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入地眼-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而知。
如今的子午道长长的石梯和石板铺成的道路,被岁月打磨得嶙峋而斑驳,漫步其间,倍感历史的厚重与沧凉。
而猎户所说的秦岭六道,是古时候连接西南的六条道路,从西到东依次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而秦岭地区山高谷深,尽管这六条大道全都占据险要,子午谷里的子午道,却是这六条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谋划偷渡,但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的险峻要塞。
“这都扯远了,最著名的传说你们应该都知道。”田鸡在关中长大,这地方虽然是第一次来,但还是有些耳闻。“杨贵妃吃的荔枝就是从这条子午道快马加鞭送到长安,后来不是还有一句诗,叫什么”
“一骑红尘妃子笑。”田鸡好半天没想起来,叶知秋在旁边说。
“对,就是这一句,所以子午道又叫荔枝古道。”
“我问的不是这些,子午道是什么时候修的?”我问。
“秦岭六道之中子午道修建的时间最早,听来一辈人说,先秦的时候就有子午道,后来一直修葺保留至今。”男人回答。
“先秦之前就有子午道?”我眉头一皱连忙问。“知道是谁修的吗?”
“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山里的老人说,子午道正南北向,这是帝王专用的道,估计最早是修给什么君王走的吧。”
“秦岭全是崇山峻岭,君王不可能来这里,干嘛要专门修一条工程如此浩大的道路?”田鸡挠挠头问。
我在心里暗暗琢磨,彭家先祖之中,自始至终的就是彭祖,又是黄帝的后裔,可见彭家在当时身份显赫,最终把陵墓选择在秦岭是为了不为人知,可在这里修建陵墓工程之浩大艰难超乎想象,一般人根本无法做到,足以可见彭家先祖在当时拥有很高的权力。
这条子午道的修建很有可能是为了修建陵墓时运送材料。
“别小瞧了这条古道,山里老人口口相传,子午谷之前全是用白条石修建而成,而秦岭到处都是树,站在山顶往下看,子午道就像是一条过山白龙,所以山里人也把子午道叫游龙道。”
“白条石”我眉头一皱想起什么,连忙让苏慕把高空俯拍的照片给我,果不其然如同猎户所说,即便在高空中,这条子午道也异常醒目清晰。“这是标识!贯穿秦岭的南北,而且毫无偏差,古时候的人是没有修建连接南北维度的笔直道路,修建这条子午道的应该就是那艘船上的人,目的就是为了让月宫九龙舫在飞临秦岭时,能一目了然看见这条最醒目的标识。”
“关于子午谷修建最早的记载考古只能追溯到汉代,不过史料之中也仅仅提到是修葺而并非开凿,再往前就没有相关的资料,如果子午道存在的作用和遗迹有关,那龙眼下面的遗迹规模应该不小啊。”叶知秋说。
“大哥,有没有其他的传说,比如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宝藏之类的东西?”田鸡笑嘻嘻问。
“宝藏?这荒山野岭的怎么可能有宝藏。”男人笑着摇头,不过很快就停住,看了我一眼说。“你刚才说什么月宫,我倒是想起一件事。”
“这里有什么地方叫月宫?!”我大吃一惊。
“月宫就没有,不过传说在子午谷里有一座长生仙宫。”
彭家先祖的陵墓就修建在这附近某处,而陵墓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能让人长生不死的涅槃轮,没想到居然从猎户口中听到长生仙宫,听这名字就让我感觉和龙脊之地下面的遗迹有关。
“长生仙宫是什么意思?”我连忙追问。
“别看子午谷是穷乡僻壤,这里可有仙气,沿着子午道往东就是终南山,那可是道家的发源圣地,据说好多仙家都到子午谷结庐炼丹,就是为了沾染这里的仙气,据传在子午谷有一座仙宫,若是找到就能得到仙人点化飞升得道。”男人一本正经对我们说。“仙宫中住着不死仙圣,因此被称为长生仙宫。”
我连忙拿起高空俯拍的照片,在上面找到终南山的位置,距此不过一百多公里,终南山古名太乙山,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之称,在道家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
从照片中看终南山的山势,地形险阻道路崎岖,连绵数百里,顾远山站在我身边,指着照片说:“从山势看,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从风水上说,属于昆仑龙来的山脉,这是一条龙脉啊,而终南山就在龙脉之上。”
顾远山在川西的时候研究过风水堪舆,那本我至今烂熟于心的入地眼全书,就是从顾远山的藏书中学会的,他学风水堪舆应该是在川西的时候推测出月宫九龙舫停泊地点都是在龙脉所在,因此顾远山对风水地相颇有了解。
“这条来龙的龙首就在子午谷,看起来这里的遗迹选址也是在龙脉之地。”我若有所思点点头,任何传说不可能无风起浪,我连忙追问。“终南山距此有一百多公里,为什么会到此结庐炼丹?”
“是啊,终南山是道家发祥地之一,可从未听说过子午谷和道家有什么关联?”薛心柔说。
“关系大着呢,不过我也是听山里老辈闲聊时说起的,先秦之前还没有道教,终南山可没现在这么有名,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子午谷附近有很多炼丹的方外之士,据说是子午谷这地方钟灵毓秀,仙圣都在此的地宫中清修,若是沾染到仙气便能炼出飞升的仙丹。”男人一本正经煞有其事说。
“啊,子午谷还有这样的传闻,我怎么没有听说过。”田鸡挠挠头问。
“没听说过?你怎么能没听说过,道家之所以能在终南山发源,传闻就是因为这子午谷中的长生仙宫,这可是出过圣人的地方。”男人咬了一口手中的烤肉说。
“圣人?这里还出过圣人?!”宫爵大为疑惑。
第660章 圣贤之人
男人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们,好像我们不知道他所说的圣人简直就是孤陋寡闻,指了指终南山的方向对我们说,山里老人相传,先秦之前因为子午谷传说有仙宫,前来结庐炼丹的人比比皆是。
可想要成仙得道总要有机缘,并非随便来一个人就能飞升成仙,很多人在这里穷尽一生也一无所获,最后来子午谷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时间推移,关于子午谷长生仙宫的传闻也很少被提及。
不过还是有一位圣人坚持在此悟道,垂暮之年终得仙缘垂青悟得大道,并且著书立传为后世所传承奉为经典,而且道家以此书为真经发扬光大,而这位圣人以被尊为道祖。
“有,有这样的圣人吗?”田鸡一脸茫然。
“被尊为道祖的圣人”我细想了半天,忽然瞪大眼睛看着吃烤肉的男人。“你,你说的该不会是老子吧?”
“朝歌,这位大哥挺仗义,你怎么能说脏话。”田鸡瞪我一眼。
“我就说嘛,这位圣人你们都应该认识。”我一愣,哭笑不得也不去理会他,看见男人很肯定的点头,然后偏头看向他身旁的田鸡。“小兄弟,你难道不认识老子?”
田鸡这才反应过来,和我们一样瞠目结舌,怎么也没想到,来子午谷探查彭家先祖的遗迹,却牵扯出被誉为圣人的老子。
“老子和子午谷有什么关系?”宫爵问。
“不是子午谷,我说了多少次,是长生仙宫,据传老子就是在长生仙宫悟道成仙,从这里离开之后才创造了道教。”男人一本正经回答。
“这个一定是传说,也太夸张了吧,居然把老子都扯出来,这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两件事啊。”田鸡说。
“也许还真有关系。”
说话的是叶知秋,她一脸惊诧埋头沉思,好半天才对我们说,关于老子的记载,史料上有很详尽的描述,但是有两个地方却是空白。
“什么地方?”我问。
“第一个是老子的来历和身世。”叶知秋声音沉稳对我们说。
文史中记载,老子年轻时静思好学而且聪慧过人,授业之师传授三年后,便再无东西可以教传,因此推荐老子前往周朝都城镐京,并且告之,那里典籍如海,贤士如云,为天下学士之圣地,若入其内必成大器。
老子入周之后,无所不学,无所不览,三年时间便大有长进,被推荐入守藏室。
“守藏室?这是什么地方,听名字难不成是专门守护宝藏的地方?”田鸡打断叶知秋问。
“你非要这样理解也不是不对,书中自有黄金屋,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薛心柔在旁边给田鸡解释。
“老子在守藏室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不到三年时间老子在周都名闻遐迩,声播海内。”叶知秋继续往下说。“可是,老子就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什么决定?”宫爵问。
“以老子当时的学问和名望,用不了多久就能位列上卿,可就在老子如日中天的时候,老子突然离开了周都,没有人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老子离开周都而且不知所踪,你们说,会不会真的来了子午谷?”我眉头一皱多少有些吃惊,但从猎户的讲述来看,时间却是吻合的。
“没道理啊,老子是做学问的人,而且当时又名满天下,上卿都不当,为什么无缘无故跑到子午谷来?”田鸡一脸茫然。
“老子在周都的守藏室博览群书,突然如此大的转变,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或者说,老子知道了什么能让他足以放弃名望和官职的事。”叶知秋说。
“等等!”
我抬手打断叶知秋,深思熟虑仔细想了很久,声音惊诧不已说,周都镐京中的守藏室属于天子书库,里面的藏书一般人是根不接触不到,而在守藏室之中,除了藏书之外还有关于周室的记载。
这其中一定有周穆王留下的的文献,穆天子到过昆仑见过神人,并且还和神人达成交易,而周穆王也从玉猪龙身上得知了长生的秘密。
“这些东西或许周穆王都记载下来,就藏匿于守藏室之中,老子在博览群书的时候,也许看见了这些记载,所以”
“所以什么?”宫爵在旁边急切的追问。
“也不对啊,老子即便知道了周穆王的秘密,可和子午谷完全没有关系,如果说老子离开是为了追查长生不死,天下那么多地方,为什么唯独要来子午谷呢?”我愁眉不展摇头说。
“老子既然读的是圣贤书,对于长生不老怪力乱神之说应该嗤之以鼻才对,他没道理放弃学问去追查虚无缥缈的东西啊?”叶知秋也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不就是一个传说嘛,看把你们愁的,怎么还当真了。”吃烤肉的男人憨憨一笑。“老子是可是圣人,而我就是粗人,圣人怎么想的,我这个粗人肯定是不知道,看你们也是有学识的人,不过这姑娘说的话,我就不赞同了。”
“大哥,我是不是什么地方说错了?”叶知秋很诚恳问。
“谁不想长生不死啊,圣人也是人,没说圣人就不能长生吧,老子跑到这里来寻求成仙的办法,不也是为了长生不死,这有什么不容易理解的。”猎户笑了笑对叶知秋说。“再说,其他圣人或许不相信,可老子对长生应该深信不疑。”
“为什么?”苏慕都大为好奇。
“老子先祖都活了几百岁,他肯定相信有办法长命百岁啊。”
我们面面相觑,半天没反应过来,叶知秋精通文史声音诧异问:“老子的来历和身世在文史中从来没有记载,你,你怎么知道老子先祖活了几百岁?”
“我这不是也听山里老人说的嘛,就当是闲聊,你们可别当真,说错了还怕你们笑话。”男人吃饱抓起一把雪擦拭手上的油渍。
“大哥,听你这意思,你知道老子的先祖是谁?”叶知秋继续问。
“长寿仙人彭祖就是老子的先祖啊。”男人脱口而出,还来回看看我们。“你们没听过这个传说?”
我们再一次愣住,全都目瞪口呆看着猎户,虽然我相信任何传说都是有根源,即便是杜撰也并非全然是空穴来风,可是这个传说中,把彭祖变成了老子的先祖,这让我们并不是震惊,而是感觉太过荒谬。
“彭祖是不是和那艘船有关?”顾远山突然在旁边问。
这个时候也用不着隐瞒,我慢慢点点头,但很奇怪的发现,顾远山的脸上居然没有任何反应,我若有所思问:“你就不好奇老子的先祖会突然变成彭祖吗?”
“这个传说我也听闻过,之前并当真,但如果彭祖和那艘船有关的话,这个传说恐怕有能推敲的地方。”顾远山声音平缓。
“还能推敲?这怎么推敲,彭祖姓彭,老子姓老,两个人姓氏都不一样,怎么可能是老子的先祖。”田鸡说。
“你是该多看些书了,谁告诉你老子就姓老的?”薛心柔白了田鸡一眼。
“那姓什么?”田鸡一脸尴尬的憨笑。
“反正也不姓彭,老子叫李耳,但关于此人的姓氏、名字、年代、故里、享寿、仕隐等事,长期以来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没有文献记载关于老子的身份和来历。”薛心柔心平气和给田鸡解释。“你还是多问问知秋吧,这方面的知识她可比我精通。”
好半天没有听到叶知秋的声音,如此震惊的传说她居然没有疑问,等我看向她的时候,她的表情不是疑惑而是透着错愕的惊讶。
“怎么了?”我连忙问。
“我姓叶,可先祖就是彭祖,名字可以随便改,这不足以证明老子的先祖就不是彭祖。”
“不会吧,学术方面你一向严谨,这么荒谬的无稽之谈,该不会你都会相信吧?”宫爵反而大吃一惊。
“老子和彭祖完全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人,既然传说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中间一定有什么关联。”叶知秋冥思苦想说。“这位大哥说彭祖是老子的先祖,听上去的确匪夷所思,不过按照这个传说,把老子和彭祖联系在一起,我倒是相信彭祖应该不是老子的先祖。”
“废话,谁会相信啊,那你干嘛还愁眉不展的样子?”田鸡问。
叶知秋没有回答,而是看向旁边的猎户:“大哥,关于老子的来历还有什么传说?”
还没等猎户开口,坐在一边的顾远山不慌不忙先说出来,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叶知秋是学考古的,当然不会在乎没有根据而且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
据说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理氏怀了八十一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
“对,老子的来历就是这个传说。”猎户在旁边点点头。
叶知秋听完后久久没有说话,目光一直看着缭绕的火堆,神情越来越震惊:“彭祖不可能是老子的先祖!”
“你想了这么久,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啊?”我还以为叶知秋想到什么,有些失望的苦笑。
叶知秋慢慢抬起头,迟疑了片刻深吸一口气说:“但是我知道彭祖和老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661章 空穴来风
我很好奇,为什么叶知秋会如此在意老子和彭祖之间的关系,用田鸡的话说,这两人八竿子也打不着。
“在得知我是彭祖后人之后,我专门翻查过和彭祖有关的文史,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彭家先祖的线索。”
“什么?你是彭祖的后人?!”顾远山听到这里大吃一惊,但很快反应过来。“叶九卿在117局的档案中,他的确姓彭,后来离开117局之后才改名换姓,彭祖被称为长寿仙人,难不成叶九卿的先祖也和那艘船有关?!”
“你以为叶九卿为什么会加入117局,就是希望通过117局帮他探知先祖的真相,不过你也用不着吃惊,这里坐着的人中,有三个都和月宫九龙舫有关。”我漫不经心回答。
“还有谁……”顾远山问到一半突然停住,眉头微微一皱和我对视。“这些事你不说,我也不可能知道,你完全可以不告诉我,为什么要对我说出来?”
我终于有了胃口,吃了一块烤肉,顾远山最大的错就是不该和我来秦岭,我劝阻过他不要来,但事实上我很清楚,他一定不会让我们单独进入秦岭并且接触凌璇。
我对他说过,他早在万象神宫的时候已经死了,如今的他不过是一个异巫而已,凌璇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他,但是我却没有告诉顾远山,我同样也有这样的能力。
顾远山说凌璇摧毁了117局,所有的资料和档案全都付之一炬,而且117局的权力核心除了他之外,全都死在凌璇手中,这就意味着,知道我身份和秘密的人,就只剩下眼前的顾远山和苏慕,还有留守在直升飞机上的郭巨。
死人才会保守秘密,从他们决定跟我进入秦岭的那刻起,不管最终从这里活着出来的是谁,我都相信他们已经没机会再离开这里。
顾远山心思缜密,我告诉了他太多原本不该知道的秘密,他应该是觉察到我让他知道太多,这说明我已经对他没有了顾忌。
“既然我们现在合作,不是应该开诚布公吗?”我很镇定的直视他回答。“难道你希望我对你隐瞒?”
顾远山迟疑的摇头,不过看他表情应该还是惴惴不安,我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看向叶知秋:“你调查彭祖,在文史中有什么发现?”
叶知秋告诉我们,再彭祖经中有记载,彭祖自帝喾时佐尧,历夏至殷为大夫。
已经就是说,彭祖在帝喾的时候辅佐尧,此人历经夏朝和商朝,都是地位显赫的大夫。
“但是彭祖并非一直都用这个名字,最开始叫彭祖,到了禹夏时候的他叫彭寿,商殷时候的他又叫彭考,并且都官拜大夫,按照古制,大夫有采,即有食邑封地,也就是有爵位,彭祖的爵位是伯,所以禹夏彭祖姓彭名寿称彭伯寿。”
“这个好理解,彭祖是第一个得到随侯珠的人,他靠涅槃轮的神力活了很长时间,可一直不老终究会被人注意,所以他通过改变自己名字来混淆视听隐瞒自己的身份。”我深有感触说,毕竟我能体会彭祖为什么这样做,名字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个代号而已,我曾经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掩饰自己。
“我也是这样想的,史料中还记载,彭祖是大夫,而且在朝堂上担任要职,最开始辅佐尧帝治理国家大事,但是时间太久远,关于尧帝时期,彭祖具体担任什么官职没有记载,直到我在一本古籍中看到,上面说,彭祖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叶知秋点点头不慌不忙往下说。“意思是说,彭祖在商朝的时候为守藏史官,进入周朝以后,他又为柱下史官。”
“守藏史?”田鸡打断叶知秋说。“这个守藏史到底是多大的官啊,为什么彭祖和老子都担任过?”
“这就是我一直没想明白的地方,彭祖贵为大夫,而守藏室相当于王室的图书馆,彭祖担任的官职如同图书馆馆长,这和他的身份地位完全不相吻合。”叶知秋也一脸疑惑。
薛心柔在旁边有些惊讶说,彭祖活到周朝的时候,担任的是柱下史官,而这个官职是掌管朝堂的奏章、档案、图书以及地方上报的材料的一名御史大夫。
“就是说,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彭祖都贵为大夫,但是他从事的官职却一直都没有改变过。”宫爵若有所思点点头。
“之前我并没有在意这一点,无意中猎户大哥提到老子,我才发现一件很蹊跷的事。”叶知秋说。
“什么事?”我问。
“柱下史这个官职在商周已经设立,但最早的记载却出现在周朝,原话是,老子为柱下史。”
“老子也担任过这个官职!”我大吃一惊。
“对,如果细细推想,彭祖担任过的官职,也就是后来老子担任的官职。”叶知秋点点头说。
“这两件事莫非其中有联系?”顾远山也很好奇。
叶知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她在翻阅所有关于彭祖的文献中发现,彭祖在殷王朝中事事谨慎,处处小心,因而被世人称为商贤大夫。
这或许和彭祖长生不老的原因有关,古人对长生充满了敬畏和期盼,特别是位高权重的君王,彭祖虽然一直改名字,但是他长寿的秘密应该还是被发现,所谓伴君如伴虎,任何人都梦寐以求得到的长生不死,偏偏只有彭祖拥有,相信任何在位君王都会觊觎。
当时的殷天子就试图询问并且找到彭祖长寿的秘密,彭祖担心牵连,变南逃到武夷山的密林之中隐居,随同彭祖南逃的还有他两个儿子。
彭祖隐居山中,而他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在山南边的赤石附近地方建房居住,人们称该处为武夷宫,他们经常进山去探望看视彭祖,因而时常进出彭祖所隐居的山岭,当地人因而就称该山为武夷山,这就是武夷山名称的由来。
“你刚才不是说彭祖到周朝的时候还入朝为官,可他明明隐居在武夷山啊?”宫爵问。
叶知秋让宫爵不要急,继续往下对我们说,文献中记载,在彭祖隐居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商纣王无道,周武王伐商,消灭了商王朝而建立了周王朝。
周王朝建立之后,也有王言国事要记录,也有礼仪典制要执掌,所有这些都属史官之职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