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袁绍亲自出府去接,主要还是因为崔家的名望。
袁绍亲自来接,崔浩却丝毫不显意外,袁绍见了崔浩,只见崔浩长得极其俊美,顿时心生喜爱。当然这个喜爱并不是说袁绍性取向不正常,而是袁绍爱美,就是以相貌度人的意思。这是他的一个怪癖,历史上,他有三个儿子,一直没有立储。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喜欢小儿子,小儿子长得像他,跟他一样帅气。所以袁绍就觉得,我的继承人那就得跟我一样,所以袁绍干脆三个儿子,一个外甥一个人分一州。这也为袁绍的基业破灭,埋下了祸根。
但眼下,崔浩长得俊美,确实是让袁绍加了些印象分,若是如庞统这样的丑才,只怕袁术也不会用。见了崔浩的长相,袁绍十分热情,在他看来,帅哥,还是应该跟帅哥为伍的嘛。
第529章 小学生造反(第四更)
袁绍出了府门,见了崔浩很是热情,印象不错,二人客套几句袁绍将崔浩带入府内。
来到府中二人坐下,袁绍询问道:“崔家买冀州高门,我曾经躲避求取你们出仕,但你们却在求学。如今你们归来,是否能为我效力,为冀州效力?”
崔浩点了点头道:“在所不辞,不过明公,我此来见你,便是有件事想要告诉你的。”
“哦?什么事?”袁绍心情不错,笑着问道。
“还请明公速速平复物价,不然三日之后,冀州各地必定暴乱,冀州也将毁于一旦!”崔浩拱手道。
“放肆!”袁绍眼睛一瞪,任哪个统治者被崔浩这么说,恐怕都没有好心情了。袁绍没好气道:“我冀州兵马十数万,如今正祥和安定,城中一片热闹,哪里来的暴乱,崔浩,我见你是个人才,不要自误啊,”
“果然……”崔浩心中暗叹一声,他知道想要说服袁绍很难,只怕冀州还是要遭受很严重的损失了。
崔浩当即便说道:“明公听我细说,天子突然传来要攻打冀州的消息?可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无论从天时,地利,人和上讲,刘辩他都没有出兵攻打冀州的理由。”
“此事我已经与麾下谋士商量过了,推断是刘辩狂妄自大,独断专行!”袁绍解释道。
“洛阳朝廷有见识的人还是不少的,蔡邕卢植未列三公,还有田丰,荀彧等一众大臣,他们难道都狂妄自大了吗?明公你显然被刘辩他骗了,刘辩故意说出要攻打冀州,实际上是吸引冀州上层的注意力,实行一项别的任务。”
袁绍不以为意,不相信崔浩说的这么邪乎,俗话说君无戏言,刘辩放出话要攻打冀州,怎么可能是假的?还袁绍心底,更不想承认此事,若是刘辩真的骄傲自大,他还有机会成就霸气,若是这一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那么王侯霸业,都将成为空谈。
但崔浩的话多多少少让袁绍有些相信,不由自主的问道:“你且说说刘辩真正图谋的是什么事?”
“刘辩欲用商人颠覆冀州!”崔浩回答道。
“哈哈哈,这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了!”听了崔浩的回答,袁绍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这种言论在这种气氛下说出,就相当于一个国家正在召开重要会议,一个成员一本正经说一个幼儿园的小学生即将占领国家一样。
“士农工商,商人算得上什么?毫无地位有何本事颠覆我冀州?崔浩你够了,在大放厥词,休怪我不讲情面。”袁绍心里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但崔浩一直是心平气和,言语中没有丝毫的冲撞,尽管崔浩的话在他看来是无稽之谈,但袁绍却没有生气。
若是换了田丰这种性格刚烈的人来,只怕早就冲撞了袁绍,不仅事没办成,反而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崔浩继续说道:“明公可是不信?明公可知道如今城内的情况?”
“城中一片祥和,繁荣得很啊!”袁绍回答道。
“这些只是表象,我从清河而来,一路所见,整个冀州的城池之内,百姓都在疯狂购买粮食,短短几天时间,冀州百姓争相买粮,明公不觉得蹊跷吗?”崔浩反问道。
“这……”袁绍不懂商场上的形势,只以为这些是世家操控,赚百姓的钱,因此百姓才争相买粮。但袁绍却不认同崔浩的想法,以商颠覆冀州,太过子虚乌有了。
“这背后定有人推波助澜,各处粮食已经上升到数千钱一石,但买粮百姓还是如蜂拥一般。我来之时,我族中存粮已经用去大半,我见势不妙想要停止售粮,百姓竟然公开抢夺。明公且想想,数千钱他们亦是争相抢夺,以如今各处的存粮,能满足他们吗?”
“到时候,各世家一但不卖粮食了,加上有人推波助澜,百姓定然会争相抢夺粮食,世家首当其冲,到时候整个冀州不是陷入危难当中了吗?而明公您是世家为本,若是世家受到冲击,不就颠覆了您的统治吗?”
“太过危言耸听了吧!”袁绍不敢相信崔浩所言。一群他平日里看不上眼的商人,就能颠覆他的统治?
“明公若是不信,不如您邀请我在府上做客,我为明公思考解决此事的办法,若过得几日,冀州相安无事,您处罚于我。若是发生动荡,您在记起我不迟。”崔浩拱手说道。
得,崔浩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一口一个您,一口一个明公喊的袁绍舒心不已。不得不说崔浩真是摸透了袁绍的心,在述说危机的同时,还没有得罪袁绍。若是换了田丰这些人来,只怕要说出什么冀州危矣,主公不听我言必自毁长城的话来。
而历史上确实如此,官渡之战前田丰劝袁绍不要出战,结果袁绍败了,在加上身边人说田丰坏话,袁绍犯了错,不思悔改也就罢了,为了面子还杀了田丰。
而崔浩说的话就巧妙了许多,他摸准了袁绍的心思,袁绍爱面子,他就不落袁绍的面子。你现在不是不信这件事嘛?没关系,我在你府上做客,真发生了这种事,您在记起我,崔浩说的是记,而不是录用。大大的给了袁绍的面子。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日后冀州真的动乱,袁绍没有解决的办法,袁绍定会录用崔浩的。也不会弄到袁绍碍于面子,索性将崔浩杀了这般局面上来。
袁绍听了很是舒心啊,若是换成许攸,逢纪,不在乎是恐吓他。袁绍抚须大笑道:“好,若真到了这一步,本官便任用你为我冀州首席谋士!你且在我府上住下吧。”
袁绍不信崔浩的话,崔浩一早就做好了这个打算,毕竟以商颠覆一州,崔浩也是第一次见到,若不是他亲自在粮铺门口见到百姓动乱,他自己都不会信。
崔浩笑道:“明公,若真局面发展到那一步,事情会相当棘手,所以还请明公做些准备!”
“你且说说准备些什么?”袁绍询问道。
“其一,封锁各边关关隘,禁止百姓出境!其二,准备大量粮草,囤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崔浩拱手回答。
其实好有好多针对这场危难的计策,但袁绍目前不信任他,他说出来也没用,反而会引起袁绍对他的不喜,因此崔浩没说。崔浩说的这两件事,是袁绍下令便能做到的,很简单。
“嗯,你下去吧!”袁绍点了点头,摆手示意崔浩退下,一个下人进来,接过招待崔浩的职责。
崔浩离去之后,袁绍摇头笑道:“此人倒也不错,只可惜呀……”
袁绍根本不信崔浩的话,至于崔浩让他做的两件事,他又抛之于脑后了。
就这样过了两日,这一晚邺城锦衣卫驻点,锦衣卫前来汇报工作:“大人,今日城中许多粮铺已经开始减少了粮食的售卖。以前是按照石卖,现在确实一斗来衡量。看来这些氏族手中也没有多少粮食了,剩下的,他们要留作家族之用。”
荀攸点了点头道:“嗯,几个商会如何,他们所储备的钱财还剩下多少。”
“已经全部用完大人,他们已经没办法带动百姓购粮了。”锦衣卫回答道。
“让他们明日化整为零带着粮食退出冀州!不需要商人运作了!”荀攸下令道。
“诺!”
“据我估计,明日城内一定会有许多店铺关门停业,让锦衣卫外围成员带头闹事,抢夺店铺!其他城池业全部动起来!”
“还有,明日你锦衣卫这么制造谣言,你附耳过来!”荀攸召开锦衣卫,在他耳边耳语一番,旋即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事不宜迟,你连夜传令各地吧!”
“诺!”锦衣卫拱手退下,前去布置荀攸下方的命令。
很快,以邺城为中心,锦衣卫的组织网向着四面八方的县城传达荀攸的命令。
第二天一早,百姓照常早起,前往各大粮铺购买粮食,却发现许多粮铺已经停止营业可,虽然商会的人准备撤走了,但被带动起来的百姓还是一如既往的多。
一间店铺门口,百姓聚在街道上,店铺内的掌柜高声道:“对不起诸位,我店铺的粮食已经卖完了,你们去别家吧!”
“骗谁呢,昨日我最后一个走的,没买到粮食,我见还有许多呢,怎么今天就不卖了?”
“就是,你可别骗人,我们有钱,你为何不卖。”
“这几天就数你们家涨价最高,现在怎么不卖了?快吧粮食交出来!”
掌柜额头满是大汗,无奈道:“真的没有粮食了,你们去别家买吧。”
“妈的,粮食被你们涨到八千多一石,现在赚够了就不卖了,你这不是坑我们百姓吗?”
“我说粮食怎么越来越贵,原来是你们故意搞贵,不卖粮食,就把钱还给我们!”
锦衣卫在人潮中一阵瞎骂,毫无逻辑,但买不到粮食的百姓,再加上粮价奇高无比,被锦衣卫一番引导,都将仇对准了卖粮的世家。
第530章 被小学生玩坏了(第五更)
不过区区几天粮价被炒的这么高,到了现在更是没得买,百姓是真的慌了,战事临近,以他们的粮食储备撑不到明年收获,现在都买不到粮食,不是只有等死吗?
“我听说天子那边粮食才一百钱一石,我冀州粮食怎么这么贵,钱都给你们这些人黑了去。要么拿粮食出来,要么把钱给我们!”
在声讨中,渐渐有锦衣卫爆出来刘辩治下粮食百钱一石的事实。
许多百姓对此羡慕不已,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刘辩那边一石一百钱,而这边却是数千钱,贵了几十倍不止。许多百姓甚至萌发了前往刘辩治下的念头。
而粮铺的老板还不知道一场灭顶之灾在等着他呢,见门外百姓胡搅蛮缠,他不由得怒了,大骂道:“休要胡搅蛮缠,八千钱一石是你们要买的,我逼你们了,说了粮食没了就是没了,你们快去别家吧!”
八千一石的粮食确实有人买的起,但那是几大商会财大气粗,他们带头之下,穷苦百姓生怕越来越贵到时候他们无粮可吃才跟着财大气粗的商会成员一起买粮。追根究底,还是四大商会带动的。
可四大商会已经化整为零要撤出冀州,没了那些商会的成员支撑,这些百姓哪一个不嫌弃粮价高昂?既然冀州世家已经无粮可卖,那就只有凭借百姓的恐惧,利用百姓制造事端了。
掌柜的谩骂正是一个导火索,一个锦衣卫高手见那掌柜语言嚣张,故作大怒道:“他娘的粮食涨得这么贵,你们赚够了,现在我们要粮食却不卖了,哪有这般道理?”
说着,锦衣卫便冲入粮铺之中,殴打掌柜,几个下人一拥而上,却不是锦衣卫的对手。几个锦衣卫相互策应将殿中的世家成员给制服了。百姓也早就怨气冲天,冲入铺中展开了劫掠。
百姓已经被煽动起来,锦衣卫再次隐藏在人群中,不时还高声喊道:“这冀州待不下去了,去天子治下吧,哪里粮食只要百钱一石!”
百姓冲入后堂翻找,找到了一些粮食,却被哄抢而光,人群中不时传来要逃去天子治下的声音,许多百姓动了这个念头。甚至有的百姓直接启程返回家中,收拾行装要逃去刘辩治下。
除了兖州之外,冀州四面八方都是刘辩地盘,各个郡县都有制造谣言的手段。冀北方向河间,渤海一带的宣传百姓去幽州。清河阳平,平原一带的,宣传去青州,常山,赵国一带的,宣传去并州。而魏郡,广平一带的,宣传去河内入司隶。
商战的结果便是,破坏冀州,洗劫冀州的人口,使百姓逃亡刘辩麾下。
百姓攻入粮铺抢夺粮食,在冀州并不止一处,各处都有锦衣卫带头,锦衣卫蹿腾百姓洗劫粮铺之后便又隐匿了起来。当没有法纪道德约束,百姓迫于生计之时,这些百姓纷纷化作了强盗。
整个邺城,陷入了慌乱之中,与此同时,冀州各个县城也是如此。
百姓将各处粮铺洗劫一空,但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真的没有粮食了。
粮食的收购,是以四大商会为主,他们一早便购买了大部分的粮食,在然后是以家境殷实的百姓为主,他们也占据一大部分。但是普通的百姓,并没有买到什么粮食,如今买不到粮食,他们纷纷陷入绝境之中。
这个时候的他们,想到了去刘辩麾下,于是乎刚刚城内还混乱不堪,转眼间百姓成群结队的出了城门,逃亡刘辩治下。现在不走,待战事来临他们想走的走不了,如今冀州没有了粮食,在继续留在冀州也是死路一条。
城内巨大的变化引起了官员的恐慌,连忙来报袁绍。
一个个世家主,也赶来刺史府。刺史府中人满为患。袁绍收到消息赶来,一个个世家主便向袁绍哭诉:“刺史啊,你要为我们做主啊,城内刁民作乱,洗劫了我家粮铺。”
“明公,那些刁民都反了,烧了我家粮铺不说,还大打死我铺中伙计十数人!”
“还请明公为我们做主啊!”
众人嘈杂的声音听得袁绍头痛不已,袁绍还没明白事什么个状况呢。听了半天,袁绍总算是明白了,城内的百姓抢夺了世家的粮铺!
袁绍被吵的心烦不已,一排桌案冷喝道:“肃静!”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袁绍转过头对一个下人说道:“去请几位军师过来!”
“怎么回事,好端端的百姓为何洗劫尔等商铺!”袁绍询问道。
一个世家主站了出来回答道:“这几日百姓疯狂购买粮食,到如今我各大家族存粮已经不多,在卖下去便不够自己所需,便商量着都停止卖粮。谁知今日百姓继续来买粮,见无粮可卖,便毁了我等的粮铺。”
袁绍脸色一沉,陡然联系到崔浩所说的事情,难道崔浩所说真的被他言中了?但袁绍眼下还不想找崔浩出面,毕竟他没有做答应崔浩的两件事,再来他也不想轻易服输。
既然崔浩有解决办法,那待事情恶化,在找崔浩不迟。
但袁绍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百姓为何会乱他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事情的起源在哪,哪里又会有解决的办法呢?
世家主又一个个请袁绍做主,袁绍听得头痛不已,冷喝道:“好啦,不就是铺子没了吗?到期时候重建不就成了?乱民的事,本官会肃清的。先退下吧,让本官静静!”
一众世家主刚要退下,便有城门守卫来报:“禀报主公,现在有大批百姓出城,不知前往何方!”
“多少百姓出城?”袁绍脸色一变。
“数不清,成群结队,拖家带口怕是要远行,先前城内百姓造乱,我等不敢阻拦,怕激起民变。”士卒拱手回答道。
“百姓逃亡……”袁绍脸色一沉,又想起崔浩让他封锁边境的事情,难道崔浩已经料到百姓会逃亡了吗?
封锁城池,袁绍也不敢,邺城兵马不多,大半被派去牧野一带防御刘辩去了。若是再次激起民愤,百姓冲入刺史府对他造成威胁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正在袁绍一筹莫展之计,许攸,审配,逢纪,郭图等人联袂而来。
袁绍大喜,连忙请四人就坐,许攸拱手问道:“主公,城中发生大乱,先是洗劫了粮铺,随后争相出城,就连我家铺子也被毁了几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许攸也是很迷糊,他爱财,贪财,这些时日粮价爆涨,他家的店铺也收获许多,转了个盆满钵满。谁知道一转眼,这些金主便化身财狼,毁了他家粮铺不说,如今还成群结队跑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绍一听许攸的话,脸色一黑,他还指着许攸给自己想办法,却没想到许攸向自己诉苦起来。
这也怪不了他们,商战太先进了,没人懂得其中的道理,这就好像一群小学生莫名其妙的进入了一个国家的中枢系统,随后将其破坏,在然后,他们又走了。
于是乎一个莫名其妙的烂摊子等着袁绍来收拾,这个烂摊子里到底隐藏着未知的危险,让人无法着手。最关键的居然还是一群让人看不起眼的小学生留下的。
袁绍脸色阴沉道:“够了,现在不是诉苦的时候,你们且说说,现在该如何补救?”
几人一筹莫展,审配站了出来拱手道:“主公,几日前我便与主公说过,市面上的粮食莫名其妙涨价,但我们都没有放在心上,如今百姓暴乱,是因为市面上没有粮食了卖,他们因而暴乱。”
“他们疯了不成?我族中囤积粮草已经被他们买空了,他们还缺粮食?”许攸一脸茫然道。
“百姓还缺粮食,就说明咱们销售出去的粮食,百姓并没有得到多少,被别人收购走了。这一切的根源还在粮食上面!百姓认为我冀州没有粮食,接下来又要发生战乱,所以争相逃离冀州,主公目前应该去稳定人心,让百姓知道我冀州能让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在慢慢平复粮价,如此危难便解!”审配拱手说道。
审配事先察觉了不对劲,有过一些调查,也想出了相信的计策,让袁绍略微松了口气。
可如今两大难题摆在袁绍面前,第一个,需要袁绍亲自出面平息民怨,但袁绍不敢,百姓刚刚发生暴乱,若是他在出去,被百姓伤害又该如何。二来,想要安定百姓需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要拿出粮食让百姓放心。可那些世家的粮食已经卖的差不多,也拿不出多余的粮食给袁绍。而冀州的官粮,还要用在战争上,也拿不出来。
巨大的难题摆在袁绍面前,若在不做出些措施,只怕冀州的百姓要走光了啊。
“主公,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还请主公即刻出府留住冀州百姓啊!民为国家之本,主公能够称霸一方,凭借的就是冀州富庶,人口众多。若是百姓流失殆尽,主公的霸业也就毁了啊。”审配焦急的请求着。
第531章 王侯霸业
审配劝谏袁绍亲自出府留住百姓,袁绍陷入两难之中,冀州十数万兵马,张郃率领几万在太行山壶关一带驻守防备并州,而颜良又带了几万驻守在牧野一带,防备河内兵马。同时北边的幽州,南边的青州,兖州都需要驻守防备。
邺城仅仅有三千兵马,袁绍哪里敢出城,一但百姓再次发生暴乱,威胁到他的安全怎么办呢?
无助之下的袁绍只有看着逢纪,郭图二人,二人虽然没有什么对策,却懂了袁绍的意思,郭图当即大声呵斥审配道:“审正南,你是何居心?如今城内乱成一团,主公若是出去一但有个好歹,你担当得起吗?”
“若主公不亲自出府留住百姓,到时候冀州百姓都走光了又该如何是好?”审配针锋相对道。
“可笑,背井离乡谁会愿意?更何况不过邺城发生混乱,你却说到整个冀州上面。那也离开的百姓不过是家境贫困生存不下去的罢了,又能有几个?主公不需亲自出城,只需平复粮价便可,到时候百姓见粮价平复,自然会回来!”郭图笑着说道。
郭图的话深得袁绍之心,袁绍也是这么想的,平复粮价就够了,哪里有那么严重呢?
“主公断不可听郭图之言啊,如果主公亲自出城稳定民心,百姓一定会安定下来,但如果仅仅平复粮价,却不是解决办法的根本,主公若是听信郭图之言,悔之晚矣。”
这一下袁绍又怒了,他最讨厌别人这么说,不采纳你的意见我就要后悔?就你聪明?袁绍冷哼一声道:“审正南放肆!休得多言,我即刻发布公文,平复粮价,使邺城兵马守住各个城门,百姓自由通行不得强阻,在派五百将士把守刺史府。另外使快马通知各个关隘,禁止百姓流出冀州。”
“诺!”
袁绍还是没听审配的,也没有去请崔浩出面。在他心里多少还有点侥幸心理,希望自己的一番决策能行得通。
可事情的发展,却与袁绍背道而驰,由于袁绍担心百姓造反威胁他的安全,打开城门不强制限制百姓。百姓便肆无忌惮前往各处。
冀州四面八方,真正说起来也就与并州有险关阻拦,中间横栏一条太行山脉百姓难以越过。而前往其他地区,一马平川之地,纵使有兵马拦截,也无济于事。
还是太小看了百姓的力量,路终究是走出来的,便是有兵马拦截,百姓也能绕道而行,穿山越岭,这是中华先民的特殊本领。
自邺城发生混乱之后,邺城的百姓陆陆续续有了约两万有余,而与此同时,其他各个州郡,也传来百姓逃亡刘辩治下的消息。
一个个州郡的消息传到邺城,犹如晴空霹雳一般,原来崔浩说的都是真的,不止是邺城的百姓流失,整个冀州的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