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锋-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慕云相信,刘上书的事情,一定涉及到某种秘密。难道说……朱慕云不敢再往下想。孔祥宇已经暴露了,杜矶也被捕了,刘澄宇也死了,冯梓缘也走了,如果刘上书也叛变了,军统最近的损失就太大了。
  可是,刘上书会叛变吗?朱慕云虽然有一丝怀疑,但他却不敢说出来。无论是对孙明华,抑或是邓湘涛。
  同样作为一名卧底,朱慕云很清楚,潜伏在敌人内部,被自己人误会是种什么滋味。刘上书当初是跟着贺田,不得已才加入政保局。但在发现余春桃的身份后,刘上书并没有揭穿,反而愿意回到军统的阵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如果自己无端怀疑,岂不让他心寒?
  再说了,机场的余春桃一直很安全,每天依然正常发报。既然余春桃是安全的,说明刘上书依然是可信的。
  长期的潜伏生涯,让朱慕云对任何细微的事情都很敏感。孙明华或许没有意识到,他随口的一句叮嘱,已经引起了朱慕云的高度警觉。
  “如果特警第三队的人要被处决的话,我会考虑明哥的建议。”朱慕云若无其事的说。
  “从军统叛逃过来的人,从原则上都不可信。对他们必须有限度的使用,既不能完全相信,也不能太过信任。要不然,很容易吃亏。”孙明华叮嘱着说。
  “看来明哥是深有体会。”朱慕云微笑着说,顺手,他递过去一根烟。
  “当然,想想冯梓缘,是我的副处长,一点也没察觉。情报斗争是你死我活的,其实我觉得你现在挺好的。”孙明华说,朱慕云的工作重点,其实是经济处和治安。
  他的经济处,主要负责检查货物,为日军提供物资保障。而宪佐班,已经沦为日本宪兵的协从。朱慕云虽然是政保局的人,可是他负责的工作,与情报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今天破获特警第三队案是个意外。
  有人提供详细情报,还亲自带队去抓捕,朱慕云甚至都不用出面,只要坐在办公室,案子就告破。如果案情再复杂些,恐怕会一无所获。朱慕云历来都不靠实力吃饭,他靠的是人脉,运气以及对日本人的那份忠诚。
  “明哥这是笑话我了,这样吧,你要是觉得这些人可用,又想用,可以带走。我可不想留些祸根在手里,是这意思吧?”朱慕云说。
  “这件案子,局座已经决定,交由二处负责。况且,重庆政府的人,留在身边,确实像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将你炸得粉身碎骨了。”孙明华摇了摇头,就算之前他有这样的想法,现在也不会这样做了。
  特警第三队的人到了六水洲后,由周志坚负责审讯。朱慕云只是负责在办公室看审讯记录,因为吕世友和徐世泉的配合,这些人的身份,都得到了确认。让朱慕云意外的是,特警第三队的队长阎恩甫,被宪兵队抓到了。
  这让朱慕云有些遗憾,他早从吕世友嘴里,知道了阎恩甫的资料。阎恩甫,河南人,幼读私塾数年,曾任湖北省警察局第一分局警长,38年4月加入宪兵队司令部。古星沦陷后,担任特警第三队队长至今。
  没有抓到阎恩甫,案子就不算圆满解决。朱慕云去了趟政保局,除了向李邦藩详细汇报破案过程外,主要还是想让李邦藩协调,把阎恩甫等人,从宪兵队调过来。这本身就是二处的案子,宪兵队属于横插一竿。
  “恐怕不行,我已经向本清课长汇报过,他的意思,各审各的。宪兵队不向我们要人,咱们也不能向宪兵队要人。”李邦藩摇了摇头。
  “有些事情必须要阎恩甫才说得清楚,现在特警第三队有不少人愿意与我们合作。如果阎恩甫愿意投诚,正好安排他带领这些人。”朱慕云说,被宪兵队抓进去的人,会面临什么样的刑罚,他实在太清楚了。
  阎恩甫有什么样的骨气,朱慕云并不知道。可是特警第三队的其他人,到了六水洲上后,仅仅是“听审”了一次,很多人就主动表明,愿意与政保局合作,并且当场办理了自首手续。
  “想法可以,但也得注意他们可能会假投降。以后投诚过来的人,一定要仔细甄别,绝对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李邦藩心有余悸的说,要不是孙明华机灵,先后把冯梓缘、刘上书、孔祥宇的身份识破,政保局在军统面前,根本没有秘密可言。
  “是。”朱慕云说,他心里很奇异,李邦藩怎么也特意这样交待?还有“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是指冯梓缘?还是其他人?
  “这些人你准备怎么处理?”李邦藩问。
  “我听局座的。”朱慕云忙不迭的说。
  “你先说说自己的想法。”李邦藩说,局里很多事务,比如说人事方面的安排,他总会听朱慕云的意见。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朱慕云对中国的人情世故颇有研究,有些事情,朱慕云考虑得更全面。
  “如果阎恩甫能归顺皇军,我觉得可以在宪佐班成立一个四科。或者,让他们单独在外面办公。可以与张斓合在一起办公,特警第三队和张斓的人,分开办公就是两个小团体。但如果合在一起,就会相互摩擦,有利于我们的控制。”朱慕云说。
  “阎恩甫已经招了,至于能否让他为皇军效力,得看宪兵队的意见。”李邦藩缓缓的说,虽然阎恩甫才被捕几个小时,但在宪兵队,已经经受了好几种酷刑。
  没有一个正常人,能经受宪兵队的酷刑。只是,经受了酷刑之后,身体和精神上还是否正常,就不得而知了。很多人经历了宪兵队的刑罚后,就算能活着出来,精神已经崩溃。不要说当干部,连正常人都算不上了。
  “好吧,我的意见是让他们这两起人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机构。”朱慕云说。
  “合在一起办公确实有利于‘管理’。”李邦藩点了点头,政保局的一处和三处,都是纯正的军统投诚人员和中统投诚人员。
  集中放在一起便于管理,可不利于控制。这些人容易抱团,他们终日在一起,如果有人煽动,很容易出事。如果想在他们当中安插线人,也很是不方便。
  想像一下,如果把一处和三处合在一起办公,是不是很有趣?军统的人当处长,中统的人当副处长,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或许,像杜华山这种情况,就应该能杜绝了。
  “孙处长提议,如果这次抓的人要处决,最好由他们自己人动手。局座,这种考验人的手段,是不是太残忍了?”朱慕云说。刚才李邦藩也说到了,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朱慕云相信,孙明华让刘上书处决孔祥宇,一定是经过李邦藩同意的。为的,就是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他们要考验刘上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的考验,应该在刘上书担任一科长之前,而不是之后。
  “非常人就得用非常手段,这些从那边过来的,始终都不能太过相信。”李邦藩提醒着说。
  “好吧,如果确实有需要处决的人,我可以安排他们自己动手。只是,这批人对皇军并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应该不会被处决。”朱慕云说。
  “只要想杀人,就能找到理由。”李邦藩淡淡的说,这些投降过来的人,都是不可靠的。要不是没有办法,他甚至想将这些投降过来的人,全部送去当苦力。
  “是。”朱慕云突然觉得不寒而栗,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李邦藩吧。只要杀人,总能找到理由,这是人说的话吗?
  “另外还有件事,你必须配合中江实业银行完成。”李邦藩郑重其事的说,就算朱慕云不来找他,他也会专门找朱慕云谈一下。
  “配合中江实业银行?”朱慕云诧异的说,他突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今年元月份,南京政府设立中央储备银行,并发行中储券。可中储券一向只在长沙中下游一带游通,至于华中地区,主要还是以军用票、华兴券和联银券以及法币为主。
  难道说,中储券要开始进入古星了么?


第1141章 发现
  朱慕云猜测的没错,中储券确实要进古星了。只是,中储券的推行,阻力很大。至少,在上海是如此。中江实业银行和中央储备银行古星分行是中储券在古星的发行和推广机构。
  为了避免像上海那样,遇到商家和百姓的强力抵制,要预先与政保局合作,通过特别手段,迅速推广中储券。
  推广中储券的第一步,就是兑换法币。现在法币依然是国内的“法定货币”,无论是在华北还是华中,上海还是古星,法币都能顺利流通。可是,南京政府和日本已经意识到,这种局面对他们的统治极为不利。
  日本早在古星发生了军票,现在的各种税收、日军的军费开支,包括朱慕云的官方薪水,都是以军用票发放的。
  “以后,关、盐、统税等税收,一律只收中储券,皇军支出的军费、日商收购物资的资金,都用中储券支付等办法。你的经济处,收付的各种费用,也必须以中储券作为唯一货币。最迟到今年底,法币就要退出古星市场,明年初,古星周边县市的法币,将全部退出市场。”李邦藩缓缓的说。
  “那军用票呢?”朱慕云说,这可是日本控制和掠夺控制区物资和金融的最重要工具,他们怎么可能舍得放弃呢。
  朱慕云一直喜欢使用硬通货结算,也是因为很清楚,市面上的这些纸币,随时可能贬值。到时候收的再多,也是一张废纸。
  “暂时共存,现在要驱逐的是法币。中储券将与法币按照一比二的汇率兑换,我们的任务,是保证法币无法在古星立足,市面上的法币,不再流通使用。”李邦藩说,这件事,仅靠朱慕云一人是不能完成的,需要政府机关通力合作。
  李邦藩之所以特意告诉朱慕云,只是要告诫他,以后要注意,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再使用金条、银元、法币,那就是违法了。
  至于军用票,其实一点影响也没有。就算军用票以后退出市场,也只是从台前退到了幕后。甚至,能更好的为日军服务。
  “局座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朱慕云说。
  “很快,就要颁布实施《妨害新币治罪暂行条例》,你身为执法人员,可不能知法犯法。”李邦藩提醒着说。
  “那是当然,以后我手里只有中储券,不会再有法币和其他货币。身为执法人员,我们不但要带头使用中储券,还要告诉身边的人,都要使用中储券。”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从踏入政保局的那一刻起,朱慕云就已经犯法了。他是军统的卧底,日军的死敌。不要说使用对方货币的事,更严重的事情,朱慕云不知道干了多少。甚至,政保局的姜天明、阳金曲、马兴标、贾晓天等等,很多人出了意外,都是朱慕云一手造成的。
  “那就好。”李邦藩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拉开抽屉,拿出几张纸币,递给朱慕云,说:“这就是中储券,你看看吧。”
  中储券首批发行的有1元、5元、10元券和1分、5分、1角、2角、5角辅币券。这些纸币都是由日本本土的静冈工场、凸版印刷富士工场等厂家印刷,纸质精良,印刷精美。
  “不比法币差。”朱慕云随即拿出身上的法币对比,为了与法币抗衡,中储券在印刷上也下了大本钱。
  法币是在外国的支持下印刷的,无论是技术还是纸张,都还不错。中储券是日本印刷的,为了不让老百姓觉得中储券不如法币,从刚开始的印刷上,就下了功夫。至少,比日军发生的军用票,感觉要好得多。
  而且,这是“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对老百姓而言,看着上面的先总理像,就会有一种亲切感。
  “当然,这是日本本土印刷的,质量一流。”李邦藩得意的说,大日本的印刷术,比中国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就算中国用的是外国技术和设备,可是中储券丝毫不比法币差。
  “局座,这是咱们自己印刷的货币,以后是不是可以放肆用了?”朱慕云一脸向往的说,以前南京政府没有自己的货币,市场上充斥着法币、军用票、华兴券和联银券。
  而共产党根据地还有一些本地货币,各种货币大行其道,反倒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没有自己的货币。年初,成立中央储备银行后,终于推行中储券。只是,在上海的时候,中储券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不但面临百姓的不信任,还有法币的阻击,同时还有军用票、华兴券以及联银券的竞争。到目前为止,中储券能流通的区域也只是芜湖以下,蚌埠以南及杭州以北的长江下游地区。到现在快八月了,才开始进入古星。
  “想什么好事呢?军用票也是我们自己印的,能随便用么?”李邦藩说。
  “既然中储券与法币是按一比二回收,那回收后的法币,是不是可以当作福利发放?”朱慕云问,法币名义上来说,是民国的法定货币,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必须承认它的合法地位。
  因此,就算法币在古星不能流通,但在古星之外的其他地方还是很好使的。比如说重庆,如果古星的法币成了废纸,收集几箱送给邓湘涛,绝对是天大的人情。在重庆或者其他国统区,这些都是真正的钞票,是能买到真金白银的。
  “你觉得可能么?按照其他地区的方式,这些法币会拿到国统区或者共产党的根据地使用,大量采购他们的物资,从经济上拖垮他们。这件事,你也可以参与进来。”李邦藩微笑着说。
  中储券是自己印的,回收来的法币,当然要废物利用。法币收在手里是废纸,最好的办法是换回物资。
  “这个主意妙。”朱慕云赞叹着说,但他心里却很警惕,日本人实在太阴险了,这不是变相掠夺根据地的物资,破坏根据地的经济么?
  “你的任务,是让那些拿着法币去购买的物资的商人,能平安出城。他们的物资收购回来后,可以顺利进城。”李邦藩叮嘱着说,所有的物资,进城的时候,都会经过缉查科的检查。
  像水稻、小麦、棉花、生漆、茶叶、桐油、猪鬃、牛羊皮等都属于军用专卖品。在古星,这些物资都只能由日商洋行等合作社专门收购,一旦其他商人买卖,都是要处罚的。朱慕云的经济处之所以油水丰厚,就是可以对这些物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问题。”朱慕云高兴的说,经济处经手的货物越多,他能赚到的利润也是就越多。
  只是,如果这些货物都是从根据地或者国统区采购来的,他就高兴不起来了。日本人这种变相的掠夺,最终受苦的,只会是百姓。比如说根据地的货物,全部加起来都只值一百万法币,突然之间涌入两百万法币,他们的货物马上就贬值一半了。
  从李邦藩的办公室离开后,朱慕云心情很沉重。可是,他脸上又得表现得喜悦之情,无论是特警第三队的破获,还是新的任务,以及即将涌向古星的各类巨量物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日军大肆从根据地采购物资,必然使得根据地的物资缺乏。新四军是依附于根据地的,如果根据地的物资缺乏了,新四军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这个情况,必须迅速向家里汇报。一旦日军采取这种手段,根据地防不胜防。毕竟,法币是国统区和根据地的法定货币,商人拿着法币到根据地采购百姓手里的物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拒绝。
  这是一场经济战,可是,却比正面战场的战争还要重要。然而,朱慕云苦思冥想,到现在还没有想到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世友,那是朱处长的车子吗?”徐世泉与吕世友在中山大道临街的酒楼吃饭,眼尖的徐世泉突然指着街上的一辆汽车,问对面的吕世友。
  “没错。”吕世友看清了车牌,以后就要在朱慕云的手下做事了,记住长官的车牌,是最基本的要求。
  “据说局里很多长官都住在白石路。”徐世泉说,他原是特警第三队的交通,对政保局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只是,白石路的巡警特别多,晚上经常有宪兵巡行,对他们这些特务人员来说,白石路是能不去,就尽量别去。
  “要不要去认个门?”吕世友提议。
  “当然,以后这可是咱们的长官。以后想要混得好,必须跟他搞好关系。”徐世泉说。
  “据说朱慕云最喜欢的就是金条。”吕世友说,朱慕云喜欢金条,给下属发奖励,动辄就是金条。他在特警第三队的时候,一般都是发法币。只有表现得特别好,才会给银元。至于金条,他还是第一次拥有。
  “咱们的金条还没捂热呢?”徐世泉说,这几根金条,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岂能轻易动用?自己可以为朱慕云肝脑涂地,但到手的金条,肯定不会拿出来。
  “你舍得,我还不舍得呢。”吕世友说,他早就想起了这笔钱要怎么用了,其中并没有朱慕云的份。


第1142章 各有准备
  吕世友和徐世泉之所以背叛组织,主要还是为了钱。他们又怎么舍得,把到手的金条,再拱手送给朱慕云呢。
  但是,吃过饭后,原本准备去舞厅潇洒的。可见到朱慕云的车子后,两人安步当车,溜达到了白石路。
  换在以前,他们是不敢明目张胆的来白石路的。可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两人已经加入了政保局,还是经济处缉查科的人员。虽然证件还没有下来,可是看到街上的巡警,再也不会心虚了。
  他们两人并不知道朱慕云的住址,但是,朱慕云在古星也是个知名人物,稍微一打听,马上就知道。走到173号一看,车子果然静静的停在里面。
  他们正要登门拜访的时候,朱慕云却走了出来。今天的朱慕云,显得有些心神恍惚。今天抓捕特警第三队的大获全胜,让朱慕云心情沉重。再加上李邦藩跟他说的,要在古星推广中储券,收缴法币,更是让他心情很差。
  特别是对收缴上来的法币用途,朱慕云很是担忧。一旦根据地和国统区的货币,被大量抢购,经济会陷入一片混乱。
  朱慕云虽然是经济处长,但对这场即将开始的经济战,他并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并不是说朱慕云的学识不够,主要是因为他没在根据地,不知道那边的具体情况,就算真有办法,也无法结合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只能是纸上谈兵。
  “朱……”吕世友见到朱慕云,正要张口打招呼,却被徐世泉一把拦住。
  “干什么?”吕世友诧异的说。
  “你不看看现在几点了?今天就是认个门,以后有事情再来串门。”徐世泉低声说。
  “好吧。”吕世友说,论心机,他还真不如徐世泉。要不然,特警第三队的情报,怎么会由徐世泉掌握呢?
  “咦。”徐世泉突然惊讶的说了一声,他的目光随意一瞥,发现朱慕云竟然不见了。
  徐世泉迅速向前走了一段,这才发现,朱慕云拐向了王家港。徐世泉很是奇怪,朱慕云去王家港干什么?
  “走吧,去法租界的舞厅。”吕世友说,身为经济处的一员,不但可以在古星横着走,以后到了法租界,也是无所顾忌的。
  虽然他们在法租界没有关系,可朱慕云是宪佐班的队长嘛,身为朱慕云的下属,只要报出朱慕云的名号,不管去哪家舞厅,都会给几分面子的。
  “好。”徐世泉的目光再去追随朱慕云,可是却找不到人了。朱慕云就像变戏法似的,一下子就消失了。
  徐世泉虽然奇怪,但并没有多说。毕竟,他对这里的地形不熟悉。朱慕云去附近,自己没注意也是正常的。
  朱慕云倒没有注意到吕世友和徐世泉的存在,今天的他有些心不在焉。只是,在进入王家港295号地下室的暗道前,他才特别注意。
  “区座,为何特警第三队没有收到消息?”朱慕云问,早在几天前,张斓说起吕世友之事时,他就向邓湘涛汇报过。可是今天,特警第三队依然全军覆没,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特警第三队又不当我指挥?我的职责是向重庆汇报。你要记住,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我们的预想进行。世上之事,十之有九是不如意的。”邓湘涛缓缓的说。
  得知特警第三队被一网打尽后,他也很是惊讶。怎么会这样呢?就在朱慕云来之前,他收到了重庆的回电,才知道吕世友已经被清理出队伍。
  至于张斓,之前邓湘涛并没有重视。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人物,竟然让整个特警第三队全部暴露。
  “看着他们被关押在六水洲上,我很难过。”朱慕云说。
  “说说情况吧。”邓湘涛说,朱慕云上午汇报的情报很简单,只是说张斓有要事汇报,但张斓汇报了什么,特警第三队又是如何暴露的,邓湘涛一概不知。
  “特警第三队的情况,全部由交通徐世泉提供。”朱慕云缓缓的说,吕世友提前有了安排,如果自己不及时采取行动,宪兵队至少要抓走特警第三队一半以上的人。
  而且,徐世泉提供了一半的情况,剩下的一半,还能瞒得住呢?以宪兵队的一惯做法,肯定会逼徐世泉把全部情报都吐出来。到时候,不但立不了功,还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也不要太自责,此事不能怪你。”邓湘涛听完朱慕云的汇报后,安慰着说。
  正如朱慕云所说,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