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饲袄绰逖簟
洛阳商部的驻地,几个商业大佬聚集在一起,他们此时内心比较忐忑,若是糜竺请他们前来还好,可如今是锦衣卫请他们前来。几人担心锦衣卫对他们不利,一个个坐立不安。
糜竺踏步走了进来,四人见了糜竺,松了口气,苏双张世平走南闯北与糜竺私交不错。这也是为什么商部组建,他们拥立商部的原因。苏双连忙询问道:“糜尚书,锦衣卫请我们前来有何要是啊,我一路上问,他只是不说,弄得我担惊受怕,吓得我是魂不守舍的,我可一直奉公守法啊,”
糜竺哈哈大笑道:“这可不是坏事,是有好事便宜你们。”
几人大喜,前番他们积极拥立商部的组建,带头加入商部,获得了陶瓷,美酒的大量销售份额,如今又有好事,他们岂能不动心?几人连忙询问,糜竺卖了个关了,让他们见一个人。
刘辩从殿后走出,糜竺当即向刘辩行礼,口称陛下,几个商业大佬吓了一跳,居然是陛下要见他们?几人连忙行礼作揖,诚惶诚恐。
刘辩坐上主位的太师椅,双手虚扶道:“几位不必多礼,赐坐。”
四人惶恐的坐了下来,心情忐忑不知刘辩找他们有个目的,刘辩笑道:“几位,朕有件事请你们去办,随意召集你们前来。”
四人听了大喜,皇帝术他们办事?这岂不是欠他们一个人情,这可就赚大发了。只是皇帝都办不到的事,需要他们去办,他们又能办到吗?
见几人又喜又忧,刘辩笑道:“朕让你们办的事,是你们擅长的事情,制造舆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
几人一听,连忙跪倒在地:“陛下我等奉公守法,绝不敢做此等危害国家的事情,还请陛下明鉴啊!”
刘辩淡然一笑道:“朕不是让你们在朕的地盘做这些事,朕是让你们去冀州,如今正是麦子收获季节,刚刚传来消息,今年冀州收成奇差,朕是让你们去冀州,传播消息,制造混乱,哄抬物价,收购粮食。”
四人一听,原来天子是要借助他们的力量,破坏冀州啊。四人顿时松了口气,但都是闭口不言,如果真去了冀州,行这等事危险不说,还要大量的运转资金,眼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用这样的手段整跨一个人,自己也是会伤筋动骨的。
而且还有好处,天子让他们做这样危险的事,起码得有好处吧。
待价而沽,就是当下四人的心理。
刘辩看着三人一言不发,哪里不知几人的想法,当下说道:“你们此去冀州,朕会派人配合你们,安全方面不必担心,事成之后,你们子孙后代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呼!”四人眼中精光一闪,商人没有机会参与朝政的,以前是举孝廉制度,根本轮不到商人头上,后来科举制度,也将他们排除在外,如今天子拿出科举的名额给他们,他们那里能不激动。
但这些还不够,四人仍是一言不发,刘辩继续加大筹码:“除科举份额之外,日后你们行商纳税可减免一成,并且去陶瓷,美酒这些商品朕手中还有许多,若是你们帮助朕成功完成此事,那些商品由你们出售,你们占据大头。”
这个时候四人在淡定不起来了,一个个点头答应下来:“为陛下效力,我等义不容辞。”
一成的商税减免,看似很少,但商业法中征收很重的商业税收。普通商人收入低的还好,但像他们这些巨无霸,一年的税收就可能缴纳数百万钱了,减免一成,可能一年就少交百万钱,而随着陶瓷,美酒的出现,他们赚的钱只会做来做多,三年五载下来,所缴纳的税收都抵得上他们一年的收入。
而还有他们的商品交给他们,代理方面占据大头这又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四人没有犹豫便答应了,生怕刘辩反悔。
“只是,朕如今国库空虚,灭袁一战,花费无数金银,另外农业各处都在发展,委实拿不出多少钱财来,你看你们是不是……”刘辩这个时候趁热打铁,敲诈起这些人来。
“这……”四人面面相觑,暗道事情果然没那么容易,这皇帝年纪轻轻,空手套白狼的本事还真是厉害。
想要利用商战在冀州制造混乱,那就只有从人人都需要的商品入手。那便是粮食,汉桓帝时期,一石粮食五十钱,后来粮价格越来越贵,直到刘辩重整大汉,刘辩治下粮价被压到百钱一石,并且对于物价的掌控很严格,倒是收成不好,一但商人哄抬物价必定严惩。
而其他地区,粮价奇高,就拿当初袁术治下,粮食最高达到过数千钱一石,有价无市,就是你有钱都买不到粮食,要钱没用,钱不值钱了,养不活人了。
而袁绍治下,如今的粮价是两百到五百不等,而如今冀州欠收,或许粮价还会增加。
而要制造混乱,其中哄抬物价,还要自己运转,收购市场的粮食,若是平价还好,我在冀州收的粮食还能拿到刘辩治下贩卖,不算亏本。但冀州的粮价如今高出刘辩治下不止一倍,他们在冀州收的粮食还能按照平价拿到刘辩治下贩卖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他们在冀州制造混乱收的粮食只能自己吃,卖不出去,要卖的话,也只能按照平价卖出,会亏本亏死。
但从大义上说,只要在冀州造成的混乱足够大,这个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利益,但远比亏损的钱财要值钱。用钱就将冀州弄得伤筋动骨,混乱不堪,百姓逃亡,士无所吃,这远比出兵攻打的效果要好啊。
这就相当于用钱跟冀州打了一场大胜仗,而且刘辩表示这钱他不出,他要空手套白狼。
几人脸色一黑,又犹豫起来,一边的糜竺走上前来对着几个商业大佬低声道:“你们还不满足吗?陛下是要你们表示忠心,只要你们帮助陛下完成此事,日后的好处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要在乎眼前的一点点得失,不要因小失大啊。在不答应,陶瓷,美酒的利益只怕陛下都不给你们了。”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些商人咬了咬牙纷纷答应道:“此次运作钱财我们出了!”
刘辩大喜道:“好,你们此次前往冀州,安全朕会保证,成功了朕大大有赏,失败了朕补偿你们的损失。”
四人点头称是,但心中却清楚的明镜似的,成功了,先前答应的好处一个不少,但失败了却是补偿损失,也就是说没有先前许诺的好处,所以此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糜爱卿,你将孝宽公达喊来跟他们讲讲具体的运转以及细节之处吧。朕回去了!”刘辩摆了摆手,便启程离开了商部驻地。
刘辩离开之后,韦孝宽荀攸二人来到商部,跟这些商人商议如何运作,如何相互配合。商量好了之后,这些人便派遣副手回乡,调集商会中的人手,钱财前往冀州,至于他们,却是不能回乡,直到一切准备就绪他们直接前往冀州运作。
两日过后,刘辩召集卢植,蔡邕,田丰,荀彧等核心大臣,商议商战对付冀州的事情。
这件事,在朝会上不能说,袁家四世三公在刘辩的朝廷里,多少还会有袁绍的眼线,若是在朝会上商议这件事,一定会被有人通知袁绍,所以要秘密商议。
刘辩将这些心腹重臣召集到书房之中,便商议以商战破坏冀州的事情。刘辩将计划说出,当下便遭到了卢植,蔡邕,田丰等大臣的极力反对。
刘辩解释道:“朕这个计划并需要付出什么,因为此次花费是由四大商会承担,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但若是成功,便是无形之中跟袁绍打了一场大胜仗,何乐而不为。并且此次谋划乃是孝宽与公达联手行动,一定会万无一失,何乐而不为呢。”
“空手套白狼,不需要花费国库钱财?陛下这是怎么回事?”蔡邕一愣,旋即询问具体事情。
第525章 第一步满城谣言
刘辩将威逼利诱四大商人的事情告诉了群臣,群臣这才松了口气,若是不需要花费国库钱财,那此计倒是可以试试,并且韦孝宽,荀攸智计无双,有他们二人联手运作,可保万无一失。一但成功,那是有天大的好处啊。
到这个时候,这些大臣才勉强同意下来。
计划第一步便是造势,制造舆论混乱是商战的第一步,但却要给商人的行动打掩护,让袁绍的心察觉不到这件事上。
那发生什么事情能转移袁绍注意力呢?便是别人要攻打袁绍了,所以刘辩决定放出风去,故意将兵马屯兵冀州边境,做出要攻打袁绍的样子,吸引袁绍的注意力,为商人的行动做掩护。
这样一来,袁绍的注意力便会放在刘辩身上,冀州发生混乱他定然无暇去管,等到袁绍反应过来的时候,只怕冀州已经是天翻地覆了。
“既然你们也没有异议,孝宽,公达,你们秘密前往冀州指挥此事。待你们在冀州安定下来,朕放出消息策应你们。”刘辩下令道。
“诺!”二人拱手领命。
第二天先是四个商人前往冀州,他们家大业大,冀州又是天下第一大州,他们在冀州都有雄厚的资产。随后韦孝宽与荀攸也秘密前往冀州,他们并不与商人见面,只是暗中指挥,一但出现什么变故,就算商人倒戈,灾难也落不到他们二人头上。
待几人都到了冀州之后,刘辩便召开朝会,朝会之上刘辩宣布道:“去年朕灭了袁术,袁家四世三公不思报国,妄想僭越称帝,而袁绍先后无故攻打幽州,青州,其心叵测,朕当初传召各地攻打袁术,袁绍更是按兵不动。”
“所以朕决定要攻打袁绍,命令并州太原李显忠整军备战,出壶关攻打常山一带,洛阳兵马屯兵河内,准备攻打牧野,朝歌一带!待秋季之时,便攻打冀州。”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一众文武看着卢植,蔡邕,田丰,荀彧这些重臣,希望他们能够劝阻刘辩。毕竟天子不是刚刚下令休养生息,发展商农吗?冒然出兵,于大局不利啊。
然而卢植,蔡邕等重臣一个个无动于衷,丝毫没有劝阻的意思。几日前刘辩已经跟他们商量好了,故意放出出兵的消息,只不过是迷惑袁绍而已,并非真的动兵。
而且此次商战所用时间也不过一两个月,洛阳并州一带也只会做做样子,兵马不会真正调动起来,妨碍农耕种植。
一些臣子还是劝阻了一下,但都被刘辩驳回了,事情就好似被定了下来。退朝之后袁绍在刘辩朝廷的门生故吏以及耳目便连忙通知袁绍刘辩意图攻打冀州的消息。与此同时,这个消息也被传到了其他诸侯的耳中。
诸侯的反应都是不解,这个时候并不是攻打袁绍的最好时机啊,难道是刘辩这个年轻的皇帝膨胀了,目中无人了?要知道这个时候刘辩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啊,一个不好战败了的话,刘辩不仅数年不能出兵攻打袁绍,内地刚刚治理好的地方就会再次土崩瓦解。
最重要的还是青州,刘辩一但兵败,青州就会失去青州。
但这个时候,一众诸侯也只能以为刘辩膨胀了,他们心中更是窃喜,他们巴不得刘辩自大起来,一但刘辩兵败,他们就有机会崛起。甚至是赵匡胤,也时刻关注着刘辩与袁绍的局势,一但袁绍势微,他会毫不犹豫的出兵攻打刘辩。
而就在天下诸侯将目光放在刘辩宣布攻打袁绍的事情之上时,韦孝宽,荀攸二人秘密来到了冀州邺城。邺城是冀州的治所,想要将整个冀州弄得混乱,还是要从邺城入手。
二人来到冀州后,刘辩还未宣布要攻打袁绍的消息之时,苏双,张世平等四人就利用手下的势力收购粮食。他们要做的,就是让冀州的市面上的粮食消耗一空。
眼下粮价还算便宜,他们自然是疯狂的收购,越往后,粮食越来越贵,越到后面他们赔的钱就会越来越多,所以现在他们只有疯狂的购买,以减少损失。
四大商会联手购买市面上的粮食,不过几天,粮食的价格便提升起来了。
五百钱一石!刘辩治下粮食一百钱一石,冀州此刻却提升了五倍,高大五百钱。原本冀州今年便收成不好,粮食本来就贵,随着几个商会的收购,不过几天便提升到了五百钱。
而这个时候,刘辩要攻打冀州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当晚,邺城一处偏僻的房子内,韦孝宽,荀攸二人便聚在一起,韦孝宽道:“如今陛下攻打冀州的消息也传了过来,是时候散布谣言了,明日我前往冀北,你在邺城,我们一南一北,联手散步谣言。”
冀州南北纵横千里,而邺城在最南边的魏郡,若是在邺城一边制造舆论,那效果会很差,如果一南一北,按照地盘来扩散谣言,定然能够席卷整个冀州。
“好,日前朱敏,王林两个商会已经前往冀北,你在冀北指挥他们!不过千万小心不能暴露身份,商人信不过!”荀攸叮嘱道。
韦孝宽笑道:“我执掌锦衣卫数年,自然能保全自己,倒是你,在邺城这里,袁绍手下那些谋士虽然明争暗斗,但却不是吃素的,你可要小心啊。”
荀攸也是笑道:“灯下黑没听说过吗?若真被那些谋士察觉,我还想跟他们斗上一场呢,你放心便是。”
“哈哈,冀南锦衣卫势力全权交给你调度,以保护自己为上,我先离开了。”韦孝宽给荀攸递过一块命令锦衣卫的号牌便离开了,准备明日一早便启程前往冀北,制造混乱。
第二日,韦孝宽前往冀北,冀南由荀攸运作,而荀攸便趁着刘辩攻打冀州的消息刚刚传到邺城便开始造势。
邺城一间酒楼,此酒楼位于城中心地位,颇为繁华,锦衣卫造势便要从繁华的地方开始着手。待到中午十分,酒楼之中座无虚席,一个桌案上两人对视一眼,便开口说道:“高兄,你们家今年收了多少粮食啊?”
“哪有什么粮食啊?自家吃都不够,只怕手下那些佃户要饿肚子了。”
汉末土地,除了百姓私有之外,便是国家的以及世家的,土地兼并是每个时代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而这个时代的土地兼并是世家。
世家手中有大量的田地,他们兼并土地,百姓无法生存依附于世家大族,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周围的人听了两人的对话,都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诶,你们家呢?收了多少粮食?”那姓高的人问道。
“哎,不都一样吗,咱们冀州今年收成不好,都没收多少粮食,不够吃啊,我准备趁着粮价还不高,多收购些粮食。”
高姓男子故作吃惊:“你疯了,现在粮食都卖到五百钱一石,还不高?我看你是疯了吧?”
“五百石还叫贵?你是不知道啊,天子已经发出消息要攻打冀州了,过些时日市面上的粮食只怕都要被主公征了用作军粮。到那时候只怕粮食越来越贵,数千钱只怕都买不到一石粮食。趁着现在不贵多囤些,来年四月才有的收获,你家粮食熬得到那个时候?”
“竟有此事?若真是如此,只怕到时候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了啊,不行,我得趁着现在粮价还不贵多囤些。饥荒年,又连年战乱,苦的是我们这些人啊。”高姓男子叹了口气便走出酒楼,看样子是要去买粮了。
另一名男子却独自饮酒,这个时候酒楼里许多人被先前二人的言论讲的有些害怕,他们大多是小农,家中虽有些粮食,但也害怕战争来临。毕竟一场战争打下来,袁绍若是势微,到时候必定征粮,而且今年收成不好,粮食本就不多。并且战争还会影响耕种,不说能不能坚持到明年收获,还有可能影响今年的耕种。
所以屯粮以自保是他们的唯一手段。
人性大多如此,谣言到来,百姓便疯狂采购,商家则囤积居奇,不断抬高价钱。
酒楼中许多人便琢磨着是不是该去采购些粮食以作万全了。
这个时候,一个人走向了先前的桌案,向那散布消息的人拱手问道:“兄台请了,不知你是怎么知道天子要出兵攻打冀州的呢?”
“消息已经慢慢传了过来,我洛阳那边有亲戚,所以早早便告诉了我。让我多囤积些粮食,免得战事来临忍饥挨饿。毕竟我冀州收成本就不好,一但战事来临,耕种都得耽误,哪里还坚持得到明年。”那散播消息的人回答道。
“天子果真要攻打冀州?”那人将信将疑道。
散播消息的人不悦道:“我还骗你不成?听说还是两路出兵,并州兵马出壶关,洛阳兵马屯兵河内。这怕是要像攻打袁术一样对付冀州啊。你要是不信就算了,过些日子消息传来粮价奇高你买不起可别怪我。”
第526章 酝酿中的风暴(第一更)
“是真的,我洛阳的亲戚也告诉了我,我本还不信,没想到是真的。”
“我今早见城门一开,便见着骑兵急冲冲进了刺史府,怕是通知此事吧?”
故意散播谣言的锦衣卫做出不悦的样子,这个时候酒楼中隐藏的锦衣卫成员也纷纷帮忖着,不知不觉间,百姓已经受到了舆论的指引。
那就是天子要攻打冀州,到时候战乱来临他们无法耕种,并且袁绍还会征收粮食,所以趁着现在降价还不高,囤积粮食,买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不知不觉间,原本座无虚席的酒楼一个个酒客陆续离开。往外面看去,一个粮铺门口便多出许多人。
谁也不愿意将这个消息告诉别人,因为买粮食的人越多,供不应求之下粮食价格便会提高。而随着舆论的扩散,粮价就算提高,买粮食的也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而一旦到了这种地步,民怨便会爆发,便会发生动乱。
酒楼之中不过多时办人去楼空,除了几个醉鬼之外,这个时候酒店老板也出来赶客:“几位,今日我酒楼便不招待诸位了。”
几个醉鬼骂骂咧咧的离开了,老板便也加入了买粮的行列之中。制酒也是需要粮食的,若是没有粮食就没有酒,因此他也准备多囤积些粮食。
酒楼的情况不过是邺城的一个缩影,其他地方都有锦衣卫制造谣言,掌握舆论。第谣言这个东西是相当恐怖的,锦衣卫只做了一个引导,半日过后,前去买粮的百姓便络绎不绝。
邺城之内,各大粮铺,门口处排成一条巨大的长龙。
店铺伙计不明所以,如今刚刚收获,本来粮食是卖不出去的,虽然收成不好,但收获之初,家家户户多少还有些余粮。但如今这个场面,粮价已经高达五百石,还有人来买粮,都疯了不成?
但在他们看来这是好事啊,粮价这么贵还有人买,他们有钱赚就行。邺城各个粮铺门口买粮的百姓络绎不绝,待到傍晚十分,一个个粮铺的储存的粮食便被卖的差不多了。
“不好意思,今日天色已晚,你们明天再来吧。”一个店铺门前,伙计高声说道。后面排了许久却买不到粮的百姓怏怏不乐,但夜晚来临,不走也是不行了。
当晚身处邺城的荀攸秘密召见几个锦衣卫的势力首领,询问情况为首的锦衣卫回答道:“仅仅一天时间,上半日我们锦衣卫制造谣言,到了下午每个粮铺门口百姓便排起了长龙买粮了,到了晚上才上才离开。”
荀攸点了点头道:“很好,明日不必再邺城制谣了,你们前往其他县城制谣。”
“只制造半日谣言,明日若百姓不去买粮怎么办?”
“百姓就是谣言最好的推动,你们去别的城市,传令冀州所有县城的锦衣卫都行动起来,我要的是整个冀州无粮可卖!”
“诺!”一众锦衣卫拱手领命。
到了第二天,整个邺城的百姓一早又聚集到粮铺门口,待到店铺打开,只见伙计拿着个木牌,将昨日立在门口的木牌更换。那木牌上标注的是粮价,一石八百钱!
“昨日才五百钱,今日怎么就八百钱了?”
“你们这分明是趁机敲诈,一晚上便涨了六成粮价!”
伙计被周围百姓的谴责弄得一阵羞怒,不由得大骂道:“爱买不买,你们不买到时候有钱买不到可别怪我。”
显然这个粮铺的伙计也是知道了谣言,因此有恃无恐。
“你们卖这么贵,我不买了,邺城又不止你们一家粮铺。”一些嫌弃粮价贵的便走开了,跑去别家粮铺买了。
“哼,我们家算是卖的便宜了,别家的还要贵呢!你们只管走,待会回来就更贵了。”伙计冷笑着。但还是有些百姓走了,但大部分却没有走,应该是知道了别处的涨了价钱,比这里的粮铺更贵。
八百石虽贵,但这些百姓还是没有一个放弃的,排起了长队买粮。
而嫌贵的百姓到别处粮铺一看,一个个明码标价,最低的都是六百石,有的甚至高达千石。那伙计没有撒谎,这些百姓不好意思回去,便寻了个便宜的粮铺排起了队。
一天时间,粮价暴涨,许多粮铺储存的粮食告罄,便动用家族的存粮。价格也一升再升,一日之间价格上涨到了平均价格一千石。
除了邺城,冀州其他城池,由于锦衣卫的谣言,百姓也纷纷前去买粮,各个商会也是其中的大头,他们要动用商会财力,疯狂收购冀州的粮食。
而邺城的刺史府中,袁绍一脸铁青的看着洛阳朝廷中耳目送来的书信,拿着书信的袁绍手颤抖个不停,气的胡子不住跳动:“疯了,刘辩是疯了,这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