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辩如今是大汉天子,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刘辩的行为,要以大汉的利益为主。后世虽然与这些胡人不分彼此,但现在不同,他们如今是敌人,会对大汉造成威胁。可若按照荀彧的战略来实行,让胡人汉化为汉民,刘辩是不介意。
  大国当有大国的气度,既然不会对国家造成危害,刘辩就不会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去包容,去感化。大国,不会轻视其他种族,更何况按照后世的地图来看,他们也是生活在国家的子民。
  不过有的部落,刘辩却不会去包容,他们天生就是贱骨头,比如生活在幽州玄茑以南,以及海外那几块岛屿上的人。
  教化,通婚这种事以前也有过,特别是西凉这个地方很普遍。不过这种事情也要有具体的政策,刘辩沉吟一番点头答应下来看着荀彧说道:“文若,既然这个主意是你提出,便由你起草个文案,商议出具体的政策。二十年以后,我要这些人忘记本国,成为汉民,不舍离去!”
  “微臣遵旨!”
  刘辩又道:“如今那些胡人有近六七十万,幽州难以支撑,便以此为由,将这些人搬迁至并州,上郡,西河,雁门等地。至于骑兵仍然组建,若是各方首领不从,暂且就说暂居,日后蒙古灭亡,他们可重回草原!只不过并州方面先要处理妥当,待土地,房屋,粮食,一切准备就绪,才让他们搬迁,朕要他们一来,就安定下来!”
  近七十万的人口,可相当于并州一半的人口,好在上郡,西河,雁门地广人稀,安排这些人不难。眼前看似麻烦,但其实是长远之计,如今有了玉米,番薯等作物,而那些地方,又适合种植这些作物。用不了几年,便能回脯大汉,将此地建立成一个粮草。
  “宇文成都呢?如今他组建骑兵,为大汉效力,朕封他个什么将军为好?”刘辩继续询问道。
  “以前有过乌桓校尉,度辽将军等职务,便是负责管理大汉边防,处理胡人事务的。如今大汉内乱,这些职务便不设。陛下可恢复度辽将军职务,授封宇文成都,让他镇守幽州边防,处理北边胡人事务!”卢植建议道。
  刘辩摇了摇头道:“度辽将军乃是因辽水而来,而辽水却在河套,若是冉闵归降,朕封个度辽将军还算妥当。可宇文成都部在幽州上谷一带,这度辽将军名不副实啊!”
  卢植一听刘辩否决,又道:“不叫度辽将军,便叫乌桓校尉吧!”
  “宇文成都麾下兵马来源各个部落,叫乌桓校尉,更加不妥当了!”刘辩又否决道。
  一个两个负责外族的官职,都被刘辩否决了,群臣也没有更好的提议。荀彧拱手道:“宇文成都部融合乌桓,鲜卑,匈奴,甚至羌人,古之未有,陛下不防增设一个将军之位!”
  刘辩笑道:“此议甚好!不如便叫作天宝将军,这支骑兵得来全不费工夫,可谓是天赐我大汉瑰宝。取名天宝,便希望这骑兵未我大汉东征西讨,建立功业如何!”
  天宝将军可是宇文成都前世的封号,刘辩好歹也给了个解释,不管好不好听,反正是皇帝想出来的。群臣便齐声道:“陛下圣明!”
  “既然如此,荀彧即刻拟旨,敕封宇文成都为天宝将军,为三品杂号将军,组建三万胡人骑兵,镇守幽州之北。另外其骑兵兵器战甲,也尽快打造,送往军中!”
  “荀彧你在并州边关抽调人才,寻能讲各部语言者,在西河,上郡,雁门等地建立薯衙,如今寒冬正不忙碌,可搭建房屋,开垦荒地。至明年三月份,便行搬迁之事,进行春耕,再有各部落须得一视同仁,不可轻慢,也不可纵容,皆由你全权负责此事,朕要成果,过程也要给朕办好了!”
  荀彧脸色发苦,人家都只要结果,您如今还要看过程,这不是成心为难我嘛?荀彧叹了口气道:“陛下委以重任,不过此事太过艰苦,颇为烦琐,还请陛下在派一人协助微臣!”
  “哦?你要何人协助?”刘辩笑问道。
  “农部副尚书刘大人!”荀彧回答道。
  “这荀彧倒是眼光不错!让刘伯温捞取些业绩也不错!”刘辩暗赞一声看向刘伯温道:“刘基,便由你协助荀彧,负责此事吧!”
  “微臣遵旨!”刘伯温连忙拱手领命。


第570章 天生陌刀将
  接纳异族,汉化为民之事非常繁琐,稍有不慎就可能演变为当年南匈奴的情况。南匈奴在鲜卑崛起之时,也是濒临破灭,后来归附大汉,大汉朝廷将其安置在河套一带。
  数十年过去,南匈奴就完全脱离了大汉的掌控,占领了河套,忘记往日大汉的恩情,时常叩边。历史上董卓迁都长安,李傕郭汜二人长年争斗,以至于被北边匈奴乘虚而入,大肆劫掠,历史上蔡琰就是这个时候被匈奴人抢去的。
  历史是用来借鉴,反思的,考虑到异族的情况,再次收纳异族,就必须的精打细算。对于他们生活,管制,教化都要考虑妥当。
  就在刘辩命令荀彧,刘伯温负责此事后的第三天,他们挑选出了一批官员。北上并州的上郡,上郡位于并州西部,从西到东,分别是上郡,西河,雁门,准备安排接纳胡人的事务。
  并州其实土地辽阔,若算上河套,其实占地面积不比荆州,扬州要小到哪里去。最富庶的两郡,还属上党,太原,其余地方由于靠近胡人,长年战乱,可以说是地广人稀,而这些地方的百姓,也多与胡人通婚,能够接纳下胡人,用来安置胡人在适合不过了。
  并州方面有许多将领坐镇,驻扎在各地,上郡有夏侯惇,西河有夏侯渊,太原有杨继业,太原有李显忠。荀彧刘伯温来到上郡,安排接纳异族人之事,却需要夏侯惇配合。
  上郡治所设置在肤施县,位于上郡中部,肤施往南,可以说是土地肥沃,但北方却多荒漠,与河套的地形相似。上郡北部人口相对较少,地广人稀地形也有草原,荀彧说的安置之地就是此地。
  一行人策马来到肤施,上郡太守名义上虽然是夏侯惇,但他只是负责军事,政治上有一众属官,也不需要夏侯惇操心。此时肤施大营之内,却是热闹非凡,夏侯惇好武,平日里除了训练兵马,便是号召士兵比武。如今大营之内比武,却正好让荀彧,刘伯温给碰到了。
  荀彧,刘伯温与一众官员来到大营之外,只见营门口一个大汉正与士兵们纠缠。荀彧刘伯温二人对视一眼,走上前去,只见那大汉衣衫褴褛,却颇为雄壮,身高七尺有余,破旧的衣服之下露出那隆起的肌肉。
  如今正是十月深冬,北方日后更加寒冷,可这大汉却如此打扮,显然是穷困潦倒了。按理说并州最早被刘辩纳入治下,统治了长达七年之久,虽然上郡多白波贼,但也在数年前平定,并州的百姓此刻应该很是安乐,不至于出现这等穷困潦倒之辈才是啊。
  只见那大汉向着士兵拱手道:“我月前见陌刀军出行,心生仰慕,此等雄壮之军,我李嗣业想要与其为伍。还前军爷行个方便,收容我进陌刀军吧。”
  士兵不耐烦道:“如今我上郡已经不增兵马,过了征兵的时辰,岂是想进就能进的?更何况陌刀军那是百里挑一,你想进?我比你还想进呢?哪里是那么容易?你若是真要入伍为国效力,便去他处应征,或者去太原,洛阳,哪里有招贤馆你可以去试试。”
  “就是,你休要在折腾我们,上郡兵马满员,想要入伍的多了,可却也要按照规矩来!”另一个士兵也摆了摆手。
  李嗣业拱手道:“实不相瞒,我家境贫寒自幼习武,如今已经是身无分文,想要去太原洛***本就不可能。还请您通报夏侯将军,他见了我,试了我的武艺,一定会收留我入伍的!”
  “你这人怎么听不懂话,想要入伍只有应征,或者参加招贤馆。没有其他办法入军,军中哪里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咱们可都是良人,身份都要经过核实,你身份本就不明,若是敌国的奸细,我将你放入军中,若有个好歹,我们了担当不起!”士兵颇为不耐道。
  刘辩手下的军队,身份都有底细,为的就是防止有其他诸侯的探子。李嗣业自幼学艺,家人早就没了,都没有个良人的身份,因此这士兵却怎么都不肯让李嗣业入军。
  而李嗣业自幼学艺,不知大汉规矩,停了士兵的话,只以为士兵怀疑他是奸细,不由得大怒道:“我李嗣业世代居上郡,世代为汉民,祖上为保卫上郡不知死了多少英烈,怎么到你嘴里,便成了奸细?”
  “嗨?你这人怎么这么不知好歹?如今上郡民生安泰,个个安定你又来路不明,我怎么敢随便接纳?都说了你要为国效力便去洛阳。若你在纠缠不休,别怪我不客气了!”说着,几个士兵便手持长矛要驱逐李嗣业。
  “你看此人武艺如何?”荀彧向着身后几个锦衣卫高手询问道。
  “此人下盘极闻,手臂粗壮有力,一看就是自幼习武的,我等远不及也!”锦衣卫盯着李嗣业看了一番说道。
  “若真武艺不凡,破了规矩也无妨!”荀彧说着便要上前。而那李嗣业见士兵要动手,他也毫无畏惧,在他看来若是能打上一场,引出夏侯惇便能从军了。
  李嗣业一撸袖管,便要动手,荀彧连忙上前喝道:“住手!”
  “你是何人?军营重地,不得接近!”士兵看向荀彧等人警惕道。
  “我乃尚书令荀彧,有事求见你们将军!”荀彧直接报出身份。身后的锦衣卫也亮出令牌,士兵见此连忙拱手行礼:“见过几位大人,将军正在营内会武,我这就去通报!”
  “不必打扰,我也想见见上郡兵马的雄壮!”荀彧叫住了士兵,又转身看向李嗣业道:“你想加入我大汉军队?”
  “草民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天地可鉴!”李嗣业拍着胸膛说道。
  “好,既然如此,你且随我入营!”
  荀彧刘伯温带着李嗣业进入军营,这一次士兵却没有在阻拦了。进入战场,只见士兵围城一个圆圈,其内夏侯惇手持一把长刀与几个士兵打的不亦乐乎。
  “陌刀兵悍勇,这些士兵一个个雄壮之极,为何他们相斗的兵器却不是陌刀呢?”李嗣业看了半晌疑惑道。
  “陌刀之强,在于陌刀锋利,拥有削铁如泥之能,但却太过锋利。两刀相交必定损坏,陌刀是国之重器,不可轻用。日常比武,也只是用寻常刀枪。”一旁接待的校尉解释道。
  “哦,这倒是可惜了。”李嗣业颇为遗憾的点了点头,刘伯温看向李嗣业笑道:“怎么,你好像对这陌刀情有独钟?”
  “实不相瞒,我当年在山间学艺,见过陌刀军剿灭白波,其军威之强让我神往已久。我艺成下山,便想加入陌刀军中,为国效力!”李嗣业解释道。
  此刻夏侯惇已经击败数个兵士,派着他们的肩膀勉励,校尉走上前去通报荀彧等人的到来。夏侯惇看向场外,只见荀彧等人正在等候,夏侯惇连忙走出场外,拱手赔礼道:“荀大人勿要见怪,末将有失远迎。”
  “能见识将军勇武,是在下的荣幸,岂会见怪啊!”荀彧抚须笑道。
  “什么勇武,如今各州兵马纷纷建功,我在上郡都呆了七八年了,前些年还有白波可打,这些年都淡出鸟来了,陛下都把我忘了吧!”
  荀彧哈哈大笑,连忙安抚这老将:“将军在上郡身居重责,若是旁人,陛下哪里放心让其镇守。这是信任将军啊,而且如今蒙古崛起,不消多久,便有将军建功的时候了。”
  “哈哈,我等的就是这一天啊,不知几位大人前来,所谓何事呢?”夏侯惇拱手问道。
  “北方被蒙古所灭的胡人如今依附幽州,以幽州的实力难以蓄养这数十万胡民,所以陛下决定,将他们安置在并州北方一带。陛下将此事权权交与我负责,我此来就是安排此事,不过还要将军从旁协助!”荀彧解释道。
  “这事好办,几位大人旅途劳顿,且先与我去府衙休息,慢慢商议此事!”
  “将军且慢,先前在营外,此人想要从军,但却过了入伍时间。不过我见他忠义,武艺不凡,便带他进来,让将军试试他的武艺!”荀彧指着李嗣业说道。
  “哦?这好办,你会使什么兵器?本将亲自试你武艺!”夏侯惇看着李嗣业笑道。
  “我擅使刀!”想了想李嗣业又补充道:“我见过陌刀军,对陌刀新生喜爱,今天想试试陌刀!”
  “陌刀珍贵无比,咱们比试都舍不得用陌刀你……”一个校尉不悦道。
  夏侯惇连忙制止道:“一把陌刀造价昂贵,给你试陌刀也不是不可,若你武艺让我看得上眼,折损陌刀的花费就算了,若你武艺平平,却要杖责你八十军棍!”
  李嗣业昂首挺胸道:“定不让将军失望!”
  “哈哈,好,取一柄陌刀来!”夏侯惇对着一个校尉说道,不过多时,校尉取来两柄陌刀,陌刀是长柄马刀,步战,马战皆可用。刀刃长三尺,刀柄长四尺,雪白的刀刃,寒光凌凌,刀背处一道血槽,散发着暗红色的光芒,旁人不寒而栗。
  夏侯惇接过陌刀,给李嗣业丢过一把,李嗣业伸手借助,双手握住刀柄,在腰间一转,狭长的刀刃围着李嗣业打转,舞过一阵,李嗣业浑身上下便被笼罩在刀幕当中。
  “你以前用过陌刀?”见李嗣业颇为熟练,夏侯惇惊讶道,陌刀与其他兵器大不一样,若是初次学习,稍有不慎便可能伤了自己。没有想李嗣业初次上手,便如此熟练。
  李嗣业停了下来,满脸欣喜的回答道:“这陌刀只有陌刀军中才有,我哪里用过,我初见此刀,便有一股血脉相融之感,好似天生就会此刀一般!”


第571章 无敌
  “我初见此刀便心生喜爱,有着莫名的熟悉,握着他就好似有一种血脉相融的感觉,好像这陌刀我天生就会,又或者,这陌刀是为我量身定造一般!”李嗣业握着陌刀激动道。
  李嗣业对于陌刀如此上心,让夏侯惇也起了些疑心,而他第一次使用陌刀就如此熟练,让夏侯惇有些怀疑。莫不是此人是来盗取军中机密,或者是偷盗陌刀而来?
  但转念夏侯惇就将这种想法给挥去,李嗣业说着一口并州上郡的口音,绝对是纯正的本地人。若是奸细,异族是派不来的,而其他诸侯若要派奸细,也不该派到并州这个大后方,他的上郡兵马七八年未曾动用,派来卧底有什么作用?
  至于夺取陌刀,就更不可能了,天下人只知道陌刀锋利,但真正见识过他厉害的人,都已经死了,而且陌刀动用次数不多,不至于让人觊觎。而陌刀又长期封存,从未泄露出去,李嗣业根本不可能接触到陌刀。
  “或许此人能如此熟练,是这陌刀天生与他契合吧!若是如此倒也说的通,若这李嗣业当真善使陌刀,武艺不凡,我可以上书天子让他做陌刀军统帅。陌刀军虽强,但与我性格不合,我并不能发挥陌刀军的全部威力!不过一切都得看看这李嗣业是否有此能力!”
  夏侯惇心中千思百转,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李嗣业乃是后世之人,乃唐朝猛将,特别善于使用陌刀,乃是历史出了名的陌刀将。
  “陌刀可砍,劈,削,刺,多用腰马之力,你且熟悉一番,这陌刀古之未有,用法与寻常砍刀大不一样。我军中陌刀将学习陌刀也先要用硬木所制的陌刀熟悉用法,随后才用真刀习练。你刚来就用陌刀与我相斗,对你未免不公,你且先熟悉一会!”夏侯惇看着李嗣业说道,旋即又补充道:“陌刀非勇士不能用之,你若短时间能运用陌刀,也足以说明你的不凡!”
  李嗣业也知夏侯惇勇猛,听了夏侯惇的话,便按照夏侯所说的陌刀用法演练起来。劈,砍,削,刺,借用腰马之力,很快李嗣业便将陌刀的招式给一一摸索了出来。
  寒光凛凛挥舞之间狭长的刀刃带起阵阵音啸,初时各种招式也略显生疏,但过不得小半时辰,李嗣业舞刀速度也做来越快。其模样,好似沉浸于陌刀一道数十年之久。一旁围观的陌刀将士见了也啧啧称奇,惊讶于李嗣业熟悉陌刀的速度之快。
  “好了,咱们开始吧!”终于李嗣业将陌刀的招式演练了几遍,得心应手之后便向着夏侯惇抱拳道。
  “好!”夏侯惇点了点头,手中陌刀一转,双手持刀,一个箭步向着李嗣业砍去。其速度之快,普通人根本难以反应,而李嗣业却反应过来了,手中陌刀一转,以逸待劳其速度更加快速,一招力劈华山向着夏侯惇劈头砍下。
  夏侯惇骇了一挑,李嗣业速度比他还快,若他不回刀招架,必被李嗣业砍中不可。冷哼一声,夏侯惇陌刀一台,向上架去。
  “铛!”刀刃相撞,火星四溅,只见两口陌刀相交之处,已然有了个豁口。
  “系统检测到李嗣业与夏侯惇相斗,李嗣业当前基础武力99,夏侯惇当前基础武力95!”
  “陌刀虽利,但每次大战过后却需要大修,若是陌刀不过刚易折便好了。”荀彧看着二人手中已然出现豁口的陌刀叹息道。
  “过刚就必然易折,此乃定数,陌刀虽然强横,但也有缺陷限制,乃是天数。”刘伯温笑道。
  二人说话间,战斗中的李嗣业夏侯惇顷刻间便交手数个回合,刀影之中,李嗣业被压制了。眼下是陌刀的比试,虽然李嗣业已经熟悉陌刀的运用,但短时间却也无法与夏侯惇这个习练陌刀长达八年的高手相比。
  若是其他兵器,定是李嗣业占据上风,但陌刀不同,独特的运用方法,也限制了李嗣业的实力。但好在李嗣业力大超群,凶猛难当,实力远在夏侯惇之上,夏侯惇想要凭借对陌刀的熟悉击败李嗣业也不可能。
  刀影之中,李嗣业渐渐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压制了自己的实力,只凭借对陌刀的运用于夏侯惇相斗。
  如此一来,李嗣业更是不堪,夏侯惇一路猛攻,将李嗣业逼得狼狈不堪。若不是夏侯惇手下留情,或许李嗣业都有性命之忧,而李嗣业只使陌刀被动防御,不断摸索着陌刀的招式。
  “拿我练刀?好,我便看看你的极限在哪!”夏侯惇很快反应过来李嗣业的打算。他并没有急于击败李嗣业,而是选择助李嗣业熟悉陌刀。
  二人又斗了四五十招,期间夏侯惇是一直压着李嗣业打,但渐渐的李嗣业也终于是掌握了陌刀的运用。犀利的招式也逐渐发挥出来,待到百招左右,李嗣业已经能与夏侯惇见招拆招,斗个不分上下了。不过这也是李嗣业的极限了,陌刀初一上手,就有如此成就已经着实不凡,想要在进一步,也只能勤加练习。
  夏侯惇也终于看到了李嗣业的极限,如今李嗣业压制实力只靠对陌刀的掌握便已打了个平手。那他的真正实力必定远胜于自己。
  想到这里夏侯惇主动退出战团,他是主将,如今这里的士兵都在看着,他可不想落了面子掉了威信。
  “好了,你武艺果然不凡短短半天时间,就将陌刀运用的如此娴熟,甚至超越了军中习练数年的陌刀兵,真是难能可贵!”夏侯惇收刀而立,对着李嗣业赞扬道。
  “多谢将军相助,若不是将军相助,在下还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熟悉陌刀。”李嗣业一边说着,一边将陌刀双手递还夏侯惇。
  夏侯惇接过陌刀,交给将士看着李嗣业说道:“你不是想加入陌刀军吗?你武艺不凡,我便答应你了,不过你寸功未力,光有武艺不行,还要从小卒做起。你可愿意?”
  李嗣业大喜,正要说话,一边的刘伯温却拦住了,笑着说道:“夏侯将军这么做可就不对啦!”
  夏侯惇一听疑惑道:“在下怎么就不对了?”
  刘伯温指着李嗣业说道:“先前他要投军,却被士兵拒之千里之外,是我们将他带进来的!”
  “哦,那在下便谢过大人送此人才于我军,若不是大人,只怕我上郡军中,要错失良将了。”夏侯惇拍了拍脑袋,向着刘伯温拱手道谢,夏侯惇还以为是刘伯温怪他没有感谢他们呢。
  刘伯温摆了摆手道:“可不敢让将军感谢,我们将他带入军中,只是教将军试试他的武艺如何。若只是普通,也就罢了,可他与将军大战百余回合,乃是一员猛将。这种人才,我当带回洛阳,让天子任用啊。”
  夏侯惇脸色一黑,说白了这是跟他抢人才呢,夏侯惇哪里肯答应,他如今统帅陌刀军与一万正规军。但他运用陌刀并不趁手,而自身的气质与陌刀的军威也不相符合,不能发挥陌刀军的威力。如今来了个李嗣业,天生就是陌刀将的料,他正要提拔李嗣业,哪里肯将他放走?
  夏侯惇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说道:“不成不成,若不是我,这块宝珠可就蒙尘可,并且他也喜欢陌刀,留在陌刀之中太适合不过了。”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李嗣业证明了他的实力,似这等猛将,应该带回去请陛下用之。陌刀军只三千人,岂不是大材小用了?”荀彧也在一旁帮忖着。
  刘伯温与荀彧想的没错,如今上郡兵马根本不需要动用,这李嗣业实力明显在夏侯惇之上,这样的猛将刘辩需要,上郡不需要,让他留在三千人的陌刀军中,实在是屈才了。
  夏侯惇想了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