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沙了。”韦孝宽拱手说道。
“樊城之中尚有不少百姓,他如此做派是做好了坚守不出的打算,那城中百姓他如何养活?”刘裕闻言连忙问道。
“这些百姓都已经牵往襄阳了!”韦孝宽道。
郭嘉闻言双眼一眯道:“这么说樊城之中只有荆州兵马了?”
刘辩看向郭嘉,郭嘉此言之中带着一丝杀气,让人不寒而栗,自从郭嘉跟着自己,很少献计。这也是郭嘉自己刻意为之,为何?因为朝中古板之人太多,如卢植,蔡邕,田丰这些人。
郭嘉不想献计,因为献计必会立功,立功便要为官任职,然而郭嘉是坐的住的人?并不是,若是郭嘉任职,他是做不好的,一定会被田丰,蔡邕这些人给喷死。所以郭嘉不想刘辩献计,虽然郭嘉表现的平庸,但刘辩知道他的能力,况且人才足够,刘辩也没有强求郭嘉。
看郭嘉主动询问,莫非是要献计不成?见刘辩看向自己,郭嘉笑道:“陛下我知你仁慈,若是樊城之中尚有百姓,我这计策便埋在心底不说,可荆州兵马将百姓迁往了襄阳,在我看来,荆州兵是自寻死路,我却不得不说了。”
刘辩双眼一眯,听郭嘉这么说,这个计策会伤害的百姓,战争能够直接伤害百姓的莫过于水火,这是无法避免的群体无差别伤害了,刘辩恍然大悟道:“奉孝是要水淹樊城?”
“如今正是五六月份,南阳南边一带多江河,这段时间雨水充沛,我军只要截断各江河,不需数日待水积蓄足够,我军便截断堤坝,便可水淹樊城!”郭嘉拱手道。
樊城四周河流无数,其中左边是襄江,右边是淯水,这两条河宽约数十丈,两条河流汇聚交接之处便是樊城,随后两条河汇聚便是汉水,襄阳便在樊城对岸。除了这两条河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分流枝干,莫说刻意截断河流,积蓄洪水,便是平日雨季,这些地方也是洪涝不断。
而历史上关羽水淹七军,也是在此地,曹仁驻守樊城之内,曹操派遣于禁,庞德率领七军救援。二人兵马驻扎在低洼地带,关羽看出这个破绽,时值雨水季节,山洪,洪水爆发,关羽也得以斩庞德,擒于禁。
而樊城,也因为洪水的冲击,四处坍塌,里里外外都是水。曹仁都觉得没有希望守住樊城了,也亏得满宠劝谏,曹仁继续驻守几日之后大水退去,而吕蒙也适时白衣渡江拿下,如此关羽没了后路才造成大败。
可当时关羽并没有主动积蓄洪水,而是于禁等人错误的驻扎在低洼之处才让关羽钻了空子,关羽的眼光是看出了于禁等人屯兵的错误,准备了大量的船只,在汪洋之中摸大鱼而已。
而如今正是五月末季,樊城地处江河,因为气候独特雨水特别的多。若是主动积蓄洪水,在乘机泄洪,对于樊城肯定是比关羽水淹七军的打击更大,或许直接是给冲了也不一定。
刘辩沉思片刻后,终于也决定了采纳郭嘉水淹樊城的计策,若是樊城之中还有百姓,他定然弃之不用,可樊城的百姓因为荆州兵主张坚守樊城,觉得他们是个妨碍,已经迁移到了襄阳,樊城之外的其他百姓,刘辩可以迁移,水淹樊城,他就在无顾忌了。
“水淹樊城,细节之处必多,孝宽,奉孝,你们二人商议一番,明日给朕拿出个章程来!”刘辩下令道。
“诺!”二人拱手领命,转眼便到了第二天,刘辩再次升帐议事,韦孝宽给刘辩递过一道奏折,其上是水淹樊城的详细计划。
首先是心理战术,将刘辩御驾亲征的事情宣扬出来,做出一副全力攻打樊城的势态。并且大肆与江边建造船只,做出一副要攻打襄阳的样子。
其目的,一给刘表施加压力,若是能直接让刘表放弃樊城,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若是刘表不放弃樊城,这些船只,可以作为水淹樊城自家兵马乘之!
计划第二步,建造投石机,打击樊城,刘辩亲自御驾亲征,刘表胆小怯懦,自是不敢主动进攻。汉军屯兵樊城之外,以投石机打击樊城,樊城城高墙深,虽然汉军这边主动蓄水,但却不一定能够让樊城失守。所以只有打击樊城,破坏樊城的城墙,才能确保水淹樊城能够得手。
这是第二步,而第三步就是在打击樊城,破坏樊城的同时,荆州兵马据守不出,而另一边汉军迁移野外的百姓,秘密截断江河,积蓄洪水,樊城之中兵马不敢出战,所以弄不清楚汉军的计划,恐怕洪水来临,荆州兵才后知后觉吧。
三步计划环环相扣,其一造势,利用心理战术让刘表惧怕,刘表为人怯懦,就算不放弃樊城,也会据守不出。
而樊城兵马据守不出的同时,汉军用投石机破坏樊城的城墙,破坏城墙的坚固,为水淹樊城做准备。汉军破坏樊城的同时,还能隔绝消息,让樊城内的兵马得不到汉军的消息。
在樊城的消息隔绝的同时,汉军的迁移邓县境内的百姓,积蓄洪水准备水淹樊城。
看着这计划,刘辩很是高兴,拍案道:“好啊,此计划环环相扣,可谓天衣无缝。众将士听令!”
“微臣在,末将在!”一众将校纷纷踏步上前。
刘辩首先看向韦孝宽道:“孝宽,你善用人心,善于造势,你即刻动用锦衣卫的势力,宣扬朕御驾亲征之事,务必在襄阳造成恐慌,让刘表惧怕!”
“微臣遵旨!”韦孝宽拱手道。
“傅友德,你曾经在袁术麾下,曾经用过水军,可会水战?”刘辩看向傅友德询问道。
“末将会,不仅仅末将会,刘裕将军也十分擅长!”傅友德拱手道。
刘辩欣然点头笑道:“这就再好不过了,傅友德,朕命你率领三千兵马,建造船只!刘裕,你是樊城本地人,熟悉邓县山川地理,你率领三千兵马,截断各个河流,广筑堤坝,积蓄洪水!待时机成熟,你二人率领大军乘船杀敌!”
“末将领命!”二人拱手道。
“陛下,那我呢?”杨延嗣询问道。
“你?你率兵打造投石机,待投石机铸造完成,率领一万兵马包围樊城,用投石机破坏樊城!”刘辩下令道。
杨延嗣大喜道:“末将领命!”
“郭嘉听令!”刘辩又看向郭嘉!
郭嘉耸了耸肩上前来拱手道:“陛下放心,微臣必会迁移邓县百姓,此次水淹樊城,绝不会祸及百姓。”
至于杨妙真与典韦是刘辩的护卫,要随身保护刘辩,却没有安排任务。
刘辩点了点头道:“你知道便好,不过现在春耕已过,百姓只怕舍不得田地庄稼,你让百姓迁移,须得好言相劝,不得伤及无辜!水火无情,水淹樊城之后,邓县只怕也是满目疮痍,总归会祸害百姓的利益,不过朕日后在慢慢补偿吧,便减免邓县三年赋税,作为补偿!”
群臣肃然起敬,皆是拱手道:“陛下仁慈,真乃百姓之福,大汉之福!”
第484章 满城风雨
刘辩命令一下,众将皆是拱手领命,人人有事可干,第一件事,便是造势!
战争并非是两方厮杀便可以的,与士气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首先就是要利用心理战,让刘表惧怕。刘表为人胆小怯懦,只是守城之主,此次屯兵樊城,也只是想保住襄阳的门户。若是樊城没了,汉军便能直接渡江扑到襄阳,而襄阳市他的治所所在,头上顶着这锋利的刀子,刘表岂能心安。
所以刘表是凭借着侥幸的心里,想要守住南阳!你刘辩都全取了南阳,用得着那么绝情也把樊城拿了吗?刘表只是希望刘辩能放弃樊城,或者说他觉得刘辩拿下南阳已经足够,应该看不上樊城了,这是刘表的侥幸心理。
心怀侥幸,所以刘表屯兵樊城,然而刘辩御驾亲征,并且做出大举建造船只,做出一副要渡江攻打刘表的态势,刘表的这种侥幸心理就荡然无存了。
没了这股侥幸心理,刘表就会恐惧,惧怕刘辩渡江攻打,或许刘表直接放弃樊城也大有可能,若是刘表不放弃了,也会下令樊城兵马坚守不出,拒不出战。而一旦樊城兵马守城不出,刘辩的水淹樊城的大计便能够实施了。
造势的任务刘辩是交给韦孝宽负责的,为了成功造势,第二日韦孝宽携带军中锦衣卫精锐,伴做商旅,先是从北上襄江上游二十里,从上游渡过襄江,来到南面的南郡范围,襄阳便在南郡境内。
韦孝宽渡江之后便往东向襄阳而去,襄阳城西二十里之处,韦孝宽带着锦衣卫行所假扮的商旅行至此间,但见此地重山环绕,茂林秀竹,韦孝宽见得此地不由得神往道:“此间山清水秀,真是个好去处,日后陛下一统天下,我当于此隐居孤老!”
韦孝宽越看此地越是喜爱,不由得问道:“此地唤作何名?”
“老爷,此地名叫隆中!”锦衣卫被调教得十分细心,假扮商旅,便以商旅的身份称呼韦孝宽。
韦孝宽点了点头,旋即却眉头一挑,从山林之中传来一身长啸之声,声音雄浑有力。韦孝宽听罢片刻哈哈大笑道:“有趣有趣,抱膝长啸,抒怀壮志,我辈中人啊。”
“这山虽然风景秀丽,但天下名山大川无数,老爷怎么喜欢上此地了?”一人不解道。
韦孝宽道:“陛下陋室铭中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此山林看似普通,但充满灵秀之气,此山中,必有奇人隐居!”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韦孝宽正大笑间,山林之中长啸声一止,又传来一阵阵悲切,凄苦的长吟声。
锦衣卫一个个神色怪异,这首诗并没有多深奥,或者说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因为这首歌名叫《梁甫吟》,是葬歌,是死人下葬唱的。普通的老百姓,没读书的老百姓便是不懂其中的意思,但一般也会唱几句。
便是韦孝宽脸色也有些尴尬,自己刚刚说山林之中有奇人,结果这奇人便吟梁甫吟。须知普通的歌还好,这梁甫吟是葬歌,可不是随便吟的,这奇人还真是奇的,一众锦衣卫一个个也忍不住想笑。
韦孝宽摇了摇头道:“今日天色尚早,赶去襄阳也不能做什么了,我且去会会这奇人,看看他究竟是奇,还是疯!”
说着韦孝宽便踏步走进山林之中,山间小路迂迂回回不过一会便在一片竹林之下,发现了些声音的来源。那是一个少年,大约只有十五岁上下,但却已经身高七尺有于,不难想象若是成年之后,恐怕也有八尺身高,至于相貌,小小年纪却长得颇为伟岸,俊秀,至于气质,少年,透着一股老成。
少年坐于竹林之中的一块石板之上,双手抱膝,《梁甫吟》从其口中吟出。
一众锦衣卫看着这少年,一人忍不住出来问道:“小兄弟,你知道不道这梁甫吟是什么意思?不怕忌讳?”
活人都怕犯死人忌讳,梁甫吟所创之后,一直是作为葬歌,然而这少年青天白日吟唱,众人都觉得怪异。然而韦孝宽见着这少年之后便觉得他有些不凡,呵斥了那冒昧询问的锦衣卫,拱手道:“下人无状,还请公子不要见怪,先前于山林之外传来长啸之声,声音中抒怀壮志,在下好奇特来一看。冒昧之外,还望恕罪。”
少年闻言于青石上站起拱手道:“先生严重了,先生能懂长啸之中的意味,亮能遇到同道中人,何来怪罪之说?”
韦孝宽笑道:“我观小兄弟乃是可造之材,南阳天子已经准备在南阳建立书院,以前司空荀爽为院长,小兄弟可以前往南阳求学,日后学艺有成,可以报效家国啊。”
少年听罢笑道:“哦?竟有此事,若是先生所言是真?小子一定会去见识见识的!”
韦孝宽点了点头道:“我还有事要前往襄阳,就不打扰小兄弟学艺了,在下告辞!”
韦孝宽拱手而去,那少年复又坐于石台,喃喃道:“天子要在南阳建立书院?这个消息我却还没有得到,而此人却知道,定是自江北而来,如今天子御驾亲征,只有南人北归附天子的,却没有北人南下做生意的道理。看来一场腥风血雨要席卷襄阳了啊。”
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待到日落之时,韦孝宽带着一众锦衣卫来到襄阳城中,几人在襄阳城中一处锦衣卫据点安顿下来,当晚,韦孝宽召集城中安插的锦衣卫势力之中,下令道:“三日时间,你们用你们的力量,在城中各茶楼,酒肆,店铺,摊贩之中,四处宣扬陛下御驾亲征,言陛下要攻打襄阳,三日之内,我要全城恐慌,惊动刘表!你们附耳过来,我教你们如何说宣扬!”
造势第一步,利用锦衣卫势力,利用刘辩御驾亲征之事,造成襄阳恐慌,百姓恐慌!
一众锦衣卫欣然领命,连夜下去安排,锦衣卫的分为两个阶层,一个是内部核心成员,一个是外部成员。而这些外部成员,乃是由商贩,乞丐,黑暗势力所组成。这些人或许都已经不知道自己是锦衣卫的编外成员,几个锦衣卫的核心成员下去以后,便一步步下方命令。
到了第二天,襄阳城一处酒楼之中,这酒楼位于城中中心繁华地带,可谓座无虚席,百姓众多。便见着一个桌上一个百姓议论道:“嘿,你们知道吗?听说天子御驾亲征,亲征樊城了啊!”
“什么,御驾亲征?我们刘刺史可是大汉宗室啊,天子为何要御驾亲征樊城啊?”一人在旁边附和道。
周围百姓一听是关于战事,都侧耳倾听起来,但见那百姓四处张望一下,旋即低声道:“这天子啊,据我所知,一共御驾亲征过两次,第一次是北上雁门,灭了胡狗十万骑兵,第二次是攻打国威董卓,一战下洛阳,天子得以重新入主洛阳!而现在御驾亲征樊城,已经是第三次了!”
众百姓一听,都觉得不对啊,一人不解道:“你这话说的,天子第一次御驾亲征是杀胡狗,第三次御驾亲征是杀国贼,如今第三次御驾亲征,怎么是打刘刺史,这不是将刺史大人与胡狗国贼……”
“嘘,这话可乱说不得!”旁边一人连忙按住百姓的嘴巴。
尽管这人没说出口,但一众百姓心里却不是滋味,天子御驾亲征樊城,这不是把刘表当成了胡狗,国贼这一类人嘛?
“你们还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打樊城吧?”百姓中安插的锦衣卫适时说道。
百姓一听来了兴趣,天子御驾亲征将刘表放在了董卓,胡狗一个位置上,这是为什么?一个百姓顿时问道:“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刘荆州治理得荆州井井有条,天子为什么要来攻打?”
显然,在百姓心里,刘表这个荆州刺史做的还是称职的,起码除了南阳百姓,江南的百姓,民心上还是认同刘表的。刘辩贸然攻打荆州,百姓心里是抗拒的。因为江南荆州和平,百姓不喜欢战争,哪怕是天子来攻打,百姓也是抗拒。
百姓想要知道刘辩攻打荆州的理由,那锦衣卫假扮的百姓便叹了口气道:“天子攻打樊城,这是咱们刺史大人自找的啊!”
一个百姓不愤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刺史大人将我们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天子跑来攻打,怎么还是大人自找的?”
“咱们南边虽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南阳不是啊,南阳在袁术麾下,那袁术将南阳弄得是民不聊生,天子爱惜南阳百姓,所以出兵攻打袁术!可咱们刺史大人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乘着天子的兵马攻打袁术的时候,出兵去打天子的兵马,险些将天子的兵马弄得全军覆没啊!”
众百姓一听,这确实是咱们刺史做的不地道了,南阳是咱们荆州的,刺史大人自己不去保护南阳百姓,天子要打袁术,你还去天子背后插一刀,难怪天子不来打樊城,还真是自找的!
“这袁术啊,丢了南阳居然直接跟天子对着干起来,当即便是称帝,你们知道吧?”那锦衣卫又道。
百姓纷纷点头,对于袁术称帝之事,大多义愤填膺,锦衣卫见此便道:“袁术称帝,天子当即大怒,便号召天子诸侯攻打袁术!”
“这天子不打袁术,却御驾亲征要打我们荆州,这是作甚?”一个百姓疑惑道。
“这还不知道?天子这是怕啊,若是他全力去打袁术,咱们州牧的兵马从樊城出兵又去打天子的后路。上次是运气好,若是这一次运气不好,那怎么办?”锦衣卫解释道。
一个百姓恍然大悟道:“所以天子要先解除后患,打我们的荆州?”
见百姓明白了,那锦衣卫叹了口气道:“哎,咱们刺史大人,怎么就做了这么个荒唐事呢?我听说天子兵马在北岸建造大船,只怕不止要拿下樊城,怕是要一举渡过江来打我们襄阳吧?哎,这也不能怪天子啊,只是苦了我们老百姓,又不知有多少人要生灵涂炭了。”
一众百姓听闻天子要一举打过江,心中都是恐慌不已,但对于战争的发起者刘辩,他们又不能怪罪,因为是刘表做事不地道。要怪就只能怪刘表自己讨打。
舆论,造势的妙用便在于此,利用锦衣卫造势,刘辩这个战争的主动发起者,已经是占据了大义。而刘表虽然占据民心,但一众百姓都对刘辩恨不起来,是刘表自己找打的。甚至不知不觉间,有些百姓直接将过错安插在刘表身上了。
你说你自己不收南阳,天子来收你去打天子,现在好了吧,天子打过来了,我们跟着你受苦!许多百姓如此想道。
第485章 刘表吓尿了
百姓得知刘辩御驾亲征樊城的前因后果之后,心中都不是滋味。一方面他们惧怕战争,一方面他们也开始对刘表颇有怨言。
如今刘辩不仅仅是御驾亲征,想要攻打樊城那么简单了啊,他还要建造大船,想要攻打襄阳啊,要打过江南啊。
百姓都不淡定了,纷纷叫道:“这可如何是好,我荆州好不容易安稳了几年,刘荆州那什么要得罪天子啊,天子要收南阳就让他收好了嘛,反正南阳刘荆州又没管,干嘛要去参和呢?”
“这下我荆州也免不了被战火荼毒啊,这……这刘荆州这干的是叫什么事啊!”
“哎,咱们还是早做准备吧,天子兵马可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襄阳樊城虽然城高墙深,只怕也坚持不了多久,我还是早些收拾,向南逃命去吧!”
这句话是锦衣卫安排的人说的,百姓一听要避难逃出襄阳如此严重,一时间俱是面色难看。好不容易在荆州落地生根,如今刚刚过上好日子,众人哪里肯逃呢?
百姓们唉声叹气,这时一个士站了起来,大汉时期,百姓分为四个阶级,士农工商,其中士最为高贵,虽然是百姓,但是属于读书人,读书就是士的职业。这士人站了起来高声道:“这天子啊,要御驾亲征对于荆州,不就是担心咱们刺史大人在他征讨袁术的时候出兵攻打他的后方吗?咱们联名上书,请求刺史大人撤出樊城,如此天子没了顾忌,两方平安无事不就成了吗?”
一众百姓听了大喜,一人道:“我等普通百姓说了只怕刺史大人不停,你们读书人说的话,刺史大人才听,还要你们向刺史大人建议才好啊!”
农,工,商,这三个等级的百姓自知自己身份低微,向士人阶级求救,这士人点头道:“这个简单,不过我一人之力恐怕也不成,还请你们奔走相告,我好联络其他士人,联名上书请求刺史大人撤军,平息此次的灾难!”
“好,我们这就去告诉亲朋好友!”一众百姓恐惧战争,当即便答应下来,一个个都下了茶楼,前去告诉亲朋好友。
除了这酒楼之外,襄阳城中其他酒肆,茶楼,甚至街边的摊贩也都有锦衣卫造势,第一日,锦衣卫只出来了一天,到了第二天锦衣卫全部隐匿起来。只不过此时已经不需要锦衣卫造势了,整个襄阳城中都陷入恐慌当中。
百姓畏惧战争,一个个奔走相告,动用自己的人脉,请求读书人甚至是在刘表身边说得上话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上书刘表撤出樊城兵马。
到了第三日,襄阳城内,一封由城内士子联名上书,请求刘表撤出樊城的兵马,平息此次的兵戈。
刘表大惊失色,万民书?刘辩御驾亲征的消息他得知他不过四五天,百姓是何时知道的?还在这短短几天就搞出了万民书这么大的动静?刘表正疑惑间,府门之外一阵嘈杂之声响起,刘表连忙使人出去打探,下人回报说:“主公不好了啊,府门都让百姓堵了起来,他们请求主公兵马放弃樊城,平息此次干戈啊!”
“什么?”刘表大惊失色,当下一个激灵险些吓尿了,连忙道:“快,快去请几位将军先生过来啊!”
下人连忙前去通知蔡冒,蒯越等人前来,蔡冒等人来到刺史府,只见大门早已经被百姓堵了起来,几人只好从后门进入刺史府中,刘表连忙升殿议事,脸色苦闷道:“几日前天子御驾亲征我就想退兵放弃樊城,你们苦劝我坚守樊城,如今百姓都惊动了,甚至还献上了万民书,这可如何是好啊?”
不想蒯越却笑道:“主公勿忧,你且想想看,天子御驾亲征的消息传来不过几天,三天之前我襄阳城还是歌舞升平,不过三天时间就如此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