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锋-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要截获军统的电码,首先得知道他们的波长。只要知道了波长,才能提前监听。否则,军统的电报发完了,这边还什么都不知道。
  “你的意思,在此之后的电报,就很难破译了?”李邦藩原本想给汪永华点火,听到他的话后,将手收了回来。
  “其实上次出事后,军统就更换了密码。此次之所以能破译,主要是运气。”汪永华说,他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作为军统原古星站的电台台长,他对军统电讯人员的指法、操作规程都很熟悉。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当然可能破译密码。但是,要向李邦藩表态,一定可以破译,这种话他是不敢说的。
  “你要相信自己的运气嘛,以后,你在电讯处挂个主任科员,专职负责破译军统的电报,同时,兼任电监科副科长。”李邦藩缓缓的说。
  原本,他觉得汪永华是个担任电监科长的合适人选。但是,他跟朱慕云学了一招。那边过来的人,先不要一步到位。可以给点甜头,给点盼头。让汪永华当电监科的副科长,以后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直接当了科长,汪永华肯定以为,他在政保局的上升空间,也就到头了。
  “多谢局座,我一定全力以赴,争取再立新功。”汪永华连忙站起来,郑重其事的说。
  “你以前在重庆总台,应该听说过‘公鸡’这个代号吧?”李邦藩问,虽然罗泽谦跟他说了,关于公鸡的一切。但是,只要有机会,他就想多知道一些关于公鸡的情况。
  “听说过的。”汪永华说,关于这个代号,已经有很多人问过他。只是,他对“公鸡”的了解,也仅仅是在电报里。
  “说说公鸡吧,你估计他在古星是以什么职业为掩护?”李邦藩问。
  “我在重庆的时候,也只是偶尔听起过这个代号。很多消息,也是捕风捉影,未必就是真的。”汪永华谨慎的说,他整天与电台打交道,从来没见过“公鸡”。
  “没关系,捕风捉影的消息,也可以说说嘛。你不要有负担,就当是闲聊。出了这个门,你可以不承认所说的一切。”李邦藩为了打消汪永华的顾虑,劝说道。
  “我只知道,‘公鸡’是邓湘涛亲自掌握的,他是老军统,临训班毕业的学员,在军统也有点资格了。像这样的人,在古星潜伏这么久而没有暴露,一定会有巧妙的身份……”汪永华看了李邦藩一眼,欲言又止的说。
  “你的意思,‘公鸡’很有可能潜伏在政保局?”李邦藩缓缓的说。
  自从他到政保局后,挖出的地下党和军统,两只手都快数不过来了。陈旺金是地下党潜伏在政保局最大的卧底“野草”,而“公鸡”,确实有可能潜伏在政保局。
  只是,李邦藩并不愿意相信。政保局的人,他已经过了好几遍筛子,可以说,所有人都被三番五次的甄别。张百朋担任情报处长的时候甄别过,孙明华后来也甄别过好几次。还有郑思远,以及宪兵队,难道说“公鸡”隐藏得这么好?
  “没有证据的话,我可不敢随便说。我只知道一点,‘公鸡’是临训班的学员。”汪永华笃定的说。
  “临训班?能肯定吗?”李邦藩眼睛一亮,虽然只是闲聊,但还是有所收获嘛。
  军统办特训班大规模培训谍报人员始于1938年,第一期特训地点在湖南临醴,有200余人受训,到1938年冬结束。后因战局影响,特训班迁到湖南黔阳,续办第二期,受训人数增加到300多人。
  由于戴老板认为,黔阳离战区太近,1939年第二期特训班结束后便迁至贵州息烽继续办第三期。第三期特训班刚迁到息烽时基建工程很多,所以这期的培训时间较长,到1941年4月才结束,共培训学员500余人。
  这些情况,李邦藩都是知道的。如果说,“公鸡”是临训班毕业,也就是说,他应该是38年就加入了军统。在38年冬结束训练后,进入古星,再用其他身份掩护,潜伏在古星。
  从“公鸡”提供的情报来说,此人一定潜伏在重要部门。比如说政保局、宪兵队、特务总部、警察局、军队、市政府这样的要害部门。
  可是,38年的时候,古星还在国军手里。当时,以军统的手段,想要藏一个人,并且给他一套完美的档案,实在太容易了。现在战局混乱,很多人的档案,想要重新调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我记得有人说起过此事,据说戴老板还亲自过问了此事,所以我才有印象。”汪永华肯定的说。
  当时,他可能没有注意,自己有朝一日会出卖军统,用“公鸡”的情报,来讨好李邦藩。但是,这件事确实令他印象深刻,毕竟,当时戴老板过问了此事。
  “很好,你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李邦藩高兴的说,他拿出打火机,亲自给汪永华点上了火。这条线索看似平常,可实际上太重要了。据此,他可以大大缩小调查“公鸡”的范围。
  “能为局座分忧,实在是永华的荣幸。”汪永华激动的说。
  等汪永华走后,李邦藩独自抽着烟。这件事,应该交给谁来调查呢?查找“公鸡”,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需要一位耐心、细心,最重要的是忠心的人来调查。
  李邦藩想遍整个政保局,发现朱慕云是最合适的人选。朱慕云是在38年到古星的,那个时候,军统的临训班还没结业。况且,以朱慕云当时年龄,他也不可能参加军统。
  要不是考入了日语专修学校,在古星无亲无故的朱慕云,恐怕早饿死在街头。是皇军给了朱慕云第二次生命,因此,朱慕云才特别感恩皇军。
  从朱慕云跟在自己身边来看,他对皇军也确实忠心耿耿。一个知恩图报之人,才是值得信任和重用之人。
  当然,朱慕云也有缺点。毕竟太年轻,中国有句俗话,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简单的任务,朱慕云完成得很好。可是,这种甄别“公鸡”的工作,他能胜任么?
  “慕云,你下午来一趟。”李邦藩看了看时间,这个时候,朱慕云应该在码头了。他给码头打电话,朱慕云果然在。
  “我马上过来。”朱慕云说,李邦藩交待的任务,他当然第一时间完成。
  车站路铁路饭店二零四房的电台,朱慕云依然没有去拿。早上的那封电报,让他很是敏感。这个时候,窗帘突然拉开,太过巧合。情报工作,任何巧合都不是偶然的。
  朱慕云开着车子,加大油门朝镇南五金厂赶。一路上,他都在想,李邦藩找自己,是不是六师出了什么事?还是罗泽谦找到了?
  中午,朱慕云给孙明华打了电话,已经联系不上了。孙明华带着情报处的人,亲自出城。哪怕一路找到古昌,也必须把罗泽谦找到。
  “局座,有什么任务?”朱慕云将车子停好后,一路跑着到了李邦藩的办公室。
  “先喝口水。”李邦藩看着朱慕云气喘吁吁的样子,知道他接到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来。对此,他还是很欣慰的。朱慕云在人前人后,都能保持一致,实属难得。
  “工作重要,请局座指示。”朱慕云深深地吸了口气,平稳了呼吸后,说。


第1343章 突击
  李邦藩将任务跟朱慕云说明,调查“公鸡”虽然很重要,但也无需朱慕云如此急不可待的赶来。看到大冷天的,朱慕云的额头上竟然有细密的汗珠,李邦藩心里竟然有些惭愧。
  “你应该看过全局人员的档案了吧?给你的任务只有一个,调查38年冬季以后,加入政保局的人员。特别是那些,参加过军统临训班训练的人,必须全部找出来。”李邦藩郑重其事的说。
  “军统临训班?”朱慕云一惊,政保局有不少是从军统过来的。但要说临训班毕业的,除了当初的阳金曲、马兴标、贾晓天等人外,似乎就没什么了。
  毕竟,38年之前就参加军统的,都是老资格。现在的邓阳春,就是临训班毕业的。临训班两百余人受训,无论是在军统还是在南京,都有了一定的地位。现在还混在低层的人,基本上没有。
  当然,朱慕云也是军统临训班毕业的。只是,他这个临训班属于特批。朱慕云是在三九年才接受邓湘涛单独训练的,按说,他应该是息烽班的学员。可是,息烽班的资格不够。戴老板在朱慕云立功后,特别将他的档案,改成了临训班。
  “实话跟你说吧,有证据表明,军统隐藏在古星的卧底‘公鸡’,就是临训班毕业的。我怀疑,这只公鸡,很有可能就在我们政保局。”李邦藩担忧的说,既然“野草”都能在政保局,“公鸡”有何不可?
  “局座,‘公鸡’是罗泽谦说的吧?他的情报,现在看来,可不那么准。”朱慕云提醒着说,罗泽谦现在人尸未见,他在古昌提供的六师通共的情报,经证实纯属子虚乌有。
  这么重要的情报,罗泽谦都能出错,“公鸡”的情报,当然也可能是伪造的。至于理由很充分,就是要造成政保局内部人心惶惶。
  “古星有个‘公鸡’,这是经过证实了的。”李邦藩摇了摇头,罗泽谦关于六师的情报确实有误,但“公鸡”这个代号,确实存在。
  “好吧,我会把所有人全部过一遍。只是,‘公鸡’潜伏在古星,未必就会在政保局。”朱慕云说,李邦藩让他调查“公鸡”,感觉有点怪怪的。
  “首先要保证我们局没有,才能扩大范围,去其他部门调查。”李邦藩说。
  “是,我会尽快调查的。”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趁着机会,他又能把全局人员的档案,仔细的审查一遍。
  “竹先生那边怎么样了?”李邦藩突然问,虽然上面没给具体时间,可一旦问起来,必须有足够的信息。
  “已经开始操作了,他身边的人,有一对野鸳鸯。”朱慕云说,据他最新的调查结果,何佩璐的司机郭造时,与何府的下人有一腿。
  在其他地方,这种事情也是忌讳。何府,更是严禁下人之间有这种关系。一旦何府知道,恐怕他们都会被赶走。
  “你打算怎么操作?”李邦藩问,朱慕云对这些事情的处理,比他还有经验。
  李邦藩号称是中国人,但实际是日本人。他对中国的很多人情世故,并不太懂。因此,也会造成他在处理人事方面的问题时,无法左右兼顾。
  “暂时还没跟他们接触,多掌握些信息,才能对症下药。”朱慕云说,原本,他想请李邦藩“明示”,但这种事情,李邦藩未必会懂。日本人除了威胁利诱外,似乎也想不出其他办法。
  朱慕云最终的办法,也有可能是威胁利诱。但是,要怎么样做,才能让达到最好的效果,却值得商榷。
  李邦藩正要说话的时候,他桌的电话响了起来。他抓起电话,听了一会,就说道:“你们撤出来吧,在周围布控就可以。”
  “局座,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朱慕云试探着问。
  “你今天是不是对铁路饭店进行了突击检查?”李邦藩问,刚才的电话是郑思远打来的。早上的电报,最终他交给了郑思远。
  而郑思远也最终没让他失望,很快,行动队的人就发现了军统送货的人。并且,对之秘密逮捕。郑思远亲自带着行动队的人,守在铁路饭店二零四房间。可是,刚刚郑思远汇报,宪佐班的人,正在对铁路饭店突击检查。
  “铁路饭店?应该是的。我今天让一科,对车站路进行了检查。宪兵分队的宪兵小队被调走了,我们宪佐班总不能无所事事吧。从今天开始,每隔一天,对法租界的街道进行一次突然检查。”朱慕云平静的说。
  可他心里,却翻起了惊涛骇浪。从李邦藩嘴里说出“铁路饭店”这四个字,听在朱慕云耳中,不亚于炸了一个响雷。
  这说明什么?李邦藩已经知道了铁路饭店接货的事。幸好自己没有鲁莽行事,否则的话,就是自投罗网了。
  朱慕云看了一眼时间,这个时候,宪佐班也差不多检查到铁路饭店了。这个时候,李邦藩收到报告,完全说得通。还有刚才的话:“你们撤出来吧,在周围布控就可以。”
  原本,他们很可能准备在二零四抓现场,只是宪佐班的人来检查,这些人自然藏不住。所有住客的信息,都是要当面核对的。
  “你等会下道命令,让他们不要再在铁路饭店检查。”李邦藩缓缓的说,朱慕云的理由很合理,这件事也符合朱慕云的性格。
  宪兵分队的日本宪兵,全部调到了古昌支援六师。法租界主要由宪佐班负责,朱慕云要好好表现,随便拿块区域,装模作样的搜捕抗日分子,当然是说得通的。
  “我现在就打电话。”朱慕云说,他马上拨通了铁路饭店的电话,此时宪佐班一科的常务宪佐,还真的在检查。
  铁路饭店接到朱慕云的电话后,马上把诸峰叫来。当着李邦藩,朱慕云让诸峰马上收队,铁路饭店不用再检查了。
  “处座,如果这里窝藏了抗日分子,那该怎么办?”诸峰一愣,朱慕云竟然知道自己在检查铁路饭店,之前朱慕云也没打招呼,肯定是有道理的。
  今天的检查,看似是朱慕云为了在日本人面前表现。实际上,朱慕云也是想捞油水。车站路上这么多酒楼、饭店、旅馆,这些做生意的地方,一旦被检查,心里肯定发慌。今天晚上,朱慕云应该就能收到“孝敬”。
  此时朱慕云突然打电话,要求停止检查,是不是收到了铁路饭店的“孝敬”呢?如果只是钱的事,诸峰一点也不担心。但是,如果是有其他阴谋呢。他戴着绷带工作,当然不是要对日本人效忠,只是想多为党工作罢了。
  “有抗日分子跟你也没关系,就这么办,赶紧撤出来。”朱慕云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看来,你在手下面前,还是有点威望的嘛。”李邦藩难得见到朱慕云“霸气”的一面。一直以来,朱慕云在他面前都是畏畏缩缩。
  “在局座面前当然要恭敬,但在手下面前嘛,还是得有点威风才行。”朱慕云谦逊的说。
  离开李邦藩的办公室后,朱慕云突然之间不知道去哪了,铁路饭店有人,明知道有电台,他也不能去拿。其实拿不拿电台,朱慕云倒不在意,他关心的是密码本。
  朱慕云手里是有电台的,他只是不知道密码本,无法与总部联系。这让他很惆怅,自己这个古星组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出一条指令呢。
  朱慕云在睡午觉的时候,被李邦藩叫到了局里。到经济处的办公室后,他虽然有困意,但已经过了睡觉的时间。打电话到情报处,孙明华依然没有回来。
  “慕云,你找我?”
  朱慕云正无聊的时候,孙明华突然到了他的办公室。今天孙明华去追罗泽谦,一直没有结果,朱慕云也很想知道结果。
  “怎么样,找到人了没有?”朱慕云问,因为无法与总部联系,目前朱慕云也没收到总部的电报。自从任命他为古星组长后,于心玉要他授权,才能与总部联系。
  “没有。”孙明华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朱慕云问的是谁。
  “失踪了?”朱慕云诧异的说。
  “没有,据说去了共产党的占领区。”孙明华说,当他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也很是诧异。因为他知道,罗泽谦一旦回来,肯定没好下场,所以才特别的卖力。
  “罗泽谦是共产党?”朱慕云惊讶的叫了出来。
  “说什么呢?他是去与池凌波接头,想证实六师的情报。”孙明华说,朱慕云还真有想像力,罗泽谦堂堂一个军统古星站长,怎么可能是共产党呢。
  “我说呢,罗泽谦要是共产党,也确实说不通。”朱慕云讪笑着说,他终于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罗泽谦去了根据地,岂能让他再回来?
  “今天局座找你什么事?”孙明华随口问,作为情报处长,政保局的事情,很少能瞒得过他。


第1344章 解惑
  听到孙明华开口问,朱慕云才知道,他为何会巴巴赶来了。原来不是与自己沟通罗泽谦的事情,而是想知道李邦藩交待了自己什么任务。
  朱慕云在政保局有一个原则,有些事情可以不说,甚至少说,但不能欺骗。早上电报的事情,他不能告诉孙明华,自然就选择忽略。至于铁路饭店的事情,也只是说孙明华可以知道的事情。
  “今天我安排宪佐班对法租界车站路突击检查,局座过问一下此事。”朱慕云说,不该说的,他尽量不说。
  “局里截获了军统的电报,汪永华这小子还有点能耐。局座过问你的事情,肯定是涉及到抓捕军统的人。看来,咱们兄弟要被郑思远取代喽。”孙明华叹息着说。
  “这怎么可能,他是行动队长,你是情报处长,他再怎么取代,也不能取代你嘛。”朱慕云递给孙明华根烟,不解的问。
  “换在以前,这种事情,肯定是交给我来处理。可今天局座却交给了郑思远,可见情报处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了。”孙明华轻轻一叹。
  “今天你一直在搜寻罗泽谦,自然没空处理此事。”朱慕云说。
  “可惜了,多好的机会啊。”孙明华得知消息后,悔得顿足捶胸。
  他也相信,如果自己不去搜寻罗泽谦,甚至只要不亲自去搜寻,李邦藩一定会把这个任务交给情报处。有了确切的情报,只需要守株待兔便可抓人,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嘛。
  “行动队抓到人了?”朱慕云佯装不知的说。
  铁路饭店二零四房间的窗帘拉开了一半,说明政保局已经知道了暗号。这个暗号,在电报里不可能知道的。也就是说,送货人一定落入了行动队之手。
  “只抓到了送货的,接货的没露面。”孙明华摇了摇头。
  “如果能抓到接货的,军统在古星的余孽,应该能一网打尽了。”朱慕云说。
  “据说接货人很可能是军统古星组组长,代号:鹅。”孙明华说,利益于汪永华破译了军统的电报,之前截获的电文内容,也都一并破解。
  “鹅?”朱慕云喃喃的说,从孙明华说出这个代号,他浑身不自在。
  朱慕云还想探知更多的消息,但孙明华也所知有限。快下班的时候,他们接到尹有海的通知,下班后不能回家,吃过晚饭后,在后面的仓库会议室开会。
  朱慕云到会议室不久,李邦藩与郑思远就来了。今天参加会议的,是政保局的高层。除了孙明华、朱慕云、尹有海、聂俊卿和郑思远外,就只有何梁和曾山。连程吉路和余国辉都没有参加,他们在六水洲,也不方便来开会。
  会议由郑思远介绍案情,他从早上接到任务,到发现军统送货人,再在铁路饭店二零四房布控,都没有隐瞒。可以说,只要有疑惑,郑思远随时都能作答。
  “刚才郑队长已经介绍了案情,现在形势对我们很有利。军统的送货员已经招供,并且愿意配合我们抓捕军统的这只‘鹅’。军统古星站,已经降为古星组。如果我们能再乘胜前进,军统在古星将无立足之地。”李邦藩缓缓的说。
  李邦藩的语气中充满着自豪,他也确实有自豪的本钱。军统在古星的规模是越来越小,当初的古星区到之前的古星站,现在更是降到了古星组。如果能把这个古星组也端掉,政保局在古星的任务,就完成了八成。
  “局座,接货人确定是‘鹅’么?”孙明华问,幸好今天“鹅”没出现,否则他会后悔死。这么好的机会,白白让给了郑思远,怎么想得通呢。
  “当然,此次送来的电台,就是给‘鹅’使用。可惜,这个新上任的古星组长,今天并没有出现。”李邦藩说。
  “局座,这么说,今天宪佐班的突击检查,破坏了行动队的抓捕?”朱慕云连忙站起来,一脸歉意的说。
  “破坏倒谈不上,这是宪佐班的正常工作。想必‘鹅’知道后,并不会起疑心。”李邦藩摇了摇头。
  郑思远给他打电话的时候,确实很担心宪佐班的行动会打草惊蛇。可是,宪佐班今天是针对整个车站路,并非铁路饭店一家。“鹅”知道情况后,应该不会怀疑。
  “那就好,此事也怪我,没有及时向局里通报情况。车站路的突击检查,只在宪兵分队备了案。”朱慕云解释着说。
  虽然他是自我批评,实际上也暗指行动队,没有及时与他沟通。在法租界抓人,不与自己打招呼,失败了又能怪谁呢。
  “此事我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以后在法租界再有行动,一定会先与朱处长打招呼。”郑思远听出了朱慕云的意思,连忙说。
  “其他单位都是相互推诿责任,我们局团结一心,何愁军统不灭。”曾山微笑着说,他在政保局的会议上,很少发言。平常就算参加会议,也只是聋子的耳朵,当摆设。
  “是啊,只要我们团结合作,古星的抗日分子,一定能消灭干净。”李邦藩意味深长的说,曾山和武尚天,身为他的助手,但与他面和心不和。
  一直以来,政保局就说不出团结合作。各个部门相互之间不拆台,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局里需要我配合,一定全力以赴,绝无怨言。”朱慕云马上表态,今天晚上的会议,肯定不止案情通报这么简单。
  没有抓到“鹅”之前,案子不算破。这个时候,消息不宜扩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