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允苦笑道:“吕布于貂蝉有救命之恩,两人恐怕已经暗身情愫了吧!”
  “那便更好了,吕布他既然对小妹一往情深,那便能为我们所用,作为诛除董卓的一大杀招了!”王猛一笑道。
  叔侄两人交谈一番,王允大感宽慰,不剩酒力便回去休息了,王允望着这涣散一心的长安城,心中豪气丛生。
  “长安,便是我王猛天下闻名的起点,董卓你便是我的踏脚石!诛除董卓,敬献长安的功绩,到时候我便是陛下手下的第一人吧?”


第155章 科举的反应
  自刘辩宣布要举行科举之后,蔡邕,丁管自己荀攸,荀彧等人便开始准备起来。
  这一日,洛阳城,以及周边河东,河南,河内等地,纷纷贴出皇榜。
  百姓出于热闹,纷纷围了上去。
  一边蔡邕等人提前安排好的小吏便向百姓解释起来。
  “各位乡亲们注意了啊,这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啊,一定要认真挺好啊!”一员能说会道的小吏道。
  “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到底是什么喜讯啊!”
  有的百姓不识字,便急了纷纷催促。
  “自董位西迁长安啊,洛阳周边各郡县,以及朝廷之中,官员严重不足啊,所以陛下决定招收官员,以填补各地官位空缺!”小吏解释道。
  “招收官员?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穷苦百姓,只希望当官的能尽量少剥削我们咯!”
  “那些官位,还不是为世家子弟准备的?还用得着张贴皇榜告诉咱们?”
  围观的百姓纷纷大感无趣。
  “这一次跟平时的举孝廉可不一样,陛下决定以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只要有才能,不止是世家子弟,寒门子弟也可为官了!”小吏连忙解释道。
  “什么还有这等好事?”
  “我儿寒窗苦读,就想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可惜一直苦于无人举荐,如今只要参加考试便能获得官位了?”
  听此一言,有些百姓顿时喜形于色。
  “并不是谁都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首先得有人举荐,尔等每户都有一个举荐的名额,只有达到举荐十户之上的人才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你们所举荐的人啊,才能在其次,其才能朝廷会考核的,最重要的是德行,须得仁孝!千万马虎不得,陛下可说了,哪里的人才,今后到哪里去做官,你们要是举荐的人是个品行不端之辈,到时候可是害了你们自己的!”
  小吏将科举的规定一一说出来,首先参加科举考试的,要有十户之上的人推荐,这边限定了名额,另外推荐的人,先不论才学,德行才是最重要的。
  以唯才是举,改成了为德是举。通过举荐的人呢,在经过朝廷的考试,选拔有才学之人,这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人,必然是德学兼备之人。
  并且还叮嘱了百姓,你们推荐出来的人,要是为官,就做当地的父母官,可不能马虎,若是选出来个巨贪,可是自己害自己。
  此时的百姓,可是相当纯朴的,没有后世百姓那么勾心斗角,并且是以农业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的吃便行。
  并且之前,一直是世家为官,世家兼并土地严重,自然是使劲剥削。如今给了百姓的机会,百姓自然会无比慎重。
  小吏解释完毕,一众百姓议论纷纷。
  “老张,我看你家孩子可以啊,聪明不说,为人孝顺,每次见到我,还会喊我一声叔父,我就推荐你家孩子了!”
  “对对,老张家的孩子着实不错,我也推荐他!”
  “上次那小子还帮我一起干活呢,他要是当官了,准是个好官!”
  皇榜旁边,便有百姓喊了起来。
  那一众百姓称作老张的百姓,满脸喜色。
  还有一人,四处张望,眼中满是乞求的目光看向众人。
  “老王啊,你别看我了,你住我隔壁,你家那小子我在明白不过了,虽然读过书,但却不务正业,农忙的时候,还跟着狐朋狗友一起去玩!”
  “上次我还看到他骂自己的母亲呢,这种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参加科举考试?”
  “不错不错,我上次还看到他去赌博,他哪来的钱,你家那么穷,一准是偷来的!”
  “这种人怎么能做父母官?”
  一旁的人纷纷谴责老王儿子的不是。
  “我家儿子,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还请各位帮帮忙吧!要是我儿子当了官,一准报答各位!”老王一脸苦涩道。
  一众百姓,颇为意动。
  一旁的小吏见势不妙,脸色一板道:“咳咳,你们可要想清楚了,当官之后,便是你们的父母官,今后便是他治理地方,你们选出来的来,若是为恶,便要吃自己种下的苦果!休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顾今后的好日子!”
  “对对,你家那小子绝对不能参加科举,今后肯定要坑害我们!”
  “呸,你个老王也不是好东西,还要诱惑我们?正是后悔住你隔壁了!”
  一众百姓纷纷谴责老王,老王被百姓一阵唾骂,夹着尾巴逃走了。
  一边的小吏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们自行商议推荐人员,好了之后,便去官府登记照册到时候官府自会通知你们参加科举!”
  洛阳乃至周边河东几郡,都张贴出皇榜,这等景象,只是一处罢了。
  刘辩也想过百姓之间相互举荐,导致德行败坏之人盛水摸鱼,因此特别叮嘱解释的官员,向百姓陈清厉害,甚至还令韦孝宽借助锦衣卫的力量,在百姓之中演戏。
  而先前那老王,便是锦衣卫的成员,在百姓中表演的戏份而已。
  但这样虽然辛苦,也让百姓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手上的权利有多大。
  若是举荐的人才德行败坏,刚开始却是能够得利,可是时候,他为官之后,还不是要来危害我们吗?
  刘辩一番良苦用心,只为保证大汉官员的质量。
  才能不够不要紧,只要你足够清廉,足够认真,不剥削百姓,按照朝廷颁布的政令照办,就算不能让一方富裕,但百姓的生活,也不至于太差。至少不会因为官员的剥削,而活不下去。
  皇榜张贴之后,在各地影响极大,一时之间,各地百姓纷纷前往官府推荐人才,一时之间,反响极大。
  收到各地消息的刘辩心中颇为满意,照目前的形式来看,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处理完公文的刘辩伸了个懒腰念叨道:“如今朕跪下武将云集,但文官却有些不够用,如今新得河东,河内等地都是富庶之地,治理得好,便是朕的粮仓!”
  “而朕麾下,长于政治的只有范仲淹,庞籍,荀彧等人,有些不够用,看来得在召唤一名文官来治理地方了!”
  “系统,给朕召唤一名文官,朕看看后世人才与三国人才博弈,能不能擦出火花来!”刘辩当即对着系统下令道。


第156章 无敌骑兵
  “宿主目前共计积分816点,选择消耗93点积分召唤一名文官,获得的文官最高属性将在88~98之间!”
  “叮,第一名文官,大唐开国名相
  房玄龄,武力53,统帅60,智力98,政治96。”
  “叮,第二名文官,大唐开国名相杜如晦,武力47,统帅59,智力97,政治96。”
  “叮,第三名文官,大唐开元宰相姚崇,武力46,统帅51,智力93,政治96!”
  上次一连出现北宋的丞相,这次又一连出现三个大唐的丞相,刘辩感叹道:“看来大唐的丞相阵容,一点都不比北宋的差啊。”
  “叮,第四名文官,南宋一代名相虞允文,武力53,统帅96,智力97,政治93!”
  “咦,这可是让南宋续命百年的人物啊,好像和朕跪下的李显忠还是一个时代的,当初的采石大战,主帅李显忠未至,虞允文挑起了大梁,指挥一万多军队,打败金兵十几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之显忠要强的多啊。”
  “一代儒将,又足智多谋,不知比之周瑜如何。”刘辩心中恶趣味的想道。
  “叮,第五名文官,北宋名臣包拯,武力58,统帅70,智力95,政治91。”
  “嘿嘿,包公又出来了?放心这次不pass你了,给你个机会!”刘辩微微一笑道。
  “请宿主pass掉两人!”
  “pass掉杜如晦和姚崇吧,包黑炭既然那么持之以恒,朕也不能让他寒心啊!其余两人,房玄龄最强,虞允文胜在全能!”刘辩想了片刻道。
  “宿主选择pass杜如晦与姚崇,系统将会在剩下的三人中随机抽取一人,召唤开始!”
  系统沉默片刻后。
  “恭喜宿主获得北宋名相虞允文,当前虞允文植入身份为河内寒门子弟,前来参加科举。”
  “不错不错,直接来参加科举,以虞允文的能力,前三甲不成问题,到时候直接给个太守也没人说闲话了!”刘辩心中想道。
  刘辩这边召唤出虞允文,紧锣密鼓得准备着科举之事。另外各地,洛阳以及并州各地,都在进行屯田事宜,而杨再兴等军方将军却是在忙着招募军队。
  洛阳之地,军队,农业,甚至人才储备上都在不停发展之中,而北方的河套之地,却是一场风暴在酝酿之中。
  定襄的一片草原之上,一队骑兵策马奔腾。
  这骑兵大约千人的规模,装备不一,有的身着皮甲,有的身着布衣,个别的又穿着铁甲。而且兵器也不是统一,有的是长枪,长矛,有的是长刀。
  这支骑兵不似胡人那般一个个雄壮不已,反而是精瘦无比,但却有一股恐怖的杀气自其奔腾之中喷薄而出。
  这支骑兵自然便是乞活军了。
  经过冉闵从各处营救的奴隶,乞活军的人数发展到千人。并且冉闵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乞活军基本上学会可骑术,并且每日吃着缴获的异族牛羊,一众乞活军的体质终于恢复正常人的水平。
  这支骑兵,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但却人人都杀过异族,比之其他没有经历战火的军队,可以称得上是一支精兵。
  任何军队,只有经历战火的洗礼,才能称得上精兵。
  乞活军虽然训练不够,但有冉闵这天下无敌的猛将带着屠杀异族,很快便能称得上天下精锐。
  冉闵一马当先,跨坐在赤红色朱龙马上,右手双刃矛,左手执勾戟。身后千余乞活军一齐奔腾。
  而在冉闵前方,则是数百羌族骑兵,羌族骑兵纵马狂奔,一个个脸色惊恐无比,不敢与乞活军交战。
  这段时日,冉闵每日带着刚刚训练结束的乞活军,深入定襄草原,屠杀各异族部落,而乞活军的名字,也逐渐在河套各部中响彻起来。
  冉闵朱龙马迅捷无比,眼看就要追上异族骑兵。
  为首异族统领把心一横,调转马头来,对着身后的几个年轻异族骑兵道:“快去通知渠梁统领,请他集合各部,围剿乞活军,否则再这样下去,我河套羌族必为羌人所灭。”
  “好!”几个年轻骑兵见部落首领以死相抵挡,当即策马而出。
  冉闵见了也不以为意:“我本想一点一点将尔等消灭,既然你们羌族想早点覆灭,那我便成全你!”
  “大言不惭,我羌族勇士足足数千,就凭你们这些汉奴两脚羊?一群乌合之众?”羌族首领自知死期将近,嘴上却不肯让步。
  “将军,不能让他们谈了,否则羌族大股骑兵一到,咱们恐怕不低呀!”冉闵旁边郭卫急道。
  “无碍,与其到处寻找胡狗,不如让他自己自己跳出来,在我眼里胡狗不过土鸡瓦狗,不过数千而已,旦夕可灭!”冉闵毫不在意道。
  见冉闵如此自信,郭卫也不好继续劝阻。
  冉闵再次想看异族骑兵,眼神一冷道:“尔等胡狗肆虐河套数十载,如今到了还债的时候,某家要将天下胡狗杀的一个不剩,只不过你是看不到这一天了!”
  “枪兵,戟兵跟在我后面随我冲锋,持刀者于两翼,劈砍胡狗!”冉闵大喝道。便纵马挺马冲入异族阵型中。
  而身后千余乞活军,虽然武艺不精,但却动作迅速,冉闵一冲,身后持枪用矛的乞活军,迅速形成一条长龙,跟在冉闵身后。
  手里的武器死死的拿住,平端在手,若是交战,便死死刺出。
  而两侧,又分出手持长刀的乞活军,向异族两翼包围,一旦异族阵型被冲乱,便持刀劈砍。
  冉闵一马当先,右手双刃矛化作满天繁星,上下翻飞,将一个个异族骑兵击飞,而左手的勾戟,却是直刺,两种不同得到武器,在冉闵手中,却使得出神入化。
  冉闵一冲,异族骑兵阵型,便已经大乱,身后紧跟着的乞活军,手里的枪矛不断刺出,将一个个惊慌失措的异族骑兵刺落马下。
  而两边持刀的乞活军,一拥而上,拖着长刀向两边混乱的异族骑兵砍去。
  不消半个时辰,几百异族骑兵刘辩乞活军联手消灭了。而乞活军却伤亡不过十数人。
  乞活军能有如此威力,一来是冉闵的无敌气势,先一步便将异族给杀蹦了,而来便是乞活军对异族的一股恨意,与凶性。
  夕阳下,乞活军一个个身染胡狗鲜血,满地的异族尸体,显得极其阴森。
  一支天下无敌的骑兵逐渐成型。


第157章 科举制度
  像科举盛行之后,还要进行乡试,!会试,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入京考试,经过最高荣誉的殿试,选拔出前三甲,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而刘辩此时治内地区,官员极其紧缺,刘辩也来不及层层筛选,待洛阳周边各地报名人数达到一个饱和状态之后,便下令各地的人才赶赴洛阳参加考试。
  然而科举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政策,却是不得不慎重,于是刘辩与麾下文臣商议之后,定下今后科举的基本制度。
  首先,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当然这是指在京城的。其余州郡县,则是每年一次。
  被各地举荐的人才,统一称为‘荐生’的称号,荐生每年可以参加县内举行的县试。选取其前五十名,授予‘举人’的称号。而举人呢才有资格参与郡举行的郡试,同样也只录取其中的五十人,授予‘茂才’的称号。而茂才则有资格参加州举行的州试,录取一百人,授予‘进士’的称号。
  层层选拔之下,每一个州,只有一百人才有机会参加在京城举行的国试。
  而国试也只录取一百人,称为‘国士’,国士则有资格参加殿试,由刘辩亲自考核,选取前三甲,授予‘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
  而也只有这一百人,才有资格可以以官职任用。
  而剩下没有录取之人,刘辩也考虑到是各个地方的精英,特别建立了翰林院!
  参与国试没有录取之人,则进翰林院进修,由卢植,丁管,蔡邕等大儒亲自授课,三年之后,才有资格去地方任官。
  而考试的内容,刘辩与群臣商议之后,决定分为墨义,帖经,策问,诗赋以及明算等几个科目。
  其中墨义与帖经明算则是考验人才的基本功,围绕经义等提出的基础问答默写等题目,而明算就相当于想在的数学了。不过自从刘辩创立汉数之后,算数等科目就变得十分简单了。
  这几个科目是考验基本功。
  而策问则是考验其真才实学了,是议论的题目,针对当今的形式,法律,教育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当初卢植等人认为有这几科就足够了,但刘辩却不以为然,认为墨义帖经等科目不过是读死书,死记硬背便可,甚至作弊都有可能作对。
  刘辩特意加上加上诗赋一科,诗赋乃是自己创作,极其考验真才实学,作弊也不行的,并且若是其他科目做的极好,诗赋却是一团糟,也能看出参考之人是否作弊。
  而后世的的秀才有许多的权力,可以得到国家的津贴甚至是减免税收。这一项政策,可是极大的危害,刘辩大手一挥,决定任何称号都没有特殊的权利,只是荣誉的称号。那啥是状元,也只是最高的荣誉称号,没有任何的特殊权力以及实质性的好处。
  后世的读书人,为何孜孜不倦的参加科举,还不就是为了权力,免税谁不想?以至于历史上有许多人耗费光阴,从青年直至老年,都在考试中度过。刘辩自然不想出现这种局面。
  此举,可以说是极大的打击一部分人参加科举的热情。但虽然如此,天下的读书人,仍是以成为举人,茂才,进士国士等为荣。
  这一日,洛阳皇宫,刘辩的书房当中,刘辩盘坐案前,案上摆放着大量的卷宗。乃是各郡县参加科举的名单。
  桌案前方,则是站着荀彧。
  “参加科举的人居然这么多,一千多人?”刘辩眼中充满了惊喜。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虽然书籍掌控在世家手上,可是寒门子弟却也不少!不过这一千人中,浑水摸鱼的恐怕也不在少数!”荀彧摇了摇头苦笑道。
  “浑水摸鱼?无事,能让百姓举荐的,多少都有些本事,那啥本事是来阴的,也是一种能力,更何况还有考试,考验其真材实学。”
  “就算有些人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科举的资格,将来国试之后,真的锦衣卫也会将其底细调查的清清楚楚,想要浑水摸鱼,根本不可能!”刘辩摇头轻笑道。
  对于科举,刘辩也还防了一手,对于官员,当然要慎之又慎,浑水摸鱼的人当然有,这些就算在怎么防备,也会有人以利益蛊惑百姓获得科举的资格,当然这不要紧,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成为国士,将来有机会为官,刘辩自然会派遣锦衣卫,调查你的底细,到时候你是贤是贪,自然了然。
  而若是没有能力,成为国士,就算你花费心思,获得科举的资格,到头来也只是得到一个荣誉称号而已,没有任何的作用。
  丝毫不会影响大局!
  “陛下英明!”荀彧拱了拱手笑道。
  “这些读书人可精着呢,若是给了其权力,将来还不是成为世家豪强?不得不防啊?”刘辩叹了口气道。
  “可是陛下为何还给了世家的机会呢,允许世家参与科举,甚至给了官员推荐的机会!”荀彧疑惑不解道。
  “文若你也出自名门之后,可曾让朕厌恶?朕恨得只不过是剥削百姓的世家豪强而已,可天下总有贤才,世家子弟未尝没有贤明之人,这些人会理解朕的!所以朕也给他们机会!”刘辩一笑道。
  刘辩定下的科举,自然不是只针对百姓,才有举荐之人有机会参加科举,而世家子弟自然也有机会参加科举。
  世家是永远除不尽的,刘辩也只能尽量保证制度的正常运转,保证麾下官员的廉洁。
  刘辩摇头一笑,翻看着卷宗,找了一阵,果然见到了虞允文的名字。
  “好家伙,这虞允文居然有三百户人推荐,这可见其德行不错啊!”刘辩故作惊讶道。
  “这虞允文已经进了洛阳,臣也见过,确实是举止得体,谈吐不凡,是个人才!”荀彧diǎn了diǎn头道。
  此时科举即将开始,洛阳周边郡县的人才蜂拥而至,荀彧身为考官之一,自然见过这些人才,想必是虞允文的不凡,让荀彧记下了。
  刘辩diǎn了diǎn头,以虞允文的才华,博得头筹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刘辩却也不急。
  “对了文若,你说你当初有几个同窗好友,不知可到了洛阳啊!”刘辩看向荀彧问道。
  “陛下,只有一人来了洛阳,不过他听说陛下举行科举,故而心痒,想要与洛阳才子较量一番,硬是要去了臣的推荐名额!”荀彧苦笑道。
  “哦?这到有意思了,莫不是郭嘉郭奉孝?”刘辩眼睛一亮道。
  “陛下也听说过奉孝吗?”
  “哦,却是听公达说过!”刘辩含糊道。
  “这么说,郭奉孝要参加科举了?”刘辩微笑道。
  “是的!”荀彧diǎn了diǎn头。
  “这样也好,参加科举,能考验其真才实学,就让他与其他学子较量一番吧,朕也看看,让文若推荐的人,有何不凡之处!”刘辩正色道。
  “此次科举,鬼才郭奉孝,南宋名相虞允文,不知道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刘辩心中暗道。


第158章 开考
  洛阳城,周边郡县人才云集洛阳,足有千人之多。各地人才紧缺,急需官员运转,于是刘辩大手一挥,当即下令科举开始。
  此时已经是五月下旬,这一日天气晴朗,微风徐徐。
  洛阳军营的校场之上,摆放着千余桌案,其上笔墨纸砚放置齐全。
  造纸术,很早便有了,只是纸张粗糙无比,并且造价成本极高,根本不能使用。
  到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等就能制造出纸张,质量上也有了一些改进,但并未太大的普及,但也逐渐开始代替了竹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黑暗,造纸术也没有太大的发展,真正开始普及之时,还是隋唐时期。
  刘辩考虑到科举之时,若是用竹简考试,则要消耗大量的竹简,阅卷也费时费力。若是使用布帛则又太浪费了。
  可此时的纸张,还不能大规模制造,质量也不好,于是刘辩咬咬牙,于系统商城中花费两百积分,购买了宣纸的制造方法。
  于是刘辩继汉数,陌刀之后,又有了一项伟大的发明,继蔡伦之后,再次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真正大规模的普及。
  于是后世对刘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