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搅乱三国-第3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骷毒俚难狭疃酱傧拢亢敛桓倚傅〉慕粑展福急赣鞯芯牡谝坏拦コ枪ナ啤
  眼见敌军快要到了曹军有效攻击的一箭之地,守城上的曹军,在李典的大手一挥之下,一阵箭雨激射而出,远远地落进了袁军先头部队之中,伤了不少袁军官兵。
  正当李典呼喝着属下准备第二轮箭矢时,忽然冲到一半的袁军在一面引军大旗的一挥之下,其后的袁军众将士便都停了下来,阵型一变,骑兵归骑兵,步兵归步兵的,不再往前冲锋。竟是当着营寨内的曹方守军的面肆无忌惮地后退几步后,就地哼哼哈哈的操练起来。
  守军一方的曹军丝毫不敢懈怠,紧张地望着袁军的举动,不知他们准备甩什么花样。哪知过不了一时三刻,眼前的袁兵操练结束,竟是整齐地排队归营去了。
  但在结束操练之前,突然全体列队,站直了身体,对着曹军营寨内,一阵齐声大喊:“曹老二,你病得怎样了?……”
  袁军知晓曹智生病一事,把个曹智和他身边的人一阵惊讶。随后听完连着三遍的齐声“问候”曹智病情,把个曹智气得,脸色惨绿的。
  接下来一夜便无任何状况,高度戒备了一夜的曹方守军,在清晨时方才松了口气,忽然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战鼓擂响。等到这种曹军同样熟悉的集结部队进攻的战鼓擂停,就有袁绍帐下的一名将领率领另一波人马,从他们大营的北面冲了出来,却也是和昨夜的样子,攻到一半,又变阵就地操练起来。
  依旧是北营指挥最高将领的于禁所率的曹军也是在曹智赶到前不知所措,却又不敢懈怠的高度戒备起来。因为任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假意的操练就演变成了真的攻寨战。一时之间,曹军的营寨上风声鹤唳,曹军军士却是被袁军这假意的进攻弄的焦躁之极。
  更可气的是袁军每次操练前后,总是不忘问候几遍曹智的病情,好像提醒着曹军兵将曹智快要病得不能在指挥他们了一般。甚至在第三次“濒兵临城下”的操练中,还搬出征讨曹智的檄文,派了一百多个嗓门大,且识字的兵士,对着曹军营寨高声朗读。
  当第三次中路的曹仁营寨外袁军又来这招时,登上寨墙的曹智就指着寨外正在肆无忌惮操练的袁军气道:“这他娘的是在学我啊!这是我在寿春用过的心理战,围而不打,给我们造成一个巨大的压力。在我军的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的攻防演练,是要我们首先慌乱,战力自然减弱后,再对我军动手啊!”
  曹智的一通大骂,立时勾起了很多跟随曹智多年的老将的回忆,的确,袁军现在使用的正是当年曹智在围攻现任老丈人乔玄寿春城时,用的相同招式:围而不打,却每日来你眼皮子底下,进行攻防演练。折腾的当时的陈瑀、乔玄每日不得安生。不过现在袁绍更是在曹智的基础上,将这套心理战,发挥到了极致。不但没事就来问候曹智病情,弄得不知情况的人,还以为曹智已是个病入膏肓之人。还拿出檄文,着重宣扬着曹家不光彩的祖辈历史和发家史。
  曹智气的在营寨上一阵大骂,说来也奇怪,曹智这莫名的一通大火一发,一身急汗一出,身体倒是轻松了不少,病情大有好转之势。
  但就在曹智大发雷霆之际,同样身处二十万大军中的袁绍却也像与曹智心有灵犀一般,曹智一发火,他就得意的嘿嘿一阵贼笑:“听说曹智这小子病了,正好也让他起床暖和暖和身子。老子兵马有的是,就是要日夜不停地派人来探视你的病情,骚扰你曹智,让你没个消停。子远,命令各路将士分成三波,轮流上前操练,看他曹智怕还是不怕,防还是不防。妈的,别说我人多,嘴多,老子就是欺负你人少了,怎么样?谁让你又是生病,又是有个太监祖父的,哈哈……”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战法百出
  许攸立刻转身对着此座望楼下等待的几名传令兵一通吩咐,然后折返回来,就对着袁绍陪笑道:“主公果然神机妙算,我们这真真假假的,不伤一兵一卒,曹营那帮兔崽子却是时时刻刻紧张,怕是尿都吓得出来了。”
  “哈哈……”袁绍也是一阵开怀大笑,然后不忘夸赞许攸几句道:“军师你也有功劳吗,要不是你提点我一句我和曹智间彼此太过了解,我也想不到用这招。这招几年前曹智这小子在寿春就用过,我们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曹智这也是自作自受了。我倒是要看看是他了解我多点,还是我更了解他,哈哈哈……”
  袁绍说着又是一阵开怀大笑,他现在在许攸的辅佐之下,越来越体会到这种不急不躁进攻所带来的乐趣。
  但就在袁绍和许攸的笑声未落,便听一阵惊天的喊叫,曹营西寨方向寨门大开,哗啦啦地杀出一彪人马。
  冲出西营寨大门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智的结义兄弟之一,曹军西营寨主将李典是也。他身后的数千精骑与三千步兵,发出一阵惊天呐喊,就跟在他身后一起向着袁军营阵发起了冲锋。
  李典等人自是得了怒火中烧曹智的将令,才率部出寨,来还以袁军一点颜色看看的。
  曹军的主动出击,立时引起了袁绍方面的注意。袁绍立时在望楼上视线转向西面,他离得较远,一时开看不清曹营杀出的是哪路军马。但只见那杀来的一路人马怕有数千人之多,大部分是骑兵,胯下战马体态高峻,马上战士神态彪悍,杀气腾腾,一望便知非是易与之辈。
  袁绍立即乐呵呵的吩咐着属下军将,准备阻击来犯之敌。
  同样驰出营寨,遥遥望去,更近距离观望袁军“车营法”的李典,也在感叹这“车营法”果然坚固异常,守在其上的袁军士兵,手执刀枪、弓矢与他们的营寨一般无二的驻守着。这些袁军军士同样训练有素,李典奔近时只见对方在这些车营上晃动的人影,虽然仅有一二千之众,但凭着他们车营的密集与厚度,只怕攻破还需费一番手脚!
  此时进入射程的袁军士兵立时一轮箭矢齐发,眨眼便将那冲杀在前的曹军骑兵掀翻数十人,想用这箭雨硬生生地将攻杀过来的曹军兵将杀退了。
  只是这群曹兵骑步兵将甚为彪悍,转眼之间便已又往前冲了数丈。
  站在战车上对着急冲而来曹军放箭的袁军士兵之间几个呼吸间便将箭矢射出去多支,但诡异的一幕出现在几个越来越驰近的曹军骑兵身上。袁军士兵明明看见他们射出的箭支落在这些人身上,**了这些人的肉里,但这些人似乎毫无知觉,脸上不见丁点疼痛之色,,依旧勇猛异常地向前冲来。
  袁军众军将脸上现出惊骇之色,这世界上还有不知疼痛的人?莫非真的如神鬼传说中的,曹军有了什么妖法持身,变得刀枪不入了?
  但很快就在又一轮的箭矢之下,这些悍勇的曹军兵将,再也忍不住,纷纷中箭落地着,他们刚才完全是凭借着一股蛮力死撑着的。
  但这番死撑效果还是有的,曹军在损伤三四百人为代价的情形下,李典等人终于杀进了袁军的车阵近前。但骑近了这些曹军骑兵,待到临近袁军战车跟前,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摆在他们眼前。由于袁军战车环绕,曹军骑兵只能纷纷翻身下马,亦步战的形式跳冲进袁军阵中。因为袁军的这些战车太高,太密集,以他们战马的跳跃之力是翻跳不过这些防御的,只能下马步战。
  李典更是在此时动作迅速的一展身形,快如闪电地突入阵后袁军的钢铁洪流丛中,从郿坞得来的精铁长剑疾闪,眨眼便砍断十余把铁盾,和其后袁军士兵的颈脖。并大声喝道:“儿郎们,跟我冲啊……”
  经此一阵冲锋,袁军战车上的箭矢不得不的暂停一阵,改用长矛、刀剑自上而下的攻击着靠近曹军兵将。
  李典和其五千余人的骑步兵将便又向前冲锋了一段距离,看那样子,是要杀出一条血路,冲进袁军阵营的架势。
  袁军现在虽说用的是车营法,但之前连成一片的结营方式未变,所以现在袁军西营前阵一受袭,后面的增援部队几步路的很快就能补充到位。
  李典等虽然第一波冲击打得有声有色,但正当他兴奋地舔舔嘴唇,发令再要展开猛攻时,袁军的增援部队及时到位,不但挡住了李典等人的犀利进攻,还马上有了反击的能力,锵锵的就要将李典五千兵马击退。
  此时陪同曹智在西营营寨上观战的赵云一抱拳,单腿跪拜在曹智跟前,请命道:“主公,末将请战出击,增援李将军!”
  “好,准!”曹智也看到了李典的不容乐观,为自己冲动略略后悔之际,略微一想,就摆手大声的准了赵云的请命。
  随后赵云火速下得营寨,一下跃上他的纯白色战马,长啸一声,一举手中新近炼制的镔铁长枪,但身下战马嘶鸣着双腿直立而起时,他吼声大叫道:“兄弟们,杀进敌阵,取袁绍首级去,大家冲啊……”
  早已整装待发的五千曹军在赵云的这声呼喊之下,便像潮水般往李典等激战正酣的地域攻去,人人脸上皆是兴奋之色。
  赵云更是一马当先,率领着身后的大军,疯狂地向前方涌去,眨眼间便冲入交战双方的战团之中。
  赵云这一波人马虽说在有空腾出手来的袁军箭矢连发射击下,又是折损了三四百人于马下。但他们很快就把尖锐的枪头,冰冷的长矛一一捅进敌人的胸膛,为死去的战友展开着报复,和以敌人成倍的阵亡,来取得着战果的平衡。
  万人的会战,终于在双方排兵布阵完毕后,在这片等待已久的平原之上,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盛况是空前的,曹军向营寨以外投入上万兵力,对袁军的防线发动猛攻。袁军以相同数量的兵力投入防守,不但未处于劣势,还稳固防线的同时,只等后面集结的援兵在一上来,他们就能反扑曹军。
  攻守双方打了半个时辰左右,在曹智的撤退命令下,曹军眼见一时半会儿无法攻破袁军防线,主动扯了军。
  曹智也是基于再打下去肯定讨不到好,并且此时双方伤亡都是一两千人,大体一致,他和属下军士对袁绍这种佯装进攻,也算出了一口恶气。于是就罢了今日之兵,招了李典和赵云回来。
  这一日一夜间,袁军忙着打扫被李典、赵云搅得有些狼狈的战场,没有再来骚扰曹军。
  曹军同样也没再发兵攻击袁军,毕竟袁绍家底颇厚,万人会战的损失,对于他来说不过九牛一毛,对于曹智却不敢轻易尝试。袁绍只是抓住机会嘲笑曹智一番,说他还好跑得快,不然准保全歼他这支万人进攻部队云云。还说曹智这会儿定是怕了他了,不日前来投降云云。
  袁绍在着主薄陈琳开始写,给曹智的劝降书时,对于目前这种种战法已是越来越充满了信心。甚至已经暗想:“只要这样坚持下去,胜利已是指日可待之事!”
  袁绍沾沾自喜之际,曹智的确是在闷闷不乐。但不是如袁绍想的怕了袁绍,而是在为今日的际遇心下郁闷的堵得慌。
  以前从来都是他曹智率领的军队智谋、花样百出,把敌对的势力搅得日夜不得安生。但今时今日情况已是完全颠覆,袁绍依仗在军力盛大,帐下谋士众多,一连着完了好些花样,开始搅得曹智无法安生。曹智把个想张开了嘴咬一口袁绍的,但连个下嘴的地方都没有,以至于曹智很是郁闷。
  曹智和其部属冥思苦想着破敌良策,时间也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大半个月。
  时间今日四月天,天气开始转暖。在这期间,曹智已经知道了袁绍身边现在在出谋划策的第一谋臣是许攸。
  曹智一听是许攸时,心倒是放下了一半,只对着荀攸和带着增兵从襄阳赶来的贾诩肯定说,“此人必定会降我!”
  众人诧异曹智何以如此肯定,但曹智却每日忙着军务,干脆不理睬在外面穷折腾的袁绍和许攸了。
  许攸倒是为辜负袁绍“子远乃我智囊”的夸奖,谋得了说得上话的机会,一个半月来,连变数种阵法。可以说是结营之战法百出,摆了各种“撩人”的POSS,目的就是要引诱曹智出寨决战,消耗对方实力。但曹智近来开始不理不睬寨外袁军的变化,开始一门心思的固守,轻易绝不出战了。
  这让许攸开始坐立不安,冥思苦想新计谋的同时,不免担心起他那位爱变卦的主公袁绍来。
  其实许攸现在在计谋百出,但宗旨还是秉承着沮授的“持久战论”方向的。
  作为谋士的许攸怎会看不出“持久”对他们的种种好处,也只有这种长期的消耗中,他们的胜利希望才是最大的。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熟悉的历史场景
  因为袁绍兵强马壮,后援供应充足,适合与曹智作长期对决的。
  而曹智相反摆明了打了那么多战事,是被迫与袁绍展开决战的,后援补给肯定不如袁绍。
  但相反来个速战速决,以曹军的勇猛,应该正是求之不得的。袁绍的军马虽然多,但也不一定是其对手。
  但在这种极具需要耐心的等待中,袁绍手下的谋士们,有好的战略思想和方案,但都怕袁绍坚持不下去:焦躁、轻视对手、冒进、多疑等等都是袁绍的致命伤和座右铭,也是整个袁军的致命伤。
  对于许攸担心袁绍的坚持时,曹智的属下也同样考虑到了他的坚守的耐心程度:首先是代替曹智驻守许都,总理着朝政的荀彧给曹智发来信函,鼓励曹智道:“或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窃以为,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一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或观袁绍,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不足以成大事。今其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智,何向而不济!今军食虽难,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则势屈也。公今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也。惟明公裁察焉!”
  荀彧来信的意思,就是要鼓励曹智有坚守下去的耐心和信心。荀彧在信中分析了官渡之战对曹智,对袁绍都是极其重要的一战,可以说霸业成否就在此一举的一战。袁绍把全部的兵力聚集在官渡,是想要跟曹智决一胜负。曹智就应该用最弱的兵力来阻挡他最强的兵力,如果不能打败他,必然会被他乘虚而入,这此决胜天下对双方都是天大的机会。袁绍的兵力虽然众多,但不能被袁绍所用。荀彧认为以曹智的神武明智,什么样的人不能归附于他!现在他的兵力虽然是比袁绍少,后勤供给上,无论是之前曹智赖以成名的武器,还是粮草都出现短缺的问题。不像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的风云际会,或是曹智在打赤壁之战时的鼎盛之时。但曹智现在有画地而守城的优势,官渡这个咽喉,死死的掐住了袁绍的喉咙,而让袁绍的兵马不能再前进分毫,到时候等到袁绍和他的军马势力枯竭,情况一定会有所变化。到时就是是用奇谋的时候,曹智定能一觉击败袁绍,成就霸业。荀彧要曹智一定不要失去和放弃这次机会,希望他拿出最大的耐心和信心,克服一切困难,迎接胜利。
  荀彧的信写的很是鼓励人,曹智看了也确实很感动。自己的后方能有这样一位有大智谋的朋友在帮助他,曹智感到十分的欣慰。但是荀彧以他的智慧已经预计到了未来官渡之战的形式发展,但具体用什么奇谋,这个契机什么时候出现,都未说明。而且最关键的曹智目前的种种困难如何渡过,荀彧也都没说。
  这位曹智帐下第一谋士,只是不停的鼓励他,说明大方向他们是大有希望和鼓励他坚持到底而已。
  曹智看完信,开心了半响,就把信札转给了带领援兵到达后被曹智留下做了参司空军事的贾诩。自己则免不了面对眼前的困难,一番长吁短叹,背负着手,在帐中踱起步来。
  贾诩看完信,看曹智还是忧心忡忡的样,就接着荀彧的鼓励,开解曹智道:“公之‘明智’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攻无果,何也?但皆因明公想做到万无一失也!以诩愚见,明公若能寻到一次良机,予敌以致命一击,局势必定可改观的!”
  曹智一听贾诩比较务实的话,顿时来了兴趣,正要坐下与之商讨接下来如果提前营造出一个偷袭乌巢方案时,突然,许褚又着急忙慌的冲进曹智的大帐:“主公,主公,敌军又换阵法了,又换阵法了!”
  “喔,又换了!哎,换就换吧,又不是第一次!”曹智扭首意兴阑珊的回答道。
  “不一样,这次不一样,袁军筑城了!”许褚非常认真的强调着敌人这次变阵的不同寻常。
  “筑城?”
  这听来匪夷所思之举,的确吸引了曹智和贾诩的注意,他们立时放下手中之事,随许褚来到李典的西营,登高一望,袁军还真的在筑城。
  不过这筑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筑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池,而是用沙土在平地上垒砌底宽五丈,高有三丈的寨墙。这其实还是一种营阵法,叫做“筑城营法”,是一种变通的与曹营木寨平起平坐做法。
  这样一来,袁军不但可以再次将整体阵型再次向前推移,也可与曹军在一个高度进行更安全,更有利的攻防调度。
  曹智赶到时,袁军的土石营寨已经初具规模。这种筑城营法就是简单,容易构造,以袁绍手下的兵力,只要发动数千军士共同努力,只用了半日的功夫,就已经将雏形建造完毕。
  “昨日我来巡视时,还未见变化,一夜工夫,这营寨倒是差不多酒建起来了。袁军的速度不慢啊!”曹智对着身边的贾诩喃喃道。
  但这不是最让曹智吃惊的地方,最让曹智吃惊的是在这营寨后,袁军正在赶制的东西。
  “高橹!”
  “啊?主公说什么?”
  贾诩不明白对着他们看似望楼的东西,叫出了一个新名词,不免疑惑的动问道。
  “那种没顶的望楼,叫做高橹,当它搭到一定高度,并连接起来时,袁军就会拿它做箭楼使用,士兵可站在其上,也可随意围着我军营寨上空的高橹之间的通道随意走动,变换方向对准我军营寨内的人随时随地射箭攻击!”
  曹智的一番解释,让围绕在曹智身侧的文臣武将茅塞顿开,根据看到的形状,刚才他们还未想明白,这物件有何用,现在总算明白了,确实如曹智所说,袁军是要拿这种“高橹”之物,当成箭楼和高空战壕来使用,对袁军一直无法到达的对曹军营寨后发动一些攻击,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快,准备竹片!以敌军的速度,只需再一夜,就能将所有营寨筑起,明日便能把高橹连成一条长龙,我们要在他们完成攻击准备之前,也做好应对准备!”
  曹智不能贾诩等为袁军的新手段苦恼,就马上着手准备起应对的手段。熟悉的历史场景终于出现了,这让曹智没有感到苦恼或恐慌,相反还很是期待和兴奋。
  因为作为穿越客,特别是像曹智这种了解历史大概,却不清楚一些串联细节的穿越者来说。看到一个个在他脑海中思索良久的历史性时间结点,终于出现时,就意味着他能将后面的进程串联起来了。
  这着实又让众人诧异了一把,但曹智显得很是高兴,因为对于这段攻防,他在穿越前就耳熟能详,当然知道曹操在世是如何应对的。
  于是曹智也不管属下的诧异,吩咐收集竹片,在自己的营寨之上建造一面也连成一圈的竹排盾牌外,就拉着贾诩急问道:“我军的投石车还有几日可到达?”
  “呃!”贾诩在一阵愕然后,就醒悟过来的回答道:“还有两日左右,第一批就能到了!”
  因为古代交通条件实在太差,,人都要走上月余的路程,投石车、投石器这种重型武器,当然行的甚慢,翻山越岭之下,可能需要二个月,甚至更久。而且为了赤壁之战,曹智把尽数的投石车、投石器调运到了南方。在赤壁之战中,这些远程武器发挥了良好、巨大的作用,但现在又要把他们从南方运回北方,就耗时耗力了,以至于到现在,曹营内已陆续赶到曾参与赤壁之战的十万兵马之多,就是还没有把投石车运抵。
  “太慢,可能来不及!”曹智断然对于投石车的进度表示着不满,然后又眼珠一转,对着贾诩道:“召集人手,我们连夜就地制造!”
  “啊?连夜赶制,来得及……”贾诩表示着自己的担忧,但还是马上行动起来。召集一批熟悉投石车构造的兵卫,又带人忙活半宿的到处寻找可用的材料,根据曹智的要求建造环营式竹排盾牌,还有尽量提供曹智建造投石车的各种所需。
  当然这些事物的总设计师,自是曹智了。曹智认为契机和他的历史连接点已经出现,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了,袁绍可以发动数十万手下,筑城营,建高橹。他当然也能发动同样已达十五万的军士,连夜建造环营竹排盾和投石车。
  要说这竹排盾还没什么技术含量,投石车就不一样了。他同样也是曹军中的机密级武器,图纸和相关技术只掌握在曹智的一批亲信手中。他们此时也未到官渡,而是在路上,跟随押运的投石车、投石器,随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