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仁贵你在幽州击退袁绍的进攻,可谓功劳显著,如今又是夺得武状元,朕心甚慰!现在朕封你为幽州都督,镇军将军,三日之后便前往幽州,总督幽州军事!”
刘辩封赏一出,满朝文武倒是没有多少惊讶,刘辩虽然没有说出应梦贤臣之事。但满朝文武都已经知道了,并且根据刘辩的诗句,样样与薛仁贵吻合,并且薛仁贵在幽州立了大功,如今又夺取了武状元之位。
这个年代人们避鬼神,却又信鬼神,更何况刘辩又躲避搬出高祖托梦。应梦贤臣众臣都认为薛仁贵是天赐之将。对于这个封赏,他们都觉得是只少不多。
而如伍云召,陈庆之等人,这几天也了解了薛仁贵的事迹。能够获得如此封赏,已经不足为奇了。
薛仁贵神色一正,幽州都督?总督幽州军事?到如今也只有曹操有此殊荣,他是总督陇西军事。而镇军将军,已经是杂号将军的巅峰,再进一步,便是平字位将军,而杨继业,李显忠也只是在平字位之上的安字位将军。
薛仁贵吸了口气,封赏虽厚,却有着莫大的压力。到时候有袁绍,刘备,蒙古几大势力虎视眈眈。眼前虽有并州支援,但一旦蒙古侵略并州,并州便是独木难支了。
到时候数道压力及于一身,幽州兵马,幽州的安慰也落到自己的身上了。薛仁贵吸了口气躬身拜倒道:“末将遵旨,必不负陛下信任!”
刘辩点了点头,看向文官之中一人,笑道:“希文,你这些年在并州政绩显著,如今并州稍微安定,庞籍已经接受并州刺史,朕如今表你为幽州刺史,与薛仁贵一文一武,辅佐刘虞治理好幽州!”
范仲淹拱手而出道:“微臣遵旨!”
第428章 白袍军
范仲淹早在刘辩还在并州太原时就召唤出来了,这五年一直在并州,初期为太原太守,因为政绩斐然。刘辩任命其为并州刺史,范仲淹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在宋朝之时,也是镇守边关,范仲淹在时,狄青也不过是他的后辈,在他手下为将。
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单单治理地方却有些可惜了。刘辩便将他调回洛阳,表其为幽州刺史,虽然只是换了个州,但作用却是不小。
首先蒙古还在一统草原部落,三五年间恐难以南下。并州便相对和平,并且还有冉闵占据河套作为缓冲。若是蒙古南侵,短时间不会威胁到并州本土,并州如今还算安定,有庞籍治理已经是绰绰有余,若是真的发生了战事,缓冲的时间足够,刘辩也来得及调兵遣将。
若是蒙古南侵,刘辩打算第一时间便将王猛调去并州。如王猛,范仲淹,虞允文这种人才都是政治能力不凡,并且知兵,如今刘辩麾下不缺打仗的,有王猛,范仲淹坐镇一方督管政务。不仅仅可以很好的治理地方,战事来临时,由于他们知兵,更能配合前方的将领作战,更好的协调,更好的配合。
并州暂时安定,范仲淹在并州意义不大,而幽州局面此是相对艰难。所以将范仲淹调去幽州,其才能才更好的发挥出来。到时候薛仁贵在前方作战,范仲淹在后方治理地方,督促粮草,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以范仲淹的能力,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战略性错误。并且这也是刘虞要求的,若是范仲淹去了幽州,刘虞定然会全面放权。到时候刘虞在幽州安定人心,范仲淹则执掌政权。
刘辩继续看着台下一人道:“伍云召上前听封!”
伍云召?伍云召是武举第三探花,第二名榜眼陈庆之尚未封赏,怎么就到了伍云召?众人带着一丝不解,然而陈庆之仍是保持着躬立的姿势,目不斜视。
刘辩看着伍云召道:“你是伍公之子,也算是将门之后,此次武举你表现出色,得了探花之名,阵心甚慰。朕现在封你为偏将军,跟随薛仁贵前往幽州听用!”
偏将军?前往幽州?那就是在薛仁贵手下为将了。但伍云召并无半分不悦,这段时间薛仁贵的武艺,治军统军,气魄都已经将他折服,若是在别人手下或许他还不服气,但在薛仁贵手下,却是一百个服气的。
“末将遵旨!”伍云召拱手领命。
“张士贵上前听封!”刘辩再次看向一人。
张士贵踏步而出拱手道:“末将在!”
“朕封你为折冲校尉,与薛仁贵一同前往并州听用!”
折冲校尉,虽是校尉,却有头衔已经非常难得了,若是再有功劳,便可能是折冲将军,直接是杂号了。张士贵拱手谢恩,随后刘辩看着薛仁贵,范仲淹,伍云召,张士贵等四人道:“你们四人俱是前往幽州,辅佐州牧刘虞,替朕保境安民!”
“末将,微臣遵旨!”四人齐声道。
刘辩又从桌案上取出一道圣旨,差女官递给薛仁贵,嘴里解释着:“这封圣旨,是朕擢升狄青为平虏将军,乐进为扬武将军,潘凤为偏将军的圣旨,到时候你前去宣读!”
当初狄青,乐进前往幽州之时,狄青是建威将军,乐进是偏将军。而刘辩封狄青的平虏将军也是杂号将军的顶峰,之外镇军之下。狄青,乐进各自加封一级,潘凤也从晋升为偏将军,刘辩也算没有厚此薄彼。
封赏完前往幽州的三将,刘辩终于是看向了陈庆之,笑道:“陈庆之,罗士信,徐庶上前听封!”
陈庆之罗士信等几人尚且是白身,上前拱手道:“草民听旨!”
“陈庆之,此次武举之中,你虽然没有参加猛将类考核,但你之破阵,韬略,成绩冠绝众人。古之名将运筹帷幄之中,破敌于千里之外的不在少数,朕相信你有此之能,所以阵决定破格任用你为偏将军,前往青州在孔融麾下为将!”
“徐庶,此次武举之中,你韬略破阵表现出色,朕表你为青州军师,前往青州军中,担任副军师,位在虞允文之下!”
徐庶在武举之后,卢植早早便查清楚徐庶方面的案件,乃是冤假错案。于是卢植便替徐庶平案,如今徐庶便是以真名示之。而徐庶四维也比较不错,武力69,统帅79,智力96,政治89。
“罗士信,你此次武举之中,武艺表现出色,勇猛难敌,朕封你为牙门将军,前往青州为将!”
众人听了刘辩的话,才恍然大悟,原来陛下并非不是不封赏陈庆之,却是要按照地方一个个的来啊。
相比于幽州的形式,青州同样是不容乐观,首先是人口不足,贫穷。随后袁绍,赵匡胤若要发展,青州必为必争之地。
如今青州有林仁肇,进冲,唐斌,太史慈,虞允文等人,再把陈庆之,徐庶,罗士信等人调去,青州实力无疑大大增加。
虽然青州没有真正的统帅,足以一统全局之人。但这些人才若是群策群立,足以保全青州。到时候有那种绝世统帅出世,有了足够的功劳,资历,在调往青州不迟。或者陈庆之在青州能如前世一般,立下滔天大功,刘辩也可用他统筹青州大局。
策封完前往青州的三人,三人躬身谢恩,刘辩又取出两道圣旨,让女官一道交给陈庆之,一道交给罗士信,解释道:“陈庆之,你手中圣旨,是朕封赏嘉奖青州众将的,到时候你去往青州宣读!”
青州这些年倒是没有大战,立下的功劳不过是林仁肇与进冲大破黄巾,不过这些年他们虽然没有在立下大功,却也不断打击各处黄巾。同样是每人加官一级,林仁肇加封为平难将军,同样只在薛仁贵镇军将军之下,林冲从偏将军加为杂号将军,第太史慈,唐斌从校尉加为裨将军。
“罗士信,你手中这道圣旨,是交与秦琼秦叔宝的,此次他虽然没有来参加武举,但当年救出进冲妻子,协助青州阵斩管亥立下大功。这些年虽为绿林,但惩恶除奸,救活许多百姓,乃是大功。朕在其上表其为裨将军,你一定要说服他加入青州!”刘辩对罗士信说道。
罗士信大喜拱手道:“陛下放心,末将一定说服秦大哥加入青州!”
其实秦琼早就想加入青州了,只是罗士信,典韦二人一直不愿意。如今罗士信知道了青州的的确确是属于刘辩,刘辩又获得了他的认可,罗士信自然是有把握让秦琼加入青州了。
见罗士信一口答应下来,刘辩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青州这些年战乱不断,百姓稀少,他们厌倦战争,朕恐精兵难练。薛仁贵前番鞠义所练先登营尚在幽州,朕打算将他们调到青州作战,你到了幽州之后,让他们秘密前往青州,加入陈庆之麾下!”
“陈庆之,待到这三千兵马到了青州之后,你在募兵五千,以此先登为基础,组建八千兵马!”刘辩对着陈庆之命令道。
“诺!”薛仁贵,陈庆之二人拱手领命。
先登营在幽州意义不大,虽然是精兵但在幽州这个以骑兵为战场的地方,并不能发挥出太大的作用。可这精兵若是到了青州,必然会成为一股悍卒。
至于将这兵马交给陈庆之,却是刘辩临时起意。在陈庆之那个时代,他率领着七千本部白袍军深入敌后,数十战皆胜,成全了的名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也由此而出。
如今刘辩得了陈庆之,心中也期待着陈庆之能够创造那往日的辉煌。
尔等两派,一个在幽州,一个在青州,虽然地盘无法衔接,但之间要互相帮助。你们暂时以守为主,待朕拿下南阳,威胁到赵匡胤后方,便起兵灭袁。到时候尔等相互策应。
“末将谨记!”众将拱手道。
刘辩点了点头看向了林御道:“林御上前听封!”
“末将在!”林御拱手上前。
刘辩道:“林御你这些年立下不少功劳,在武举之中成绩优异,朕现在封你为冠军中郎将,前往雁门,在杨继业将军麾下听命!”
“冠军二字,取之你最敬佩的冠军侯霍去病,望你不负朕的栽培,以霍去病为榜样,为阵抵御外侮!”
林御吸了口气道:“末将谢恩,必不负陛期望!”
中郎将,是介于校尉与将军中间的一个职位。在太平时期,中郎将含金量十足,黄巾之乱时,卢植,朱隽等人也不过是中郎将而已。只是到了战乱时期,中郎将已经不足以封赏立功之人。
“典韦,你此次武举之中,步战表现优异,马下你难逢敌手。朕任命你为朕的亲卫,保护朕的安全!”刘辩看向典韦道。
殿下许多人皆是羡慕的看着典韦,其他人虽然封赏很高。但典韦直接便是跟随刘辩,日夜保护,可谓圣眷厚重了。
刘辩早就有了打算,用典韦替换杨再兴,待典韦熟悉了杨再兴的职务,便将杨再兴外调为将。
典韦看了一眼罗士信,兄弟两个眼中略有些不舍,但皇命难违典韦也只能拱手领命。
刘辩最后看向曹骁道:“曹骁朕委任你为骁骑校尉,仍往陇西,返回虎豹骑在孟德麾下听用!”
“末将谢恩”
很快,一众在武举之中表现优异的人才被刘辩封赏完毕。至于刘晔只参加了韬略一项,成绩还不足以进入排名,不过刘辩日前已经见过他,让他在洛阳为官,日后在慢慢提升。
第429章 陈庆之妙计阴袁绍
朝堂封赏几日之后,各路人才便纷纷返回各地了。
薛仁贵带着范仲淹,伍云召,张士贵,还有自己的娘子,薛丁山并手下周青等兄弟返回幽州。周青等人虽然没有在朝堂之上被策封,但也被朝廷封为校尉。
林御则北上雁门,曹骁返回陇西,而陈庆之,罗士信,徐庶三人也是前往了青州。
青州下辖,平原,济南,乐安,北海,齐国,东莱,城阳等地。不过袁绍一统冀州之后,平原本就靠近冀州,当时青州混乱,平原也便被袁绍所得。
秦琼所在山寨位于济南,乐安,齐国三郡的交界之处。
秦琼山寨名叫聚贤庄,也是一个大小三千人的山寨,与其他山寨不同。青州其他山寨大多是黄巾余孽,而黄巾余孽是劫掠百姓,作恶多端。而秦琼的聚贤庄却是保护百姓,打击这些山贼的。
在青州,济南,乐安,齐国一带,秦琼所在的聚贤庄可谓是侠名远播,是百姓的保护神一般的存在。
而如今青州,孔融已经掌控了东莱,城阳,北海三郡之地。有余黄巾战败,裹携大量人口去了兖州,青州发展可谓困难重重。后来刘辩又派遣虞允文入青州,还下令组建三万水军,更是大大拖住了青州一统的节奏。
青州统一本就许多阻碍,又要组建水军,随意数年下来,孔融只收取了东莱,阳城,北海三地。如今孔融已经兵马入驻齐国,乐安等地,但毕竟山贼太多,青州兵少,收取速度不快。
从洛阳朝堂封赏过去半月之后,这一日的齐国,济南郡,乐安郡三郡交界处。迎来一伙人,人数大约十来人,各个骑着马匹。正是陈庆之等一行人,虽然陈庆之不擅长骑射,但不是不会骑马。骑马他会,只是不能纵马狂奔,但骑温顺良骑赶路还是可以办到的。
不过陈庆之无法纵马狂奔,赶路终究是不快,过了半个月才从洛阳返回青州。一行人有罗士信保护,刘辩又派了十来个军中高手效应,也算一路平安。几人返回青州,便是直奔聚贤庄而来,却是打算直接说服秦琼,加入青州孔融麾下。
“诸位且看,前方就是虎啸山,聚贤庄就在上面!”罗士信指着前方一座大山兴奋道。
虎啸山因为山中常有虎啸而闻名,这却是一处险恶之地,便是经验丰富的猎户也不敢进山狩猎。但这虎啸山势险竣,易守难攻,在山腰之处却又有平坦的盆地,却是一个好去处。只可惜山中多有猛虎,却无人敢入,后来秦琼典韦,罗士信三人到此,杀的山中猛虎绝迹。便占山为王,收拢各地贫苦百姓,成立了聚贤庄。经过三年的规模,也有人口数万,精锐三千。
其他山寨训练的兵马,只能叫做乌合之众,但由秦琼,罗士信,典韦三人训练数年而成的兵马。却是精锐中的精锐,便是比之刘辩手下的禁军,也是不逞多让了。
“虎啸山?山中必有猛虎,怎么山林间如此寂静?”入得山林来,但见开春不少动物出来觅食,徐庶疑惑道。
“山中原来有猛虎,恐怕也耐不住罗将军,与典将军的打吧!”一行骑兵闲停信步的走于山间小道,陈庆之看着罗士信笑道。
罗士信闻言笑道:“将军猜的不错,山中猛虎不少,这些年都被我们兄弟赶跑了!”
“几位将军真乃猛士也!”徐庶闻言惊叹道。
虎啸山延绵数十里,山寨终究在山腰,山路崎岖难行,走了不过数里,陈庆之便被颠簸的脸色有些苍白了。尽管陈庆之的表现如此瘦弱,但众人却丝毫没有轻视之心,甚至罗士信还担忧道:“先生,山路崎岖,不如你下来休息吧!”
罗士信这等悍将,不仅没有厌烦陈庆之赶路成为累赘,反而处处关心。显然这些日子陈庆之已经成功的将这些人折服了。不关乎武力,而是统帅,人格魅力,智慧等方面。
陈庆之虽被崎岖的山路颠簸的脸色有些苍白,但还是摆了摆手道:“不用了,此处距离山寨不远,咱们还是先赶去山寨吧!”
陈庆之说完,便催马上前,罗士信见此,连忙与一个骑兵上前,一左一右护住陈庆之前行。毕竟山路崎岖,陈庆之骑术不精,难保会出什么意外。
走了不过几里路,远远便见着陡峭的山道上,立着几道关卡。关卡建立在险要处,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当家回来了,三当家回来了!”远远的,关墙上的士卒见着罗士信兴奋道。
只见关墙上的士卒,虽没有战甲,但一个个却兵器精良,浑身上下一股子精神气。
陈庆之却是眼光毒辣,满眼的赞赏目光:“此处山寨排列颇有规律,士卒也是百战强兵!看来秦叔宝是个将才啊!”
“不错,山寨都是秦大哥经营的,他若是参加武举,怕也是第…前三吧!”罗士信原本想说秦琼能夺第一,但一想到薛仁贵,与眼前的陈庆之,便将第一改成了前三。
一行人经过数倒关卡,终于来到山腰,山腰却是平整的土地。前方是练兵场所,后方是聚贤庄,而在庄后,却是依山而建的房屋,但见后方炊烟袅袅,好似世外桃源。
聚贤庄外广场之上,秦琼与一众好汉外出迎接罗士信的到来。聚贤庄有悍卒三千,其中也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好汉,里面的强者人才却也不少。
“贤弟,你这一去三月,却是让为兄好生想念啊,二弟呢?咦这几位是?”秦琼见了罗士信很是高兴,陡然见着罗士信身后的陈庆之,徐庶等人疑惑道。
“对了兄长,此次我去洛阳…”罗士信连忙解释起来,还欲掏出刘辩赐予的圣旨。罗士信身后的陈庆之见此连忙阻止道:“此处人多眼杂,咱们进去说!”
秦琼见此,心中虽然满是疑惑却也按耐住了,拱手将众人迎入内厅,向着陈庆之,徐庶二人拱手道:“不知几位是?”
陈庆之自罗士信手中接过圣旨道:“秦琼接旨。”
秦琼满脸的疑惑,看向罗士信道:“士信,这是怎么回事?”
“大哥,这是陛下的圣旨,你先接了在说!”罗士信连忙道。
秦琼神色一凛,罗士信此去洛阳不就是参加武举?如今还带来了圣旨?秦琼连忙躬身拜倒:“秦琼接旨!”
“秦琼帮助孔融破黄巾有功,几年来惩恶除奸,朕如今召秦琼为裨将军,在青州孔融麾下为将!”
秦琼听罢喜形于色,拱手接过圣旨:“秦琼谢恩!”
陈庆之将圣旨交与秦琼,对罗士信说道:“士信,你将这些时日的事情与秦将军详说罢!
罗士信点了点头,将前往洛阳的经历与秦琼一一详细说来,秦琼听罢先是向陈庆之,徐庶拱手行李:“末将见过陈将军,见过军师!”
四人寒暄一番,相互认识了,秦琼道:“既然陛下用我为将,那我明日便收拾一番,跟你们一同前往北海!”
徐庶沉吟道:“先前我来时,见聚贤庄山寨兵强马壮,百姓数万口。将军可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前往北海,若是能够一同前往,必能够增加北海的实力。”
秦琼听了点头道:“好,末将今晚便询问他们!”
不想陈庆之却摇了摇头道:“不可,此处百姓生活安定,他们习惯了安定,恐怕愿意跟随去北海的不多。然而此地不就之后会成为四战之地,这些百姓恐怕难以幸免!”
“四战之地?会危及此地百姓?”秦琼脸色凝重道。
“将军您说的是袁绍将会南下?”徐庶沉声道。
陈庆之点了点头道:“袁绍此人色胆厉薄,好谋无断,前番他在幽州兵败。薛将军打败颜良,文丑,张颌三人联手。幽州在袁绍眼中,恐怕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了。袁术在淮南闹的风生水起,袁绍心中怕也是急于扩充实力,他在冀州如今他不动幽州,要动哪里?”
“冀州四周有并州,幽州,青州。并州是陛下所有,他不能轻易攻打,他去年败于幽州也不会去打,这么说他的目标是青州?”秦琼分析道。
陈庆之理所当然的点头道:“冀州实力强大,足够他南征北战,今年他必对我青州动兵。到时候此地必为四战之地。”
秦琼眉头紧皱:“孔刺史这些年只统一了东莱,北海等地,济南乐安靠近冀州,恐为袁绍所夺啊!”
“就怕他不出兵,他若出兵,我有一计,让他折戟此地!”陈庆之冷笑道。
“不知将军有何妙计可以破袁?”秦琼拱手问道。
陈庆之嘴角一勾,看着秦琼道:“想要破袁,便全靠将军你了!”
“靠我?若是要我做先锋,秦琼万死不辞!”秦琼拱手说道。
“不是让你做先锋,是让你做内应!”陈庆之摇了摇头道。
“内应?”听了陈庆之的话,徐庶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将军果然妙计啊!”
第430章 白袍将出征
武举举行日久,如今已经是三月初,天气已暖,花草盛开。如今出兵自然是最好的时机了,陈庆之一口断定袁绍将要攻打青州,并且想出了破敌之策。
而秦琼则是满脸茫然之色,疑惑道:“将军,军师?这是什么个妙计?让我做内应?我现在在聚贤庄,又不在袁绍麾下,怎么给你们做内应啊?”
“不在袁绍麾下,我便想办法帮你弄到袁绍麾下!”陈庆之满脸自信。
“这陈将军有此之能?我便是投身袁绍麾下,短时间也不能受到重用,若是袁绍来攻,我在他军中做内应,恐怕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你们里应外合,恐怕也难以奠定胜利吧?”秦琼沉吟片刻,分析道。
陈庆之赞赏的点头道:“秦将军所言不错,若是你现在投靠袁绍,必得不到袁绍重用,更会引起他的疑心。但若是你在袁绍危及关头帮助袁绍,那情况便大不一样了!”
经过陈庆之这么一说,秦琼似有所悟,而徐庶对于陈庆之的想法也已经了然于胸了。徐庶眼中带着一丝的敬佩之色道:“陈将军计谋如棋,一环接着一环,全部都是针对袁绍的性格针对的,徐某佩服!”
“既然军师已经看出了我的计谋,不如就由你为两位将军解惑如何?”陈庆之摆了摆手笑道。
秦琼似有所悟,但罗士信听的云里雾里,连忙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