
  苏处长不再坐立不安,但是却越发的担忧了。
  已经在禁区里行进了半个多小时的猎人突击队,他们知道天气的变化吗,当然知道,否则陈韬不会要求提前三十多个小时进入任务区域。
  还有谁比陈韬更加了解雨季的热带丛林的危险程度?


第372章 雷声滚滚
  李牧小心翼翼地把一颗72式防步兵压发雷取出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保险销,花了好几分钟才慢慢的给插进去。
  这个时候,大家知道李牧为什么要求提供所有我军制式地雷的保险销的目的了。
  陈韬也是满脸欣赏的笑容。
  李牧趴着的地方很多年前应该是一条路,而这颗72式防步兵压发雷几乎就是在草丛外面,应该是随着时间的变迁,慢慢的从地表里漏了出来。
  72式防步兵压发雷是很难使用金属探测仪探测出来的,因为它的雷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