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话语权的老百姓,所以安道全这个江湖气息很重的家伙,以往用药那是非常激进的。
听过老安描述那些以往被治愈的小孩的症状,虽是治愈了,但也伴随着非常严重的肝脏受损症状。所以高方平就把老安吊起来打了两次。
其实老安的心态也能一定程度的理解,用药激进,治好了那就是名声,治不好,反正这个时代的孩童很多都死于这种病状,那也不怪他安道全,他的治愈率已经算是很高了。
不过高方平把他吊打了以后,又对他言言及:你将来要混迹的是官场,面对的群体除了官员还有皇族。这种情况下,官场的规矩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全性甚比治愈率是更加重要的一个指标,医者的目标必须是这个。
介于老安治疗咳嗽的药方中有一味药就是剧毒砒霜,另外安道全秘方中的几味主药,也都有较大的副作用。所以高方平吩咐要慎重,暂时没有小白鼠,于是只有用大量的小猪来做“临床试验”。目的就是找到适合的平衡点,既要有效,也要安全。
否则当时高方平就骂了:“你应该叫危道险,不应该叫安道全。”
目下,高方平拿着一颗老安熬制出来的丸药,观察许久后道:“这东西真的可以吃了吗?”
安道全嘿嘿笑着,拿了一颗放在嘴巴里嚼了一下道:“若是为了好吃一些,还可以在添加一些糖,则口感更好。”
“小的最近有点咳嗽,也尝一下。”郑和很贪心,抓了两个丸药放在嘴巴里吃。
高方平也拿起一颗观察了一下,吩咐梁红英和史文恭道:“万一我被毒死,就把安道全捉去砍了。”
言罢也吃了一颗,感觉太难吃了,就是苦口的中药味道,却是嘿嘿笑道:“恩,难吃是难吃了些,但不能加糖了,凑合着算了,妈的糖可不便宜,那会提高成本不是,那代表老子们赚的少了。”
和安道全交流了一下,对于这个方子,老安的把握稍微低一些,毕竟为了安全性放弃激进性,理论上对人体的伤害少了,那当然也会对病菌的杀伤性降低。要百分之百有效那当然简单,把人一起干掉,人体内寄生的所有病菌当然也就被干掉了。
见高方平拿着药丸眼睛不停的打转,安道全又开始担心了,低声道:“大人,这真乃是小人压箱底的秘方呢,是我的潜心研究,加上祖传的秘方,您可不能……”
高方平打断道:“想多啦,虽然暂无律法支持,但我一定保护你的知识产权,答应你的条件也一定兑现。这样,这个丸药定名为‘安氏小儿咳嗽糖丸’,价格嘛……一百文钱一颗。”
对于冠名“安氏”,安道全非常满意。至于价格怎么说呢,既有些坑爹,又有些便宜。
坑爹是因为其实所用的药材都不复杂,也不多,一旦配方定型后,依照高方平在猪场的一些流水线的流程来管理,统一大批量组织采购药材,这样一折腾下来成本其实非常低,二十文钱都不到,甚至以后批量继续扩大的话,降低到十分以下都可能。然而高方平丧心病狂的定出了一百文的价格,这简直是暴利中的暴利。
从便宜的角度来说呢,这个时代的大夫那是奇货可居的,也就是说大夫的“劳动力”非常昂贵,通常治病的总费用中诊费是大头,药费只是小头。一旦高方平这个丧心病狂的举措推广开,哪怕对于高方平是暴利,但对于小老百姓给儿子治病的代价却是大幅的降低了。被剥夺了利益的,只是民间很大的一群半瓶醋庸医而已,因为咳嗽糖丸一旦有效,普通人家被江湖郎中敲诈诊费的机会就大幅降低了。
“太猥琐啦,大人您真是太心黑了,您知道这样一来,有多少江湖郎中的饭碗被砸?”安道全嘘嘘道。
高方平歪着脑袋想了想道:“安道全你告诉我,以你熟悉的江宁府为例,民间治愈小儿百日咳的概率有多大?”
安道全仔细想了想严谨的道:“说来心寒,棒槌庸医太多,大多也在以骗钱为目的。病症也太顽固,以卑职目测,治愈率不会超过二三层。”
高方平淡淡的道:“那也就是说这是一项失败的制度,既然他们对此没办法,那留着他们的饭碗何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竞争触发生产力的进步,想保住饭碗击败我猪肉平,那他们的心思应该转变了,不是想着去忽悠老百姓,许多时候骗钱都是其次,而是他耽误了让真正的郎中去治病的机会。所以他们生存的唯一办法是,想办法拿出比我研究所更有效的药方来。这就叫竞争,安道全你是业内人,你当然知道养蛊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安道全道:“恩,残是残酷了些,但卑职始终认为,这么简单就把别的大夫的利润就夺来了咱们碗里,过程却并不难,这其中似乎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高方平微笑道:“这叫模式的进步。然而你不认识一个叫马云的家伙,所以你就只能成为我剥削大众的工具之一,懂了不?”
安道全担心的道:“万一大人的这个举措成功,民间高人真的出现了比我安道全更优良的药方,那可咋办?”
高方平不怀好意的奸笑道:“那当然你就被淘汰了,俗称凉拌。那时我笼络他成立第二个研究所。我倒是不会黑吃你的专利费,然而既然更好更便宜的配方出来了,你的东西就卖不掉了,你的名声和银钱自然就少了。所以要想保住饭碗,你个老小子可得更加努力一些,记住没有任何一个点子是可以吃一辈子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需要做的是不停的进步,研发,精益求精。”
此种过河拆桥的心态堪称无耻,和这个时代的“江湖义气”背道而驰,老安听得眼冒金星,觉得怕是上贼船了,然而却反驳不得,一是会被这个流氓的手下教做人,二是仔细想想,那真是有道理的,物竞天择就是这样的简单又残酷。
于是安道全暗暗有了决定,要用同样猥琐奸诈的手法,去监督压榨他手下的“医药研究生”们。这是很简单的一个过程,国朝的形势就是对皇帝的压力,皇帝的压力转化为高方平的压力,然后高方平的奸诈又变为了安道全的压力。安道全是食物链的中端,于是继续往下施压。听老人们说,河里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第二百四十章 让孩子的小宇宙爆发吧
除了小儿的咳嗽丸之外,高方平还拥有一整个伟大的“剥削计划”,然而不及和安道全这个奸商分享,有人在外面通报,说是张叔夜有请。
于是高方平只得急急忙忙的离开高府,去了政务堂见张叔夜。
政务堂和枢密院都是高方平最头疼去的地方,在政务堂有可能会遇到蔡京,在枢密院的话则可能遇到陶节夫,那更加尴尬。高方平曾经用烂鸡蛋攻击过老陶,还在枢密院演戏过头。
还道是什么事呢,来到之后张叔夜劈面第一句便问:“听说你收集了一些江湖游医,成立了一个什么研究所?”
“真是什么也满不过您,是有这事。”高方平道。
张叔夜捻着胡须道:“关于你小子的事一向神奇,前面你和张商英联合发表的策论也提及了关于小儿百日咳的事。老夫直接说吧,赵鼎的儿子赵汾眼看不行了,咳的厉害,他不会求你的,但他夫人来求老夫对你开口。你是否有办法,有的话就去看看,看不好也不怪你。”
“可以啊。”高方平微笑道。
张叔夜愣了愣,根据经验,这孙子如此爽快的答应,多半又会有什么猫腻了……
答应了老张后,带着安道全来到了赵鼎府里。
在内堂看着小孩子不停的咳嗽,脸色被憋的越来越红,安道全也皱了一下眉头,职业习惯,他当即上去查看小孩子的气色,舌苔,眼睛,以及脉搏等等,又仔细的询问了许多细节。
夫人赵樊氏红着眼睛道:“算日子,我儿已经咳嗽四十日,原本活蹦乱跳的一个孩子现在日渐气息微弱,昨晚就连咳嗽声都轻了许多。请先生务必想想法子。”
赵鼎在不愿意也抱拳道:“本官是不想求你的,但是既然来了,若能帮忙,不论结果如何,赵鼎都感激不尽。”
老奸巨猾的安道全便笑了起来,既然人家这样说了,世事本来就没有万全的说法,试一下不会更坏就是了。
于是就算知道这个孩子已经很难救了,安道全也捻着胡须,对高方平微微点头。
高方平点点头比划了一个“一”的手势,这代表是第一方案,用猛药,毒性较大的配方。
这是来的时候商议过的,既然经过安道全的确认,孩子已经奄奄一息,那就顾忌不了,要用猛药了。当然会有副作用,但是先保命要紧了。
研发的初期,高方平就制定了规则,安全的配方乃是民用配方,用于售卖,目的就是大头百姓可以不通过江湖郎中,有咳嗽症状的时候就自行买了服用。毒性大的配方那当然不能随便卖,用高方平的话来说就是“处方药”,必须严重到一定程度,在有经验的大夫掌控下才能使用。
接下来,赵鼎夫妇就见安道全和常规的治疗方式不同,也不给方子,拿出了用蜡丸封着的小球,拨开后就是药香气息浓厚的丸药,混合了一些水后,给小儿喝了下去。
赵鼎皱眉道:“先生的方式有别于常规,诊断后,难道不该是出具药方让本官自行抓药吗?”
赵鼎在汴京乃是个盖世太保头目一般的存在,是分分钟就会请人去喝茶的,所以安道全尴尬的低着头不说话。
高方平接口道:“这么说吧,因为我除了想赚诊费连药费也不放过,赵曹官还满意吗?”
赵鼎想要叫骂几句,却见夫人哀求的眼神微微摇头,只得一甩手袖作罢了,说了句“满身铜臭”。
“妈的你个腐儒棒槌。”高方平破口大骂了起来:“你要是清高,有种建议大皇帝陛下别收税啊,然后建议官员都别要俸禄,凭良心和信仰他们就能为国效力对吧?”
吵吵闹闹之间,不觉中小孩子似乎咳的不怎么厉害了,止咳的效果还是有点明显的。
夫人赵樊氏大喜,连连夸奖神医高明什么的。
赵鼎也算是容色稍缓,却嘴巴上不承认,说道:“这没什么神奇的,御医来看过开了方子,汤药下肚后也能有止咳的功效。”
这对于高方平乃是侮辱,所以小高黑着脸很不高兴。
然而对于安道全则是嘴巴笑歪了。话说老安虽然对这症状有心得和秘方,但地位使然,他平时是不敢自比御医的,赵鼎的话看似是贬低,实际则是把安道全和当今的权威相提并论了。
又观察了一下,一起离开了房间。
安道全交给了赵鼎五个丸药,说道:“每日三次,每次一颗,两日后再来查案病况,以便再调整用药。”
“你可有把握?”赵鼎担心的问道。
他夫人却责备道:“因这病死去的孩子如此之多,夫家您这是急昏头了,让人家先生如何答你。又不是神仙妙药。”
高方平则是如同个妖道一般,在旁边口中念念有词的祈祷:玉皇大帝威武,让孩子的小宇宙爆发吧,快点活过来。
高方平是真心的在祈祷,希望孩子活过来。倒是不是为了仁慈,而是本着奸商的觉悟,赵曹官的儿子是否能活,对于“安氏咳嗽丸”的推广太重要了。
赵鼎这种铁面无私的棒槌,坚定不移的高方平反对者,如果他也开始给高方平的“咳嗽丸”正名,那么推广起来是根本毫无难度的。
历史上赵鼎这个儿子赵汾,也是活着长大了的,秦桧那个恶棍坑了赵鼎,又去坑赵汾,却都被赵汾这小子跑脱了,所以高方平有理由相信,哪怕时空有了蝴蝶效应,但小赵汾应该是福大命大的人,大概率是能活过来的。
这就是高方平敢来赌一把的原因。否则处于推广药物的起步时期,本着奸商的觉悟高方平是不会来的。只能去选择那些容易治愈的孩子刷身望。因为初期治疗失败的话,对名声的影响会很大。
赵鼎见他口中念念有词的嘀咕着,一阵阵的反感,却听他在给儿子祈祷,也不方便骂他。
赵夫人最近一月来首次出现笑容,对高方平千恩万谢,说赵家遇到贵人了。还说小高很懂人情道理的一个少年,被人们妖魔化过度了。
见夫人一个劲的对高方平赞扬夸奖爱护,赵鼎双眼发黑的寻思,妈的只是来了一趟,病都没有治好就这样感激,若是儿子活了过来那还不得当做祖宗供着?哎,这小子蛊惑人心的能力真的很可怕啊。
离开了赵鼎的府上,安道全显得十分郁闷。
“这位赵大人在开封府的酷吏名声,真是比您也不差,您第一次试验就选择他的身上,要是治不好小的算是倒霉了,怕是只有卷铺盖跑路了。”安道全说道。
高方平嘿嘿笑道:“别太担心,当然有治不好的风险,但咱们出发点是好意,赵鼎虽是酷吏却是懂道理的人,他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找你麻烦。只是说,一旦治不好就会影响较大,安氏咳嗽丸推广起来就困难多了。”
……
妈的辽人又来收取保护费了。
套用的条款是当年寇老西儿和他们博弈出来的和平条约——每年二十万两白银,锦缎布匹若干。
虽然高方平也是一个收保护费的坏蛋,但是在街市上看到这些来抢劫了宋人还得意洋洋的强盗,带着大车小车,拉着汉娃的财富趾高气扬的离开,高方平的念头怎么也通达不起来。
和去年一样,时静杰带着一群愤青太学生,在汴京城门口眼泪汪汪的目送着辽人使者离开。
高方平也来观看这只雄壮的送钱队伍了,这只运钱队伍乃是最好看的捧日军随行。
高方平在默默的祈祷,运钱队伍千万别被抢,别出事。
规矩和宋朝官府对老百姓的“支移”是一样的,辽使只来签字,但运送由捧日军负责,路上若是钱被抢了怎么办呢,当然是大宋在拿出同样的财富,再派军队运送,直至辽人确认收到了款项为止。
最高峰的时期,大宋每年会为此斩杀几个高级军官,然后给辽人三四倍的保护费,因为进入辽境后最容易被马贼抢劫。至于那些马贼到底是谁没人知道,兴许真正的马贼有,辽军假扮的土匪也有吧。
大观开年不久,户部不多的一点家底再次被席卷,听说张叔夜在政务堂拍案怒斥,手掌都拍出了血来,发誓待宋军准备充足,军粮士气积累足够的时候,一定教辽人怎么做人。以前的张叔夜看不到这种希望,但自从高方平练出的永乐军堪用之后,张叔夜的内心之中已经有了一份初步的蓝图,老张第一次有了信心,或许十年之内,高方平真有能力练出一只铁军,在燕云之地和辽人决战。
基于这些想法,张叔夜第一次有了让永乐军扩军的打算。但这个问题难就难在高方平目下官位较小,简单说就是现在的官衔没有资格带领更大的编制,一升编制皇帝必然赐永乐军同下州,直接受命政务堂,这在蔡京为相期间,也是凶吉难料的一个举措。
一切的天花板都出现在高方平官太小这么一个问题上,所以是的,这次辽人来收保护费彻底拉满了张叔夜的仇恨值,为了这份国仇,老张真的在心理谋划后年怎么帮助高方平作弊通过殿试了。
“年年上交保护费,还是几次。河间府边境百姓苦的太久,每年几乎两三次被辽人马贼进村打草谷。仅有的民间财富也被席卷一空。如此加重朝廷负担大力度补贴河间府,花费之巨更是保护费的近十倍。寇老西儿此千古棒槌,要换做当年是老夫带兵,就是亡国也决计不签署此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你这签的哪是白银,而是国朝的脊梁!”
张叔夜继续拍桌子大吼中……
第二百四十一章 童贯最近很跳
在西门外,目送保护费车队离开之后,时静杰嘘嘘道:“二十万两白银,也不知道够养活我多少汉儿?”
高方平给他后脑勺一掌道:“二十万也算钱?”
一群愤青除时静杰外,不禁全体大怒,瞪着眼睛看着猪肉平,有些想骂人了。
高方平摊手道:“看着我干嘛,二十万贯本来就不算什么。若仅仅是二十万的保护费就能到平安,我猪肉平每年拿二十万帮国朝购买服务又如何,你们以为老子出不起这点钱?哪里是二十万那么简单啊,抛开我方军队押送费用,加之平均每年要被抢至少一次,这里就变为了四十万,加上死亡的宋军的抚恤,就变为了六十万贯。一旦辽人觉得咱们软弱可欺后,河间府边境时时刻刻发生打草谷事件,百姓财富永远无积累,加重朝廷负担、咱们缴纳的分明是二百万以上!二百万也都不说,可是出了钱却没有得到服务,明知道打草谷的马贼就在燕云境内咱们却毫无办法。西夏蛮子跳的时候,辽人也做壁上观,这叫保护费吗?我猪肉平要是这样经营保护费,早被戳脊梁骨戳死了。”
众位愤青纷纷膜拜,惊为天人,口称猪肉平英明有眼界,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们问猪肉平何时能洗刷这份耻辱的时候,高方平说了句“十至十五年”就离开了。
这让人很郁闷,以猪肉平的雷厉风行,都说要十五年,他们觉得恐怕国朝没得救了……
西北有各种消息进京。
看起来童贯是铁了心得要做一个好大喜功的棒槌。
他根本没有任何的正面意义,根本违背目下的总体国策。西北战事初定,正是休养生息,加速生产建设的时机,就连宰相蔡京也是这么定调的。然而童贯觉得带兵不打战就不够威风,继续维持军队的固有编制就不说了,却不去剿匪,整天带着军队钻山打洞的清缴逃户。
有小道消息传言,原本就民丁稀薄的西北现在更是几乎十室六空,原本逃户虽是违法存在,却一起默认为潜规则在给西北经济圈做贡献,这下那些黑户纷纷吓得躲进了更深的山里,甚至是逃亡西夏境内。
问题相当严重,但始终没有京兆府宗泽弹劾童贯的文书进京,导致中书侍郎张叔夜也不方便找皇帝说话。因为消息仅仅是民间消息,作为相爷之一,张叔夜不能用民间传言来弹劾带兵的大将宠臣。
御史中丞张克公倒是找皇帝说话了,可惜这个老棒槌和前任中书侍郎刘逵一样,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耗费了过多的人品,建议杀枢密使的是他,弹劾满朝文武的也是他,给赵佶的印象,这个小老张就是说话如同放屁的人,不能当真,又加之弹劾的乃是最得宠的童贯,赵佶根本不理睬。
紧跟着就是官家生气,似乎有点小孩子的叛逆性格,张克公弹劾宠臣童贯后,赵佶耍性子,不但不贬童贯,相反下旨赐童贯官衔至顶尖:开府仪同三司。
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皇帝任性之下,几乎和整个士大夫阶层对立了起来。
开府仪同三司那是文官系列的顶级,童贯那种妖人太监若是有这等殊荣,那还得了。
接下来就发生了很大的事件,张商英张叔夜这两个老张驾临政敌蔡京府邸紧急商议,小道消息称,张商英威胁蔡京:你个老奸臣要敢委任太监,老夫就撞死在你府里。
蔡京早想弄死这个烦人的张商英了,无奈却觉得您要死也不能死我府里啊,于是听说老奸巨猾了一辈子的蔡京真被唬住了。
最终蔡京抗旨了。
老蔡貌似忠臣一般,以宰执身份在朝上取下了官帽,慷慨激昂的言及:老臣有负陛下了,老臣拒绝委任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此等破坏祖宗规矩的事万不敢担,换愿意执行的人来吧。
高方平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想昏倒。历史上,的的确确是发生了皇帝升童贯进入文官系列、赐官开府仪同三司的闹剧,而当时的确是蔡京为相,蔡京也是真的抗旨拒绝委任的。赐这个官职那是真真实实的需要圣旨,需要宰相签字委任才作数的,所以蔡京拒绝委任,童贯就无法升这个官。
那么赵佶只有两条路,一是放弃这个打算,二是再度把蔡京罢相。
是的蛋疼的体制就在这里,赵佶有权利任免宰相,但其余的职务任免则需要宰相来执行。否则的话赵佶真的早就直接赐高方平“同进士出身”了。就是因为赵佶就算在喜欢高方平,也必须蔡京同意,才导致了高方平目下不上不下的。
这是大宋奇葩的地方,但凡宰相都敢和皇帝对着干。所不同的在于,蔡京没有往前那些名相们的骨气,大多数时候不会逆了皇帝的意思。
也就是这个原因,任性的赵佶只喜欢蔡京,历史上反反复复的启用蔡京,就是因为用其他人为相的话,赵佶会更加郁闷十倍。
听说蔡京当堂抗旨后,赵佶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但介于蔡京都不容易说话了,就更加没有贴心的人了,加之赵佶乃是迷信的人,随意罢相可是败坏风水的事,于是虽然有了些心病,赵佶却是不同意蔡京撂挑子,于是这次赵佶被他们打败了,收回了赐官童贯的任命,成为了一场政治闹剧……
眼看童贯升官的闹剧风波平息了。
高方平却觉得事件很不寻常,急急忙忙来到政务堂见张叔夜。
“童贯此奸贼好事不做,坏事准有他,也不知道他搜刮了什么礼物送给官家,不知怎么蛊惑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