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换鲁达来的话,会一拳把木人桩打爆,然后就又去喝酒去了,他会以为他成功了,实际当然是失败的,因为控制才是王道,不把木人桩打爆、它本身就是一种技术。
  电影上的叶师傅打木人桩也没拼命不是,那是一种专注又随意的状态。这点连高方平也没弄懂,但是菊京打了几次之后,她更像是在“抚摸”木人桩,不用人教也有些大师的意味了。
  梁红英凑着耳朵对高方平解释:这就是自练的精髓所在。菊京姑娘的练法不需要随时随地处于极限,不需要用打木人桩提升力量和技术,事实上她已经到了巅峰,只要保持住那种和人过招的“意识感觉就行”,所以相公发明的这个木人桩,真的就是为她而存在的,菊京姑娘轻碰木人桩的时候,思维及时的回归、相似她和人的切磋一幕,这就是她的训练。
  非常蹊跷的在于,高方平的猥琐事,都被她们解释为英明神武了?这真的好吗。
  菊京当然知道有人在偷看了,练习完了木人桩,就来开门道:“谢谢大人送给我的这个东西,真的很好呢。”
  高方平点了点头。
  “大人晚间习惯看书的,此来有事吗?”菊京又好奇的问道。
  “你这么说我就尴尬了。我当然不好意思承认是来偷看你的。然而我又没有其他理由。”高方平文绉绉地说道。
  “……”梁红英素知他就这德行,李清照就喜欢他这个地方,这家伙他会把许多尴尬的事说了出来。
  “原来是大人想见我。”菊京很高兴。
  “说起来,我都有点习惯了你在旁边陪着我读书的感觉了,此番我并无把你绑起来用刑的意图,你陪我去读书,让梁姐放松一下好吧。”高方平道。
  “嗨。”事实上菊京也很喜欢被他吊在房间里的那些日子。
  读书是幌子,事实上高方平最想的是和她交配。当然这很不好意思说。
  菊京是个很有悟性的美女,她是真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高方平的心境,她知道这个男人想把她压倒。
  于是观察了一下,她也没什么不太好意思的地方,好奇的道:“大将军……大人您要菊京陪您侍寝吗?可以的,您说就可以了。”
  高方平一口茶喷了出来,一本正经的道:“胡闹,你把我当做什么人了?”
  菊京不是太明白的道:“可我知道您是这么想的。”
  高方平汗了一把,只得尴尬的道:“好吧被你看出来了,然而我有点不好意思下手。首先你做护卫价值更大些,其次我不太习惯抱着一个有能力暴打我的MM,那并不符合控制的精髓。”
  “恩,我又不知道您在说什么了。不过我感觉您很看重我这个外乡人。这是您的大度。”菊京自我脑补着说道。
  高方平摸着下巴想了想道:“你没说错,我真的是的大度的人。”
  “大将军……”
  “以后你叫我相公把,那很亲切,让我有调教你时候的感觉。”高方平道。
  “嗨。”菊京点头。
  “好吧,接着你我再谈点其他的。”高方平道。
  菊京道:“相公,江州有太多的神奇东西,那在我家乡可以值大钱,譬如哪种蜂窝煤炉子、还有太多的东西,一定会很受欢迎的,大宋的船是我见过的最先进的船,往返一趟海路,其实不需要太久时间,就可以挣到一千贯呢。”
  “一千贯?”高方平微微一笑道:“那只是点零钱,真正的利益会比这多的多。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然后现在的我,也面临十字路口的命运,尚不知道将来如何。等更好的大船成熟起来,再慢慢说。”
  “嗨。”菊京并不懂,却乖乖的点头。
  高方平又问道:“菊京你告诉我,当初你跟随来到宋国,贩的货主要是什么?”
  “白银。”菊京回忆着道:“听掌柜的说了,这其中的差价不小。也是目下宋商愿意和咱们做生意的原因,咱们不像胡商有钱有好东西,咱们只有女人和白银。听掌柜的说了,胡人的手里有许多宋国感兴趣的东西,不过但凡和咱们交易的宋商,主要都是为了白银。”
  高方平思考了许久,菊京说的这是实话。以往高方平的“大宋至上”观点多少有些偏激,其实这个时代的波斯文明确有其独到之处。同时这个时代的东瀛,的确没什么能够拿出手的东西,他们没有大宋最需要的铜钱,没有相对于大宋独到的手工艺品,制度也非常落后。
  波斯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大宋进行文化输出,譬如摩尼教。
  但是东瀛,他们的一切东西来自大宋,文化,文字,瓷器,丝绸,织布等等全领域。


第五百四十一章 《货币论》
  说来好笑,后世的《水浒传》之所以被热捧,一定程度也是被倭人推动的,一段时间内《水浒传》甚至被日本当做国学对待,是学习汉语以及汉文化的范本。因为这里有个原因,《水浒传》说的正是徽宗朝的事,而徽宗朝时期,也是日本对大宋各方面膜拜的巅峰时期。
  这是个等待运输爆发的时代,能解决运输问题几乎就是一切问题。
  依靠把物品从甲地贩卖到乙地,是真可以发财的。何况是白银这样在大宋极其紧缺的物资,何况是这个时代最凶险的航海贸易——所以,从九州四国乃至本州岛至大宋的白银贸易,不用问菊京高方平心理也非常清楚,那是丧心病狂的,绝不仅仅是三倍利润。
  “大人说的是啊,仅仅我家掌柜的当时说,咱们自身的利润就是三倍了。至于宋商有多少,咱们就不得而知了。”菊京说道。
  高方平微笑道:“宋商乃是这个时代最奸猾最的奸商之一,你们的利润都那么多,他们当然不会少。他们盘剥你们的理由正是在于白银成色对吗?”
  “是的,大人一猜就中。”菊京点了点头。
  “因为这个时代最成熟的炼银技术在大宋,技术就是高附加值,是食物链的顶端。”高方平道。
  “这个我就不懂了。”菊京摇头。
  在目下铜钱紧缺的情况下,急需白银作为补充参与通货,不过限于凶险的海况、东海的海况可不是风和日丽的地中海。这些就是限制宋商和东瀛通商的条件。而东瀛送货上门的话,量实在太小,因为他们人少船小,还有很大一部分淹没在了风浪中。
  限于这些情况,高方平有个大计划,就是等着那一千二百吨排水量的大船了。
  但是这个问题,处于和张商英的扯犊子状态,那就是钱的问题。
  早期高方平帮他们匠作监弄了不少奇技淫巧,定为皇家专卖,弄了不少的钱。不过那些钱是皇家的,然后对于国家层面来说也没有多少。无非就是高方平和张商英联手忽悠皇帝,引导皇帝的兴趣爱好,把历史上用于大建神霄万寿宫的经费削减一些,用去建造“京兆郡王号”。
  对此赵佶也是振奋了一阵子的,听着张商英扯犊子、吹各种皇恩天威什么的,然而老张把京兆郡王号翻船后,赵佶犹如被泼了些冷水,积极程度有所下降。
  一算账,这个项目上所花费的经费,相对于小高曾经帮他们坑来的钱财,还是有些扛不住。所以目下的局面,荣德帝姬号仍旧没有停工,吸取了翻车经验后重新建造中,但是张商英交底了:官家已经不高兴,有撂挑子倾向。
  于是,老张他已经不敢继续乱花钱了,除非有另外的大笔收入进账。
  精油皂项目在持续产生利润,然而音乐盒什么的鬼东西毕竟是奇技淫巧,兴趣过了也就不算流行品了,目下这方面的收入有限,主要是被汴京的奸商们转手,用去诈骗胡商。胡商又带去欧洲诈骗那些野人。
  不过张商英也说了,音乐盒的制造不全是奇技淫巧,因为那其中涉及了所谓的“发条”,那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算是一种高技术含量。在持续制造音乐盒发条的过程中,赚钱的同时,张商英的麾下,已经解决了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工艺。
  那些技术也是冶金工艺上的干货,真正被大量用于大船关键地方建造上的。
  再然后张司机过河拆桥了。狗日他有了技术后,以皇帝的名誉,列为了大宋最高机密保管,就是工部的人想去交流一下都被老张几脚给踢飞。非但如此,他拒绝和高方平的团队技术交流,张司机说高方平的那些是草根技术、草根团队,别来和皇家工匠交流。
  高方平也是醉了,不可否认在“精工细作”方面,张商英的团队真比高方平的团队有优势。但是实用性、大局观方面,高方平可以说他老张的团队弱爆了。高方平直接就写信去骂了:京兆郡王号的翻船,就因为太精细、太局部观。换老子的粗暴团队去的话,现在京兆郡王都开到本州岛去进口美女去了。
  被高方平说了后,老张去和赵佶扯犊子说:高方平小儿口出狂言,官家莫要中了他之奸计。他其实没啥子干货,在汴京码头翻船比在东海翻船损失小多了。他小高主要是想骗经费,抓主导权,荣德帝姬号是皇家的,其研发工作只能归属皇家匠作监。
  赵佶说“张卿如此说,朕就放心了,赶紧的,由皇家研发成功后交给小高去运白银”。
  官家这么说,当时在旁边的高俅脸都气绿了。
  YY完毕,高方平又道:“菊京。”
  “嗨。”菊京低着头。
  “你知道你家乡为何会出现物价倒挂,货物昂贵,而白银廉价?”高方平道。
  “菊京不懂。”她很萌的样子摇头,“掌柜的也不懂。”
  “因为你们没有生产力,自己能生产出来的物资太少。然而白银天然就多,就在大地上。”高方平道:“将来通商后,鉴于你们人少,而白银储量取之不尽。所以你们的生活水平甚至会高于宋人,但最致命的在于,你们还是不会有生产力。依靠挖地下资源过活的,在我概念中永远不叫发达国家,那只是镜花水月。等于一个蛋。”
  “菊京明白了。”她似有所悟的样子道:“难怪相公您现在什么也不要,不要土地、不要房屋,就是要发动治下的民众去生产。”
  “是的,任何东西都是假的,唯有制造业才够猥琐。”高方平喃喃道:“将来有天,我会善待你的家乡和民族,让他们过上比大宋更富裕的日子。我会提供他们一切包括粮食在内的物资,他们只要挖出白银交给我就能过好日子。但那其实不是我心好,我制霸一切场合不是吹的,我是在强势杀灭东瀛制造东西、甚至种植粮食的能力,这就叫温柔的死亡,华丽的有毒蜜糖。”
  菊京好奇的道:“这就是相公当时对万民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初衷是吗?”
  “是的,你很有悟性。”
  高方平忽然想到和菊京聊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
  高方平认为大宋官府仍旧不够猥琐,大宋的海关制度真的弱爆了,那些口岸的市泊司认识太差,加之信息不通常,在这个基础上造成了朝廷管理的低效。
  现在的大宋是怎么管理海关的呢?
  进港的时候抽取少量的税费就算了,有时候东瀛奸商就说咱们没钱。行,没钱就把你们的货物提交市泊司一定比例也就行了。他们就能获得海关的牌票,开始堂而皇之在境内兜售白银。
  而限于大宋律,百姓不能玩银,只是这个过程相当于,士绅权贵就代替朝廷垄断了白银市场,造成了大宋境内的银价高起,朝廷给辽国的岁币是用白银,就必须以高价从士绅手里购买白银。最后大量的财富又回归士绅的地窖宝库里,并没有参与市场上的通货流通,这是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
  明末的乱局,其实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最大的问题在于,后世政府仍由国内商贩贩货出去,换来的“美刀”也是掌握在政府手里的。但大宋这方面的操作不当,相当于这些美刀落在了宋商和权贵的手里。
  有朝一日,如果海关落在了猪肉平手里,那就猥琐了,真的没有财政吗?我小高绝对制霸进出口贸易市场,用倭人的白银,建立以“银本位”为依托的纸币制度,分分钟解决整个朝廷财政、以及通货紧缩的问题。
  当然,这些需要从变法上解决的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此外,在高方平的眼里,金融制度虽然极其重要,但远没有“制造业”重要,所以强势建设大江州工业基地乃是首要。
  不过尽管这一口不是高方平的问题,高方平却于前些日子开始,已经着手开始写《论海关法和贸易制度》,以及《货币论》两篇策论。
  且两篇策论都已经接近收关阶段,主体思想已经完成了,主要也就是在小李纲的帮助下,提炼一下其中的错字病句。
  海关法和贸易,那是律法,且触动的利益阶层会尤其大,所以没有提交朝廷,也没有公开发表。
  不过限于目下大宋日趋严重的“通货紧缩”,铜钱外流,铜矿开发有限等等问题,关于《货币论》已经于日前,以高方平私人的名誉提交了张叔夜。建议在启已经坏了口碑的纸币发行。这在蔡相公的“大十钱大五钱”政策已经失败的当下、江南通货紧缩尤其严重的现在,非常有必要。
  高方平于信中对张叔夜直言:“在蔡京势微的现在,没有比这更好的颠覆蔡京政策的良机。”
  高方平真的没有乱说,蔡京势微却还未罢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现在,另外那群对蔡京离心的鲨鱼,是真会支持张叔夜在一定程度变法的。他们当然讨厌变法,但是只要是往蔡京伤口上撒盐的行为,他们至少也会沉默。
  高方平担心,真的是等蔡京罢相,他们新的领袖崛起后,那时候这群鲨鱼就会接过蔡京的大旗,继续对抗张叔夜党了。
  所以本着老谋深算的觉悟,高方平认为变法不是不会成功,而是要捕捉时机。现在,就是对老蔡“趁他病要他命”的时机,甭管整倒了他之后哪个牛鬼蛇神崛起,总之有得咬,就先咬死一个两个又在说,长久不咬人,影响老子们党的狼性。
  是的,高方平是直接在给张叔夜的信中这么用词的。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棋党的对弈
  张叔夜其实是非常反对纸币的一个相爷,原因是他有良心,以往的纸币已经失败烂大街,那正是权贵官僚阶级对百姓吸血的另一个手段。
  不过高方平在写给老张的策论上,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老张对此的忧心。高方平提了两点:只在江州地区试行。且严格以一定比例的银铜作为“本位”,也就是抵押。会严格依照户部暂行的发行条例来做,江州官府有多少银铜,就发现相应比例的多少纸币。对此,高方平立下军令状。
  这些虽然只是高方平的口头承诺,但是既然上升到了军令状程度,又加上以往高方平说的话多数都能兑现。相信对张叔夜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江州的流通钱币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情况。
  这是因为蔡京系的政策,蔡京系的江南,所以通货紧缩大钱弊政,最严重就在江南。而江州经历的高方平的作为后,许多土豪资本逃离,那些人一走,带走了更多的银钱。所以目下通货紧缩的最严重地区就是江州。要不是有高方平的私家钱庄在一定程度参与平衡,恐怕已经出乱子了。
  那么为解决江州真实存在的问题,试行地在高方平控制力非常强的江州,就成为了一个对朝廷说得过去的理由。
  至于纸币的风控、造假问题。高方平对老张表示问题是一定会有的,但是有能力解决。这方面的研发工作,高方平自己的钱庄,已经度过了原始积累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许多钱庄里成熟的制度、管理经验,都可以拿来就套用。
  高方平说了:“户部只要适当的给我高方平私人一些补偿,算作制度专利费也好,研发补助也好随便,总之给我钱,我以后也会更热衷研发不是。”
  防伪技术不是问题,仍旧套用钱庄的成熟经验就行。
  高方平对张叔夜交底了:造假肯定会有,但是在我治下,我绝对有把握控制。任何东西想杜绝是邪道,控制才是王道。我有信心,假币所造成的损失,绝对比通过紧缩造成的损失减少一个量级。
  纸币的试点和发行,有个好处也是防止外商带铜钱离境。
  高方平的钱庄一定程度解决了些这个问题,但那只是少数,毕竟高方平的钱庄是私人的,胡商和倭商进来,用高方平票据的有,却只是很少一群,在他们的眼里高方平的钱庄也只是个商号,而不是官府。
  如果真是变成了朝廷背书的纸币,并且运行成熟后,意义是会很深远的。
  对外族的防伪技术?洗洗睡了,防伪主要对内,对外应该不是问题。印刷业造纸业大宋当然是祖宗,加之高方平积累的经验和研发,胡人蛮子倭人在猥琐,也很难用劣质纸币来忽悠大宋的。
  基本就这些。高方平已经尽力去说服老张了,就看他这个户部尚书兼中书侍郎敢不敢拍板。一个地区的试行、且打着解决通货紧缩的不得已噱头,无需写进大宋律。他张叔夜批准,高方平就可以执行。
  那个时候,高方平真有把握三年时间就让江州脱胎换骨。发行纸币依托,就来自东瀛的白银,采用银本位。
  银虽然不是大宋法定货币,但高方平可以用银本位,和朝廷户部,换取金铜,这只是一个转换,手续问题。在大宋缺银,发放官员俸禄、皇家内藏库收藏都采用白银的现在,对于朝廷以及官员群体,银就是钱。
  那么,高方平的白银用什么换进来呢?答案是:物资。
  这就是江州丧心病狂建设工业基地的初衷。到时候其他商贩全部一边去洗洗睡,高方平会制霸对东瀛的贸易控制。有多少白银,高方平就敢发现多少纸币。
  尽管是江州地区,但是成熟到了一定时候,纸币多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会扩散全国的,这也是基层倒逼朝廷变法的一种路数。
  东南五路一旦真的被高方平盘活,那真就该进京,着手考虑对辽宣战的全盘计划。
  盘算中的对日贸易风险当然也很大。之所以暂时没有很庞大的宋朝商队进入东瀛,那是因为倭人的政治不够平稳。
  资本家要去外国投资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政局的稳定性,这是第一指标。大宋之所以万国来商,政治稳定是一大原因,物资丰富品类繁多,品牌过硬是第二个原因。
  不夸张的说,大宋的货物去到外面,它就是一个品牌,绝对比后世的落后地区拿到“德国制造”还要沾沾自喜。
  从这个角度说,东瀛的天皇在这个年景可没有赵佶的待遇,传统上层贵族的统治也非常黑暗,比大宋的士大夫没节操多了。后三条天皇的改革,的确遏制住了传统的藤原氏,但是也造成了平氏和原氏两大势力的崛起,其实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皇族势力微、武家政治抬头的初形。
  武家走到极致的时候当然就是日本战国时代。所以这些个混混真的非常落后,人家华夏的战国时代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大魔王嬴政给结束了,且完成了书同文车同轨壮举。
  那么后三条天皇的政治改革、架空老牌贵系、启用中下层武家的改革,是在王安石办法的时代,距离现在已经几十年了。
  所以现在日本国内的变化肯定也非常的巨大。没记错的话,现在已经过渡到了后三条天皇的重孙,鸟羽天皇应该就是在今年登基的。
  老实说目下那边到底什么格局高方平并不知道。鸟羽他爹崛河天皇是个性格温文尔雅的人,相对随和,喜欢音乐和文化,某种程度和赵佶有点类似。
  所以鸟羽他爹崛河天皇并没有任何实权,被鸟羽他爷爷、太上皇白河天皇控制一切。
  是的,白河老天皇退而不休,过问了三朝事务。那么他父亲没有实权,没有威性,加上现在太上皇爷爷也老了,坐在宫廷之中的小鸟羽天皇只有五岁更是没有任何威慑力,加之武家势力开始抬头。
  所以只要从这个层面去想,现在日本岛之内的政治一定非常黑暗,基本上,他们的朝廷几乎已经无力回天,武家天下的到来几乎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平氏和原氏两大阵营的对立,目下应该也基本形成了。
  这种混乱有许多的黑锤可以扔进去,然而却不是适合贸易的环境。这些,还要等着高方平慢慢的从长计议,这是一盘大棋。
  说到棋呢,这个时候都很晚了,老常忽然到访。
  “常公你来干嘛?”高方平非常不爽,大晚上的我在和美女聊天,进来一个老头什么鬼。
  老常念着胡须道:“长夜漫漫睡不着,老妻在护卫的陪护下回娘家探亲去了,听说你乃是大棋党,来找你下两盘棋打发时间。”
  言罢也不容高方平拒绝,在桌子的对面坐了下来,就开始摆放棋子,老常还一边对菊京吩咐道:“赶紧的,给老夫拿好茶来,别拿劣货忽悠老夫,要他专门收藏、经过了发酵的那种。”
  于是菊京就去准备了。
  高方平有些头疼,话说这个桌子上放个棋盘,乃是一种流行,高方平却从来不下的。
  而且老常大逆不道,他哪个婆娘分明是个三十多岁的美妇女,却被他称为老妻。我汗,老常他四十出头便整天“老夫老夫”的自称。
  想来轻易也赶不走老常,高方平也只得摆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