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放心!”
  赵匡胤点了点头道:“如此你们便下去准备吧,天子攻略南阳在即,袁术只怕蹿腾不了多久了,淮南这块肥肉我志在必得,却还要准备准备。”
  “大哥你忙,我先下去了。”赵光义拱手退下,赵匡胤与戏志才二人便对着淮南地图琢磨起来。
  第二天,赵光义与戏志才二人,便在于禁带着五百将士乔装打扮之下,前往徐州而去,赵光义准备夺得糜贞芳心,获得糜家支持,好让赵匡胤兵不血刃拿下徐州。
  姜梵说
  糜贞肯定是猪脚的,不止他要抢,还有大小乔,咳咳,你们可以猜猜,猪脚怎么从赵二手里抢糜贞吗。嘿嘿,为了美女我也是够了。


第458章 大袁术要称帝
  赵匡胤也端的是会精打细算,派出赵光义出使徐州,要娶得糜竺之妹糜贞,好兵不血刃拿下徐州。
  而他自己,则时刻关注着袁术这边的动静。
  袁术占据的地盘,广称为淮南一带,但若是细分,却是横跨数州的一霸。
  从西往东,首先占据了南阳,荆州北面的门户,天下第一大郡。
  在往东,便又占据了豫州全境。
  豫州下辖颍川,汝南,陈国,沛国,梁国,鲁国等二郡四国之地。
  豫州地处平原,百姓众多,其中颍川更是出了荀彧,陈群,这些大才,而汝南又是天下第二大郡,人口富庶仅次于南阳。不过豫州的鲁国却是深入中原腹地,被兖州所包围,因此袁术与赵匡胤也是时有摩擦。
  在往东南,袁术又占据扬州的庐江,九江二郡,这二郡乃是扬州的精华所在,位于长江之北。
  袁术占据天下最富庶的豫州,还又占据了荆州,扬州的精华郡县,自然是得罪了荆州的刘表,扬州的刘瑶,不仅如此,他还觊觎赵匡胤的兖州,陶谦的豫州,兵马时常叩边。
  虽然袁术将周围的诸侯得罪了个遍,但无疑他的实力,从表面上看却是最强大的。甚至从其占据的土地富庶,兵马之多,人口之众上来讲,便是刘辩眼下也比不上他。
  因此刘辩派遣兵马来攻,袁术却是一点不慌。
  袁术辖下的首府名叫寿春,位于扬州九江郡境内,自得到刘辩兵马出兵南阳的消息后,袁术便召集麾下文武前来商议对策。
  袁术麾下也是人才济济,文官这边有阎象,袁涣,杨弘等人,其中豫州名士更是济济一堂,只是大多在历史中没有什么名气。
  而武将这边,袁术本最倚仗江东猛虎孙坚,只是孙坚此人也是野心勃勃,袁术看出了他的野心,本想消耗他的兵马,让他全心全意为自己所用,但却无果。后来侯君集来了袁术麾下,袁术对于孙坚也就不那么看重,后来经过锦衣卫的离间,却将孙坚部调去了江东。
  本来袁术掐着孙坚的粮草命脉,可不想孙坚也是个人杰,在江东混得风生水起,逐渐成了气候,脱离了袁术的掌控。
  除了孙坚之外,便是侯君集,大唐开国名将,自不必说。除此之外还有人称奋虎的纪灵,用一把三尖两刃刀,武艺不凡,在演义中曾与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只可惜后来袁术兵败,纪灵为掩护袁术撤退,无心恋战被张飞斩杀。
  除了这些人,还有张勋,桥蕤,梁刚,李丰,陈纪,乐就等人。这些人的才能也是颇为不凡,只可惜跟了袁术这庸主,他们为袁术开疆扩土之时,屡立战功。可后来袁术称帝,尽失民心,一步错,步步错,这些人后来也就大多战死了。
  袁术此人容貌英俊不凡,将近四十多岁的年纪,颚下三缕胡须,却是颇有威仪。此时袁术身子倚在坐垫之上,环视麾下文武,开口道:“小皇帝派兵攻打南阳,前方探报传来消息,先锋傅友德反叛被杀,蓝玉兵败逃至荆州,常遇春大军已兵进冠军县一带,兵马直指我宛城,你们说说这该如何啊?”
  “主公,南阳有兵马三万,侯君集将军虽然败了一阵,但如今兵马也已经集合,尚有四万多大军。侯将军乃是将才,四万大军对付常遇春三万大军不成问题。”阎象拱手道。
  袁术点了点头道:“照你这么说来,我不用发兵增援了?”
  “主公麾下兵马数十万,天子可用之兵只有常遇春的三万兵马,长安兵马大多屯兵陇西,斜谷一带防备益州与蒙古人。天子用于后备的兵马恐怕也不足两三万人。主公只需准备好五万兵马待命,待时局发生变化在派遣兵马增援,眼下却不必着急着发兵增援。因为眼下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主公您决断啊。”
  袁术满脸疑惑,抚须道:“小皇帝兵马都打到南阳来了?还有什么事比抵御他更为重要的啊?”
  杨弘拱手道:“那就是天子攻打与你,说主公乃是反贼,霍乱淮南,他师出有名,得了百姓的支持,主公又以什么名义反对他呢?如今虽然各路诸侯林立,但这天下仍是大汉天下,主公与天子兵马对峙,岂不是坐实了反贼之名吗?若是如此,要不了多久,主公便会民心尽失啊。”
  袁术脸色一紧,旋即轻笑道:“民心又能如何,我麾下实力强劲,何惧天子几万兵马?”
  杨弘连忙拱手劝谏道:“主公,话不能这么说啊,先贤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民心向背,何其重要,主公应当高度谨慎啊!”
  袁术听罢,心中也生出了一股危机感,疑惑道:“这民心,当真如此重要?”
  “这是自然,主公啊,这些年您东征西讨,夺取这天下最富庶的淮南之地,可却忽视了民心。如今天子兵马来攻,百姓若是都向着他,可就大大不妙了啊,并且您麾下的这些兵马,也是由百姓组成的。百姓若都向着那天子。小皇帝又诡计多端,说不得用了什么诡计,让这兵马反叛,哗变。那傅友德不就是前车之鉴吗?主公却需得防止军中再有这种人出现啊。”袁涣拱手道。
  袁术何止是不得民心,这些年他只管要粮草,要钱财,却不约束军队。在加上他自己又不重视民心,因此军队对百姓劫掠那是家常便饭。袁术治下百姓对袁术可谓是恨之入骨。
  这几个谋士虽然向袁术劝谏民心之重,但他们却是世家出身,不明白真正的民间疾苦。却不知道就民心这一条来说,袁术治下可以说是病入膏肓了。
  袁术有些担忧道:“你们说得如此严重,如今却又该怎么补救呢?”
  “主公当谨记十六个字!”杨弘拱手道。
  “哦?哪十六个字?”
  “内修仁政,外结诸侯,整顿军纪,发展民生!”
  杨弘此言一出,张勋,乐就等一众大将脸色一沉,内修仁政,外结诸侯,发展民生都与他们无关。可整顿军纪这一条,就与他们军方有很大的干系了。
  这些大将又何尝不知军纪需要整顿?可自从袁术发展初期,就没有这一条规定。也因此军队劫掠,初期战斗力很强,袁术也因此发展得如此迅速。到了如今,士兵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现在想要约束,根本就扭转不过来了。
  张勋连忙踏步而出,拱手道:“主公,不就是天子来攻,您与他对抗,名不正言不顺。哪里需要什么内修仁政,外结诸侯的,末将有一计,可以让您名正言顺,没有这许多顾虑!”
  “是何计策,快快道来!”袁术大喜,连忙问道。
  杨弘说的那十六字方针,他自然明白,可如此一来,他便要每天忙碌,处理政务。可这些年,他每日歌舞升平,好不快活,却不想去处理那些麻烦的政务。
  “末将认为,如今天子兵马来攻,主公可进位为帝,只要主公称帝,可名正言顺与小皇帝对抗!如今主公掌控天下最富庶的地盘,最多的军队,最多的人口,说是占据大汉半壁江山也不为过。待主公打退天子兵马,实力便是天下之最,到那个时候,在实行杨军师所说的十六字政策,也是不迟!”
  “称帝?”袁术身子陡然从座位上撑了起来,眼中满是意动。
  “主公不可听信匹夫之言!万万不可称帝!”阎象连忙劝谏道。
  “我这岂是匹夫之言?天子兵马来攻,主公称帝与之对抗,大义之说不就解决了吗?这不是最简单明了的解决办法吗?”张勋顿时怒目而视。
  “大义不同于民心,主公称帝纵然可以名正言顺与天子兵马对抗。但这天下仍是大汉天下,主公称帝,只能得到与天子兵马对抗的借口,却不能得到民心!民心是需要主公勤政爱民才能获得的。并且主公称帝,天子必定号召各路诸侯攻打主公,徐州陶谦,兖州赵匡胤,他们无不觊觎主公的实力!若是主公称帝,他们定然联合灭了主公,壮大自己的实力!”杨弘反驳道。
  “哼,书生之见,各路诸侯无不野心勃勃,主公称帝,那是给他们竖起一面反抗大汉的旗帜。他们岂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要来联合灭了主公?灭了主公,不就轮到他们了吗?”张勋反问道。
  “主公贸然称帝,却不得民心,虽然称帝能够降低大汉统治,但你们须知,天子势力还不能延伸到此地,最多只能拿下一个南阳。若是主公称帝,他完全可以让天下诸侯灭了主公,而主公麾下地盘,会被赵匡胤,刘表等人吞并!主公若是称帝,那是便宜了其他诸侯,一来是降低了大汉的威严,二来是扩充了他们的实力!待到日后天子继续动进,各路诸侯也就不会害怕他了。”
  袁术一时之间,陷入了两难的局面之中,他打心底是希望称帝的。可听到阎象,杨弘的等人的劝说,却又害怕他们的话成为现实。


第459章 大唐名将vs大明名将
  袁术陷入两难的局面当中,文武的意见出现了不一致。武将这边劝他称帝,文官这边又不让他称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可袁术虽然打心底想要当皇帝,但却还没有被冲昏头脑,阎象,杨弘等人说的确实有道理。一旦称帝之后,各路诸侯真的对他下手,他袁术岂不是便宜了周围的诸侯。一来称帝打击了汉室的威信,二来他的地盘被瓜分,壮大了其他诸侯。
  也幸好是文武意见不一,若是如袁绍一般,麾下几个谋士意见不一袁术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如今三个倚重的谋士都劝说他不要称帝,相比武将,他还是愿意相信读书多的谋士。
  袁术暂时按耐下想要称帝的野望,看着阎象等三人道:“你们不同意我称帝,且说该如何应付天子来袭?”
  杨弘拱手道:“还是在下先前说的那十六字,内修仁政,外结诸侯,整顿军纪,发展民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百姓皆是重利之辈,主公只需发布几条仁政下去,百姓便会感恩戴德,到时候民心自然归附啦。
  外结诸侯,主公且看南阳周边,一旦天子拿下南阳,其中豫州的颍川郡就被河南郡与南阳包围,到时候威胁到的不仅仅是刘表,还有赵匡胤。不过那赵匡胤却是野心勃勃之辈,还打败过袁绍,主公不可与其结交。主公可以结交刘表,陶谦诸侯,互为支援。”
  杨弘还未说完,袁术便摆了摆手道:“整顿军纪发展民生我已明白,只是陶谦此人向来软弱,我正要攻打徐州,却怎么能向他示好?”
  “正如主公所说,陶谦软弱,不仅仅主公想要徐州,赵匡胤也想要。主公可以结交陶谦,日后赵匡胤攻打徐州,他必定向主公求救,到那个时候,主公想要徐州不是易如反掌吗?”杨弘笑着解释道。
  袁术听罢大喜道:“妙计,妙计,这岂不是坐收渔翁之利?你继续说!”
  杨弘见袁术颇为欣喜,于是笑着继续说道:“眼下主公只需备些兵马准备支援南阳,同时修书刘表向他陈明利害,将他拖下水!主公在这里,只需要发布几条惠民政策,收复民心,安心发展实力便可。同时在交好徐州陶谦,待击退天子兵马,主公可先拿下江东。待到那个时候,主公势力便是占据天下半壁江山,那个时候民心归附,主公实力鼎盛,到那时称帝,才是民心所向,才是最好的时机!”
  袁术听了心花怒放,遥想着自己击败刘辩,占据江东,徐州陶谦请求自己出兵援救徐州,顺便将徐州拿下。到那时时候,他占据大汉半壁江山,登基为帝的景象。
  “好,就依你所言,即刻派人前往荆州请求刘表支援,在退出安排在徐州边境的兵马,交好陶谦。而我在此地治理地方,让淮南百姓归心!”袁术长袖一摆道。
  只可惜袁术想的美好,现实却很是残酷,他自己终究不是明主,处理了不到三天政务,便将事物交给下面的人,跑去欣赏歌舞逍遥快活。他手下那些人,却大多都是阳奉阴违的,想要让民心归附谈何容易?这须得统治者事必躬亲才行,于是这计划不过几天,就与没有发布一样。
  而杨弘等人向袁术所说的霸业,都要建立在袁术的兵马能够在南阳击退刘辩兵马的前提之上。若是不能击败刘辩,那他不仅仅要失去最富庶的南阳,那反贼之名也要一直挂在他的头上。
  而南阳这边,常遇春兵马进驻冠军县境内,侯君集也终于领兵前来拦截了。侯君集先一步进驻冠军县城,领兵两万,除了这两万兵马,还有蓝玉当初带来的一万先锋大军,虽然被常遇春灭了大半,却还有三四千人。这些人马也一同驻扎在冠军城中。
  而后方宛城,以及其他县城分别有两万兵马驻扎防备。侯君集善于用兵,两万兵马守住冠军县,遏制住常遇春东进宛城的去路。同时后方也有两万兵马看守,只要不是数万大军奇袭,是不会有危险的。
  常遇春大军在冠军县城外安营扎寨,分出万人去收取周围小城,安抚民心。大军对峙几日后,侯君集也得到了黄祖出兵南乡的消息。侯君集很快便意识到这是一场战机,南乡被围,汉军无法发粮,常遇春大军的粮草便无以为继,只能退兵,一旦常遇春退兵,他便可以乘胜出击。
  因此侯君集每日使斥候密切打探城外汉军的动向,只等着汉军粮草用尽退兵之时,便领军杀出。
  城外的汉军营寨之中,常遇春与甘宁商量着,常遇春问道:“咱们的粮草还够坚持几天?”
  “还能够坚持五天,真是可恨,黄祖居然敢出兵断我粮道,要不是这一路所来,各地百姓箪食壶浆迎接咱们,咱们受了些他们的接济,咱们的粮草只怕此刻已经用尽了。将军还是退兵吧,这一连几日没人前来送粮,将士们已经人心惶惶了。”甘宁愤愤道。
  也亏得袁术不得民心,甚至失去了一些世家的心,常遇春领兵东进之时,秋毫无犯获得百姓的爱戴,百姓便箪食壶浆迎接他们。普通百姓送来的物资常遇春没有收取,但家境殷实的常遇春却收下了。
  也亏得沿途百姓送的粮草物资,让常遇春大军多坚持了几天,常遇春也由此想出了破敌之策。
  “不必担心,咱们因为沿途百姓送的粮草多坚持出来的这几天,足够长安那边反应过来,从浙水给咱们送粮了。咱们还能坚持五天,能够支撑到粮草送来。侯君集正龟缩在城中不肯出城交战,我正好借此诱他出城!”常遇春自信道。
  “将军有何妙计?”甘宁大喜道。
  “这两日,你让伙房造饭时减少炊烟,每日两餐递减,让袁军以为咱们粮草不济,待到第三日,咱们在行退兵!就算袁军不肯出城,剩下的两日粮草,足以作为咱们退兵之用!”常遇春下令道。
  甘宁听罢拱手领命,下去准备。
  当天,汉军营寨之中的伙头军们便忙碌开来,既要煮出足够的吃食让百姓吃饱,又要减少炊烟的排放,用来迷惑袁军。于是伙房士兵便一边吹散炊烟,一边又大火急煮,用来减少炊烟的排放。
  果然用这个方法,汉军煮出了足够的士兵饱食的饭菜,却减少了大量的炊烟排放。袁军斥候发现这个变化,连忙去向侯君集禀报。侯君集大喜便让士卒再次打探,观察汉军之中炊烟变化。
  侯君集谓众将道:“汉军今日炊烟比昨日要少,必定是他们粮草不足,故而减少粮草的使用,如此看来汉军不能饱食,他们坚持不了多久了。尔等做好准备,只要汉军退兵,咱们便出城杀出!”
  此后两天,汉军营寨之中升起的炊烟越来越少,待到第三天士卒向侯君集禀报:“汉军之中声音嘈杂,隐约传出叫骂,埋怨之声。”
  “将军,汉军不能饱食,每日炊烟越来越少,他们吃的肯定也越来越少,他们忍饥挨饿,现在支撑不下去了,所以叫骂,埋怨。”一将闻言拱手道。
  侯君集点了点头道:“汉军如今忍饥挨饿,恐怕也是粮草用尽,退军就在今日了。尔等时刻关注汉军动向,若是汉军退兵,你们先率领一万人马追击,我领一万兵马在后!”
  “汉军退兵,咱们应当趁胜追击,全力扑杀过去,怎么您领着一万兵马在后?”一将疑惑道。
  “蓝玉这等小人尚且败在常遇春手里,说明他并非莽夫,须知古之孙膑尚且用过减灶计,若是汉军诱我大军出城交战便大大不妙了!”侯君集解释道。
  “还是将军用兵谨慎啊!”众将佩服道。
  到了当晚,常遇春便弃了营寨,兵马向西退去,城内袁军得到消息,便前往追击。众将校带着一万兵马在前,而侯君集领着一万兵马在后,中间隔着三四里之遥。
  “将军,那侯君集好生谨慎,领着一万兵马在后,与前军相隔数里!”汉军中军之中,汉军从后军之中返回,向常遇春禀报着。
  “传令下去,后军军微微放慢速度,让袁军追上,中军与后军保持距离。若袁军追上,让他们只管逃命,引诱侯君集兵马追赶!”常遇春很快做出命令。
  “这样一来,贵不贵太过冒险,一旦后军真的被杀得溃败,可能就造成真正的溃败了!”甘宁犹豫道。
  “狭路相逢勇者胜,袁军一群只知劫掠百姓的乌合之众,怎么与我大汉勇士相比?更何况兵者本就冒险,不用险,不能胜!”常遇春沉声道。
  “诺!我这就去传令!”甘宁拱手退下,来到后军之中,发下命令。
  甘宁命令一下,很快中军与后军逐渐拉开了距离,后方一万袁军见此,一个个如狼似虎追击而上。而汉军得到命令却不与其厮杀,只顾奔逃。


第460章 跟未来岳父干架
  常遇春命令前军与后军拉开距离,又让后军只管逃命,为的就是引诱侯君集全力追赶上来。
  没有什么埋伏计策,狭路相逢勇者胜,常遇春自信,就算后军溃败,他也能带着三万汉军反败为胜。
  不过说起来,常遇春此次还真是兵行险招了,虽然常遇春前两日在军营之中故布疑阵,每日减少炊烟。但却不能改变汉军粮草不多的事实,后方连续数日没有运送粮草过来,却是真真切切的。
  而此次退军,也确确实实是因为没有粮草而退兵的。
  常遇春没有宣布作战计划,汉军心中终究没底,于是乎前军与后军的距离逐渐拉开之时,袁军扑杀过来之后,这些汉军也就无心抵抗,拼命向西奔逃而去。
  汉军无心恋战,只顾奔逃,却让追杀的袁军好不痛快,平时只知道劫掠,欺负百姓的袁军,今日也狠狠的耍了次威风,大发神威的对着汉军追杀起来。
  后军之中喊杀声响起,此起彼伏间,却大多是汉军的惨叫声。
  此时远在数里之遥的侯君集大军,远远听着前方传来的厮杀声,侯君集驻马而立,听着前方兵马传来的消息:“将军,汉军根本不堪一击,无心恋战,看来他们真的是没有粮草了!”
  “好,全军扑杀过去,给我全力追杀汉军!”侯君集满意一笑,终于是放下心来。为将者虽然要谨慎用兵,但若在这种情况下还迟疑不进,那就是胆小怕事了。
  侯君集也终于是率领大军全力追赶了,常遇春仍然不管后军,渐渐的,两万袁军汇成一股,全力追杀汉军后军之后。常遇春终于调转马头下令道:“给我回军厮杀!我已经布下埋伏,另有大军包抄袁军后军!不要惧怕,给我回军厮杀!”
  常遇春一面带头冲向袁军,一面在军中这样叫喊。自然没有其他兵马包抄袁军后路,常遇春这么做乃是为了给汉军壮胆。好在这两万前军没有被袁军追杀,汉军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常遇春一声令下,他们也纷纷调头,向着后面追来的袁军杀去。
  常遇春与甘宁二人纵马冲向袁军,收拢沿途的溃军,杀入袁军之中。二人勇猛无敌,被袁军包围的汉军见此,一个个也抖擞精神,与袁军厮杀起来。
  旷野之上,两军厮杀在一起,虽然先前局势对汉军大大不利,但常遇春与甘宁二人冲入袁军之中后,带领着被追杀汉军奋力厮杀,却渐渐扭转了颓势。
  汉军人数多于袁军,自常遇春带头冲锋,扭转了这股颓势之后,两方陷入势均力敌的局面,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冲天。
  但逐渐的汉军人数占据优势,单兵作战能力也要强于袁军,又有常遇春与甘宁两员猛将,汉军终于是在厮杀之中占据优势。侯君集也冲入军中追杀汉军起来,可厮杀不过一会他就觉得不大对劲。虽然是在追杀汉军不错,但汉军的实力,却不似饥饿了几天的样子,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