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交锋-第6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天,他在古星见了不少人。很多人得知他已经成为一介平民后,基本上都对他避而不见。人情似纸张张薄,诸峰算是体会到了。
“你在安徽的身份没有问题了吧?”朱慕云问,他其实早就了解过诸峰的身份。
“没有问题,我在年初就积极与重庆联系,只是抗战胜利后,人家就嫌弃我了。”诸峰苦笑着说。
“如果不是一开始就为重庆服务的,抗战胜利后,很难得到信任。”朱慕云说。
第1663章 试探支援
诸峰听到朱慕云的话,还以为他也会像其他人一样拒绝自己。可是,快走的时候,朱慕云却告诉他,可以去沿江大道的湖北善后救济分署找艾登。
诸峰在经济处和二处都待过,算是朱慕云的心腹,对艾登自然也熟悉。诸峰知道,朱慕云不但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也能用英语与艾登交流。对此,诸峰还暗中学过英语。只是,没有正规学习,显得很幼稚。
“湖北善后救济分署的物资,都是给穷苦百姓的。艾登也会遵守三大原则:不分宗教、不分种族、不分政治。”朱慕云叮嘱着说。
“是。”诸峰听得心头一喜,按照艾登的原则,救济物资更应该送到根据地才对。
“另外,任纪元、吴国盛、赵平、章高俊、王强、王超等人,也都在湖北善后救济分署。他们以前是搞经济缉查的,我特别叮嘱过,手脚一定要干净。对你,我也是一样。在湖北善后救济分署,不但要给我争面,也要给国人争脸,那里的洋人可有不少。”朱慕云正色的说。
“请处座放心,我一定会认真做事,给处座争脸,给所有中国人争光。”诸峰郑重其事的说。
“你在二处干过,虽然不再搞特务工作,但不管到哪里,都要有政治敏感性。在湖北善后救济分署,特别要注意,不能被共产党渗透。”朱慕云叮嘱着说。
“是。”诸峰忙不迭的说,他心想,朱慕云对反共如此积极,如果知道自己是共产党,不知道会有何感想。
“因此,湖北善后救济分署如果有异党分子活动,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朱慕云缓缓的说。
“请处座放心,有任何情况,我都会及时向你汇报。”诸峰坚定的说。
两天后,朱慕云到镇南五金厂,刚到邓湘涛的办公室,对方先跟他说起:“有件事,共产党竟然派人到了古星,要求湖北善后救济分署给解放区发救济物资。”
“是他们主动要求的,还是艾登与他们联系的?”朱慕云问。艾登的三大原则,朱慕云跟邓湘涛说过。
对艾登的所谓原则,邓湘涛当时是嗤之以鼻的。可是,他没想到,艾登竟然真的坚持原则。
“共产党派人到了古星,与那个美国人一拍即合。此事你去过问一下,如果不能阻止,我们也要派人进去。”邓湘涛沉吟着说。
“现在再派人,怕是来不及的。况且,我的身份,艾登早就知道,他不会同意我派人进去的。但是,诸峰刚进去,他应该可以帮我们观察共产党的情况。”朱慕云说。
这件事,他其实早就知道了。这是艾登搞的一次试探性救济行动,只准备了六卡车的面粉。当然,对根据地来说,六卡车面粉,是个很好的开端。
“此事交由你去办,他们回来后,我要知道详细过程。”邓湘涛说,朱慕云把任纪元等人,全部安插到湖北善后救济分署,他并没有反对。
当时,邓湘涛想的,也是可以借这些人,给朱慕云传递情报。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我就不直接与艾登沟通了,否则会引起他的疑心。”朱慕云说。
此时的朱慕云,其实很是羡慕诸峰。借着这次去宣化店的机会,可以好好参观一下解放区。同时,还能与同志们见面。甚至,能见到新四军第五师的首长,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
朱慕云只能将这份激动埋藏在心底,他的身份特殊,国共现在摩擦得厉害,这个时候,更需要他留在办事处。
朱慕云私下与诸峰见了面,向他传达了邓湘涛的指示。诸峰表面上答应得很好,但转身就将朱慕云的要求,向组织汇报了。
朱慕云再以“猎手”的身份,向诸峰下令,让他将解放区的基本情况,向朱慕云汇报。这些事情,就算瞒,也是瞒不住的。
同时,朱慕云又与任纪元见了面,此次去宣化店,除了诸峰外,任纪元也会同行。对朱慕云的安排,任纪元回答得很干脆,一定会把沿途的所见所闻,详细向他汇报。
但就算如此,朱慕云也没有放松。他在问过诸峰和任纪元后,知道善后救济分署的六辆卡车,需要六名驾驶员,另外还有一个排的押运员。
驾驶员是湖北善后救济分署的,朱慕云没办法安排。但押运员,却由警备司令部提供。朱慕云马上向邓湘涛汇报,由军统安插几名特务人员进入押运队伍。
“主任,你看还有漏洞吗?”朱慕云将整个计划形成一份报告,交给邓湘涛后,问。
“你办事,我还是放心的。”邓湘涛说,当初潜伏在古星时,军统的计划,他都会交给朱慕云制订计划。
朱慕云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制订计划时,基本上能做到滴水不漏。军统当初的几次行动,只要是朱慕云参与制订计划的,基本上都很成功。而没让朱慕云参与的行动,就算成功了,也付出了较大代价。
“还得主任批评指正。”朱慕云谦逊的说。
几天后,由共产党的王将军、艾登,以及任纪元、诸峰等人,再加上加拿大医生巴尔,组成的车队从古星直接奔赴中原解放区的宣化店。
一进解放区,公路两旁的树上、墙壁上,到处都是欢迎的标语。快到宣化店的时候,大批解放军战士扛枪列队欢迎。迎风招展的军旗、热情洋溢的群众,让他们切身休会到了解放区的革命热情。
当天晚上,解放区的军政干部,与湖北善后救济分署的人座谈,反映国民党对解放区作恶的罪行,以及中原解放军的处境和困难,商量往后如何排除干扰,源源供应物资的一系列问题。
诸峰和任纪元都参与了这次座谈,但是,他们两人主要是以听为主,基本上没怎么发言。一个小时后,任纪元提出,一路劳顿,想先休息。共产党的这种宣传,他也不敢听多了。
而第二天下午,更是召集了一个公开会议,由湘鄂豫边区的许主任主持,艾登等人都参加了,决定在宣化店成立善后救济分署办事处。
第1664章 生意上门
朱慕云接到报告后,整理给邓湘涛。诸峰、任纪元还有押运员,三方都给他作了汇报。其中,押运员的报告最简陋。毕竟,他们到解放区后,马上就被安排休息,门口有解放军战士站岗,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唯一参加的一次活动,是有一位解放军的长官,陪他们一起吃饭。事后,朱慕云才知道,那位长官是原新四军第五师的师长。
诸峰与任纪元基本上都参加了同样的活动,只是,诸峰的汇报,比任纪元要稍微简单些。比如说,参加解放军的座谈会,诸峰也会汇报。但是,具体到谁说了些什么话,发表了什么观点,他就不会说了。
任纪元则不然,事无巨细,只要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哪怕是站岗的解放军战士,无意中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他也不会漏过。
朱慕云将三方的材料汇总后,给猎手情报小组下了命令,提醒诸峰,湖北善后救济分署内,朱慕云还安插了其他眼线。比如说,任纪元。因此,他向朱慕云汇报工作的时候,要更讲究策略。
“主任,看来艾登与解放军合作得很好。湖北善后救济分署在古星办了家古星医院,在宣化店,竟然也办了家医院。”朱慕云将报告递给邓湘涛后,一脸担忧的说。
“你有什么办法没有?”邓湘涛问。
“外国人认死理,想要阻止他们,硬来肯定不行。必须制订相关法则,让他们无法把物资运到解放区。”朱慕云缓缓的说。
早在向邓湘涛汇报之前,朱慕云就一直在想,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既让邓湘涛满意,又让解放区得实惠呢?
“联合国善后救济署,可是国际单位,我们凭什么阻止人家呢?”邓湘涛蹙起眉头,一旦把洋人惹恼了,他们一气之下,把救济物资撤回,那国军的损失更大。
况且,除了这些救济物资,还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一旦救济物资在运送时出现意外,随之而来的,将是军事援助物资,可能也会发生意外。
“实在不行,就只有借九头山之手了。”朱慕云突然说,邓湘涛让他收编九头山,此事他向组织上汇报过。
目前来说,九头山更倾向于共产党。但是,九头山上的中统人员一直没有撤离。应成杰与他们斗智斗勇,再加上朱慕云的影响,可以这么说,九头山随时可以加入解放军。
但是,上级经过研究决定,暂时留着九头山这支队伍更加有利。毕竟,九头山距离古星太近。一旦九头山的人马变成解放军,古星的国军,必然会全力攻打九头山。到时,在中统人员的配合下,九头山可能会吃个大亏。
“不错,九头山是土匪,他们打劫救济署的车队理所当然。”邓湘涛大笑,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个主意呢。看来,土匪有的时候也是有用的。
“就看杨世英愿不愿意动手了,我估计,他肯定会提条件。”朱慕云说。
如果朱慕云亲自跟杨世英谈,肯定不会有问题。但遇到问题,将困难夸大,是朱慕云一惯的做法。
“只要加入国军序列,不管什么条件都好说。”邓湘涛说。
“九头山的人,习惯了自由自在,一下子让他们接受严格管理,怕是比较困难。但是,我会尽力而为。明天我亲自去趟九头山,请主任划出底线。”朱慕云说,九头山他去过多次,但每次都很仓促。
“九头山可以编成一个营,也可以扩编为一个团。主要军官,可以全部由他们担任。”邓湘涛缓缓的说。
“如果他们张口就先要钱要枪呢?”朱慕云问。
“你是谈判高手,还能让我们吃亏不成?”邓湘涛说。
“这种事,我也是头一回干呢。到时候带部电台吧,可以随时请示。”朱慕云说。
“没有问题,但你得快去快回,徐先生很快就要到古星了。”邓湘涛提醒着说。
朱慕云第二天就动身了,原本他想带于心玉去趟九头山,但思来想去,还是将她留在了古星。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带她进土匪窝,朱慕云才没这么傻呢。那些土匪的目光,哪怕落在于心玉身上,他都觉得玷污了于心玉。
原本,朱慕云想提前跟袁旺财打个招呼。但是,为了避免让九头山上的中统人员发觉,他决定独自去。
当然,朱慕云所谓的独自去,只是不带办事处的其他人。因为陈忠鹄的关系,朱慕云向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借了一个连的兵力。这还是邓湘涛极力压制,否则的话,朱慕云可能会带一个团去谈判。
国军一个连出现在湘凤村,还是让九头山很是紧张。朱慕云依照规矩,先派人送去拜山帖,快中午的时候,才接到九头山的回应,可以上山相谈。但是,朱慕云带的部队不能上去,最多带一个班。
而且,这个班到山上后,也被限制在大厅内,杨世英见到朱慕云后,屏退左右,单独约他到后山谈话。
“朱先生,久违了。”杨世英见到朱慕云,双手抱拳,恭敬的说。
“是啊,一晃好几年了,你在九头山占山为王,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吧?”朱慕云微笑着说。
“几百张嘴都要问我吃喝,不敢有一天懈怠。”杨世英苦笑着说,当老大听得很威风。但如果不懂套路的话,很容易出问题的。
杨世英当上九头山的老大后,除了要维持九头山的威名,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九头山上这几百人的吃喝问题。所谓坐山吃空,如果他没做出成绩,很快会被人取代。
“这次来,主要是想跟你谈笔生意。”朱慕云缓缓的说。
“朱先生有事直接吩咐就是,九头山上下莫敢不从。”杨世英摆了摆手,朱慕云对他有救命之恩,抗战这几年,朱慕云也给九头山提供了多次准确的情报,让九头山从日本人那里,抢过多次运输队。
“那不行,既然是生意,就要公平交易。”朱慕云说,他看了看四周,又问:“这里说话方便吧?”
第1665章 方案
杨世英与朱慕云谈话的地方,当然是绝对安静,也是绝对安全的。他是九头山的大当家,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还算什么大当家呢。
“此次来九头山,我其实还有一个任务,国军想让我转达,收编九头山的意思。”朱慕云突然说,这件事,他其实早就与袁旺财说过。
当时,袁旺财就问过朱慕云的意见。朱慕云回复,让杨世英自己作主。此次朱慕云到九头山,也是想亲自试探一下杨世英的态度。
“这个……”杨世英没想到朱慕云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很是为难的说。
“我只是转达国军的意思,并不代表我的态度。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跟我说。”朱慕云连忙说。
“国军在抗战期间的表现,还真不如人家新四军呢。”杨世英说,敢跟日本人刺刀见红,那才是真正的中国军队。
像古春晖的十七支队,得知日军进攻,跑得比谁都快。日军撤离管沙岭后,才敢回来。九头山上的人,虽然是土匪,但也都是血性男儿。让他们向十七支队这样的国军低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是,日本人已经完蛋了,九头山总不能再这样下去。你身为九头山的大当家,总得为山上的几百兄弟,谋个正经出路。”朱慕云缓缓的说。
“请朱先生放心,我们一定会走正路的。”杨世英郑重其事的说。
因为朱慕云的关系,他不能把话说透。可是,他相信,以朱慕云的聪慧,一定能猜到自己的想法。其实,杨世英早对共产党有向往之心。五当家应成杰经常跟他说起共产党的事,他觉得,共产党除了规矩多些外,其他与他的行为也差不多。
“那就好,现在我们可以谈谈‘生意’了。”朱慕云意味深长的说。
“朱先生请吩咐。”杨世英恭敬的说,生意上的事,他任凭朱慕云决定便是。
朱慕云早就给九头山想好了对策,只需要杨世英结合九头山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可行。比如说,朱慕云要求,九头山向国军张口要一批美式装备。
但杨世英觉得,美式装备虽好,但弹药不好搞。而且,用美式装备打劫美国为首的善后救济物资,似乎也说不过去。因此,这批装备最好换成日式的。
朱慕云深以为然,他总想给九头山搞最好的,但最好的,未必就是最合适的。让国军给美式装备,他们肯定心疼。但要说给点日式装备,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光古星就有五万多日军投降,仓库里的武器堆积如山,给九头山点,根本不算什么。
朱慕云连夜回到了古星,他担心于心玉的父母会来,同时,也想第一时间向邓湘涛汇报。当然,在邓湘涛眼里,朱慕云这是不想在城外过夜,归根到底,还是胆小怕死的表现。
对九头山要枪,邓湘涛并没有意外。不管九头山愿不愿意收编,只要他们配合打劫,给他们批枪就是值得的。国军现在的做法,虽然是损人不利己,但只要共产党解放军得不到好处,他们就特别高兴。
至于打劫到的物资,邓湘涛没有问,朱慕云也没有说。九头山的土匪,抢到的东西,还能吐出来吗?
几天后,古星警备司令部接到湖北善后救济分署的报案,他们有一支去枧头冲的车队,在九头山附近被打劫了。随行的押运员,还被暴打了一顿。幸好,跟车的洋人没有受伤。
九头山的土匪,存在了一百多年,前清时,官府就拿之没有办法。古星被日本人占领后,多次运输的物资被抢,日本人也没有办法。国军的战斗力,比日军更不如。况且,九头山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就算你派一个师去剿匪,每次也只能投入一个营。
这点兵力,哪怕全部拼光,也攻不上九头山。警备司令部只能找人去九头山谈判,希望能赎回这批物资。但是,九头山的态度很狂妄,说九头山也需要救济。这些物资,反正是救济人的,倒不如救济九头山。
“慕云,这次你干得不错。”邓湘涛听到消息后,将朱慕云叫过去,鼓励着说。
“要不是主任运策帷幄,也不会有这样的效果。”朱慕云微笑着说。
“这比警备司令部设卡堵截要强多了,我看他们以后,还敢给解放军送物资么。”邓湘涛得意地笑道。
“国军正在包围中原解放军,如果我们断了他们的物资供应,他们将不战而溃。”朱慕云恭维着说。
“目前还不能说打,只是压制解放军。你还不知道吧,军事调处执行部第九执行小组,在古星成立了。由中共中原军区代表、国民政府军代表和美方代表组成。目前是军调期间,国军不好动作,正是我们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期。”邓湘涛缓缓的说。
“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会谈?到时候,我会将所有房间全部装上窃听器。”朱慕云得意的说。其实,这个消息他已经听说了。
而且,最让朱慕云兴奋的是,边保的边明泽,也到了古星。也就是说,他很有可能见到这位真正的上级。
当然,中原军区的代表,肯定会被军统特务监视,朱慕云想要与边明泽秘密见面比较困难。因此,他只有积极争取任务,才能更安全的与边明泽碰头。
“共产党没这么蠢,如果发现窃听器,我们会很被动。机器,永远不如人可靠。此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据上海传来的消息,湖北善后救济分署,竟然准备将一千吨进口的面粉,送往宣化店。你的任务,是将这批面粉拦下来。哪怕就是烧掉,扔掉,也不能让中原区解放军得到!”邓湘涛咬牙切齿的说。
“一千吨面粉?至少得一列火车才能装得下吧,只要我们守着各个关卡和车站,我就不信,这些面粉能飞进宣化店。”朱慕云说。
朱慕云随后,将这个情报向上级汇报。边明泽也没想到,军统的消息这么灵通。原本,这个任务,他没打算让朱慕云参与。既然朱慕云接到了邓湘涛的任务,双方当然得配合好才行,甚至,有必要见个面,详细讨论具体方案。
第1666章 新任务
朱慕云在没有得到边明泽具体命令前,只能按照一般程序,制订拦截面粉的计划。一千吨面粉,想要通过铁路,运进宣化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朱慕云只需要在关键地方,放几个哨位,就能完全将通道卡死。
当成,朱慕云的计划,是根据湖北善后救济分署一般救济物资的运输线路来制订的。如果这批面粉不走铁路,或者更换路线,甚至绕行,都有可能避开他的监视。
朱慕云在制订计划时,也特意留下了漏洞。这些漏洞并不起眼,但是,只要共产党多花点心思,还是能巧妙避开他的围堵。到时候出了问题,与朱慕云这个始作俑者,也没太大关系。
甚至,朱慕云提出了一个运动方案,上海的那一千吨面粉,不直接开往古星方面,而是先开到南京漓江,再沿津浦线经徐州、转陇海路到郑州,再南下平汉路过武胜关。
列车在应山县附近找一个小站卸货,如果安排妥当,等军统发现时,这一千吨面粉,恐怕有一些已经变成馒头和面条了。
朱慕云很清楚,这一千吨面粉对中原区解放军意味着什么。随着中原战局的演变,情况越来越恶化。国军已经开始对中原区进行封锁,古星往宣化店方向的物资运输通道,基本上都被掐断了。
就算是恒昌源商行,现在想给家里送点物资,也是越来越难。而且,古星物价飞涨,以恒昌源的实力,再加上朱慕云的身家,也只是杯水车薪。
朱慕云一直在等待着,与边明泽见面。同时,在办事处,他每天都能听到军事调处执行部第九执行小组的消息。因为,邓湘涛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曾山。
另外,湖北站那边,据说也派人在盯差点中原军区的代表。边明泽虽然在代表团不起眼,但只要是解放军的人,都是军统的目标。
最终,朱慕云发现,如果自己一定要与边明泽见面的话,必须冒巨大的风险。这是违背地下工作原则,也是边明泽坚决不允许的。没办法,朱慕云只好让猎手情报小组,转达自己这份情报。
为了避免情报泄露,情报采用密写,就算是董广宁看到情报,也不知道情报内容。两天后,朱慕云收到了边明泽的回复,基本同意他的计划。但这个计划,需要报中原军区首长,才能最终实施。
同时,边明泽交给朱慕云一个任务:寻找一名合适的英文翻译。
军事调处执行部第九执行小组因为有国、共和美三方代表参加,虽然国民党方面提供了翻译,可是,我方提议会议的文件、资料,如果先由国民党提供的翻译过目,势必会让国民党先一步看到。这对我方,是很被动的。
朱慕云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