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久过后,林仁肇沉声道:“你们分析的不无道理,经过这一个月的鏖战,我青州损失惨重,若是现在退兵休养生息。到时候陛下要扫平赵匡胤的势力,我青州很有可能无法参战。只有拿下徐州一些土地,凭借徐州的富庶,才能支撑我青州兵马大战。”
青州在大汉诸州郡当中,一直是最为弱小的,如今经过大战,士兵疲惫,民生也遭受到破坏。一但选择罢兵休战,那么青州的重心就要放到恢复民生上面。
到时候刘辩灭了辽东要攻打兖州,徐州,青州虽有兵马,但却没有粮草,根本无法动用。
所以想要到时候参与夺取兖州,徐州的战役,林仁肇等将此时此刻,便要趁着兵马还有干劲。青州的重心还没有放到恢复民生上面,趁胜追击,进攻徐州。
徐州向来就是膏腴之地,虽然动用过兵力,但在徐州内部没有发生过战斗,民生没有遭受破坏,论富庶程度不在关中,司隶之下。
不说将徐州全部拿下,只要拿下一个郡,便可以凭借这个郡,补给数万兵马。到时候刘辩攻打兖州徐州,不仅可以动用青州兵马,还能够在地利上占据优势。
但只可惜一州都督只有练兵,防御的权利,没有主动进攻的权利。林仁肇想要攻打徐州,从政治上说还得先请示刘辩才行。
太史慈看向林仁肇说道:“如今陈都督出征在外,您是都督,虽然都督的权利不能擅自出征。但若是要请示陛下或是通知陈都督,来回最起码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俗话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这是攻是打。还得林都督您来定夺。”
“当然是打,立刻派遣细作前往徐州,一但发现赵光义离开徐州,立刻来报。同时整军备战,准备出征事宜。同时在派人通知在齐国济南的张宪,林冲,让他们要小心提防兖州方面的赵军。我们若是进攻徐州,兖州方面很有可能围魏救赵,解徐州之危。”林仁肇不假思索的下令道。
相对于全史来说,林仁肇的能力虽然不强,但他也是有大魄力的人物。五代十国时期,他乃是南唐国的支柱,曾经建议后主李煜趁着赵匡胤北伐进攻淮北,这可是孤注一掷的计策,只可惜不被李煜采纳。
更何况眼下李文忠,张须陀二人的能力还要在林仁肇之上,虽然他们眼下没有官职,不受到关注,但他们心中也是赞同趁胜追击,攻打徐州的。
随着林仁肇的命令一下,高密城中的兵马再次忙碌起来。
花开两支,却说辽东这边。
自从陈庆之率兵在新昌击败刘备兵马以后,刘备便一病不起,一直在静养当中。
其兵马死守襄平,同时刘备派人通知在辽河上的关羽,以及高显的张飞,让他们小心谨慎,提防陈庆之率兵突袭。
而陈庆之也如刘备预料的那样,留下文鸯率领两万兵马驻守在襄平以南的新昌县城,同时城中还有姜松这个高手坐镇,可谓稳如泰山。
而陈庆之,则率领剩下的四万兵马,并秦琼,罗士信,秦怀玉等将校,准备乘船前去攻打在辽河上的关羽大军。
不过由于陈庆之来时,战船还放置在辽东南部的海边,要知道辽东乃是半岛,新昌距离海边有数百里的路程。虽然一路上没有敌人来进攻,陈庆之乃是急行军,但也花费了数日的时间陈庆之才率领兵马赶至放置战船的海边。
而从辽东半岛乘船前往辽河,又有将近数百里的海路,陈庆之大军在海上沿着海岸航行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抵达辽河附近的海域。
此时虽是七月季节但好在此时江东最近并未下雨,辽河之上风平浪静。否则若是下雨,以辽河的排水量,根本无法从大海进入辽河之中。
陈庆之率领船队进入辽河,一路逆流而上,却没有急着前进,而是先选择了一处较为平缓的水域停了下来。派人乘坐小船登录西岸,寻找薛仁贵的兵马所在。
陈庆之心知辽河乃是关羽的主场,其水军训练多年,对于辽河了如指掌。在辽河上贸然前行,很有可能招致关羽水军的伏击。
辽河将辽东与辽东属国分开,如今东边是辽东,属于刘备的地盘。而西边则是薛仁贵在驻兵,寻找机会渡河攻打辽东。
因此陈庆之便先派人登录西岸寻找薛仁贵的兵马,薛仁贵在西岸与关羽水军对峙将近一个多月,熟悉辽河水情,陈庆之在辽河之上才有保障。
若要对付关羽,二部兵马一部在水上,一部在岸上,水陆并进,相互策应,才能击败关羽水军。
几日之后,陈庆之派出的兵马在西岸找寻到薛仁贵的主力兵马。
得知陈庆之已经夺取了新昌,打败刘备,如今刘备兵马龟缩在襄平城中。并且陈庆之如今已经率领水军抵达到辽河,前来接应他的兵马,薛仁贵非常兴奋,便前往南方辽河附近,去与陈庆之的水军回合。
数日之后,薛仁贵赶到辽河南部,汇合了陈庆之的水军。
薛仁贵兵马在陆地,陈庆之水军在岸上。为了了解关羽水军的情况,陈庆之便乘坐小船登录西岸,进入薛仁贵军中了解情况。
两人上次见面还是在洛阳第一次武举的时候,当时二人表现出色,如今一晃多年,一个成了幽州都督,一个成了青州都督。
薛仁贵,陈庆之两人互道寒暄,皆唏嘘不已。
第940章 虞公之策
(上一章是陈庆之一个人来找薛仁贵,这里改一下,是陈庆之和虞允文一起来。毕竟相比陈庆之,虞允文更擅长水战斗一些。)
虞允文,陈庆之与薛仁贵寒暄一番,便说了起正事。
“薛将军与关羽军对峙良久,可清楚这辽河上的水情?以及关羽兵马的水军布防情况?”薛仁贵与伍云召,陈庆之,虞允文等就着桌子坐下,虞允文便向着薛仁贵询问道。
“将地图拿过来!”薛仁贵对着身的士卒吩咐道。
不过一会儿,一张地图便铺在桌案上。
薛仁贵看着地图说道:“这些时日,我军与关羽军对峙,对于辽河也有了一些了解。两位请看,辽河虽然纵横千里,但其从北方高山发源,地势上高下低,北部河流狭窄,并且蜿蜒曲折,在各处高山之中流淌,我军一但从这里渡河,相当困难不说,一但关羽提前察觉派人埋伏,我军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虞允文陈庆之二人一边倾听一边点头赞同,哪怕是陈庆之不熟悉水战,也明白这个道理。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都是从高到低,越到高处的河段就越难通行。而大型船只想要渡河,只有在地势平坦的河段才行,更别说陈庆之眼下四万规模庞大的水军了。
薛仁贵指着地图之中的辽河下游说道:“地势平坦,能让我大军过河的,只有辽东望平以南的河段才行。”
虞允文看着地图沉吟道:“哪怕望平以北的河段落差大无法通行,但望平以南的辽河河段,也有近三百里左右,三百里的河段,兵马能够登陆的港口应该不在少数吧。”
薛仁贵摇了摇头,一脸遗憾的说道说道:“若是那样就好了,要是辽河之上港口众多,我军大可以分兵渡河,早就渡过辽河了,关羽如何能够拦得住我?
但只可惜辽东本为不毛之地,直到这些年人口才慢慢增加。到公孙渊手中才建立水军。辽河两边却大多都是险峻之地,没有人开辟港口,能够让大型船队过河的港口却是只有三个。因此关羽只派人把守着三个港口,布下水寨,我军便无法渡过辽河。”
陈庆之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不过如今我军乃是直接从海里进入辽河,却不需要像将军那样从陆地过河。想要对付关羽,如今只需与将军一起,水陆并进即可。”
听了虞允文的话,薛仁贵也轻松许多,笑道:“是啊,你们出奇兵直接从大海进入辽河,如今我军只需一路北上,水路并进,直捣距离关羽最近的一处水寨。如此我军占据水寨,便可接应大股兵马过河了。”
此时陈庆之,虞允文虽然与薛仁贵兵马联系上了,但无论是薛仁贵的兵马,还是陈庆之的水军。目前都是无法从辽河登录辽东境内的。
陈庆之的船队在大海上航行,都是大船,只携带了少数的小船。并且辽河一带此时尚未开化,能够让大股船队登陆的开阔地提前被关羽占据。
陈庆之若是贸然选择一处地方登录辽东,大船无法再浅滩停留,不然容易搁浅。想要过河,要么就是开阔的地带建立了水寨,兵马从水寨登陆。要么就是有大量的小船,兵马一股作气坐小船登陆。
但陈庆之此刻没有小船,仅仅靠着几条小船想要将数万兵马带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然关羽得到消息,势必带领大军杀下,汉军阵型乱了,肯定大败。
因此想要渡河,陈庆之等人就必须逆流而上前去与关羽厮杀,夺取关羽的水寨,从水寨登陆辽东。
因此陈庆之,薛仁贵二人定下战略,决定要水陆并进,一个在水上,一个在岸上一同前行。如此相互策应,才能稳操胜券。
陈庆之沉吟道:“如今我军抵达辽河之上,薛兄你的兵马也赶了过来。关羽只怕早就知道了,前往上游第一个水寨驻守去了,却不知他的水寨距离此地多远?”
薛仁贵指着地图说道:“不过七十里距离,你们看,辽东境内距离辽河附近有三个县城,分别是房县,辽队和望平,为了方便通行。关羽立下的水寨都在这附近。”
“七十里距离,若是风平浪静,半天便可抵达。”虞允文沉吟道。
薛仁贵笑问道:“虞兄可是有计策了?”
虞允文沉吟道:“我与关羽交战,优势便在兵力上面,我军有水军四万,步骑兵四万。要想击败关羽兵马,便要一部人马先攻,吸引其主力前去支援,令一部兵马后攻,凭借着兵力的优势一鼓作气迅速夺取夺取营寨。”
薛仁贵听了连连点头,说道:“关羽营寨分为水寨,陆寨。若是一部兵马先攻,便由我先率领步卒进攻陆寨好了,将其大股兵马吸引过来支援,随后你们在进攻水寨如何?”
虞允文却没回答薛仁贵的提议,而是询问道:“不知此地已经几天没有下过雨了?”
“下雨?”薛仁贵一愣,旋即回答道:“如今已经晴了有些时日了,你莫不是担心下雨?看这天气,只怕这几天也不会下雨啊。”
虞允文摇了摇头说道:“不对,此时尽管天气炎热,但江面上理应凉爽才对,我先前在江面上察觉到有些闷热,只怕今夜下雨了。”
“虞兄对于天文,地理的研究比我透彻,既然虞兄这么说了。如此咱们且等待两日,待大雨过后,咱们在行进攻。”薛仁贵说道。
虞允文摇了摇头道:“不不,虽然要下雨,但却不是大雨,而是小雨。今日天气虽然闷热,但却只有稍许热感,只有久居江河的人才能察觉出来。若是闷热感很重,便会下大雨,但今日闷热感并不重,所以今夜只会下小雨,对于行军是没有阻碍的。
并且小雨一过,明日江面上势必起雾,轻易无法散去。咱们今晚便冒雨行军,明日便可抵达关羽营寨,关羽见下雨,必定没有防备,咱们凭借大雾,便可趁机接近关羽营寨进行突袭。”
薛仁贵,伍云召二人闻言都有些迟疑,但陈庆之对于虞允文却十分熟悉。知道他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便说道:“我赞同虞兄的计策,今晚便起兵突袭。”
薛仁贵一拍桌案道:“好,既然如此,薛某便答应了,咱们今晚一同出兵,突袭关羽营寨。”
随后,陈庆之,虞允文二人便返回了江上船队,当天傍晚时分,天色便暗了下来,下起了绵绵细雨。
由于雨小,对于战船航行却是没有多大阻碍,要知道青州战船面对大海的波涛汹涌亦能乘风破浪。
薛仁贵率领兵马在陆上进军,两只兵马一路向北,趁着夜色往北方关羽营寨摸去。
第941章 虚虚实实
由于关羽提前便收到了刘备的书信,因此这段时间关羽对于辽河上的巡逻非常谨慎。
陈庆之兵马进入辽河地界,关羽便收到了消息。
只是陈庆之的行军路线却是让关羽很是苦恼,原本关羽只以为陈庆之顶多就是从辽东内地进军,赶来与他对峙。却不想陈庆之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绕路从海上进入辽河。
陈庆之兵马进入辽河,关羽的优势就没有了,他不仅要对陆地上薛仁贵的兵马,还要对付河上陈庆之的兵马。
首尾不能两顾!
同时薛仁贵也率兵南下,关羽虽非顶尖统帅,但也知道薛仁贵这是要去与陈庆之汇合,打算水陆并进来对付他。
因此关羽很快便集中各处水寨的兵马。赶到南方距离辽河海域最近的一处水寨进行防御。陈庆之若是率兵来攻,他只需死守营寨便可,守住了营寨,陈庆之便无法迎接薛仁贵兵马过河,对襄平无法造成压力。
当天傍晚时分,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关羽久居辽河,对于辽河的气候时分熟悉,下雨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关羽站在水寨边,望着雨点落在江上,激起朵朵涟漪,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陈庆之兵马远道而来,对我辽河水情尚不熟悉。今晚又下起雨来,虽然水位不会上涨,但陈庆之只怕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怕今明两日他不敢轻易来攻。只望这老天爷能多下几场大雨,缓解我水军压力。”
哪怕关羽心高气傲,此刻心中也希望得到上天的帮助,毕竟如今的局势对于他来说来不利了。
刘备被困襄平,张飞据守高显,他关羽则镇守辽河,陈庆之没来之前固然稳如泰山。但陈庆之此刻也有水军,关羽便没有一点优势。
张飞与刘备那边尚且有坚城可守,而辽河之上只有水寨,稍有不慎便会兵败。刘备成败,全系于关羽身上,可想关羽如今的压力有多大了。
关羽只得祈求上天降下大雨,若是大雨一来,辽河水流湍急,陈庆之兵马不说能在辽河立足,却起码也是不能过来攻打他的。只可惜老天也不帮他,一天数日天清气朗,好不容下场雨,却是蒙蒙细雨,毫无作用,最多只能阻碍陈庆之一两天。
关羽站在寨前,心情颇为沉重,直待到半夜这才回去休息。
然而让关羽想不到的是,与陈庆之一同出征的还有虞允文。虞允文乃是历史上一流统帅,善于水战,能识天文地理,虽然除来辽河,但也看出了辽河的天气变化。
此刻,陈庆之水军与薛仁贵步军,正冒雨行军,向着他的营寨赶来。
至次日凌晨时分,小雨渐停,寅时过半,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但由于大雨过后。大雾笼罩在江面之上。导致整个江面与陆地方圆数里皆是一片朦胧。
哪怕是两个战船对望,也难以看清对面的情况。
此刻陈庆之战船先至关羽水寨。
由于江面宽阔,陈庆之战船从江心前行,路上也没有碰到什么暗桩之类的。并且大雾弥漫,关羽水军对于陈庆之水军的到来根本无从得知。自然也没有水军出来阻拦。
不过大雾虽然巧妙的躲避了关羽水军的耳目,但同样的,陈庆之兵马也不清楚关羽水军的位置。
只是陈庆之根据距离,掐着时间。
陈庆之中军战船之上,陈庆之,虞允文,秦琼,罗士信等人待在同一条战船之上。众人侧耳倾听,隐约可以听见前方有动静,几人知道距离关羽水寨已经不远,只有数里的距离。
由于虞允文更擅长水战,陈庆之便将指挥权交给虞允文。
虞允文听见前方隐约传来的声响,沉声道:“听声音,咱们距离关羽水寨只怕不足十里。下令让前排战船上的士兵过来,只留少数人马在船舱之中控制船只继续前进,咱们主力大军,便再此等待。”
“诺!”由于大雾弥漫,旗语施展不开,只得士兵亲自前去通报。
罗士信听了虞允文的命令,不由得错愕道:“虞将军这是何以,为何打草惊蛇呢?薛将军兵马此刻距离关羽陆寨还有些距离,何不等薛将军兵马先攻,咱们在攻呢?”
虞允文笑着说道:“虚虚实实才能让敌人摸不着头脑,眼下已经是清晨,虽然大雾弥漫,但关羽兵马此刻都已经起床了。就算等到薛将军来攻,咱们一起突袭,关羽只需分兵水寨陆寨,每寨各两万五千人马,咱们也不能攻破关羽的营寨。”
“那打草惊蛇只怕更让关羽小心提防啊。”罗士信疑惑道。
虞允文笑道:“所以我才放几艘空船过去啊,关羽若是得知我军放空船过去,一放心觉得是我军前来探报的战船,不甚因为大雾迷路。一方面又担心我兵马已经过来,那些战船是故意引诱他们前来追击的。
如此一来,关羽必定迟疑,加之昨夜下雨,其陆寨靠近河边,非常潮湿,其兵马定是居住在水寨之中。水寨这边出了问题,其兵马肯定会逗留不走。到时候薛将军若至,便可趁机攻打相对空虚的陆寨了。”
听了虞允文的解释,秦琼罗士信等人恍然大悟,赞叹虞允文居然思考的如此深远。
十数艘战船上的汉军皆退了下来,只留下船舱中的船夫兵控制着战船继续前进。当然这些船夫陈庆之自然不是让他们去送命,他们皆熟悉水性,等战船被关羽兵马发现时趁机跳船下河就行了。
不过一会儿功夫,十数艘战船便被关羽水军发现,其兵马敲锣打鼓,提醒后方水寨内的兵马。
果然不出虞允文预料,由于河边潮湿,并且昨日下午,陆地营寨闷热不堪,大多士兵晚上都是在江上的水寨休息过夜。此刻刚刚天明,士兵起床,陆寨的士兵刚来返回陆寨镇守,听得水寨前方的敲锣声音,都停了下来,聚集在水寨之中,准备战斗。
而关羽,李嗣源,李嗣昭三将迅速来到寨前询问情况。
三将之中,关羽是负责镇守水寨,李家兄弟是负责镇守陆寨。由于突发事件,李家兄弟也没有立刻返回陆寨,而是跟着关羽来到水寨。
这乃是人性使然,若是遇到突发事件,许多小事情就会自动忽略,而去关注这个突发事件。
就好比一家三口,有父母和孩子,母亲平日对于孩子非常严厉,父亲突然遭遇车祸,这个时候母亲总不会去督促孩子写作业一样。
关羽与李家兄弟来到寨前,许多兵马也聚集在寨前,关羽心情本就沉重,对于士兵的聚集没有放在心上,连忙询问前方的士兵:“怎么回事,为何敲锣?”
“将军,前方发现了汉军的战船!”士兵连忙指着前方说道。
关羽连忙向前看去,只可惜大雾弥漫,哪怕关羽眼里在好,也不过能看清十数米远的地方。对于士兵所说的汉军战船,却是没有看见。
关羽卧蚕眉微皱,沉声道:“你们在哪里发现的,距离我军水寨有多远?其数量又有多少?”
“距离我军水寨不过一里路程,战船不多,大概只有十余艘。我们发现的时候,便看见汉军从战船上跳入江中了,如今那些战船还在江上呢。”士兵连忙回答道。
“昨夜下起小雨,今日大雾弥漫,按道理汉军应该不会前来才是啊。”李嗣源满脸疑惑道。
李嗣昭胡疑道:“莫非这些战船是陈庆之一早派人过来打探我军虚实的,只是因为大雾的缘故,所以没有察觉到我军水寨,一路行至我军水寨跟前,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掉头了,这才跳水逃生?”
关羽沉声道:“大雾弥漫,咱们看不明前方情况,不可贸然猜测,射让士卒放箭试探,眼下看不清前方动静,让将士们用力的射,有多远便射多远。若是后方还有汉军战船,必定有叫声传来!”
“诺!”李家兄弟拱手领命,连忙召集弓箭手来到寨前,向着前方射箭。
一般弓箭的有效攻击距离只有一百二十米左右,这个距离弓箭手能精准设计,但最大射程最有数步米,有些大力士使用强弓硬弩还能射得更远。虽然准度不行,但数万士兵一起设计,总有几个射的远的能落在汉军里面,若是有惨叫声传来,便说明后方还有汉军兵马。
第942章 神将之威
不过陈庆之的主力船队离着关羽水寨有五里的距离,这个距离,哪怕是薛仁贵拼尽全力也无法射达到。就算是李元霸这种气力天下第一的猛人来了,空有一身气力也没有如此强度的弓来给他射。
因此,漫天的弓箭在距离陈庆之水军两三里外便失去了力道,落入江水之中。
关羽等将侧耳倾听,看中间有没有夹杂着汉军的惨叫声。
同时,虞允文,陈庆之等人也是竖起了耳朵。
他们身为顶尖统帅,自然知道这种情况下关羽不敢轻举妄动,只会下令让弓箭手射箭试探。
漫天的箭矢在空中划过,其声音也是非常巨大的,虞允文听见声音,便连忙下令:“快让将士们发出惨叫声,来迷惑关羽!”
周围汉军连忙会意,顿时发出叫声周围数里范围,便响起一阵阵惨叫,“呦……”,“啊!”,“疼死我了……”
关羽侧耳倾听,很快便听到这些惨叫声音,连忙说道:“不好,汉军距离我们不足三里,快快安排将士们过来防御。”
三里的水路,顷刻间便能抵达,甚至关羽都无法再江上布下船阵,因为根本调动不开,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