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搅乱三国-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谄湫槿跏保唤餐谇橐甑囊云湎率帧O衷谟钟卸娴乃锶ɡ床鲜乘牡嘏蹋窍衿ザ隼抢醋员泵娴牟苤牵⑼趟木V荨
  刘表问刘备该怎么办?
  刘备给刘表出主意道:“要是兄长没什么信任的人,他可以让他的几个兄弟来,派他的三弟张飞南巡,二弟关羽西拒,他则可以为刘表领军抵挡孙权。”
  谁料想这老哥俩正说的投机,未曾想门外正有一人在偷听。此时那偷听之人两眼若一汪清水碧潭,闪动着明亮的光辉。碧玉凤簪叉在高髻上,荡出一片动人的神彩。
  这个偷听者不是别人,正是刘表之妻蔡氏,蔡梨花了。刘表此时对他们蔡家之人虽说不待见,但蔡氏毕竟是这后院的主母,也是刘表十年来的正妻。刘表虽说此时不再信任蔡家之人,但对蔡梨花的这份感情还是难以割舍的。这也造就了蔡梨花现在还是能在刘府各处自由出入的,所以她要找个地方偷听刘表和刘备的谈话,还是有地方,有方法的,有便利的。
  在刘表房间的门口旁边的一扇透气小窗下,蔡梨花,这位现在刘府后院的主母之尊,竞像一个小贼似的蹲立在窗下,静静的听着房内的一切动静。
  蔡夫人身穿了一身干净地短衣,带着一块包巾,原本那一头长发,都被藏在了巾檐之下,那张娇媚诱人的脸庞上也颇有风霜之感,显然这些年风月侵蚀所致。而且前几日她日夜不停的守在刘表的病榻旁也没少受苦,但因为没有生育过,较好的身材依然让她的身形看上去是那么的风姿绰约。
  刘表意外醒来时,那一刻,蔡氏的心中除了几分惊喜,却有了些怅然若失。这种感觉蔡氏自己也形容不来,只知就是那么一刹那的事,也未在意。
  但之后刘表的变脸确实真的让她感到了心寒。刘表在初醒时,第一眼见到的是蔡氏,从眼神中流露出的还是欣慰。蔡氏和刘表在那时两双含泪的眼眸中,看到的都是十年夫妻真挚地感情。
  但在刘备、刘琦冲入房间,向刘表哭诉蔡瑁的失樊城和变节投降曹智,并要在他未死之时,就宣布小儿子刘琮代理州牧一职。刘备、刘琦明白无误的指出蔡瑁在刘表弥留之际有擅权之说后,刘表马上对蔡氏换了个态度。
  蔡梨花清楚的记得,刘表叫她出去时的那副眼神。一个五十六岁的老人,偏偏那一双眼睛,却是在那一刻犀利明亮的惊人,浑然不该是一个老迈之人应该拥才的眼神。
  蔡氏看着这双绝情的眼神,百般滋味尽上心头,她一时被这冷漠地眼神冲走了心中累积十年的那份情感。从那一刻起蔡氏决定为自己而活着,她下定了决心这世上应该属于她的任何人都不能夺走。
  而她的第一个敌人,第一个正在夺取她所有的人,就是这个跑上门来的亲戚——刘备。
  女人的目光是短浅的,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都是看眼门前,表面的。蔡氏记得就是这个刘备来了之后,发表言论动摇她继子刘琮的继承权,也是这个刘备离间了她和刘表间的夫妻感情,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个刘备弄出来的,她一定要报复!
  孔子也曾说过,“天下为小女人难养也!”,也就是说得罪一个女人是可怕的。
  一身普通下人的装束,宽大的短袍将婀娜的身形曲线遮住了大部分,一挪一动间,却依然带着一股子诱人的风采,这就是此时的蔡氏,在偷听的蔡夫人。
  在听到刘备建议派自己手下的将领守荆州要地时,蔡氏只觉碍呼吸一带。蔡氏没什么政治观念和头脑,但也知道刘备现在是她明摆着的敌人,要是再让他带兵入了荆州,那不是就更难对付了。
  但接下来刘表的话,让蔡氏稍事安心。刘表不傻,他把刘备的话权当玩笑,哈哈声中,刘表只反问了刘备一句,“听说袁绍待你不错,你真要来我这,那你对袁绍如何交代?”
  一句话问得刘备哑口无言,只有陪笑着。刘备此时说不在乎袁绍哪的职位不好,说在乎更不好,所以他很聪明的陪笑不回答刘表这问题。
  刘表也没深究这个问题,房间里东拉西扯的,就听刘备本问题扯到曹智兵入荆州之事。刘备又拿出那套初衷的建议,说曹智此时正领兵南下荆州,不日就要兵临城下。刘备向刘表提议,可趁此机会联合袁绍,他这里牵制曹智,袁绍出兵直取许昌。
  刘表却对这个问题还是打着太极,他告诉刘备自己能坐守荆州就心满意足,不想和谁联合、结盟的,搞得那么复杂。刘备听后心中很难过。之后不时叹息着。
  刘备接下来几次追问下,刘表均对这问题避而不答,刘备只好不再提这事。
  刘备叹息刘表坐失良机时,刘表却潸然泪下的说起了传位之事。
  这个问题也是刘备关心的,同样也是门外窗下蔡氏最关心的。于是屋内屋外的人都竖起了耳朵,仔细倾听者。
  刘表潸然泪下的说出他前妻陈氏生的两个儿子,长子刘琦,为人虽贤,但性格懦弱。少子刘琮,很聪明。他要废长立幼,不合礼法,要立长子,蔡氏又掌军权,必生大乱。
  刘备却在此时上肯定的劝说刘表“废长立幼”是不合礼法的,万万不能做。并例举了自古很多这样的例子,最终都是就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混乱。他建议刘表可慢慢削弱蔡氏军权,甚至也可以学古代的一些君王,在宣布谁是自己下一任继承者之前,先清除那些有野心,有企图的相关人员,这样一来不就可以顺顺当当的立长子了。
  窗下蔡氏听到刘备的不可废长立幼,并要削他们蔡家的军权和清除他们家人时,一声惊呼,差点就要冲口而出,但却就这么硬生生自己用手的憋住了,梗在喉咙口,怎么也不让其叫出来。
  此时房中的刘表对与刘备的建议沉默未语。刘备自知话说过头,于是便起身告辞了。
  这一夜襄阳城黑云压城,大雨磅礴。但一个打扮成平常妇道人家的三十岁左右女人,还是在刘府二公子刘琮和几名亲信卫士的护卫下,来到了蔡瑁的府上。
  蔡夫人冒着极大的风险来见自己的大哥,失声痛哭一番后,就把今日听到的刘备、刘表的话,一股脑儿全对蔡瑁说了。蔡瑁听完,脸色差到了极点。蔡瑁一手探入怀中,沉吟良久,目光闪烁不停了良久,终于还是将那曹智托人送来的瓷瓶拿了出来。
  蔡夫人看着兄长手里的这个瓷瓶,不明就里,但当蔡瑁将它的用法和功效对妹妹说完后。蔡夫人随着屋外的一道闪电,再次捂着自己的檀口失声惊叫后退着。
  蔡夫人和蔡瑁当初拿到这瓶东西时的表情一样,甚至还要不济的直接跌坐在地上。还是眼明手快的蔡瑁一手扶住妹妹,一手接过了那瓷瓶,未使那瓷瓶跌碎地面。
  兄妹俩在屋内彼此沉默良久,最后不知谁先开口的,打开了话匣子。终于朝着你不仁、我不义的方向,你一句,我一言的说开了,也下定了决心。
  第八百九十七章 暗流涌动
  这一夜他们兄妹俩商议良久,直到子夜后,蔡夫人才在刘琮和护卫的严密保护下出了蔡府。她的脸因为被斗篷遮挡了,看不清,但看她脚步虚浮,浑浑噩噩的样子,就知道在那一刻她的心里装了太多了东西。而她的手就此一路紧捏着自己胸口的衣襟,一路死死不肯松开半分,仿佛胸口藏了惊天的秘密。
  蔡夫人接下来的行径不得而知,蔡瑁却是在妹妹和干外甥走后,又急匆匆的出府,带着几名亲信,在这大雨磅礴之夜,来到了蒯府,拜访蒯越。
  蒯越和蔡瑁是对头,这大概在荆州不算新闻。但对头和死对头之间,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蒯越在这深更半夜却是未睡,他好像一直在等蔡瑁一般。在蒯府下人匆匆迎进蔡瑁后,两人就在厅中对视而坐。
  屋外的天空中划出一抹抹、一道道雷电光芒,就如蔡瑁对蒯越之言一往无前地劈下大地,激荡出一片眩目的光芒。
  “假如我有荆州这份基业,天下碌碌辈根本不在话下!”
  蔡瑁杜撰的转述着刘备的话语,声声犹如雷电般劈进蒯越的心房,回绕在蒯越耳际。
  蒯越是个有底线的人,当一些事情触及到他的根本,他最深层的利益时,他是会做出最强有力的反击的。这就是文官武官的不同,他们总是把最内心的想法埋藏在心里,在需要时才展现出来。读书人出身的文官为维护自己这点最内心的东西,是不惜动软刀子,刺向自己曾经最亲、最尊敬的人的。
  在蔡瑁与蒯越谈话的最后,蒯越随手交给蔡瑁一封信,轻轻道:“请替我转交曹公!”
  蔡瑁对于蒯越的举动一愣,此时蒯越指的曹公是何人,他当然红很清楚。蔡瑁没有多问,只是慎重收起蒯越的信,藏入衣襟后,什么也没说的就转身告辞走了。
  蔡瑁走后,蒯越的兄长蒯良才转出屏风,望着蔡瑁消失的方向,像是在问弟弟蒯越,又像是在自言自语道:“不知我们的选择对不对?”
  蒯越坚定的回答道:“不会错,无论谁来执掌荆州,我们蒯家不能倒!”
  ……。。
  雷电混合着蒯越的话语,狂刮了一夜。这一夜里送出的是蒯越那份最内心的思索,这一夜刮尽的是襄阳城内的温情!
  第二日,蒯越照例来的刘府向刘表汇报工作时,一切都还是一如既往。
  蒯越向刘表汇报工作是在刘表醒后的事,蒯越做的很好,从未间断不说,还能让刘表非常清晰地知道襄阳城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和变化。蒯越现在就是刘表的眼睛,为刘表注视着这份家业。
  蒯越此时正谈到襄阳城内最近上下对城外曹军的谈虎色变,魂飞魄散和胆颤心惊,转达着众官向刘表提出的真知灼见。蒯越总是说得不偏不倚,不加油添醋一句的行为,一直是刘表赞赏和倚重的地方。
  刘表听完蒯越的汇报,叹着气道:“曹智才五千兵马驻扎城外,这些人就慌成这样,只是不知所谓!”
  蒯越却提醒道:“此时人心最为重要,否则就算张允张将军等各路兵马汇集襄阳时,没有士气,还是难以与曹军周旋的!”
  蒯越的建议刘表很是听得进去,点着头对一直旁听一旁的大儿子刘琦道:“琦儿,听到蒯先生的话了吗?你以后要跟着蒯先生好好的学习,知道吗?”
  “是,父亲!”
  刘琦有选择的接受着刘表的教育,他看了这个一直在他和刘琮之间两不相帮的荆州政坛重要人物一眼。发觉他始终看不透此人,所以刘琦也是打定主意,在自己有朝一日继任刘表,主掌荆州时,绝对不会重用此人。一个让上位者看不透的人,永远不能让人放心。
  “我决定两日后在于飞楼大宴荆州百官,我要亲自出席安定人心!”刘表在大儿子心念急转之下,突然出言。
  “父亲,你的身体……”刘琦大为着急的朝前两步,对着刘表关心叫嚷道。
  “主公……”
  在蒯越准备进言,规劝时,刘表已伸起手阻止道:“不让他们看看,我还活的好好的,他们怎么能安心,此事就这么定了,此宴不光是我为安定人心,鼓舞士气所设,我也有好些事要在此会上宣布。很多事是该早点定下来,以免我百年后,触不及防,让有些居心叵测之人有机可趁!”
  刘表的话令屋里屋外的人心思都转动起来,刘表话语中的暗示已经够明显的了,不得不把好些人的那份的心吊到了嗓子眼。屋外仍旧那个阴暗处,蔡氏听到此处,拼命咬紧了下唇,甚至咬出了血。
  “主公何来这些个丧气话!”
  “父亲定能长命百岁!”
  刘琦、蒯越各自在心电如流之时,还是赶紧说出了两句应该有的场面话。
  “哼哼,长白百岁,刘琦你多大了,还相信这些……大宴这件事由你负责筹备,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找你刘皇叔和蒯先生请教,就这样,去吧!”刘表在刘琦、蒯越话未展开时,就果断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此时的刘表还是一副上位者的强势,同时难得展现了一回纯真的父爱。
  刘琦已经许久未曾感受到这份父爱了。刘琦,这位刘表的长子,在刘表这场大病之前早已失宠。刘琦每每只能从刘表当年宠爱过他的记忆里,回忆那份父子情深。
  记得小时候的刘表每每将小刘琦抱起,放在自己膝上,亲着他的脸蛋儿说“此子酷肖与我”时的那份“舔犊之情”真令人记忆深刻和感动。但自从父亲娶进蔡氏,而父亲因为宠爱蔡氏,所以刘琮成为了父亲眼前唯一的明珠,而他刘琦则成了备受冷落的墙头衰草。
  但现在这一切已经过去了,父亲通过这场大病之后,终于看清了蔡氏一家人的险恶居心。他刘琦又开始受到父亲刘表的信任和重视,虽说父亲病重期间,刘琦并没有尽到一个孝子应尽的本分,照顾老父与病榻边,但这不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表已经暗示了他要在大宴百官时,宣布继承人之事。而这个继承刘表成为荆州新主人的不二人选只有是他了。
  “刘琮不要怪我不念兄弟之情,蔡氏兄妹你们的好日子走到头了!要是换作你们得势,你们也会这样对我的吧?……”刘琦表面上絮絮叨叨说着与刘表的父子情深,甚至哽咽着,内心却暗自指天狂呼着。
  蒯越却在看完这段父子情深之后,内心却不屑一顾的悲叹一声。旁观者清,蒯越今天该看的已经看的很清楚了。蒯越内心叹了口气后,突然不合时宜的道:“恭喜主公,大公子孝顺有佳,此乃主公的福气啊!但我哥哥蒯良最会相马,我前些日子也学了些。主公现在的坐骑名叫‘的庐’,  异度(蒯越字)查了不少古籍,发现此马专妨主人。张武便是骑它而死,主公今后骑之定要小心。”
  刘琦一直听不懂这个蒯越说的牛头不对马嘴的前后两段话,但病榻上的刘表却是心下一惊后,立时明白了自己这个属下是在提醒自己,不能太信任刘备。弄不好自己身前这点对刘备这个八竿子打不着亲戚的另眼相待,会导致今后自己儿子继位以后,凡事都依托与他,荆州上下也为他所控,那他刘表这份基业很可能会拱手送人了。
  于是,刘表在蒯越、刘琦退出时,马上开口吩咐蒯越道:“异度,你以刘备常出征为借口,我看起来是没机会骑马了的理由,把那匹‘的庐’马还给他。”
  “是!”蒯越一副面无表情的躬身接受着刘表的吩咐,脸上也是微微一笑,感激刘表读懂了要提防刘备的暗示。
  而一旁不笨的刘琦也马上明白了刚才蒯越的话指,不由暗自心惊的重新注视起这个浑身透视着令他看不懂的阴森家伙。
  襄阳城内暗流涌动,一场阴谋正在展开时,城外的曹智也未停歇,调兵遣将,安排他发动的,提前了十年的“赤壁之战”。而在诸事策划之下,曹智还是忙里抽空去了趟隆中。
  南阳郡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处群山怀抱,层峦叠嶂,环境十分幽静之地,便就是号曰隆中的圣地了。
  为什么叫此处为圣地呢?因为此地住着一个三国史上诸多流传事迹,诸多传奇于一身的,后世聪明人的代名词,那个曹智非要抽空来看一看,一直为曹智梦牵萦绕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了。
  说起诸葛亮,世人皆知他光鲜的形象,却不知这家伙也是个苦命的孩子。诸葛亮三岁母亲章氏病逝,八岁丧父,与哥哥诸葛瑾一起跟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豫章太守,后来朝廷又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带着他们一家人去投奔荆州刘表。也就在那是诸葛亮才搬到隆中这个地方安家的,历史上的诸葛亮在隆中这个地方一住就是十年之久,一直没人来打扰这个旷世奇才的宁静生活。
  第八百九十八章 乡村隐士诸葛亮
  在这几年里,在铺满霞光的此处隆中田垄上,在那云雾萦绕的竹林里,时常会出现这位身高八尺,且相貌英俊的青年农夫,手把锄头,引吭高歌: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彊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这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梁父吟的曲调颇有些豪壮粗犷,与隆中当地的民歌,清丽悠扬截然不同。
  当地人初始不识这是何歌?歌者又是何人?久而久之,人们便晓得了它是《梁父吟》,他叫诸葛亮。但隆中乡村的人们都对这个歌唱的贼难听的诸葛亮不屑一顾,因为这个人常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
  这也太拿自己当回事了,隆中虽说是襄阳与南阳郡邓县一处交接乡村之所,但当地人也不都是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妇。管仲、乐毅是谁?管仲那是在春秋时期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的人。乐毅则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最著名战例的人。这些经典隆中这里的人还是知晓的。那个诸葛亮竟然以这两位春秋战国时期顶天的人物比拟自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这两人是一个只会在田垄上耕种的年轻人所能比拟的吗?要不是这乡村之所,民风淳朴,诸葛亮如此的大言不惭,恐怕不止是不屑一顾了。
  诸葛亮却不为所动,他在两个姐姐分别出嫁,弟弟诸葛均也寄住到姐姐家后,自己就了然一身,在这青山绿水间,畅快的过着他的悠闲日子。每日除了耕种劳作外,就是读书。
  一个能成就声望个事业的人,知识永远是他很早就认识最重要的一样安身立命的武器。
  诸葛亮在初到荆州时,年纪还轻,他便在刘表创办的“学业堂”里跟随司马徽(号水镜先生)学习。但在这段求学期间,诸葛亮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才华横溢。相反诸葛亮以读书杂,不专注当时的《三礼》、《易》、《春秋》等代表著作而成为他同学中的一个另类分子。
  世人都说诸葛亮在随刘备出仕之前,心高气傲,不愿与官宦或是他们的子弟多做来往。其实这大概又是后世罗贯中先生笔下的一段孤傲自赏的曲解吧!但因为这段曲解太深入人心的关系,以至于掩盖了历史的本来面目。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诸葛亮在求学期间就非常好交往,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跟徐庶、崔州平等更是好友。诸葛亮甚至在今年刚迎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一个听说长的无比难看的女人。但这个女人的母亲确是刘表夫人蔡梨花的亲妹妹,也就是说诸葛亮其实是和刘表沾亲带故的。而他的两个姐姐,大姐嫁的是襄阳大族蒯家,二姐嫁的是庞德公的儿子。所以说诸葛亮虽说是在搞乡村隐居,但同时也并不是后世人想象的那样,诸葛先生高风亮节,离群独居,两耳不听窗外事,一心只做个远离尘嚣的隐士。他和襄阳各大族之间的沾亲带故,早已建立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为他将来的待价而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许多人对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都嗤之以鼻之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相信他的才干。并合称他为“卧龙”,相信他有朝一日,一定能名动天下。
  而在曹智到来的前三日,这位“卧龙”先生还在他的草庐之中,邀请同辈好友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聚会。
  他们这群年轻人的聚会不仅讨论学问,吟诗抚琴,自然还评论时政,议论天下大事。这也是诸葛亮对外交流和获取各种重要信息的重要渠道。
  这日诸葛亮就从石广元那里得知,邺城来的特使刘备给荆州牧刘表提议趁曹智率军南下之际,与袁绍联合,夺取许都之事。但刘表未答应,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中立政策,既不屈服与曹智的铁蹄下,也不与北地的袁绍结盟,共抗之。
  当石广元传达完这条信息后,对于这种时政非常敏感的诸葛亮立即问:“那孙策在江夏怎样了?”
  当被得知孙策因为观望曹智与刘表的突然对持,而收紧兵力,迟迟未有动作时,诸葛亮不由的叹了生气。
  石广元、崔州平等疑惑诸葛亮为何叹气时,诸葛亮却突然道:“此些人都是在错失良机!”
  当石广元等人追问孙策错失什么良机时,年轻的诸葛亮笑而不答。他们都能理解刘表此时未能答应刘备所请,与袁绍结盟,进而夺取许都是一种错失,但孙策在这三股势力里最弱,此时按兵不动,待机而动,有什么好错过的?
  但人家诸葛亮就是不说明,他们追问几回后,也就意兴阑珊了。几个年轻人的一起,总是不缺话题的,很快他们就将话题转到各自未来上。
  在诸葛亮戏说着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以几位的才学和家世,不日成就一番刺史、郡守,自是不在话下,但当众人再要诸葛亮预测一下徐庶未来的成就时。诸葛亮沉吟半响,才道:“元直(徐庶字)在任何一个君主身边都能成为一代人杰,但不能和我共事一主!”
  “这是为何?”  崔州平顺口就诧异的问道。
  诸葛亮呵呵一笑,抱着自己的双膝,笑道:“因为一主之下不能有两个管仲、乐毅!”
  众人均一愣,随后都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