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是不能乱说的,相公因何现在就武断的认为会有蝗灾?”此番也跟随在身边的张绵成道。
  高方平道:“狼一成群胆子就忒大,人同样。你刚刚看到‘这一届蝗虫的胆识’了。这就是天地给出了一个自然界密码,一个现象。通过现象,往往就能看到本质。”
  张绵成不禁愣了愣,也不知道此君这理论是哪来的,但是听来似乎有些道理,加之以往大魔王英明神武,基本没说错过什么。于是张绵成将信将疑的担心了起来。
  高方平道:“水灾之后虽然能带来良田增加,但同时也造成了蝗虫容易繁殖的环境,加之上个冬天并没有想象的寒冷,雪下的不够,冻死的虫卵极其有限。蝗虫的繁殖能力恐怖,冻死的虫卵不够,基数就大,那么蝗虫的增加是几何式的,立方式的。”
  顿了顿高方平再道:“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此番大多数人聚集在江州,为了过冬,为了建造公屋,咱们砍了太多树木。”
  “这和砍树有何关系?”张绵成疑惑了。
  高方平道:“有关系的,砍树破坏植被区,也等于破坏蝗虫生存区,被动的改变了物种的自然习性。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水灾夺走了那些百姓的生存依靠,于是他们就大迁移来到我江州,寻找生存之地。蝗虫也是一样的道理,张绵成你懂了吗?”
  张绵成不禁色变,听来又不知道是哪国的理论,然而似乎又有了一定的逻辑。
  “还有重要的一个证据。”高方平道,“你注意到养殖户的有些鸡长的特别快了吗?那些尤其壮实的鸡,所产的蛋相比其他蛋较红?”
  张绵成回忆了一下,妈的谁家的鸡大他如何知道,不过的确有些鸡蛋较为红一些,想不到大魔王连这些现象也注意到了。
  “请明府指教?”张绵成抱拳道。
  高方平道:“我攀的科技树,我是心中有数的。传统土鸡的蛋色翻红,而我麾下吃饲料的‘工业鸡蛋’是翻黄。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现在我直白的告诉你,吃虫子的鸡,营养结构最趋于自然、最趋于鸡的需求,这是自然食物链决定的。所以偏红的鸡蛋品质最好,现有的物资条件下人工饲料永远做不到。所以在饲料大幅推广的现在,我家制作鸡蛋糕时,却出现了许多色泽偏红的鸡蛋,这只有一种解释:今年的虫卵和幼虫比往年多了至少两个量级。”
  张绵成这下脸色惨白,真被吓死了。在大魔王麾下久了,也开始了解这些古怪词语了,他指的一个量级,那代表是百倍以上。
  “大人你明知道砍树有这样多的后遗症,依旧做了。”张绵成嘘嘘了起来。
  高方平也没有多解释,这的确是老子当时忽略了的,此外那个时候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先解决过冬的问题、以及住房的问题。然后还有雪没下够的问题。
  “那些东西不扯了,所有的困难都是一步一步解决的。当务之急是要应对蝗灾。”高方平道。
  张绵成摇头道:“明府谬论,当务之急是报朝廷,等候……”
  “闭嘴!”高方平冷冷打断道:“什么都报报报,那朝廷把你放在这里干嘛的?”
  张绵成惊悚的道:“如此大的问题,事关民生,你不会又想捂盖子维稳吧?”
  “是的你猜对了,我打算这么干。报喜不报忧都不会,妈的你这官是怎么做的?”高方平铁青着脸,转身先离开了。
  张绵成真个是对他无语了,紧跟着也离开,快速回城了打算约了赵鼎,去找常公和范子夷要个说法,让他们去找大魔王撕逼,妈的有这么嚣张的,什么事他都想捂盖子……


第五百六十八章 抗蝗军的战略核心会
  转运司的内堂里,知道张绵成的脾气会去找老常他们,所以高方平提前吩咐了,范子夷他们如果来就请他们入内。
  目下童贯,范子夷,常维,江南东路的所有巨头都已经集中在内堂了,纷纷不怀好意的看着高方平。
  范子夷暂时没说话是因为他一直在咳嗽,老范他身体看似越来越不好了。
  常维则是接到了张绵成赵鼎他们对关于蝗灾推测的汇报之后,老常一时无法接受的样子,正在怒斥高方平,目下已经骂了有好一阵子。
  他的态度怎么说呢,他似乎觉得蝗灾是高方平造成的。
  “童经略,干脆你来告诉他们,为何这事不能报。”高方平道。
  被大魔王点名,童贯又是觉得受宠若惊,又是尴尬。
  受宠若惊是因为他已经太久时间没有话语权,现在还当做聪明人被推出来了。尴尬是因为将要说的话很敏感,政治意味浓厚。自从和高方平共事后,童贯有点心灰意冷了,觉得政治实在太危险了,作为武将和太监,他已经不想问政了,单纯的带兵就行。
  “快点说啊。”高方平催促道。
  于是常维闭口了,转而看着童贯。
  童贯又迟疑少顷,只得开声道:“明府的意思很明显了,历朝历代,灾害都被说成是上天对人类的处罚,有天子德行不足的意味。所以……”
  童贯到此就打住了。
  范子夷愣了愣,念着胡须道:“的确,自有人类史记以来,总是会伴随着这样的说法,至少就算在我朝,还是会有多数人这样认为的。前番发生水灾,便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些言论,一说官家德行不足,二说官家远贤臣亲小人,任用了高方平这样的魔王于江州,于是上天就以水灾惩罚江南。若是此番再有连续灾害,官家和小高相公的‘天罚罪名’几乎要被坐实。于是在反对声音尤其大的现在,足以引发政治的不稳定,官家下罪己诏是必然的,此外的附带伤害,小高相公引咎辞职避嫌也几乎是跑不掉的。更严重的,但凡出现天灾,在我朝最显著的一个‘平乱特征’就是罢相,那么这样一来,小高是叔夜公力排众议抬举的……不深说了,由此引发的后果的确会很严重。”
  常维此番连范子夷的面子也不给,拍案怒斥道:“纵使如此,我也不允许你们这样欺瞒,老夫不是害怕担负责任要甩锅,事实上我不知道蝗灾会发生,而小高说了老夫就信了,若真是江南遭灾,老夫身为江南主要官员当然有责任,但不能对上欺瞒。”
  高方平眯起眼睛,有点想对老常动手了。
  汗,童贯是个武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不良少年的体态代表即将攻击了,于是急忙换个位置做,把他和老常隔开道:“几位大人都冷静冷静,说话不要过激,好好的谈。”
  高方平便有些尴尬,已经看好了角度,打算给老常脑壳上一拳的,这下只能动口不动手了,“常公,关键的地方在于你报了朝廷有什么用?朝廷是会施法杀虫呢,还是给咱们派个妖道来退蝗灾?”
  “说是这么说,只不过……”老常不禁愣了愣,念着胡须,却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范子夷便高兴了起来,这说明他们的争执到此为止了。常维的意思是只要他小子下面说的有道理,暂时不报也就可行了。
  “那便请小高相公说说,此番如何对应?”童贯抱拳请教。
  “算好我机智,提前判断了。那么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蝗虫大军让人们去捉,这个时候只有细心的孩子,以及虫子的克星母鸡,才能找到最多的虫卵和幼虫。所以传我政令,全江南东路地区,开始关门放鸡。”高方平道。
  “放鸡?”老常和范子夷一口茶水就相互喷在了对方脸上。
  “怎么很好笑吗,为毛我不觉得?就是放鸡,就如同放牛娃放牛那样,每个孩子拴住三五只鸡去放。成人继续抓生产。但凡六岁以上的孩子全部组织起来,以梁红玉为首的少年骨干作为指挥构架,有建制的、有次序的,漫山遍野的给我放鸡,吃饱一批,拖回来让鸡消化,再换一批上场。”高方平敲着桌子道:“三班轮换,要像他们父辈建设公屋那样的劲头,人定能不能胜天我不晓得,但只要努力,做了好过不做。天气和水土环境如此的现在,倘若节制不住第一波幼虫壮大,你们谁也不知道什么叫立方式增长,某个时候整个天空,它都能被蝗虫给遮起来。”
  范子夷和老常面面相视了起来,有点被唬住了。算好老子们江州杀人的军队虽然不足,不过和虫族作战的鸡军、倒是得益于大魔王的发展,鸡的群体规模现在真不小。
  在场的大家都明白,这事若放在其他人治下,那是天方夜谭,但是在高方平的治下的确是可能的,得益于吸收了非常多的流民,江州现在近九十五万人,且得益于少年军的存在,江州的孩子也会比任何地方都高效、都有组织、有纪律、的确是可以组织起来,把这次的事件当做打仗一样的进行。
  于是考虑着的几人,开始频频点头。
  得到了初步认可后,高方平继续道:“抗蝗战役一共分为两个阶段,初期间断的主战力量,就是我大江州的鸡军,以及少年军。他们会持续作战近一月,作战目的是尽可能的切断蝗虫部队的人口基数,有效减少将来成虫的力量。于是到达七月中旬之际,成虫还会成灾的,也会凶猛的。但好处是经过鸡军和少年军的阻击后,成虫军会是一波流,且没有有效的后续生力部队补充,就容易对抗,也容易压制住,不把灾害延续到明年去。”
  “那么请明府指点,到达七月中旬之际,又如何对抗成虫?”范子夷问道。
  高方平道:“那是抗蝗战役第二阶段。所有成年人停止生产,成虫也是强弩之末背水一战了,成虫体积大,反应迟钝,不难捕捉。那时候只要传我政令,有尝捉蝗虫,两文钱一斤的蝗虫,由州衙出钱收购,又事关大家的生存问题,那么我相信,这个战役是打得赢的,损失是可以控制的。不要悲观,杜绝损失不可能,事实上我喜欢控制。”
  跟着身边的菊京点头道:“控制才是王道。”
  “两文钱一斤蝗虫你是不是疯了?拿来干嘛,老夫担心全部穷疯了的江南人,把蝗虫全部弄来给卖给官府,在官府已经负债严重的现在真的好?”老常惊呼道。
  “难道你爱吃蝗虫?”童贯也一阵惊悚。
  高方平嘿嘿笑道:“这里卖个关子,总之既然你们担心,官府不要我要,到时候我私人掏钱收蝗虫,两文钱一斤童叟无欺,有多少要多少。官府别反悔就行。”
  “不反悔不反悔,明府愿意掏钱抗灾,心怀远大,仁者无敌,既如此我等就放心了。”范子夷和老常加上童贯,三个家伙一起急忙定调了。
  “这不,战线就如此的统一了,所以此番江南东路的战争状态,需要持续到明年,你们谁都阻拦不了我。我看好你们哦。”高方平两只手一起指着他们说道……
  事实上蝗灾的事是不可能隐瞒朝廷的,要对抗蝗灾,就要再次发动江南内部的全民战争,参与抗击蝗军。既然都全民战争了,胡市那些上蹿下跳的笔杆子不是吹牛的,文章写着写着也就会写进京了。
  高方平并非要隐瞒朝廷,而是不想一开始就引发朝廷太大担忧。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如果被官府通报上去,那真会有些乱子的。
  绝对会有个带宰相职务的人进驻“判江南事”,瞎指挥夺权。在反对呼声这么大的现在,度过蝗灾之后,“判江南”的长老基本也就不会回去了,高方平也就没位置了。
  所以真个捅了上去,最有可能进驻江南“督战”的长老是张叔夜,事后连消带打,张叔夜离开中书,高方平带着散官衔回吏部待岗等待再就业。
  高方平开核心会议目的是以抗灾为噱头,说服老常他们不要固执。给江南东路一个足够的缓冲时间,然后无干扰的情况下全力抗灾,就让民间的传言先一步到达朝廷,虽然也会造成人心惶惶,但是传言毕竟只是传言,只要不是官府的正式行文,暂时就只会是猜测,而不至于引发大的政治决策。
  那个时间不出意外的话,抗蝗军战役已经过渡到了白热化的第二阶段,那个时候兴许已经能控制住损失,然后江南东路再以官府行文,当做一个“正常的损失事件”汇报,而不当做突发大天灾。这就是政治上最好的处理结果。
  赵佶、张叔夜、高方平的压力都会小很多。
  当然核心问题仍旧在于,既然是战役就要打赢。打赢了一切都好商量,打输那还说个蛋,连皇帝在内肯定都会被他们教做人的……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宋早间新闻
  在江南这个政治版图上,高方平到底打了多少政治硬战已经没人记得。
  此番以转运司为中心,依托江南东路的战争状态,高方平一纸政令发送,动员全境,少年军带领更小的孩子、带着母鸡,全线参战,扼杀蝗灾。
  境内几十万孩子,近两百万的鸡军,相应小高的号召,离开住所,短时间战役就已经打响,整个江南东路境内,漫山遍野的出现奇景,到处是疯狂的贪吃鸡在吃美味的虫卵,自然给鸡的天赋,它们能精准的找到并吃掉虫卵。
  然后到处是孩子动用所能利用的一切工具,用脚,用手掌,踩死打死那些所能看到的小幼虫。
  抗蝗战役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白热化,也是这个时刻,整个江南这才人心惶惶,人们才知道蝗灾就潜伏在大家的身边,这是小高相公先发现,并且立即着手处理的东西。
  有传言,孩子们有组织有纪律,在少年军骨干的带领指挥下还是高效的,心灵手巧,学东西快,反应也特别快,第一天效率不算高,拍死幼虫的成功率是有限的,但是随着战役的持续深入,孩子们也正在朝“老兵”过度,打死了越来越多的半成虫和幼虫在大地上,虫族的尸体,成为土地的肥料。
  最为丧心病狂的是那些鸡军,比蛇还贪吃,全部吃的如同猪似的,一批又一批的母鸡换下战线,然后鸡圈中那些饿的慌的饿死鬼们又被拖出去前线去喝,它们真是爱死蝗灾了。心态应该是刘正夫们掉在钱海中洗澡时的感觉。
  作为江南的吉祥物,熊猫也被阿布强行拖上前线去,为了做表率,阿布把打死的幼虫和半成虫拿了些强行喂给小宝吃,小宝又不爱吃虫,所以非常郁闷,最后就拉稀了,成为了最先战败的一个逃兵。
  鸡的生命远没有人类顽强,不宜大动。
  这样的家鸡拉去漫山遍野的行军,是有损耗的,死亡率会比平时显著提高。不过这并不会成为一个槽点,鉴于此番没死的鸡还是节省了不少的饲料,那也是钱。然后孩子们带着鸡,打死收拢起来的一些幼虫,也是可以卖给高方平换钱的,所以算下来鸡是死了些,虽然没有赚头,也不至于大亏本。
  打仗,永远都是会有死伤、会有代价的,鸡军和虫族的战争也不例外。
  进入七月初,少年军和鸡军的战役已经持续了十多天,早就疲惫,锐气已过。
  当然同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根据收购虫子的数量,以及各处的战报加以分析,被孩子们打死的半成虫和幼虫,初步估计已经过两亿,真正的主战力量是鸡军,被它们吃掉的极小幼虫和虫卵,那个无法计数,但是至少在二十亿以上。
  所以现在的江南东路,虽然成虫开始真正的活跃了,但也明显出现了断档,应该没有多少的生力军。
  走到极致就是临近死亡的时刻,其实真正的成虫,除了个头大能吃外,其他一无是处,反应、速度、机灵程度等等是远不及半成虫的。加上少年军和鸡军需要休整了,所以目下大幅减少了孩子们的作战频次,只以以往五分之一的作战强度服役。
  与之对应的,全部成年人暂时停止生产,全线参战去捕杀成虫,幼虫他们真的对付不了。但是成虫个头大,又贪吃又傻,一抓一个准,贪财的猥琐大叔们一天可以捉一口袋拿来卖,好歹也是几文钱的收入……
  很早的时候吃过早饭,张叔夜坐在马车里去往中堂。这样的形势总会是老张一天的开始。
  今天一定又会是炸锅的一天。然而有时候,张叔夜也不能为此抱怨,高方平说的好,官员坐在位置上不正是要处理麻烦的吗?真是形势一派大好,什么都能自然运转,要个朝廷干嘛呢。
  快过宣德门的时候,对于民间八卦众们的早间新闻也早就开始了。
  所谓的早间新闻,有人听到外地的消息,或者看到报纸消息的时候,就一堆的聚集在早晨的街市上,相互八卦,这就是汴京城的早间新闻。
  “江州的新奇物品越来越多,商品价格越来越低,江州人表示生活都安逸。”
  “安逸个球,我听到的是另外的版本,江州有不少士绅地主跑路了。没有了他们,哪来的钱,哪有人请工,江州百姓一定早就水深火热、苦于猪肉平的淫威久矣。只是小高盖子捂的好而已。”
  “你懂个锤子,高方平他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本和富商,那些人是他有意赶走的,目的就是制霸江州的市场份额。加上所谓的‘国企’,江州老表们日子好过着呢。”
  “汴京生活太贵,有人已经表示要逃离。”
  “北京少年军学堂规模在扩大,生产力再提升,一些人表示要想移居北京。”
  各种各样的八卦消息传言的当下,有一个声音道:“真正目下的核心问题你们都没提及,乃是江南东路的蝗灾,听说闹的不小。高方平为了保自己的官帽,报喜不报忧,正在对朝廷隐瞒,并且于治下强力维稳,军队并没用去抗灾,而是用于防民,用于禁止民众说话。听说江南已经成为魔窟,但凡有人聚集的地方,必然有两个以上的维稳军人手持凶器的在监督,没人敢说实话。”
  “足下是不是弄错了?”
  “没弄错,我清醒着呢。”
  “为何我听到的传言和你截然不同?”
  “哦,这位老哥给说说,江州到此什么情况,听说正在招有手艺的人才,给予解决户口和住宅问题,看病还能报销一部分,二级人才的子女还可以无条件进入少年军学堂,管饭,我好想去,只是听闻闹蝗灾、并且治下严刑峻法,不能自由说话后,吓得我犹豫不决。”
  “真有手艺的去就对了,甭听那些祸国殃民的传言。江州才是保护言论的最后桥头堡,在江州,那些骂猪肉平的言论张牙舞爪却没人管,在汴京你试试看?藤府尊不请你去喝茶才是见鬼了。江州现在的确在闹蝗灾,但应该可以控制住。也的确有军队的人跟随着百姓,但那不是为了防止他们说话,而是保护他们。你们不知道吧,高方平的政策一向离经叛道,通常是文弱参与进攻,武装力量只是防御监控。此番抗击蝗灾也不例外,主战力量是一切孩子妇女百姓,军队编制打散,手持神臂弩的跟随百姓漫山遍野行走,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野兽袭击。并不是刚刚那个棒槌说的监控人们说话。”
  “若真是如此,必须要去江州看看了,难说真可以留下来发展。”
  “咦,那是叔夜相公的马车,小声点,否则被请去喝茶的。”
  有人发现并提醒之后,大家便声音小了些。
  张叔夜掀开帘子喷那个大叔道:“你好好的说,本相什么时候请你们喝过茶了?”
  哗啦,八卦众们一哄而散。
  现在的汴京就这德行,老张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欣慰的是,这也成为了老张生活的一部分,老张的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几乎都是这个时间路过宣德门,就停着马车一刻钟,听听八卦百姓们都在传言些什么东西。
  那些百姓也不是真的跑了,只是换个地方八卦,让老张听不到而已。对此老张叹息一声,放下帘子吩咐“开车”。
  真正担忧的在于,江南方面没有丝毫动静,没有官府行文。但是民间传言江南闹蝗灾的消息却越来越多,各种版本都有,妈的甚至有的说蝗虫开始吃人了。老张觉得那很玄幻,不能信。但是同时,老张也觉得那些传言“江南形势一派大好的”更不靠谱。
  所谓空穴不来风,以老张的执政经验,上年大水,冬天的雪又没有下够,蝗灾是真会有的。目下只看,蝗灾的严重程度……
  “高方平的官是做的越来越溜了,维得一手好稳,蝗灾传闻如此严重,都到了汴京来,但仍旧不见他们官方的行文汇报。”
  “安大人说的是,老夫也得承认那个猪肉平在执政上有两把刷子,不走寻常路。可是归根结底,就因为非主流,逆大流,所以犯了众怒,进而引发天谴。上年他才去江南,江南就发大水,水属阴,一般来谁,水就会向小人当政的地方聚集,于是高方平显然是老天定的小人。此番又来蝗灾,防人之口甚于防川,他把朝廷当做傻子吗?还想隐瞒?”
  “说的好啊,该有人说他了,叔夜公力排众议在抬举他,而他始终不争气,典型的问题人物,他去到什么地方,就把灾难和问题带到什么地方,官家也要被此等小人坏了名节啊。哎,蝗灾啊蝗灾。”
  “其实啊,老夫很期待蝗灾,因为我要看看,高方平到底要怎么作死,他饿死百姓然后对朝廷隐瞒。隐瞒的越久,死的人越多,就越玷污官家的名节,那才是收拾他最好的理由。他猪肉平顺风顺水的了这些年,该遇到些难题了。”
  “你咒骂猪肉平去死我没有意见,但是你居然期待蝗灾?你好好的说,要不要等会把你这句在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