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世富贵-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喜庆听了好奇,只管拿着包子向小男孩的手里塞,口中道:“我请你吃,跟什么乞儿有什么关系?当年在京城,我也是饿得没办法,冬天差点饿死在路边上,郑主管给我灌了一碗粥,把我的命救活啦。你看,这几年我都长得又高又壮了!”
小男孩看看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喜庆,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却还是坚定地摇头。
喜庆没办法,挨着男孩在柳树边坐下来,叹了口气:“你听我说,我们是小孩子,吃别人的东西又不丢人。等你长大了,记着那个给你吃食的人,千百倍还给他就好了。——当年郑主管就是这么跟我说的,虽然他从来没有让我还过。”
第23章 流民
“你叫什么名字?”
喜庆见男孩怎么也不吃自己的包子,也不再勉强,随口问道。
“我姓孙行二,你叫我孙二郞就好了。”
“我叫喜庆,因为把我领回家的那一年,郑主管家里一年喜事不断,就改了这名字啦,也蛮好听的。——对了,你家里的其他人呢?”
孙二郎看着金水河,低声道:“我阿爹去给人拉纤了,得几个铜钱做盘缠。”
喜庆伸了伸舌头:“拉纤啊,好辛苦的活计。唉,你是哪里人啊?怎么到了八角镇这里。是要去京城吗?京城很热闹的!”
“我是孟州河阴县人,今年天旱,活不下去了。听说开封府这里好多大户人家招募人手,阿爹便带着一家来了这里,好歹找个地方填饱全家的肚子。”
听了这话,喜庆便挪了挪屁股,离得孙二郎远了一些,正色道:“看你年纪小小,怎么说假话骗人!我跟你说,我也是河阴县人,自小知道那里就在黄河边上,再是天旱也不至于地里没收成!还有啊,你莫要以为我年小不懂事,我在三司里做事的,知道这个季节地里的麦子也没收,你们家里如何走得了?难不成是犯了事逃出来的!”
孙二郎急忙摆手道:“你不要信口胡猜!今年天旱,黄河又向着北岸去了,你不知道,往年黄河都是在广武山下过,今年河岸离着山脚都快有十里路了,南岸的地里哪还能够浇得上水?没有水,麦子早早就熟了,反正又收不了多少,比往年早熟了快一个月。”
说到这里,孙二郎的声音小下来:“我们家早早就收了麦子,与庄主分过了收成,才起家搬迁的。不过收成不好,只是分到些秕糠罢了。”
喜庆将信将疑,看着孙二郎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黄河水道变幻不定他是知道的,但雨水多的季节一直靠着广武山的山脚,只是旱季会留下一大片河滩而已。当年他家就是因为黄河发水,遭灾没了收成,一路乞讨去了京城。
而且听孙二郎的口风,他家应该是那里的客户,不然主户租了田地一般是交租,不会与主家分收成。虽然天圣年间有诏令,不许田主阻挠庄客搬迁,但却要求是在地里的粮食收完分过收成之后才行,不然还是算无故逃亡的的。
孙二郎见喜庆不信,扭过头去道:“你不信就算了,快些忙你的去吧!”
喜庆想了一想,说道:“不是我不信,只是现在就收完夏粮,太过早了些。”
“有什么早的,这几年不是水就是旱,收成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稀奇吗?要不是听说开封府这里起了不少大户庄园,欠缺人手,我们家还在那里熬着呢!”
喜庆也想不出一个小孩骗自己有什么好处,又坐了下来,对孙二郎道:“灾害年年都有,不过我在京城却没有听说孟州一带有什么流民,倒是京东路的多。”
“我们那里人少,全县也没有多少人家,真要是没了收成,去山上摘些野枣柿子,捡些橡实栗子好歹也能凑合一年。只是有一顿没一顿,日子难熬罢了。”
喜庆叹了口气:“是啊,我们那里就是这么个样子,一点也不养人。对了,天灾年年都有,好歹能对付活下去,来年说不定就是个好收成呢,为什么全家要搬走?”
孙二郎叹了口气:“往年修黄河堤,我阿爹已经是劳累得一身病,听说今年又要开什么渠从洛河引水,哪个受得了这种重役?还是及早搬走算了。”
“啊呀,你们家还有地啊!这样一走,岂不是卖不上价钱!”
主户才负担劳役,孙二郎家要服修河的役,自然是在本地有田地的。想不到这都能下了决心,说走就走,这样的年景,走得这么匆忙,这地卖出去自然只能是稀烂贱了。
不想孙二郎摇了摇头:“哪里有什么地?只是两间茅屋罢了!一年的税钱只有三文钱,还不如做个浮客,最少年年的劳役免了。”
听了这话,喜庆深表同情地对孙二郎点了点头。这种主户,还真是不如雇在大户人家里的浮客,最少人家不赋不税,挣多少吃多少。两税是按地征收,乡村的房屋宅基地与耕地是一样算的,多少面积就交多少钱的税。两间茅屋,一年也就只要两三文钱的税。
古人常说,天下贫富不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可现在的制度,立锥之地有了还不如没有。小小的一两间茅屋,只能遮风挡雨,分文不值,按面积算下来一年也就交几文钱的税。可有了这几文钱的税,户籍的性质就变了。
只要交税,哪怕只是一年一文两文,都是主户,所以主户也称税户。主户再穷,也是要负担劳役的,虽然里正衙前这些能够使人倾家荡产的重役轮不到自己头上,但修护河堤开挖水渠这些劳役却逃不了,对贫穷人家来说,一样是沉重的负担。
年景不好了,面临普遍性的劳役了,弃家逃亡的人所在多有。黄河和汴河年年都要疏浚,两岸的州县逃亡的人特别多。宁可逃到他乡受雇作个庄客,免了劳役,也强似在家里守着两间茅屋累死累活。
徐平庄里虽然也有庄客成家立业,租地耕种,但一直住的房屋都是徐家的,徐平从来没有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便是这个道理。不是徐平小气,实在是为庄客们好。
喜庆少年时候与孙二郎一样都是在乡村长大,这种户籍不同带来的沉重负担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说起来,便感同身受。
过了一会,喜庆问孙二郎:“你家是在哪里?说说看,不定我还记得地方呢!”
“广武山下的曹家坳,离着汴口不远,你听说过吗?”
喜庆一拍大腿:“曹家坳啊!我自然知道!那里离我家不远的。对了,曹家坳里有一个蒋员外,心格外地黑,周围村子里多少人咒他死!——他死了没有?”
孙二郎神色黯然地摇了摇头:“活得好好的呢。我家里就是种他家的地,唉,若是通情达理的员外,这种年景必然就免租了,河阴县大半人家的税都免了。”
“这种黑心员外,如何会免租?自我小时候在河阴县,满县的人都说,就是这蒋家最没良心了!周围的人说起来,都想喝他的血呢!”
说起家乡,两个人立即就亲近起来。
当年遭了水灾,别的地方都有大户人家放粮救灾,就这蒋家一粒米不往外出,受灾的田地倒是他家报得最多。甚至官府发下来救灾的苗米,都大半被蒋家用各种手段弄到了自己家里,逼得不少人户逃亡。喜庆的父母也是那时候带他逃到京城,双双冻饿而死。
正聊得起劲,喜庆突然看见有三司的人在街上闲转,猛地想起来,郑主管和陈主管还等着自己买包子回去填肚子呢。
一下从地上跳起来,喜庆道:“啊呀不好,只顾着与你聊天了,忘了把包子先带回去!对了,你晚上住在那里?我来找你玩。”
孙二郎轻轻笑道:“我便住在这里,如今天气转暖,夜里也不甚凉,在这柳树下歪一歪,不知不觉天就亮啦!”
喜庆吃了一惊:“那岂不是露宿街头?你家里的人呢?”
“阿爹给人拉纤,要明天中午才回来,妈妈跟在船上给人烧饭,镇上就我一人。”
喜庆摸了摸头,想了一会道:“现在才五月初的天气,别看白天热得燥人,到了晚上可是冷得不行。这样吧,今夜我们那里空出了一间房,只有我一个人睡。那房间地方又大,里面好大一张床,你来与我睡在一起吧,等到天亮了再来这里等家人。”
“这哪里能够使得?你也是在人家屋檐下做事,随便带人回去会被骂的。”
“不用烦心,郑主管虽然面上严肃了些,心地最是善良,不会说你的。”
孙二郎有心不去,但一个人露宿待头,终究还是有些怕。而且喜庆面相慈善,一看就不是坏人。想来想去,对喜庆道:“那便叨扰你了,容日后再报!”
喜庆笑道:“我们一个地方的人,流落在外自然该互相帮助,说什么报不报的。”
说完,拉着孙二郎的手,向住的客店行去。
此时太阳才刚刚滑到天边,掩去了白天酷烈的光芒,整个都柔和起来。
走到路上,喜庆才发现自己手里还有小半个包子,从纸包里取了一个包子出来,递给孙二郎道:“给你个包子填填肚子,这是鸡汁包子,好香的!”
孙二郎只是摇头。
喜庆道:“你不用担心,我手里还有一个包子角儿,回去只要跟郑主管说,路上忍不住吃了一个,他不会说什么的。”
“那我也不吃,阿爹常说,人的肠胃最是娇惯,如果好饭好肉吃得惯了,就再也不能吃糠咽菜。我们这种人家,哪里来的肉吃?嘴巴吃得刁了,到时做出坏事来如何是好?”
第24章 留客
喜庆带着孙二郎,一路急行,回到了店铺里。
外面大院里的三司人员看见两人进来,有好事地问道:“喜庆,你从哪里拐了个人回来?回去仔细着,郑主管可是不让向里带外人!”
喜庆高声道:“莫要乱说话,这是我的同乡,家里遭了灾,出来逃难的!”
一路说着,一路拉着孙二郎的手,回到了自己的小院里。
进了院子,见郑主管和陈主管两人都在屋里,这样热的天气,也不知道在屋里干什么。到了门外,喜庆喊道:“主管,我在外面买了些包子带回来!”
门里传来郑主管的声音:“说不让你在外面贪玩,怎么花这么长时间!”
话音未落,房门打开,陈主管从里面走出来,接过喜庆手里的包子,口中道:“这一路颠簸,可是饿得狠了,你再去向店家讨壶茶来送到房里。”
待要转身,抬头看见站在喜庆身后的孙二郎,“咦”了一声道:“怎么出去这一会还带了个人回来?喜庆,你可仔细着,乱带人走小心有人告你拐带人口。”
说着,陈主管摇摇头,转身回房,却正与冲出来的郑主管撞到一起,吓了一跳:“郑主管,你如此慌里慌张,是外面着火了吗?吓我这一跳!”
郑主管也不理他,从房里出来,口中连叫:“人呢?人在哪里?是什么人?”
一眼看见站在喜庆身后的孙二郎,郑主管的面色立即紧张起来,一下把喜庆拉到自己身边,低头小声问道:“这孩子是哪里来的?跟你怎么认识的?怎么带到店里来?”
喜庆道:“主管不用担心,他叫孙二郎,与我老家都是河阴县的。那里今年遭了旱灾,难以存活,一家逃难到了这里。路上没了盘缠,父母到金水河上讨吃食,只留了他一个在岸边。我看他没吃没喝,又没地方住,便带回来住一夜。”
郑主管急得连连跺脚:“你怎么敢随便带人回来?这个时候,我身上——你怎么敢随便向店里带人!喜庆,我跟你说,此去西京一路不比平常,非要万分谨慎不可,我全家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这一路平安上!唉呀,你知不知道,这一路上我的心就没落到肚子里过,这到了店里刚刚要歇一歇,你要带个人回来!”
说完,郑主管急得团团转,两手乱抖:“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喜庆轻轻拽了拽郑主管的衣角,低声道:“主管,就是个没地方住的可怜人,看我的面子上,便就让他与我在房里住一夜可好?他父母明天就回八角镇了!”
郑主管急得两手直搓,在原地转两圈,把喜庆拉到一边,小声道:“你怎么知道他是个好人?人的一张嘴不过是两片皮,天上地下什么样的谎话编不出来?他说什么就都信了?这要是贼人派来的眼线,漏了风声出去,可如何是好?”
喜庆有些哭笑不得,对郑主管道:“主管,你想差了,不是孙二郎找我的,是我看他坐在河边,一时兴起与他说话的。一个十岁孩童,哪里会是什么贼人!”
“呀,怎么能这么说?你还年少,不知道在外的险恶!那些贼人为了钱财,什么千奇百怪的法子都想得出来。好了,不要说了,万万不能让他与我们呆在一起,不然一旦瞧破了关窍,会有大祸事的!”
喜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郑主管一路上总是怕被别人瞧破了关节,可他就是怀里揣了十万贯的纸券,又有什么关窍可言?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什么贼人敢在两京驿路上打这个主意?这一路上十里一铺,三十里一驿,不说路上还有驻军,就是来来往往的客商也跟平常的草市一般热闹,贼人想藏都没地方藏去。
沉默了一会,喜庆道:“主管,我好心好意地把人带回店里,说好让他今夜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的。现在要把人赶出去,如何开得了这个口?”
郑主管听了,从身上又摸出几十个铜钱来,塞到喜庆手里:“人无信不立,尤其是我们做经纪的人家,轻易不敢背信弃义。你拿这些铜钱去,交给那个孩子,就说今夜我们这里不方便,让他拿钱别寻间客栈歇下来,如何?”
到了这地步,喜庆也别无话可说,接了铜钱,叹了口气:“也只好如此,刚才买包子只花了十文,我身上也还剩得有一些,一起给了他吧。”
说完,转身到了孙二郎身边,把手里的铜钱一把按在他的手里,低声道:“本来是要留你在这里歇一夜,主管却说有些不方便,这里有几十个铜钱,你拿着出去买些吃食,寻家客栈住下来吧。等到明天父母回来,一起随着他们赶路。”
孙二郎反手把铜钱还到喜庆手里,笑着道:“我们意气相投,才随着你来到店里,不方便我只管出去就好了,怎么会拿你的钱!”
喜庆道:“你身上又没有钱,菜团又吃掉了,如何挨到天明?且拿了去!”
孙二郎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向门外走去。
喜庆从后面追上,拉住孙二郎的手道:“就只当是我借给你的,你拿了去,若是我们有缘,再见你还给我就是!”
“我们全家这一路过去,有没有落脚之处,是生是死都未可知,哪里有资格去借别人的钱。你的心意我领了,名字我也记下啦,就此别过,有缘再会!”
说完,转身向门外走去,只留下喜庆一个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停住,不要走!”突然后边传来郑主管的声音。
喜庆不知道郑主管为什么这么说,只是喜出望外,紧跑几步上前拉住孙二郎道:“好了,不用走了,主管同意你留下来了!我自己住一家屋,很宽敞,尽够我们住了!”
郑主管走上前来,对孙二郎道:“天色晚了,我左思右想,还是让你住下来,免得出去生出什么意外。明天一早等我们走了,我派个人留下来陪着你,送到你父母手里。”
孙二郎学着大人的样子拱了拱手:“如此,便多谢主管。”
郑主管点了点头,让喜庆带着孙二郎回房。
陈主管在一边早就看得不耐烦,看事情总算结束,走上前来对郑主管道:“来来去去,也不知道你折腾什么。要让他走,又要留下来,好了,买来的包子都凉了!”
郑主管看着喜庆和孙二郞的背影,小声道:“你不明白,喜庆领这孩子回来,本是好事,让我赶出去,却给他结怨了。再者说,要探风声,他已经探了去,不如就让他留在我们这里,好好看住了,反而万无一失!”
第25章 追捕逃亡
天刚蒙蒙亮,店的外面就已经人喊马嘶,热闹非凡。两京驿路是天下一等一的好路,尽可以起早贪黑挑着凉快的时候行走,也不用怕错过了宿头。
郑主管这一夜里都睡得不踏实,醒了之后看了看成身边的陈主管,依然还在那里熟睡,也不好叫醒他,穿衣下床出了房来。
正是五月初,太阳还没有出来,月亮依旧挂在半天上,河面上吹来的凉风轻轻拂过八角镇,迎面扑在脸上,一下子就让人精神起来。
郑主管转身看着旁边喜庆和孙二郎住的房间,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动静。又摸了摸怀里厚厚的十万贯纸券,心彻底放了下来。
这么多的纸券带在身上,走路坐卧都极不方便,郑主管却一点都不嫌弃,不管做什么都没有解下来过。这些纸券是还不能在市面上流通,但一旦丢失,谁知道会有什么事需要自己面对呢?一个公吏可没有资格跟三司谈价钱。
郑主管在小院里转来转去,借着清晨的凉风让自己清醒,让一直躁动不安的心情平静下来。两京之间近四百里路,大驿六处,小铺近二十处,乘快马一日一夜可以到达,而像三司这次庞大的车队,只怕要走上十天八天,今天才刚刚开始。
当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半空中的月牙隐了去,郑主管突然就听到自己房里传来“扑腾”一声。还不等反应过来,就见到陈主管披头散发地跑了出来,眼睛红通通地低声嘶吼:“郑主管,郑主管!郑主管人呢?!”
郑主管被吓了一跳,忙迎上去扶住陈主管:“我早起在院子里走动走动,你找我何事?怎么这样慌慌张张的?”
陈主管看着郑主管怔了一会,反应过来,长出了一口气:“吓我一跳,突然起来身边不见了你,还以为出了什么意外呢!唉,都是你这一路上疑神疑鬼,连带着我也怕起事来!罢了,吃这一吓,睡意全无,唤店家打水来洗漱吧。”
听见这话,郑主管便有些不好意思。
这边动静大了,那边喜庆听见也起了床,开了房门出来问道:“两位主管,天色才刚刚放亮,这便就要上路了吗?”
“不早了吧,收拾一下准备走吧。”郑主管点点头,“对了,昨天随你回来的那个姓孙的孩子呢?怎么不见他?”
“他也刚刚起来,收拾一下便就该出去了。”
郑主管重重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心算是彻底放了下来。
不大一会,喜庆到前面唤了小厮,打了清水来,几个人都一起洗漱了。
孙二郎似模似样地向几人拱手:“多谢几位留宿之恩,来日再报。”
说完,便就要出门去。
郑主管急忙叫住:“莫要急着走,清晨的天气还是有些凉。左右无事,我们一起去店外吃碗馄饨吧,昨日我见旁边的馄饨摊子甚是整洁。”
洗漱罢了,陈主管的脑子彻底清醒过来,想起自己刚才失魂落魄的样子就觉得好笑,对郑主管道:“又要出去吃东西,你不怕外面有贼?”
郑主管摇头:“说哪里话,清平世界,两京大道白日有贼那还得了!——再者说门外面都是我们的人,收拾马车货物人来人往,有贼也不怕他们!”
听了这话,陈主管哈哈大笑,原来还是要借人多给自己壮胆。
四人收拾罢了,信步出了院子,来到店门外。护卫的兵士,三司的公吏,以及赶车的车夫都在忙忙碌碌,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看看旁边的馄饨摊子,里面只坐了几个人,还有不少空位,郑主管喜道:“我们来得正好,若是再晚一些,只怕来不及了。”
说完,当先快步向那里走去。
到了铺子里,一对中年夫到带了两个半个大孩子正在忙碌,见到人过来,妇人走上前来问道:“几位客人,要吃多少馄饨?我们都是现包现吃,极是新鲜。”
郑主管道:“来四碗吧,主人家料下得重一些,汤要滚热,早晨天寒。”
妇人答应,走到一边与丈夫一起下馄饨。
四个人走进棚子里,找张空的桌子坐了,一边等着吃馄饨,一边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象。八角镇位于两河之间,早上的潮气格外地重,让人觉得冷意难当。
此时太阳还没有出来,整个镇子都笼罩在浓浓的雾气之中,路的对面景象就看起来朦朦胧胧的。只有三司车队的人喊马嘶,在雾气里透着格外的热闹。
不一会馄饨上来,喜庆先趴在碗上喝了一口热汤,被郑主管瞪了一眼,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转身对孙二郎道:“这馄饨鲜得很,快点趁热吃下肚去。”
这个时候再不吃就显得矫情了,孙二郞抱拳谢过,拿起旁边的筷子。
半晚热腾腾地馄饨下肚,身子便缓了过来,几个人都是伸腰出了口气。
正在这时,旁边转了三个大汉出来,进了铺子,一个去要馄饨,另一个扫了一眼铺子里的客人,突然喊道:“好大的造化!没想到追了一路不见人影,却在这铺子发现了那个小贼骨头!先莫要贪吃食,把这小贱坯逮了,不要再让他逃了去!”
郑主管这一桌的人都吃了一惊,听见说起贼子,都一起看着孙二郎。
却不想孙二郎也是茫然无措,满脸不解地看着那边的三个大汉,显然不是他犯事。
那三个大汉聚到一起,中间一个指着孙二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