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也未见打开,所以方腊的言论掀开的混乱,处于有限程度。
不过,毕竟城外的人太多又太集中,且已经出现局部小混乱,所以的确在死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些都无法避免。
借助民众间的混乱,对城头关注度最低的时候,方腊放手一搏,带领方七佛司行方等高手开始搏命,扑向了方琴,想短时间拨乱反正。
尽管城内出现的标志性事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那声震天雷一般的声音,代表自己部署的死士估计出事了,真正的圣战没能展开。因为方腊是没有炸药的,炸药只有禁军有,一定是禁军找到了秘密据点,丧心病狂的用炸药攻打了。
形势已然对方腊非常不利,但是方腊想做皇帝,是个宁可站着死的人。他还是愿意放手一搏,进行最后努力,只要快速有效的击杀方琴,引发靠近城门处的内部近万百姓和信徒的混乱,方腊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快速带节奏突破薄弱的城门守军,开城放饿肚子的人群进城,那就仍然有机会借用洪流,把懦弱不堪的几千官军埋葬在苏州城内。然后带领暴民们关门打狗,一锅端了整个苏州城里的豪门大宅。粮食和钱财就都有了,也形成了“为民做主”的态势。
城外几万人在进行局面的混乱,但总体形势还没有大乱。这得看天平朝那边倾斜,看方腊是否能快速解决方琴,顺便突破城门。
守军?
城头和城门已经没有守军了。
鉴于是腐烂的朱子善带出来的人守城墙城门,眼见外部出现小混乱,城头上有高手相互搏杀,这苏州城的东门城头阵地上,值守的少量厢军已经跑光。
刘正夫麾下跟随而来的八个护卫有些能耐,但是他们迎战方七佛和司行方两大高手,开场不小心就被杀死了一人,目下以七对二,仍旧处于下风。
方腊则和梁红英交手,梁红英稳占上风,梁姐发现方腊的“乾坤大挪移”也没有想象中的厉害,但也不是等闲,短时间梁红英也没有把握拿下方腊。
至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方琴,只能缩在后方,她声嘶力竭的大喊让大家不要乱冷静,但她的嗓门是有限的,在几万人已经开始骚动的现在,人们没办法去关注她说什么……
城内下方的近万群体,也出现了一些小骚乱。
的确有一些声音在传言“旧天已死,击杀朱勔,造反吃粮”,不过与此同时也有“造反不划算,朱家人大部分已经被抓,苏州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这样的言论。
老实说,哪个言论更有说服力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出现了分歧和不同的言论后,会让大家去对比去权衡一下,或许最终仍旧会有人觉得造反抢劫来的爽快,但是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在没有形成趋势的情况下,是需要时间去纠结的。
时间就是生命线,有这个“纠结”的过程,也就导致了尽管城门现在无人值守,却暂时没人去开门放人进城。
当然有方腊的核心信徒要去开门放人进城,但是也有人数更多的苏州人在阻止。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虽然也恨官府也恨朱勔,但是城内的人毕竟不是赤脚的,并不是真的会饿死,事关他们自己的利益,在没有变的更坏之前,他们暂时不主张放“暴民”进城,因为他们也觉得自己也会被抢。
韩世忠收买了主持地下工作的人、到此总算松了口气,局面算是勉强控制住了。目下算是暂时的势均力敌。
不过平衡打破后,天平只要稍微一倾斜,就会开始泄洪,目下只看天平最终朝什么方向倾斜?
有一点可以肯定,若不是已经捕捉到恐怖份子据点,第一时间压制住了最恐怖的“圣战”活动,那么苏州内现在已经到处杀人放火了,一旦混乱开始了,城门也就不可能控制住了。
因为一乱,那些目下正在阻止开城门的百姓就会大难临头各自飞,跑回家照顾家人、躲在床下等死,他们一跑,剩下的当然就是“开门党”,城门自然也就在无防卫之下被打开……
第五百零四章 妙庄攻防战
党世英带领的厢军,以及高方平带领的禁军、也都在满负荷运行,维持住街道上的次序。
苏州城很大,人很多。城内有六十万民众,然而参与上街维稳的禁军加上厢军,却只有三千人左右。
所以成事在天,高方平的人,已经没有余力去管更多的事了。专门让方琴和梁红英他们出阵城头,那边就是她们的阵地,守不住也要守。
这场战争之中,每人都有自己的阵地,都有自己的防线。
能在腐败到根的苏州、于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勉强组建起各处防线来,真的已经算是高方平神通广大了,有些时候尽力了就好。
苏州不明真相的六十万群体,就是高方平和党世英的重要阵地,在出现了大爆炸“天雷”、东门万人空港的朝圣的现在,人类都是会好奇的动物,所以此时苏州各处街上的人比平时多三倍还多。
这些人的好奇心、围观欲,都需要高方平和党世英带人极力的说服,这几十万人的次序需要反复的维护住。若是疏导不住,这些人大面积涌向城门去猎奇,且被混乱的节奏吓到、进而一乱,那就真的乱了。
与此同时也是对六十万人得严防死守,高方平仍旧不放心,害怕除了妙庄内的死士外,还会有分散的“恐怖份子”在人群中搞事,若是对此严防死守,及时发现篓子及时处理,那是真会出大事的。
所以高方平和党世英的阵地,未必比别人轻松,能堵住主流,不过快给城门和妙庄方面增加压力,已经算是合格了……
一刻钟前。
作为整个苏州战役的重要环节,韩世忠带禁军两个骑兵都,两个神臂弩都,两个火器都,火速进兵妙庄。
妙庄虽然不是苏州城的中心地带,人流不算密集,但是官军包围了民宅这么大动静,这么敏感的事件,依旧引发了不少附近民众的好奇和叫骂。
韩世忠受高方平影响,也是个阴谋论者,果断的怀疑那些对对官军的叫骂也算是带节奏,于是,小韩便果断的宣布:“这是奉知州大人致命,捉拿朱家余党。”
汗。
尽管韩世忠吹牛了,但是这话大多数百姓爱听。
官军当然不被人们喜爱,然而在苏州,朱家要更招人恨一些。于是轻易就用这个理由,被韩世忠驱散了妙庄附近的围观百姓,进入了局部的军事戒严。
林冲觉得这个徒弟道德品质非常低贱,竟然乱传命令。然而权益之际,也不想这个时候说他。
紧跟着韩世忠的嗓门超级大,对大门紧闭的妙庄大喊道:“奉知州相公之命,本将依大宋律、持有苏州关防,需进入妙庄搜查反贼,立即开门配合!”
然而整个妙庄之内,出现了一些散乱的脚步声后,就再无动静。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仿佛这是一座荒废的无人大庄子。
林冲和韩世忠面面相视了一番,神色古怪了起来。
两人均估摸着怕是踩实了,然而一向儒将坐派的林冲较为稳重,也较为仁慈,此时并不主张突击。
至于韩世忠则显得非常激进,派多人组成大嗓门,向内大喊了三遍后,依然无人应答,韩世忠便临机专断,打算强攻了。
“徒儿不妥。”林冲念着胡须道:“为师始终觉得,尽管他们没开口应答,尽管刚刚的脚步声证明里面明显有人,但你一言不合就要用炸药强攻,恐有伤天理。恐有无辜者受难!”
韩世忠抱拳道:“师父不要妇人之仁,此番苏州大魔王亲自坐镇指挥是有原因的,形势不容乐观。此番他委任我指挥,而不是师父您指挥,更是有原因的。非常时刻行非常事,相公的政策很明显,哪怕会出现流血事件,也不要不惜代价压制住苏州乱子。我等手持苏州关防,就是依大宋律行事。在里面明显有人却不回应、抗拒官府于非常时期的检查的,严格来说这已经可以定为谋反。”
林冲皱着眉头少顷道:“就算要强攻,我不主张在情况明了前用炸药和火攻,派人从宅墙突击吧。”
韩世忠当即否定:“此乃大错特错。刚刚之脚步声散乱,进而寂静下来。作为一个阴谋论者,以及合格的军事统帅,我必须对全局负责,对我属下之生命负责。在对方已有装备的现在,要抛去我等的骑兵、以及固有装备优势,用士兵生命冒险从墙壁突袭,形成坚苦攻城战。这或许在政治上正确,但军事上是无效战术,若因此造成整个苏州战役失利,过后会被小高相公收拾的。”
林冲又皱了一下眉头,看了看,妙庄的确是高门大宅,墙壁很高,大门坚实。若真的抛去优势从宅墙突袭,分散了集群之利,若里面真的是有准备的反贼,那个损伤的确太大。
于是最终,林冲点头道:“依你吧。你是主将。”
韩世忠喝道:“全军进入作战状态,火器都立即炸开宅门,且借助抛石器械,以猛火油对妙庄内进行无差别、全覆盖攻击。神臂弩都作为拦截主力,跟随本将于宅门严防死守。不许走脱一人,骑兵都进入运动状态,围绕整个妙庄进行高机动游击,形成循环。强势击杀每一个从城墙突围的反贼。务求不走脱一人,绝不能让暴恐份子分散进入民间造成伤害。”
“作战命令下达完毕!”韩世忠又道:“各部依军令严格执行,不要有任何心理压力。在有作战情报、又是依据大宋律得到州衙认可的行动,对方明显有人,却于此危急时刻抗拒官府检查,本将受知州大人委派临机专断,正式把妙庄之内全体定为反贼。行动!”
轰隆一声响后,苏州战役的局部攻坚正式打响。
大宋的炸药威力不够猥琐,炸不动墙,但是却也能把厚实的木宅大门炸的四分五裂。
紧跟着,一般在攻城战才能见到的投石机,开始在神臂弩部队的后方运作起来,一桶又一桶的猛火油撸进妙庄之内,到处便开始浓烟滚滚。
混乱的呐喊之声,也这才在妙庄之内升了起来。
许多穿白衣举着圣火的人开始破口大骂“丧心病狂的狗官,和他们拼了,杀出个未来!”
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人,不过首批敢死队从被炸开的大门冲出来的时候,当即遭遇了穿透力强劲的神臂弩的覆盖攻击。
大门不宽,三十几人被一波就带走,那些尸体形成了阻拦大门通道的绊脚石。
林冲傻眼了。
坦白说林冲得承认他们很勇敢。只是让林冲意外的在于他们的战斗力和智商不足,就只能如同傻子一样冲出来,然后被杀死。
这些人的确拥有来自厢军的制式装备,也经过了严格训练,个人素质都很强。但是总体上在韩世忠的眼里,这些家伙除了勇敢之外其他都是毛病,没有有效的战术和组织,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反击。
全是散兵游勇,庄内被猛火油覆盖成为火海后,他们犹如疯子一样的叫嚷着刀枪不入,然后非常的人多势众,从各处墙壁开始攀爬出来突围,的确都是高手,但是墙壁的阻隔是致命的,让他们暂时形成不了集群。
于是,但凡从整个偌大的妙庄突围的人,一旦落地,无一例外被高机动循环的游击骑兵部队给绞杀。
最多数的人死于宅门口,那真是前赴后继的送死。
之所以说他们个人素质很高,是因为他们射箭很牛,出手就要死人,韩世忠方面的禁军、封锁第一线的神臂弩部队,现在已经死伤了二十几人。
这是被他们散兵游勇的情况下,用弓箭攻击致死的。
一百人的神臂弩部队,已经很不科学的死伤四分之一的情况下,林冲也不禁色变了。急忙拉开了马槊的套子,手持银枪的模样在最前方,尽力阻挡来自各处的冷箭,以求减少禁军伤亡。
到此林冲终于知道厉害,都不知道他们到底隐藏了多少人,个人素质又如此牛逼。若不是遇到一向阴险卑鄙的韩世忠,采用此等激进的非人道战术,真是采用林冲的建议,放弃装备优势全线从墙壁进入陷阱,别说党世英这些部队了,换同样人数的永乐军进去,也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杀杀杀!
妙庄攻防战形势非常严峻,方腊的死士素质超乎想象,人数也超乎想象。
严重的在于他们虽然怂,却不怕死。目下被骑兵都、神臂弩都守得如同铜墙铁壁一般的防线,墙壁边,宅门前,已经有了无数的尸体,目测起码超过四百人,但是随着里面的火势越来越大,突围的士气和人数仍旧不衰竭。
面对此情况韩世忠背脊发凉,神臂弩部队战损二层半、高速游击骑兵部队战损也接近两层。若还控制不住形势,被他们全面突围,以他们的个人素质、以及不怕死的暴走状态,一旦短兵相接,而自己又不是带着永乐军的话,基本上就跪了。
韩世忠非常清楚,依装备和战术优势,党世英的部队勉强堪用,不过一旦过渡到短兵相接,小党的部队就真的不行了,铁定是要跑光的,大宋的部队就这德行。
一旦禁军的精锐跪了,放纵这种形势下的恐怖份子扩散在苏州的民众间,哪怕只是几十人,也足以带来浩劫。
第五百零五章 苏州战役大捷
“将军,贼势凶猛,我等该向高大人所部求援了!”一个火器都头抱拳道。
韩世忠一脚把他踢飞喝道:“有个屁的援军,目下的苏州城没有多余可用人手。各部有各部的防线。妙庄就是我等阵地,誓死守住。那些反贼不怕死,我等也不能怕。怕也没用,丢了阵地,不要以为小高相公会手软。死在这里是烈士,会被小高相公厚待。然而作战不利不但没有抚恤,家人也要跟着承受屈辱。赶紧着,火器都分出部分人手,补充进入神臂弩防线。剩余人,尽你们最大的努力,给老子把所有的炸药以及火油给撸出去!”
林冲很无语,因为徒弟又撒谎了。其实派人报信高方平方面的话,援军是会有部分赶来的。
但韩世忠精明的捕捉到了战局关键,高方平带领的那些步军,这个时候赶来真没多少用,除非能来的人数量有压倒性优势,否则如果最终过渡到短兵相接,一样会跑光。
并且轻易求援,就说明韩世忠所部危险,这会影响到高方平那边的进程和士气。然后韩世忠非常清楚,形成求援局面的时候,自己这些一线作战部队的气势也就开始衰竭,会有种依靠思想。
依靠思想不说了,一旦所赶来的援军没有想象的多,且作战效果也达不到想象,那就士气也就荡然无存了,会是妙庄攻防战正式失败的开始了……
苏州城的乱象开始初步显现。
然而因为高方平亲自上街装逼主持工作,“捂盖子捂的相当好”。
所以东门梁红英等人苦战、形势一触即发、妙庄附近戒严,韩世忠所部面临血战的现在,整个苏州城的几十万民众不明觉厉的,也是相对欢乐的。
因为高方平和党世英的工作基本到位。
当然有些民众想流向东门去围观,却只是少数。大多数有疑问,有好奇的百姓,被高方平所部给劝返了,高方平的人说了:那边没啥子好看的,就是一群白衣人在诵经,也听不懂他们说些啥子,又挤,人多的地方会有小偷偷东西。而且他们也是穷光蛋,去围观了又没有耍猴表演,没有相扑比赛,还没有奖品。
汗。高方平的要微笑很接地气,基本做到位了,大多数老百姓也就信了。
有传言说,官府又开始丧心病狂,妙庄发生了大事,军事戒严了。
于是高方平所部的大头兵们纷纷对百姓侃大山的形势解说:是有行动,但是没乱,那也不关大头百姓的事,主要是抓捕朱家余党,是苏州的刑事案件,不是军事行动。反正去了也没啥子礼包可以领取,难说被误会为朱家狗腿子。所以洗洗睡吧。
既然大部分的老百姓都不明觉厉的上街了,把他们驱赶回去他们相反才会想多了,于是高方平临机应变,所幸把现在当做一个节日,临时掏钱请了不少裸女,在各个坊市街区开展女相扑表演。
大宋的老百姓最喜欢过节了,在穷的那家也喜欢。所以高方平瞎掰了个节日名,到底什么意思百姓也没弄懂,不过他们不明觉厉的认为读书人懂的多,兴许今日真的是某个上古神秘节日,否则为啥明教要今日开堂讲经呢?
所以不管那么多,大宋的老百姓、包括达官贵人都喜欢看相扑比赛。尤其裸女相扑比赛,老百姓一般时候看不到,那是达官贵人圈子的专利,然而今个过节,听说在各大街区又有表演,免费的。
于是虽然花费了高方平不少政治经费,然而此计大获成功,可安天下。
相比起来方腊在民间名声虽大,然而念叨经文什么的,哪有女汉子们打架好看,老百姓们就都纷纷去看表演了。再也没人去关注妙庄附近的“破案”。也没人去东门围观了……
形势的分水岭,从东门城头上梁红英击杀方腊开始。
刘正夫的心腹护卫没能有效击杀方七佛和司行方,却也作为肉盾扛住了两大高手。
梁红英于六十回合击杀方腊之际,刘正夫的高手护卫阵亡四人,于是剩下的五人合力,成功击杀了方七佛和司行方。
汗。
那些鸟毒瘾真够深的,打架这么久都没吓跑那些鸟儿,它们依旧围绕着方琴打转。
方腊等人被教击杀、梁红英站在高高的城头上高举方腊人头的时候,城内外聚集的人群里、那些方腊的信徒至此愣了,纷纷不可思议的看着城头上,他们不明白,难道圣教主真的不是真神?是黑暗一面?于是被真命方琴给“交替了”?
此外,这些方腊的核心信徒,并未真的等到城内大混乱出现,于是至此他们才消停了。
“二宗交替,惟大光明。”
方琴的信徒抓住机会,成片的匍匐在了地上,又开始胡言乱语了。
到此,方腊的信徒也只得将信将疑的跟着叩拜。局部的小骚乱目下算是打住了。
大多数不是信徒、饿着肚子的城外老百姓们也不知道什么鸟蛋是惟大光明,额,不过总归方琴很漂亮,又有许多鸟围着她,蛮有趣的,斗殴也没啥意思,于是也就坐下来开始围观。
场面归于平静,方琴正式盘坐在城头,开始讲经。
都没等到高方平正式修改明教教义,方琴是个有想法的女人,她说的东西,是最近以来受到大魔王影响后思考出来的结果,那是“方琴特色的教义”,且许多的东西有些靠向高方平思想。
梁红英实在没想到,方琴被大魔王影响的够呛。方琴目下在顶着明教的皮说《韩非子》。她在有意的弱化教义影响,没把方腊刚刚的行为定为异教徒。
要弱化教义,就必须打破“异教徒形势”。
这是方琴和高方平交流中被影响最深的东西,因为有异教徒概念在,就和方腊时期没有区别,还是毫无意义的斗争,丧心病狂的私行私法。
于是梁红英亲耳听着,方琴当着几万人的面,把方腊刚刚的行为解释为:违法,意图杀害大宋子民,于是被官府护卫就地正法了。
接下来固有的教徒们傻眼,方琴此番的讲经实在离经叛道,充满了高方平似的无理,细想的话却又合情合理……
“报——”
处于街市上巡逻的高方平,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骑着战马跑来。
士兵下马跪地,上气不接下气的道:“报小高相公,妙,妙庄战役……大捷。”
高方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最担心的地方终于摆平了,于是拍腿道:“好个韩世忠,果然够猥琐,没让我失望。战损几何?”
士兵红着眼睛道:“贼势凶猛,此役在韩世忠将军带领下,全歼反贼八百六十七人。然而我部战损也非常严重,伤亡已过了五层。”
高方平听后真给韩世忠捏了一把汗,不容易啊,果然有两下子。
要说战损五层的情况下永乐军依旧能战这可以理解,然而党世英那孙子的部队,又没有足够的磨合时间,却被韩世忠驾驭到了这种水准,真的可以算是帅才,算是被高方平彻底调教完毕,可以毕业了。
将兵将兵,驾驭士兵的水平就是将军的能力。那和猥琐的文人驾驭文字一样,有时候靠千锤百炼未必有用,那是一种灵感,一种艺术。
韩世忠本身是个帅才,经过大魔王的推动和调教,现在基本算是速成了。
这些说来奇怪,有时候将军的一个简单作为,是能全面影响将士的。有时候也很难找到有效的论据剖析这个过程。就像大文豪能用简单又朴实的文字、毫无华丽的几笔就写穿人世冷暖和百态,与之对应的,有些人他也能用华丽的辞藻反复堆砌而不知所云。
YY完毕,高方平心情大好的评价道:“苏州攻略若顺利,必惟我韩将军之首功,参与攻坚之将士辛苦,牺牲之烈士本官会全力抚恤。”
“谢相公认可。”士兵大声道。
高方平左右看看周围,又低声道:“传我命令,继续封锁戒严妙庄附近,不许闲杂人员接近。告诉韩世忠,不要把这些恐怖消息扩散,低调妥善处理,焚烧尸体。”
“是。”
那个小兵离开后,城头方面也来人了,是刘正夫的心腹护卫,“报相公,城头方面形势稳住了,方腊已被当场击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