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扛。但是不作为,引发后果者,韩世忠连带林冲一起处斩!”
  韩世忠受宠若惊,自己以往的立功和机智,的确是被大魔王认可并记在心里了,此番竟然让自己指挥官职更高的林冲,临机专断?
  虽然是徒弟指挥师傅,不过作为师傅,林冲素知这小子机灵,徒弟出息他作为师傅还是高兴的,反正大魔王历来离经叛道不讲规矩,于是林冲念着胡须频频点头。
  高方平又道:“小牛皋关胜辅助本官,带剩余禁军上街,监督苏州军之行为。上街之禁军,常备装逼状态,而不是作战状态,因为你们面对的是民。作战命令发布完毕,全体行动。”
  “是!”
  ……
  城外几万个百姓有的是灾民,有的是尚有点余粮从外地赶来朝圣的摩尼教信徒,却也被当做是灾民对待,一起待在城外不许入城。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些摩尼教众对官府不满的情绪,这就是一种对立。
  目下不论是不是摩尼教众,却几万人这么的放在了一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外城的人,都受到了这群有怨气的摩尼教众的情绪影响。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们有怨气又有诉求的时候,天然会期待有个“救世主”站出来,听听他要说什么。
  目下的苏州,这个民众心中的救世主就是方腊。一传十,十传百,外面超过五万的民众、人山人海的态势聚集在城下,期待着朝圣的开始,期待着方腊的到来。就像期待日出。
  事实上也真的是期待阳光,摩尼教它也叫做“明”教,光明之意。
  除了城外,鉴于棒槌刘正夫的政策,城内的一些摩尼教众人加上好事来围观的百姓也达近万,这些人从城内无限靠近城墙和城门,也期待着救世主到来。
  即将日出之际方腊总算露面了,在几个核心高手的护卫之下,穿着白衣走上了城头。
  面对这种情形,城头那没来得及撤换的守军纷纷避让,任由方腊上城。
  城头在古代是重地,一般人当然不能上,但是鉴于方腊在江南名气很大,此外刘正夫抬举摩尼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形成了大家都对摩尼教退让三分的态势,加之此番的朝圣行动,是实实在在被州衙批准了的,于是也就不能怪城头和城门守军不作为、任由方腊上城,任由摩尼教众靠近城门了。
  目下形势非常严峻,城上不是没有真正懂的军人,明白这种情况下若是方腊有心煽动,如此多的虔诚教徒,城门守军又如此薄弱,一旦出现变故城门被攻破。方腊一声号召,开城门放没有粮食的暴民进城烧杀抢,那么苏州的浩劫就正式开始。
  可惜虽然有些军人有这样的心思,无奈这是州衙批准了的,“避让明教”在苏州,乃是刘正夫治下的“政治正确”。别说这么多人了,就是在平时摩尼教众闹事,也没公差愿意去管,因为管了不但没好处,还可能被州衙怒斥解职,长此以往,苏州近乎于这方面的无政府状态。
  好在还有道士和明教打对台,妈的道士一样是宗教,且有朱勔和皇帝撑腰。于是苏州地区最典型的奇观是,道士和摩尼教的大型私斗经常有,而官军不管,这是一种常态。
  “圣教主驾临!”
  方腊登上城头、于万众瞩目之下盘坐在城上,白衣飘飘,他身边的人以非常磁性的声音大呼:“明尊降世,光耀众生,光明与黑暗、二宗交替,惟大光明!”
  开口的人,是他麾下重将方七佛,乃是高手,中气充沛,声音低沉又绵长,听来很是带感。
  城内城外几万人不明觉厉,但有些虔诚的教众已经开始跪在地上,跟着低声吟唱:明尊降世,光耀众生,光明与黑暗、二宗交替,惟大光明——
  人是群体动物,趋势一旦形成,大家不一定真的信摩尼教,但是也会有样学样的跟随,于是又有一大群跟随着跪了下去祈福,吟唱。
  至于剩下的大头百姓们,也不想做“异类”,也只得跟着进行。其实这就叫带节奏。
  于是宏大的祈福朝圣场面开始形成,内外交替,超过六七万人的匍匐吟唱,那种仿佛“天音降世”的场面不但反哺鼓舞着百姓们、让他们觉得来对了,也同时影响到了城头的守军,竟然守军中也有一部分跟随。
  如此诡异又浩大的声势,当属苏州百年难见的奇观。
  如同天音降世的诵经场面停止下来后,方腊一副圣者讲经的态势,携带着和谐的表情朗声道:“旧天黑暗已去,新天光明将至,光暗交替,惟大光明!”
  “旧天黑暗已去,新天光明将至,光暗交替,惟大光明!”
  “旧天黑暗已去,新天光明将至,光暗交替,惟大光明!”
  “旧天黑暗已去,新天光明将至,光暗交替,惟大光明!”
  重要的念三遍,气氛开始提升了。
  许多人没心思念三遍,然而摩尼教信徒有,于是又带节奏了,有明教教众的带领,大家觉得喊了也不花钱,不会变得更坏,就跟着喊了。然而和后世的传销一样,一个口号喊的多了,其实也是自己在说服自己,也就慢慢的信了。
  加之摩尼教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此时的气氛渲染,真让大家觉得世道无比黑暗,一些旧东西必须死去,老子们要跟着救世主做一些新的事情了。
  喊声慢慢停止后,方腊再次朗声道:“民以食为天,这是一个自然过程。活着就要吃饭,要寻找光明。人们自身会迷失在无尽的黑暗之中,选择放任自流,但我摩尼教,会教人们斗争,会指引你们光明所在。简单说,我会告诉你们什么地方有饭吃,且带领你们去成功吃到。”
  “圣教主万岁,惟大光明!”
  这句许多人都爱听,声嘶力竭的开始大喊,气氛进一步热烈。
  日出已经开始,刚刚的露出了一个眉目来。
  方腊挑选这个时机当然有用意。选择了这个面向东方的城墙面,当然也有用意。
  方腊等着日出,借助身上的一层特殊涂料,让正好照在身上的日出光芒形成光芒万丈的“光环”。话说那在明教也叫“惟大光明”,黑暗逝去光明来临的释义。
  那么加上现场的节奏和气氛,“圣教主”的圣光就基本形成了,城内的死士开始行动后,影响扩大,再把平时丧心病狂的朱勔拿出来代表官府进行批判,在大家没饭吃的现在,造反也就会正式开始。


第五百零二章 圣光环
  日出还不完全之际,方琴在刘正夫的护卫以及梁红英的护卫下也出现了,一步一步的走上城头,也是万众瞩目的态势。
  方琴也是摩尼教的重量级人物,还有刘正夫相公的心腹保护,当然就更是犹如无人之境,没有任何一个守军敢拦截。哪怕这些守军中的一些人收了方腊的钱,也不敢动。
  除了方腊有圣光外,方琴也有。
  然后从颜值上来说,方琴不论从什么角度也都更受人们欢迎。汗,就算是大头百姓,也有许多是根据颜值和身材决定正义的,妈的又不止官员会好色。
  所以方琴道场后,声势不低于方腊,许多下面的人纷纷指指点点的道:“快看快看,圣女娘娘也来了。”
  “恭迎圣女娘娘,惟大光明!”
  照样在有心人的带领之下,形成了全体虔诚叩拜的态势。
  既然之前动不了方琴,方腊当然清楚会有这个场面的,目下在众目睽睽,方腊知道急也没用,等待着“圣光环”加身的同时,方腊也一副大度的表情宣布道:“此番朝圣讲经,有圣女娘娘在更好,本座和她之间,将会有一场论道。”
  扯犊子,论机变,方琴知道自己不是方腊对手。事前高方平也不止一次的警告过,不要试图在教义上去反驳方腊,那很容易就会被套进去,别列为“异端”。
  高方平说了,这根本不是一个公平的辩论环境,换我猪肉平去也辩不过方腊的。因为有一个事实是:现在许多人没饭吃,且凛冬将至,在这样的前提下方腊又是进攻方,天生拥有天时、人和的。基本不可能赢他。
  既然辩不过,高方平能教方琴的在于:沉默是金。他强任他强,明月照大江。
  于是本着大魔王的路线指导,作为圣女娘娘驾临后,方琴不讲经也不论道,面对方腊的“论道”要求时开始装神秘,虔诚的样子逼着眼睛,嘴皮微动,仿佛在诵经。
  于是几万民众觉得超级美女圣女娘很神秘,很虔诚。
  方腊仔细听了一下险些被气死,还以为方琴念什么神经,其实她在念:吃葡萄吐葡萄皮,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然后仿佛循环,然后还一副高高在上冰清玉洁的模样。
  对此方腊也是醉了。
  然而这个婊子她根本不应战,这让方腊的“论道”要求,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与此同时方腊觉得诡异,嗅了一下,闻到了方琴身上有“福寿膏”的味道。
  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但是正因为不知道,方腊知道绝对不是好事。正如自己身上有涂料,在等待着真正的日出照射过来形成圣光环一样。那么方琴身上的“福寿膏涂料”也一定有用意。
  妈的太阳底下就没有什么新鲜事,都是一群骗子,傻子只有下面那几万不明觉厉的围观众。
  面对方琴的不论道装神秘,方腊赶紧不好,却也暂时没好办法,只有等待着全面日出。
  “显圣了,大家快看,显圣了。”
  下面有方腊的人故意提醒大家注意城头的时候,方腊的确有了圣光加身的态势。
  然而紧跟着,大家被更加神秘不可思议的形势吸引。虽然方腊身间的光彩比较好看,然而方琴更夸张,整个身上光芒四射,明显的比方腊更加“光耀”。
  方腊真是觉得日了狗了。方琴这明显是提前经过了设计,有人在特殊的不同位置,借助这个日出的时候用许多镜子反光,专门照射在方琴身上形成聚光灯。
  这虽然很强势,却也很低劣。妈的方腊都不敢用这招,因为实在太粗暴了,万一被戳穿了多不好。然而是的,方腊对此有顾忌,不过方琴和高方平却直接不要脸,毫无底线、粗制滥造的就这么出来忽悠民众了,可惜还偏偏有不少人信了。
  譬如现在就有无数的惊呼声:“快看快看,惟大光明的意思是,不是所有的光明都是大光明,也有小光明,中光明,大家快看,圣女娘娘的身上明显更亮!”
  这么说没毛病,明显就是方琴更耀眼,加之她的身材比方腊的身材吸引人,于是许多人傻傻的看着了。
  就此,形成了闭着眼说“吃葡萄吐葡萄皮”的方琴,吸引了比方腊更多的关注。
  抛出了“方琴是大光明、方腊是中光明”说辞的,当然是韩世忠用五铜钱买通的不明真相群众了,又不是只有方腊才能带节奏。论活动经费,高方平的钱肯定比方腊多。
  不等方腊的人戳穿“镜子反光”这等粗制滥造又无底线的流氓行为,更夸张的出现了。依高方平指示、早就带着手下就位的驯兽博士马俊等人潜伏在城下的民众间,他们很猥琐的装扮为了摩尼教众,借助这个机会纷纷拿出大包裹,打开了口子。
  然后叽叽喳喳的,那些口袋里,无数的鸟儿冲了出来飞舞。
  但鸟儿也不真的飞走,升高到了城头之际,鸟儿就围绕着光芒耀眼的方琴打转,形成了“万鸟朝凤”态势。
  “唉?”
  这情况把方琴自己都吓了一跳,事实上她也是现在才知道高方平的安排中有这一出。
  然而既然发生了,方琴总不能主动质问“什么鬼”,只得当做一个天地奇景对待,以非常爱心的亲民形象,看着无数鸟儿围着自己打转,时而她还微笑着抬手,鸟儿很乐意的停留在方琴的手掌里亲昵。
  “真的显圣了,圣女娘娘威武,惟大光明!”
  这个形式让更多的人相信了方琴才是真大光明,开始虔诚的叩拜。
  方腊想死的心都有了。总算知道了方琴的身间为什么涂抹了“福寿膏”了,高方平果然卑鄙无耻又阴险,麾下一定有驯兽能人,早在之前就捉了足够多的鸟,喂食的时候逐量加入一定“福寿膏”,让鸟儿彻底喜欢上这股闻到,且离不开。
  然后关起来,鸟儿“毒瘾”发作之际被放出来,这个时候方琴身上有它们喜欢的味道,于是就形成了这万众瞩目之下的“万鸟朝凤”格局。
  这次方腊觉得,自己已经被狗日了。
  然而现在不是结束,万鸟朝凤之后紧跟着,是无数提前被马俊调教出来的群兽,包括了牛,狗,马,都出现了“跪地朝拜”态势。
  万鸟朝凤是高方平的鬼点子,至于这些就是马俊的功劳了。
  早在江州时候,决定了要进苏州狙击方腊开始,高方平就给马俊下达了调教牲口的命令。理由是,宗教活动就这德行,一般也就玩这些东西,以这些作为一种标志性预示。
  任务下达给了马俊,要求做到一旦出现鸟儿大面积腾飞的情景,这些专门挑选出来的骨骼惊奇的牲口就跪地朝拜。这对于马俊不难,和牲口沟通是他的天赋,然后在训练的时候,一旦出现鸟飞的情景,就让牲口们跪下,然后牲口就能得到它们最喜欢吃的东西。
  这叫习惯成自然。
  这个行为在多疑的人类身上,或许需要重复二十几次才能形成习惯,但马俊说了,在犹如小孩子智商,贪吃又无脑的牲口身上只需七八次,就能形成它们的这个习惯。
  于是就有了目下万兽来朝的态势。
  韩世忠笼络的五毛党看到万兽来朝这个“要件”出现的时候,开始执行属于他们的命令,大抵就是以“群众”的身份在下面议论:方琴才是真正圣主,惟大光明的惟字就是指的她。
  汗,既然有人信方腊,目下各种条件相加,信方琴的人当然就更多。气氛已经越来越热烈了,达到了最高潮状态。
  出现目下的状态,这对于方琴一头雾水,但是不重要,高方平交代她的“要件”也已经出现了,于是方琴圣洁高贵的样子不说话,微微一摆手,只见下方的许多牲口又都起身了,竟然还有点整齐。
  这次是牲口在带节奏,所以几万民众不明觉厉的也跟着起身,不在跪拜了。
  “……”方琴和方腊面面相视了起来,以眼神相互表示对此都不知道什么节奏。
  马俊的调教中,每次牲口跪地后就能马上得到喜欢吃的东西,它们就会多乖一下,然后这次跪下去没有找到爱吃的,它们当然就又起身去别处寻找好吃的去了。倒不是说它们能看懂方琴的“一摆手”。
  至于鸟儿还没有散,它们喜欢福寿膏的味道,它们也将作为方琴的光环,持续很长一个时间。
  有一种对抗是不需要说话的。
  局面到此,作为一个聪明人,方腊知道大势去了,看着方琴苦笑道:“让本座想想,这个局面下,如果我说的和你抵触,恐怕我就成为异教徒了,对吗?”
  声音较低,只有方腊和方琴两人身边的心腹能听到,至于下方的民众,把这个现象认为是教主和圣女娘娘的论道。
  “恐怕是这样的。”方琴叹息一声,局面到此算是控制住了,总归念及他的养育之恩,方琴便开始有点迟疑,往下该做什么,该怎么对待他?


第五百零三章 较量
  “若义父知难而退,因还未生灵涂炭,你依旧可以保全名节。”方琴想了想又道。
  方腊身边的司行方,猛的握紧刀子想上前袭杀方琴。不过梁红英提前掐中了节奏,微微踏进了一步,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形势,也在契机上,基本封死了司行方发动突袭的意图。
  方腊急忙抬手,打住了司行方的行为,考虑片刻叹息一声道:“形势比人强,此番她赢了。不要做无意义的事,这个时候你们上前行动只有三个结果,一,毁了摩尼教。二,我和方琴两败俱伤,我方腊成为异教徒。三,高方平渔人得利。”
  方七佛和司行方这才浑身冷汗,退了回来。
  方琴微微一愣道:“义父是否是在挑拨我和小高相公间的关系?”
  方腊淡淡的道:“是否挑拨,你自己判断,我只是陈诉了一个事实,难道不是?”
  方琴想了想点头道:“兴许义父您没说错。高方平的确在利用我。最近我也读了许多书,和许多人交流过,也和小高相公谈过许多。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他说的东西不是虚幻,而是现实。他从一开始就承认他在利用我,他和我论道,剖析了内中的全部厉害关系,他还说世界之所以在运转,就是利害。我不曾想到他能把一些东西如此深入浅出的解释,《韩非子》我自己也偷偷读,但若不是他的解释,我未必能完全领悟。他说喜欢东西就去共赢,他利用我,我也利用他,这是利,大家得到了利益后以和为贵,轻易践踏规则要被群起攻击,这是害,害怕。我的确害怕他,我害怕太多人流血,我害怕摩尼教毁了。于是形成了我和他之间相互利益,又投鼠忌器的局面。他说这其实也叫唯物。”
  方腊迟疑了许久道:“你总归不是池中之物,时至今日,我当然再也影响不了你,指导不了你,说服不了你。”
  “其实从十年前开始,你已经不能影响我。”方琴神色古怪的道:“因为那个时候我发现,但凡你禁止的书籍读来却非常有意思。”
  “成王败寇,提你的要求吧?”方腊眯起眼睛道。
  “倘若义父不反对的话,当众辞去圣教主一职,我认为对摩尼教。对您、对我,对大家都好。”方琴道。
  方腊沉思了少顷之后道:“我答应你。”
  “教主!”方七佛等人惊呼道。
  方腊抬手打住道:“不要再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发动了这场大水,形势如此,它也能淹死我等。”
  “我等不怕死!”方七佛司行方道。
  “然而我怕,我怕身败名裂。你们没见方琴的坚决吗,没预感到场面严峻吗,现在只要她一句话,我等就是异教徒,以往我等的一切行为都是叛教。”方腊道。
  方琴微微躬身道:“太上教主英明。”
  方腊微微一笑:“当年我采用这个方式,从师父手里拿过大旗,软逼迫他退位。方琴啊,你果然是最能模仿的最聪明的一个丫头,今天,你把当年的形势原封不动的用在了我身上。”
  “谢义父夸奖。”方琴又微微躬身道。
  方腊微微点头,然而又闭着眼睛沉思,看似在酝酿着他的“退位言辞”,实际上方腊在等待的日头继续升高,想拖延至时间到达,城内死士的“圣战”一旦开始,只要场面一乱,就算方琴是“真命圣主”,那时兵荒马乱的情形下,也就未必有人听方琴说什么了。
  在方腊而言,这是唯一拨乱反正的时候。在哪个起乱的时候,若能快速有效的于城上击杀方琴,那么方腊认为自己依旧会成为最后赢家。就算击杀“真命圣主”这个大逆不道的事被一些信徒看清楚了也无所谓。
  因为那个时候主导形势的不在是摩尼教信徒,而是犹如洪流的民意,“打倒官府打倒朱勔有饭吃”,会成为那股洪流的唯一信仰,方腊有把握通过自己安排在民间的人进行引导,与此同时,于暗中清洗掉看破真相的方琴信徒。那时,我方腊仍旧还是领袖,并且是两浙路的主人,逐渐扩散到东南五路。
  思考清楚的时候,睁开眼睛看着灿烂又正在高升的日头,方腊显露出了灿烂笑容,开口之际,不说退位言辞,而是道:“方琴啊,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你很聪明,但你有个致命弱点是妇人之仁,不够果断。你和猪肉平为伍,却没学会他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时间已经到了,圣战会开始,恐怕你也未必能左右往后的局面。”
  方琴不禁色变,不及做出反应,只见城中的某个方位升起冲天火光,紧跟着听闻到了很强势的爆炸声。
  在大宋很少听闻这样大的爆炸声,所以聚集的几万民众被吓了一跳,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难道传说中的什么“五雷轰顶”出现了?林灵素那个妖道在施法?
  时间的确到了,但出现的标志性事件并非是方腊说的那样。
  内外几万人受到影响,慌张情绪在蔓延,的的确确的出现了一些局部骚乱。不过方腊的核心信徒来不及多做什么,韩世忠组织起来的五毛党却早就在开展工作了,在民众间瞎扯犊子“这是旱地见惊雷,预示为开锣,代表这个冬天不太冷,来年是个大丰收”。
  总之各种乱七八糟的说辞都出现在了民众间,扯什么犊子并不重要,人类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到害怕的时候,总想听“明白人”来告知一个答案。
  关键时刻,就看说答案的人是谁,答案是什么。
  如果是说“旧天已死,诛杀以朱勔为代表的官府才有饭吃”,那么混乱就会开始。如果答案是“这个冬天不太冷”,那么有希望总是好的,人们会再观望一下。
  尽管方腊的核心信徒发现不对后,也开始散步造反吃粮的言论,但他们效力较低,说的又是大逆不道掉脑袋的事。所谓先入为主,玩这套高方平是祖宗,高方平的人既然已经先一步展开工作,而城内始终没有出现标志性事件,城门也未见打开,所以方腊的言论掀开的混乱,处于有限程度。
  不过,毕竟城外的人太多又太集中,且已经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