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锋-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心玉找了个机会,去了趟江岸街和丰公寓,给古昌方面发了份电报。邓湘涛确实在古昌,得知朱慕云也在古昌,他马上安排人潜回古昌打探情况。上午的古昌,确实搜查得很严。可到了中午,慢慢就恢复了正常。
  因为朱慕云汇报了从钉子处获得的情报,军统方面的人,早就潜出了古昌。哪怕他们将古昌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军统分子的。
  中午,朱慕云终于发现了邓湘涛标出的暗号。在军需处和宪兵队,邓湘涛都留下了暗号。随后,朱慕云独自出门,化了妆后,在古昌旅馆见到了早已等候的邓湘涛。
  “日本人有什么动向?”邓湘涛站到窗户边,拉开窗帘的一角,警惕的观察着外面的情况。古昌不比古星,安全方面一刻也不能疏忽。
  “收兵了,但你要提醒古星方面,最近要小心。日本人死了八个,肯定要报复的。”朱慕云提醒着说,日本人最是睚眦必报,如果找不到抗日分子,就会把气撒到普通老百姓头上。
  “死了八个?很好。”邓湘涛微笑着说,这个计划是唐新策划,他只是叮嘱,让杨志阶段性参与。
  “区座,孙明华得到两个重要情报。我们在机场是不是要搞一次破坏活动?他已经知道了消息,我建议取消这次的行动。另外,孙明华发现,政保局有军统的内线。”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如果这样的情报落在自己手里,朱慕云会让政保局的行动无疾而终。就像此次来古昌,军统的行动成功了,可政保局和宪兵队,什么也干不了。除了把古昌搞得鸡犬不宁外,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但孙明华掌握的情报则不然,如果让他抓到机会,能把军统在机场的势力连根拔起。甚至,之前潜伏在机场的情报员,也可能被殃及池鱼。
  “知道他的情报来源吗?”邓湘涛已经从于心玉处获得了情报,但朱慕云亲口说出来,他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种事怎么好打听?我还担心,孙明华会不会怀疑我呢。”朱慕云苦笑着说。
  虽然孙明华很相信朱慕云,但如果朱慕云表现异常,哪怕就是一个眼神,或者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也可能会引起孙明华的怀疑。一旦让他起了疑心,恐怕需要一辈子来证明了。
  “不会。”邓湘涛坚定的摇了摇头,朱慕云的身份是高度机密,每次与朱慕云联系,都是他亲自出马。除非自己叛变,否则朱慕云的身份不可能暴露。
  “那就奇怪了,会不会是冯梓缘?”朱慕云担忧的说,不管是谁,能成功打入政保局,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
  “不管他怀疑谁,现在最重要的是,获取他的情报来源。”邓湘涛说,他最担心的,就是内部出现叛徒。
  无论是朱慕云还是冯梓缘,他都不希望出事。朱慕云的身份是高度机密,整个古星区,暂时只有自己知道。就连唐新,也并不知道朱慕云的身份。唐新只知道有一个“公鸡”,可这只“公鸡”的真实身份,他是不知道的。
  但冯梓缘的身份就不一样了,古星区的主要干部,都知道冯梓缘的身份。另外,他在政保局,确实还有其他的卧底。不管是谁的身份出了问题,都必须认真对待。搞不好,整个古星区会迎来灭顶之灾。
  “我会想办法套问的。”朱慕云说,这种事,孙明华绝对不可能告诉他。他只能从孙明华无意之中的言行来推断,如果有邓湘涛的配合,让军统搞几次行动,或许能更快的推断出来。
  “说说黄卫军的情况。”邓湘涛说。他之所以会来古昌,其实是为了黄卫军。
  朱慕云之前告诉他,日本人可能会除掉熊东建,确实把他吓了一跳。杜华山已经死了,如果熊东建又被日本人除掉,黄卫军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幸好,从各方的反应来看,日本人并没有这个打算。可是,邓湘涛收到一个情报,共产党得知黄卫军要扩编的消息后,打算派遣一批军事干部,混入黄卫军当中。这些共产党如果进入了黄卫军,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美座聡太并没有责备熊东建,反而夸他忠勇可靠。因此,黄卫军此次非但没有处分,反而要扩编。日军已经决定,补充黄卫军大正年式山炮四门,迫击炮十二门,重机枪十二挺,轻机枪三十挺,步枪一千二百支,军马十二匹。扩编之后的黄卫军,规模至少在三千人以上。熊东建急于扩编,想从第六师直接借调一一八团。我此次来古昌,除了负责联系杨志,准备抓捕军统人员外,还要负责做汪清海的工作。”朱慕云将与汪清海的谈话,向邓湘涛详细汇报了。
  “以前的一一八团可是投降了新四军,熊东建还敢用第六师的部队?”邓湘涛担忧的说。
  “现在的一一八团是重建的,虽然武器杂了些,但都是进口货。有美式,也有德式。只是基本上以步枪为主,缺少重武器。因此,汪清海答应给一百老兵,加两百新兵给黄卫军,准备换取一批重武器。今天中午,我与汪清海吃饭,主要就是谈的这件事。”朱慕云介绍着说。
  “两百新兵?”邓湘涛喃喃的说,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共产党如何浸透到黄卫军。听到“新兵”二字,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共产党想要打入黄卫军,实在太严重了。黄卫军为了扩编,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不要说有人主动投军,如果兵员不够,他们绝对不介意抓壮丁。可如果招进了共产党,就好像引来了恶魔。
  共产党发展组织的手段防不胜防,真是一点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如果黄卫军混进了十名共产党,不出三个月,就能被他们发展成一百人的组织。而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将变成三百,甚至更多。
  这种事情,哪怕想想,都是很恐怖的。邓湘涛不惜亲自犯险,亲自来古昌,就是要制止此事发生。


第1090章 新的计划
  邓湘涛来古昌,是要与自己的内线联系,制止共产党向黄卫军渗透。中共的计划,比刺杀熊东建更让他担忧。熊东建如果死了,军统还能安排其他人,比如说邹不凡接任。可如果黄卫军被共产党渗透,不管谁接任,最终都有可能被共产党拉走。
  “区座准备何时回古星?”朱慕云问,他还不知道边明泽的计划已经有所改动,并没有以刺杀熊东建为目标,而是改为由第三纵队,派出数名军事干部,以壮丁的名义,混入黄卫军。
  “可能明天吧。”邓湘涛轻声说,如果第六师真要招两百新兵,他相信共产党很有可能会从这里潜入黄卫军。
  “我今天得回去才行,也不知道孙明华的调查,进行得怎么样了。”朱慕云说,他最关心的是政保局的内线。
  虽然孙明华没有怀疑自己,李邦藩对自己也一如继往的信任。可是,孙明华的排查,将是地毯式的,如果自己在哪里没注意,露出了破绽呢?就算没查到自己头上,及时掌握孙明华的调查进展,也有利于其他内线继续隐蔽,或者迅速撤离。
  “可以。你想办法拿到第六师把此次的新兵名单。”邓湘涛突然说,朱慕云做这件事,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
  “好。”朱慕云没有多问,他刚才还以为邓湘涛在考虑自己回古星的事。没想到,邓湘涛对第六师准备招的新兵这么上心。
  朱慕云突然想到,邓湘涛会上心,也是因为黄卫军的性质。这支部队,是可“国日”联合部队,甚至可以说是军统与日本宪兵本部的联合军队。黄卫军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反共。
  “区座,第六师把军官都留了下来,这会影响黄卫军的战斗力。你看,是否可以让十七支队派些人,正好趁此机会进入黄卫军?”朱慕云提议道,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故意提起黄卫军的事情。
  “汪清海舍不得这些基层军官,你以为古春晖就会舍得?”邓湘涛斜倪了朱慕云一眼,不满的说。
  这就是国军与共军的最大区别,国军的军事长官,将自己的部队视为私人武器。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个人利益得失。而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则不然,他们贯彻“党指挥枪”,真正做到了党高于一切。
  如果国军部队也能做到这一点,小日本早在华北、上海的时候,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又怎么能占领中国的半壁江山?
  “那怎么办?杜华山一死,咱们也得派点人进去才行。”朱慕云说。
  “此事我会向总部汇报,现在的首要问题,是阻止共产党渗透进黄卫军。”邓湘涛担忧的说。
  “什么?共产党也打上黄卫军的主意了?”朱慕云惊讶的说,这可真是意外。
  朱慕云突然一下子全明白了,邓湘涛之所以会来古昌,并非是为了昨天的袭击宪兵队。共产党要潜入黄卫军,自己为何不知道?这个情报,一听就是邓湘涛从另外的渠道获得的。
  什么样的渠道,可以获得共产党的情报?朱慕云突然想到了邓湘涛在新四军的内线。而这个计划,虽然与暗杀熊东建有所不同,但却更加巧妙。
  朱慕云敢断定,所谓的共产党渗透黄卫军之计划,是出自边明泽之手。也只有这样的计划,才适合第三纵队参与,也只有这个计划,才会惊动邓湘涛。
  当初地下党策反第六师的一一八团,只是当里乡绅当几名谈判代表,就把整支部队全部拉到了新四军的怀抱。现在的黄卫军,毫无信仰可言,他们是为吃饱肚子而作战。这样的部队,一旦有了共产党,谁敢保证,不步一一八团的后尘?
  “我得到消息,新四军将有一批军事干部,趁机打入黄卫军。第六师正要招兵,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将从第六师的渠道混入黄卫军。”邓湘涛缓缓的说。
  “新四军元气大伤,自身发展都来不及,怎么会有闲暇进黄卫军?”朱慕云脸上露出半信半疑的神情。
  “你可不能小看新四军,他们能成为国军的心腹大敌,不是没有道理。只要没有斩草除根,他们就有重新崛起的可能。”邓湘涛摇了摇头,笃定的说。
  “如果确有其事,只需要报告给黄卫军,或者由我通知政保局,由他们甄别就可以了。何劳区座费心?”朱慕云说,日伪与军统,在反共这个问题上,确实是惊人的一致。
  “这件事不必惊动他们,我会想办法弄到名单。在他们还没进入黄卫军,将之全部消灭。”邓湘涛冷冷的说。
  “这种小事,何需区座出手?只要把名单给我,借日本人之手除掉他们,岂不妙哉?”朱慕云心里一动,不管这个计划是不是边明泽制订的,他都要参与进来。
  毕竟,这只是他的猜测。一旦新四军真的在执行这个计划,岂不是误了大事?
  “你又想在日本人面前立功了吧?”邓湘涛斜倪了朱慕云一眼,似笑非笑的说。
  “能给咱们省事,又能让我在那边立功,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朱慕云笑着说,他相信,自己的提议邓湘涛会考虑。不就是最后一步么,借日伪之手除掉地下党,会让邓湘涛有巨大的成就感。
  “好吧。为了能把戏做足,你得安排人进入第六师。”邓湘涛说,既然新四军把任务交给了第三纵队,想必他们会以第六师招兵为契机。
  如果朱慕云想立功,必须从第六师获得情报才行。要不然,就算自己提供了准确的情报,朱慕云也不能给政保局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没问题。”朱慕云说,反正他早就得到了李邦藩的批准,可以派人进入黄卫军监视。这些人不但可以领黄卫军的军饷,还能享受经济处的待遇。
  朱慕云与邓湘涛分开后,强行压住想跟踪他的念头。他相信,如果邓湘涛在新四军的内线,真在第三纵队的话。邓湘涛一定会在古昌与他接头。
  这个时候,用最快的速度通知边明泽,才能让他有所应对。只要邓湘涛动了,那名内线才会动。可惜,朱慕云的电台没有带过来。虽然朱慕云把密码本已经装在脑子里,可他不能向第六师借用电台。
  如果朱慕云需要用枪,完全可以找时栋梁要。但电台这种先进的东西,第六师也不多。他们近距离的通讯,采用的是电话。而稍远的距离,则采用传令兵。至于电台,每个团只有一部,下面的营一级,是没有电台的。
  第六师只是伪军,又驻扎在古星周围,汪清海只要控制到团一级,也就足够了。况且,借用别人的电台,是很危险的事。朱慕云不碰情报,也不想参加行动。此次古昌的行动虽然失利,可不会有任何人怪罪他。
  对朱慕云来说,参加了行动,已经是最忠勇的行为。要是成功了,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失败了,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朱慕云无需用电台来发报。与古星的任何联系,都可以通过电话。
  在外人面前,朱慕云也不会使用电台。一旦他借用了电台,就显得很反常。在第六师,这种反常行为不会有人注意。可如果传回古星,被政保局的人得知,恐怕就会怀疑。
  朱慕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古星,他先去了码头,以最快的速度向边明泽汇报了情报后,才迅速赶到政保局,向李邦藩汇报。
  “局座,据钉子汇报,他属于第二次攻击的行动人员。军统的第一次攻击得逞后,他就与其他备用人员一起撤离。没有及时得到消息,以至于让军统得手,实在惭愧。”朱慕云躬了躬身,很是内疚的说。
  “此事也不能完全怪你,只能说,我们对军统的行动,没有足够的重视。”李邦藩缓缓的说,朱慕云一直等着钉子主动汇报,事实证明,在行动之前,钉子根本没有时间打电话的。
  就算自己提醒,让朱慕云派人盯着钉子。可谭新杰盯了前门,就忘记了后门。此事也确实出乎意料,就算是李邦藩去了古昌,也未必能反转局面。
  “钉子回报,军统给的手榴弹并没有收回,据说下次还要用。”朱慕云又说道。
  “军统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是机场。”李邦藩笃定的说。
  “局座,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把军统的人,带到你面前。”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不用了,此事由孙明华负责,他已经在安排了。”李邦藩摇了摇头,此事孙明华已经获得情报,已经在机场排查。
  “此次古昌之行,让军统得逞,实在是不甘心。”朱慕云“遗憾”的说。
  “你能说服第六师,也是一大功劳嘛。”李邦藩微笑着说,朱慕云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汪清海,答应给黄卫军三百兵员。虽然皇军也要给第六师一批武器,但让汪清海心甘情愿出人,比直接下命令强多了。


第1091章 重建
  让第三纵队派人相机进入黄卫军,确实是边明泽制订的计划。黄卫军在古昌县也设立了一个招兵处,这就给了第三纵队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也让第三纵队的人,有机会可以进入古昌县。
  对所有进入古昌县的第三纵队人员,边明泽都没有特别限制。只是,他安排了人,对所有进入古昌的第三纵队人员进行了跟踪。
  在收到朱慕云的电报后,边明泽更是相信,近期进入古昌县的人当中,一定有那个与邓湘涛联系的内线。范围一下子缩小到一个特定范围,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的。
  傍晚,在克勒满沙街88号恒昌源,西装革履的董广宁,提着一个小箱子,气定神闲的从门外走了进来。一直守在商行的姚燕萍,见到董广宁进来后,警惕的观察着周围。
  没过一会,董广宁从里面走了出来。他走到门口,隔着玻璃门往外看了看,没有发现异常后,将门反锁,又转身走了进来。姚燕萍也跟在他后面,走到了里面的房间。
  “董先生,一切顺利么?”姚燕萍紧张的问。
  今天董广宁外出,是为了取一部电台。一直以来,他们这个情报小组,因为无法与总部直接联系,只能通过交通员。这样的方式虽然隐蔽,但效率比较慢。
  “怎么,这么性急?好吧,一切都很顺利。”董广宁微笑着说,他知道,姚燕萍学习过发报,只是因为组织上没有配备电台,只能苦等。
  共产党一向很重视人才培训,就算没有电台,但不会耽误人才的培养。这种长远规划,会让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越来越强大。
  “太好了,晚上可以试机吗?”姚燕萍说,来古星从事地下工作的时候,她被告之,暂时没有电台。但她坚信,总有一天,自己可以用电台与家里联系。果不其然,组织上送来了电台。
  “当然可以。”董广宁微笑着说,能与家里直接联系,他当然也很高兴。以后,遇到紧急情况,就能与家里直接沟通了。
  姚燕萍正要走的时候,董广宁突然想起一件事,他拿一张纸递给姚燕萍,说:“小姚,你看看这上面的注意事项,看完就地销毁。”
  “是。”姚燕萍接过纸条一看,上面写的是关于电台的使用方法。
  刚开始姚燕萍还不以为然,但是,看到纸条上面,介绍了宪兵分队电监科的工作方式后,她终于明白,这是最宝贵的资料。
  敌人竟然可以定位电台,开机的次数越频繁,被发现的机会就越高。但是,电监科也不是无所不能。只要发报时间尽量缩短,频繁、呼号、发报时间不定期变换,电监科就很难定位。
  “这可是我们的同志,用鲜血换来的经验。”董广宁等姚燕萍看完后,叮嘱着说。
  “我会严格按照这上面的要求操作的。”姚燕萍坚定的说,敌人的手段在更新,自己的发报方式也要调整。如果再按照当初学习的方式,真的有可能被电监科发现。
  “你先去休息,复习发报的技术。十点左右,我们正式开始联机。”董广宁说,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时刻。
  “是。”姚燕萍兴奋的说,对她来说,电台就是她的武器。在古星的这段时间,作为一名没有电台的报务员,她的心情是很难过的。
  快十点的时候,董广宁带着姚燕萍到了地下室。这里姚燕萍很少来,她知道这是存放情报小组机密的地方。恒昌源的资金,也都存放在这里。
  “好精巧的电台。”姚燕萍看到箱子内小巧的电台时,发出一声惊叹。
  “你先检查一下电台,准备发报。”董广宁叮嘱着说。
  姚燕萍将电台拿出来,虽然这与她训练时的电台完全不一样,可这些部件摆在一起,也还是认识的。在地下室发报,最重要的就是天线。如果没有伸到外面的天线,哪怕电台的功率再高,也是不行的。
  幸好,当初挖这间地下室的时候,朱慕云就考虑到了这一点。通往地下室的水管,可以当成天线使用。水管直接连到了屋顶,谁也想不到,水管竟然还有这样的用处。
  姚燕萍怀着激动的心情,单独发出了自己的第一封电报。虽然在地下室,但信号很好,电台质量稳定,可以很清晰的收到家里的信号。
  收到家里的回电后,姚燕萍迅速开始译电。她身兼报务和译电于一身,密码本是前几天组织刚刚送过来的。
  “这是家里的回电。”姚燕萍将抄写好的电报,双手递给董广宁。因为太过激动,她双手不由自主的颤抖着。
  她觉得,自己现在才算真正从事地下工作。之前在恒昌源,她的工作主要是掩护董广宁。可是,之前也差点出事。甚至,她还被误抓到了宪兵分队。幸好宪兵分队的特务贪图钱财,董广宁用钱将自己赎了出来。
  “野草情报小组?”董广宁看到电报的时候,惊讶的念了出来。
  作为从根据地来的情报员,他当然是知道“野草”这个代号的。怪不得姚燕萍会这么激动,肯定也是因为这个代号的缘故。
  电报是边明泽亲自拟定的,自从胡梦北牺牲后,他就一直在考虑,要如何才能配合朱慕云。虽然朱慕云可以自行发报,但有的时候,还是很危险。朱慕云必须有自己的交通员和报务员,而董广宁的小组,很适合担任这样的职责。
  虽然董广宁的小组,还要负责物资输送。但是,朱慕云在此之前,也一直负责此事。因此,董广宁的小组,与朱慕云的任务,其实是重叠的。现在,让董广宁的小组接受朱慕云的领导,也是很合适的。
  “这个‘野草’,是不是那位屡建奇功的同志?”姚燕萍一脸兴奋的说。
  当她译出电文时,内心非常的激动。来古星之前,她就听说过这位神奇的地下党员。正是因为“野草”的存在,让根据地的同志能穿上温暖的军服,能吃上有盐的食物。此次能来古星工作,她也是深受影响。
  “应该是的,以后,我和你将成为野草小组的成员。我们,都是‘野草’啦。”董广宁笑着说,能在“野草”的领导下工作,他也深感荣幸。
  董广宁相信,在经验丰富的野草同志带领下,他们这个小组,能完成上级交待的各种任务。
  “那我能见到野草同志吗?”姚燕萍一脸向往的说,“野草”是她心目中的英雄,是她从事地下工作的动力。现在,能在野草的领导下工作,她非常激动。
  “地下工作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你忘啦?”董广宁说,电报上面给了一个时间和地点,还有联络的暗号。暗号很奇怪,是两个小三角形。
  “是,坚决服从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