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猎人-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李牧才知道真正的冯玉叶是什么样的,那是有点小刁蛮有点小火爆还有一颗火热得能把自己给融化的心的女人。
凌铭枫担心地走过来,“烫着了?玉叶同志,我来代劳吧,你快找医生处理一下。”
冯玉叶连忙松开小李牧,此时小李牧被她这么一弄,都起来了,李牧连忙不动声色地抬起膝盖支起被子,不让小李牧擎天的样子暴露出来,但他的脸色是有些红了。
“不用不用。”冯玉叶连忙摆手说,“没事的,没多烫,呵呵。凌干事你快点吃吧,一会儿不是还得抓紧时间进行采访?”
凌铭枫一看的确没什么事,一想也是,便说,“好的,辛苦你了玉叶同志。”
再无更多交流,很快他们就吃完了早饭,冯玉叶收拾好剩下的垃圾出门,留给他们两人一个独立的空间进行采访。
这个时候,李牧看着凌铭枫,才慢慢的回忆起关于这个青年才俊知名记者的有关信息。李牧在政治部工作的时候,听到不少与凌铭枫有关的说法。有人说,此人的际遇和卜美玉非常的相像,都是偶然之间受到重视,一个是枪法一个是文章,从此前途光明。
不过,凌铭枫这个人是有两把刷子的,笔杆子特别的厉害。李牧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凌铭枫深入青藏线采访汽车兵的文章,那篇文章写得特别特别的走心,饶是如李牧这样的硬汉,看了也不禁潸然泪下,被青藏线汽车兵所感动,自觉惭愧万分。
“小李,那咱们就开始吧。”凌铭枫从公文包里拿出本子和钢笔。
李牧想了想,说,“首长,你要采访什么,我没什么值得采访的。”
凌铭枫笑了笑,说,“不要叫首长,叫我凌干事,或者直接叫名字。小李,你太值得采访了。呵呵,为了第一个采访你,我可是一收到消息马上就连夜赶了过来。”
正是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凌铭枫却是没有让人觉得很不爽的傲气,尽管是炙手可热的大记者。这一点正是凌铭枫的优点,大气沉稳,很善于和战士拉近关系。
他知道,他的素材来源于广大基层指战员,要确确实实地接底气,就必须要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尤其是心理上的距离,否则采不到最真实的素材。
“在路上我查了一下你的相关情况,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凌铭枫笑着说,“你家三代贫农,根红苗正,你祖父是抗战老兵,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很吃惊,你的祖父经历了所有的战争。你本人在部队表现出色,两个月前,你连续参加了两次突发行动,协助地方公安机关圆满完成了惩戒罪恶的任务,就在一周前,你还协助地方公安机关解决了一次人质危机。小李啊,我虽然已经参军十年,但是你是我见过的经历最丰富最难的的三年兵,你是刚刚转的士官,对吧?”
李牧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淡淡地笑了笑,说,“是的,今年第三年。”
“小李,你绝对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典型。”凌铭枫斩钉截铁的非常肯定的说,“我甚至可以给你一个保证,只要报道发出去,你很快就会成为军区的标兵,军区一定会大力宣扬你的事迹。只要你成为了军区重点宣扬的典型,就有机会成为全军重点宣扬的典型。呵呵,卜美玉你应该知道,关于他的第一篇报道就是我写的。”
他不无得意。
应该说,这样的事情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高兴激动,尤其是耿帅那一类的兵。并不是说耿帅那一类的兵就不是好兵,他们照样敢拼命,照样训练搞得很好。关键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支撑着他们奋力前行的,是光明的前途,是个人的发展,而不是任何其他主义其他精神。
而恰恰,能够成为永恒的,只有精神。
若是原来的李牧,也定然会欢喜不已。成了典型人物,那么提干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了干部,一身帅气的常服一穿,军官军衔肩膀上那么一挂,军官皮鞋那么一瞪,一个月好几千工资那么一拿,回到了家,沿着厂区破落的道路走回家,左邻右舍有认出来的就会羡慕地说那不是谁谁谁的儿子吗当部队干部了真厉害啊!
所谓光宗耀祖。
李牧想要欣喜的,也想要激动的,可是,每当吴军排长的音容笑貌闪过,他就对什么功勋什么级别什么身份,就再一点兴趣都没有。吴军排长很冷静地选择了牺牲,他为什么会那么做,是因为将会得到更多的东西吗?不,他心里想的,只是作为一名军人,救百姓于水火,不拖累战友,是分内之事!
再多的功勋再高的级别,和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有必然的关系吗?
“凌干事,我真的没什么好采访的。你应该到一线去,那里有很多人值得采访。”李牧沉声说。
此时,凌铭枫才认真地观察起李牧的神情来,于是才看出了不一样来。这个年轻的一期士官有一种处之泰然当一无所有的淡然,完全的不符合他这个年纪的人,试问,又有哪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与世无争呢——那正是争强好胜最厉害的年纪。
大记者不是浪得虚名,他马上就做出判断——一定有什么事情对李牧造成了影响,而且是非常大的事情。
凌铭枫顿时兴奋起来,新闻要靠挖,不管影响李牧的是什么事情,影响这么大,那就一定是大有卖点的事情。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凌铭枫略微思索了一下,随即慢慢的摆出谈心的架势,把本子和钢笔放到一边,稍稍靠近地坐了坐,就跟拉家常一样了。
“小李啊,既然如此,就先不采访了,咱们就聊聊天,随便聊聊,你我算是半个同行,但我虽然参加报道过很多重大军事行动,却都没有你经历的那么富有传奇色彩。”
凌铭枫缓缓地说道,“当是朋友之间的聊天也好,上下级之间的思想沟通也罢,咱们随便聊聊,你看怎么样?”
第271章 升官发财行往他处
那就聊呗。
李牧哪里会不知道凌铭枫心里在想什么,不要忘了人家李牧也是在政治部机关混过一段时间的。
只是李牧心里笃定,就算自己有问必答和凌铭枫往深处聊,凌铭枫也不敢把自己说的那些话给登出去。
他有这个信心。
不信?
你看。
“我以前深入过火场,当时还在军报总部的时候,去了几次黑龙江采访森林武警部队,对森林火灾的情况还算是比较熟悉。小李,你把护林员救出来的过程,我特别的好奇,能不能说一说?”凌铭枫聊天似的说道。
森林武警可能是一个普通人比较不了解的兵种,当然,尽管它被称为警种,但我还是愿意称之为兵种,它是属于武警部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汶川地震之后,水电武警被大家所熟知,而平常所接触到的大多是武警内卫部队。
现如今主要任务是护林,尤其是扑火的森林武警,其实一开始是为剿灭东北深山老林的土匪而存在的,货真价实的战斗部队,一打就是二三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匪消失了,保护森林的问题凸出来,一九八七年震惊世界的大兴安岭大火之后,森林武警的职责越来越明确——专为扑灭森林火灾而存在。
军报是全军的机关报,而武警部队,也是在序列之内的!
李牧想了想,沉吟着,最终还是慢慢地说道,“从何说起?接到命令,出发,地方通报说护林员被困火场,我们小队深入火场救人,经过努力,护林员安然无恙被救出来。这么说,可以吗?”
凌铭枫笑着摇了摇头,说,“小李,咱们就是聊天,不是总结材料。你具体点,包括这个过程你的心理感受。”
摇了摇头,李牧淡淡笑了笑,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当时什么都来不及想。发现护林员的时候,山火已经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在大火烧过来之前,把护林员给弄上山脊线,战友们在那里开辟了一处安全区域。”
凌铭枫心中一阵暗喜,只要开始说,自己就有办法问出更多地信息来,于是他问道,“是在什么地方发现护林员的?当时的具体情况,嗯,当时的环境是一个什么情况?”
李牧摇了摇头,说道,“凌干事,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说,就是一个山谷,我建议你到现场看看,或者去采访我的战友,他们比我更清楚。”
“你怎么可能不知道怎么说。”凌铭枫显然不相信。
李牧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当时的情况非常的紧张,我实在是没有过多的留意周遭的情况,我的战友在山脊线上看得最清楚。”
显然他在放屁,他只是不想多说。
凌铭枫一愣,逐渐明白了,李牧是铁了心不想配合,当即,他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淡淡地说,“小李,你要明白,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事情。很多人当了一辈子的兵都没有这种机会,如果没记错,你才二十二岁吧,第三年,这么年轻就遇到了这么好的机会。小李,我不太明白你的想法。你应该全力配合才是。”
低头沉思了片刻,李牧抬起头,沉声说,“凌干事,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别人眼中的好事,在我眼中,未必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而且,我真的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救了一个人就成了英雄?这是什么道理。我的战友们呢,没有他们,我救不了人。还有其他更多奋斗在各个战线的战友呢,他们的价值又如何评判?”
看见凌铭枫想要说话,李牧摆了摆手打断他,继续说,“凌干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部队需要推出典型,给全军战士一个学习的榜样。但我不是最合适的那个榜样。我参军从来没有想过个人前途,不管你信不信,包括留队,我也没有想过以后在部队会得到什么样的发展。我抱定了若干年后一无所有回到地方从头再来。所以,我不是你想找的那种采访对象,在我这里没有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只是沉重。”
凌铭枫很吃惊地看着李牧,他没有想到,这样年纪的兵,说出一番这么深沉的话语来。作为新闻工作者,凌铭枫太清楚所谓的典型大多数是什么情况了。而李牧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蕴含的意思已经非常的明确。
李牧一方面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成为英雄人物,不是所谓的典型,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对某些新闻工作者不顾事实的生捏硬造地宣传的不满。
由此表达出来的意思就很明确了——你想怎么写怎么写,但是我不会承认。
深深呼了口气,凌铭枫说,“小李同志,你应该知道,配合宣传单位工作,是每一名战士的职责。现在这个时代,需要英雄,需要像你这样有丰富经历的年轻战士站出来,这也是你的义务。”
“扛枪打仗是我的义务和责任,保护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不受侵犯,是我的使命。”李牧说着,抬起头看向凌铭枫,“其他的,我不知道。凌干事,你找别人吧,我真的不适合。”
凌铭枫叹了口气,知道李牧的态度很坚决了,再磨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
“既然你的态度这么坚决,那我也不好勉强你。”凌铭枫站起来,收拾好东西,“你好好养伤吧。”
说完,凌铭枫就走了。
冯玉叶在外面走廊等着,看见凌铭枫出来,便问,“凌干事,这么快结束了?”
凌铭枫肚子里窝着气呢,但还是勉强笑了笑,说,“你们部队这个兵啊,呵呵,架子可比军区首长的都要大。冯干事,我去一趟一线,回头有空了到第三旅找你玩,再见。”
“哦,再见。”冯玉叶皱着眉敬礼。
待凌铭枫走远,她大步走进病房,看见了施施然然半躺在那看电视的李牧。
不用问,冯玉叶就知道发生什么事了——跑不了是李牧拒绝了采访。
“李牧你到底在想什么?多好的机会你知道不知道?”
李牧说:“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这是两码事!你的看法太极端了。”冯玉叶关上门,走过来说,“你没有弄虚作假,你的事迹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事实,于你于部队的思想教育,都有益无弊,你说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媳妇,我只想做个安静的兵,行吗?”
“行。”
第272章 老李你远超提干标准了
说到根上,冯玉叶才不管李牧是干部还是士官,就算是只是一个小兵,她也一样爱。所以,李牧的一声媳妇,冯玉叶马上就服软了。还有什么比这个称呼更动听呢。
李牧住院期间,其实他早就想溜了,但冯玉叶在看着,不住上个把星期,她是不会放他出去的。于是,伟大的梅院长经常来看他,和他聊天,打着关心英雄的称号。李牧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梅院长是冯玉叶的母亲,尽管他发现梅院长和冯玉叶有点像,但是没那意识自然就没往那边去想。李牧是不知道冯玉叶的家庭背景的,更加不知道冯玉叶的父亲是军区首长。
梅院长自然的就趁机考察了一番李牧。
期间,部队的领导也都来探望了李牧,第三旅旅长余小强带着第三旅一干首长,然后是集团军首长陪着军区首长来,李牧根本就不知道,来看望他的那位牛高马大的军区首长是他的准岳父。
然后就是陈韬带着猎户小队的其余几个大头兵来接李牧,这才是让李牧觉得舒服的。
“这几天见过的首长是过去两年多见过的加起来还多得多。”李牧无奈地苦笑着说,他揉了揉鼻子,对冯玉叶说,“冯干事,我可以跟弟兄们单独说说话不?”
冯玉叶看他揉鼻子的样子,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说,“行,我去看看陈韬组长的出院手续办得怎么样。”
石磊看着冯玉叶一出门,赶紧的就几步过去,那速度跟发起冲锋一样,把门给从里面反锁了起来。
这一边,赵一云和杜晓帆早已经飞快地从口袋里掏出香烟来。
“给我整俩!”李牧果断地低声说。
赵一云整包扔过去,伸手躲过杜晓帆手里的,飞快地拿出一支来点上了就是一口,杜晓帆正要劈手夺回来,石磊已经跑回来,比他快一点,夺过了香烟点了根,这才给杜晓帆。
李牧点了两根塞进嘴巴里,随即扫眼一看林雨站在那里,便把烟扔过去,“抽起来。”
林雨接过烟,就取出一根点了抽,班长让抽就抽,不然他是极少抽的,他没那个瘾。
“给我讲讲,后来怎么样了?”李牧重重地吐出了一口烟雾,问道。
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杜晓帆往前站了一步,“我来说吧。兄弟步兵师赶到之后,连夜奋战,森林武警的灭火直升机也紧急驰援,花了一天一夜,把火彻底地扑灭了。整个行动没有一人伤亡,当然,除了你,连扭伤脚的都没有。”
李牧点了点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先进的灭火设备被装备起来,连第三旅这样的野战部队,非战争行动器械室里面都囤积着大量的先进的灭火器材,什么灭火风机,电锯,消防服,消防头盔,消防斧,铁扫把,灭火水箱,灭火弹……
现在距离行动结束,已经过去了三天,也就是说,李牧在医院待了五天,今天是第六天,骨头都生锈了,不是他天天在那磨,估计冯玉叶也不一定答应让他出院。
这几天,冯玉叶简直就住医院了,她跟李牧说的是住医院招待所,实际上她娘亲在医院里面是有配备住处的,条件还不错。
“回到营区第二天,就开表彰大会了。”杜晓帆笑了笑,说,“速度很快,咱们跟特大武侦营的一起。咱们猎户小队集体二等功,已经报上去了。大喜事是,给你报的是一等功。”
“一等功?”李牧却没有高兴,反而是皱起了眉头。
赵一云问,“怎么,老李,拿了一等功还不值得高兴?”
苦笑地摇了摇头,李牧说,“没什么值得高兴的,我担不起这么大的功劳。”
“班长,你没事吧?”石磊瞪着眼睛说,“你知道不知道,就差一点点,你就光荣了!要我说,什么一等功,特等功都不算什么!”
“傻啦吧唧的,非战争年代哪来的特等功?”赵一云说,“最高的是荣誉称号了,你丫的内务条例都学哪去了!”
荣誉称号得军区或者更高机关批准,李牧的这点破事,还真够不着那个层次。据李牧所知,第三旅改编以来,也就是老275团变成了二营之后,只有一个人获得过荣誉称号,九八抗洪那会,一个叫做翟冲的家伙拿了个抗洪勇士的称号,直接就提了副营好像。
但是那货后来怎么样,就很少人知道了,不过李牧知道。
“老李,你已经大大的超出了提干的标准,恐怕你这身士官常服,穿不了多长时间。”杜晓帆不无羡慕地说。
他还差一点,再来一个三等功,他杜晓帆也够格了。
李牧却是认真地说,“干部不一定就比士官好。我给你们透露点消息吧。”
众人烟都忘记抽了,瞪着眼睛屏气凝神地准备听。
李牧扫了他们一眼,说,“未来,按照我的估计,五年之内,士官的薪资标准会进行至少三次调整。士官改革完全落实之后,我估计,一期士官,也就是下士,工资水平会超过三千。海空军和二炮部队会更高。”
“三次?!”石磊大吃一惊,“最近要加工资这个事情倒是听说了,以前连长早就在那吹风了,生怕咱们不留队。但是连续加三次,不能够吧?”
现在他们的工资才两千出头,苦逼的陆军野战部队士官,拿最少的钱吃最差的伙食干最累的活。
“至少三次。”李牧点头,非常肯定地说,“平时你们没事多看看军报上的新闻,很多新闻蕴含的信息都很丰富。你们还记得,之前又一次上大课,军事学院的一位教授随口说了一句,解放军的待遇要和地方上的持平。这话什么意思知道吗?”
李牧顿了顿,抽了口烟,说,“地方上的标准就是人均工资,而且肯定是参照东部地区的城市来的。所以说,三千块起,那都是最少的了。以后义务兵的月津贴,会是现在的两倍以上。”
“吸……”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倒不是大家死钱眼里,而是这个增加的幅度太恐怖了。现在的义务兵津贴,他们陆军步兵分队的,没有岗位补贴的,302块,两倍以上,那不就是六百以上了。
事实上证明,没过几个月,义务兵的津贴就真的是六百以上了。
第273章 历史的一天
“不是,班长,士官的加义务兵的加,军官的没理由不加啊,怎么说都是军官好,而且再说了,军官可以当干部,连长排长什么的,你啥时候见过士官能担任领导职务的。”
石磊脑瓜子可不是傻的,他门儿清。
李牧说,“军官的早就加到了标准线了,不然怎么会轮到下面的兵们。三排长现在一个月拿四千多,还有住房公积金什么的。他才入伍多久,加上四年军校,刚满五年。不要忘了,地方上的公务员一个月才两三千块,而且其他福利,不一定比得上咱们部队的军官。”
赵一云就说了,“既然这样,那你怎么对提干那么抗拒呢?”
杜晓帆看着李牧,眯了眯眼睛,说,“我说你该不会还是打着退伍回家的主意吧?”
其余人都惊讶地看着李牧。
李牧笑了笑,说,“之前我还真是这么想的。干完三年一期士官,无论如何我滚回家。”
他话锋在众人焦急神情刚刚露出来的时候一转,“不过,这几天在医院,难得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我思考了很多。那些首长来看我的时候,我的主意就改变了。人改变不了环境,这话不绝对,如果能站到一个适当的高位上,人,绝对可以改变环境。”
大家此时才发现,李牧说这些话的事情,神情是那么的神圣。
忽然的,石磊想起了一句经典台词——做人如果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众人都沉思起来,在这个朝阳挺好的早上,沉思了起来。
是大家都没有理想吗?
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是社会风气的冲击,也许是社会价值观的偏移,也许都有,慢慢的,理想下沉,一直沉到心里最深最深的那个地方,随即被灰尘覆盖,一层又一层,直到连自己都看不清。若干年后,辛苦的奋斗了,生儿育女了,生活平稳了,不知道从哪来来上那么一阵风,可能强劲,可能轻微,但都会吹掉上面的灰层,猛然一看,看清楚了当年存下的理想,再想要去努力,却蓦然发现,时日不多,更没了当年的热血。
大家之所以心甘情愿地以李牧马首是瞻,是被李牧的人格所吸引,是被李牧崇尚清澈的理想信念感染,还在于,李牧敢于在任何时候不怕危险地把自己的理想拿出来,不管迎来的是赞赏敬佩还是冷嘲热讽,它就在那里,本来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并且让众人相信,即便是未来,也不会改变。
不难得吗?
难得。
勇气,像雷锋那样有一股傻傻的勇气。
多少年来,这个越来越美好的世界,不正是一群又一群凭着一股傻傻的勇气的人创造出来的吗?
“那么,老李,你已经下定决心了,是吗?”杜晓帆第一个问,他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