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多了,总觉得国朝不够安泰富足。于此情况下,有小高这个赚钱能手在分忧,朕便可安心了。”
  “……”蔡京和张叔夜面面相视一番,对皇帝很无语,听到有钱赚就罔顾其他一切,也是没有谁了了。
  蔡京急忙再次围绕张克公找出来的理由说事,出列道:“高方平的财税能力的确不容置疑,陛下高兴也就行了,朝廷便不再追究这事,容许郓城便宜行事。但他去郓城的目的是代陛下守望水泊,震慑祸害世间的水泊妖星。早先张克公没能说清楚,其实老臣也在对此担心,迟迟不给水泊颜色看,恐对天下的安稳不利。换别人或许有难处,但高方平出生将门,骁勇善战乃是出了名的,迟迟不予土匪决战实在有损朝廷威严。老臣不是质疑小高的忠诚度,而是无法理解这样的安排。”
  赵佶完全不懂兵事,便看向了他最为信任的大将军高俅。
  高俅一阵头晕,他甚至比赵佶还不懂兵事,豆大的汗顿时从额头上滚落了下来,急忙往后踩了种师道一脚。
  种师道出列前快速的凑近高俅低声道:“您欠我三百贯。”
  老高一听就放心了,一副不差钱的样子微微点头。
  赵佶见种师道这个戾气深重的流氓出来,竟然要打断高太尉说话,便有些不悦的道:“老种卿家难道有心得?”
  高俅笑道:“陛下可放心,种家一门三代都是兵法名家,种师道平时也和老臣多有讨论,他的许多想法和兵法,经过了老臣的提点和把关,总体上还是过得去的,大可听听他要说什么,若有未尽之处,老臣会负责把关。”
  “……”
  满朝的官员不论文武,都想把高俅拖下去群殴致死才解恨。
  唯独种师道很喜欢老高,目下住的宅子都是老高的,老高也的确给了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而且还雪中送炭的赠送三百贯奖金,所以种师道认为高俅是个很讲义气的混混。种师道恐怕是整个朝堂之上,最能接受混混和流氓的人了。
  YY完毕,种师道白发苍苍的样子凑道:“陛下有所不知,所谓的兵法其实并不玄乎,无非四字:小心谨慎。一场战争的关键其实不在于决战,决战往往只是简单粗暴的血肉横飞,几天就过去,甚至更短。但战前的准备,派兵布阵,粮草、军械、阵地等等后勤安排,消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所有的一切盘根错节,真真假假,这都需要主将事无巨细的过问,选人、用人、分析属下的长处短处,加以统筹,等等这些事务才是最耗费时日、旷日持久的。根据情况的不同,以老臣的心得来说,纵使是百万大军的对决都可能在七日之内结束,但战前的准备以及运筹帷幄,甚至需要推演至数年之前。也就是说一个成熟合格的统帅要打赢一场战争,需要早在数年之前就开始对其准备。其实这才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真正释义。”
  顿了顿,种师道再道:“郓城直面八百里水泊,具体情况我等后方并不知情,这就是需要高方平知军的缘故。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主动权始终被高方平握在手中,济州之地,造反土匪的危害不但不增还在减少,已经说明了永乐军部署在水泊的必要和意义。至于作战时机的成熟与否,老臣认为这点不能由朝廷判断,该由陛下您钦点的守臣高方平判断。”
  赵佶听着似乎也合理,但兵事不同儿戏,于是赵佶又看向了高俅。
  “老臣觉得种师道言之有理,老臣想说的他都说了,于是……老臣也没有要补充的了。”高俅很无耻地说道。
  赵佶又看向了陶节夫。
  陶节夫作为曾经带兵的帅臣,可不是毛事不懂的棒槌,不会被种师道和高俅这两个流氓忽悠。
  不过总体上,老陶虽然知种师道在说废话套话,却是陶节夫知道高方平也是懂军的人,区区梁山当然没有种师道说的那么严重要备战数年。不过陶节夫肯定,以高方平的猥琐而言,他肯定有另外的作战计划,朝廷在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时候,的确不该对前方的守臣指手画脚。
  于是陶节夫真不想和种师道同流合污的,却也被逼之下无奈的出列点头道:“陛下英明,总体上种师道说的在理。具体情况,应该交由永乐军知军高方平判断。”
  看似这个问题也到此为止被定调了,张叔夜和张商英纷纷担忧的相视一眼。
  这次麻烦的在于蔡京实太阴险,带起了这样的节奏“捧杀”高方平。
  虽然看似是压住了,然而事实上两个老张明白,蔡京的节奏掌控下,已经成功勾起了皇帝对“高方平决战水泊”的期待心思,且朝上不止一次的有人在强调“高方平骁勇善、击败水泊乃是轻而易举”这个概念。严重的在于,这个概念也被皇帝接受了。
  一旦这样的观念在心里直根是非常不妙的,高方平拿出答卷便也罢了,而一旦出现幺蛾子,或结果不如皇帝预期,则会出现刚刚对连绵之雨讨论的效果,在皇帝认为“形势一派大好、高方平骁勇善战”的前提下,高方平哪怕交出八十分的答卷都不是功劳了,若是再低,譬如七十分在以往及格的答卷,则就在这种气候下变为罪过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来自八百里水泊的动静
  基本上已经结束了讨论,赵佶早就不耐烦了,就带着高俅老儿溜走去踢球了。最近成立了皇城的第二只球队,乃是太监队,赵佶自封主教练,高俅乃是助理教练,折腾球队,可比折腾政务有意思多了。
  皇帝离开了,蔡京这才阴谋得逞的样子,面带微笑的留下大家,说是还要补充两句。
  张叔夜铁青着脸一甩手袖,不给面子的转身就走。
  “张叔夜你放肆,蔡相身为宰执他未走,你缘何先走,你这是哪来的优越感?”何执中大为不满的道。
  张叔夜在大殿的门口停下脚步转身,微笑道:“老夫和你不同,我这辈子会不礼貌,会不儒雅,会放错,还会犯傻,但我老张却事实上做成了一件事就是‘挺直腰板’。我的官帽不是依靠崇拜太师而来,所以在我的世界里,太师高兴或是不敢高兴也就那样。但你何执中和我不同,你真的需要看蔡太师高兴与否,懂了吗?”
  何执中不禁大怒,拉着手袖就要上前来PK,妈的老张的言下之意是说:留下来的都是蔡京的走狗了?
  蔡京如何会让何执中胡闹,于是拉住了,摆手道:“不强求,不愿意留的走吧。老夫既是宰相,宰相的肚子里当然要能撑船的。”
  张叔夜微微点头,作为礼貌对蔡京微微拱手,便离开了朝堂。
  身体很不好的时彦紧随着张叔夜的脚步离开,张商英是个近乎腐儒一般的人、最是注重孝道礼仪,乖乖的在身边搀扶着时彦离开。
  种师道作为蔡京的大仇人当然不会留下来,但老奸巨猾的大将刘仲武选择了留下听取蔡相的指示。
  出来后,天空依旧下着雨,张叔夜仰头看着连绵的雨水,叹息一声喃喃道:“高方平,朝局决定了短期内你若不在方方面面拿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来,则形势不妙了。现在就看你的运气,以及能力了。”
  ……
  八百里水泊湖面波澜起伏。
  暴风骤雨中一片昏暗,但水的世界中,忽然出现一些小黑点,一条两条……十八条。
  竟然在这个时候,自梁山的方位出现了十八条不小的渔船,朝郓城方向前进。
  入云龙公孙胜和军师吴用,站立在船头冒着大雨一副指点江山的“卧龙”之像。
  “军师此番建议出兵,为何有如此大的把握?”公孙胜问道。
  吴用微笑着,用鹅毛扇遮掩着雨点道:“我有消息,那狗官此番后院起火,遇到了大水灾祸,不但永乐军离开了郓城,几乎全部的青壮年都不在城中,都受了那狗官的蛊惑前往抢修河道,如今的郓城是一座空城。此实乃天助我也,若是不趁虚而入,劫了他的钱庄粮库,那不是太对不起机会,太便宜狗官了。若是没有那些钱粮我梁山又如何维持,如何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军师说的好。”阮小七笑道,“平日里,这些狗官坑害百姓,剥削民众,以至民不聊生,逼迫我等上梁山,如今趁他病要他命,截取了郓城的财富,正是替天行道之善举。”
  公孙胜捻着胡须仰头看着风雨,微微点头道:“此局势,青龙戏水不,水患已成,预示着天数不可违背,旧天已死,新天当立,所有的迹象已经表明东京狗皇帝的江山,已到了强弩之末,回天无力,军师高见,替天行道说的真是好,干脆就定为我梁山的宗旨和口号了?”
  “自当如此。”吴用捻着胡须道,“只要成功劫了郓城钱粮,回去便禀报天王,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招揽天下好汉义士!”
  “替天行道!替天行道!”
  十八条渔船之上,九百人之众,举着少量的刀兵,外加大多数的农具大喊口号。
  这些人多数没什么文化,不懂历史,但书生吴用给他们画过饼了,历史的规律是造反有理,替天行道之后就是天的班底,晁盖会坐在龙庭之中,吴用是宰执,公孙胜是国师,其余的这些大头兵作为元老至少有将军做,所以他们非常的兴奋……
  大雨磅礴的荒郊野外,几乎到达了无法行军的地步。
  但一只人数近百的军伍,在年轻的刘光世率领之下朝郓城加速行军。
  这个未来的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是秦凤路经略使刘延庆的儿子,却不在老爹的麾下效力,隶属于永兴军路保安军的麾下。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乃是受宗泽之命赶来郓城支援抗灾。与此同时,还肩负了催促押运第三批饲料回京兆府的重任。
  西军不缺少行动力和人力,但是无奈军法所限,超过百人跨防区调动必须有枢密院文书。所以哪怕现在永兴经略使童贯比孙子还乖,要多少人给多少人,但仓促之下根本来不及找东京请旨了。只能派遣刘光世百人队上路。
  宗泽是个能臣,执掌过工部,对于水患的心得可以说在当朝是无出其右的。眼见六月末依旧违反常规的雨水太旺盛,了解过几乎全部工部资料的宗泽,甚至比高方平更早的知道郓城要出事,于是就派刘光世带队来支援了。
  八百里水泊怎么形成,宗泽当然是知道的。郓城不是他的治下,但总体老宗是很讲义气的人,不会坐视不管,而且目下支援西北的饲料就来自郓城,宗泽也对此非常的担心。
  “小刘将军,雨太大了,行军实在太困难,一路到此,咱们的军马累死了四匹了,这可是咱们西军的宝贝,不能砸糟蹋了,距离郓城只是百里之地,停留一日等雨小了再去,不会悟了军期。”一个手下对刘光世道。
  刘光世大骂几句直娘贼,童贯宗泽纷纷都骂了,却是最终摇头道:“既然雨势不衰竭,说明郓城危急。宗泽相公的规定期限的确不会误,但兄弟们啊,你们没有领教过高方平的心黑手狠,他一着急起来是不会讲道理的。老子们虽然是来帮忙的,也不是他的麾下,不会被杀,但只要他不高兴,随意下绊子,就能耽误了老子们押送饲料的归期,那个时候老子们就背负黑锅,被高方平借刀杀人了。目下西北赤地千里,粮食未到收成之际,算是黎明前的最黑暗时期,妈的那群文人的猥琐程度千万不要去怀疑,一旦耽误了饲料到达西北的期限,宗泽不会手软的,别说你们这些野狗,就是老子身为将门,上次也险些被宗泽给绑去砍,脑袋要紧啊,传我命令,继续急行军,没死的,就到达郓城了。而到达郓城就是胜利。”
  于是大头兵们开始加速行军,目下的西军还都是一群爷们,赶路不含糊,也很有办法,几乎是遇山开山,遇水搭桥的在赶路。当然与此同时,这一百人也都在大骂直娘贼,高方平作为不知道这事的人都中枪被骂了个不亦乐乎……
  大雨不停的下着,郓城之内一片沉寂。
  梁红玉带着几个十二岁的少年军在街道上巡逻,觉得自己此时的责任非常重大。
  “天干物燥,小心烛火。”一边巡逻,梁红玉学习着茶坊里说书先生的说辞念叨了一下,却发现说错了,目下在下大雨呢,于是很尴尬的抬手捂着嘴。
  呼——
  从城门方向,雨幕之中有一个小骑士快速朝这边靠近。
  “咦,是小锦毛。”梁红玉扭头发现后,一提“马缰”指挥大黄狗转身迎了上去。
  到了面前,小锦毛担心地说道:“禀报虎头,少年军在城头布防,结果发现了一股人数众多的势力正在接近咱们郓城。大家都怀疑是附近遭灾的难民。目下相公不在,只有虎头您有权利决定要不要安抚难民?”
  听闻这样的消息之后,后梁红玉先是一喜,觉得总算可以于长辈不在的时候,有机会去做点事、安抚一下灾民找点存在感看起来不错。
  却是梁红玉也是个小神童,思维是相对奇特的,特别跟着高方平这么久的时间里,她虽然还是小孩子,最大的收获,却是学会了用不同的思维和视觉,去看待事物。
  所以,梁红玉当即心里一紧,含着指头思考片刻,摇了摇头道:“小锦毛,你快些去传本小将军的命令,少年军全体,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严守城门和城墙。”
  小锦毛好奇地说道:“可是……难民在这样的天气李,是很艰难的,我曾经做过流落儿,所以我知道。”
  “你听说相公《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吗?”梁红玉进行了简单的类比。
  “听过啦。”小锦毛道。
  梁红玉道:“那就好,相公的故事告诉咱们,事物往往不如表现那么美好,当一个柔美又可怜的声音叫门的时候,长辈不在家,小孩子是很危险的。快去传令。”
  “是。”小锦毛就不想那么多了,骑着大黑狗飞快的赶去城墙传令了。
  否则孩子们总是心态很简单,连早前的命令都记不全,都已经有出城迎接难民的呼声了。因为少年军都是苦人出生,思维又相对简单,他们其他不懂,却知道穷苦人家面对天灾的时候有多可怜……


第二百九十二章 道长乃想的太多啦
  小锦毛离开后,梁红玉很搞笑的拿起挂在脖子上的那个哨子一吹。这是她平时指挥交通时候用的。
  哨子响起后,附近巡逻的几个少年军小跑着聚集过来问道:“虎头大人有何吩咐?”
  梁红玉文绉绉地说道:“现在长辈们都不在,郓城家里只有孩子们了,去纷纷传令,动员在家的十岁以上孩子,不论男女,在校场待命准备参与保卫家园,其余更小的小孩子,各自想办法藏好自己,不要露面。”
  “可是小将军,目下还没有确定呢。而且其他孩子们是平民,保护小平民,乃是咱们少年军的责任。”有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说道。
  梁红玉道:“我听茶先生说三国的时候说了,诸葛亮一生就胜在谨慎。相公教我的兵法也说,任何时候要做两手准备,相公还说最关键的必杀技是‘发动群众进行全民战争’。”
  “虎头大人威武霸气,果然有相公的真传呢,是啊,相公几乎发动了郓城所有的人开赴水库作战了,剩下的就看咱们少年军的了。”然后少年军开始分头行动,去传达梁红玉的动员令了。
  他们没想到的时候,梁红玉这孩子人缘很不错,特别在孩子当中威望相当的大,比小高相公还大呢,动员起来竟是特别的简单……
  啪塔啪塔——
  梁红玉骑着大黄狗跑向城门,在积水严重的街道上,大狗的爪子总是带起拍水的声响。
  大黄狗非常敏捷的顺着台阶上了城墙。
  城头站岗的少年军们很是崇拜她,纷纷扔了手里的棍子跪地道:“拜见小将军。”
  梁红玉险些昏倒,说道:“作战状态之后不许见礼,更不许扔了兵器,各就各位。”
  “是。”少年们这才纷纷捡起棍子,像模像样的禁戒着。
  目下的雨很大,能见度很低。
  “人在哪?”梁红玉如同个小猴子一般,站得高高的,抬手遮在额前眺望。
  “那边。聚集在大约四十丈外就不动了,已经有一些时候。”大队长小吴贺指着一个方位说道。
  梁红玉顺着指头指向观察了一下,的确像是一群聚集一起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兴许是在观察,兴许是在商量什么?
  少顷,梁红玉吓得从狗背上跌落下来,虎头帽都掉了。
  因为小家伙已经肯定,那是一群浑水摸鱼的贼人,而不是难民。梁红玉心思在不周全,也认为破绽太多,逃难的难民梁红玉是亲眼见过的,雨大的时候,早先那些难民是毫无次序的拍打城门要求进城的。但现在那些人相对整齐的聚集一起,梁红玉愿意假定他们不是难民,像是接受过一定训练,有人指挥的一个群体。
  看小将军摔扑街了,吴贺赶忙搀扶起梁红玉来。
  梁红玉这个时候也不哭,含着指头道:“吴贺,你知道永乐军的军械库在哪吗?”
  吴贺道:“知道啊,少年军有时也参与守卫军械库,我还带队参与过呢,不过那是永乐军大人们的东西,好玄乎。随意开库是会被斩的。”
  梁红玉道:“那些东西我知道怎么用,它们有洪荒之力,我是皇帝钦赐的飞骑尉。权益之际本虎头授权你,立即带人开启军械库,取得足够的神臂弩以及猛火油。”
  “是。”吴贺领命之后,带着一对少年军去了。
  “宋翔。”梁红玉又看向一个十一岁的少年。
  这小子乃是骨骼精奇的一个存在,在少年军里算是年纪偏小的,目下却已经做到中队长了,严格来说也是虎头玉的嫡系,乃是当初孟州废宅中的流浪少年。
  “属下在。”小宋翔抱拳道。
  梁红玉文绉绉指点江山的模样说道:“你去带领集中在校场的平民少年,临时封他们为少年军辅兵,等吴贺开启军械库后,指挥辅兵搬运猛火油和神臂弓上城头,作战由受过训练的少年军完成,他们只提供辅助和后勤。”
  和吴贺相比,宋翔倒是相对腹黑猥琐的一个存在,认为这个安排很不错,就算对方不是贼人,大不了也就浪费些劳动力,在把军械搬运回去也就是了,还锻炼身体呢。
  宋翔离开后,梁红玉又吩咐一个中队长道:“你去指挥另外的一部分小辅兵,临时从肥皂车间调集大量的炉子、炭火、豆油,越多越好,快速运来城头,并且把所有炉子烧起来,用大锅把油烧开。”
  “俺娘在就肥皂车间做工,俺倒是知道豆油在哪,但听说豆油好贵呢,平时在车间大火都很珍惜。”中队长说道。
  “郓城是咱们的家,东西没有了还可以造,相公办法多着呢,但家园没有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梁红玉一副纨绔子弟不差钱的样子说道。
  于是,这个中队长也去执行了。
  孩子们会算术的并不多,但梁红玉绝对是非常精于计算的一个,此点上真有高方平的真传。
  目下的等待过程中,梁红玉也没闲着,蹲在地上用她那奸商似的小算盘,正在详细的计算少年军的人数,城墙上各个岗位应该安排多少人。然后郓城目下大约有多少十岁以上的小辅兵,应该什么地方安排多少人才合理等等,这些也在梁红玉的计算范畴。
  在高方平教给她的兵法之中,统计和分配看似不是兵法,乃是算术范畴,但高方平始终认为那才是基础,所以当做“统帅”的一部分,专门让小萝莉下过苦功的……
  城外的雨幕中,梁山众聚集在这里已经有些时候。
  吴用和公孙胜正在围绕该进攻郓城、还是进攻曾头市有些相持不下。
  此番出兵获得了天王晁盖许可,利用郓城自顾不暇的“天助我也”时节,过来浑水摸鱼,筹措钱粮是这次出战的基调以及作战目的。
  但天王并没有下死命令,出于对吴用的信任,让他便宜行事。
  公孙胜道:“贫道更倾向于出兵曾头市,而不是郓城。理由有几点,曾头市的曾家也聚集了大量的钱粮,更有良马无数。且是民家寨子,防御力比县城低的多。拿下曾头市其实对于我等要更简单,更加把稳一些。天王对曾头市那块肥肉也早就眼红了,最以前是郓城有高机动永乐军骑兵驻扎,平时若出兵曾头市太危险,若短时间拿不下,就容易被高方平所部骑兵围杀在陆地。然而现在,泥泞是最不利于骑兵快速反应的时候,加之永乐军无暇分身,所以是拿下曾头市的最佳时机。另外不论如何,曾头市是民寨,打曾头市而不打县城,更容易被朝廷谅解。”
  军师吴用大雨天都要扇着鹅毛扇,微笑道:“公孙道长知其一,却忽略了其二。曾头市虽然也是肥肉,但就钱粮来说,比县城少太多。你算过没有,郓城内有多少地主士绅?他们的粮仓有多庞大,此外郓城除了有永乐军府库,还有钱庄。现在我梁山山寨需要大量的钱粮来增加实力,高方平心黑手狠瑕疵必报,别指望打曾头市他就会放着我们的,那不可能。所以咱们和他乃是天生的仇敌,我们强大他就衰弱,比拼的就是谁最先壮大,这些除了需要大量的钱,我们还有一个致命的短板就是军械。若要有实力,若要竖立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战马其实我们不太需要,水泊根本没有战马发挥的余地,但永乐军禁军出生,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