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放心,老身这几十年来接生的孕妇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个个母子平安,老身保证为陛下接生个大胖小子出来!”稳婆一边应承着,一边推开房门有进寝宫。
  稳婆进去之后,寝宫中唐婉的呻吟之声更重了,又等候片刻,华佗,李时珍等人便也赶了过来。
  “几位神医来了便好,待会皇后生产过后,便要麻烦几位调养了。”
  李时珍见刘辩虽然表面淡定,但却在殿外左右徘徊,显然是无比担心了。便出言安慰道:“陛下莫要担心,臣等这几个月为皇后娘娘调养的极好,虽然产期提前,却无伤大雅的。”
  “对啊陛下,姐姐产期是六月十五,可是今天是六月初六。六六大顺,此莫不是天意,昭示姐姐一定会母子平安!”伏寿轻声道。
  刘辩眼睛一亮哈哈大笑道:“不错,六月初六,乃天赐的好日子,一定是上天昭示!”
  屋内呻吟声不止,刘辩负手而立,等了大约小半个时辰,陡然,其内响起哇的一声响,正是孩童啼哭之声。
  便在此时,宫门打开,稳婆喜笑颜开的推开大门道:“恭喜陛下,皇后娘娘为陛下诞下一个皇子,母子平安啊!”
  “好,好啊!”刘辩哈哈大笑,推门入内。稳婆便等在门口等着刘辩看完儿子,等候打赏。
  刘辩走进大殿,只见何太后已经抱着一个孩童,正逗弄着。刘辩连忙走上前去,道:“母后,快让朕抱抱。”
  “来,皇儿小心点。”何太后听了连忙轻手轻脚递给刘辩,刘辩接过一看,却是一个粉雕玉琢,极其可爱的大胖小子,胯下一只小鸟冲着刘辩,威风凛凛。
  刘辩一看,便有一种血浓于水的感情。
  “皇儿啊,婉儿为你诞下一个皇儿,为哀家诞下一个皇孙,咱们刘家终于后继有人了啊!”何太后也一脸欣喜道。
  “恭喜陛下,喜得皇子!”殿外侍女等人也纷纷叫道。
  “好,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尔等皆重重有赏,稳婆你接生功不可没,赏百金,日后皇室若还有皇子接生,朕还找你!”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稳婆听了欢天喜地,向刘辩拱手致谢。
  刘辩抱着孩子来到唐婉床塌之前,如今被禄已经被侍女更换过,刘辩坐到床塌前,将怀中的孩子送到唐婉身前,温柔道:“皇后你看,你为朕生了个皇子!”
  唐婉看着孩子,眼中满是慈爱,虚弱的笑道:“臣妾总算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
  “朕早说了,你一定会为朕生下皇子的!”刘辩哈哈大笑,抱着怀中的儿子,越看越喜了。
  “皇儿,孙儿还没有名字,你快为孙儿赐名!”何太后看刘辩只是欢喜,连忙提醒道。
  “哦,朕倒是忘了!”刘辩一拍脑门,将孩子放在唐婉身边,负手在宫殿内度步着。
  刘辩沉吟一番道:“如今大汉分崩,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朕如今无奈而动刀兵,只求能尽早一统大汉。朕打天下,便希望皇儿长大以后,能够治理天下,便叫他刘治如何?”
  “刘治,我孙儿便叫刘治了!”看着床上的大胖小子,何太后拍手笑道。


第383章 初见分裂的袁绍阵容
  刘辩喜得贵子,大赦天下,整个洛阳城都陷入了喜悦的氛围当中。
  刘辩有后,便相当于后继有人,群臣拼命的为刘辩效力,博的并非是自身的荣耀,而是想要封妻荫子,名传千秋。刘辩有了儿子,也就是说刘辩的朝廷,便能无限的延续下去了。
  不止是被赦免罪行的百姓感恩戴德,便是群臣也整日的喜气洋洋。仿佛办公治政也格外有劲一般。
  时间缓缓来到九月份,丰收的季节,刘辩这里,只等待武关常遇春练兵完成,便出兵攻打袁术。
  而整个天下的诸侯,这个时候也是磨刀霍霍,不甘于平静。
  凉州,曹操掌控武都,陇西,汉阳三郡之地,凭借着长安的支持,与蒙古大军对峙。而蒙古大军自从陇西战败,便退往金城郡,以金城郡驻守,凭借后方蒙古,以及北方几个凉州的郡县支撑起大军与曹操四万大军对峙。
  郭侃不欲与汉军争锋,早早便请求铁木真令派贤能。因此这断时间,两地处于对峙状态,并未再次起兵交锋。
  而益州方面,从刘焉兵败关中,益州元气大伤后。而刘焉得知刘范,庞羲被擒,更是病上加病,也不知能挺得住多久了。而益州,也便沉寂下来,无力出兵参与争霸了。
  而幽州刘虞,青州孔融听命于刘辩,刘虞得一半幽州富庶之地,一直处在持续的发展之中。青州孔融,因为青州底子本就薄弱,又被黄巾肆虐多年,三年五载却难以收服全境。只有一边收取,一边发展。
  而兖州赵匡胤,自去年戏志才之计,掘齐河水,水淹袁军,大败袁绍,声威一时无二。不过赵匡胤虽败袁绍,但兖州也是黄巾肆虐,赵匡胤一举收服数十万黄巾人口,得青壮近二十万,实力大增。不过这些实力却一时半会无法吃透,还要经过屯田练兵。因此短时间也无法再次主动发起战乱。
  至于荆州刘表,扬州刘瑤,徐州陶谦等人则为守成之主。又因为袁术祸害淮南,动征西讨,也一直处于防守之势。如今天下除了袁术四处竖敌,也只有同为袁家所出的袁绍有实力发动战争了。
  袁术得了袁家祖地,因其财富积累,因之成就诺大的基业。但同为袁家所出的袁绍,却是执天下世家之牛耳者。袁绍有冀州这天下第一大州,又有天下世家的鼎力相助,去年虽败于赵匡胤,但却无伤大雅。
  一年来,袁绍又招兵买马,得兵马十多万,实力也是强劲无比。此时袁绍得了冀州全境,虽有黑山军,但却相安无事,如今他彻底坐稳冀州,却是想在动刀兵了。
  魏郡,邺城,刺史府。
  袁绍大马金刀坐于主位,仪表堂堂,确是威严不凡。
  麾下文武济济一堂,文有许攸,审配,逢纪,郭图。武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其余偏将,谋士更是数不胜数,多如牛毛。
  如今刘辩武关兵马尚未练成,袁绍却先要动兵了。
  “诸位文武,如今冀州兵马钱粮充足,本官欲动兵征伐,尔等有何良策,尽皆畅所欲言!”袁绍一双狭长的丹凤眼环视殿下文武,沉声下令道。
  “几个月前,刘焉勾结蒙古人,欲奇袭关中,可惜却功亏一篑。实在让人惋惜,如今刘辩势力,益州却是无力成为刘辩的大敌了,仅有蒙古人威胁刘辩的势力,而蒙古此时草原上还未一统,想要让他牵制刘辩,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三年五载之内,刘辩就能腾出手来,攻伐主公的天下诸侯了!如今主公也应该扩充势力,征伐其他诸侯了!”许攸当先出列,抚须拱手道。
  “嗯!”袁绍听了颇为满意,身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子远所言甚是,我正是见刘辩势力越来越强,所以不能坐以待毙啊!你们说说,如今本官应该攻取哪路诸侯为好呢?”
  “主公……”许攸刚欲继续细说,审配却站了出来拱手道:“主公,纪有拙见,主公不妨听听!”
  “既是拙见,说来何用?主公还是听我说吧!”许攸冷笑道。
  “许攸,你……”审配一怔,当即气怒道。
  “好了子远,正南不过谦卑之言,既然是他先出言,便让他先说吧!”袁绍眉头一挑,摆了摆手道。
  袁绍麾下几个谋士,分为几个派系,其一为南阳派系,其二为颖川派系,其三为冀州派系。而这些年,袁绍的几个儿子相继出世,但却并非是一女同胞所生。所以几个谋士,也是想让自己这一系的袁绍之子,日后能够继承袁绍之位。
  以前袁绍的几个儿子还未出世还好,这些年袁绍几个儿子相继出世,而这些谋士,也便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了。许攸为南阳一系,而审配为冀州一系,姑而他们关系并不太好,许攸本就口齿伶俐,却不放过打压审配的机会。
  “哼!”审配冷眼看了眼许攸,向着袁绍拱手道:“主公,如今冀州周边,诸侯林立,西有并州,北有幽州,南有青州,主公想要征伐诸侯,便要在这三州之中动手!”
  “并州是刘辩的地盘,河套又有冉闵,北边又有蒙古,取之不仅要正面对决刘辩,还要抗衡冉闵,蒙古,却是取之无益。你且说说,我是取青州,还是取幽州呢?”袁绍沉声问道。
  “在下认为,主公还是应该先取青州!”审配拱手道。
  “呵。”听了审配的话,许攸嗤笑一声,满脸的不屑。
  审配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却是强忍了下来,并未发作,袁绍摆了摆手道:“子远不要打扰,正南,你继续说!”
  “多谢主公!”审配拱了拱手,在掉内度步道:“主公且将平幽两州对比一番,青州有黄巾肆虐一番,如今孔融尚未收复全境,主公只要现在出兵,便可轻易拿下一两郡!”
  “可孔融他大败黄巾,将黄巾赶去了兖州,实力却不可小视啊!”袁绍胡疑道。
  “那些黄巾贼子都是些什么货色?孔融能大败他,不足为奇,更何况这其中,可能是赵匡胤想要这黄巾青壮,在其中从中作梗。不然以孔融的实力,想要扫平青州黄巾,十年八年也不可能的!”审配说起孔融,满脸的不屑。
  袁绍听了,也有些意动,微微点了点头。审配继续说道:“若是主公派遣兵马,突袭青州,转眼便能拿下一两州,随后步步为营,不出一年半载,便能拿下青州了!”
  “那你说说,为何不攻取幽州呢?”
  “幽州如今一分为二,西南为刘虞势力,东北为刘备势力。主公是攻取哪一方呢?主公若是攻打刘备,势必对刘虞形成夹击之势,刘虞不会坐视不管。并且刘备得了公孙瓒势力,多有骑兵,想要攻打刘备,确是诸多不便。而主公要是攻打刘虞,如今刘虞麾下,有沮绶,潘凤,而狄青曾经与张飞大战几十回合,破为不凡。更何况主公忘记了鞠义了吗?”审配沉声道。
  “鞠义,这个逆贼!”听了鞠义的名字,袁绍气的顿时一拍桌子。
  “所以,幽州刘虞有这些人马,刘备势力又范围又是贫瘠之地,形同鸡肋,取之不易,取之又无用!所以主公还是攻取青州为上!”审配拱手说道。
  袁绍一阵沉吟,并未下定决心,不想许攸哈哈大笑道:“主公,攸以为,审配之言,实乃妇人浅见!”
  “许攸,你何以屡次出口伤人?”审配终于憋不住心中的怒气了,怒目而视,看向许攸。
  许攸头颅高抬,并不理会审配,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
  袁绍鹰目一眯,看向许攸道:“子远,你如此嘲笑正南之言,可是有什么高见啊?”
  “不错,攸认为主公应该攻打刘虞为上!”许攸拱手道。
  “且将道理说道说道!”袁绍皱眉道。
  “攸也让主公将青幽对比一番。审正南说青州势力薄弱,既然薄弱,那便迟一些取,又有何妨呢?青州势力薄弱,但也因为黄巾肆虐,贫瘠无比。主公浪费时间取一个必得的贫瘠之地,不如集中实力,先拿下富庶的幽州为上!”许攸拱手说道。
  “嗯!”袁绍听了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在他眼里,青州是他的掌中之物,那是迟一些取也没有问题。更何况青州贫瘠,还有些黄巾山贼,多不胜数,去取青州,却是浪费时间,还要花费人力,物力去治理地方。
  而相比青州,刘虞治下的幽州地盘,却是富裕太多了。首先黄巾之乱,幽州最先平定,后来百姓大多涌向安定下来的幽州,刘虞治下幽州数年,努力发展民生,与周边异族打理好关系,可以说刘虞手下的幽州,是非常繁荣的。
  经过许攸这么一说,袁绍也觉得攻打幽州更好了。
  “可是,幽州刘虞势力不弱,若是攻打刘虞,恐怕短时间难以打下来啊!”袁绍皱眉道。
  “主公多虑了,如今主公麾下兵马十几万,刘虞麾下兵马五万,是其三倍有余。袁绍麾下将领潘凤,鞠义,更是我冀州过去的降将,这种人,我冀州多如牛毛,有何可惧?”
  “当初刘虞与主公联盟,约定牵制公孙瓒,可鞠义用计杀了公孙瓒,反而投奔刘虞。刘虞居然还接纳了鞠义,是为背弃盟约啊,主公可以此为由,起兵攻打刘虞!”
  “而主公攻打青州,青州孔融这几年攻打黄巾,颇有民心,却是师出无名。出师不义啊!”
  听了许攸的一番言论,袁绍心下大定,看了一眼逢纪,郭图问道:“你们呢?有何高见?”
  郭图为颖川人,郭图为南阳人,二人对视一眼,心下已经有了决断,向着袁绍拱手道:“在下认为主公还是攻打刘虞为上!”
  “哎!”审配无奈的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冀州杰出之人不少,但能进入袁绍核心决策之人的,只有他一个而已,只可惜冀州双杰,田丰投靠了刘辩,沮绶投靠了刘虞,不然殿下哪里容得许攸一言堂?
  袁绍却不管这些,站起身来大喝道:“吾意已决,即日起兵五万,兵伐幽州!刘虞背弃盟约,收容我冀州叛贼鞠义,我定饶不了他!”


第384章 我有白袍将啊
  袁绍站起身来,心下已经定下决策,沉声大喝道:“吾意已决,即日起兵需要,兵发幽州,攻打刘虞!刘虞背弃与我冀州盟约,先后收容我冀州叛将潘凤,沮授,鞠义等人,我绝饶不了他!”
  “主公且慢!”郭图起身拱手道。
  “嗯?公则啊,我意已决,攻打刘虞,你还有何事啊?”袁绍眉头一挑问道。
  “公主既然决定攻打幽州,我自然不会阻止,不过刘虞也有兵马五六万,刘虞治下幽州又富庶,如今主公准备攻打刘虞,却还要准备半月。若是刘虞得到风声,肯定会加强戒备,短时间也能拉起数万青壮来抵御主公!更何况潘凤,鞠义,沮授等叛逆也不可小视。图有一计,可以迅速拿下幽州!”郭图拱手说道。
  “哦,公则有何妙计,快快道来!”袁绍兴奋道。
  虽然许攸建议袁绍先取幽州,但幽州比青州更难攻打。而潘凤,鞠义等人的厉害,袁绍也心知肚明。袁绍满脸欣喜,想要听听郭图的高见。
  郭图笑道:“如今主公出兵幽州,幽州势力虽不及主公,但刘虞这几年来却也甚得民心。若是给他足够的准备时间,此战必定旷日持久。所以攻打刘虞,重在一个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如何才能出其不意呢?幽州与我军相邻,只要我军出动,刘虞一定会派遣重兵于边界防守的!”袁绍眉头紧皱道。
  郭图拱手回答道:“主公照常筹集兵马,但却放出风声,说要攻打青州,降低刘虞的警惕。到时候兵马筹集完毕,主公可迅速出兵,趁着幽州来不及反应,北上河间,一举拿下涿县,幽州的首府!”
  “不错!”袁绍扶掌大笑道:“幽州兵力大多驻扎在渔阳防备右北平,若是我能出其不意突袭涿县,拿下刘虞之后,幽州便不足为虑了!”
  “就依公则所言,照常筹备兵马,粮草,放出风来就说要出兵青州!待兵马准备妥当,便突袭涿县!”袁绍当即下令道。
  “诺,主公!”一众文武拱手领命。
  果然,袁绍放出风声要攻打青州,青州孔融惊慌失措,积极整军备战。而幽州刘虞却没有什么动作,潘凤,狄青,沮绶等人仍是率领三万兵马驻守渔阳。而涿县,只有一万兵马,由乐进驻守。另外一万人,分布在涿县周边驻扎。而其他郡县,这几年刘虞也大兴屯田,好在幽州地处边关,世家不多,屯田颇有效果,若是将各地屯田的士兵与郡兵集结起来,也有十余万。
  只是这些兵马的战斗力远远比不上正规军,更何况袁绍就是为了出其不意突袭涿县。眼下沮授不在刘虞身边,刘虞也远远没有意识到袁绍的真正图谋。
  待到半个月之后,袁绍兵马钱粮准备充足,便起兵五万,以颜良为主将,高览为副将,郭图为军师,突袭幽州。
  不过邺城终究在冀南,袁绍调兵也是靠近冀南一带调兵,并未在冀北调兵。怕引起刘虞的警觉。不过就算如此,由于刘虞后知后觉,三日之后,颜良等大军已经来到范阳边境,最多只消两日便能兵临涿县之时,刘虞才得到袁绍大军犯边的消息。
  收到消息的刘虞大惊失色,慌忙召集麾下文武前来议事。
  刘虞麾下也有些人才,自从潘凤,狄青,乐进等到了幽州,他们逐渐整合了幽州的兵马,东征西讨下,刘虞麾下也大多是些老实人,因此也主动让出权利。由狄青沮授等人治军。而刘虞麾下那些老臣,则是专心处理政务了。
  说起刘虞麾下的老人,倒是也有几个厉害的人物。
  其一为田畴,他为刘虞所征,早早便看出公孙瓒之祸,不过刘虞不以为意。当时田畴奉刘虞之命前往洛阳,等田畴返回幽州之后,刘虞已经被害了。在之后,田畴投靠曹操,曾参与平定乌桓,其才能却也不凡。
  还有鲜于银,鲜于辅,齐周等人,刘虞死后,刘虞其子联合周边交好的异族部落,攻打公孙瓒,致使公孙瓒大败,势力变弱。
  文官这边,别驾,从事,田畴,鲜于银兄弟,齐周等人,武将这边乐进,鞠义等幽州将校。
  “诸位文武,如今袁绍麾下上将颜良领军五万进犯我幽州。该如何是好啊!”刘虞一脸焦急的问道。
  “这袁绍当真是奸诈,故意放出风声攻打青州,真正目的确是想攻打我幽州!”鲜于银愤愤道。
  “恐怕袁绍的目的不止是攻打我幽州那么简单吧?袁绍故意隐瞒消息,让我幽州疏于戒备。如今我涿县周边只有两万兵马,前方又是一马平川,不出两日,颜良大军便可兵临城下!袁绍的真正目的,恐怕是我涿县,只要一举拿下涿县,便可掌控半个幽州了!”田畴拱手说道。
  “啊?袁绍目的在我涿县?这可如何是好啊!”刘虞惊慌失措道。
  “主公勿忧,狄青将军三万大军正在渔阳驻守,主公可立即书信给狄青将军,让他出兵回援涿县!”齐周拱手说道。
  鲜于辅谏言道:“不错,上谷,代郡郡兵,屯田兵马数万,主公可立刻召集回来守城!”
  “乐进将军,可还来得及?”田畴看向一脸凝重之色的乐进拱手问道。
  乐进沉吟一番,摇了摇头道:“狄青将军驻守渔阳,来回往返也要数天时间,更何况有刘备牵制,狄青将军想要立刻回援,恐怕不可能的。若是狄青将军回军,刘备说不定浑水摸鱼,与袁绍夹击我军,那就更麻烦!”
  众将一听,脸色尽皆一变,以涿县的两万兵马,对付颜良来势汹汹的五万大军,形式却是不容乐观啊。
  乐进继续说道:“至于屯田的郡兵,大多分散各地,两天时间,最多召集五千人,战力不强,便是召集过来,也是可有可无啊!”
  “我范阳富庶,若是集中兵马驻守涿县倒是不成问题,只是周边县城,正是秋收,如此一来必为袁军劫掠,一年的辛苦化为泡影,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啊!”刘虞摇头苦笑道。
  若是坚壁清野,将兵马于涿县驻守,那么幽州的富庶,刚刚丰收的粮草,便会经此一战,为袁军所夺。那几年来的心血,便毁于一旦了。
  “州牧大人勿忧,古之攻城,三倍围之,十倍拔之,袁绍兵马不过五万,州牧大人可召集周边郡兵驻守涿县,末将愿意率领兵马出战颜良。我在冀州之时,那颜良还得看我颜色行事,区区颜良,有勇无谋之辈,州牧大人便让我鞠义去摆平他吧!”鞠义出列拱手说道。
  听此一言,刘虞大喜道:“不错,本官倒是忘了鞠义将军曾经是冀州上将,其才能便是颜良也远远不及啊。你说,你带多少兵马出战颜良!”
  “末将只需带三千本部先登,便可出战颜良!”鞠义眼中喜悦之色一闪而逝,眼下在场将校,狄青,潘凤等人不在,在场之人才能俱是不及他,如今正是他立功的大好时机。于是鞠义迫不及待的拱手请战说道。
  “三千兵马?你如何以三千兵马对付颜良五万大军?”刘虞皱眉道。
  “以我三千先登,自然不能打败颜良,还需要乐进将军多多配合才行!”鞠义向乐进拱手道。
  “鞠义将军有何计策不妨明说,若是帮得上忙的,乐进绝不推辞!”乐进谦虚的拱了拱手。
  鞠义将心中的计策拱手道来:“州牧大人,我领三千先登出击,随后乐进将军领军在后设伏。引诱颜良大军入埋伏之中,如此便能挫败颜良的锐气。而如今天气凉爽,不热不冷,我军只需携带十日的干粮便可以出城与颜良兵马迂回交战。而州牧大人可立即召集周边郡兵守城,五千之众足以防守一时了,若是颜良兵马攻城,我军也可以袭扰。”
  不携带輜重,只带干粮作战,以如今九月份的天气在野外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只要吃的足够,确实可以。只是十日过后呢?又该如何?
  刘虞道出心中的忧虑,鞠义笑道:“大人不用担心,十天时间,足够狄青,潘凤二位将军稳定渔阳,带兵前来回援了。到时候狄青将军兵马与我等兵马夹击,如此便能大败颜良大军了!”
  刘虞听了眉头紧皱,此战的关键便是出城,以两万人抗衡五万人,如何才能完好保存,并且能够拖住他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