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时候,去大名府的人该回来了,不论成功或是失败都该有消息。现在没有消息只有一种解释:梁中书在迟疑。”高方平喃喃道。
  梁红英单纯的样子道:“红英无法想明白,做人应该干脆,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干嘛想那么多呢。他有这个权利,干嘛不答应?”
  “他那类政治投机者的心思你不懂。”高方平道:“军事上,他当然有这个权利,理由和借口,对于他那样的人,可以一天之内编造出一万个来,然而,批准我永乐军进入河北东路展开军事行动,这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顿了顿,高方平道:“蔡京为相的现在,他应该做的是想也不想就拒绝我。可惜他偏偏有自己的心思,是志在青云的人,和我又有交情,他家小梁正在享受我提供的巨额利润。他也看到了目下蔡京就算是宰相,却也在政治声望上被我小高整的焦头烂额,所以这就是老梁拿不定主意的缘故。这个时候批准永乐军行动,基本等于在政治立场上站在了我一边,就和蔡京对立了。红英你想,明年他在大名府任期就满了,就意味着该回中枢了,实际上目下空置的尚书右仆射的位置,基本就是给他留着的。”
  “只差这么几个月,他就会成为大宋的副相。然而一旦此时背弃蔡京,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明年任期结束之后他又会再知一任大名府。这看起来只是晚了三年,但是老梁他急啊,张叔夜风头如此强劲,再持续三年的话,只要张叔夜不出大错,右仆射就顺理成章是张叔夜的,而不是他老梁了。所以是的,时间和空间也是老梁现在的政治生命线。他已然到了五十几的年纪,错过这个机会、登不上中枢朝堂位置,其实政治生命也就彻底结束了,会终身在大名府任上如履薄冰,甚至于出一点小错,也会被蔡京贬官去远恶地区。最大的可能是被弄去接替宗泽知京兆府!关中的风沙,那方贫瘠的土地,极其恶劣混乱的形势,那对有志的年轻人是历练是挑战,但是对风烛残年的老梁,等于‘埋葬’!”
  高方平说完后,梁红英挠头了许久,尴尬的道:“相公这一说,红英便糊涂了,老梁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那样的人没有属性,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人坏人。”高方平摇头道。
  梁红英似懂非懂,点点头又道:“那么相公您此番许给了他什么好处?”
  高方平道:“什么也没有。他要的东西我真的没有。我只是把‘今科同进士登第’的圣旨一并送了去,告诉他后年东华门唱名之际,不需他榜下捉婿,我会去梁家提亲。”
  “啊!”梁红英跳了起来道:“那样一来你太委屈了,牺牲太大了。”
  高方平尴尬的道:“额,也没那么严重,其实梁希玟挺漂亮的,如果她和她老爹没那么凶、腿没那么粗,换平时我很乐意把那种美女抢回家去暖床的。”
  “你说话又没有正经了。”梁红英低着头道,“其实我知道你内心是委屈的,以前我把你绑架了,你说你心里有人了,被我一巴掌抽后脑勺,当时看似玩笑,其实我知道你在说真话。”
  ……
  现在是高唐城宵禁状态下的第三个夜晚。
  两日没有睡觉的高方平依旧站立在城头之上,看着外面的黑暗中出神。
  进入八月末已是秋风萧瑟,晚间很冷,梁红玉从后面给他盖上了披风。还不止,发现这家伙帽子又歪了,于是给他扶正了帽子。
  “相公您还是去睡一下吧?”梁红英轻声提醒。
  “睡不着。”高方平摇头道。
  “诗寒先生答应给您一剂安神药,还答应把床铺继续让您征用。”梁红英道。
  高方平微微摇头,指着夜空下的远方某处道:“红英你看,晚间的火把越来越多,越来越近。犹如一条火龙在夜下的山里盘旋。那说明逃户越来越集中,胆子正在壮大,距离县城越来越近。”
  “流民都是苦人,若他们真的开始攻击县城,而我等又渡过了危急,可以放他们一条红生路吗?”梁红英忽然表情奇怪的道。
  “不可以。”高方平道,“一旦开始攻打县城就是造反,只要我还有能力,就一定剿灭。”
  梁红英叹息一声道:“梁中书那个老流氓,怎么的还不来信,都十万火急了他还犹豫,真个是祸国殃民。要是他早些答应,永乐军提前到达,就能威慑,让流民不敢攻击县城,那他们就还没有放下死罪!就可以不被您干掉!”
  “是这个道理。”高方平道:“老梁真的是个大流氓啊!”
  梁红英又开始跺脚骂韩世忠道:“这个小流氓能力不行,根本未得相公真传,还是在任由流氓集中、胆子放大。”
  高方平微微摇头:“这不怪他,我相信他也尽力了。看这形势,若非韩世忠在执行我的宣传政策,恐怕昨日流氓就已经兵临城下攻城了。因为气温昨夜就开始冷了,这些嗖嗖的冷风,时刻在提醒他们凛冬将至。”
  ……
  四更天的时候,有一只四十多人的壮年队伍接近城门。
  县衙差人紧张的何止声划破了夜空,高方平闻声看去,是那个王罴带队,停在了三丈之外。然后那个也没有睡觉的小阿布,骑在王罴的脖子上。
  “王罴你有事吗?”高方平在城头上问道。
  作为代言人,小阿布说道:“听说形势紧张,真的会打仗,我让大罴哥召集了一些他平时熟悉的大力士来帮忙效力?”
  高方平顿时有些不来气,妈的这个死丫头尽竟敢带头违反我的政策?
  好在阿布丫头又解释道:“并非是我等违反相公命令,而是担心形势危急,邱卫东大人知道王罴可以信任,便让大罴哥找了些能用的人前来听调。”
  高方平听后容色稍缓,既然是那个胖子的安排,也就是官府的安排,小阿布和王罴也就不用被吊起来抽了,至于那个腹黑胖子算不算违反将令,过后再去找他算账。
  “也好,阿布带其中一半人回去高府,归邱卫东调遣,参与保卫高家,另外的一半人大罴带领,就留在我身边听用。”
  高方平无可不可的点头,原则上王罴的这几个人没什么大用处,但是既然来了,城墙上多几个人装逼,也没有坏处。
  高方平总体还是信任王罴的,大罴虽然他自己分辨能力不够,不过接下来的仔细询问之中,大罴说到这些都是苦人,当年和他一个村的人,后来失去了土地进入县城一起做苦力的,都是土生土长的高唐人士。
  邱卫东那么腹黑的人敢让他们来,所以也算是第二重背书了。
  阿布带着二十多人回高府去守护了。大罴现在哪能指挥啊,他只能跟在高方平的身边傻笑,不过威慑还是有的,他身体特别壮实,力大无穷,仅仅从造型上看的话,快和猛人史文恭差不多了。
  至于他带来的那二十三个苦力看着身板还不错,当然技能不敢恭维,鉴于他们不是猎户而是工匠,所以弓箭也不会用,只得临时发放了一套军服,让他们每人拿着一把刀,交给虎头营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带领着装逼。
  “刀要这样的握,对,就是这样,注意身姿和眼神,这很关键。”
  那个虎头营老兵正在教他们的基本素质,然而这些苦力很笨,老也学不会,装不像,于是就被急躁的老兵纷纷把脑壳给打肿了。
  所谓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是高方平要求的,不要他们有战斗素质,却要求听话,要装作是“精锐部队”,至少看起来得像,便能有些威慑力了。和空城计一个道理。
  “相公你吃不吃,阿布给的这些饼好吃极了。”王罴的嘴巴闲不住,跟在高方平的身边他又拿出半个饼来咬了两个。
  高方平想给他后脑勺一掌,然而想想估计是自己吃亏,自己的手掌疼了他的脑壳未必会疼,于是只得放弃了这个打算,摇头道:“我不吃,你吃多点吧。”
  “真的会打仗吗?”王罴一边吃一边单纯憨厚的问道,“要是不打多好啊,我没见过打仗,但是听说一旦打起来,兵荒马乱的世道,大家都会很困难,最苦的还是咱们苦人,老爷们总是会有肉吃的,然而咱们苦人只会人吃人。这都是俺娘告诉俺的。”
  高方平看着城外的黑暗喃喃道:“你娘是个明白人,你大罴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有些人偏偏他就不懂。”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做决定不是拍脑袋就可以的
  天明之际,一个隶属于县马弓队的弓手来见高方平汇报。
  这人是之前派了出去、带高方平的亲笔信前往博州城求救、顺便说明情况的人。
  “情况怎样,博州厢军几日可到达?”高方平关心的问。
  这个差人气喘吁吁的口了几大口水,这才上气不接下气的摇头道:“回代理县尊,知州大人说了,因高廉私自乱政乱搞,任由逃户聚集,这才造成了整个博州的不安定,目下在博州城外,也能看到不少的山民流民异常的活跃,知州大人说就是高廉不听劝说,自食其果、连带整个博州都不安宁……”
  高方平冷喝打断道:“废话收起来,老子现在没功夫听官僚间的相互推卸责任那套,我是问,博州厢军几日到达!这是个简单的问题。”
  差人吓得跪在地上,低声道:“厢军来不了,知州大人他拒绝出兵。”
  高方平眯起眼睛沉思片刻,问道:“拒绝出兵的理由?”
  差人知道大魔王的脾气了,简单明了的道:“知州大人说流民山民异常活跃,恐将对博州城不利,有限的厢军力量必须集中防御博州城。”
  高方平大皱眉头,但是既然知州大人这个理由扔了出来,那基本上他就甩脱了。
  高方平再问道:“博州对目下高唐之局面,可有指示?”
  “无指示。”差人摇头道,“知州大人说了,既然有个知县,就是需要父母官因地制宜的便宜行事的。若实在事不可为,可由代理知县高方平,找永静军求援。”
  我@#¥。
  高方平愕然道:“他喝醉了是吧?永静军远在德州,亦非高机动骑兵部队,既然可以跨州求援,为何不是找济州永乐军求援?”
  “知州大人说了,永乐军口碑太坏,戾气太重,从军事角度说,永静军距离稍近。从安全角度说,永静军口碑比永乐军好。他还专门召集了博州的大商,大豪,士绅,征求意见,他们那些人一致不同意永乐军进入博州行动。说永乐军乃是丧心病狂的土匪兵,会抢走博州多年的财富积累,会让博州遭遇兵灾。”差人尴尬的道。
  “行,本县知道了。你退下休息两个时辰,然后加入队伍执勤。”高方平没多说了,安抚道。
  “竟然有如此不作为的知州父母官,过后可得好好的找他算账!”梁红英在旁边恶狠狠的道。
  高方平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这个账真的算不了,第一,他有理由。第二,博州的这个知州大人姓蔡,乃是当朝宰相蔡京的长子蔡攸,还是皇帝的宠臣之一,咱们怎么找他算账?”
  梁红英听得眼睛有些红,话说早前梁姐还对那个经常敲诈高方平的孟州老常不满,也对时文彬的温吞性格不满。现在才知道,其实身为百姓,能够在老常和老时的治下,那真算是投了个好胎了,那真的是一种幸福。
  想了想,梁红英又自我安慰、往好的方面说道:“好在,蔡知州认可了您在高唐的临时指挥权,没有添乱。”
  高方平冷笑道:“他当然会认可,就是我不指挥,他也会下令我指挥。依照规矩,这个时候指挥的就是扔出来背锅的,除了我他还能用谁?他手下的判官推官比鬼还奸,这个时候让他们前来高唐主持大局,他们铁定第一时间告病。”
  “贵圈真乱。”梁红英说道。
  其实高方平也不是太生气,早前知道是蔡攸知博州,就知道会得到这个结果。但是依照程序,高方平依旧要做做样子,把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博州城。这是基本的规矩,以免将来一堆各种擅自做主胡乱作为的帽子扣下来。
  在历史上,蔡攸这个奸贼也不是个好货,但是鉴于他的威望风头有限,所以害处自然没有他家老爹那么大。
  蔡攸也是赵佶的一个宠臣,算是和王黼同一批崛起的,依照历史,将来某个时候,蔡攸这货就会执掌枢密院。
  历史上这货整天无心政务,专门喜欢在皇帝身边嘀咕道士的神奇之处。还喜欢做导演,编排一些低俗的小电影给皇帝看。是的,总体来说蔡攸就是这么争宠的,手段极其低劣。也是因为显恭皇后死的早,否则皇后娘非拿板砖敲死这货不可。
  最奇葩的在于,蔡攸是这个时代很有想法的人,他专门和他老爹蔡京对着干,专门和蔡京争宠,当权之后,小蔡还喜欢进谗言、怂恿皇帝杀他的亲弟弟,理由是蔡京这个没心没肺的爹不疼他蔡攸,只疼弟弟。妈的赵佶再昏也当然不会答应这种无理请求。
  总体而言,如果蔡京算枭雄奸臣的话,那么老蔡的这个长子蔡攸应该算小人佞臣。
  早先高方平是两手准备,多多少少对蔡攸寄于了一些希望,理由就是他和他爹不对付,他小蔡有可能会无视政治压力而出兵高唐。
  然而,高方平最终还是高看这个傻子了。
  他小蔡倒不是因为政治原因不出兵,他蔡攸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愚蠢而不出兵,是个额典型的昏官。
  高方平相信他说的博州流民异常活跃是真的,但那个用脚指头也能想到,那些人是闻风而动在朝高唐聚集,而不会打博州城的注意。就算胆子大到了梁山反贼的地步,其实也一般也不敢打州府的。
  以州城的防御力和规模来说,根本无需厢军驻守,又有几百州衙的差人,有护城河,防御一两万没有装备的流民根本毫无问题。就是这个原因,宗泽在京兆府敢聚集上万的逃户。
  然而是的没有惊喜,一些小股的过路的流民,就能吓住蔡攸这货。高方平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货色他有天会成为宣抚副使,作为童贯的助手,一起出兵燕云,郭药师那货投宋,功劳就是算在小蔡头上的,于是小蔡就拜枢密使了……
  三日前。北京留守司的一间书房之内。
  梁中书以往的儒雅看不到了,始终紧缩着眉头,手指有节奏的敲击在桌子上,在思考着。
  桌子上,放着高方平的人送来的两封信。一封是陈述高唐形势危急而后请令的文书,一封就是朝廷赐高方平同进士登第的文书。
  当时听闻高方平被赐同进士的时候老梁又惊又喜。老梁不是瞎子,高方平的能力和政治战力那是非常强悍的,最以前不看好他,是因为梁中书知道他小子永远也考不起。所以当时老梁还劝说小高要多读书,莫要荒废才智。
  而现在那小子不用读书,不用考试,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血统。那么基本不用想,以那小子的能力而言,拜相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最迟二十年就会登入青云,从这里来说,女儿也早就对那小子钟情了。我老梁的女儿要嫁人,当朝除了那犊子之外,还有更适合的吗?
  所以高方平送来的文书当中,那句“东华门唱名之际高家对梁家提亲”,这对老梁这种政治投机者,官场老狐狸,那是有深深的吸引力的。
  “父亲缘何迟迟不发令,把高方平的传令兵晾在一边?”纨绔美女梁希玟跑来着急的道:“高方平那个不良少年,说话虽然喜欢夸张,但是女儿也发现了,他说过的话通常都会兑现的。他既然冷不丁就违反许多规矩,差人来北京找您求救,那一定是十万火急了。父亲难道您不关心高唐的穷苦百姓?”
  梁中书苦口婆心的道:“女儿家的你懂个什么。为父不是不关心百姓,只是在我的立场而言,我更担心这事背后隐藏的政治风险。小高是个心黑手狠的流氓,一旦我留守司的命令发出,我留守司是要负责的你懂吗?若是他借助老夫命令,做一些丧心病狂的事,那就完啦。”
  “能有什么丧心病狂的事,他不就喜欢抢劫杀人吗?”梁希玟好奇的道。
  “你你……”梁中书险些被气死,指着她许久才道:“抢劫杀人还不算丧心病狂?你这价值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你到底被他怎么洗脑了?”
  梁希玟想了想道:“其实说白了,您就是当心批准了他出兵之后,会为此得罪蔡京外公。”
  “这只是其一。”梁中书捻着胡须喃喃道:“批准了,是肯定会得罪蔡相的。但是坦白的说,时至今日,老夫也未必要全看你外公的脸色做事。相比起来,高方平是个瑕疵必报的大马蜂,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夫宁愿得罪蔡相,也不想得罪小高这个未来的新锐权贵。”
  梁希玟愣了愣,又问道:“既如此,又加之事关黎民百姓的安全,父亲还犹豫什么?”
  “高唐有一支柴家的嫡系,他们和高家不对付,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老梁非常奸诈的造型道,“柴家,是有太祖皇帝誓书的人,在这个敏感的事件上,高方平冷不丁的去了高唐,然后出现了许多事,还要求出兵高唐。为父问你,这其中,难道他小高没有某些不可告人的心思?恐怕他自己都不信吧。而一旦允许他出兵高唐,他戾气这么重的人,高家和柴家有仇这个前提下,女儿啊你告诉老夫,你真的知道留守司签发命令的后果吗?为官一任,权利在手,做决定那真不是拍脑袋就可以做的。”
  梁希玟不禁愣了愣,觉得还是爹爹最为老奸巨猾,固然是想多了,但是有些风险,也真得这些想多了的老狐狸,才能安全的避开,官场的陷阱真的太多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留守司升帐
  YY完毕,梁希玟威胁老爹道:“然而爹爹,你既知道那个不良少年是个大马蜂,瑕疵必报,我外公都会被他整的焦头烂额呢,此番若真是高唐形势危急,而他高方平情急之下找北京留守司求救,您接到了文书却不作为,由此,一旦高唐真的出事,以高方平的手段,您觉得他会在朝廷掀起多大风浪来呢?小高若是借此从中搞事,张叔夜他们这些奸臣真能以这个理由把您往死里整,估计您这辈子就无法回京了。”
  “哎……”梁中书叹息一声,喃喃点头道:“是啊,这是两难,为父正为此着急。感觉怎么做都是错的,也都是对的。理论上,老夫更希望他高方平是找博州州衙求救,而不是找我北京解决问题。”
  房门被推开,蔡京的女儿、老梁的夫人、雍容华美的梁蔡氏走了进来,对梁中书一福之后道:“妾身认为,此番高方平是几手准备,一定也对博州求救了,然而,介于博州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兄长主事,高方平大概率会碰壁的。从高唐出发的话,其实到达北京和高州城的距离差别不大。这就是高方平来请令的缘故。”
  梁中书捻着胡须道:“听起来,此番你也支持小高?”
  梁蔡氏点头道:“小高的确是我父亲的敌人,但观他以往作为,他好歹是有分寸的人,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和我父亲取得平衡。不出意外的话,他那样的人登入青云只是时间问题,亦是咱们玟的最好归宿。反之,蔡攸却是我蔡家的绝对败类,作为长子他却处处和父亲作对,别人不知道,但我却知道,他一直有杀弟弟的心思,这样的人不论才德行,都一无是处,还非常可怕。北京留守司此番若是不回应高方平,博州蔡攸更加不会作为,甚至还能添乱,黎民百姓的苦难和死亡坦白说咱家不关心,但是真发生了,蔡攸和相公您不作为、而导致高唐出大事,就连我父亲都要惹一身骚,被张叔夜等人用‘蔡党群体不作为’的理由狂咬。权衡利弊之下,妾身更倾向于,批准小高出兵高唐。和蔡攸打对台,此番未必有多得罪我父亲,其实我父亲早就对那个逆子不满了。”
  老梁捻着胡须左右权衡了一下,终于在心中有了定论,扭头喝道:“北京留守司升帐!”
  不喊“大名府升堂”,而是留守司升帐,基本上就代表是危急时刻,老梁代皇帝执行军事任务。是的,所谓的“留守”,等同于有部分皇权的意思,北京也是“都城”之一,照样拥有皇城,那么皇帝不在的时候,老梁就是帮皇帝看家的人……
  府衙的大鼓响起之际,很快,全部人员齐备候列。
  封疆大吏、为皇帝守望北方的帅臣老梁,官威十足的坐上了高堂之上。
  “参见留守相公!”
  犹如小朝廷一般,全体跪地见礼,包括文臣。因为老梁这厮一升帐,就是代行皇权,如同上朝的时候文臣也要跪拜皇帝一个道理。
  “各位免礼。”梁中书拿起堂木一敲,“传高唐报信特使王五入帐!”
  片刻之后,隶属高方平麾下虎头营的军士王五上堂,跪地道:“报留守相公,高唐城外流民逃户大肆聚集,已出乱子,需要立即出兵稳定形势。”
  梁中书捻着胡须,咬文嚼字地问道:“是已出乱子,还是恐出乱子?”
  “已出。”王五谨记着高方平的交代。
  梁中书点点头,又道:“可有高唐县衙文书?”
  “有。”王五把高方平给的正式文书呈交了上去,作为留守司的凭据和存档。
  书记官看过点头后,梁中书一拍堂木,故意道:“形势危急,本堂批准军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