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交锋-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可得早点回来,要不然,有紧急情况怎么办?”姚燕萍担心的说,以前她一个人可以待在商行。可现在,她是野草情报小组的一员,如果出现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理?
“当然,我会尽快赶回来的。如果真的有紧急情况,你可以发电报请示,用二类密码。”董广宁说,他与姚燕萍一个负责译码,一个负责收发报。两人分工不同,家里的电报内容,姚燕萍并不知道。
朱慕云到码头后,接到周志坚的汇报,特警第三队的人,有些愿意“过来”。朱慕云决定,去趟六水洲。特警第三队抓来的十一人,经过一天的审讯,有些已经熬不住了。
“处座,这是他们的口供。”周志坚把那些人的笔录拿了过来,讨好似的说。
“有什么重要情报吗?”朱慕云接过材料,并没有马上看,问。
第1145章 会议内容
朱慕云原本以为,特警第三队的人,不可能提供什么有用的情报。这是一个单独的潜伏部门,他们甚少与其他情报单位发生交集。周志坚将材料送来的时候,他甚至都没兴趣多看一眼。
“三青团古星分团的干事龙冈,这条鱼不算小了。”周志坚微笑着说。
“三青团古星分团?”朱慕云诧异的说,他将桌上的材料拿起来,仔细看着,很快就发现,确实有人举报了三青团这位叫龙冈的干事。
之所以会知道龙冈,是因为龙冈是洪帮成员,平时很活跃,经常出入舞厅、赌场等地,如此招摇过市,自然就成了别人立功的对象。
“处座,抓不抓?”周志坚摩拳擦掌的问。
“他一个干事有什么好抓的?先监视起来,过段时间再动手。”朱慕云摆了摆手,不以为意的说。他已经把特警第三队全抓光了,如果再把三青团古星分团也灭掉,那就真成了日寇的帮凶了。
“是,我马上去办。”周志坚一怔,但还是马上应道。
把龙冈监视起来,放长线钓大鱼,自然是没话说。如果操作得当,说不定又能把三青团古星分团给灭掉呢。朱慕云能如此慎重,也让周志坚有些意外。
“我们刚刚把特警第三队灭了,如果再把三青团古星分团也打掉,别人会怎么想?就算真的灭了,你觉得上面会不会把这两个案子合在一起奖励?”朱慕云问,他自然知道,自己刚才的表现,出乎周志坚的意料。
“处座真是英明。”周志坚愣住了,朱慕云的想法还真别致。
刚才他还以为朱慕云准备放长线钓大鱼,但听了朱慕云的解释,才知道完全错了。或许在业务上,自己比朱慕云会强一些。但从格局上看,自己远不如朱慕云。
有的时候,埋头苦干,并不等于立功。朱慕云将两件案子差开一段时间,工作内容基本没变,可却能立两次功。自己之所以是科长,而人家早成了处长,现在终于知道,差距在哪里了。
“此事先不要张扬,你暗中安排可靠的人手。成功了,固然皆大欢喜。就算出了差错,也没人会怪罪。”朱慕云叮嘱着说。
“明白。”周志坚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自己考虑的,只是一个科长能看到的事情。而朱慕云是站在处长的位子上,高瞻远瞩,考虑的问题,是自己根本没想到的。
朱慕云在六水洲的时候,刘上书与井山也见了面。他向井山详细汇报了最近政保局发生的事情,特别是二处破获的重庆特警第三队一案,他更是汇报得很详细。
“朱慕云的情报,是从哪里来的?”井山问。
“张斓,原古星抗日铁血工作组的组长,他拉拢了特警第三队的吕世友,结果吕世友把第三队的交通徐世泉也拉下了水。”刘上书叹息着说。
他现在的任务,还不是抓捕井山。孙明华要求,要先与邓湘涛联系上后,再对井山动手。只要邓湘涛露面,马上动手,绝对不会给邓湘涛任何机会。
“这个张斓,还真是死心塌地。”井山喃喃的说,当初张斓刚投靠朱慕云的时候,原本准备制裁此人的。可是忙于刘澄宇和机场之事,就一直没有来得及动手。
现在看来,这些小人物也不能忽视,哪怕张斓只是军统的外围人员。张斓在投敌之初,如果能马上制裁,就不会有特警第三队的事了。
“还有件事,咱们在古阳袭击黄卫军运输队一事,政保局已经确认。现在全城都在堵截,特别行动队这段时间,可千万别回来。”刘上书叮嘱着说。
其实,他与井山见面,最想知道的,就是特别行动队的行踪。沈云浩在古星的时候,炸毁了古星机场一座油库,两架轰炸机,还有仓库一座,损失难以估量。此次到了古阳县,又袭击了黄卫军的运输队。
“你放心,政保局肯定堵不到他们。”井山微笑着说。
“这倒也是,我已经提供了详细的情报,如果还被抓,就说不过去了。”刘上书微笑着说,他给井山提供的情报,都是真实的。
他突然从黄卫军回来,又担任了情报处的科长,首要任务是赢得军统的信任。他暂时由井山接头,说明古星区对他的重视还不够。只有提供一些重要情报,让邓湘涛亲自掌握他这条线,才是消灭古星区的最好时机。
“你的情报还算及时。”井山微微颌首,政保局会议室外面的窃听器,他也是知道的。那边的情报,由他掌握,重要情报,才会向邓湘涛汇报。
“什么叫还算及时?难道还有人比我先一步么?”刘上书心里一动,不以为意的说。
他肩负的最重要的任务,还不仅仅是接触到邓湘涛。而是要探明,在政保局是否还有其他卧底。这是李邦藩和孙明华特别要求的,这个任务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破获古星区。
“以后你就知道了,政保局的会议内容,基本上都瞒不过我们。”井山得意的说。
刘上书在政保局的地位越高,自然也就越受重视。邓湘涛已经跟他透露,时机成熟的时候,会直接与刘上书联系。
对刘上书的忠诚,井山和邓湘涛都没有怀疑。虽然刘上书亲手杀了孔祥宇,但那只是迫于无奈。此事,刘上书汇报之后,也得到了古星区的谅解。
在邓湘涛和井山看来,检验刘上书是否忠诚的最好标准,就是机场杂货店余春桃的安全。只要余春桃一天是安全的,刘上书就是忠诚的。余春桃依然每天按时向重庆发报,足以说明刘上书没变心。
“处座,如果政保局还有自己人,我可以与他相互配合。有些情报,我也不好单独传出来的。”刘上书马上说。
“谁跟你说政保局还有我们的人?”井山说,政保局的内线,他所知道的只有刘上书一名。至于邓湘涛还有没有掌握,那就不得而知了。
情报上的事情,永远都不会有真相。有些事情,哪怕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都不会有结果的。活着烂在肚子里,死了带进棺材里,有些秘密,是需要一辈子来守护的。
“处座不是说,政保局的事情,都瞒不过你么?”刘上书说。
“你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他事情,不要瞎打听。”井山说,身为情报处长,他当然知道,让刘上书知道太多秘密不是什么好事。
会议室外的窃听器,与刘上书的任务没有冲突。政保局每次在会议室的内容,只要没碰到刮风下雨,基本上都能听个八成。
刘上书回到政保局后,迅速向孙明华汇报了这一情况。他坚定的认为,政保局还有其他卧底。
“你把与井山的对话仔细的回忆一遍,尽量不要错一个字。”孙明华叮嘱着说,刘上书虽然是情报处的一科长,但并不代表,刘上书的能力,就足以胜任这个职务。
情报处的一科长,需要真正的情报精英。以目前刘上书的经验,其实还没达到孙明华的要求。只是为了让他在军统增加分量,这才安排他担任一科长的。
“是。”刘上书尽量回忆着与井山的对话,作为一名情报人员,记忆力都受过专门的训练。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很枯燥的数字或图形。
“‘政保局的会议内容,基本上都瞒不过我们’,这句话大有玄机啊。”孙明华喃喃的说。
“处座,这不就是说明,古星区在政保局还有卧底么?”刘上书惊讶的说。
“你知道什么?先回去吧,记住,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孙明华叮嘱着说,同样的话,他听出了另外的意思。
孙明华迅速向李邦藩汇报,井山的话,最关键的,就是那句“政保局的会议内容,基本上都瞒不过我们”。而这句话中,最最关键的,则是“会议内容”。换句话说,军统只对政保局的“会议内容”能及时知道。
“局座,我想调阅这一年以来,咱们局里的会议记录。”孙明华说,他的第一反应,是参与会议的人有问题。
既然井山敢说这样的话,说明他是有底气的。他要排除的重点,是每次都能参加会议的人。比如说,会议的记录员。
“你的意思,问题出在开会的人身上?”李邦藩问。
“先查人,再查物。”孙明华缓缓的说,排除了人的话,就只剩下物了。
“双管齐下吧。”李邦藩说,他当着孙明华的面,给聂俊卿打了个电话,让他派人对会议室进行一次严密的搜查。
“局座,幸好没让刘上书传假情报,否则的话,刘上书就不打自招了。”孙明华心有余悸的说,虽然还不知道军统如何知道政保局会议内容的,但从井山的反应来看,他似乎早就知道了。
“所以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对井山的跟踪,进行得如何了?”李邦藩问,每次井山与刘上书接头,都要想办法对井山进行跟踪。
第1146章 新会议室
对井山的跟踪,并不是一次的。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每次跟踪都是采取被动式。也就是说,在井山可能出现的路线上,预先布置好跟踪人员。
不管哪条路线的人,发现井山之后,也不跟踪,只要知道他走的哪条路线就可以了。这种守株待兔的办法,虽然笨了点。但很安全,哪怕井山再警觉,也很难发现的。
刘上书与井山每次接头的地点虽然都不一样,但李邦藩和孙明华都相信,井山的落脚点不会一直变。从刚开始的盲人摸象,到现在由点到面,他们相信,只要再有几次,一定能找到井山的老窝。
孙明华和李邦藩在古星也划分了几个重点区域,每次井山与刘上书接头,也会安排人在这些区域布控。两头堵,比守株待兔的几率又要大一倍。
“局座,会议室每个月都要例行检查一次,上次检查是在三天前。”聂俊卿接到任务后,亲自带人对会议室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可是依然没有收获。
军统的窃听器,放在会议室窗外的下水管里,下水管是铸铁制成的,检测仪器会被干扰。况且,他们的检查,重点都放在室内,谁会对外墙的下水管产生怀疑呢?
“就算是上午检查的,你也得给我重新检查一次,确保会议室是安全的。”李邦藩不满的说。
“刚刚我亲自检查过了,会议室没有问题。”聂俊卿笃定的说。
“会不会是我们的设备有问题?”李邦藩问,既然军统可以获取政保局会议的情况,问题肯定出现在政保局内部。不是人为的,就是物为的。
“我们的设备都是最新的,绝对不可能有问题。况且,这套设备,我亲自测试过,肯定没有问题。”聂俊卿肯定的说。
“既然如此,军统为何会知道我们的会议内容呢?”李邦藩不满的说。
“属下不敢妄言,如果局座实在对会议室不放心,可以更换会议室。”聂俊卿无奈的说。
“这个建议不错。”李邦藩马上说,对他来说,只要安全,哪怕把政保局搬迁都是划算的。搬迁政保局,只需要付出人力物力,可是一旦情报被盗取,损失无法估算。
更换会议室的事,自然落在总务处头上。李邦藩还特别要求,必须先由电讯处检查,会议室的办公家具要求尽量简单。
“慕云,不好意思,下午不过来了。”陈旺金接到命令后,给朱慕云去了个电话。原本,他们约好,下午要在码头搞场牌的。
“陈哥,不能有了女人就忘了兄弟啊。”朱慕云笑着说,总务处的事情虽多,但并不是事事都要陈旺金亲历亲为。
“这可不是为女人,实在是局座亲自下了命令,要重新准备一间会议室。”陈旺金压低声音说。
“重新准备会议室?要不要帮忙?”朱慕云笑着说,现在局里的会议室,就是当初他协助陈旺金搞的。为此,他可是垫了不少钱。
“不用,这次的布置挺简单的,只是临时使用。”陈旺金说,李邦藩让他重新准备会议室,语气非常严厉,时间紧任务重,他就算有心让朱慕云帮忙,也不敢提出来。
“现在的会议室呢?”朱慕云随口问。
“应该还会使用吧,局里可能要重新装潢。到时候,再请老弟帮忙。”陈旺金微笑着说。
局里重新准备会议室,让朱慕云一下子想到了那个窃听器。一直以来,它都忠实的在执行着任务。到目前为止,它基本上没出过错。
下意识的,朱慕云认为,窃听器的使命已经结束了。不但窃听器要撤回来,办公楼下面的窃听器,也必须马上结束。
从接到陈旺金的电话开始,朱慕云就已经下定决心。放下电话,他就开始写情报。陈旺金准备新的会议室,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任何时候,都要把事情往最坏处想。已经占了政保局这么久的便宜,该知足了。
可是,井山却舍不得这个窃听器。他向邓湘涛据理力争,刘上书还没有传来准确的消息,就这样放弃窃听器,实在太可惜了。
“局座,先把人撤回来,观察一段时间再说。窃听器一旦取下来,再想装上去可就难了。”井山叹息着说。
一个窃听器,抵得上一名最优秀的卧底。作为古星区的情报处长,他当然舍不得把窃听器撤回来。到现在为止,井山并没有怀疑刘上书。他反而想要用刘上书的情报,来证明窃听器还有存在的必要。
“不行,它的使命已经结束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邓湘涛缓缓的说。
“局座,要不我再跟刘上书见一面?”井山说,邓湘涛突然下令,要撤回政保局办公楼外面的窃听器,显然是接到了其他渠道的情报。
对此,井山虽然好奇,但不会探究。邓湘涛的情报渠道越多,对古星区就越好。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报员,分量肯定更重。或许,就是那只“公鸡”吧。对这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公鸡”,井山还是很佩服的。
井山不敢肯定“公鸡”就在政保局,但是,山鸡一定是在古星一个很重要的部门。
“说说下午与刘上书见面的情况吧?”邓湘涛突然说,朱慕云突然传回来的情报,让他很是意外。
对朱慕云的直觉,邓湘涛是不相信的。但他相信朱慕云的分析,窃听器用了这么长时间,被发现的几率很高。如果不知道见好就收,搞不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放在政保局会议室外的这只窃听器,撤下来后,意味着一段辉煌的经历。如果可以授勋的话,一定要替这只窃听器争取一枚青天白日勋章。
“下午倒也没说什么,他只是汇报了特警第三队被捕,以及古阳县的运输队被袭击一事。”井山说,此事才发生不久,他与刘上书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这方面,井山比刘上书水平要高得多。要不是刘上书背后站着孙明华和李邦藩,恐怕刘上书的身份,早被他发现了。
“你们有没有说起会议室的事?”邓湘涛突然问。
自从刘上书回来后,朱慕云对他就有些怀疑。特别是刘上书亲手开枪击毙孔祥宇后,朱慕云对刘上书的怀疑,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是,邓湘涛并没有相信朱慕云的推测。
毕竟,作为一名合格的卧底,随时都可能面对敌人的考验。刘上书击毙孔祥宇,虽然有些不妥,但也是无奈之举。事后,刘上书的解释也合情合理。朱慕云的分析,没有证据支持,最多也就是捕风捉影。
“我提了一句,政保局的会议内容,基本上都瞒不过我们。”井山说,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后背突然一片发凉。
“井山,你怎么搞的?怎么能跟刘上书说这样的话呢?”邓湘涛生气的说,虽然不敢断定刘上书是政保局的人,但井山的行为,是非常不专业的。
“我当时也没有多想,话赶话到那了。区座,刘上书会有问题?”井山问。
“你与他接触的次数多,你觉得呢?”邓湘涛反问,他心里也没底。
朱慕云对刘上书,是持怀疑态度的。再加上今天的事情,刘上书是有疑点的。虽然不敢断定,但邓湘涛在心里,已经对刘上书产生了防备。
“如果刘上书有问题,机场那边怎么解释呢?再说了,刘上书提供的情报,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会不会是我们疑神疑鬼了?”井山说。
“不管如何,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吧。最近,你不要再与他接触。有情报,通过死信箱传递。”邓湘涛叮嘱着说。
“窃听器的事呢?”井山问。
“马上撤掉,要不留痕迹。窃听室的入口,永久性封闭。”邓湘涛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在古星要想活得久,必须时刻如履薄冰。
“好吧。”井山说,虽然邓湘涛的命令太过敏感,但在敌后,任何小心都不过分。
况且,他也认为,自己与刘上书说的“政保局的会议内容,基本上都瞒不过我们”这句话,非常不妥。只是,仅凭这句话,也无法断定政保局为何会换会议室。
“这段时间,你要特别注意。如果刘上书有问题,你就危险了。”邓湘涛提醒着说,井山虽然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情报员,但毕竟是在沦陷区。
“我与他的接头,应该还是安全的。”井山笃定的说。
朱慕云晚上约华生出来一起吃了个饭,华生也住在王家港,只是距离295号较远,朱慕云早上开车去政保局,会从王家港过。为的,就是让华生帮他观察,身后有没有尾巴。
除了王家港外,在中山大道还有三公子的住处,那也是一处观察点。如果有朱慕云没注意的盯梢者,他们两人将是最后一道防线。
“局里的新会议室安排在哪里?”朱慕云问,华生是庶务科的科长,政保局的办公用品、伙食、福利发放等事,都由庶务科负责。
第1147章 失手
会议室的事情,朱慕云不好再问陈旺金。但是,与华生却没有禁忌。他们找了家小餐馆,找了个靠窗的座位,落座后,朱慕云就问起此事。
“在后面找了间仓库。”华生说,他也很奇怪,就算朱慕云不问起,他也会主动询问。
“仓库当会议室?”朱慕云诧异的说。
“我也纳闷呢,云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华生奇怪的问。
“局里换会议室,是怎么说的?”朱慕云不置可否的说。
“听说是会议室要重新装潢。”华生说。可是,会议室才装潢完多久?再说了,战争时期,谁还会在意会议室是否摆了些什么家具呢。
“这倒是个不错的理由。”朱慕云点了点头。只是,理由还不够充分。如果说李邦藩的办公室要重新装潢,他会相信。可会议室才装潢了多久?
“还有件奇怪的事,现在会议室的所有东西,一件也不能搬到新会议室。所有的办公用品,必须全部重新添置。”华生说,这也是很奇怪的说。
三楼的会议室要重新装潢,里面的桌子、椅子什么的,正愁没地方放,搬到后面仓库的新会议室是最好的选择。毕竟,那些办公桌椅也还算新的。就算以后不要了,临时过渡一下也可以吧。
“局里怎么安排,你就怎么做,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朱慕云提醒着说。
听了华生的介绍,朱慕云觉得,今天突然换会议室,实在有些异常。之所以说是“突然”,上午自己到政保局的时候,陈旺金还与自己约好,下午要来码头的。结果到了下午,陈旺金才打电话过来,临时取消聚会。可见,这是局里的临时安排。
时间还很紧,下午就要办好。明天局里的会议,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在新的会议室举行。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朱慕云觉得,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会议室外面的窃听器,就算没有暴露,现在也是最佳的撤离时机。没有什么秘密,是永远可以隐瞒的。可谓瞒得了一时,瞒不过一世。
一旦会议室外面的窃听器被发现,办公楼下面的窃听室,也会随之暴露。还有那个暗道的入口,以及当初挖这个暗室的袁旺财……
此事发生在政保局刚搬到镇南五金厂不久,事情过了这么久,再想查证会比较困难。可是,“比较困难”,并不代表就查不出来。况且,袁旺财现在还是中统的人呢。
这个时候,斩断一切线索,主动撤离,是最好的办法。过犹不及的道理,他相信邓湘涛一定会明白。
“这是局座亲自下的命令,我哪敢擅自作主?”华生苦笑着说,连陈旺金都不敢越雷池一步,他岂敢擅自作主呢。
“三楼的会议室,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